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山地的定义及分类。
掌握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理解山地地貌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山地的定义及分类。
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山地地貌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山地地貌的形成过程。
山地形成原因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世界著名山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山地的地理特征。
2.课堂讲解(1)山地的定义及分类山地是指地表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陡,起伏明显的地形。
山地按高度可分为低山、中山、高山和极高山。
(2)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壳运动:地壳的抬升和下降,使地表产生高低起伏。
河流侵蚀:河流侵蚀作用使地表逐渐形成山谷和山脉。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山地地貌。
(3)山地地貌的形成过程地壳运动:地壳的抬升和下降,使地表产生高低起伏。
河流侵蚀:河流侵蚀作用使地表逐渐形成山谷和山脉。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山地地貌。
3.案例分析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例,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地貌特征。
4.小组讨论山地形成的内外力因素有哪些?山地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四、作业布置1.阅读教材,整理山地形成原因及地貌特征。
2.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分析其与山地形成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山地的定义及分类,掌握了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地貌形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山地形成原因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重难点补充:课堂讲解(1)山地的定义及分类“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山地有哪些特征吗?”(2)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那么,山地是怎么来的呢?它的形成有哪些主要原因呢?”“我们要知道,地壳运动是山地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山地的形成教案
山地的形成教案导语:山地是地球地表的地理特征之一,它们以陡峭的山脉和峰峦起伏的地形而闻名。
山地的形成过程涉及多种地质和地形因素,了解山地的形成机制对于地理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山地的形成过程和相关地质因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山地的起源和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1. 理解山地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山地的形成过程;3. 了解山地的类型和分布。
教学内容:一、山地的定义和特征(10分钟)A. 引入山地的定义和特征山地是指地球表面上相对较高的地形地貌,通常包括陡峭的山脉、高原、台地和山谷等地形特征。
B. 山地的特征1. 高度:山地通常比周围的平坦地区高出很多,高度可达数千米。
2. 陡峭:山地的山脉和山峰通常非常陡峭,坡度大。
3. 多样的地貌:山地包括多种地形特征,如山谷、高原和峡谷等。
二、山地的形成过程(30分钟)A. 断层活动1. 引入断层活动的概念:断层是指地壳中岩石断裂的带状结构,其活动导致地质变形和地震的发生。
2. 介绍断层活动对山地形成的作用:当地壳中断层活动强烈时,岩石被挤压、折叠和隆起,从而形成山地。
B. 构造抬升1. 解释构造抬升的概念:构造抬升是指地壳中岩石板块上升的过程,通常是由于地壳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和隆起引起的。
2. 介绍构造抬升对山地形成的重要性:当地壳中的岩石板块被抬升时,地表会随之上升,形成山地。
C. 侵蚀和风化1. 简要介绍侵蚀和风化的概念:侵蚀是指水、风或冰等自然力量对岩石和土壤的破坏和移动,而风化是指岩石和土壤在气候和环境作用下的破坏和改变。
2. 说明侵蚀和风化对山地形成的影响:侵蚀和风化会逐渐削弱山地的地形特征,形成山谷、峡谷和河流等地貌。
三、山地的类型和分布(20分钟)A. 山脉1. 定义和特征:山脉是指一系列相互连接并在地表上形成连续山脉的集合体,山脉通常由岩石构成。
2. 示例: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B. 高原和台地1. 定义和特征:高原是指相对平坦且比周围地区高出的地形地貌,台地是指相对较大的高原,通常由平坦的岩石构成。
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
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课标解读】.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一课时《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诗词赏析此诗为写景名篇。
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
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
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山韵,音响慷慨高亢。
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
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自古山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首选。
山所拥有的雄伟往往成为大众远大志向和雄伟抱负的寄托,那么山的这种属性是如何形成的呢?一、山的形成与分类【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
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互动讨论】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总结分析】(一)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活动:(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课程标准分析: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因素”,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1)重视学生“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例分析,实现了学生从知识学习向素质培养的转变。
2.教材内容分析:山岳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和内力作用密切相关。
所以本节内容在继上节内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后,将山岳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同时又是对初中有关地形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升华。
这一节教材的内容共可包括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岳的形成;另一个是山岳对交通的影响。
第一部分的内容——山岳的形成,教材首先指出山岳的形成和内力作用关系密切,然后对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基本形态特征和规模进行分析。
由于褶皱山和断块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质构造上的,所以教材在讲述这两种山岳的形成时,都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两种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开始讲起,并且教材还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的内容——山岳对交通的影响,教材主要分析了山岳对交通三方面的影响:对运输线路结构、对线路分布格局和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并且设计了相应的活动题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学情分析:高一年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合作、探究能力还较欠缺,需要加强指导;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一般,仍需恰当地启发,适当点拔;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对讨论、发展环节较感兴趣,但得注意引导。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分析,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2.通过火山景观图与示意图,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通过“活动1、2”,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培养其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活动3”,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生产、生活相联系。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吉林省省级优课)
4.2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复习课【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考纲解读】1. 理解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
2. 理解背斜、向斜、断层的特征及对地貌的影响及其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方面的意义。
【考向分析】多以选择题出现.1.以地质剖面示意图为载体考察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2.以示意图为载体考察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示意图,复习巩固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并能自主构建本节的知识框架。
2.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相关地理事象并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板图,再现不同类型的山地及其成因并分析判断地质构造、地貌类型。
2.复习与练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并掌握答题方法,明确答题规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及火山活动产生的影响分析,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迎战高考的信心。
【教材内容及分析】整个高中地理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本单元紧紧围绕地理环境与人类生活、生产这一主线,继续学习山地的形成,本节作为案例,是对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延伸,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对学生学习地理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材第一部分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展示:一组山地图片,提出问题:山地的类型有哪些?问:这些山地是怎样形成的呢?本节课我们一同回顾山地的形成。
(板书:山地的形成)幻灯片展示考纲要求、课标解读、考向分析。
哪位同学来读一下考纲要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评价学生)请同学们一起看一下考纲解读:1.理解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
2. 理解背斜、向斜、断层的特征及对地貌的影响及其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方面的意义。
本节课在高考中具有怎样的考查方向呢?多以选择题出现。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必修一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析能力
总结布局的原则
建设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六、小结 节
七、课堂练习
读图分析
提高知识 运用能力
板 褶皱山
成因 山
断块山 火山
地
书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方式、布局、方向
教学 反思
1/2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必修一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2/2
1、播放多媒体动画
层的特点
特点。
2、引导学生总结断层及其组合的特
及地质构
3、讨论分析地质构造的
点。
造的应用。
学
应用。
四、火山 1、引导学生对火山产生的影响进行 观察火山的构造 利弊分析
了解火 山结构
五、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读图分析影响山区
1、提供数据
提高分
环
交通运输建设的因素并
2、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山区交通运输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必修一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课题
山地的形成
课时 1 课时
授课人
授课类型 复习课 授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
1、说出褶皱与断层的形成过程。读图判断背斜与向斜。
三 2、解释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维 3、概括山地对交通运输产生的影响
教 过程与方法
学 1、通过读图判断背斜与向斜。 目 2、合作讨论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标 3、运用数据分析,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 1、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重点 2、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4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教案1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褶皱的概念及其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结构。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褶皱与断层示意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通过实际设置问题,尝试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2、学会用地理的眼光欣赏和认识自然界的美,以及热爱家乡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3、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4、火山的结构教学难点: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相关图片。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图片】从身边的名山说起,让他们认识家乡之美,从而扩展到更广阔的世界。
【设问】这些名山是怎样形成的呢?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热爱家乡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褶皱的类型及其对地貌的影响山地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播放动画】“褶皱的形成”【设问】“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从如何去区别它们?”【引导读图】1、褶皱的形成 2、褶皱的基本单位(地层的形成→受力弯曲→背斜、向斜的形成);3、从水平方向上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
(让学生总结得出: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
背斜的中心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的中心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4、形态上的区分:一般背斜的岩层上拱,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
但如果你是一名野外地质工作者,你到自然界中,还是“以貌取山”你可能会犯大错误。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之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分析,动画演示,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2.通过火山爆发的片段、景观图与示意图,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培养其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活动3”,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生产、生活相联系。
【过程与方法】
1.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共同体,进行信息的采集、分类、分析、提升等活动。
2.利用直观的图片、图像等进行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山地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课内、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3.通过“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应和环境和谐统一。
重难点
1.重点:“山地的三种类型”,“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难点:“背斜、向斜”的判断
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
活动2【讲授】褶皱山
活动3【活动】海绵实验
活动4【活动】探究活动
活动5【讲授】褶皱山板块运动
活动6【讲授】断块山
活动7【练习】小结、知识巩固。
山地形成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组成》授课策划一、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要求:坚固例,分解形成地表改动的内力、外力因素。
课标解读:本节内容是以山地的组成看作模范案例,说明内力功效对地表形状的影响。
教材经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组成和改动的。
依据“规范”的要求要求首若是经过实例知道表里力对地表形状影响,因此在授课中必然要亲密围绕着课文内容中所排列出来的一些实例,如板块构造学说、褶皱山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案例,从而要修业生学会分解表里力和所学知识在本质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材分解及授课部署《山地的组成》这一节内容看似比较少,课标要求也相比较较简单,但是依据从前的考试内容来看,这一节的内容相对来讲要求仍旧比较细的。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课文中可是简要的介绍了板块运动的方式,但是授课中应该要修业生能够说出板块构造的要点,使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见解,分解世界首要的火山、地动带及褶皱山脉的分布和与板块之间的关系。
褶皱的内容也包括好多,第一是褶曲中的背斜、向斜的差异和背斜向斜在生活中的使用,与生活的关系等。
依据教材和授课的部署,本节内容使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首要以板块构造学说和褶皱山为主,第二课时首要以断块山和火山为主。
三、学情份析:知识基础:在前一节课的内容中间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内力和外力功效,但是关于内力功效和外力功效在组成地表形状的经过中所起的功效和详尽表现知道的较少,关于板块构造学说在初中时学生知道有六大板块的基础。
认知基础:大多数学生出门旅游的机遇其实不多,好多地质构造没有亲目击过,也许见过但是不知道其称呼和组成的原因,本节课应该多培养学生研究地理道理的兴趣和本事。
四、授课目标(一)知识与技术目标:1、描绘褶皱、断层的看法,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组成及基本形状。
2、观察褶皱、断层构造的表示图,差异褶皱的两种基本类型。
能够在图上判定出背斜和向斜,并能理解在表里力一同功效下组成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地理①必修《山地的形成》教案
地理①必修《山地的形成》教案课题名称:山地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山地的形成过程,掌握山地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山地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1.山地的形成过程。
2.山地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1.山地的形成原因,如火山活动、构造活动等。
2.帮助学生理解山地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地图、图片等教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几张山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引发学生对山地的形成的兴趣和思考。
1.教师通过PPT给学生讲解山地的形成过程,包括构造活动和外力作用两个方面。
2.通过地图,解释山地的分布规律,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Step 3: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山地进行研究。
2.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该山地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3.每个小组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进行评论和提问。
Step 4:概念总结(15分钟)1.教师总结山地的形成原因,包括火山活动、构造活动、侵蚀作用等。
2.教师总结山地的特征,如高耸陡峭、重力作用、坡度陡峭等。
Step 5:拓展练习(20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地图,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标出该地图上山地的分布情况。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将山地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Step 6:课堂分享(10分钟)学生将他们的拓展练习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Step 7:板书总结(5分钟)教师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抄写在笔记本上。
教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一座山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山地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2.让学生进行山地模拟实验,通过模拟火山活动、构造活动等过程,观察山地的形成。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
山地的形成教案
山地的形成教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一、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要求:结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力、外力因素。
课标解读:本节内容是以山地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
按照“标准”的要求要求主要是通过实例了解内外力对地表形态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紧密围绕着课文内容中所列举出来的一些实例,如板块构造学说、褶皱山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案例,从而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内外力以及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安排《山地的形成》这一节内容看似比较少,课标要求也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根据往年的考试内容来看,这一节的内容相对来说要求还是比较细的。
对于“板块构造学说”课文中只是简要的介绍了板块运动的形式,但是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板块构造的要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分析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及褶皱山脉的分布以及与板块之间的关系。
褶皱的内容也包括较多,首先是褶曲中的背斜、向斜的区分以及背斜向斜在生活中的使用,与生活的关系等。
根据教材和教学的安排,本节内容使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板块构造学说以及褶皱山为主,第二课时主要以断块山和火山为主。
三、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在前一节课的内容当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但是对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形成地表形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具体表现知道的较少,对于板块构造学说在初中时学生知道有六大板块的基础。
认知基础:大多数学生外出旅游的机会并不多,很多地质构造没有亲眼见过,或者见过但是不知道其名称以及形成的原因,本节课应该多培养学生探究地理原理的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褶皱、断层的概念,分析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
人教版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断块山的成因、基本形态特征和规模进行分析。
由于褶皱山和断块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质构造上的,所以教材在讲述这两种山地的形成时,都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两种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开始讲起,并且教材还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学情分析学习本课内容的学生是高一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比较显著的特点,首先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具有较好的逻辑性思维,能对地理图形、资料进行一定的分析,归纳,推导。
但是由于生活阅历相对缺乏,知识具有片面性,同时,空间想象力也有待提高。
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拓展思维。
本节中学生对本课时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亲眼看到其形成过程,需要学生运用地理的理性思维,才能正确判断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进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学习本节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合作、探究能力还较欠缺,需要加强指导;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一般,仍需恰当地启发,适当点拔;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对讨论、发展环节较感兴趣,但得注意引导。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了解研究背斜和向斜的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亲手演示褶皱所成地貌,加强动手能力。
2.通过分析褶皱山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地质构造的意义的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学习身边科学知识的观念和事物是运动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了解向斜、背斜的实际应用;正确判断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形成的不同地貌。
六、教学难点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形成的不同地貌。
七、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小华和小明暑假旅游回来,讨论自己在旅途中看到的形状万千的山,其中有些山绵延千里,山谷相间;有些山有壁立千仞,山体平地拔起格外险峻;还有的千沟万壑,河谷相间,以两小儿辩山的形式来引起学生们探讨这些不同形态的山的成因是什么?新课讲述【展示图片】原始的岩层。
第2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
4.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地壳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以被认识的。
【教学重点】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火山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具准备】背斜向斜比较、断层等投影片、火山构造动画素材等多媒体素材库【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见过和听说过许多山脉,如我国的五岳、四大佛教名山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否一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板书】第二节山岳的形成【介绍】山岳又称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骨架。
山岳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板书】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引导】什么叫褶皱、断层呢?(教师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 )【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二)》教学设计 含解析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武昌锋第二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恐龙灭绝──火山爆发说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安东尼奥-齐基基最近提出,造成恐龙大绝灭的原因很可能是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齐基基教授认为,白垩纪末期,海洋底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从而,影响了海水的热平衡,并进而引起了陆地气候的变化,因此影响了需要大量食物维生的恐龙等动物的生存。
他的理由是,现代海底火山爆发对海洋和大气产生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只是其影响程度比起6500万年前发生的海底火山爆发的程度小多了.齐基基教授认为,过去,科学界对海底火山爆发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现在需要对这种严重影响地球环境的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
他举例说,格陵兰过去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植被,但是当全球性的海洋水温平衡变化以后,寒冷的洋流改变流向后经过了格陵兰,从此把这个大大的岛屿变成了冰雪覆盖的大地。
这是海洋水温平衡变化对气候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典型实例。
海底火山活动是影响海洋水温平衡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齐基基教授认为应该将海底火山的大规模爆发引起的海洋水温平衡变化作为研究恐龙绝灭问题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那么火山又是何方神圣,竟能如此厉害的让称霸一时的恐龙遭受灭绝呢?(导入火山)一、火山【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5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火山的结构与组成(协作交流、课件展示)(二)火山喷发物问题设置:火山有哪些组成部分?其喷发物都有哪些?总结归纳(协作交流、课件展示):火山主要由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等组成;火山喷发时主要喷发物有水蒸气等气体、火山灰等固体、熔岩流等液体.【导学与自主探究】(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三)火山分类火山可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类。
1.死火山是指那些保留火山形态和物质、但在人类历史时期和现今从未活动过的火山,这类火山在世界上的分布最广泛.大同火山群是我国第四纪火山群之一,是中国著名第四纪火山群。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
1.教师通过展示世界著名山地的图片,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让学生感受山地的壮丽景观,引发学生对山地地貌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山地是如何形成的吗?”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地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搭建知识桥梁。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请分析我国某一座褶皱山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地图等,合作完成讨论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提炼重点知识点。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山地形成的根本原因,理解褶皱山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山地地貌现象,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3.学会使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分析山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空间分析能力。
2.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对褶皱山知识的记忆。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山地地貌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地理素养。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同学们选择一处身边的山地地貌,进行实地观察和描述。要求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的褶皱山知识,分析该山地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将观察和分析结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复杂地貌的形成过程存在畏难情绪。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激发兴趣和培养自信为核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必修一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1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复述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
2.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
3.描述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4.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初步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和“板块学说”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习,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山地的类型的判断。
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教学难点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模拟演示法、地图法教学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直接导入]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山地,哪位同学能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山地(或山脉)?(生:略)很好,这(几)位同学知道的山脉很多。
从全球范围看,有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从我国来看,有著名的五岳等。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这些山脉是怎样形成的呢?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山地的形成。
请同学们翻到书第73页,先自己浏览一下课本。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板书)【新课学习】同学们浏览书本后,知道山地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吗?(生:略)对,山地主要有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褶皱山。
一、褶皱山(板书)要学习褶皱山,首先我们知道褶皱,我们主要从褶皱的概念、形成、基本形态以及判读方法等几个方面来学习褶皱。
山地形成教案
山地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山地的定义和特征;2.掌握山地的形成原因;3.了解不同类型山地的形成差异;4.了解山地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2.1 山地的定义和特征•什么是山地?•山地的特征有哪些?2.2 山地的形成原因•构造运动理论•气候与水流理论•侵蚀与沉积理论•地质学理论2.3 不同类型山地的形成差异•折叠山地•火山山地•断块山地•残余山地2.4 山地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山地对水资源的影响•山地对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山地对气候和气象的影响•山地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三、教学步骤3.1 导入与引导(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平原、丘陵等地貌的特征,并引出山地的概念;•与学生共同讨论山地的特征,引发学生的思考。
3.2 介绍山地的定义和特征(10分钟)•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介绍山地的定义和特征;•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3 探究山地的形成原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山地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每个小组通过互动讨论和查找资料,了解该种原因的具体机制和作用。
3.4 分组报告和讨论(2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展示其研究成果;•其他组员提问和评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3.5 探索不同类型山地的形成差异(15分钟)•使用地图和剖面图等教具,比较不同类型山地的地貌特征;•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山地形成原因的差异和联系。
3.6 分享山地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展示山地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山地资源。
四、教学评估1.设计小组研究报告评价表,评估小组对山地形成原因的研究成果;2.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程度和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3.设计小组或个人写作任务,让学生总结和阐述山地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山地地貌及相关景观;2.开展山地地质考察活动;3.鼓励学生进行与山地相关的科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提供数据,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学习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2、通过
重点
1、山地的三种类型。
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著名山地的风景图片。
同学们在欣赏这些壮丽的山地景观的同时,不知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些山脉是怎么形成的?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否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下这个问题。
【板书】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思考】什么是褶皱山?
【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我们下面先来了解一下褶皱山的有关知识。
【板书】1、褶皱山
①形成: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
褶皱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
什么是背斜、向斜呢?(教师在黑板上用板笔绘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图)
②形态:背斜和向斜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
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这是从形态上对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是从岩层新老关系判断。
③岩层的新老关系
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无论
岩层怎样变形,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或向斜,是最可靠的。
【活动环节】(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
这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下面我们通过表格再来比较一下,以便大家更好地区分背斜和向斜。
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
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
小规模褶皱山只有几十米。
(图片展示)
【过渡】书页纸张很柔软,受力发生了弯曲变形--褶皱,岩层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层会怎样?(岩层会断裂错开)
【板书】2、断层山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从断层两侧岩块的相对移动方向(可能一侧上升或一侧下沉)可看出,相对上升的岩块,在地貌上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江西庐山等名山,都属于上升的岩块;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陕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
(1)成因
断层线
(2)形成地貌:上升的岩块形成块或高地
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
【转折过渡】除了以上所说的褶皱山和断层山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山脉呢?试举一例说明。
【板书】3、火山
【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5思考:
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②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③火山的规模是否相同?
①联系: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都是由于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而形成的。
区别:玄武岩高原是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比较宽广。
如哥伦比亚高原。
火山是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
②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③火山的规模大小不一,大火山的相对高度可达4 000~5 000米,火山口直径为数百米;小火山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
【板书】
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联系与区别
②组成:火山口和火山锥
③规模:大小不一
【教师补充讲解】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
没有破坏的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候会积水形成湖泊,如我国的长白山天池。
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
态。
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
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转折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山岳的各种类型及其形成原因,那么山岳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这节课主要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来说明。
【板书】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指导读书】阅读教材P76思考:
1.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什么方式为主,为什么?
3.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选取原则?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注意什么问题?
讲解:1.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因为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
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3.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总结
作业
板书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1.褶皱山
①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
②形态:背斜和向斜
③褶皱形成过程:
④正地形(
⑤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2.断层山──岩层变位(不连续的变形)(注意与褶皱比较)
3.火山
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联系与区别
②组成:火山口和火山锥
③规模:大小不一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