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定义及强夯处理参数.
强夯地基概念
强夯地基概念1. 强夯地基的定义强夯地基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利用连续的冲击载荷和振动,改善土壤力学性质和加固地基。
强夯地基采用特殊的夯实设备将预制的夯实桩连续冲击入土壤中,通过将动力能量导入地基中改善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的主要原理是振动荷载引起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和变形,从而增加土壤密实度和剪切阻力,提高地基的抗沉降能力。
2. 强夯地基的重要性强夯地基在土木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列举了一些其重要性的方面:2.1 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通过连续冲击和振动作用,强夯地基能够使土层中的颗粒重新排列和紧密堆积,从而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剪切阻力。
这有效地增加了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使得土地可以承受更大的负荷。
2.2 减少地基沉降造成的损害土地沉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软弱地基上。
强夯地基能够通过改善土壤力学性质来减少地基沉降的发生。
夯实后的地基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减少因沉降而引起的建筑物损坏和不平整。
2.3 提高地基的抗液化能力液化是指土壤在地震或其他振动荷载作用下失去强度和稳定性的现象。
强夯地基能够通过改善土壤颗粒间的接触状态,增加土壤颗粒间的摩擦力和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土壤的抗液化能力。
2.4 加快施工速度和降低成本相比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强夯地基施工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夯实设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夯实作业,而且不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这使得强夯地基成为一种高效、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法。
3. 强夯地基的应用强夯地基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中,特别是在软弱地基处理和地基改良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基础建设强夯地基在基础建设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项目中。
通过强夯地基处理软弱土层,可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3.2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中常常需要在软弱地基上建造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
使用强夯地基可以减少地基沉降和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强夯
国电宁夏英力特120万吨/ 国电宁夏英力特120万吨/年煤基多联产项目甲醇工程 120万吨 (英力特宁东甲醇工程) 英力特宁东甲醇工程)
锤重( ) 落距( ) 锤重(KN)×落距(m)=KN•m
夯锤:一体夯锤、分体组合式夯锤、强夯置换专用夯锤在设计上形成系列, 夯锤:一体夯锤、分体组合式夯锤、强夯置换专用夯锤在设计上形成系列, 能满足各种能级、土质、处理深度和处理目的的要求。 能满足各种能级、土质、处理深度和处理目的的要求。 单击夯击能4000 、8000(kN*m) 有效加固深度4、8(m) 处理后压缩模量12、15 (Mpa )
6、 挖方和填方 (1)当挖方用于回填时,挖方应直接运往填方区。如需 放置于临时堆放场地时,应防止混杂其它材料。 (2)填方时应保证平整,厚度一致,并分层压实。 (3)下雨时,不得进行填方。 (4)填方场地上可适当洒水,满足地基土的最优含水量。 (5)废土不能用于回填的废土应从场地内清除。
四、质量控制及检验
强夯简介
第一阶段,自引进到 年代初 年代初.本阶段工程应用 第一阶段,自引进到80年代初 本阶段工程应用 的强夯能级比较小,一般仅为1000kN.m ,处理 的强夯能级比较小,一般仅为 深度5m左右 以处理浅层人工填土为主。 左右, 深度 左右,以处理浅层人工填土为主。 • 第二阶段, 年代初到 年代初。本阶段, 年代初到90年代初 第二阶段,80年代初到 年代初。本阶段,我 国在山西潞城兴建国家重点工程山西化肥厂, 国在山西潞城兴建国家重点工程山西化肥厂,为 了消除本场地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并提高地基承载 力,国家化工部适时组织有关单位开发了 6250kN.m能级强夯并用于本场地地基处理,使 能级强夯并用于本场地地基处理, 能级强夯并用于本场地地基处理 强夯的有效处理深度提高到了10m左右,强夯的 左右, 强夯的有效处理深度提高到了 左右 应用范围也得到扩展,强夯技术日臻完善。 应用范围也得到扩展,强夯技术日臻完善。 • •
3.强夯法
三、施工要点
⑴为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应采取 防振措施; ⑵按规定起锤高度、锤击数的控制指标施工, 或按试夯后的沉降量控制; ⑶注意含水量对强夯效果的影响; ⑷注意夯锤上部排气孔的畅通 ; ⑸注意施工安全,防止石块伤人; ⑹雨季施工注意排水。
作业题2
1.重锤夯实法和强夯法有什么不同?
2.夯击点间距
夯击点间距一般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加固深度 确定。 第一遍一般可取5~9m,对于处理深度较深 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夯击点间距应适当增大。 3.夯击点布置范围 由于基础应力扩散作用,夯击点范围应大于建 筑物基础范围。对于一般建筑物,每边超出基础外 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加固深度的1/2~1/3,并不小于 3m。
应根据地基土类别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
等综合考虑并通过试夯确定。
3.最佳夯击能(最佳夯击次数)
⑴最佳夯击能: 由动力固结理论,使地基中产生的孔隙水压力达 到土的覆盖压力时的夯击能称为最佳夯击能。 ⑵最佳夯击次数: 当单击夯击能一定时,与最佳夯击能相对应的夯 击次数称为最佳夯击数。
⑶最佳夯击能(最佳夯击次数)的确定
①由孔隙水压力确定 a.对于粘性土地基,可根 据有效影响深度孔隙水压力的 叠加值来确定最佳夯击能。 b.对砂性土地基,可根据 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夯击次 数的关系曲线来确定最佳夯击 次数。
②由夯沉量与夯击次数关系曲线确 定
a.确定原则:夯坑的压缩量最大,而夯坑的隆 起最小。 b.确定方法:当△S-N趋向趋于稳定,接近常 数,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取相应夯击次数为 最佳夯击次数。
①锤重与落距
对于某一单击夯击能,夯锤在接触土体瞬间 冲量的大小是影响土体压缩变形的关键因素,冲 量越大,加固效果越好。 夯锤着地时的冲量
地基处理--强夯法2019.8.29
当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 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设一定厚度的 松散材料。夯坑内或场地的积水时应及时排 除。
当强夯施工时所产生的振动,对临近建筑 物或设备产生有害影响时,应采取防振或隔 振措施。
最后一遍是以低能量“搭夯”即锤印彼此错 接
(四)垫层铺设
强夯加固场地必须具有一层稍硬的表层,使其能支 承起重设备,并便于对所施工的夯击能得到扩散, 同时也可加大地下水位与地表面的距离,因此有必 要铺设垫层。垫层厚度一般为50~200cm。预铺垫 层可形成一覆盖压力,减小坑侧土隆起,使坑侧土 得到加固。预铺垫层的又一作用就是在夯击后能形 成夯坑底易透水层,从而加大加固深度,并可作为 坑底土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通道,加快坑底土孔隙水 压力的消散。另外,这一垫层还可防止夯坑底涌土, 并利于施工机械的行走。
此法当初仅用于加固砂土、碎石类土地基。
强夯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适用于加固从砾石 到粘性土的各类地基土。在我国常用来处理碎石土、 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粘性土、杂填土、素填土、 湿陷性黄土等各类地基。
它不仅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同时,还能改善地基 抵抗振动液化的能力,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 为处理软土地基,还发展了预设的袋装砂井,或塑 料板排水的强夯法、夯扩桩加填渣强夯法,强夯填 渣挤淤法,碎石桩强夯法等。
夯击击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击数和夯沉量关 系曲线确定,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 量较大时不大于100㎜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国内确定夯击击数的方法有所不同: 有的以孔隙水压力达到液化压力为准则; 有的以最后一击的夯沉量达某一数值为限值;
强夯施工技术要求
• 强夯应分段进行,顺序从边缘夯向中央, 对厂房柱基亦可一排一排夯,起重机直线 行驶,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 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即可接着进 行下一遍夯击。
❖ 也可用于防止粉土及粉砂的液化,消除或降低大孔 土的湿陷性等级;
❖ 对于高饱和度淤泥、软粘土、泥炭、沼泽土,如采 取一定技术措施也可采用,还可用于水下夯实。
❖ 强夯不得用于不允许对工程周围建筑物和设备有一 定振动影响的地基加固,必需时,应采取防振、隔 振措施。
二、施工准备 1、主要施工机具
(1)夯锤
▪ 用钢板作外壳,内部焊接钢筋骨架后浇筑C30混凝土(图2-1),或 用钢板作成组合成的夯锤(图2-2),以便于使用和运输。
▪ 夯锤底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不易旋转,定位方便,稳定性和重 合性好,采用较广;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和锤重确定,锤底静压 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粗颗粒土(砂质土和碎石类土)选用较 大值,一般锤底面积为3~4m2;对于细颗粒土(粘性土或淤泥质土) 宜取较小值,锤底面积不宜小于6m2。一般10t夯锤底面积用4.5m2, 15t夯锤用6m2较适宜。锤重一般为8、10、12、16、25t。
图1-1 强夯加固地基模式 I-膨胀区;II-加固区;III-影响区;IV-无影响区
pL-地基极限强度;pr-地基屈服强度
3、强夯法加固特点
• 使用工地常备简单设备; • 施工工艺、操作简单; • 适用土质范围广; • 加固效果显著,可取得较高的承载力,一般地基强度可提高2~5倍; • 变形沉降量小,压缩性可降低2~10倍,加固影响深度可达6~10m; • 土粒结合紧密,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 工效高,施工速度快(一套设备每月可加固5000~10000m2地基),
强夯法
强夯法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用起重机械(起重机或起重机配三角架、龙门架)将8——40t夯锤起吊到6——25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冲击应力,迫使土体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粒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地基加固方法,也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和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20世纪60年代,强夯法首次由法国的梅那公司应用于法国嘎纳(Cannes)附近纳普而(Napoule)海滨在采石场废土石围海造地的场地内,经强夯法施工后,建造了20幢8层公寓建筑。
强夯法上世纪70年代初传入我国。
经过几十年的推广和应用,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效益。
强夯法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地基土体施加一个巨大的冲击能量,使得土体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如土体结构的破坏或液化、排水固结压密以及触变恢复等。
其作用结果使得一定范围内地基强度提高,孔隙挤密并消除湿陷性。
根据地基处理的原理、目的、性质、时效及动机等有很多地基处理方法。
其中强夯法由于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加固效果显著、适用土类广、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劳力、节约材料、施工工期短、施工文明和施工费用低等优点,在建筑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使用的夯锤重100——400kN,提升高度大约在10—30m。
一、强夯法的设计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对高饱和的粉土与粘性土等地基,当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使用性。
其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有效加固深度、单位夯击能、夯击次数、夯击遍数、间隔时间、夯击点布置和处理范围等。
现分别阐述如下:(1)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既是反映地基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又是选择地基方案的重要依据。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讲义
4.0~5.0 5.0~6.0 6.0~7.0 7.0~8.0 8.0~8.5 8.5~9.0 9.0~9.5 9.5~10.0 10.0~11.0
3.0~4.0 4.0~5.0 5.0~6.0 6.0~7.0 7.0~7.5 7.5~8.0 8.0~8.5 8.5~9.0 9.0~10.0
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最初起夯面算起
(2)振动损坏区:距离夯点10~30m。 (3)相对安全区:距离夯点30m以外。
设计计算
关于强夯工程的防震措施其实很多, 1、最常用的就是挖减震沟。减震沟费用低,效果也较好, 沿场地边缘挖防震沟,越深越好,一般2米即可。另外, 地震波是有衍射的,要想在减震沟外侧没有震感是不可 能的。 2、 对于无法避免的震动影响,还应该考虑调整施工方 案,从改进技术方面来实现。比如采用分层低能量多遍 夯击。 3、采用高径比较大的长柱状夯锤,可以有效减小夯击能 的水平分量,达到减震的作用。实验证明采用底面积为 0.36平方米的夯锤,夯点间距2--2.5倍夯锤直径。处理 后影响深度一般5米左右。距场地7--10米对建筑物无振 动影响。 4、利用瑞雷波的传播特性,在建筑周围使土层疏松也可 以加快波的衰减,从而达到防震的效果。
所产生的辐射向裂隙为基本原则。
设计计算
5. 夯击击数与遍数
强夯的夯击击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击数和夯 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常以夯沉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量最 小为确定的原则,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 击夯击能量小于4000 kN·m时为50mm;当夯击能为4000~ 6000 kN·m时为100mm;当夯击能大于6000 kN·m时为200mm ;
设计计算
4. 夯击点布置与间距
地基处理 第9章强夯法
1
•
由大量工程实践证明,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 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 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 流塑的 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
• 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 效果。
• 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地基,尤其是淤泥与淤 泥质土,处理效果较差,使用要慎重。若在夯坑内 回填块石、碎石或其它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时, 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
3
9.1 强夯加固机理
强夯法虽然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 加固机理比较复杂,至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 设计计算方法。根据工程实际实践和试验研究成果, 对不同的土质条件和施工工艺,其加固机理有所不 同。目前,强夯法加固机理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即动力固结、动力夯实和动力置换。 一、动力固结 Menard根据饱和土经强夯后瞬时沉降数十厘米这 一事实,对传统的固结理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饱 和土是可压缩的,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动力固结模型。 图9.1-1为静力固结理论与动力固结理论的模型对比 图,表9.1-1为两种模型对比表。
强夯法又称为动力固结法或动力压密法。这种方 法 是 将 100~400kN 的 重 锤 ( 最 重 达 2000kN ) , 以 6~40m的落距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达到提高 土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改善土的振动液化条件,消除 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目的。 强夯法由法国Menard技术公司于1969年首创,当 时,仅用于加固砂土和碎石土地基,但随着施工方法 的改进,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细粒土地基。
30
(二)拟定初步施工方案
(1) 根据加固目的,土质情况及建筑物的变形要求,确定处理深度。由处理 深度根据表 9.2-2 或下式估算单击夯击能 E:
强夯法的名词解释
强夯法的名词解释强夯法是一种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也被称为振冲法或动力夯实法。
它是通过将特制的夯击器,称为“夯头”,通过自由落体受力的方式施加于地面上,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强夯法的操作过程是一种“物理挤压-改良”方法。
它的原理基于振动力的传递和分布,通过夯击器在地面上落下并受到反弹作用,产生强大的振动波能量。
这些振动波能量会垂直于夯击器的方向向下传递,进入土层,并引起土颗粒的重新排列和挤压,从而增加土壤的密实程度。
强夯法的主要目的是夯实松散的土壤,减少土壤的孔隙率和单元体积的变形。
这使得强夯法适用于改良松散土层、填埋场地和回填土等工程项目中。
通过强夯法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压能力、减少沉降和沉降差异,并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在强夯法中,夯头是一种重型设备,通常由铸铁或钢制成。
夯击器的质量和高度是影响夯击效果的关键因素,通常根据所需处理的土层类型和项目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夯头。
较大质量的夯头可以产生更大的夯击力和振动效应,进而对土壤产生更大的影响。
强夯法的效果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和评估。
地面的夯击后沉降量和地基的侧向承载力是常用的评估指标。
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利用高精度测点监测和地面位移仪来记录和分析夯击效应的传递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确定强夯工艺的最佳参数,并指导后续施工和设计。
然而,尽管强夯法在改良软土等土壤层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它存在一些潜在的局限性和风险。
首先,当面对特别坚硬的土壤或岩石时,强夯法的效果可能不如预期。
其次,强夯操作会产生噪音和震动,可能对周边环境和结构物造成干扰和影响。
因此,在使用强夯法时,需要充分评估和管理与噪音、振动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
总之,强夯法是一种有效的土地改良方法,可用于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多种土壤类型。
它通过夯击器在地面上的振击作用,对土壤进行物理挤压和改良。
然而,在使用强夯法时,需要充分了解其原理、操作技术和评估方法,并合理评估其适应性和潜在风险,以确保工程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强夯地基概念
强夯地基概念强夯地基概念强夯地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人工振动器将砂土或砾石等材料压实,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强夯地基通常用于建筑物、桥梁、道路、码头等工程项目中,以提高其承载力和抗震能力。
一、强夯地基的原理1.1 振动原理强夯机通过振动器产生振动波,将能量传递到土体中。
这些振动波会使土颗粒产生相对位移和变形,从而改变土体的结构和性质。
在振动作用下,土颗粒之间的空隙被压缩,土体密度增加,孔隙率减小。
1.2 压实原理在振动作用下,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使得土颗粒更容易移动并重新排列。
当振幅达到一定值时,土颗粒开始出现流动状态,并逐渐形成密实结构。
这种过程称为“压实”。
二、强夯地基的施工步骤2.1 地面清理在进行强夯地基施工前,需要清理施工现场,将表层土壤、杂物、垃圾等清除干净,以保证施工质量。
2.2 布置夯击点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布置夯击点。
一般情况下,夯击点的间距为1.5-2米,深度为10-20米。
2.3 强夯机进场强夯机进入施工现场,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在安装时需要考虑机器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施工安全。
2.4 开始强夯强夯机开始工作,并在每个夯击点进行振动压实处理。
每个点的处理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振动频率、振幅和处理时间等参数的控制。
2.5 检测和记录在强夯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点的处理效果进行检测和记录。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地震波传播试验等。
三、强夯地基的优缺点3.1 优点(1)提高承载力:强夯地基能有效提高土体密度和孔隙率,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2)加固地基:强夯地基能够加固原有的土体结构,使其更加稳定。
(3)施工方便:强夯地基施工简单、快捷,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3.2 缺点(1)适用范围有限:强夯地基只适用于砂土或砾石等颗粒较大的土体,对于黏性土和粘性土效果不佳。
(2)噪音污染:强夯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强夯定义及强夯处理参数
1
饱 和 土 夯 击 中 遍
3
2.2 非饱和土加固机理 图强 夯 加 固 模 式
2.2非饱和土加固机理
主压实区 (A区)
非饱和土强夯
被动破坏区 (C区)
次压实区 (B区)
振动影响区 (D区)
2.3 砂性土和低含水量回填土加固机理
土体在夯击时,受到很大的冲击波作用,在这种冲击波 作用下,锤底瞬间产生一个巨大的压应力使土体沉降且 随深度略有扩散加密。土体夯击时侧向变形较小,即夯 击时,锤底土瞬间由静态突然下沉,和周围土体产生相对 剪切变形,此时周围土体还没来得及变形,冲击过程已经 完毕。
利用重锤高落距产生的高夯击能给地基一冲击力并在地基中产生冲击波在冲击力作用下夯锤对上部土体进行冲切土体结构破坏形成夯坑并对周围土进行动力挤压同时巨大的能量瞬间释放产生的压缩波使土体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大土体局部液化其强度锐减在剪切波作用下使土体的原有结构解体待波消失后土粒落到一个新的较稳定的位置同时一部分水排走从而使土体迅速固结降低了土体的压缩性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
软土地基处理—动力固结法
强夯法
一、工程案例
1.工程背景 邯长公路更乐至冀晋界段高速公路, 全长13.09km,
其中路线穿越区有7km为黄土状亚砂土, 其分布较广, 但不连续, 具有垂直节理、大孔隙特征, 并且具有一定 程度的湿陷性, 设计中采用强夯法对该段湿陷性黄土进 行处理。
夯点布置图
强夯法施工设计图纸
2.强夯试验 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套确定强夯参数的理论 和计算方法, 在大面积强夯施工前, 应先根据设计 单位提供的施工参数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在夯 区范围内选点试夯, 以确定合理的强夯参数及施工 工艺, 确保处理效果。
问题:强夯参数都有什么?
强夯法处理地基说明
强夯法处理地基说明1. 引言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强夯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冲击力改良地基的力学性质,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原理、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强夯法原理强夯法是一种通过振动和冲击地基来改良其力学性质的方法。
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增加地基密实度:强夯机通过自身重量的冲击力和振动作用,使地基颗粒重新排列,填充隙缝,从而增加地基的密实度。
这样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改善地基排水性能:强夯机的振动作用能够破坏地基颗粒之间的毛细管力,改善地基的排水性能。
这对于水分较多的地基尤为重要,可以防止地基变软或产生液化现象。
•改善地基的力学性质:强夯机的冲击力可以改变地基颗粒的排列方式,增加颗粒间的摩擦力和内聚力。
这样可以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抗沉降性能。
3. 强夯法施工步骤强夯法处理地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地基勘测和设计在进行强夯法处理地基之前,需要进行地基勘测和设计。
勘测的目的是确定地基的类型、土层厚度、水位情况等,以便进行合理的施工设计。
3.2 建立临时工地在施工前,需要建立临时工地,包括搭建施工设施和道路,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3 强夯机的布置和调试选择适当的强夯机型号,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在布置完成后,需要进行强夯机的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3.4 强夯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强夯施工。
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施工区域的划分:将地基划分为若干区域,按照施工顺序依次进行强夯施工。
•冲击次数和冲击能量的控制:根据地基的类型和设计要求,合理控制冲击次数和冲击能量,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施工质量的监控: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监控,包括冲击次数、冲击能量、沉降观测等,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5 施工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地基的承载能力、沉降情况等,以确定地基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地基处理----强夯法
地基处理----强夯法强夯法又名动力固节法或动力压实法.这种方法是反复将很重的锤(一般为10~40T)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落距一般为10~40米)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 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强夯法处理地基是60年代末由法国Menard技术公司首先创用的。
开始时仅用于处理砂土和碎石地基, 后来由于施工方法的改进和排水条件的改善,逐步推广应用到细粒土基地。
强夯法由于具有加固效果显著、适用土类广、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劳力、施工期短、节约材料、施工文明和施工费用低等优点, 很快就传播到世界各地。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它不仅能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还能改善其抗振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所有还常用于处理可液化砂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等。
强夯法虽然适用土类很广, 但对于饱和度较高的粘土性, 用一般强夯处理效果不明显。
针对这类情况, 国内相继进行了大量试验, 采取强排水加强夯和置换强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在南方己广泛使用。
(强排水加强夯首先就是在小范围(约1万M2)内采用高真空泵排地下水, 减少土壤中的水量, 然后用强夯加固土体。
)二、原理及加固机理(一)强夯原理1﹑强夯法处理地基是利用夯锤自由落下的冲击波使地基密实。
这种由冲击引起的振动在土中是以波的形式向地下传播的。
2﹑强夯理论认为:压缩波大部分通过液相运动, 使孔隙水压力增大, 同时使土粒错位, 土体骨架解体, 而随后到的剪切波使土颗粒处于更密实的状态。
(二)加固机理1﹑填石层强夯:用冲击型动力荷载, 使填石﹑填渣等粉碎,填石层中的孔隙体积减少, 石层变得更为密实, 从而提高其强度。
检验指标主要是密度和变形模量。
(如禄口机场强夯﹑连云港Grs区强夯等)2﹑填土强夯:用冲击型动力荷载, 使土体中的孔隙体积减少, 土体变得密实, 从而提高其强度。
检测指标主要是强度和变形模量。
(如熊猫新港区强夯﹑江宁天正基地强夯等)3﹑粉土﹑砂土面强夯:用冲击型动力荷载, 使土体中的孔隙体积减少, 土体变得密实, 从而提高其强度。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1.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1.1 强夯地基的概念及应用范围强夯地基是采用冲击锤进行强力打击处理土壤的方法,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增加土壤的密实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强夯地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在基础工程、道路、桥梁等建筑项目中广泛应用。
1.2 强夯地基的工作原理强夯地基是通过冲击锤在土壤上的重复冲击作用下,使土粒之间的空隙发生变化,从而改进土壤的物理性质。
在强夯的过程中,土壤被压缩和密实,空隙减少,土粒之间的摩擦和黏着力也得以增加。
这样,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得到提高。
1.3 强夯地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调查,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地下水位、软弱灰土等。
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明确强夯点的位置和强夯密度等。
1.4 强夯地基施工的要点(1) 确定强夯点的位置和密度。
强夯点应尽量靠近建筑物地基或道路基础,密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准备强夯机械和设备。
强夯机械和设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性能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3) 进行试夯。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对试夯点进行测试,以确定施工的强夯参数和施工质量。
(4) 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如防止振动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等。
1.5 强夯地基施工后的检验和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和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
验收检查内容包括强夯点的强夯深度、强夯频率、强夯密度等参数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如有不合格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
2.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2.1 强夯地基前的土壤处理对于一些问题地区,需要采取一些土壤处理方法来加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方法包括土石方加固、挖土填方等,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强夯地基技术的优点(1) 施工过程简单,效率高。
强夯地基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施工方法,能够大幅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建筑施工培训】强夯法概念及应用介绍
7. 加固范围
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 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3m。
四 强夯法施工
施工时控制质量的重要一环,今后发展的方向是信息化施工, 即在施工现场对有关内容进行随时测试,并将其结果输入计算机 处理得到加固地基的定量评价,并随时对施工参数作出修改。
第三章 强夯法
一、概述
1. 概念
强夯法又名动力固结法,或动力压实法,是反复将很重的锤 (一般10~40t)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落距一般为10~40m)给 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 基。
应用于房建、桥涵、道路、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设备的地基 处理。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H wh
10
式中 H——有效加固深度,m; W——锤重,KN; h——落距,m; α——地基土修正系数,(m/KN)1/2,其值为0.5~0.8,依土
层情况而定。一般随粘性含量和含水量增大而减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规范》提出,在缺少试验资料和当地经验时,可按下表预估 :
注: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应从最初起夯面算起。 在有效深度确定后,可反算出需要的夯锤重量或落距。
动力置换可分整式置换和桩式置换。整式置换是采用强夯将碎石 整体挤入淤泥中,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换土垫层。桩式置换是通过 强夯将碎石填入土中,部分碎石桩(或墩)间隔地夯入软土中, 形成桩式(墩式)的碎石桩(墩),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振冲法形 成的碎石桩,整体形成复合地基。
三 强夯法设计 (一)设计的基本程序 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工程规模大小及重要性;
强夯适用条件
强夯适用条件一、什么是强夯强夯(Dynamic Compaction)是一种改善土壤工程性质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地基处理方法。
通过重锤的垂直落下,以较大的能量作用在土体上,使土体发生塑性变形和振动,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排水性能。
二、强夯适用条件1. 土壤类型强夯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土壤类型,包括: - 砂土:砂壤土、砂质粘土等具有一定的粘聚力和排水性的砂质土壤。
- 粉土:具有较细的粒径、较大的塑性指数和压缩性的粉状土壤。
- 碎石土:碎石与土壤混合形成的土体,常用于填筑路基。
2. 土壤含水量土壤的含水量对强夯的适用性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强夯适用于湿润或较干燥的土壤,而对于过于湿润的土壤,水的浸润会降低土壤的密实度和排水性能,从而影响强夯效果。
3.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对强夯的适用性也有一定影响。
强夯需要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比夯击面上的土壤高,以便施加反作用力,增加土壤的密实程度。
如果地下水位较低,强夯将会更有效。
4. 建筑目的根据不同的建筑目的,强夯的适用性也会有所不同: - 建造厂房或仓库:适用于一些较大荷载容忍能力的建筑物,如工业厂区或停车场。
- 建造住宅或办公楼:适用于普通住宅或办公楼,但需要考虑相邻建筑物的振动影响。
三、强夯适用性评估为了评估土壤的强夯适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1. 剖面调查通过剖面调查,了解地下土壤层的厚度、稳定性、含水量等参数,为强夯施工提供依据。
2. 可塑性指数测定可塑性指数(Plasticity Index)是评价土壤塑性变形和可塑性特征的指标。
通过测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计算得出可塑性指数,对于判断土壤的适宜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试块压缩试验试块压缩试验可以得到土壤的压缩模量和剪切强度等参数,通过这些参数评估强夯处理的可行性和效果。
4. 压密度试验通过压密度试验,可以测定土壤在一定压实力下的密实度和排水性能,为强夯施工提供参考。
四、强夯效果评估强夯完成后,需要对施工效果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强夯试验
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套确定强夯参数的理论和 计算方法, 在大面积强夯施工前, 应先根据设计单位 提供的施工参数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在夯区范围 内选点试夯, 以确定合理的强夯参数及施工工艺, 确 保处理效果。 问题:强夯参数都有什么?
5.强夯试验检测-夯后检测
1) 夯后应检测夯坑深度、夯点间距及处理宽度, 合格后方可填 平;
3.强夯施工步骤
6)重复步骤5), 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 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重复步骤3)~6), 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8)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 并测量场地高程; 9)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 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 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 并 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强夯的基本参数 –单击夯击能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单击夯击能具有一定的相关
性,并且与土质有一定的关系。可以利用有效加固深
度和土质情况来确定单击夯击能。
4.施工方法及控制
4.1 夯点布置
点夯分两遍完成, 隔点不隔行; 满夯分两遍完成, 先 夯间满夯, 再普夯。
4.2 夯击间歇时间控制 控制间歇时间, 两遍点夯的间歇时间不少于20d,以 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大于70%以上控制; 点夯与满夯间 歇时间不少于15d, 以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大于50%控制 。
4.施工方法及控制
4.3 最佳夯击能控制 最佳夯击能可采用单点夯沉量与夯击次数关系曲线 来确定, 且满足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5cm, 夯坑周围地 面不发生过大隆起及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4.4 可以止夯的条件
条件1: 同一夯位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5㎝;单点夯击 次数≮4击。
条件2: 单位面积累计夯击能>2000kN· m; 夯坑深度> 120㎝。
强夯参数包括锤重、落距、加固深度、夯点布置、加 固范围、最佳夯击能、夯击遍数及间歇时间、垫层厚 度及材料等。
强夯的基本参数 –有效加固深度
强夯加固地基的有效深度:是指经过强夯处理后, 地 基土体强度提高, 压缩性降低, 其加固效果均达到或 超过进行加固所要求的最低值的土层深度范围。
由于强夯处理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即一方面受夯击 能、夯点间距、夯击次数、锤底形状、施工工艺等的 影响; 另一方面受需处理地层的原始结构、均匀性及 地下水位等的影响。因此, 确定强夯处理的有效深度 应根据地质勘察情况、当地经验及试验夯区来确定。
5.强夯试验检测
强夯检测:夯前、夯中、夯后检测
5.1夯前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 2)检测场地平整情况; 3)对夯击处理范围内的地基原状土取样, 分别进行物 理力学性能的分析。
各需要检测 哪些内容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 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
5.强夯试验检测-夯中检测
1)夯锤的落距不得小于设计落距; 2)在每遍夯击前, 复核夯点放线, 夯锤的落点误差不得大于 15㎝, 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 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控制单位时间内的夯击处理面积; 4)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5)控制夯击遍数间的间隔时间; 6)夯击过程中的异常现象, 如夯坑周围出现隆起, 夯沉量异 常等情况; 7)详细记录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 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 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夯击工艺要求
夯点:采用正方形布置, 夯点间距为4.5m;
锤重:200kN,夯锤底面积为4㎡(锤的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 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 孔径可取25~30㎝; 落距:15m, 能级为3000kN· m, 夯击2遍,两遍点夯的间歇时间不少于21d;
夯击击数:以最后两击沉降量不大于5㎝为准, 然后满夯; 点
软土地基处理—动力固结法
强夯法
一、工程案例
1.工程背景
邯长公路更乐至冀晋界段高速公路, 全长13.09km , 其中路线穿越区有7km为黄土状亚砂土, 其分布较 广, 但不连续, 具有垂直节理、大孔隙特征, 并且具 有一定程度的湿陷性, 设计中采用强夯法对该段湿陷
性黄土进行处理。
夯点布置图
强夯法施工设计图纸
3.施工方法及控制
4.5 强夯质量控制
满夯结束7d后对强夯处理地基取样进行湿陷性系数、干 密度、承载力等项目的检测。强夯施工段检测频率500m 钻探一处, 每隔1m的深度范围取样,检测标准如下: (1)湿陷性系数:每处的平均值 最大值不超过0.015。
s 0.005
(2)干密度:强夯的平均值 d 1.58g / cm3 , 最小值不小于 1.50g / cm3
4.施工方法及控制
4.3 最佳夯击能控制
根据动力固结理论, 当地基中产生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 的覆盖压力时的击实能称为最佳击实能,在此能量时地基能被 击实到最佳效果。 挖方段:采用夯点击数为6击和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不超过5 ㎝做为双重控制标准。 填方段:夯点击数为12击, 最后两击的夯沉量平均值不超过5 ㎝做为双重控制标准。 最大夯击数定为20击。夯击遍数采用三遍法, 第一、二遍为 主夯点, 采用隔点跳打, 主夯点完工后, 整平场地, 第三遍 为夯点搭接(一夯压半夯)的满夯, 以加固地表松动层。
强夯处理施工现场
强夯处理施工现场
讨论
问题1:强夯法的施工工艺流程
平 整 场 地
布 置 夯 点
机 械 就 位
夯 锤 起 吊 至 预 定 高 度
夯 锤 自 由 下 落
按 设 计 要 求 重 复 夯 击
低 能 量 满 夯 表 层 松 土
3.强夯施工步骤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 并测量场地高程; 3)起重机就位, 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 下吊钩, 测量锤顶高程, 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 锤歪斜时, 应及时将坑底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