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导游词5篇陕西小雁塔导游词_0175文档

合集下载

陕西小雁塔导游词3篇[修改版]

陕西小雁塔导游词3篇[修改版]

小雁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东段南侧的荐福寺内,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雁塔晨钟”也是清代关中八景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陕西小雁塔词,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陕西小雁塔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

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

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

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

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

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共 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

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

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

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

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

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是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

小雁塔导游词

小雁塔导游词

小雁塔导游词篇一:小雁塔导游词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

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

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

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

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

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共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

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

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

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

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

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传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是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

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

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

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

5篇有关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5篇有关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5篇有关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范文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猪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范文(一)西安小雁塔是著名唐代佛塔,是唐朝都城长安(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建筑之一。

小雁塔的塔形秀丽,被认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至于“小雁塔”之名,则和“大雁塔”的名称有关。

公元652年(唐代永徽年间),朝廷资助在长安大慈恩寺内西院建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

公元720xx年(唐代景猪年间),朝廷资助在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荐福寺塔。

后来,因塔形似雁塔并且小于大雁塔,故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而大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这里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

1 / 9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建时为十五层,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形成秀丽舒畅的外轮廓线;塔的门框用青石砌成,门楣上用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和蔓草花纹的图案,雕刻极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塔的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

明清两代时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十三层。

由于小雁塔的造型秀丽美观,各地的砖石结构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在云南、四川等地区的唐、宋时期的密檐塔虽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与小雁塔的继承关系。

陕西导游词(精选11篇)

陕西导游词(精选11篇)

陕西导游词(精选11篇)陕西篇1大雁塔位于和平门外4公里的慈恩寺内,相传唐代永徽三年。

赴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

奏请在寺内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带回来的经籍。

这座塔初名为经塔。

后世人称它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赞叹。

这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大雁塔,成为古城西安独具风格的标志。

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

后经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层,底边各长25米。

大雁塔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优秀典型。

塔身用青砖砌成,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

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则是后人为了区别于荐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内有木梯,可以盘旋登塔,凭栏远眺,可饱览关中大好风光。

大雁塔的底层南门两侧,镶嵌两块石碑,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贞观廿二年(648),为玄奘所译诸经作的总序。

另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论”是唐高宗为“圣教序”所作的纪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尤其是塔的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小雁塔小雁塔在西安市友谊路南侧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成为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

因规模小于大雁塔,修建时间较晚,故称小雁塔。

荐福寺原建于唐长安城开化坊内,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

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外戚为高宗荐福而建寺。

天授元年(690年)改为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的著名寺院。

唐代名僧义诤在荐福寺译经,共译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流极有价值。

现寺内存有的小雁塔,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为15层,高约46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名辟一门。

塔身从下至下逐层递减内收,愈上愈促,秀丽玲珑,别具风格。

门框为青石彻成。

塔身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木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

明清两代因屡经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13层。

今寺内还保存一口重万余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的臣大铁钟,钟声宏亮,是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

小雁塔导游词(精选5篇)

小雁塔导游词(精选5篇)

小雁塔导游词(精选5篇)小雁塔导游词(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

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雁塔导游词(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雁塔导游词1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

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

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

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

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

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共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

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

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

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

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

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传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是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

关于陕西景点导游词(2篇)

关于陕西景点导游词(2篇)
10. 太白山
欢迎大家来到太白山!太白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其雄伟壮观的山势和丰富多样的植被而闻名。太白山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一个重要的科研基地。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丽。
这只是陕西省内部分著名景点的导游词,希望对大家了解陕西旅游景点有所帮助。前往这些景点游览,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现在我们去里面看看吧!里面有石制的台阶和木制的扶手,别看它现在完整,其实它受过很多损伤。____年时,梁思成提出了“以旧修旧”的方法,他找来了与青砖相同的砖来修补小雁塔,最后小雁塔终于和以前一样了。
小雁塔历史悠久,经过了____次地震,它依然屹立不倒。更神奇的是,在公元____年的地震中,小雁塔被震出了一条大裂缝,可到了15____年,经过又一次地震,小雁塔的裂缝又合拢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工匠在建造小雁塔时,把它的地基做成了碗状,这样,不管经历多大的地震都不会被挤压变形。古代的工匠真是太聪明了!
8. 泾阳阳陵
欢迎大家来到泾阳阳陵!泾阳阳陵是中国西汉时期刘恒的陵墓,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阳陵的主要建筑有陵墓、神道、宫亭等。这里的文物保存完整,是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重要场所。
9. 蟠桃园
欢迎大家来到蟠桃园!蟠桃园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地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园内有各种各样的蟠桃树和美丽的景观,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6. 华山
欢迎大家来到华山!华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奇险著称于世。它是中国著名的登山胜地,也是佛教、道教、儒教三教交汇之地。登上华山,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景和奇峰怪石,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7. 乾陵
欢迎大家来到乾陵!乾陵是明代建筑风格的一个代表,是中国明朝第一位皇帝李自成的陵墓。乾陵是最早使用了DS滑梯的帝陵,也是中国古代帝陵中最完整的一个。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古代陵墓的建筑风格和规模。

陕西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

陕西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

陕西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陕西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陕西旅游景点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就由我来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是导游小吴。

大雁塔景区是国家A级景区,虽处闹市,却是一个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由前面的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五百亩。

《西游记》里的唐僧可谓家喻户晓,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的就是玄奘法师的高大铜像。

你看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仗,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

大雁塔里,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

大家面前高台上的建筑就是大雄宝殿。

大殿前香火兴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

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西为报身卢舍那佛,东为应身释迦牟尼佛。

佛像两侧是佛的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两旁还有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塑像,均为明代雕塑,象征真理和智慧。

东西两厢排列着包括玄奘和庆友在内的18 尊罗汉像。

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南海观音菩萨及众菩萨、龙女、木叉等150 身人物。

大家如果想感受海洋的气息呢,西安还有现代化的曲江海洋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游览。

好了,各位游客,今天讲解就到此为止了,谢谢大家的参与,再见。

陕西旅游景点导游词(2)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

本景区由主景区即大慈恩寺、大雁塔和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500亩。

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铜像。

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

身后就是他开创的慈恩祖庭,是他主持的译经道场大慈恩寺,以及他所修建的大雁塔。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

13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

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

陕西导游词范文5篇

陕西导游词范文5篇

陕西导游词范文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陕西导游词范文5篇陕西导游词_陕西导游词大全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共枕眠”那么和大家7天的共处,算算也有千年的缘分了!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推荐的陕西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

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

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省西安市,今天我们将一同参观陕西小雁塔。

小雁塔,又称小菩萨塔,位于中国古都西安市大雁塔南广济街上,在大雁塔的南侧,与大雁塔成为一对独具特色的佛塔,是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小雁塔是中国古代佛教塔庙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雁塔建于唐贞观十四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曾多次历经战祸,最早建于唐代初年,后历代多次修葺,现存塔身底座原唐代都是修建的,塔身为北宋时重建,塔高13层,高约43.4米。

我们首先来看小雁塔的外观,小雁塔为方形砖塔,共13层,每层各有浮刻佛像。

塔身由高大的原型底座和主塔构成,外观形状独特,具有浓郁的佛教色彩和唐代建筑风格。

塔身外表为红色,塔顶为黄色,塔与塔之间有凹凸不平的搭建,给人一种立体感和层次感。

接下来我们进入小雁塔内部,由于小雁塔内部脱离南都建筑的一贯风格,以巧妙的创作与其它佛塔相比秀外慧中显得更为特殊。

进入塔内,我们首先来到塔的一层,这一层是最底层,其布置形式与其他层次不同,檐口和卧莲花,融画以心。

上方是塔内室券口,有3层三个秦王阁——天子指挥佛教的中央之地。

然后我们来到了塔的二层,这一层以美丽的栏板和曲柱以及湘妃望月形成了扇形风格的塔的外廊。

接着,我们来到了塔的三层,这一层以小门形式呈现,能发现其中是五福门和一幅画。

这是整座塔中所谓的金门,所以它有几层。

经过三层,我们来到了四层,这一层是全塔最高宝库,并安置了由货币示意的假容器。

并且根据不同的钟等设计了4个出水漏孔。

紧接着,我们来到五层,这一层是塔主体部分,上部是一层典型的广式木结构。

这层是塔体的主体部分,塔的层次分明,有虚有实,给人一种很有特点的立体感。

塔的四个角落有乾隆贺岁四美之一的婴儿广和幸福和安康礼节,表示繁荣昌盛。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六层,这一层乃是AP-四匙之一(其余为健转门,畲罗门,摩门),表达摩门,本层还设有宗顶局部和夹层,使塔的外廊转缓。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西安小雁塔导游词1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东段南侧的荐福寺内,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雁塔晨钟”也是清代关中八景之一。

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这里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

小雁塔建于唐景猪年间,当时塔院并不在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但依旧是荐福寺的一部分。

荐福寺于大慈恩寺一起在皇家的庇护下走向兴盛。

到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时,荐福寺被敕令保留20僧人维持香火,由盛至衰。

唐末的的兵火战乱中,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从北宋哲宗元祐年间的文字记录来看,这时荐福寺已迁入塔院内,与小雁塔成为整体。

小雁塔的特点是塔形玲珑秀丽,属于密檐式砖结构建筑,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

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愈上愈促,全部轮廓呈现出娇媚舒畅的锥形形状,造型优美,比例均匀。

原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约43.3米高。

该塔塔平面为正方形,各层南北两面均开有半圆形拱门,塔内设有木梯,游人由此登上塔顶可以饱览西安市内风光。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呢!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

然而时隔34年,在1520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

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

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

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

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陕西西安导游词

陕西西安导游词

陕西西安导游词【篇一】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东段南侧的荐福寺内,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雁塔晨钟”也是清代关中八景之一。

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这里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

小雁塔建于唐景猪年间(720xx年~720xx年),当时塔院并不在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但依旧是荐福寺的一部分。

荐福寺于大慈恩寺一起在皇家的庇护下走向兴盛。

到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时,荐福寺被敕令保留20僧人维持香火,由盛至衰。

唐末的的兵火战乱中,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从北宋哲宗元祐年间的文字记录来看,这时荐福寺已迁入塔院内,与小雁塔成为整体。

小雁塔的特点是塔形玲珑秀丽,属于密檐式砖结构建筑,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

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愈上愈促,全部轮廓呈现出娇媚舒畅的锥形形状,造型优美,比例均匀。

原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约43.3米高。

该塔塔平面为正方形,各层南北两面均开有半圆形拱门,塔内设有木梯,游人由此登上塔顶可以饱览西安市内风光。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呢!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

然而时隔34年,在1520xx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

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

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

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

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2024年陕西导游词(2篇)

2024年陕西导游词(2篇)

2024年陕西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小雁塔。

我是你们的导游,希望大家能记住小雁塔这个景点。

小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荐福寺里。

它建于公元7____年,已经有13____年的历史了。

这座塔是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为义净法师建的,为了存放义净法师从印度带回来的经书。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小雁塔的外部结构。

小雁塔的外部全是砖建的,是一座密檐式结构的塔。

如果你在空中俯瞰小雁塔,会觉得它像一枚倒放着的螺丝钉。

小雁塔经历过三次大地震,结果被震掉了最上面的两层。

在没有破损的时候,小雁塔的高度是____米,地震后,它就变成____米了。

现在我们去里面看看吧!里面有石制的台阶和木制的扶手,别看它现在完整,其实它受过很多损伤。

____年时,梁思成提出了“以旧修旧”的方法,他找来了与青砖相同的砖来修补小雁塔,最后小雁塔终于和以前一样了。

小雁塔历史悠久,经过了____次地震,它依然屹立不倒。

更神奇的是,在公元____年的地震中,小雁塔被震出了一条大裂缝,可到了15____年,经过又一次地震,小雁塔的裂缝又合拢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工匠在建造小雁塔时,把它的地基做成了碗状,这样,不管经历多大的地震都不会被挤压变形。

古代的工匠真是太聪明了!祝大家玩得开心。

再见!2024年陕西导游词(2)尊敬的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陕西!我将为大家介绍陕西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以及历史文化。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陕西的地理位置和简介。

陕西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东临黄河,西濒秦岭,南界四川,北界内蒙古和宁夏。

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在陕西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包括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等著名景点。

接下来,我们将首先参观的是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的黄陵山麓,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园中的杰作。

推荐关于陕西省各景点导游词五篇

推荐关于陕西省各景点导游词五篇

推荐关于陕西省各景点导游词五篇推荐关于陕西省各景点导游词五篇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关于陕西省各景点导游词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关于陕西省各景点导游词五篇1大雁塔大雁塔位于和平门外4公里的慈恩寺内,相传唐代永徽三年。

赴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

奏请在寺内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带回来的经籍。

这座塔初名为经塔。

后世人称它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赞叹。

这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大雁塔,成为古城西安独具风格的标志。

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

后经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层,底边各长25米。

大雁塔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优秀典型。

塔身用青砖砌成,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

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则是后人为了区别于荐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内有木梯,可以盘旋登塔,凭栏远眺,可饱览关中大好风光。

大雁塔的底层南门两侧,镶嵌两块石碑,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贞观廿二年(648),为玄奘所译诸经作的总序。

另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论”是唐高宗为“圣教序”所作的纪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尤其是塔的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小雁塔小雁塔在西安市友谊路南侧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成为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

因规模小于大雁塔,修建时间较晚,故称小雁塔。

荐福寺原建于唐长安城开化坊内,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

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外戚为高宗荐福而建寺。

天授元年(690年)改为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的著名寺院。

唐代名僧义诤在荐福寺译经,共译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流极有价值。

陕西省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五篇

陕西省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五篇

陕西省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五篇实行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可以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导游工作的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手段,可以保证和提高我国导游员队伍的素质,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导游服务。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陕西省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五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陕西省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

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

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

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宏伟、壮观之佛教寺院。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慈恩寺—石狮子—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

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

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

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

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

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出现。

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

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

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

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

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

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讲解范文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讲解范文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讲解范文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东段南侧的荐福寺内,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安小雁塔导游词范文,欢迎参考!西安小雁塔导游词范文一西安小雁塔导游词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

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8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

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

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8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90 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

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

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3.3米,共 1级,现存 1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 11.5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

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

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

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

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

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0 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传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是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

陕西导游词精选_导游词

陕西导游词精选_导游词

陕西导游词精选陕西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全省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截止20xx年底,全省常住人口3812.62万。

今天橙子为大家带来陕西导游词精选。

陕西导游词精选篇1 大雁塔位于和平门外4公里的慈恩寺内,相传唐代永徽三年。

赴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

奏请在寺内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带回来的经籍。

这座塔初名为经塔。

后世人称它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赞叹。

这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大雁塔,成为古城西安独具风格的标志。

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

后经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层,底边各长25米。

大雁塔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优秀典型。

塔身用青砖砌成,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

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则是后人为了区别于荐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内有木梯,可以盘旋登塔,凭栏远眺,可饱览关中大好风光。

大雁塔的底层南门两侧,镶嵌两块石碑,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贞观廿二年(648),为玄奘所译诸经作的总序。

另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论”是唐高宗为“圣教序”所作的纪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尤其是塔的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1 / 6小雁塔小雁塔在西安市友谊路南侧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成为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

因规模小于大雁塔,修建时间较晚,故称小雁塔。

荐福寺原建于唐长安城开化坊内,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

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外戚为高宗荐福而建寺。

天授元年(690年)改为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的著名寺院。

唐代名僧义诤在荐福寺译经,共译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流极有价值。

现寺内存有的小雁塔,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为15层,高约46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名辟一门。

陕西导游词精选

陕西导游词精选

陕西导游词精选陕西导游词精选篇1大雁塔位于和平门外4公里的慈恩寺内,相传唐代永徽三年。

赴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

奏请在寺内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带回来的经籍。

这座塔初名为经塔。

后世人称它为大雁塔,此塔雄伟挺立,引起世人的赞美。

这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大雁塔,成为古城西安独具风格的标记。

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

后经屡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层,底边各长25米。

大雁塔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优秀典型。

塔身用青砖砌成,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场宏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

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那么是后人为了区分于荐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内有木梯,可以回旋登塔,凭栏远眺,可饱览关中大好风光。

大雁塔的底层南门两侧,镶嵌两块石碑,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贞观廿二年(648),为玄奘所译诸经作的总序。

另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论是唐高宗为圣教序所作的纪文,此二碑是探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尤其是塔的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更是探究唐代建筑的宝贵资料。

小雁塔小雁塔在西安市友情路南侧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成为唐代古都长安保存至今的两处重要标记。

因规模小于大雁塔,修建时间较晚,故称小雁塔。

荐福寺原建于唐长安城开化坊内,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

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外戚为高宗荐福而建寺。

天授元年(690年)改为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的闻名寺院。

唐代名僧义诤在荐福寺译经,共译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对探究中印文化沟通极有价值。

现寺内存有的小雁塔,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为15层,高约46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名辟一门。

塔身从下至下逐层递减内收,愈上愈促,秀丽玲珑,别具风格。

门框为青石彻成。

塔身内部为空筒式构造,设木构楼层,有木梯回旋而上。

明清两代因屡经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13层。

今寺内还保存一口重万余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的臣大铁钟,钟声宏亮,是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陕西导游词5篇陕西小雁塔导游
词_0175文档
EDUCATION WORD
陕西导游词5篇陕西小雁塔导游词_0175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猪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陕西小雁塔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小雁塔建于唐景猪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

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

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

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
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

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

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共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

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

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

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

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

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猪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传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数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

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

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

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
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