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按GB50204-2015编制)

作业指导书——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按GB50204-2015编制)
作业指导书——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按GB50204-2015编制)

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中的实体检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10.1.2条规定“当未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或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此方法进行检验”。

2检测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钻芯法2016年12月1日之后宜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384—2016)

3检测设备

混凝土回弹仪

钻芯机;冲击钻;补平装置;游标卡尺。

4回弹构件的抽取规定

同一强度等级的柱、梁、墙、板抽取最小数量应符合规范表D.0.1规定,并均匀分布。

不宜抽取截面高度小于300mm的梁和边长小于300mm的柱。

规范表D.0.1内容如下:

5回弹检测及回弹值计算

每个构件应选取不少于5个测区进行回弹及回弹值计算,并应符合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对单个构件检测的有关规定。楼板构件的回弹宜在板底进行。(应注意JGJ/T23—2011中泵送砼回弹“测区应选浇注侧面”,故泵送混凝土的楼板板底回弹值不能用来计算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

6钻芯取样

a.对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将每个构件5个测区中的最小测区平均回弹值进行排序(在规范D.0.2条文说明中“对非水平方向检测的回弹值,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的回弹值应按JGJ/T23进行修正”),并在其最小的3个测区各钻取1个芯样,芯样应采用带水冷却装置的薄壁空心钻钻取,其直径宜为100mm,且不宜小于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在规范D.0.3条文说明中“当测区位于钢筋较密的部位时,可采用直径70mm的芯样”)。

b.芯样试件端部宜采用环氧胶泥或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也可采用硫磺胶泥修补(GB50204-2015中D.0.4条文说明“修补材料的强度应略高于芯样试件的强度,补平层的厚度不宜大于1.5mm,应尽量的薄。”)。加工后芯样试件尺寸偏差与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芯样试件的实测高径比不小于0.95,不大于1.05;

②沿芯样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之不应大于2.0mm;

③芯样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不应大于0.1mm;

④芯样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不应大于1°;

⑤芯样不应有裂缝、缺陷及钢筋等杂物。

C.芯样试件尺寸的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用游标卡尺在试件中部互相垂直两个位置测量,取其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5mm;

②芯样高度用钢板尺进行测量,精确至1mm;

③垂直度用游标量角器测量,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取其最大值作为芯样试件的垂直度,精确至0.1°;

④平整度用钢板尺或角尺紧靠在芯样试件端面上,一面转动钢板尺一面用塞尺测量钢板尺与芯样试件端面之间的缝隙,取其最大值作为芯样试件的平整度。也可采用其他专用设备测量。

7芯样试件强度试验

芯样试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中圆柱体试件的规定进行抗压强度的试验。

8合格的判定

对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当符合下列规定时,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可判为合格。

1.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

度等级值的88%;

2.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

级值的80%。

附一:有关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规定

●检测依据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仪器设备

a.检测需准备的仪器设备:回弹仪,标称能量 2.207J(规范GB50204-2015中D.0.2条文说明“考虑到检测时,混凝土龄期较短,故不考虑碳化对检测的影响”测碳化设备无需准备)。

b.测定回弹值的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工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检定证书在有效期内,仪器工作状态正常。

c.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d.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率定试验宜在室温5℃-35℃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时,取连续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值进行平均,弹击杆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约90度。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符合80±2的要求。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在-4℃~+40℃之间。

●测区布置

a.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注:此条在网上咨询过规范主编单位:是指最靠边的第一个测区;《混凝土结构现场检

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附录A回弹检测法中就没有“不宜大于0.5m”要求,只要求“不宜小于0.2m”)。

b.测区宜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也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当用回弹法检测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时,泵送施工的混凝土只能选浇注侧面)。

c.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应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d.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

e.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f.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g.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布置应有方案,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并宜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

仪器操作

(1)将回弹仪的弹击杆顶住砼的表面,轻压仪器,使按钮松开,弹击杆徐徐伸出,并使挂钩挂上弹击锤;

(2)使回弹仪对砼表面缓慢均匀施压,待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弹击锤即带动指针向后移动直至到达一定位置时,指针滑块上的刻线即在刻度尺上指示某一回弹值;

(3)使回弹仪继续顶住混凝土表面,进行读数并记录回弹值,如条件不利于读数,可按下按钮,锁住机芯,将回弹仪移至他处读数;

(4)逐渐对回弹仪减压,使弹击杆自机壳内伸出,挂钩挂上弹击锤,待下一次使用;

(5)每一测区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侧点的回弹值测读至1;

(6)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一般不小于20mm ,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0mm 。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

(7)碳化深度值:规范GB50204-2015中D.0.2条文说明“考虑到检测时,混凝土龄期较短,故不考虑碳化对检测的影响”回弹值用于《回弹-取芯法》时碳化深度值无需测量。

回弹值计算

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10101∑==i i

m R R

式中:Rm ——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Ri ——第i 个测点的回弹值。

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ααa m m R R R +=

式中:αm R ——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αa R ——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

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时,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t a

t m m R R R += b a b m m R R R +=

式中:t m R 、b m R ——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时,测

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t a R 、b a R ——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

当检测时仪器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面为非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先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然后对修正后的值进行浇筑面修正。

非水平方向检测角度修正值和非混凝土浇筑侧面时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见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附录C 和附录D 。

检测过程中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仪器要轻拿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

2、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顶板回弹等较高位置检测时,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

3、检测过程要做到文明施测。

附二:有关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规定

●检测依据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384-2016

(2016年12月1日之前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检测设备

钻芯机;冲击钻;钢筋探测仪(取芯时避开钢筋使用,如能用其它方法避开钢筋则可无);补平装置;游标卡尺;游标量角器;钢板尺和塞尺。

用于钻芯取样、芯样加工、量测的检测设备与仪器与所要完成的工作相适应,必须有产品合格证,计量器具须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3钻芯取样部位:

⑴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

⑵混凝土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⑶便于钻芯机安放和操作的部位;

⑷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并尽量避开其他钢筋;

4.6钻取芯样

a.钻芯机就位并安放平稳后,将钻芯机固定;钻芯操作应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并遵守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b.钻芯前应检查钻芯机是否正常,安装是否牢固,搭设平台是否牢固;钻芯机没安装钻头前应先通电确认主轴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c.钻芯时用于冷却钻头和排除混凝土料屑的冷却水流量宜为3—5L/min;

d.钻取芯样时应控制进钻的速度,保持匀速钻进;

e.从钻孔中取出的芯样在稍微晾干后,应标上清晰标记。钻取部位应予以记录。若所取芯样的高度及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重新钻取芯样;

f.芯样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在运输和贮存中损坏;

g.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对钻芯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4.7芯样的加工:

a.芯样抗压试件的高度和直径之比宜为1.00;

b.芯样试件内不应含有钢筋。如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含有二根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非标准试件只允许一根),且钢筋应与芯样轴线基本垂直,并距离端面10mm以上;

c.锯切后的芯样应满足平整度和垂直度的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对端面进行加工,可采用在磨平机上磨平,也可用硫磺胶泥或环氧胶泥补平,厚度不宜大于2mm,抗压强度低于30MPa的芯样试件不宜采用磨平端面处理方法;抗压强度高于60MPa的芯样试件不宜采用硫

磺胶泥或环氧胶泥补平处理方法(2016年之前规范规定是:抗压强度低于40MPa的芯样试件可以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补平厚度不宜大于5mm;也可用硫磺胶泥补平,厚度不宜大于1.5mm)(GB50204-2015中D.0.4条文说明“修补材料的强度应略高于芯样试件的强度,补平层的厚度不宜大于1.5mm”)。

4.8芯样尺寸测量:

平均直径用游标卡尺分别在芯样试件上、中、下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共测量六次(2016年12月1日之前规范规定是:在试件中部互相垂直两个位置测量各一次),取其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5mm;芯样高度用钢板尺进行测量,精确至1mm;垂直度用游标量角器测量,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取其最大值作为芯样试件的垂直度,精确至0.1°;平整度用钢板尺或角尺紧靠在芯样试件端面上,一面转动钢板尺一面用塞尺测量钢板尺与芯样试件端面之间的缝隙,取其最大值作为芯样试件的平整度。也可采用其他专用设备测量。

芯样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超过下列数值时,不得用作抗压强度试验:

①芯样试件的实际高径比小于要求高径比的0.95或大于1.05;

②沿芯样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达1.5mm(2016年12月1日之前规范要求是2mm)以上时;

③芯样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超过0.1mm时;

④芯样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超过1度时;

⑤芯样有裂缝或有其他较大缺陷时。

4.9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

芯样试件应以自然干燥状态进行抗压试验;

当结构工作条件比较潮湿,需要确定潮湿状态下混凝土强度时,芯样试件宜在20±5℃的清水中浸泡40—48h ,从水中取出后揩干立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的操作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进行。

4.10芯样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cor cu f ,=F C /A c

式中:cor cu f ,——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值(MPa ),精确至0.1MPa ;

F C ——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最大压力(N );

A c ——芯样试件的抗压截面面积(mm 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