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白葡萄酒》哥特式艺术手法
析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
种 单一 的预 期效 果 。 ” ( 洁 ,1 ) 陶 0
一
、
主题 表达
纳 多 的不 幸 ,死 亡 即将 到 来 了 。当 蒙特 利瑟 与 弗 图纳 多走 在 地窖 中时 ,蒙 特利 瑟 数 次假 意 劝弗 图纳 多回 去 , “ 咱们 回去 吧 ,你 的
爱 伦 ・ 短 篇 小 说 最常 见 的主 题 是 恐怖 与死 亡 , 《 桶 白葡 身 体 要紧 。…… 大家 都 惦 记着 你 。 …… 咱们 回 去 吧 ,你害 病 ,我 坡 一 1— 5 萄 酒 》 的 故 事 也 围 绕 这 一 主 题 开 展 。小 说 以意 大 利 为 背 景 ,故 可 担 待不 起 。 ” ( 3 1 )然 而 弗 图纳 多却 执 意前 行 ,最 终 陷入 事 发 生在 叙 事 主 人公 蒙特 利瑟 ( o t e o )家 的古 堡 中 。 因为 了 自己 的 “ 穴 ” 。 反 讽在 此 处 的 运用 既表 现 了 蒙特 利 瑟欲 擒 Mnrsr 墓 日常 受到 弗 图 纳 多 ( o t n t ) F r u a o 的傲 慢 侮 辱 , 蒙特 利 瑟 决计 要 报 故 纵 的心计 ,更 凸 显 了弗 图纳 多的 愚蠢 。 复 。存 狂欢 节 期 间 的一天 ,弗 图纳 多 畅饮 后大 醉 , 化妆 如 小丑 般 二 、悲 剧根 源 穿行 于 游行 队伍 之 中 。蒙特 利 瑟利 用 这一 机会 , 以品酒 为 名诱 使 爱 伦 ・ 的短 篇 小 说有 ~个 共 同的特 点 :通 过 恐 怖 的故 事 场 坡 一 弗 图纳 多 来到 自家洒 窖 , 引至 酒窖 最 深处 时 ,将 其 绑在 事 先准 备 景 去暗示 人性 的残 缺 、 阴 暗 ,从而 启 发读 者 去思考 并 反思 ,这 一
爱伦_坡的哥特小说_从写作手法剖析
怪人、安尼·赖斯的吸血鬼系列小说等 中的重复手法和文本意义。
灵的完全变形和扭曲因“重复”而表现
等。这些作品戮力于处理残酷的激情
《厄榭府的倒塌》被公认为是文坛 得淋漓尽致。这种人性分裂、爱的自我
与超自然的恐怖主题,而小说的背景 最杰出的小说之一,此文中也多处用 毁灭过程,也唤醒读者内心的恐惧感。
通常建构于荒凉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 到重复,也就是在细小处,句子、词汇 小说的哥特式效果也层层深入,恐怖
这一时期许多哥特式小说家不断 “初初一瞥,一种无法排解的阴郁就在 也有着重复。两只黑猫不但有着相同
涌现,哥特文学不仅是对人类自身阴 我心底蔓延开来!”
的毛发、相同的独眼,并且第二只黑猫
暗面的展示,也是对当时社会正统思
那年秋季的某一天,整天乏味、幽 的脖子上有一圈白色的、形状像套索
维模式的一种挑战。到了 20 世纪的 70 暗、寂静、云层抑抑,低浮在天空,我骑 的斑纹。“我”对待两只猫的态度都是
坡不遗余力地创造美,又无情地摧毁 它,并将这种重复着创造和毁灭的过 程视为一种另类的美。这是一种常人
不能理解的美,但放之到爱伦·坡的哥 特小说中,却又如此生动。
一 哥特的来源和意义 哥特(Gothic)这个特定的词汇原意 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在 18 世纪到 19 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哥 特复兴”(Gothic Revival),将中古世纪 的阴暗情调从历史的墓穴中挖掘出 来。“哥特”(gothic)这个词在英语里有 多种解释,它既是一个文学词汇,又是 一个历史术语,还是用于建筑和艺术 方面的专门用语。哥特式小说(gothic fiction)是早期美国通俗小说的第三道 风景线。 文 学 上 的 哥 特 ,指 向 恐 怖 、黑 暗 、 怪诞、野蛮,爱·伦坡的哥特式小说就 包含在内。从 18 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 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与《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反讽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与《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反讽论文摘要:以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剖析了美国着名作家EdgarAllanPoe的小说《一桶白葡萄酒》中反讽言语行为的类型,以深化我们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达到与作者的心灵交流。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一桶白葡萄酒》;反讽一、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J.LAustin(1962)在《论言有所为》中首次提出语言并不仅仅是用来“陈述”、“描写”或“说明”,而通常是用来实施某一言语行为的。
他将言语行为分为言内行为(1ocutionaryact)(一个有意义句子的产出)、言外行为(dleoutionaryact)(通过“说”本身来实施某种行为,完成某一意图或目的)和言后行为(pefloeutionaryact)(说话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效果)。
Austin认为,要成功地实旌某一言语行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说话人必须对自己说出的要去实施的行为抱有诚意。
后来,他的学生Searle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Searle(1969)明确提出了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而不是传统的语言学所认为的符号、词和句子。
他认为要成功地实施某一言语行为,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基本条件。
说话者打算通过说出一个语句,使他承担实施某一行为的义务。
(2)命题内容条件。
说话者在说出某一命题时表达了一个命题,同时断定了自己将来的行为。
(3)预备条件。
听话者愿意说话者实施某一行为,并且说话者相信他要实施的这一行为符合听话者的利益。
(4)真诚条件。
说话者打算从事某一行为。
Searle把言语行为重新分为五大类:阐述类(assertives)、指令类(di—rectives)、表达类(expressives)、宣告类(delcaratives)和承诺类(commissives)。
随着Searle对这一理论的发展,人们已经成功地将该理论应用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批评等领域的研究中,对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可行性也作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埃德加爱伦坡在一桶啊忙提拉多白葡萄酒中哥特风格的体现
包头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Gothicism in Edgar Allen Poe’sThe Cask of Amontillado哥特主义在埃德加爱伦坡《一桶阿芒提拉多白葡萄酒》中的体现学生姓名:郭婷婷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班级:10级A5班指导教师:李姣二〇一四年五月AbstractAs one of the typical writers of Gothic fictions in 19th century, Edgar Allen Poe has a wide-spread influence and occupies a special positio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Poe’s works and his creative ideas have made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American literary arena or even the world literature. The glamour of horr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flection of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 Compared to other Gothic writers, Poe deepens the connotation of Gothicism by exploring the themes of death, guilt, revenge, incest and morbid psyche in his tales. Poe’s Gothic fictions win him the eternal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world of all ages and his works have influence numerous of writers internationally.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which provides a general account of Poe’s life story, his famous short fiction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and the evaluations about Poe and his works from home and abroad. The second part gives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origin of Gothicism and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it. The third part analyses the reflection of Gothic style in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and how Poe creates a grotesque and horrible world for his readers. The last part summarizes Poe’s influence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American or even the world literary arena.Key words:Gothicism; grotesquery; horror摘要作为19世纪哥特小说家的典型代表之一,埃德加爱伦坡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相当广泛的国际影响且占有无人能及的地位。
爱伦_坡_阿芒提拉多的酒桶_的哥特空间批评_刘斯琴
语言·文学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第27卷第12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Vol.27No.122013收稿日期:2013-03-19作者简介:刘斯琴(1988—),女,江西萍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doi :10.3969/j.issn.1674-8425(s ).2013.12.023爱伦·坡《阿芒提拉多的酒桶》的哥特空间批评刘斯琴(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0)摘要:爱伦·坡的《阿芒提拉多的酒桶》是一部充满哥特色彩的短篇小说。
该小说采用谋杀者蒙特利瑟自述的形式,讲述50年前他对弗图那多的谋杀,呈现了阴森酒窖里性格扭曲的蒙特利瑟活埋弗图那多的恐怖画面。
借助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空间话语研究该短篇小说中的哥特书写,从建筑场景、人物并置和叙事特征方面分析小说哥特空间的构建,进一步突出故事的哥特主题———恐怖、扭曲和死亡。
关键词:埃德加·爱伦·坡;《阿芝提拉的酒桶》;哥特空间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425(2013)12-0114-04一、引言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美国小说家、诗人、编辑和文学评论家,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多才作家。
他的诗歌和哥特短篇小说尤其出名,其哥特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阿芒提拉多的酒桶》《黑猫》和《厄舍大屋的倒塌》等。
《阿芒提拉多的酒桶》写于1846年,小说主要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由叙述者蒙特利瑟向一位匿名的听众讲述50年前他所犯的一起谋杀案。
这部作品在评论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说原型、人物刻画、叙事技巧,尤其是讽刺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国内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研究小说中人物刻画和爱伦·坡的“统一效果论”的运用。
反讽的统一性——论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的叙事艺术
反讽的统一性——论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的叙事艺术刘俊梅内容提要:爱伦•坡一生的美学原则就是追求文学作品的“效果或印象的统一”。
在《一桶白葡萄酒》中,坡通过戏剧性反讽来制造来自灵魂的恐怖效果。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其价值观判断的荒谬使文本的表层叙述与深层内涵出现反差,从而使整个文本笼罩在一种恐怖的印象中,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对人性阴暗面的认识和警醒,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内涵,间接地体现了坡对文学作品的道德关注。
在坡看来,叙事作品的统一性也是以“真”为基础的,在该小说中,“真”主要体现在叙述者作为人物的前后一致性上。
关键词:统一性反讽不可靠性道德关注逼真性作者简介:刘俊梅,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美国现代文学。
Title: On Irony and Truth of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by Allan Poe in Close ReadingAbstract: Allan Poe sought the effect of overwhelming the readers. However, he didn't exclude the moral dimension. He was against the over-concern on traditional values and virtues in literature, believing that truth is the basis of conveying the theme. In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Poe set an unreliable narrator, whose absurd judgment in moral values makes a contrast between the apparent narrating and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thus forming the irony. This makes the single effect of terror from the depth of heart, and also it awakens people's knowledge of the dark side of human personality. Here 'truth'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unity of the narrator as a character. Key words: Unity Irony Unreliable moral dimension truthAuthor: Liu Junmei, a Lecturer in Anhui University, mainly studies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爱伦•坡(以下简称“坡”)开创了侦探和恐怖小说的传统,被公认为现代文学最重要的先驱之一。
爱伦坡和詹姆斯的哥特式小说比较
爱伦坡和詹姆斯的哥特式小说比较陈韵姿吴鸿桃摘要:埃德加·爱伦坡和亨利·詹姆斯是美国19世纪两位著名的小说家。
哥特题材小说在二人的写作生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以爱伦坡的小说《一桶白葡萄酒》和詹姆斯的小说《欢乐角》为例,对比二人哥特小说的风格。
关键词:哥特;爱伦坡;詹姆斯;《一桶白葡萄酒》;《欢乐角》一、作者简介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小说家及文学评论家。
虽然爱伦坡以诗人的身份开始写作,但小说在其写作生涯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他的短篇小说中,读者可以看到大量的哥特元素。
这类小说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向读者展示了害人者和被害人同样承受的恐惧和痛苦,正如劳伦斯(D·H·Lawrence)所言,“他敲响了恐怖之钟,预示着他自己的厄运”。
[1]与爱伦坡生于同时代的亨利·詹姆斯被认为是继霍桑和麦尔维尔之后美国杰出的小说家。
因受豪威尔斯等作家的影响对文学产生兴趣,开始了写作生涯。
[2]由于詹姆斯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于1875年定居欧洲,先在巴黎,后去了伦敦。
1915年他放弃美国公民身份加入英国国籍。
詹姆斯最擅长国际题材小说创作,哥特题材的作品在他的写作过程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但也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类小说中詹姆斯将心理现实的写作手法巧妙地与哥特元素相融合,深入人物内心,赋予哥特小说新的意义。
二、比较《一桶白葡萄酒》和《欢乐角》《一桶白葡萄酒》是爱伦坡所写的一部恐怖短篇小说。
主人公蒙特利瑟因无法忍受弗图那多对自己的侮辱,所以决定实施复仇计划。
小说从头到尾都充斥着阴暗恐怖的气息。
与此相对应的是詹姆斯的小说《欢乐角》,主人公斯宾塞布莱恩33年后从欧洲返回纽约,纽约巨大的变化令他无法适应,在一个深夜,他亲眼见到了衣冠楚楚却面目狰狞的他我。
两篇小说以其独特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哥特式的恐怖。
(一)哥特环境的比较传统的哥特小说在场景设计上主要以破败的古堡,迷宫般的地下通道、密室、墓穴和地牢为主。
浅析《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对比艺术
浅析《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对比艺术作者:杨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4期摘要:《一桶白葡萄酒》是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一部佳作。
笔者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坡运用了场景对比﹑事物对比和人物性格对比的手法,巧妙地达到了小说哥特式的恐怖气氛和复仇主题的统一体现。
关键词:《一桶白葡萄酒》;统一效果论;场景对比;事物对比;人物对比作者简介:杨婷,女(1990-1),汉族,四川省广安市人,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作为美国现代侦探小说之父,埃德加·爱伦·坡不仅善于创造一系列情节紧凑,思维缜密的侦探故事,也能驾驭哥特式的恐怖小说。
加之,坡的一生命运悲惨,生活贫困,遭遇爱妻离世,这一切更让他关注人生的阴暗面,因此造就了他许多哥特式风格的著作。
其中《泄密的心》与《一桶白葡萄酒》就是其哥特式作品的典型。
本文以《一桶白葡萄酒》为例,以场景对比﹑事物对比和人物对比三个方面来分析,探讨了坡的统一效果理论在该短篇小说中的体现。
《一桶白葡萄酒》讲述在意大利的一座城市里,一个狂欢节的傍晚,两个主角蒙特里梭与福吐纳托相遇并一起进入地窖鉴酒的经历。
蒙特里梭因被福吐纳多侮辱而怀恨在心,处心报复后者,而后者心高气傲,一心只想确认蒙特里梭口中所说的白葡萄酒是真是伪,于是欣然前往蒙特里梭家族阴暗的酒窖。
一场处心积虑的挟怨报复行动由此展开。
当蒙特里梭还故作好心,数次规劝福吐纳多返回的时候,福吐纳多的自负心理却不断催促他们前进,最终导致后者被活活地埋在了冰冷墙壁之后。
对比是指把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或者两种相反或矛盾的事物,并列一处,使之形成比较、对照,以便达到强调目的的一种表现手法。
运用对比手法,可以把不同的对象更鲜明地区别开来,突出对象各自的特点,收到相反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在该小说中,坡把狂欢节的喜庆气氛与酒窖里的阴森恐怖气氛相对比,把福吐纳多的小丑般外形与其悲剧式的命运以及两位主人公的各自性格相对比,充分体现了他的统一效果理论“聪明的艺术家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纳入他的情节,而是事先精心策划,想出某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效果,然后再创造一些情节,并把这些情节联结起来。
《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工业文明批判
《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工业文明批判杭花平【摘要】《一桶白葡萄酒》(The Cask of Amontillado )是埃德加·爱伦·坡晚期创作的短篇小说。
故事中的两位人物蒙特里梭与福图纳托分别是没落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小说通过对福图纳托细腻刻画,表现出其狂妄无知与极度虚荣的个性,并对其所代表的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了批判。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published in 1846 is Poe's best‐known short story .The two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Montresor and Fortunato ,are representatives of declining feudal aristocracy and rising bour‐geoisie respectively .In the story Fortunato shows his arrogance ,ignorance and extremely vanity in all as‐pects and thus the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has been criticized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145-148)【关键词】《一桶白葡萄酒》;工业文明;批判【作者】杭花平【作者单位】南京体育学院外语教研室,江苏南京 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短篇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坡的文学创作风格独树一帜,所著作品的语言与形式优美。
坡是短篇小说创作的先锋代表,其倡导的创作理念对其后的短篇小说创作影响极其深远。
论《一桶白葡萄酒》的文学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论《一桶白葡萄酒》的文学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一桶白葡萄酒》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孙一评的中篇小说,在文学上采用了多种手法,使得其艺术效果更加出色。
首先,本文学运用了环环相扣的叙事手法。
小说以一桶白葡萄酒为线索,用石堆子村的故事串联起了整个故事。
小说从一开始就轻轻地给出了一个引子,随着叙事的展开,引子逐渐明朗化,故事也开始有了可见性。
逐渐递进的环节使读者产生了持续的好奇心,带着观众一起进入故事主线,不断寻找规律和真相。
其次,本文学还运用了场景的转换手法。
小说中的场景极其丰富,有山上的林子、农村的小路、冰凉的河水,还有大自然中的种种现象等等。
场景转换极其流畅,能够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进入故事情境中,能够感触到故事中的氛围和多彩的色彩同时,也是为了补充或展示主题所必需的。
还有,本文学还采用了巧妙的人物刻画手法。
小说中的主角阿荣是一个非常朴实而坚韧的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让许多问题都解决了。
阿荣的高尚和善良,让人想起了儒家思想,而他的坚韧和勇猛,则让人想起了英雄的形象。
阿荣不仅是一个让读者十分爱看的人物,也是一个故事的中心人物。
最后,本文学还采用了对话的手法。
小说中对话充分表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心理,对话对于角色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展露以及人物行为与心理的呈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小说中,阿荣的使命是要让大家喝上白葡萄酒,他十分努力地实现自己的使命,同时也在通过对话中不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一步一步将使命完成。
《一桶白葡萄酒》以浓郁的“乡土情思”为主题,通过小人物的生活经历和展示了智慧和勇气等多方面的优良品质。
而上述描写方式和手法被包容进了这篇小说之中,不断地启示读者去思考人生,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寻其中的美好。
解构《一桶白葡萄酒》的甘甜
二、“ ”酿造 了 《 我 一桶 白葡 萄酒》 德 里达指 出 , “ 柏 拉 图以来 的西方理性 主 义传 统 又 自
一
葡萄酒的真伪进行质疑 。福 图纳 托对 酒的鉴 赏有很 高 的造
诣。“ ”并没有直 接要 福 图纳托 为 “ ” 的 白葡 萄酒 进 我 我
行 鉴别 ,而是一步一步的让他 自愿地 走进 “ ” 的陷 阱之 我 中。当 “ ”跟他说 “ ”得到一桶 白葡萄酒 的时候 ,福 我 我 图纳托很 惊 讶 ,不 相 信 “ ”能 得 到 白葡萄 酒 ,所 以对 我 “ 我”接 下来的回答 ,他总是在重 复着 自葡萄酒 这 三个 字 。
( 一) 阴谋
< 一桶 自葡萄酒 》 写 的是 蒙特 里梭 为 了报复福 图纳托
而精心设计 的一场游戏 。在这场游戏 中,爱伦坡是总导 演 ,
导演 了一 个似乎 怪 诞 而 又 真实 的恐 怖故 事 ( 诞是 因为 怪
“ ” 的不 可靠 ,真实是因为故事 中有生活 的原型 ) 我 。福图
说 中的甘甜。 关 键词 :恐怖 ;解构 ;二元对立 ;甘甜
中图分类号 :I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30 (0 1 3—04 0 16 6 1 8 X 2 1 )0 15— 3
De o sr c we t e s o n e C s fAm o t l d c n t u tt S en s f 1 h a k o he n ia o l
Ke r s C n t r t n; d c n tc ; d ai y wo d : o se mal o e o sr t u l y; s e t u t w e
一
、
引言
怖 的制造者 , 确切 地说 ,是 这篇 小说哥 特式 的缔 造者 。笔
一桶白葡萄酒【《一桶白葡萄酒》之叙事与“恐惧”】
一桶白葡萄酒【《一桶白葡萄酒》之叙事与“恐惧”】十九世纪美国诗人、短篇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爱伦·坡与安布鲁斯·布尔斯和洛夫克拉夫特并称为美国三大恐怖小说家。
除此,他还被冠于侦探小说(detective story)鼻祖、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先驱之一、恐怖小说(horror fiction)大师、短篇哥特小说、象征主义(symbolism)先驱之一,唯美主义(aestheticism)者等称呼。
受其影响的人物有:柯南·道尔、波德莱尔、斯特芳·马拉美、儒勒·凡尔纳、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希区柯克、蒂姆·伯顿、江户川乱步等。
众所周知,爱伦·坡最著名的文艺理论是“效果论”: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先确立某种效果,再为追求这种效果而思考创作。
事实上,这种效果的确完美的实现了,因为任何阅读过他的短篇小说的读者都被故事中的人物(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那个人物)的叙述与其“内心独白”所深深的震撼—让读者直面其内心深处,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了其所思所想,以致受到心灵上的冲击。
本文试图重新细读其经典短篇小说《一桶白葡萄酒》,来分析故事中那个复仇者“我”如何叙事并通过其“内心独白”来揭示其扭曲的性格特征等,而这种叙事模式又如何对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即:恐惧感。
一、第一人称全知叙事与内心独白叙事的结构模式大致有三种:全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模式。
在这三种结构模式中,尤其以全聚焦模式发展得最成熟和被小说家们使用得最为普遍。
全聚焦模式中的叙述者可以说是“无所不知”,他所了解的信息多余任何一个故事中的人物,知道他们的一切情况等等。
[1]就爱伦·坡的大多数短篇小说而言,小说中的叙述者几乎就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叙述者,主要扮演两种角色:(1)作为旁观者审视故事的整个发生过程,叙述者不参与故事;(2)叙述者就是故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或主人公,讲述故事的发生环境,情节和甚至充分展示自己的意识(内心独白)。
《一桶白葡萄酒》的讽刺艺术分析
《一桶白葡萄酒》的讽刺艺术分析作者:罗德琼来源:《山东青年》2018年第01期摘要:爱伦·坡是世界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名字,他的最大成就当属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他不仅在美国文学史上颇有建树,而且给世界文学留下了不少短篇传世佳作。
《一桶白葡萄酒》就是爱伦 ·坡最完美的短篇小说范例。
小说里每一句、每一行、每一注释成就了爱伦 ·坡的效果统一论,也符合他“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原则。
虽然它们看似简单,但讽刺无处不在。
因此,此文分析《一桶白葡萄酒》的多种讽刺艺术:结构讽刺、言语讽刺、戏剧性讽刺。
关键词: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讽刺;分析爱伦·坡(1809-1849)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名字,他同欧文、库柏、霍桑等大家各领风骚,而爱伦·坡最大的成就当属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他不仅在美国文学史上颇有建树,而且给世界文学留下了不少短篇传世佳作。
《一桶白葡萄酒》就是爱伦 ·坡最完美的短篇小说范例。
故事以意大利为背景,情节相当简单,也只有两个人物,第一人称讲述者蒙特雷索向受害者福图纳多报复的故事。
他声称福图纳多一再伤害他、侮辱他,他忍无可忍,发誓要报复福图纳多。
因此,在一个狂欢夜,人们在举行兴高采烈的庆祝活动时,蒙特雷索想方设法设下陷阱,残忍而疯狂地报复不幸的福图纳多,却没人发现。
整个故事严丝密缝、浑然一体,从人物塑造、场景描写到氛围营造、情节发展,无不围绕整体效果展开,淋漓尽致地铺陈出阴森诡谲恐怖的效果,令读者感到巨大的惊讶。
小说里每一句、每一行、每一注释成就了爱伦 ·坡的效果统一论,也符合他“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原则。
虽然它们看似简单,但讽刺无处不在,贯穿在整个故事中。
讽刺是一种微妙的幽默矛盾看法,赋予一个看似简单的陈述或事件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
[1] 因此,本文分析《一桶白葡萄酒》的多种讽刺艺术:结构讽刺、言语讽刺、戏剧性讽刺。
评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的哥特式特征-2019年精选文档
评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的哥特式特征哥特小说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广为流行的小说形式,以表现神秘、恐怖为主要特征,题材多以中世纪爱情生活及家族纷争为主。
其名称来源与哥特式建筑有关:18世纪后半叶,英国哥特式建筑复兴,当时的贵族国会议员贺拉斯?华尔浦尔(Horace Walpole)在伦敦附近建一哥特式城堡,并在此自办印刷所,出版作品。
1764年,他出版了自己创作的中篇小说《奥特朗托城堡》,讲述了12、13世纪时期曼弗雷德霸占奥特朗托城堡后遭报应的故事。
因其创作出版的此类小说即在其哥特式城堡内,加之此类小说又与中世纪野蛮、血腥行为有关,所以此类小说被称为哥特小说,而《奥特朗托城堡》则被视为此类小说的第一部。
随后,安娜?拉德克利夫(Ann Radcliffe)的《尤道弗的神秘踪迹》(1974)和《意大利人》(1979),以及马修?刘易斯(Matthew Lewis)的《修道士》(1796)三部流行小说统治文坛,成为无可争议的哥特小说的经典之作,并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的文学创作。
哥特小说通常以旧时(往往是中世纪)偏僻、破败的城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极力表现的是那些场所里发生的离奇故事给人物的感情和性格所带来的影响,其中充斥着暴力、凶杀、复仇、强奸、乱伦以及阴郁、恐怖和神秘的气氛,并且时常还有鬼怪精灵或奇异的超自然现象穿插其中,令人毛骨悚然。
19世纪2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在美国迅速发展和繁荣,并日趋内在化、心理化。
而使哥特小说朝内在化方面发展最突出的作家就是爱伦?坡。
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他在19世纪美国文学的发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与同时代的小说家相比,爱伦?坡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
其中最主要的方面之一是:他既拥有自己较为系统的创作理论,又能够将其理论付诸于创作实践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按照坡的理论,小说应着力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人格中以往被忽视的病态或者阴暗的一面,而且叙事要简洁明了,力争使故事以较快的节奏发展到高潮,以便产生某种单一的预期效果。
《一桶白葡萄酒》——心灵式恐怖的哥特小说
《一桶白葡萄酒》——心灵式恐怖的哥特小说
《一桶白葡萄酒》——心灵式恐怖的哥特小说摘要:爱伦坡的短篇故事《一桶白葡萄酒》是一部典型的哥特小说,营造了心灵式恐怖。
其哥特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哥特式主题、恶魔式人物与恐怖气氛。
作者运用哥特手法,通过描写一次精心策划的复仇谋杀过程与刻画一个虚伪、狡诈、残忍的人物蒙特里梭,暴露了人性中的阴暗面,体现了善恶冲突,从而揭露和批判了美国早期社会制度的阴暗面。
关键词: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哥特式特征;恐怖
哥特小说起源于欧洲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哥特式小说的鼻祖是贺拉斯.瓦尔普(Horace Walpole),他的《奥特朗托堡》(The Castle of Otranto,1764)成了哥特式小说的开山之作。
哥特小说的主要特点是:“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强奸、复仇、乱伦,甚至有鬼怪精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出现;小说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
”[1]自贺拉斯瓦尔普之后,哥特式小说在英国开始发展,并对其它国家特别是德国与美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早期作家中深受英国哥特小说影响的主要有查尔斯布朗、华盛顿欧文、爱伦坡(以下简称坡)、纳撒尼尔霍桑、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威廉福克纳等人,他们的一些作品中采用了哥特式手法;无疑,他们都促进了哥特式小说的发展。
其中尤以坡的影响最为显著,他的哥特小说成就了他在美国哥特小说发展中的地位。
盛满惊怵和浪漫的酒桶——爱伦·坡作品《一桶白葡萄酒》的艺术特色
盛满惊怵和浪漫的酒桶——爱伦坡作品《一桶白葡萄酒》的
艺术特色
蒋岚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4(0)04X
【摘要】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埃德加·爱伦·坡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显赫的地位,他是一个对短篇小说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并按照自己的理论进行创作的作家,其中《一桶白葡萄酒》是他的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哥特式短篇小说之一。
内容充满了恐怖与复仇心理,这是作者小说一贯的主题表达方法。
本文就作品的主题表达形式加以分析,并深入探讨了作者对人性的刻画和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总页数】2页(P40-41)
【关键词】爱伦.坡;哥特式小说;特点;悲剧根源
【作者】蒋岚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4
【相关文献】
1.爱伦·坡的“效果统一论”在《一桶白葡萄酒》中的体现 [J], 唐荷月;袁方
2.爱伦·坡小说《一桶白葡萄酒》的效果美学论略 [J], 邵斐祥
3.反讽的统一性——论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的叙事艺术 [J], 刘俊梅
4.洞悉爱伦坡的语言艺术——《一桶白葡萄酒》的功能文体分析 [J], 向艳
5.浅谈爱伦坡哥特式小说艺术在《一桶白葡萄酒》中的体现 [J], 樊慧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一桶白葡萄酒》的文学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论《一桶白葡萄酒》的文学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陈健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6)008
【摘要】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其创作的短篇小说大多以悬疑、复仇和谋杀为主题,具有极强的恐怖效果.发表于1846年的《一桶白葡萄酒》便是此类主题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自始至终都笼罩在紧张、压抑、阴暗的气氛之中,坡用他冷静又极具想象的笔触,精心布局了一个恐怖的复仇故事.同时,坡大量运用反讽、象征、伏笔等文学艺术手法,营造出令人窒息的恐怖氛围,并借此进一步渲染了复仇的主题.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陈健
【作者单位】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浅析《一桶白葡萄酒》的叙事视角及其艺术效果 [J], 陈健
2.浅析《一桶白葡萄酒》的叙事视角及其艺术效果 [J], 陈健;
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一桶白葡萄酒》的及物性分析 [J], 李莎
4.爱伦·坡小说《一桶白葡萄酒》的效果美学论略 [J], 邵斐祥
5.反讽的统一性——论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的叙事艺术 [J], 刘俊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桶白葡萄酒》哥特式艺术手法探究摘要作为19世纪美国文学界最具才华的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爱伦·坡在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和现代恐怖小说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后世很多的作家。
而他独特的短篇小说创作理论“效果说”,更成为众多后世作家的主要创作理念。
《一桶白葡萄酒》是爱伦·坡哥特式恐怖小说当中的一部,作者利用阴森的故事氛围和紧张的情节架构,针对主人公心理的探索,揭示了善恶道德矛盾和人性的邪恶,体现了哥特小说独特的创作技法。
关键词:爱伦·坡哥特小说心理探析人性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源于中世纪欧洲宗教神学的哥特小说,因其紧张的情节和恐怖的氛围,数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
尤其是在18世纪末19 世纪初的英国文坛,作家们对这种阴森的文学形式甚为追捧。
而这种文学类型的题材范围也主要集中在矛盾冲突最为复杂的爱情生活和家族仇恨故事中,着力展现矛盾冲突的隐秘性和恐怖性。
当然,这种文学类型也带有哥特式建筑的那种严肃自然的特征。
一哥特小说类型概述哥特小说最早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坛。
当时,由于英国宗教文化复兴,哥特式建筑再次成为上流社会的新宠。
贵族国会议员贺拉斯·华尔浦尔便是这些人群中的一个,由于私人的爱好,他独立出资修建了一座哥特式城堡并以此为基地开办了自己的印刷所,之后又于1764 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奥特朗托城堡》。
由于此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充满了血腥复仇和暴力冲突,不同于18世纪的主流浪漫主义文学特征,因此被后世看作是文学界第一部哥特小说。
随后,文坛创作效仿者比比皆是,哥特小说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新作不断出现。
如最为典型的《尤道弗的神秘踪迹》、《僧人》、《修道士》等。
哥特小说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展,文学形式也逐渐向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是恐怖式的哥特小说,加之病态的人性扭曲描写,增强了作品的神秘色彩;另一种则是感伤型的哥特小说,摒弃了紧张的故事氛围和血腥的冲突情节,加强了对人类矛盾的反思。
其实,爱伦·坡的青少年时代正是哥特小说向美国广泛传播的时期,而他本人也正是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因此,坡在文学创作中自然而然会受到这种文学类型的影响。
同时,经过坡改进的哥特小说,更加突出了人物的心理描写,使故事情节简单化但又不失紧张的故事氛围。
当然,这些成就的取得也是爱伦·坡不断探索总结的结果。
他独创的“效果说”文学理论,就是其多年经验的总结。
他认为艺术作品要想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就要求作者在创作时要全身心投入,充分思考作品内容的每一个细节联系。
同时他又要求创作哥特小说时,要尽可能地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特别是通过巧妙的心理描写来揭露人物性格当中的阴暗面。
此外,还要力争做到叙事简洁,加快情节的发展节奏。
本文所介绍的《一桶白葡萄酒》,就是爱伦·坡哥特小说当中最为典型的一部。
在这部小说中,他通过对情节氛围的深度营造和两个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着力探索了人类心理扭曲和道德缺失的关系,挖掘了人性中恶的本质。
通过巧妙运用哥特式创作手法,爱伦·坡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具有本人创作特色的新式哥特小说类型。
二爱伦·坡哥特小说的独特艺术手法1 恐怖的主题内容和独特的情节构造虽然爱伦·坡创作哥特小说的年代已经距离该小说类型产生时期数十年了,但是无论其衍生出了多种艺术形式,这种小说的主题始终还是为了展现死亡和恐怖,而这也正是爱伦·坡在自己的哥特小说创作生涯说一以贯之的。
坡热衷于追求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在创作中他也要求自己要有一种读者的意识,要抓住创作与阅读的紧密联系,在情感上抓住读者的心弦,创作出最为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而且他认为,在人类的众多基本情感中,恐惧是最为震撼的一种,尤其是对死亡的惧怕。
所以,以死亡作为哥特小说的故事主题,激发读者心灵深处的震撼,就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艺术手法了。
当然,坡好以死亡作为故事主题,也有其自身坎坷经历的因素。
坡幼年时父母双亡,自己钟爱的妻子也因早年时的贫困而无钱治病亡故,一生孤独的生活造成了坡乐观性格的缺失。
也因此,恐怖、复仇和死亡等消极主题内容,才占据了爱伦·坡的大部分作品。
《一桶白葡萄酒》虽然仅仅是一部短篇小说,但是显而易见的恐怖和死亡主题却直观地展现了爱伦·坡哥特小说的特色。
小说主要描写的是一个意大利人恶毒的报复过程。
小说开篇仅用简短的话语介绍了蒙特里梭的仇恨来源:仅仅是由于福吐纳托的几句侮辱性话语,导致他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决心报复福吐纳托。
之后,蒙特里梭利用狂欢节的机会,将酒醉后的福吐纳托骗到了自己家的地窖里,之后将半醉半醒的福吐纳托锁在了附有大量硝的墙壁上,然后一边在这堵墙上砌一层又一层的新墙,一边嘲弄着奄奄一息的福吐纳托,直到福吐纳托死亡为止。
至此,蒙特里梭的报复计划彻底完成,而且神不知鬼不觉、不会让任何人怀疑到福吐纳托的失踪与他有关。
而蒙特里梭也从这复仇当中获得了快感。
从情节架构的逻辑性来看,《一桶白葡萄酒》体现出了哥特小说复杂矛盾冲突的情节结构特征。
我们都知道,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常以简单的故事情节叙述为基本特征,但是精悍的内容形式却给以读者一种意想不到的阅读快感。
究其原因,正是由于爱伦·坡对于复杂情节的逻辑性处理。
情节的完整性是小说最基本的要求,而简短的《一桶白葡萄酒》也完全具备了情节发展的所有要素,加之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使得这部小说呈现出一种篇幅短小而节奏紧张的叙事风格。
作者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是用最简短的语言叙述矛盾冲突的起因,全篇只是在开头用了一句话交代了福吐纳托曾经多次侮辱过蒙特里梭,他出于无奈只能默默地忍受,但是内心始终在等待着复仇的机会。
可以看出,作者在行文中省去了大量关于蒙特里梭复仇计划的筹措过程以及其他的一些基本资料,使得故事从一开始便进入了高潮阶段。
可以说,坡是用最简短的语言来架构了最为关键的几个故事情节,使得小说结构更加严谨,情节的逻辑性增强,从而实现了他眼中的“效果论”。
2 人物心理扭曲的塑造在《一桶白葡萄酒》中,由于作者在故事开头仅用了几句简短的背景介绍就进入了故事主要情节的叙述当中,这就使得读者在阅读整篇小说时始终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恐怖和刺激的情节时时出现。
而造成这种艺术效果的原因,除了言简意赅的语言技巧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作者对故事主人公心理变化的描写。
这篇小说之所以简化故事内容,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要着力描写小说主人公的病态心理。
而之所以要着重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扭曲,仍然是为了增强作品的恐怖效果,体现哥特小说的特征。
蒙特里梭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他自始至终都将曾经的侮辱记在心理,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复仇。
尽管如此,他在实施杀人计划时还是极力掩盖自己虚伪的谦卑。
而福吐纳托则是一副永不会变的傲慢性格,是一种表现在明处的性格缺陷。
二人性格扭曲在交谈品酒的情节中交汇体现出来:“怎么?”他说,“亚蒙蒂拉多酒?一大桶?不可能!而且是狂欢节弄到的!”“我不放心,”我答道,“我真笨透了,居然没跟你商量,就按亚蒙蒂拉多酒的价钱全付清了找又找不到你,可又生怕错过这笔买卖。
”“亚蒙蒂拉多酒!”“我不放心。
”“亚蒙蒂拉多酒!”“我一定得放下这条心。
”“亚蒙蒂拉多酒!”“瞧你有事,我正想去找卢克雷呢,只有他才能品酒。
他会告诉我——”“卢克雷连亚蒙蒂拉多酒和雪梨酒都分不清。
”“可有些傻瓜硬说他眼力跟你不相上下呢。
”“得啦,咱们走吧。
”……虽然这段对话用词非常简单,但是却准确地体现出了两位主人公性格缺失的一面:福吐纳托傲慢自大;而蒙特里梭则是老谋深算、工于心计、虚伪冷酷,似乎也正是这种虚伪更体现出了他心胸的狭隘。
他记恨福吐纳托对自己的百般坑害和侮辱,记恨他轻视自己的胆略,这样的一种复仇心理加之老谋深算的性格,促使其实施了一个残忍无情的报复计划。
此外,爱伦·坡着力叙述的复仇过程也更加凸显了人性恶的一面,蒙特里梭在报仇之前就明确了自己的复仇目的就是要被害者不知道是谁害了他,而且这样还不满足,还要让福吐纳托后悔当初看到自己复仇的虚伪笑脸。
对于蒙特里梭的这段描写,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蒙特里梭内心的冷漠和心理的扭曲。
而对于整个犯罪过程的全景式叙述,进一步加重了读者对于蒙特里梭恐怖形象的惧怕,增强了艺术效果。
当蒙特里梭引诱着昏昏沉沉的福吐纳托走进酒窖时,他内心是心如明镜的,杀人计划清楚地呈现于他自己的脑海中,因此态度也自然显得出奇地镇定,丝毫没有初次犯罪的那种局促不安的心态。
这样简洁准确的描写,将蒙特里梭老谋深算的面目活生生地展现于读者面前,更加突出了这个人物的残忍。
从这一点来看,蒙特里梭远比福吐纳托要邪恶可怕,他是在用复仇来一步步地扭曲着自己的人格。
3 恐怖故事氛围的营造其实,无论是恐怖式还是伤感式哥特小说,都富含着一股神秘、阴森的故事氛围,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由于爱伦·坡对于作品艺术效果的重视,因此,他在创作哥特小说之前,总要首先对故事的恐怖氛围进行深思熟虑,思考如何将人物的扭曲心理和故事的恐怖氛围联系起来。
而这也正是哥特小说艺术效果实现的关键。
《一桶白葡萄酒》中的恐怖氛围营造便是很成功的例子。
小说的开端,正在思考如何复仇的主人公蒙特里梭戴着黑绸面具,身背裹身披风,一副毛骨悚然的恶魔形象。
之后,在昏乱的狂欢节上,蒙特里梭利用激将法成功地将福吐纳托诱骗到自己家中的地窖里。
至此,故事的最为恐怖的一幕出现。
爱伦·坡为这个复仇计划营造了一个阴暗潮湿、寒气逼人且有大量成堆的白骨堆积的场地。
此外,洞壁上还闪烁着白色的网状物,那是像苔藓一样挂满墓穴的硝石,当主人公的手摸上去时会让读者产生一种真实的阴冷和恶心的感觉。
这一幕又一幕阴森恐怖的场景布局,成功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特色鲜明的哥特小说故事氛围。
实际上,也正是这种恐怖的氛围加速了福吐纳托的死亡,身体的旧疾让昏沉中的福吐纳托感到恶心。
尽管如此,由于个人的虚荣和蒙特里梭进一步的激将还是将其引入了地窖的最深处。
直到蒙特里梭一层一层地封住石龛入口后,福吐纳托终于无法承受,尽管曾有过短暂的清醒,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他的生命之火最终还是被这恐怖的氛围熄灭了。
读到这里,读者应该都会不寒而栗,因为整个犯罪过程实际是在一种不知不觉中进行的,福吐纳托的昏沉和蒙特里梭的诱骗使得读者并没有想到故事最后的残忍。
当结尾处蒙特里梭用最后一块石头将石龛封死时,墓穴里安静了,但是读者的心灵却震撼起来,因为这样一种残忍和结局和最后地窖中这种寂静的氛围加重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三小结综上所述,爱伦·坡的哥特小说既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有细腻简洁的心理描写,加之巧妙的恐怖氛围塑造,充分地展现了其哥特小说特色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