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合集下载

之字的用法

之字的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在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

本文就此谈点粗浅见解。

作实词的“之”有两种情况:一作代词;二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往”、“到”、“至”。

如:“之死矢靡它。

”(《诗经•风•柏舟》)——到死发誓没有他心。

“项伯及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项伯于是连夜奔跑到沛公的军营里。

“庄辛去之赵”,是说庄辛离开楚国到赵国去。

“之”作动词在古汉语中不很多,因而常借做代词。

“之”做代词时,一般用作宾语,代人、事、处所,所代的对象大多出现在上下文中。

做代词“之”又分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之”作人称代词,可译作“他们”、“她们”、“它们”,作宾语。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放之山下,虎见之”(《黔之驴》);“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汤问》);“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左传•昭公元年》);“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见威王》)。

从上面所举例中发现,“之”作人称代词时所代的人称在上下文中不一定有具体交代。

这要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之”作指示代词,译为“此”、“这”、“那里”、“这样”、“这个”等,此时,“之”可作定语,也可作宾语。

如:“故为之说”(《捕蛇者说》);“之二蠢又何知”(《庄子•逍遥游》);“曰:否,以粟易之”(《孟子.许行》);“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实知》);“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十三章》);“之主者,守至约而详,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异哉,之歌者非常入也”(《吕氏春秋•举难》)。

从上面例中看出,“之”作指示代词时,多用在名词前。

w由上看出,“之”作人称代词时,一般在动词之后。

第二,作为人称代词的“之”要根据上下文仔细体会、灵活翻译,如“人非生而知之者”的“之”,其上下文都找不到先行词,它是泛指“知”的对象,即知识、道理等,可略而不译,也可根据上下文之意译为“知识或道理”。

之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和意义是

之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和意义是

之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一、古汉语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之」是一个重要的古汉语词汇,它在句子中常被用作代词、介词或助词。

在古代汉语中,「之」有着丰富多样的用法和意义。

本文将就其不同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二、「之」作为代词的用法与意义1. 作为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之」可作为一人称代词使用,常表示说话人自己。

例如:「惟独我之不知也。

」2. 作为指示代词:「之」也可以起到指示物品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那」等。

例如:「是乃美玉也,颜色莹然白晰,略与彼者相似也。

」3. 作为出处代词:「之」还可以表示出处或来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来自」「由于」等。

例如:「非吾弟所言也,乃天命之使然也。

」4. 意义扩展:表示属性或分类在某些情况下,「之」可用来表示事物的属性或分类,并能与形容词或名词搭配使用。

例如:「红颜之人」、「美德之言」等。

三、「之」作为介词的用法与意义1. 表示所属关系:「之」也可以作为介词,表示一种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之下」等。

例如:「吾民之福祉」、「国家之利益」。

2. 引导动宾关系:在古汉语中,「之」可以引导一个动宾关系,并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作用。

例如:「天地有大美者,千岁不足以极其华;日月有大明者,万古不足以极其辉。

」四、「之」作为助词的用法与意义1. 表示动作或行为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之」可以起到表示动作或行为结果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到了」「完毕」等。

例如:「醒后乃观钟已一刻矣。

」2. 用于构建状语从句:古代汉语中,在状语从句前加上「之」可以使得描述更加准确具体。

例如:「张飞被打得七窍流血,殚精竭虑欲救不及也。

」五、总结综上所述,「之」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多种多样,并且其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作为代词时,它可以表示人称、指示和出处;作为介词时,它表示所属关系和引导动宾关系;而作为助词时,则主要用于表示动作结果和构建状语从句。

这些用法使得「之」成为了古汉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故民之从之也轻的之字用法

故民之从之也轻的之字用法

故民之从之也轻的之字用法
之字是汉字中的一个常用字,它的用法非常广泛。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之字”的用法。

1.作介词,表示方位或关系。

例如:
天之美景:指天的美景。

国之栋梁:指国家的栋梁人物。

父之爱子:指父亲对子女的爱。

2.连接两个词或短语,表示属于或关系。

例如:
宝剑之士:指拥有宝剑的士兵。

书店之中心:指位于书店中心的地方。

3.作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延续。

例如:
行之有效:指某种行动或方法有效。

用之不竭:指某种物品使用后不会用尽。

4.作拟声词,模仿某种声音。

例如:
风之响:指风的声音。

雨之声:指雨的声音。

5.作形容词或动词的补充说明语。

例如:
痛之入骨:形容痛苦非常深。

激动之情:形容非常激动的情绪。

6.在古代汉语中,还可以用作人称代词,表示第三人称。

以上就是“之字”的多种用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请继续提问。

之的所有用法

之的所有用法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到……去”.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表人、物、事,表示“他”、“她”、“它”.如: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③“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样、这种,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4.“之”字用作助词。

可以分为下面两种情况:第一:“之”用作结构助词。

a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的”,如: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b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没有实在意义。

如: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c用于前置宾语和谓语之间,是并与前置的标志,无实际意义。

之在古汉语的用法中的意思是

之在古汉语的用法中的意思是

之在古汉语的用法中的意思是一、古汉语中「之」的基本意思与用法「之」是古汉语中一个常见的虚词,具有多重含义和用法。

一般来说,它可以表示代词、介词、连词以及助词等多种功能。

在不同的句子结构和语境中,「之」表达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1. 作为名词性代词在古代汉语中,「之」常常被用作名词性代词,用来替代前面提到过的事物或概念。

这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他、她"等指示代词。

例如在古文《论语》中孔子经常使用「之」来表示特定对象或人物:圣人吾未能见之也。

(《论语·公冶长》)2. 作为介词此外,「之」还可用作介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或修饰名次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它通常与动宾关系或形容动作发生地点相关联。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吾赴京进行学习之行。

(介词+动宾)行至山谷之间,风景如画。

(介词+地点)3. 作为连词在某些句子中,「之」还可以充当连词,起到连接不同成分的作用。

常见的用法是连接名词和形容词、副词等,并加强修饰的程度或范围。

例如:以勇猛之心战斗。

(名+之+形)彼远行之事令人称赞。

(副+之+动)二、「之」在古代语境中的延伸含义除了基本的用法外,「之」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含义和引申用法。

1. 表示所有格在古代文献和文言文中,「之」通常还被用来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所有格"的"。

这种使用方式强调了名词间的归属关系。

例如:圣贤之徒(《庄子·至乐》)吾家之犬(《红楼梦》)2. 表示转折或逆向关系有时候,在复句结构中,「之」可以表示转折、对立或逆向关系。

这种用法通常通过前后两个分句的对比展现出来。

例如:吾闻其言而不信者也。

(《论语·公冶长》)3. 赋予动作意向或目标在一些动词后面加上「之」,可以赋予动作具有特定的意向或目标。

这种用法提供了动作发生的目的或结果。

例如:饭之(吃饭)。

(《庄子·至乐》)三、现代汉语中对「之」的使用和理解随着现代汉语的演变,许多古代汉字和词汇在意义上发生了一些改变。

古代汉语 之的用法

古代汉语 之的用法

古代汉语之的用法
“之”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字,其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做代词:
- 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自己”。

例如:“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顿蔺相如列传》);
- 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

例如:“通说范阳令徐公曰:‘……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

’”(《史记·扁鹏列传》);
-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它们”。

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之”代指“燕子”。

- 做动词:“之”做动词时,有“到”的意思。

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例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退秦师》)。

- 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如:“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厌”是宾语,理应在“有”的后面,加上“之”,和定语成分“何”一块儿放在了谓语的前面。

如果你还想了解“之”字其他用法,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文言虚词“之”的常用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常用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常用用法“之”是文言文中的一个重要虚词,用法复杂。

以下是整理的文言虚词“之”的常用用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以翻译成“我”和“我们”。

如:“你会生而有悲?”(《捕蛇者说》):替换“I”。

2.第三人称代词可以翻译成“他(他们)”和“她(他们)”。

如:“那就让它发生在吴。

”(《勾践灭吴》):博士文学的一代。

3.近代词可以翻译成“this”。

如:“痱子不如孔子。

”(《师说》):是这样的。

4.换人。

如:“秦利晋朝,惟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替换“阙秦以利金”之事。

5.换人。

如:“虽然有猛烈的暴风雨,但它不会站起来,所以它会很自然。

”(《劝学》):代木。

6.代表军队。

如:“请打少年犯。

”(《烛之武退秦师》):给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对象的符号。

用在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以翻译成“的”,有时不翻译。

如:“是我的错。

”(《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得”。

2.介词宾语的符号。

为了强调宾语,有时用“之”的手段从动词后面提到动词前面。

如:“福晋,何必恨呢?”(《烛之武退秦师》)“之”在动词前推进动词“有”的宾语“他丑”。

3.定语后置的标志。

通常情况下,属性在古汉语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用在头前。

但为了强调属性,有时放在头后,有时与头相连。

翻译时,后置属性要调整在头语之前。

与“之”相关的定语后置有两种类型。

“中央语言直属性”的格式。

比如“地龙无利其爪牙,筋骨强……”(《劝学》),“利”和“强”分别是中心词“爪牙”和“筋骨”的定语。

“中心语直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在千里之外,必食或食一石。

”(《马说》)“千里”是“马”的属性。

4.补码的符号。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以翻译成“的”。

比如:“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昆虫、鱼类、鸟兽的看法,往往都是有所收获的,都是因为思考深刻而存在的。

文言词语“之”的用法

文言词语“之”的用法

页眉内容引用文言词语“之”的用法口诀及例释一“诀”在口,百“试”无忧巧记口诀学语文之——文言词语“之”的用法口诀及例释“之”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词,用法也较为复杂,它可以作实词,也可以作虚词。

“之”的用法,可以归纳为如下口诀:可以指代人、事、物,可以释为“去、往、到”,可以译作助词“的”,不用翻译“取”、“凑”、“标”。

下面对口诀作具体解说。

一、可以指代人、事、物。

“之”在古汉语中可以作为代词,用来指代人,也可以用来指代事或物。

1、人称代词,用来指代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他(她)”、“他(她)们”,有时也可用来指代第一人称“我”。

例如:①具答之(《桃花源记》)之:他,代指桃花源中人。

②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他,代指失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之:他们,代指齐国军队。

④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之:他,代指不确定的某个人。

⑤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我,代指蒋氏本人。

2、指示代词,用来指代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它”、“它们”。

例如:①又数刀毙之(《狼》)之:它,代指狼。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核舟记》)之:它,代指窗户。

③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鱼我所欲也》)之:它,代指万钟。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之:它,代指先帝之殊遇。

⑤名之者谁(《醉翁亭记》)之:它,代指醉翁亭。

3、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事,相当于现代汉语“••…这(那)件事”。

例如: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桃花源记》)之:代指渔人偶遇桃花源这件事。

②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指捕蛇这件事。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之: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④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之(后一个):代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⑤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之:代指鲁国迎战齐军这件事。

4、指示代词,表示近指,通常作复指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样)”。

例如:①故为之说(《捕蛇者说》)之:这。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一、引言:对古汉语中的“之”字进行介绍(150字)在古代汉语中,“之”字被广泛运用,起到了多种不同的作用。

不仅是一个代词、介词或副词,它还具有表示关系、连接意义的功能。

本文将探讨古汉语中“之”字的一些常见用法,并加以解析和阐述。

二、“之”的代词用法(450字)1. 人称代词:古人常用“之”来指称他人,在表达尊敬或虚指的情况下使用。

比如,“子之美,丽于晨曦”,即意为“你的美丽胜过朝阳”。

这种使用方式彰显了对对方主体的尊崇和礼貌。

2. 物质代词:在早期汉语中,“之”也可作为物质的指示代词。

例如,“糟糠之妻”,意为“糟糠般贫穷的妻子”。

这里,“之”起到了指示物质属性并强调补充说明含义。

3. 指示代词: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之”可被用作指示某个地点或特定对象,类似现代汉语中的“这”、“那”。

比如,“公之祠”,意为“公祠之处”;“山之巅”,指“位于山顶的地方”。

三、“之”的介词用法(450字)1. 关系介词:古人通常使用“之”来表示两个名词之间的关系。

例如,“鹅是咸河与滹沱之水所生”,意思是“鹅是产自咸河和滹沱湖水源的”。

这里,“之”起到了连接两个名词并表达动态关系的作用。

2. 表示时间:在某些具体语境中,“之”可被用来表示具体时间,类似现代汉语中的介词“于”。

例如,“大禹治理洪水十年有余”,即意为“大禹治理洪水超过十年”。

3. 表示目标、方向:在描述行动、行进方向时,古代汉语中使用“之”来表示目标或方向。

比如,“南征北战,无所畏惧”的句子可以改写为:“南征北御,无所畏惧。

”这种使用方式使得句子更加简练且言简意赅。

四、“之”的副词用法(400字)1. 程度副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以“之”字结尾的副词。

比如,“纷纷驾次维明主之御”,这里的“御”即为程度副词,在句中表示一种高度和程度。

2. 方向副词:某些情况下,“之”还可被用作方向修饰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朝一个特定方向进行。

例如,“金石所刻,以铭人之志”,意为“用金石刻下,表达人民的意志”。

“之”的所有用法

“之”的所有用法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

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③“请京,使居之。

”“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

如: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

”“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

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②“行不知所之。

”“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

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一、文言文中“之”的基本用法在古代汉语中,“之”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虚词,其用法多种多样,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之”的主要用法。

一、作为代词1.表示人或物之间相互关系:如“父子”、“君臣”、“师生”等。

“之”可代替其中的较短名词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以增强句子的表达力和修辞效果。

例如:“君子事上天之心者,斯不足以备其性也。

”2.表示主动关系:当“之”后跟有动宾关系时,充当宾语。

例如:“忠孝所专名,则惟此而已矣。

”这里的“惟此而已矣”,即为宾语。

二、作为介词1.表示方位关系: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

例如:“四明山尊毁甚至于不赮蕴乎东南,弘纪夷标矣”。

三、进行音韵变化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之"会发生音韵变化。

比如:1.与前面的字合并成一个音节,并读轻声:如“胜利”的古音为shēngli,而在文言文中可以写作“胜之”或者“胜廐”。

2.“之”与“于”连用:在一些表达时间和地点的短语中,“之”与介词“于”常常连用。

如:“百年之后”,表示一百年以后。

二、文言文中“之”的特殊用法除了上述的基本用法外,文言文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用法,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一、多音字标志在古代汉语中,同一个字有时候会有不同的发音和意义。

“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多音字标志,来指示该字应当读取哪个音。

例如:“固尔利天下之君子乎?”这里的“固尔利”原本是一个人名,“据尔利”是他原姓名号。

二、表示程度或数量在描述程度或数量时,“之”可以起到修饰作用。

例如:“富不可淫也,贫不可夺也”。

这里的“不可淫也”表示程度极高,“不可夺也”则表示数量极少。

三、引导引述动词当一个句子出现间接引语时,“之”常常充当连接词,在引述动词后使用。

“谓善世教民者,是亦若此欤?”四、写作技巧中的“之”在文言文的写作中,作者常常使用“之”来替换某些普通词语,以增加表达的图景感和美感。

这种用法被称为修辞手法。

“之”可以替代动词、名词、形容词等。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古代汉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中之字是汉字中常见且具有特殊含义的一个字形,在古汉语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本文将探讨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并为您解读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之字在动词前表完成或状态在古汉语中,之字常常出现在动词前,表示一种完成或者状态转变的意思。

例如:“明月之光照亮大地”,其中,“之”表示光芒达到、照射到的状态。

这种使用方式使得动词更具体地描述了一种存在、行为或现象,并且强调了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二、之字作连接词引出结果除了表示完成和状态转变外,之字还可以作为一个连接词,引出结果。

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中,“跬步”指小步子,“千里”则表示长远目标。

“无以至”即没有办法达到某个目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意思是没有积累小的步伐,就无法达到大的目标。

在这个句子中,“之”字作为连接词表示前后述说是一种因果关系。

三、之字用于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之字有时也用作人称代词,通常指代第三人称单数。

例如:“求贤且多才者必能上宾之宴”,其中,“之”代表“他”的意思。

使用“之”作为人称代词,使得句子更加简洁流畅,并且突出了所描述对象的重要性和尊贵性。

四、之字引申出的其他含义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使用方式外,古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用法和意义可以从“之”字中引申而来。

1. 之字表示所属关系:在古文中,“以我之见”,意为“根据我的观点”。

这里,“之”表示所属关系,表示对某事物的所有权或者依附关系。

2. 之字用于连词:在古汉语中,“乃至于”即可表示时间发展顺序, “乃至于我走到家门口”,其中,“至于”相当于汉族文化言语用连词“直至”。

3. 之字表倍数:在一二级学数字符号(满)(〣),之字代表十倍,也可表示数学概念销二十九义。

五、古汉语中之字的文化意义除了以上具体的用法和意思外,古汉语中之字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结构助词“之”的基本用法

结构助词“之”的基本用法

2012.07胡月义文言虚词“之”是文言文中用法最为复杂多样的词汇之一,光是作为结构助词的用法就纷繁多样,常使热爱古汉语的朋友晕头转向,难以应对。

下面就文言虚词“之”的结构助词用法作一系统整理归纳,总凡十四种,以期对古汉语的阅读和教学有所帮助。

1、定语+之+中心语。

“之”可译为“的”。

例如: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2、主语+之+谓语。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主谓句为主谓短语,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例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伤仲永》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3、主语+之+谓语。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一个单句为复句中的一个分句。

例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4、宾语+之+动词。

“之”前置宾语。

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宋何罪之有?《公输》赵举而秦彊,何敝之承?《项羽本纪》5、动词+之(于)+补语。

这个补语补充说明对象或时间、处所等。

例如: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6、壮语+之+中心语。

“之”前后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例如: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始得西山宴游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苏武传》7、中心语+之+定语。

“之”为后置定语的标志。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送东阳马生序》8、动词+之+补语。

“之”可译为“得”。

例如:子奚哭之悲也?《礼记·檀弓上》何兴之暴也?《项羽本纪》何客之勤也?《报刘一丈书》9、动词+之+补语。

这里的“之”后省略了“于”,表示对前面的动词起补充说明作用。

古汉语“之”的用法

古汉语“之”的用法

古汉语“之”的用法.doc
古汉语“之”的用法
古汉语“之”是一种限定性的虚词,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咸之曰:“吾不疑也。


2.表示动作的方向:
例如:赫之曰:“归去!”
3.表示指示代词:
例如:将军之帅,尽如其人。

4.表示所属关系:
例如:晋之地,千里其南。

5.表示表示整体的成分:
例如:张之、李之、王之等。

6.表示状语:
例如:天之昏暗,气象变化。

7.表示比较:
例如:禹之大德,在夏社中。

8.表示限定:
例如:前三者之,皆是大文。

9.表示主谓逻辑关系:
例如:爱之友。

10.表示动作的频率:
例如:时之次第,而后可以有序。

之字翻译文言文

之字翻译文言文

之字,古汉语中一重要虚词,其用法繁多,意义亦丰富。

然今人阅读文言文,常感之字用法难以捉摸,故特撰此文,以阐述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翻译。

一、之字用法1.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 结构助词,用于修饰名词,相当于“的”。

例:余闻之矣。

(《庄子·逍遥游》)翻译:我听说了。

3. 代词,指代前文出现的名词。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庄子·逍遥游》)翻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4. 动词,表示到达。

例:项脊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助者。

(《项脊轩志》)翻译:项脊轩总共遭遇四次火灾,没有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帮助吧。

5. 动词,表示往、到。

例: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论语·子路》)翻译:子路说:“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6. 动词,表示连接、勾连。

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翻译:楚国人一把火,可惜化为焦土。

7. 动词,表示替代。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翻译:我学习的是道理,何必在乎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之后呢?二、之字翻译1.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学而时习之。

翻译:学习并且时常复习。

2. 结构助词,用于修饰名词,相当于“的”。

例:余闻之矣。

翻译:我听说了。

3. 代词,指代前文出现的名词。

例:吾欲之南海。

翻译:我想去南海。

4. 动词,表示到达。

例:项脊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助者。

翻译:项脊轩总共遭遇四次火灾,没有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帮助吧。

5. 动词,表示往、到。

例: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翻译:子路说:“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6. 动词,表示连接、勾连。

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翻译:楚国人一把火,可惜化为焦土。

7. 动词,表示替代。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翻译:我学习的是道理,何必在乎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之后呢?总之,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繁多,翻译时需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处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
文“河内凶……亦然”。

“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
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

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

《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

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
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
的宾语,提前了。

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
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

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
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

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

(不
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
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
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

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
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

《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

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
“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

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前一个“之”用在“病
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三、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

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四、另外,在现代汉语中,“之”有时用在时间词“前、后”的前面,组成双音词,表示在某个时间或
处所的前面或后面。

如“吃饭之前要洗手。

”“妈妈走了之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他们站在队旗之前举手宣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