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共30页

合集下载

7、8、9的组成

7、8、9的组成

7~9各数的组成马兰庄镇小曹靖涛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材分析:教材呈现了3种颜色的花片,提出“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它们合起来是7个”的问题,本例题有以下三个目的:1、总结7的组成;2、增大信息量,使学生不仅需要思考数量关系,而且需要选择颜色;3、复习已有知识,和后面例题的提问形式形成对比。

接着教材设计了“同桌两人分8个黄色花片,可以怎样分?”的问题,首先在对比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分”的含义,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总结8的组成。

试一试提出了分9个黄色花片的问题,蓝灵鼠提示“先说一说怎样分,再填空”的要求,旨在引导学生逐步通过思考替代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6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动手分的基础上,能根据“分”的过程和结果,知道并写出7~9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在同桌合作交流、实际操作的学习过程中,经历把一个整体分成两部分的操作过程,掌握7~9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体会数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动手分的基础上,知道并写出7~9的组成。

难点: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科素养培养:引导学生逐步通过思考替代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前准备:红、黄、蓝色花片各7个,每桌一套1——8的数字卡片。

教学方案:3.观察分析学生的不用做法,然后归纳出7的组成式。

由摆花片得出7的组成后完成填空练习,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验到数学愿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

师:这是刚才大家的不用做法,现在老师把花片去掉,你看一看还有几种,说一说是什么。

生1:1个和6个、6个和1个、2个和5个、5个和2个,3个和4个……生2:老师,我认为还有3种,因为1个和6个、6个和1个可以看成同一种。

师:这样行不行?生:行。

师:我也同意这个意见,那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下面的组成式。

小学数学_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3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0,了解数的顺序,了解0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在认识0的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0的含义,会读写0,了解0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0表示“起点”的意思,体验0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出示奖品)今天呀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这样的奖品,喜欢吗?老师要奖励给会学习爱思考的孩子,你们有信心吗?一、唯美情境,自信起航1.课件出示猴子吃桃图:你看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讲一讲猴子吃桃的故事好不好?2.讲猴子吃桃的故事:盘子里有几个桃子?用数字几来表示?看小猴子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它赶紧吃了一个,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用数字几来表示?太好吃了,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看看盘子里还有几个桃子?(没有了)用哪个数来表示呢?(0)3.导入并板书课题:我们今天来学习——《0的认识和加减法》二、美妙体验,自信成长1.学习0的含义(1)点课件回顾小猴吃桃的故事,提问:你知道0表示什么吗?(板书:没有)(2)0还表示什么呢?(出示直尺图)知道这是什么吗?谁来指一指0在哪儿?直尺上的0表示什么呢?引导理解:直尺是用来干什么的?从哪个地方开始量呢?让学生明白0还可以表示“起点”。

(板书:起点)2.学习0的写法(1)课件出示0的写法,看看0像什么?怎样才能把0写好呢?让学生说一说。

(2)课件动画演示0的写法。

(3)让学生在田字纸上写一行0,看谁写得漂亮。

(4)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作业。

3.你在哪儿还见过0?(1)提问:你在哪儿还见过0这个数呢?(2)小组讨论,大声地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0的认识--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0的认识--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课题:0的认识教学设计湖北省公安县狮子口镇剅口小学:洪光发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第30页“0的认识”及练习六的第1、2、3、4题。

二、教材分析《0的认识》教学是在1—5的认识和相应加减法后进行的。

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0”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的计算。

3、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四、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五、教学难点1、会正确书写0。

2、让学生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六、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合作交流法七、教学课时1课时八、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直尺九、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小猴吃桃的影片,想看吗?生:想。

教师:既然都想看,那么请同学们看影片的时候注意观察,看一看小猴在干什么,等一下老师找同学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动画展示小猴吃桃。

(二)、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认识0的第一层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

教师:小猴可喜欢吃桃子了,你看盘子里有两个桃子,用几表示?(用2表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还剩几个,用几表示?(还剩1个,用1表示)小猴又吃了一个,这时盘子还有桃子吗?(一个也没有)该用几来表示呢?(用0来表示一个也没有)出示花盆里花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花盆的花分别有几朵,用几来表示。

教师: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见过“0”?学生:书上、车牌号、门牌号、电话、尺子……2、教师出示直尺图,认识0的第二层含义,表示起点。

2020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

2020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

MM3页做f教材3页上面•做TJT1.(答案不唯一〉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红领巾是三角形的;手帕是正方形的。

2.提示:可以利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页做F提示:先实际动手拼一拼,再回答问题.练习一1.提示:用不同Si色涂出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2.(D®.②④③3.14,2544.(1)提示:先按题目要求进行操作.再写出你的发现。

(2)提示:实际动手操作,用几张正方形纸做出漂亮的图案。

5.86.提示:在物体上找图形时,要保证物体的某个面的形状与图形一致。

8.3思考题分析:可以先拿一张长方形纸动手蜉剪,再判断。

解答:剪法有无数种.仅举以下4例.MMIO页做f Ml仙仙11一9=囱练习二1.9+4=回 9+5=四13—9=团 14-9=国2.16-9=7 6+9=15 3+9=12 9+9=1817- 9=8 16-9=711-9=2 8+9=17 7+9=1611- 9=212- 9=3 18-9=93. 14-9=5 13-9=4 17-9=819-9=10 12-9=3 15-9=618-9=94.2+9=115+9=144+9=1314- 9=515- 9=613-9=45.2 10 8 5 3 10 8 13 146.8+9=177. 10 0 4 2 6 48. 16-9=79.14-9=5思考题分析:因为要在相邻两个男生之间 站-个女生,说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应是男生,所以女生比男生少1个.解答:一共可以站进9个女生.1.(圈法不唯一)页做F16—8=($I5-8=ffl2. 13 11 14 5 3 63.25836947 10页做F1.14-E)=[S 15-3]=[214—[E=05] 15—(D —tS2. 17 15 16 9 6 9 8 9 73.7+31 = 11 8+0 = 13国+6=12 11-7=0]13-8=012-6=®练习三1. 13-8—517—f 12-8-H11-8-*314-8-*62. 13—8=516-8=89-8=111一8=317-8=912—8=414—8=618-8=1015-8=73. 13-8-515-8=716—8=812-8=411-8=314—8=617-8=910-8=212-7=514-7=716-7=913-7 = 611-7=415—7«=811—6—515-6=914-6=816—6=1013-6=74.5 9 83 9 177 125 8 965.< >=> <V7.5 8 98.6 12-6=69. 12 2 18 7 14 1310.15—7 = 8 15-6=9页做F5+圈=13 5十囹=1413- 5=®14— 5=(5]思考题(答案不唯-〉rn 司一⑤-EUHU[T[6]-0H 4+0 = 135+[0 = 1113-4=1311 —5=F61ng I-®MM17页数学球得数是6的算式,13-7=611-5=615-9=614-8-6得数是7的算式:13—6=712-5=7将数是8的算式,15-7=814-6=817-9-8得数是10的算式:15-5=1019-9=10得数是12的算式,19-7=1216-4=12 18-6=12练习四1.11-5=62.11一2=913-4=9 11-3=811-5=611-4=712-3=912-5=712-4=813-4=913-5=83.8767658764.12-5=75.86649993116.|13-4]»[2叵豆]»团|17—8|>►®|14一8|►►E0[13-9|>►3]|15-7|►►圈7.185II166613198.(4)+96+(7)7+(2)(14)-512-(4)(4)+49.(1)13-9-4(2)413-4=910.12-7=513-8=514-9=5小兔可以选12和7这两棵白菜.也可以选13和8这两棵白菜,还可以选14和9这两棵白菜.MM20页做F14一6=8(只)教材第21页做TK15—9=6(只)练习五1.8 15—7=8(个)15—6=9(个)2. 13—6 = 7(人)3.9 14 8 9 16 6 5 86678888 12114-6=8(人)5.13-8-5C 箱)回7+68+49+86+9回回其回7.12-3=9(朵〉«> = < = < =9. (1)17—8=9(个)(2)(答案不唯)小灰比小黑多几个?17—5=12(个)教材第24页整理与复习1.(1)竖看看.第一列都是十几减9. 横皆百,第一行都是11减几.12-812—712-612-512 — 412-313-813-713 — 613-513—414-814—714-614—515-815-715-616—816-717-8〈2)提示,熟练掌握20以内的退位做法.能 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准确地算出得数。

人教版(2023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本同步练习全册合集(含答案)【精品课件】

人教版(2023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本同步练习全册合集(含答案)【精品课件】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教材第97页)
返回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6课时 解决问题(1)
(教材第98页)
返回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练习课(第1课时)
返回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练习课(第2~3课时)
返回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练习课(第4课时)
返回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11课时 连加、连减
第12课时 加减混合
返回首页
点击目录跳转至对应课程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 6和7的认识
(教材39—40页)
返回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 6和7的组成(教材41页)来自返回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教材42页)
返回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第10页)
返回
位置
练习课(第1~2课时)
返回
人教版(2023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5以 内数 的认 识和 加减 法
第1课时 1-5的认识 第2课时 比大小 第3课时 第几 第4课时 分与合 第5课时 加法 第6课时 减法 第7课时 0 练习课(第3~4课时) 练习课(第5~6课时) 整理和复习(1) 整理和复习(2) 第1~3单元复习提升
第12课时 加减混合
(教材第67页)
返回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练习课(第1~3课时)
返回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练习课(第4课时)
返回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练习课(第5~7课时)
返回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练习课(第9~10课时)
返回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认识物体和图形”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第一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32页-----37页)。

内容虽然不多,但很重要,对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起着重要作用。

本单元为了体现体与形之间整体的联系,将平面图形放在对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同时为了有利于向学生渗透一些分类、统计的思想,又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教学中的各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的教学内容,都是来自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物体,学生已有了一些的感性经验。

教学时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图形,使学生对这些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在愉悦的学习中直观地认识、辨认、区分这些图形,获得对简单图形的直观经验,并在合作交流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自然及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物体形状的感性方面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入学后儿童的思维能力也不断地提高,就可以把这些感性经验进一步的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日常生活当中,儿童在感知物体时,首先就是注意物体的形状,它在儿童对物体的感知中常常发挥着说导作用。

儿童对形状的感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加而逐步发展,发展儿童的形状知觉,有利于增进儿童对所处环境的认识,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操作和观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3)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1)在拼、摆、摸、涂各种图形中,直观而充分地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

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0》教案

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0》教案

《0》教案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来认识0,来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主要根据0可以表示“没有”来进行计算。

教材选用学生所喜爱的“小猴子吃桃子”“鸟巢中的小鸟”及“荷叶上的青蛙”等情境图,要先让学生看懂图意,理解题意,结合情境图,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减法意义,会计算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对于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很多具体的感知,理解起来困难不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0的两种含义,会读写0,能正确计算与0有关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和一个数加0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是体会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教学设计―、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她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了2个桃,并对他们说:“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2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

”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

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没有吃,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2个。

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他们各吃几个桃?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故事导入,进而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一)探究0的意义。

.师:猴妈妈给的桃子,老大吃了1个,还剩几个?生:1个师:老二没有吃,还剩几个?生:2个师:同学们想一想,老三一口气吃了2个,他盘子里还剩几个呢?生:一个也没有啦!师:一个也没有怎么表示呢?请同学们小组内探讨一下。

学生交流合作,师巡视指导。

师在学生汇报基础上进行总结:一个桃子也没有就用0来表。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分与合》主题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分与合》主题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分与合》主题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分与合》主题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30页例题、试一试及第31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25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每生5个小方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谈话: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我吗?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

(学生热烈鼓掌)2)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指名示范,但动作比较快)3)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儿快。

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再指名示范)4)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预: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3、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板书课题: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二、展开教学。

(一)4的分与合。

1、今天来上课呢,老师带了4个水灵灵的桃,你能把4个桃子分一分,分成两部分吗?(学生拿出发的'桃子纸片,在小组内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板画简笔画)4个桃分成1和3; 4个桃分成2和2; 4个桃分成3和1。

2、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相互说一说。

(师边说边在相应的手势图下板书)3、现在请小朋友打开书,翻到第30页,把我们刚才4的分法填在书上。

学生汇报,完成黑板上的板书。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分法。

再请小朋友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呢?(或者说几和几可以组成4?1和3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3和1可以合成4。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重难点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教材2-5页重点: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正确数出事物的数量。

难点:能有序地数数。

知识点:数数的方法(掌握)1.数画面中事物的方法把画面中的事物分一分,把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数。

如把所有的女同学放在一起数,把所有的男同学放在一起数,把树木放在一起数……方法点拨: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如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观察。

2.数事物数量的方法通常用点数法数事物的数量。

用手指一个一个地按顺序数事物数量的方法就是点数法。

难点点拨:(1)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数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数量就是几。

(2)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都可以用同一个数表示,如1面旗,1位学生都可以用“1”表示。

但有时“1”也可以表示多个事物构成的一类或一个整体,如1群羊。

比多少教材6-7页重点: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难点: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知识点一:同样多(掌握运用)1.比较两种事物的数量是否同样多时,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2.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知识点二:比多少(掌握运用)1.比较两种事物的多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也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但事物的数量少时通常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2.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3.“多”和“少”是两种事物比较的结果,是针对对方而说的。

描述时不能只说谁多或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前、后教材9页重点: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体会物体“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知识点:认识上、下、前、后(掌握运用)1.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注意: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1、1――5的认识…………………………3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第1课时1―――5的认识及书写备课时间:2016-8-25 授课时间:2016-8-26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4.通过看图热爱学校热爱同学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人教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30页

人教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30页

人教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30页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1.1 介绍教材的出版背景和目的1.2 说明教材所涵盖的内容范围1.3 概括本文将要讨论的要点2. 教材内容概述2.1 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安排2.2 对各单元的内容简要描述2.3 强调教材设计的特色和创新之处3. 单元分析3.1 第一单元:认识03.1.1 介绍认识0的重要性3.1.2 分析教材中对0的引入和解释方式3.2 第二单元:10以内的加法3.2.1 探讨学生在10以内加法的学习顺序和方法3.2.2 分析教材中对10以内加法的教学设计3.3 第三单元:10以内的减法3.3.1 探讨学生在10以内减法的学习顺序和方法3.3.2 分析教材中对10以内减法的教学设计4. 教材评价4.1 评价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教学方法4.2 分析教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4.3 提出对教材的改进意见和建议5. 结论5.1 总结全文内容要点5.2 对教材的整体质量做出评价5.3 展望未来教材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人教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30页内容丰富多样,设计合理,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同时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教材编写者能够不断完善教材,以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

1. 引言教材编写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数学基础知识,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同时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 教材内容概述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材结构合理,内容安排严谨。

从0的认识开始,逐步深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建立数学基础。

教材设计突出了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单元分析第一单元“认识0”重点介绍了0的概念和作用,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0的存在和重要性。

第二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第三单元“10以内的减法”则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场景,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案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走进花果山第一课时课题:走进花果山信息窗一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29—30页。

教学目标:1、学习10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2、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3、通过创设的花果山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含创收义,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与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它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西游记》的动画歌曲片段。

(欣赏完毕)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画中本领最大的是谁吗?它的家乡在哪里,知道吗?生:齐天大圣——孙悟空生:它的家在花果山……以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

二、提出问题课件出示课题的主题图:观察花果山上有什么?生自由发言,说出花果山上有猴子、小鸟、桃树、……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到主题图上的一个问题,即解决“有多少只猴子?”的数学问题。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师:哪个同学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猴子?(板书此数学问题)生:有5只猴子。

继续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来计算出“5只猴子”,引导列出算式:3+2=5(只),并说出3和2各表示的含义。

然后教师用小棒演示:用1根小棒表示一只小猴子。

先摆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一共的5只小猴子。

2、师:看着美丽的花果山,大家这么聪明地解决了数学问题。

你想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生:天上一共有几只小鸟?指名学生来回答这个数学问题,师板书算式:5+1=6(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8
○○○○○○
○○○○
3+()=5 ()+3=6 2+()=4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 )=7 ( )+6=6 ( )+3=10 ( )+( )=9
六、在○里填上“>”、“<”或“=”。 9○7 6○8 3+2○5 4+5○10 0○1 4○2 9-6○9 7-7○0
4、数一数,分一分。
请你分一分, 然后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1.
2.
2、 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圈出来。
的(左、右)面是 。 的(左、右)面是
三、细心比,你一定能对!(15分)
1、 重的画 “√”。
2、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
高的画 ,矮的画 。


返回
四、认真想,你就能填对!(41分)
1、 按顺序写数
9
2、看图填一填。
?只
10—4=6(只)
10只
五、看图列式计算。
?辆
八、看图列式计算。
( )—( )=( )(只)
( )+( )=( )(条)
( )+( )=( )(根) ( )+( )=( )(根) ( )-( )=( )(根)
( )—( )=( )(根)
六、解决问题。(动脑筋,就能做对!) (3分)
爸爸、妈妈和我,家里还要来5个客人 。妈妈准备了7个饭碗,够吗?Biblioteka (先计算,再在正确的答案旁边画
“√” )
□○□=□
够□ 不够
谢谢
4+2= 9-7= 6+3= 3+5= 5+5= 8-3= 0+2= 5-3= 8-0= 3+6= 8-8= 0+0= 0-0= 3+4+0= 8-5-3= 6+2-5= 9-5+2= 7+0+2=
终点
教学楼
体育馆

前 右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返回
一。看图,数一数,填一填。
图中有( )只小鸟,( )棵树, ( )座房子。有( )个小朋友在 赛跑,扎辫子的同学排第( ),穿 裙子的同学排第( )。
5.
6.
(1)一共有 (
)种水果。
(2)从左数,
在第 (
);
从右数,
在第 ( )。
(3)
前面有(
)种水果,
后面有(
)种水果。
7、找朋友(用线连一连)
7-2 5 4+6 10 5-5 0 6+1
7
0+7 7 9-4 5 1+9 10 1-1 0
2+4=6
看图列式 6—3=3
?辆
4+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