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中的理性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博弈论中的理性问题分析_蒋正峰

博弈论中的理性问题分析_蒋正峰

这个博弈中 , 两个囚徒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 利益最大化 。 如果对方坦白 , 自己抵赖将坐 10 年 牢 , 而坦白的话只要坐 5 年牢 , 坦白比抵赖有利 ; 如果对方抵赖 , 自己也抵赖将坐 1 年牢 , 而自己坦 白的话 , 则能无罪释放 , 还是坦白比抵赖有利 。 可 见 , 不管对方采取什么策略 , 自己坦白总是比较有 利 , 所以必然的 选择是 “坦白 ” 。 同 样的道理 , 对 方也肯定选择 “坦白 ” 。 因此 , 双方均选择 “坦白 ” 的策略 ( 这一策 略组合点称为 纳什均衡点 ) 。如 果从集体理性的角度出发 , 两 个囚犯都选择 “抵 赖 ”策略 , 结果是最理 想的状态 。 但 这个状态是 达不到的 , 因为每个理性的囚徒均会主动偏离这 个状态 。 订立攻守同盟也没有用 , 因为没有人有 积极性遵守协定 。 一个稳定的状态是双方均选择 “坦白 ” 。 两个囚徒 决策时都以自己 的最大利益 为目标 , 结果却无法实现最大利益甚至较大利益 , 这是理性的囚徒难以摆脱的困境 。 它反映了个体 的理性行为产生集体的不合理性的行为 , 体现了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 各人追求利己行为 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 “纳什均衡 ”, 也是对集 体不利的结局 。 与此类似的还有公共地悲剧 、价 格战 、军奋竞赛等等 。
博弈论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经济学中发展 最为迅速 、 影响最为深刻的分支学科 。 它是以经济 个体决策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作为 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出发点 , 用约翰 . C . 豪尔绍尼的 话说 , 博弈论是关于理性主体间策略互动的理论 , 就是说 , 它是关于社会形势中理性行为的理论 。 目 前 , 博弈论在理论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 其中最大 的、 最严重的问题是它的理性基础 , 也就是它对博 弈主体理性和行为能力基本假设方面的问题 。

博弈论(生存智慧大全集)_理性与非理性的较量

博弈论(生存智慧大全集)_理性与非理性的较量

一个人生存在世上,要面对好多的人,有强者、弱者,还要处理好多的事情,要面对机遇的不同选择。

由个人构成社会这个复杂的群体,而社会中的种种怪异现象,实质上是每个人不同的处世态度所造成的。

这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较量。

在人的精神领域中,理性和非理性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着的。

但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

崇尚理性,排斥非理性,已司空见惯。

要么认为非理性就是“不要理性”、“否定理性”、甚至“丧失理性”;要么将非理性同非理性主义混为一谈。

其实,理性、非理性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无时无刻不在人的认识、生活和实践中相辅相成地发生着影响。

“理性是文明进步的导向,非理性是历史前进不可或缺的动源”,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透过博弈论,面对复杂的社会,是理性还是非理性,除了考虑自己的利益,还有很多方面在起着作用。

比如,社会价值标准和道德律法,等等。

在很久以前,北美地区活跃着几支以狩猎为生的印第安部落。

经过长时间的生存拼搏之后,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这样一支部落,在狩猎之前,他们请巫师作法,在仪式上焚烧鹿骨,然后根据鹿骨上的纹路确定出击方向。

然而,很多年过去了,他们成为了唯一的幸存者;而事先根据过去的成功经验,选择最可能获取猎物方向出击的其他部落,却最终都销声匿迹了。

也许有人会感到不可思议,理性的“科学预测”怎么会败给非理性的“巫师作法”呢?运用博弈论来分析就会发现,这里关键并不在于科学与迷信之间,而在于几个部落的竞争战略有所不同。

依据经验进行理性预测并确定前进方向的部落,或许暂时能够获取到足够的食物,但他们的路很快就会越走越窄。

可以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理性”的部落之间,势必产生相同的推测与判断,瞄准同一目标的部落越来越多,他们对猎物的竞争不断加剧,而他们每天的狩猎方向经过“科学分析”之后,变得日趋一致。

而问题是在原始的状态下,猎物不会迅速增多,这些部落们只好在同样的狩猎区域,你争我夺、你拦我抢,杀得鱼死网破,结果只能是同“输”而归。

博弈论模型解析决策者理性选择与策略

博弈论模型解析决策者理性选择与策略

博弈论模型解析决策者理性选择与策略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决策者在相互依赖环境下进行决策的数学模型。

决策者在博弈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对其他决策者行为的预测来选择最优策略。

本文将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并解析决策者的理性选择和策略。

首先,我们来了解博弈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博弈论主要研究的是决策者的互动关系,其中包括决策者、策略和支付。

决策者是参与博弈的个体,可以是个人、组织或国家等。

策略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行动或方案。

支付是决策者从策略中获得的效益或成本。

决策者在博弈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对其他决策者行为的预测来选择最优策略。

决策者在选择策略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自己的利益、对手的选择、对手的动机以及对手有关信息的了解程度。

理性决策者会选择能够最大化自己效益的策略。

决策者的理性选择基于博弈论中的均衡概念。

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决策者在相互依赖环境下做出的稳定决策。

常见的均衡概念包括纳什均衡、次序均衡和完全均衡等。

纳什均衡是指在博弈中,每个决策者都已经做出了最优选择,并且其他决策者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大的效益。

次序均衡是指在博弈中,决策者的行动顺序是合理的,每个决策者的策略是对先前决策者行动的响应。

完全均衡是指在博弈中,每个决策者都已经做出了最优选择,并且其他决策者对这些最优选择的预期与实际情况相符。

博弈论的最经典模型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指两个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博弈,他们可以选择合作或背叛。

如果两人都选择合作,则会得到较轻的刑期;如果两人都选择背叛,则会得到较重的刑期;如果其中一人选择合作而另一人选择背叛,则背叛者会得到零刑期,而合作者会得到较重的刑期。

在囚徒困境中,每个囚徒都会选择背叛,因为他们认为对方也会选择背叛,这样才能避免得到较重的刑期。

然而,如果两人能够相互合作,他们将会得到较轻的刑期。

除了囚徒困境,博弈论还可以应用于许多其他领域。

例如,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以及拍卖等都可以通过博弈论模型进行分析。

如何理解和运用博弈论思维

如何理解和运用博弈论思维

如何理解和运用博弈论思维博弈论是一门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学科,因为我们生活中总是经常需要做出决策,而任何决策都是带有不确定性的。

而博弈论就是帮助我们解决这种不确定性的一门学科。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和运用博弈论思维呢?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在讲解如何理解和运用博弈论思维之前,我们需要首先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博弈中,每个决策者都会根据对方的反应进行不断的调整。

博弈分为两种基本类型: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是每个个体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

而合作博弈则是个体之间进行的相互协作,共同追求利益最大化。

在博弈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策略和收益。

策略是玩家做出的行动,即使对于另一个玩家的行动而言,也是一种决策方式。

例如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石头、剪刀和布就是三种策略。

而收益则是每种策略的得分,即策略所带来的结果。

博弈的结果也就是两个玩家的收益之和。

二、如何理解博弈论思维博弈论思维其实并不是一种专门的思维方式,它实际上是一种决策思维方式。

我们在面对任何一个问题时,都需要根据可能的结果来进行分析和决策。

而博弈论思维就是帮助我们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从而在决策时更加准确。

理解博弈论思维的关键在于将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和结果都考虑进去。

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和利益,同时也要了解其他人的想法、目标和利益,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推断未来。

博弈论思维也要求我们做好准备,不断调整策略,从而在面对变化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如何运用博弈论思维在现实生活中,博弈论思维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

无论是面对个人的问题还是组织管理的问题,都可以采用博弈论思维来解决。

下面举几个例子:1、拍卖游戏:拍卖就是非合作博弈的经典例子。

在拍卖中,每个人都有一个最高出价,从而决定了最终谁能够购买物品。

因此,在拍卖中,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估计价值来设定最高出价。

从博弈论中看理性经济人

从博弈论中看理性经济人

从博弈论中看理性经济人
所谓理性经济人是指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选择的、自私自利的人。

囚徒困境——双输的博弈,为什么呢?因为人是都是自私的,人总是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

理性的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的假设,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囚徒困境模型的纳什均衡表明人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都熟知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论里最有名的范例,它最早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家曾克于1950后提出的。

警方抓捕甲乙两名案犯,隔离审讯,若两人都不坦白,由于证据不足,两人均只能判2年;若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则坦白者判1年,不坦白者判8年;若两人均坦白,则各判5年。

结果很显然是两人都坦白,各判了5年。

在这个故事当中,甲乙两人均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选择了坦白,但我们从结果看,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选择不坦白,那样两人都只判1年。

在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下,每一个人都是从利已的目的出发,每一方在选择时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而不考虑任何其他对手利益,但这样的选择得出的结果却又刚好适得其反。

这场博弈的纳什均衡,以全体利益而言,如果两个参与者都合作保持沉默,两人都只会被判刑2年,总体利益更高。

但根据以上假设,二人均为理性的个人,且只追求自己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均衡状况会是两个囚徒都选择背叛,结果二人判决均比合作高,总体利益较合作低。

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是不完全的,同一个企业内部不同职位之间的收入是相对保密的,在不知道其他人收入的前提条件下,对于雇佣者给出的薪水,大部分人选择接受,这就造成了不同职位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而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雇佣者给出的分配比例也会拉大,从而使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第八讲 有限理性及其对博弈的影响

第八讲 有限理性及其对博弈的影响


协调博弈的优先博弈方快速学习模型
12
8.2.1 协调博弈的有限博弈方快速学习模型

全部采用 A 或 B 的情况不需讨论,采用 A 策略博弈方 数量和位置有实质差异的只有 6 种情况
A B B B A B B A A A A A A A B A B A A B A A A B
B
初次博弈为 1A 的最优反应动态 (已包含有相邻 2A ,非相连 3A 和 4A 三种情况)

核心:博弈方策略类型比例是动态变化的,其变
化速度可用动态复制方程表示:
dx dt x ( u y u)

x 0时,无模拟榜样,博弈方不会有意识地改变策略。 x 0 时,若变化率为正,采用“同意”策略的博弈方
逐渐增多;若变化率为负,采用“不同意”策略的博弈 方逐渐增多。
x( x x 2 ) x 2 (1 x ) x 2 x 3
分析过程如下协调博弈的优先博弈方快速学习模型协调博弈的优先博弈方快速学习模型13策略博弈方数量和位置有实质差异的只有种情况初次博弈为1a的最优反应动态已包含有相邻2a非相连3a4a三种情况协调博弈的优先博弈方快速学习模型协调博弈的优先博弈方快速学习模型14初次博弈为相连3a的最优反应动态初次博弈为相邻2a的最优反应动态协调博弈的优先博弈方快速学习模型协调博弈的优先博弈方快速学习模型15进化稳定策略在博弈方的动态调整策略中能达到又对少量偏离的扰动有稳健性满足这两种性质的稳定状态称进化稳定策略ess分析现实问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分析框架协调博弈的优先博弈方快速学习模型协调博弈的优先博弈方快速学习模型16博弈方策略连续分布时的最优反应动态分析以古诺模型为例两个寡头的反应函数分别是个单位

浅谈博弈论中的理性

浅谈博弈论中的理性

网络出版时间:2012-03-21 16:35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5.1211.F.20120321.1635.028.html浅谈博弈论中的理性胡喻(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610101)摘 要:博弈论研究的就是纳什均衡,把博弈双方每个阶段所要发生的事情罗列出来,然后再去按阶段进行分析,最终找到我们想要的均衡的最佳点。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意无意地用博弈论知识来解决问题,但是在博弈的过程之中,理性因素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简要讨论了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关系,以及在博弈中的个人理性设定问题。

关键词:博弈论;纳什均衡;理性引言博弈论是指“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直接相互作用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问题”。

博弈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对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各自从中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这个过程便是博弈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理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体的理性与集体理性美国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在其关于博弈论的文章中提到的“纳什均衡”以及其案例“囚徒困境”在关于博弈论的文章中被广泛的提到。

在实现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广泛的出现,比如说常见的“价格大战”。

经济学把两个企业联合起来垄断或几乎垄断某种商品的市场。

称为双寡头经济。

双寡头经济是经济生活中最典型的博弈现象。

例如。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争斗。

他们之间的它们争斗的目的当然是增加自己企业的利润。

可能有些读者会想。

要增加利润。

只要提高商品的价格。

赚钱不就多了吗?的确。

如果你一家企业垄断了整个市场提高价格当然会增加你的利润。

但是如果存在两家相互竞争的企业。

消费者可以在两家之间选择。

这时候。

提价的结果不仅可能增加不了利润。

理性概念的内涵及其在博弈论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理性概念的内涵及其在博弈论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理性概念的内涵及其在博弈论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摘要〕理性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本文首先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对理性概念的哲学认识,进而剖析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博弈论中理性概念的内涵,以及理性概念在博弈论中的地位。

研究表明,理性概念不仅构成了传统博弈理论纳什均衡的分析基础,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演化博弈和实验博弈各个博弈论的理论分支,也是构建在逐渐放宽“完全理性”这一核心假设的基础上。

〔关键词〕理性;博弈论;完全理性;有限理性一、引言理性是经济理论和管理决策理论的基础性概念。

理性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是指合客观性(区别于信仰)和合逻辑性(区别于感性、情感和欲望等非理性),即在人的意识中能以数理逻辑表达的思维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体现出人之为人而有别于动物的一种能力。

理性是人类主体意识的标志,只有人类才具有理性的能力。

具体地说,理性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理论和学说,以及按照逻辑思维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1]。

自从经济理论系统化以来,它一直是以某种理性概念为基础的[2]。

在古典经济学中,自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来,自利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成为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假设。

新古典经济学分别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角度,进一步完善主流经济学的理性基础。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了演化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理论分支,分析视角逐渐从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拓展到人的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或非理性行为领域,并与行为科学、心理科学等其他科学相互交融。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博弈论不仅沿袭了主流经济学的理性假设,而且进一步要求“目标—手段”之间的一致性,即过程理性。

传统博弈理论的理性概念将现实世界中人类复杂的互动行为加以高度的抽象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数学模型进行演绎推理,分析人类冲突与合作行为达到的均衡结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实验博弈和演化博弈等分支领域,逐渐放宽传统博弈理论中行为主体完全理性的核心假设,转而研究参与者的有限理性和非理性互动行为。

博弈论策略与决策分析

博弈论策略与决策分析

博弈论策略与决策分析博弈论(Game Theory)是一门数学工具,用于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决策问题。

它通过建立模型和分析不同策略的效果,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其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一、博弈论基本概念1.1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一个博弈中,每个参与者根据其他参与者的策略选择,无法通过单方面改变自己策略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换句话说,每个参与者都在做出最优策略选择,考虑其他人的行为。

1.2 帕累托最优解帕累托最优解(Pareto Optimality)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无法通过任何改变的手段,改善一个人的情况而不损害其他人的情况。

换句话说,帕累托最优解是一种达到最优利益分配的状态。

二、博弈论策略2.1 常见博弈策略(这里可以详细介绍不同的博弈策略,如:纳什均衡、完全理性、混合策略等)2.2 博弈策略的分析方法(这里可以介绍博弈论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如:博弈树分析、博弈矩阵分析等)三、决策分析中的博弈论应用3.1 商业竞争中的决策分析(这里可以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博弈论进行商业竞争决策分析,如:定价策略、市场份额竞争等)3.2 政治决策中的博弈论应用(这里可以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博弈论进行政治决策分析,如:选举策略、政策制定等)3.3 环境资源分配中的博弈论应用(这里可以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博弈论进行环境资源分配决策分析,如:国际气候谈判、水资源分配等)四、博弈论策略与决策分析的局限性4.1 信息不完全性(这里可以介绍博弈论中信息不完全性对决策分析的影响)4.2 策略限制性(这里可以介绍博弈论中策略限制性对决策分析的影响)五、结论博弈论是一种强大的决策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优化决策结果。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博弈论的局限性,将其与其他决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决策结果。

博弈论心得体会3000字

博弈论心得体会3000字

博弈论心得体会3000字博弈论心得体会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制定和行为模式的数学理论,它旨在揭示参与者之间的策略选择和结果的相互依赖关系。

通过分析各方的利益、目标和选择,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合作。

在我学习博弈论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以下几点:一、理性决策的必要性博弈论假设每个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即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来选择最佳策略。

这种理性决策的前提使得博弈论的分析更加客观和具体。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理性地做出决策。

情绪、个人偏好和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培养理性思维和提高决策能力来更好地运用博弈论的理论知识。

二、合作与竞争的平衡在博弈论中,合作和竞争是两种常见的策略选择。

合作可以带来双赢的结果,而竞争则可能导致零和游戏的境地。

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平衡点,即使在竞争中也能够最大化利益。

这种平衡点的寻找需要思考各方的利益和目标,并通过协商和合作来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三、信息的重要性在博弈论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会导致策略的选择不同。

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和优势,可能会在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因此,了解和收集信息是博弈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提高自己的信息披露能力,并善于利用信息优势来获得更好的策略选择。

四、策略的灵活性博弈论中的策略选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和对手的反应进行调整和变化。

一个好的策略应该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策略制定能力,并在博弈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结起来,博弈论是一门有深度的学科,通过学习和运用博弈论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决策和行为。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博弈论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制定合理的决策,并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希望我的这些心得体会能够对大家在学习和应用博弈论时有所帮助。

博弈论原理与方法分析

博弈论原理与方法分析
法信任,所以均坚持采用低价策略。
绪论-几个典型模型
猜方
正面

猜硬币游戏
分析:
盖方
反面
正面
-1, 1
1, -1
反面
1, -1
-1, 1
在本博弈中,双方的利益是严格对立的,取
胜的关键是不能让另一方猜到自己的策略而
同时自己又要尽可能猜出对方的策略。
在一次博弈中结果取决于机会,在多次重复
中,如果双方决策都正确,则我们可求得平
and William F. Sharpe金融经济学原理。
1994年John Harsanyi, John F. Nash and
Reinhard es A. Mirrless and William Vickery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激励机制问题
绪论-博弈论的历史沿革
费效用最大化决策中的各种商品的购买量。根
据该集合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可分为有限博
弈和无限博弈。



2001年Jeorge Akerlof、Michael Spence and
Joseph Stiglitz非对称信息市场分析
2002年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心理和实
验经济学方面
2005年Thomas Schelling and Robert
Aumann合作博弈方面
博弈论在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性方法。
坦白”);
– 支付(payoffs):参与人在所选策略(策略组合,
the strategy profile)上的效用
例如如果A坦白,而B不坦白,A得0,B得-9
绪论-什么是博弈论

得益矩阵
列参与者
坦白
不坦白

博弈论的基本假设

博弈论的基本假设

博弈论的基本假设博弈论的基本假设:两大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与共同知识假设。

1,理性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建立的核心假设,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认知的理性:人是自我利益的判断者,而且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最爱。

而且,要具有偏好的完备性,偏好的传递性。

关于消费者偏好行为的理性:人是自我利益的追求者。

简单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参照物在起作用;顾客容易选择中间的商品(顾客不需要便宜,需要的是占到便宜——拥有较高的消费者剩余)。

例如一些商品捆绑在一起销售,价格低于两件商品之和,又高于每一件单品,这时候,大多数的消费者会选择捆绑在一起的商品。

交流时给对方出选择题,不做判断题。

(选项有明显区别/2,3个选项即可)-出租车司机问题(免费与给予5元钱),参考系需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2,共同知识假设:所谓共同知识,,是指各参与者在无穷递归意义上均知悉的事实。

即每个人知道事件E,每个人知道每个人知道事件E,每个人知道每个人知道每个人知道事件E、一一直到无穷层次。

这是博弈论中一个限制性极强的假定。

举例来说:在博弈中,一般假设参与者已经就两方面内容达成了共识:一是对参与者的“理性”达成了共识,即:(1)A和B是理性的;(2)A知道B是理性的,B也知道A是理性的;(3)A知道"B知道他(A)是理性的。

,B也知道"A知道他(B)是理性的"。

如此循环无尽,·二是对博弈的规则达成了共识,即:(1)A和B都知道博弈的规则;(2)A知道B知道博弈的规则,B也知道A知道博弈的规则;(3)A知道"B知道他知道博弈的规则",B也知道"A知道他知道博弈的规则"。

循环往复...。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博弈论的应用无处不在。

从商业竞争到日常决策,从国际关系到体育比赛,博弈论的智慧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几个经典的博弈论案例,深入理解其中的策略和思维。

案例一:囚徒困境假设有两个犯罪嫌疑人 A 和 B 被警方抓获,但警方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的罪行。

于是,警方将两人分别关押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并分别告知他们以下的规则: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不坦白),那么他们都将被判处较轻的刑罚,比如监禁 1 年。

如果一人坦白,而另一人保持沉默,那么坦白的人将被立即释放,而沉默的人将被判处 8 年监禁。

如果两人都坦白,那么他们都将被判处 5 年监禁。

对于 A 和 B 来说,他们都面临着两种选择:坦白或者沉默。

从 A的角度来看,如果 B 坦白,那么自己坦白将被判处 5 年监禁,沉默将被判处 8 年监禁,所以坦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 B 沉默,那么自己坦白将被立即释放,沉默将被判处 1 年监禁,还是坦白更好。

同样的逻辑对于 B 也适用。

最终,两人往往都会选择坦白,尽管从整体上看,如果他们都保持沉默,两人的总刑期会更短。

这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它反映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囚徒困境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比如,在商业竞争中,两个企业可能会面临是否降价的决策。

如果都不降价,可能都能保持较高的利润;但如果一方降价,而另一方不降价,那么降价的一方可能会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不降价的一方则会损失市场。

因此,双方可能都会选择降价,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下降。

案例二:智猪博弈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

按一下按钮会有 10 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 2 个单位的成本。

而且,大猪吃的速度比小猪快。

如果小猪去按按钮,大猪在猪食槽边等待,那么当小猪跑回来时,大猪已经几乎吃光了 10 个单位的猪食,小猪只能吃到 1 2 个单位,扣除按按钮的 2 个单位成本,小猪是亏损的。

博弈论中理性人假设的困境

博弈论中理性人假设的困境

基本内容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理性人假设的概念。在博弈论中,理性人假设指的是 参与者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在决策时遵循最优策略。然而,这个假设在 现实生活中并不总是成立。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往往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难以做出真正理性的决策。例如,人们可能过于自信,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或 者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从而偏离了理性的轨道。
基本内容
此外,人们还可能选择相信他们的同伴会选择保持沉默,从而做出相应的选 择。
基本内容
另外,对于囚徒困境的结论,也有人认为这并不一定与现实情况相符。在某 些情况下,个体可能会选择集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例如,在公共品博弈中,个 体可能会选择贡献公共品而非从公共品中获利,因为这符合他们的道德观念和公 共利益。此外,囚徒困境中的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也并不总是存在。在某 些情况下,个体可能会发现他们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并不存在冲 突。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理性人”假设是一个核心概念。这一假设认 为,个体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总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理性的分 析和选择,做出最优的经济决策。然而,这一假设的片面性逐渐在学界引起了和 反思。
基本内容
首先,“理性人”假设忽略了人的情感和心理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在现 实生活中,个体的决策往往受到情绪、心理预期、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偏离理性决策的路径,甚至可能在特定情境下成为主导决 策的力量。
基本内容
在经济学中,博弈论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它通过研究决策主体之间的互 动关系,为理解经济现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而在所有这些决策主体中,理性人 假设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一个。
基本内容

博弈困境的两种解决方案分析

博弈困境的两种解决方案分析

博弈困境的两种解决方案分析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概念的提出和存在性证明奠定了博弈论这门学科的基础,为理解和预测人们在策略互动中的行为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工具。

但是,随着博弈论的发展,人们普遍意识到,甚至通过实验研究也发现,在有些博弈中,纳什均衡所预测的博弈结果并不符合人们的直观和各种实验研究的结果。

人们把这些纳什均衡与直观或现实严重冲突的博弈称为博弈困境,著名的例子有囚徒困境(Prisoner s Dilemma)、旅行者困境(Traveler s Dilemma)、蜈蚣博弈(Centipede Game)、纳什讨价还价问题(Nash bargaining problem)、伯川德悖论(Bertrand competition)、公共物品供给博弈(Public Good Game)、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和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等。

旅行者困境是由著名经济学家Kaushik Basu于1994年提出来的博弈中的一个新的困境。

正如他本人所说:旅行者困境是一个特殊的并且令人信服的悖论,在这里,无情的博弈论理性和直觉观念无法保持一致。

该困境融合了以往困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主要特征,从而使博弈论中的根本问题更为集中地得到展现。

旅行者困境的发现和提出,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际上不少博弈论学家和逻辑学家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分别展开研究。

与此相反,国内学者虽然对一般意义上的博弈困境及其产生原因已有所关注,但是对针对博弈困境的各种解决方案缺乏细致而深入的学理分析和研究。

对解决方案的深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人类社会中各种博弈困境的理解的同时,有助于寻找新的理论和现实解决方案,还可以避免对博弈论泛泛而谈的批评和指责。

本文以旅行者困境为例,对Halpern Pass提出的重复后悔度极小化模型和Capraro提出的基于联盟与合作的概率推理模型两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以窥它们是如何成功地解释和预测旅行者困境中选手实际博弈行为的,并分析这两种方案各自存在的问题。

如何利用博弈论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日常冲突

如何利用博弈论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日常冲突

如何利用博弈论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日常冲突博弈论是一种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决策和冲突解决场景中。

在日常冲突中,我们可以借鉴博弈论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冲突的本质、分析对手的策略和建立合作关系。

以下是一些利用博弈论思维方式解决日常冲突的方法:1.分析冲突的本质:博弈论的核心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合作关系。

当我们面临一个冲突时,首先需要明确冲突的本质是什么。

例如,是因为资源分配问题引起的冲突,还是因为彼此之间的信任问题导致的冲突。

只有理解了冲突的本质,才能进一步应用博弈论的思维方式进行解决。

2.识别利益相关方:在博弈论中,与我们进行决策和博弈的人被称为“对手”或“博弈者”。

在日常冲突中,我们也可以把冲突的双方看作是博弈者。

当我们面临冲突时,需要识别出与我们利益相关的人,并了解他们的动机和目标。

只有清楚了解了对手的动机,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博弈和决策。

3.分析博弈策略:博弈论研究的是博弈者的策略选择和行动结果。

当我们面临冲突时,需要分析对手的策略选择和可能的行动结果,以及对我们自己的影响。

透过博弈论的视角,我们可以预测对手的可能行动,并思考如何应对。

此外,我们也应该分析自己的策略选择,并权衡不同策略的利弊,选择最适合的策略。

4.合作与对抗:博弈论中,合作与对抗是两种常见的策略选择。

在日常冲突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合作或对抗来解决问题。

合作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互信关系,共同解决问题;对抗可以在对手不合作时保护我们的利益。

通过博弈论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评估不同策略选择的风险和收益,并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来解决冲突。

5.建立共赢关系:博弈论中,零和博弈是指博弈者的利益完全对立,一方得利必然导致另一方受损。

而非零和博弈则是指博弈者的利益可以互补,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在日常冲突中,我们应该尽量寻求非零和博弈的方式,建立共赢关系。

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6.考虑不完全信息:在博弈论中,博弈者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他们通常只能根据已知信息做出决策。

博弈论66个经典例子之六

博弈论66个经典例子之六

博弈论66个经典例子之六本文介绍了博弈论中的三个经典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囚徒困境,讲述了两个嫌疑犯被警察审讯,面临坦白或抵赖的选择。

尽管最优选择是坦白,但如果两人都抵赖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这个例子反映出了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第二个例子是旅行者困境,讲述了两个旅客索赔花瓶的故事。

为了获取最大赔偿,他们都想尽可能多地写花瓶价格,但最终可能都只写了一两元。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理性的假设下,博弈的结果可能不是最优解。

第三个例子是竞争和劫持,没有明显的格式问题,但内容不太适合在此展开讨论,因此不做更多介绍。

综上所述,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选择的学科。

这些经典例子揭示了人类的理性和非理性,也提醒我们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他人的选择和可能的结果。

费城西区有两家商店,分别是纽约廉价品商店和美国廉价品商店。

这两家商店紧挨着,老板们是死敌,他们一直在进行价格战。

他们出售的商品质量都很好,比如爱尔兰亚麻床单,即使是挑剔的XXX女士也找不出任何瑕疵。

而且这些商品的价格非常低廉,比如床单只需要6.5美元。

每当一家商店在橱窗里贴出这样的告示,顾客们就会等待另一家商店的回应。

果然,大约两个小时后,另一家商店的橱窗里也出现了类似的告示,价格战就这样开始了。

除了在橱窗里贴告示之外,两家商店的老板还会在店外互相对骂,甚至打起了拳脚。

最终,一方的老板会停止争斗,价格也不再下降。

这时,获胜的商家会被人们称为“疯子”,意味着他们赢得了这场价格战。

这时,人们就会涌入获胜的商店,抢购各种商品。

在这个地区,这两家商店的价格战是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的,因此非常有名。

住在附近的人们从他们的争斗中受益匪浅,可以买到各种“精美”的商品。

突然有一天,一家商店的老板去世了,几天后,另一家商店的老板声称要去外地办货,两家商店都停业了。

几个星期后,两家商店都有了新老板。

这些新老板对前任老板的财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有一天,他们发现两家商店之间有一条秘密通道,并且在两家商店的楼上,两位前任老板住过的套房里有一扇连接两套房子的门。

博弈论分析与实践报告

博弈论分析与实践报告

博弈论分析与实践报告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本文主要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博弈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

博弈论研究的是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策者通过制定策略来追求自己的最优利益。

在博弈论中,我们通过博弈矩阵来表示每个决策者的策略选择和结果得分。

博弈论根据决策者对策略的信息掌握程度,可以分为完美信息博弈和不完美信息博弈两种情况。

然后,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博弈论的应用。

假设有两家手机公司A和B,它们正在考虑是否要降低手机的价格。

我们可以通过博弈论来分析这个问题。

设A降价后的收益为P_A,B降价后的收益为P_B,博弈矩阵如下:B降价 B不降价A降价 (2, 4) (1, 3)A不降价 (3, 1) (0, 2)根据博弈矩阵可以得出,如果B降价,那么A的最佳策略是降价;如果B不降价,那么A的最佳策略是不降价。

同理,B 的最佳策略也是如此。

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对方采取什么策略,降价对于自己来说都是最佳策略。

最后,我们讨论了博弈论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博弈论的核心假设是决策者都是理性的,并且能够准确评估自己和对手的利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行为经常受到情感、道德、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理性选择的假设不成立。

此外,博弈论对于复杂的博弈问题,往往需要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求解,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博弈论作为一种数学分析方法,在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找到最优策略。

然而,博弈论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

369数学中博弈论:我们都是理性的人质

369数学中博弈论:我们都是理性的人质

数学中博弈论:我们都是理性的人质在数学的深邃海洋中,博弈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探索者。

当我们踏入这个充满智慧与策略的世界,不禁会发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理性的人质,被牢牢地捆绑在博弈论的逻辑之中。

一、博弈论的魔力博弈论,这一研究决策者之间策略互动的数学分支,不仅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奥秘,还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在博弈论的世界里,每个参与者都在努力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个过程往往充满了智慧与策略的较量。

然而,有趣的是,在这个看似充满竞争与冲突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理性的人质。

这是因为,在博弈论中,理性思考是我们制定策略、分析局势的基石。

只有保持理性,我们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最佳的行动方案。

二、理性人质的困境作为理性的人质,我们在博弈论的世界中面临着诸多困境。

这些困境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与勇气,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理性思考的局限性。

1.信息不完全的困境在博弈论中,信息的不完全性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由于我们无法完全掌握对手的信息和意图,因此在制定策略时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这种信息不完全的困境让我们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我们既要努力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又要时刻提防对手的陷阱和诡计。

1.合作与背叛的抉择在博弈论中,合作与背叛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有时候,与对手合作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大的利益;然而,背叛的诱惑也时刻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往往需要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

而这种抉择不仅关乎我们自身的利益,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博弈局势的走向。

1.长期与短期的权衡在博弈论中,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权衡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有时候,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我们可能会选择牺牲长期的合作与共赢;然而,这种短视的行为往往会导致我们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

因此,在博弈论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学会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权衡长期与短期的利益得失。

三、理性人质的救赎面对这些困境,我们作为理性的人质并非束手无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尹\\z
坦白
抵赖
坦白
-5.一5 一10,0
抵赖
0。一10 —1,一1
这个博弈中,两个囚徒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 利益最大化。如果对方坦白,自己抵赖将坐10年 牢,而坦白的话只要坐5年牢,坦白比抵赖有利; 如果对方抵赖,自己也抵赖将坐1年牢,而自己坦 白的话,则能无罪释放,还是坦白比抵赖有利。可 见,不管对方采取什么策略,自己坦白总是比较有 利,所以必然的选择是“坦白”。同样的道理,对 方也肯定选择“坦白”。因此,双方均选择“坦白” 的策略(这一策略组合点称为纳什均衡点)。如 果从集体理性的角度出发,两个囚犯都选择“抵 赖”策略,结果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这个状态是 达不到的,因为每个理性的囚徒均会主动偏离这 个状态。订立攻守同盟也没有用,因为没有人有 积极性遵守协定。一个稳定的状态是双方均选择 “坦白”。两个囚徒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 为目标,结果却无法实现最大利益甚至较大利益, 这是理性的囚徒难以摆脱的困境。它反映了个体 的理性行为产生集体的不合理性的行为,体现了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 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集 体不利的结局。与此类似的还有公共地悲剧、价 格战、军奋竞赛等等。
局部的了解,从而对其中蕴含的规律和规则也只
能有一个粗浅的管见。做到明察秋毫、全知全能, 不过是理想化的谎言。也就是说,人们力争理性
而又被束缚在其知识的限度之内。

(2)对行为结果不确定性预见的困难。完全
理性要求行为主体始终具有完整一致的价值偏好
体系,只有这样,真实体验才能与预期始终保持一
致。然而,从经验上就可以知道,真实体验可能比
从有限理性出发,西蒙提出了满意型决策的 概念。他认为,从逻辑上讲,完全理性会导致人们 寻求最优型决策,有限理性则导致人们寻求满意 型决策。以往人们研究决策,总是立足于最优型 决策,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最优型决策是成立的。 而在现实中,决策者很难对每一备选方案可能产 生的后果进行完全正确的预测,往往都是在不十 分了解的基础上就要做出最后的决策,这也就不 可避免地要在某种主观性很强的情况下做出具有 强烈个人色彩的主观判断。而决策者也很难考虑 到所有可能的决策方案。况且,对于一项决策是 否正确的认知或知觉往往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决 策者本人对决策目标的认识程度、有关的知识广 度与深度以及决策资料的了解程度和认知方式等 因素的影响,即决策者的认知偏向也会影响决策 过程信息的处理。那种按照效用函数计算出来的 最佳方案在实际决策过程中有时并不一定就会被 决策者看作是他心目中的最佳方案。人们决策的 标准是寻求令人满意的决策而非最优决策。因 而,西蒙提出用满意型决策代替最优型决策。所 谓满意,是指决策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一是 有相应的最低满意标准;二是策略选择能够超过 最低满意标准。如果把决策比作大海捞针,最优 型决策就是要求在海底所有的针中间捞出最尖最 好的那枚针;而满意型决策则只要求在有限的几 枚针中捞出尖得足以缝衣服的那枚针即可,即使 还有更好的针,对决策者来说已经无意义了。
个事实中看出来的,即人脑不可能考虑一项决策
的价值、知识及有关行为的所有方面……人类理
性是在心理环境的限度之内起作用的。”④产生这
种有限理性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行为主体的知识不完备性。完全理性意 味着行为主体必须完全了解并预期每项决策产生
的结果,而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每
个人对于自己行动所处的环境条件只有片面的、
般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或者在运用高度预见 能力基础上的总体规划(重复博弈)的分析框架, 对分析有限理性博弈主体的博弈问题通常是不适 用的。这些博弈分析框架都无法反映博弈主体的 学习过程,也无法讨论博弈主体行为和策略的动 态稳定性。因此,分析有限理性博弈主体的博弈 问题必须发展不同于完全理性博弈分析的专门分 析框架。能够包含博弈主体的学习和策略调整过 程,研究博弈主体行为和策略动态稳定性,从而适 用于分析和预测有限理性博弈的分析框架,是分 析能力很差和没有预见能力的个体组成的特定群 体内成员间的某种反复博弈。例如某个由缺乏足 够预见性的个体组成的小群体,其成员都对当前 局势作出反应,或者相互学习、模仿邻居的优势策 略。也可以是在大量博弈主体组成的群体中成员 之间随机配对的反复博弈,相当于现实经济中对 象或伙伴不固定,多个或大量个体之间的较长期 经济、交易关系,或者小群体中相邻个体的相互学 习和某种形式的相互反应。这些分析框架通常假 设博弈主体有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和对不同策略 效果的事后判断能力,但没有事先的预见和预测 能力。这种分析框架与人们在现实决策活动中的 实际行为模式是比较接近的。在这种分析框架 中,博弈分析的核心不是博弈主体的最优策略选 择,而是有限理性博弈主体组成的群体成员的策 略调整过程、趋势和稳定性。
有理性局限的行为主体(博弈参与人)称为 “有限理性”的博弈主体。有限理性首先意味着 博弈主体往往不能或不会采用完全理性条件下的 最优策略,意味着博弈主体之间的策略均衡往往 是通过学习调整的结果,而不是一次性选择的结 果,而且即使达到了均衡也可能再次偏离。不管 是所有博弈主体有限理性还是部分博弈主体有限 理性这些结论都是成立的,因为博弈问题中相互 依存关系的特征很容易使部分博弈主体的理性缺 陷,甚至只是博弈主体相互对对方理性的怀疑,引 向对完全理性博弈分析预测作用的毁灭性破坏。 完全理性基础上的博弈分析方法和均衡概念,也 就是建立在推理分析基础上的一次性选择(对一
摘要:“博弈参与人是理性的”,这是博弈论的公设,然而理性人假设却导致诸多博弈困境。“有限理 性”的博弈主体往往不能或不会采取完全理性条件下的最优策略。博弈主体问的策略均衡往往是通过学习调 整的结果,而不是一次性选择的结果,而且即使达到了均衡也可能再次偏离。分析有限理性博弈主体的博弈 问题蠲须发展不同于完全理性博弈分析的专门分析框架。进化博弈理论从参与人群体出发,以群体为研究对 象,采用从群体到个体的局部动态法来分析博弈参与人的决策行为,由此得到的结论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现 实人的行为。
三、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分析
有限理性博弈分析的关键是确定博弈主体学 习和策略调整的模式,或者说机制。由于有限博 弈主体理性层次的多样性,使得博弈主体的学习 和策略调整的方式和速度相差甚远,要对有限理 性博弈作出有效的分析预测,必须发展适合分析 博弈主体的学习和策略调整过程,适合分析这种 学习和动态调整过程中的稳定性,必须用不同的 机制来模拟博弈主体的策略调整过程。目前,较 多的采用两种分析机制:一种是理性层次较高、 学习能力较快的群体,其分析机制是“最优反应 动态”;而对于理性层次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的行 为主体,相应的分析机制是“复制动态过程”。后 者这种分析机制是借鉴生物进化中生物性状和行 为特征动态变化的过程来设计的。生物进化理论 具有在动态调整过程中恢复或者达到稳健性均
一、理性人假设的困境
博弈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在互动行为中 的推理问题,就是在人们的利益和行为有直接的 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情况下个体的理性选择与策 略。理性人的本质是现实人或社会人。在博弈论 中理性人指具有推理、决策能力并通过选择策略 使自己的得益或支付最大的人。理性人假设,即
所有的参与人都是理性的,是博弈论的基本假定。 在理性基础方面采用的是一种“完全理性”的假 设。交互理性、理性的共同知识及其所要求的参 与者之间的相互信任等因素是建立在所有博弈参 与者都有“完全理性”或“充分理性”的基础之上 的。完全理性不仅要求行为主体始终以自身最大 利益为目标,具有在确定和非确定性环境中追求 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判断和决策能力,还要求他们 具有在存在交互作用的博弈环境中完美的判断和 预测能力;不仅要求人们自身有完美的理性,还要 求人们相互信任对方的理性,有理性的公共知识。 这种完全理性假设的现实性明显存在问题,因为 它不仅意味着博弈主体绝对不会犯错误,绝不会 冲动和不理智,即使在复杂的多层次交互推理中 也不会糊涂,不会相互对对方的理性、能力、信任 和对信任的信任等有任何怀疑和动摇。
万方数据
必然导致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个体的理 性行为往往会产生集体的不合理性的行为,出现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⑦囚徒困境就是这 样一个典型例子。
一次严重的纵火案发生后,警察在现场抓到 了两名犯罪嫌疑人。事实上正是他们为了报复而 一起放火,但警察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于是,警 察把他们隔离囚禁起来以便得到所需的口供。两 个犯罪嫌疑人都明白警方的政策:如果他们都承 认纵火,每人将被判入狱5年;如果他们都不坦 白,由于证据不充分,他们只会被认定为妨碍公务 罪而入狱1年;如果一个抵赖而另一个坦白并愿 意作证,那么抵赖者将被判lO年监禁而坦白者将 无罪释放。④这种博弈格局可用矩阵表示如下:
在社会生活中,理性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
收稿日期:2008—09—3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逻辑研究”(批准号:06BZX050);天津市“十五”社科研究规划课题(批准号:TJQ5 —·zx004) 作者简介:蒋正峰(1970一),男,湖南道县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华南农业大学思政部讲师;贺 寿南(1972一),湖南双峰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3)行为的可行性范围的限制。按照完全理
性的要求,行为主体要在所有可行的备选方案中
进行比较、优化并作出选择。但令人遗憾的是,每
种备选方案都有各自独特的结果,而人们却并不
具备有关每个备选方案所导致后果的所有认知,
万方数据
许多可能方案甚至根本无法进入行为主体的评价 范围。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刻,行为主体都只能想 出非常有限的几个可能方案作为备选方案。@
关键词:博弈论;理性人;均衡;有限理性;进化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B8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9)01—0049—04
博弈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中发展 最为迅速、影响最为深刻的分支学科。它是以经济 个体决策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作为 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出发点,用约翰.C.豪尔绍尼的 话说,博弈论是关于理性主体间策略互动的理论, 就是说,它是关于社会形势中理性行为的理论。∞目 前,博弈论在理论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最大 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它的理性基础,也就是它对博 弈主体理性和行为能力基本假设方面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