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心得)之谈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育论文之谈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有人云:“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孩子的命运从思想、行为开端,但要落实于行为习惯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婴幼儿时期最该重视的,这才是习惯教育。注重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养,是为他将来成功的走向社会垒下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要了解良好习惯得先知道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自然的不知不觉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从小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则可以让人受益终身。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为今后升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结合自己的幼教工作谈一点个人意见。
一、习惯的养成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将每种习惯的内容自始至终贯穿于各项教育之中,其目的是,使各项教育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在日常工作中应通过系统教学、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家长工作、环境
创设五种途径,遵循“将每种好的行为先让幼儿认识,再产生情感、端正态度,然后通过培养其能力和技能,最后变成幼儿自觉自愿的行动——即形成好的习惯”的原则,在习惯养成过程中,真正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幼儿本身,要调动起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让幼儿自我约束自己,能自觉按照各种行为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如针对洗手卫生习惯的养成,一是可以通过让幼儿观察隔夜变质的洗手水,知道洗了手的脏水放上一两天会变混浊、有味,而一盆清水放一两天它仍然是清澈的。二是让幼儿结合看录像、听故事,有关不讲卫生、不洗手就拿东西吃,然后吃了肚子疼的图书、图片和有关资料,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三是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先挽起袖子,用自来水把手打湿,然后抹上香皂,手心手背轻轻的来回搓,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毛巾把手擦干)。为了增强大班幼儿的责任意识,我在教室门口创设了一个“我是值日生”的小栏目,把幼儿分成五组,分别在星期一至星期五做值日(摆椅子、分筷子、整理图书、倒垃圾、午餐管理等),每个幼儿都有劳动的机会,到了周五请幼儿评出最佳值日生,并发小奖品以示鼓励,还把照片粘贴在“勤劳的小蜜蜂”一栏中。通过这样积极鼓励的方法孩子的信心增强了,动手能力提高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养成了。
二、习惯的养成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随机教育和提供必要的条件。
1、不同年龄的孩子,应注重不同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的环境并不仅仅是美观,而应是看幼儿是否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推动幼儿的发展。小班幼儿的思维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大多是伴随着动作而进行的。这是因为年龄越小,生活经验越少,他们从事活动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协调自己行为的能力都较差。而且小班幼儿非常的好动,喜欢摆弄,注意力和兴趣都不能持久,因此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环境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创设能满足幼儿操作的环境,激发幼儿情感的体验,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托班、小班应以生活卫生习惯和语言为主,因为幼儿初入园,年龄小,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较弱,应注重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同时,在孩子情绪稳定之后,再对他们进行礼貌教育,即教育幼儿从小讲礼貌、尊敬师长、能够谦让,说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如:“老师早晨好!”“老师再见!”等。,如针对小班幼儿不肯自己走着上幼儿园的情况,我们把儿歌《宝宝爱上幼儿园》作为晨间谈话内容,通过短小,有趣的儿歌来教育幼儿。针对一些不爱洗澡,不爱换衣服的孩子,我们结合故事《猪猪变干净了》,暗示幼儿改正不良习惯。在中班应以健体习惯、劳动习惯和审美习惯的培养为主。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自我服务的同时,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加强身体锻炼,通过种种手段来感受美和表现美。针对大班孩子生活习惯不好的现象,我在墙上还设计了《看谁先到终点》的生活棋,幼儿通过在反复玩棋的过程中了解到哪些习惯是好的,该学的,哪
些习惯是不好的,不该学的。大班还应以学习和社会交往为主。在小朋友之间出现一冲突、矛盾也是很正常的,要解决好矛盾,就要学会交往。同时大班的幼儿面临升入小学学习,要搞好幼儿衔接,应注重学习习惯养成。
2、结合个体差异。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灵活对待,如:有的幼儿发育比一般幼儿较晚,协调能力差,到了中班才能画出较流畅的线条、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3、在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培养方面,我们十分注意随机教育。例如:有的孩子在饭桌上对着碗咳嗽,我们看见了就会马上告诉他这样做很不卫生,并教他们转过头去捂着嘴咳嗽。诸如此类的行为习惯,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做起,严格要求,有的放矢的进行随机教育孩子,孩子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侧重对孩子进行了自我服务教育,也就是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例如:循序渐进的教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上床睡觉将鞋子摆放整齐……等。坚持一贯、常抓不懈,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慢慢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4、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提供相应的条件,有助于孩子较快地形成习惯。比如,要求孩子饭后用餐巾纸擦嘴、用淡盐水漱口,每次吃饭时我们提前为他们准备好
餐巾纸和对好的淡盐水,刚开始他们还要老师的督促和提醒,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就养成了饭后擦嘴和漱口的习惯,吃完饭就会自觉自愿地去做。
三、通过表率的作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好模仿成人习惯,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具体形象而直观的示范。幼儿的模仿力极强,在幼儿园里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老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以及行为习惯的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幼儿礼貌用语的使用,在幼儿园,老师不小心踩了小朋友的脚,老师主动向幼儿赔礼道歉,说声“对不起。”在幼儿入园时,老师主动与幼儿打招呼,问声“小朋友好!”“小朋友早!”并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有的过程看似很平淡、很多余,但孩子在这个环境里生活,他们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形成好的习惯。
另外,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因此,我也常常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四、利用家长资源,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家长一起找原因,与教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