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建设制度2018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9.08•【字号】•【施行日期】2018.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2018年9月8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进入新时代,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迫切需求,关键和根本在教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加快建设新时代山西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到2022年基本实现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健全、职业发展通道通畅、事权人权财权管理体制相统一、待遇保障有力,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的建设改革目标,2035年实现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的宏伟目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1.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强化教师党员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加强对党员的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做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工作.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每年开展1次教师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学校共青团要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团组织建设,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党员发展对象.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尽快配齐思政工作专门力量,特别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加快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兼职教师的工作量,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实施教师队伍党建提升计划.按照学校管理隶属关系,省、市、县三级党委要加强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建设,将所有教师党员纳入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范围.深入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优化民办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教师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党务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教师党员在立德树人、做“四有”教师中的先锋模范作用.2.大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职业具有公共属性,承担着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公办中小学教师具有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要强化教师的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强化社会实践参与,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山西地方特色文化教育,引导教师了解党情、国情、省情、社情、民情,强化家国情怀,热爱祖国,奉献人民,扎根三晋大地,服务山西教育.要着眼青年教师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3.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建设体系,完善教师宣誓制度,建设一批师德涵养基地,强化师德实践,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支持鼓励教师开展义务送教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教师宣传题材作品立项,推出一批反映教师新时代风采作品,引导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紧密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实施师德建设行动计划.建立健全覆盖幼儿园、中小学和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体系.从2019年起,各级各类学校在职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教育管理部门为每名教师建立师德档案.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对师德失范的教师在教师聘任、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定期选树、宣传一批师德建设先进典型,展现新时代教师队伍职业形象和精神风貌,形成强大正能量.二、立足新时代新要求,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能力4.支持师范院校发展,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山西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师范教育体系,支持各市采取校地联合、与省外高水平师范院校合作等方式举办师范教育.办好现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30年前建设1所本科幼儿师范学校.推进政府、高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加大师范院校建设投入力度,提升师范教育保障水平,将师范专业生均基本支出拨款标准提升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3倍.切实提高生源质量,对符合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山西省内艰苦地区基层单位 (岗位)就业学费补偿管理办法的学生,省财政给予学费补偿,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落实国家师范院校建设标准和师范专业办学标准,调整优化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布局,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完善师范生教育实践制度,开展周期性师范类专业认证,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师范院校要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发展、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提高师范院校生源质量.改革招生制度,高校师范类专业采取提前批次录取或入校后二次选拔方式,选拔有志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类专业学习.鼓励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方式与相关院校联合培养地方急需的教师.完善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扩大省级公费师范生招生规模,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实施乡村教师培养计划.适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发展要求,制定支持地方政府与相关院校定向培养乡村教师政策,引导各地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期服务等方式与省内外高等师范院校联合培养“一专多能”和紧缺学科教师.扩大省级公费师范生招生规模,2020年起,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开始招收省级公费师范生.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支持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鼓励高校积极申报教师教育类省级重点学科.加大师范院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教师教育相关学位授权点建设力度.鼓励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以及高等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5.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中小学教师培养层次,为义务教育学校培养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本科层次教师,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培养专业突出、底蕴深厚的师范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教师.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转变培训方式,实行“互联网+教师发展”工程,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有机融合.改进培训内容,推行自主选学,实行学分管理,建立学分银行,强化结果考核,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建设一批省内外教师培训基地,建立健全市、县 (市、区)教师发展机构,加强专业培训者队伍建设,2022年前基本完成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研、电教等部门有机整合.鼓励教师海外研修访学,鼓励教师在职学习提高.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按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新标准,指导各地整合优化队伍资源,制定分年度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目标任务.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和全员培训项目,适应课程改革深化、信息技术普及和中高考改革对教师队伍新要求,提高培训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制定新时代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等遴选评价标准,加强骨干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按照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重视校长后备人才梯队建设,解决重选拔、轻培养问题.加大校长培训力度,重点开展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乡村学校骨干校长、校长后备人才、名校长培训培养.支持推广晋中市校长职级制改革.创优校长想干事能干事的环境,营造有利于专家型、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环境和氛围.6.建设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提高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扩大本科、专科层次专业以及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优化培养课程体系,突出保教融合,强化实践性课程,大力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的高水平幼儿教师队伍.建立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加大幼儿园园长和乡村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力度.依托高等学校和优质幼儿园,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幼儿园教师和教研员.鼓励师范院校与幼儿园协同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鼓励优质园采取集团化、联盟化办园方式,共享教师资源.7.建设高素质双师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应用型高校、优质高职院校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建设1-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专家、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职业院校可依法依规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和确定兼职教师薪酬.加强职业院校优秀骨干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青年技能名师,打造一批骨干带头人、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创新团队.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制度,造就一批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教育理念先进的职业教育领军人物.实施职业院校技能型双师型教师建设计划.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招聘和管理制度,通过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及社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与职业院校教师相互兼职制度、设立校内特聘岗位、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等办法和途径,加快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步伐.到2020年,全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 (含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达到60%以上,其中,国家示范骨干学校和重点学校达到85%以上,省级示范和重点学校达到75%以上.高职院校全部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8.建设高素质创新型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支持高校探索教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设立教师发展中心,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按照每年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1.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完善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和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度.健全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制度,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重视各级各类学校辅导员专业发展.加强高校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发挥“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高校积极参与学科、专业认证,带动高校教师整体水平提升.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文交流机制,有序推动国内外教师双向交流,拓宽教师国际视野.支持孔子学院教师、援外教师成长发展.实施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地方合作项目,高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教师出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聚焦山西“双一流”建设和“1331工程”,坚持引育并举,加快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环境,支持高校面向全球“一事一议”引进顶级人才团队,支持高校培养和引进活跃在国内外学术前沿、面向山西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统筹做好国家和省重大人才项目推选工作,实施“三晋学者”选聘计划等人才项目.赋予高校国家“千人计划” “万人计划”专家和“三晋学者”组建团队自主权,团队成员可采取考核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公开招聘.支持高校依托国家和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创新平台及产学研用创新研发平台,加强团队建设,强化人才储备,增强团队持久竞争力.加强高端智库建设,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汇聚培养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名师.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遴选和培育中要突出教书育人,让科学家同时成为教育家.实施高校教师激励引领计划.落实高等学校放管服改革政策和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收入分配自主权,激励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指导高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系统组织高校教师研修提高.对接经济社会重大战略需求,统筹做好国家和省各类重大人才项目推选工作,为各类人才发挥才干创造宽松环境.评选一批教学名师、黄大年式教学团队.三、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教师工作积极性9.规范和创新中小学编制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和教育发展新需要,按照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的原则,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创新编制管理,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根据公办中小学生源情况等原则上每3年调配一次编制.制定乡村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编制核定办法,探索制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除用于公办幼儿园以外,严禁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截留中小学编制.严禁在编不在岗和以各种形式“吃空饷”.因培训、病休、生育等造成的教师临时性缺员,支持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聘用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核定编制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的,县级党委、政府可通过统筹县域事业编制设立编制“周转池”予以解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依法依规聘用学科教师.对工勤和教辅等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岗位,纳入当地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严禁中小学校私自使用代课教师.10.优化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全面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县级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核定编制总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核定岗位总量,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和岗位总量内统筹管理教师,学校按岗聘任、聘期管理.立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超缺编问题,推动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坚决调整农村小规模学校和空壳学校富余教师.启动“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每年为艰苦偏远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和教学点招聘补充1000名优秀教师.实行学区(乡镇)内短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制定走教教师补助政策.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鼓励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加强公办幼儿园和普通高中教师配备管理,满足学前教育发展和适应高考改革选课走班及课程改革需要.实施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计划.深入推进晋中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积极推广晋中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县管校聘”经验,2020年每市至少确定1个县 (市、区)开展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2022年所有县 (市、区)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激发中小学办学创新活力,努力造就专家型、教育家型校长队伍.2020年,所有县 (市、区)全面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11.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新入职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提高新招聘教师学历门槛,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初中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有条件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积极探索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办法,强化对申请入职人员的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健全教师常态补充机制,教师补充实行公开招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并接受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和监督.12.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具体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衔接.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重点关注长期扎根乡村学校工作的乡村学校教师.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加强聘后管理,激发队伍活力.防止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干扰正常教学.不得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加强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树立正确导向,完善优胜劣汰机制.13.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岗位管理、教师招聘、绩效考核、人才评价、人才引进等制度,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标准.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或人员配备规范.推行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支持职业院校专设流动岗位,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和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修订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和考核评价制度,科学评价教师.开辟职业院校招聘引进急需、紧缺高级技能型人才绿色通道,吸引优秀拔尖高技能人才进入职业院校任教.加大对领军人才、具有精湛技艺的专业技能人才等的支持力度.14.深化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落实高等学校“放管服”改革有关政策,探索实行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及省有关规定,在核定的人员总量内自主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自主制订教师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办法和离岗创业办法、科研经费管理细则,自主安排、执行用人计划.严把高等学校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优化教师结构,鼓励高等学校加大聘用具有其他学校学习工作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力度.配合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落实外籍教师资格认证、服务管理等制度.帮助青年教师和引进的高端人才解决住房等困难.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职称评审权下放至高等学校.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等学校可联合评审或委托评审.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职称评聘事中事后监管.推动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准聘和长聘相结合,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将师德表现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提高教育教学业绩在评聘中的比重,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坚持正确导向,畅通高端特殊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职称评聘绿色通道,推动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四、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15.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各地在制定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奖励方案时,应根据当地财力统筹考虑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低于500元/月的标准安排中小学班主任津贴专项资金,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16.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和绩效工资倾斜等政策,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努力惠及更多乡村教师.依托山西省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设立山西省乡村教师关爱基金,资助因特殊情况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乡村教师.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住房保障范围,鼓励地方出台乡村教师在城区购房优惠政策.推动地方政府为乡村教师解决网络、电脑、电视、用餐、洗浴等相应设施,关心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巩固乡村教师队伍.培训进修、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17.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2.11•【文号】教师〔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2.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教师〔201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编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编办:现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2018年2月11日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
为深入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的决策部署,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工作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
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其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教育部制定了新的中小学建设标准,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为中小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首先,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明确了教学设施的要求。
校园环境的优美与舒适
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新标准要求学校建设要有合理的布局和美观的环境,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也要按照标准规划和建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其次,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强调了教学设备的配备。
现代教育需要先进的教
学设备来支持教学活动,新标准规定学校要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设备、体育器材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此外,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还注重了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教育事业
的基石,新标准要求学校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另外,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还关注了学校管理和安全保障。
学校管理的规范
和安全的保障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标准要求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总的来说,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的出台,为中小学的建设提供了更为明确的
指导,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认真贯彻实施新标准,确保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8.02.20•【文号】•【施行日期】2018.02.20•【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20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现就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兴国必先强师,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1.战略意义。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
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
有的地方对教育和教师工作重视不够,在教育事业发展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亟须加大;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支持不够;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摘要:高水平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探究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成因,最后提出了建设性解决措施,以期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建设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
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既面临着全新的内外部环境,也需要承担起新的责任与使命。
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但是职业教育本身具有职业性和技术性特性。
因此,对职业院校教师开展教学应具备的能力就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8年1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学计划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高质量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育教学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双师型”教师定义为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此实现职业教育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现状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部分刚毕业的硕士、博士加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成为了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力量,然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却与预期有很大差距。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尚不完善, 青年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教学内容不熟悉或把握不当。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虽然学历层次较高, 但大部分人的成长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不少高校在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便让刚走出校门的新入职青年教师直接走上讲台。
由于教学经验和生产实践知识缺乏,大部分青年教师对整个课程体系缺乏准确的定位和理解,教学过程离不开教材,教学内容缺少创新。
高校“双创”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摘 要]“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高校“双创”师 资队伍建设才刚刚开始。高校“双创”师资建设主要存在重部门轻合作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实践等 问题。高校“双创”师资队伍建设对策是:整合相关部门资源、数量与质量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双创”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042(2018)10001703
二、高校“双创”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安徽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政策鼓励“双 创”,“双创”工作在安徽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对于 关乎“双创”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特别是 高校“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才刚刚开始。其目前存在 以下三个问题。 (一)重部门、轻合作 目前该高校“双创”教育师资主要分布:一是基 础教学部公共课就业指导教研室,师资 29人,就业 指导学科每个班级有 4课时创业课授课任务;二是 学生处,需获得安徽省创业模拟实训师资格,师资 5 人,每年有学生处创业模拟培训任务;三是校团委负 责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参与的相关指导教师面向 全校所有教师;四是经贸系及部分院系的创客空间 项目教师,项目负责 8人;五是 2016年该校参加首 届安徽省“双创”培训的教师,师资 7人。以上教师 有院系交叉。 校 内 兼 职 教 师 授 课 主 要 是 理 论 课,部
收稿日期:20180719 基金项目:阜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校 级 科 研 项 目 (2017jkyxm10);安 徽 省 质 量 工 程 项 目 (2016jyxm0785);安 徽 省 级 科 研 重 点 项 目
(SK2018A1036)。 作者简介:金 鑫(1982),男,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浅谈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概要:高校的发展需要一支能力突出、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高素质队伍,高校承担着地方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为其提供各类人才资源,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根本策略。
高校应立足于实际,从人才引进机制、综合素质提升、培训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1)高校教师培训机制有待完善。
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有待加强,培训机制有待完善。
近些年高校教师规模显著扩大,师资队伍的年轻化的趋势明显,普遍没有经历教学训练和实践锻炼,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普遍存在着“重引进、轻培养”的状况,没有基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起来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不足,高校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
2)高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待提高。
高校教师的业务素质要进一步提高。
现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更新与增长与日俱增,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的高校教师,没有深厚的功底很难适应学科相互渗透、科技不断发展的趋势,就会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历史任务。
师德建设薄弱。
良好的师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教师的思想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3)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且在学科、专业之间分布不均衡;从年龄结构上看,年青教师比例偏大,教师队伍中能担任教学和科研重任的、具有突出业绩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较少。
这样的形式和状况,定将影响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是高质量教学,开展科研活动的保证。
4)高校教师数量仍显不足。
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造成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高校在校生人数的激增,使高校教师出现数量上的大缺口,导致生师比偏高。
构建合理的临床师资队伍
临床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帮助医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学习阶段,并为其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质量[1]。
非直属附属医院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资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
在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前提下,必须依托完善的科学的临床师资队伍,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我院以申请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为契机,通过分析本院面临的教学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医生教学水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我院临床师资存在的问题我院于2003年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积淀,基本上能够按照高校各专业教学大纲、实习大纲的要求完成所承担的临床教学任务,但临床教师无论意识还是教学水平都有待加强与提高,整体师资队伍水平距离直属医院还有一定距离,主要问题如下:1.1教师培养缺乏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前期,对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师的培养多表现为短期行为,缺乏长远规划及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缺乏持续、有效的学习和实践,致使整个医院的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1.2综合素质不高,教学能力不强临床医务人员由于医疗任务繁重,缺乏充足的时间,并且部分临床教师未经过系统、规范化的培训,教学能力不足,难以保证理想的全程教学质量。
具体表现为缺少相关教育理论课程的培训和学习,不了解教育的科学和规律,没有掌握必要的教学技巧;大部分临床教师对教案的书写、课堂时间分配、授课方法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教学效果不佳。
1.3教学观念、教学意识淡薄现行医疗体制下,临床科室为了完成医院下达的医疗任务,必然要先保障临床医疗质量,完成临床工作任务[2]。
部分医师出自于各方面利益的考虑,存在重临床轻教学的观念,教学意识淡薄,被动接受教学任务,较少从理论联系实践方面指导学生学习,病例讨论等教学活动质量不高。
浅谈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之“六个工程”
61OCCUPATION2020 05编辑 祁 娜TEACHERS师资培养浅谈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之“六个工程”文/朱儒梅摘 要: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实施“师德塑造工程”“结构优化工程”“全员提升工程”“工匠培育工程”“领雁助长工程”“保障机制工程”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成名”的“三成”效应。
关键词:中职学校 师资队伍建设 六个工程教师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领路人。
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教学能力都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影响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强弱。
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中职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必须提档升级,实施“六个工程”,即“师德塑造工程”“结构优化工程”“全员提升工程”“工匠培育工程”“领雁助长工程”“保障机制工程”,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师德塑造工程——着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学生素质的高与低,关键在教师。
教师的一言一行所起的表率作用影响学校校风、学风建设,对学生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实施“师德塑造工程”引导教师强化“三个牢固树立”,做“四有好老师”,当学生“四个引路人”。
1.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师德修养坚持党的组织生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培育党员教师师德标兵,形成师德风向标。
2.建立师德师风讲座团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教师素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师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结构优化工程——合理构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青年教师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后续力量,他们虽然精力充沛,工作积极性高,但存在实践经验缺乏、奉献精神不足等问题。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小学一、教师队伍现状分析我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是老教师虽所占比例小,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教学经验还不能起到较大的表率、模范作用。
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很强,但还缺乏教学经验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科研、教改教研工作也相对薄弱。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北京市农村教育工作会精神,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依据我镇教师队伍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和干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怀柔教师队伍整体提高做出贡献,为怀柔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坚持满足需求与提高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稳步推进我镇教师队伍的建设。
坚持开放、流动、竞争、有序、均衡的原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正确处理流动与稳定的关系。
坚持依法治教的方针,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和建设教师队伍。
四、主要目标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我镇教育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建设一支数量适当、分布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达到国家规定学历。
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
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以适应课程、教材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尤其英语、美术、体育、音乐、写字等学科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大专以上专业学历。
专任教师中98 %达到本科学历。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信念坚定、发展潜能大、后劲足、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多种层次为类型的骨干教师群体。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全面推行和不断深化教师聘任制,做到用人与治事相结合,努力形成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师资和人事管理新模式。
五、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培养一支学风浓、教风正、身心健、业务精、有思想、有智慧的新型教师队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2018年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2018年教帅队伍建设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上级部门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创新培养机制、优化培养模式,努力打造一支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思路(一)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强化教科研的引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着力提高教师新课程的教学能力,全面实现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壮大优秀教师队伍;健全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全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知识丰富、勤于育人、精于教书、善于创新、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
(二)基本思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改革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我们的思路是: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提高环节,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多出成果;发扬严谨治学的优秀传统,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三)具体措施1.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意见》,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把师德表现作为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使“敬业、奉献、团结、进取”的木中人精神,以及不计名利、以校为家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广大。
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2018
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等文件精神,依据《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辅导员的定位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二、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恪守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守则;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一)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二)党团和班级建设。
开展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开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团组织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宝塔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区教育局《》等文件,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升我校教师师德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以我校常规工作与日常培训相结合,遵循“优化结构、彰显特色、注重师德、提升水平”的原则。
面向全体教师,逐步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师资队伍。
二、建设目标(一)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
定期评选师德模范先进个人,建立教师宣誓制度和师德公开承诺制度。
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
完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师德考评体系,对于违反党纪党规、法律法规,以及被媒体曝光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教职工,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教师专业素养建设目标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能够胜任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技能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教学方法高效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能够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尤其是要提高高效课堂的有效性,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让全体学生动起来,人人有事干,不让一个大脑偷懒”,的新课改理念。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方案(一)师德师风建设第一阶段:理论学习时间:3--4月份负责部门:德育处1.聘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来我校进行讲座,听取优秀事迹,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提升。
2.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意见》、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等师德师风建设有关文件和要求,增强教师依法从教的意识。
2018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
2018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姓名:XXX学校:XXX时间:XXX第1 页共5 页2018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各中小学为实现我区教育新的发展目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思路,特提出本实施意见。
请各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以《xx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为指导,围绕“促进全区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尽快形成一支数量足、质量优、影响广的骨干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全区教师队伍整体实力。
二、培养计划用五年时间培养1—2名国家级骨干教师、5名左右省特级教师、10名左右省级骨干教师、2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0—80名市级骨干教师、200名区级骨干教师、400名区教坛能手、800名校级骨干教师,使我区有一批教师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的教育专家。
其中区级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是:~—~年每年各培养评选区教坛能手100名;~—XX年每年各培养评选区级骨干教师50名。
同时,积极选送我区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养,选送对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确定。
三、培养目标通过培养,使各级培养对象在教育理念、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分别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要求。
各层次骨干教师培养目标要求分别按照《四川省特级教师管理暂行办法》、第 2 页共 5 页《成都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xxx区骨干教师评选、考核和管理意见》(x教发【~】22号)中规定的骨干教师相应职责确定。
四、组织领导区教育局成立xxx区师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局领导、有关科室、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和教育专家组成,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评审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xxx成员:xxx、xxx、xxx、xxx、x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具体负责本方案的实施、检查和总结工作。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最新版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结合我校特色校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二、基本原则1、思想政治品德建设和知识业务能力提高相结合。
2、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相结合。
3、对外引进和对内培养相结合。
4、提高学历层次和提高实际能力相结合。
三、建设目标1、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四、主要任务1、力争在5年内,使我校专任教师总数及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结构逐步合理,在专任教师全部本科以上学历的基础上研究生比例达到8%,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达到25%以上,“双师型”教师达到50%以上,每个专业均应有2名以上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每个专业要培养4名以上有较高教学水平的骨干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表2、认真组织专任教师全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定期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XX省XX职业中专学校创办于1980年,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XX县职业教育中心主体校、首批“XX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XX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项目A类培育校。
2018年,学校加入XX职教联盟,成为XX医学科技职业学院XX分院。
2018年12月,XX县委县政府整合职教办学资源,把XX县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全建制并入XX 职业中专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体制,学校成为一所集全日制教育、非全日制教育与短期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办学校。
一、基本情况全校在编教职工179人(包括原卫校转入7人),男教师111人,女教师68人,后勤人员33人,专任教师139人。
专任教师中的公共基础课教师77人,专业课教师62人,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比例5.5:4.5。
高级讲师职称82人(含原卫校3人,已评未聘9人),讲师(中级)77人(含原卫校3人),助理讲师(初级)12人(含原卫校1人),未定级6人,工人编制2人。
平均年龄45.89岁,其年龄结构如下。
其中,男教师平均二、存在问题(一)教师老年龄化严重。
教师平均年龄45.89岁。
其中,男教师平均年龄47.63岁,女教师平均年龄43.05岁。
各年龄段占比如下表。
其中,46岁以上的教师(含46岁)占57.54%,50岁以上的教师(不含50岁)占27.93%,36—45岁占30.17%,而35岁以下(含35岁)教师占12.29%,年龄结构不合理,教(二)师资结构不合要求。
目前,学校专任教师139人,其中公共基础课教师77人,专业课教师62人,共公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比例为5.5:4.5,达不到省标4:6要求,存在共公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构不合理。
备注:需求数按2019年班级数进行测算备注:需求数按2019年专业群班级数进行测算(三)新办专业缺乏师资。
2019年拟新开办专业:加工制造专业群新开设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染整技术”等3个专业,教育艺术专业群增设“幼儿保育”专业。
2018年教育政策解读
2018年教育政策解读2018年,中国教育政策在教育体制改革、优质教育资源配置、职业教育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2018年教育政策进行解读,包括新高考改革、职业教育改革、科技创新教育等领域的政策措施。
一、新高考改革2018年,我国启动了新高考改革试点工作,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升学压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是改变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体系,引入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新模式。
新高考改革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首先,取消了综合素质评价单独命题,转而将其融入学业水平考试,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
其次,取消了传统的分科考试,将高中阶段的学科设置变为综合性科目和选考科目,旨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再次,加大了对技能人才、体育特长生等其他特殊群体的录取力度,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最后,推动了高考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引入“平行志愿”制度,增加了考生的自主权。
新高考改革的实施对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在应对新高考改革时需要提前全面规划、有针对性地准备,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并适应新的考试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育机构要积极配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针对新高考需求的培训和辅导。
二、职业教育改革2018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职业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受到了社会认可度不高、行业对接不畅等问题的制约。
为了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地位,2018年职业教育改革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改革职业教育的评价机制。
在职业教育评价中加大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的考核权重,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实际技能。
同时,为了提高职业教育教育质量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加强了对职业院校的管控,鼓励高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
其次,改革职业院校的管理机制。
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了职业院校的分类管理,强调不同职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鼓励学校与地方、企业相结合,促进产教融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
班主任队伍建设方案
城关镇中心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方案2018--2019学年度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建立一支思想好,素质高的班主任队伍是我校长期的重要的工作,为此,特制定班主任队伍建设方案如下:一、建立班主任上岗择优制度,逐步实现班主任岗位的优化。
班主任上岗需三年教令以上,新教师上岗要安排老班主任结对子给予指导,由年级推荐,校长任免。
基本条件:良好的师德,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稳定的心态和较好的身体素质。
班主任津贴按学校的经费情况,逐年调整,班主任在评职称、评优、升工资等给予优先考虑。
二、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素质。
新班主任上岗前进行一星期的培训。
学习班主任暂行规定和职责以及学校有关班级管理规定,进行班主任基本技能的培训;每学年办一次班主任学习班,时间一周,形式多样,本校组织经验交流专题讨论等,组织外出观摩学习,参加教委组织的针对性较强的短期培训班。
三、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制定科学的操作性较强的班主任工作考评办法,组建学校——学部——年级分层考评渠道,考评结果与评职称,评先,升工资各类津贴挂钩,对于考评成绩不合格的教师及时进行调整。
四、建立班主任休整制度,调整班主任的身心疲劳,为班主任创造再学习的条件,凡是连续担任两个学段的班主任,休整一个学段,休整期间仍需参加各种培训,如休整后重新担任班主任,休整期间可以享受一定的班主任津贴。
城关镇中心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方案2016--2017学年度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学德育大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规文件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贯彻《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暂行规定》,针对学校办学的新情况和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自身特色,从而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度上坚决落实,工作上具体扎实,探索德育工作规律,铸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班主任队伍,转变班主任教师的训、压、管的封闭型模式,逐步建立导、帮、励的开放型模式,形成我校班主任工作作风,概括起来就是师德高尚、敬业爱生、无私奉献、讲求教育与管理艺术,使学校的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既井井有条,又充满活力,努力提升办学品味,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贞丰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资源, 是加快我校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队伍和优秀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学校高水平发展需要,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为目标,以师资队伍梯队建设为核心,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和考核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二、工作措施(一)成立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管理组长:王继雄
副组长:周海军
成员:郑建明、曾孝芳、蔡长虹、雷娇、施旋、龚修文、胡霆海、袁代荣、刘敏、冯馨
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全校各部门核心工作,全面、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定期研究、检查、督查制度,形成
齐抓共管的体制。
(二)加强师德培养,提高教师以德立教的认识坚持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制度,通过辅导报告、学习优质教师先进事迹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
展师德教育活动,把政治学习、形势任务教育与培养教师远大职业理想和深厚的职业情感融合起来,促使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和职责,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实施青蓝工程,强化对新任教师的培养针对学校新教师多、年轻教师多的实际,为尽快使新教师、年轻教师成长起来,充分发挥优秀的成熟型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校坚持实施青蓝功臣,帮助新教师达到“一年合格,三年职称,五年成为骨干教师”的目标。
(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建立和完善教师进修培训制度
1. 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
坚持以在职进修为主的原则,要求学历不达标者必须达标,积极鼓励教师结合专业和科学建设需要及个人发展需求攻读本研究生学位和更高学位。
2. 实施专业教师技能提升计划。
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技能训练,提出训练的具体目标,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每年组织一次全校性技能大赛、创新大赛,选拔优秀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技能大赛;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多出创新成果。
3. 认真组织开展校本培训。
通过专家来校辅导、名师示范引领等形式,充分挖掘、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全面的现代职教理论、课程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能力,使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
4. 实施优秀教师外派培训计划。
学校根据专业和学校建设需要,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批有一定教学水平、工作认真负责、有培训前途的教师参
加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及相关项目培训。
5. 严格执行教师继续教育有关要求。
第一,每位教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总学时数不得低于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学时数,其中校本培训不得低于规定的学时。
第二,督促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和考核。
(五)实施教师业务竞赛工程,提升教师教学技艺认真组织开展教师业务竞赛,如组织开展优课评比、教学案例比赛、优秀课件制作、说课比赛等。
以赛促练,锤炼提高教师教学技艺
(六)实施教师创意论坛工程,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课改能力以学术沙龙、专题报告、读书心得交流等形式,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等内容,每学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论坛、认真总结、归纳教师中的创新思维,指导教师撰写创意论文,组织教师参加创意论坛论文评比。
(七)实施课题研究工程,增强教师教科研能力认真制定课题申报、研究、鉴定管理办法和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有关规定,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教科研和课程改革的氛围。
1. 每个教研组都要有校级及以上的科研课题,并组织开发校
本教材,学校每年至少申报一个县级以上科研课题,认真组织推进,并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 每位教师每年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特别是围绕专
业建设、课程改革和科研课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八)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1. 督促教师创造条件,及时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不断优化教师的职称结构。
2. 通过技能提升计划,不断提高专业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3.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积极实行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逐步做到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生产一线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工作不少于两个月。
保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企业发展同步,并努力提高研究能力。
4. 认真组织开展每年一次的专业教师市场调研活动,让广大教师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不断提升专业建设能力和创业经营的意识,展现应有的职业素养。
5. 在外派培训、名师评选时,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
(九)实施名师工程,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制定首席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定期进行评选工作,推选一批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业务精湛、业绩优秀、工作量饱满,在专业(学科)建设中起重要作用和影响力的教师为专业(学科)首席教师、带头人、骨干教师,使其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的核心力量。
2. 建立名师工作室,为名师创造相对较好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名
师的典型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十)建立稳定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调优学校专业教师结
构
根据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从企业、行业选聘一些专家、高级技术人员的能工巧匠作为外聘兼职教师,独立承担某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学,调优师资结构和弥补专业师资的欠缺。
逐步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外聘教师队伍。
并制定外聘教师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外聘教师的聘用、管理和考核。
(十一)建立教师专业成长卡,指导规划教师专业成长为督促、指导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效率,学校根据师资队伍建设的总目标,结合每位教师的实际,帮助每位教师专业成长卡。
对每个教师的职称晋升、学历提升、技能提升、业务进修、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
学校将对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进行管理和考核,让教师把专业能力提升作为一种自主的、自觉地、有计划地追求。
(十二)建立激励考评机制,深化人事改革,加强岗位管理,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活力
1. 实行教学质量考核奖惩制度。
根据教师的岗位要求,坚持公开、客观、全面的原则,对教师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实施
奖惩,倡导追求质量、追求卓越的上进氛围。
2. 实行教师学历提升、技能提升进行奖惩,形成激发教师自我成
长、自我完善、不断提升的驱动力、
3. 实行优秀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制订优秀教师科研成果评选与
奖励办法,对优秀教科研成果进行奖励,激励广大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工作。
4. 实行名师工作考核与津贴制度。
每年对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教学工作、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教研工作等方面发挥的引领作用及工作实效情况进行考核,以决定其是否连任,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相应津贴。
5. 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校内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管理,健全分配激励机制。
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情况,逐步实行对在教学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职的教师予以解聘或“高职低聘”,对教学成绩显著,符合一定条件的教师实行“低职高聘” ;建立重实绩、重质量,向教育教学一线、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贞丰县职业技术学校
2018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