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变化解读(2018)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解读

2015
>10000
人 红色数字单位为 ,
因食品安全问导致死亡!
今天在座和通过视频网络参与交流的各位餐饮企业负 责人以及执法同仁,有相当部分是业界精英或业务骨干,同 时也有初入行内的潜力新锐。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将,我们都 面临着同一个问题:餐饮消费者需求在升级在更新,经营模 式在升级在更新,业态在升级在更新。在这种形势下,切不 可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更不要说许多业内新老从业者甚至 我们的执法人员连之前的老规范也知之不足!因此我们必须 认真学习、掌握新规范,使之达到可实操、可落地,才能实 现我们需要的有效保护。
原料(含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管理5
6.4.4按照食品安全要求贮存原料。有明确的保存条件和保质期的,应 按照保存条件和保质期贮存。保存条件、保质期不明确的及开封后的, 应根据食品品种、加工制作方式、包装形式等针对性的确定适宜的保 存条件(需冷藏冷冻的食品原料建议可参照附录M确定保存温度)和 保存期限,并应建立严格的记录制度来保证不存放和使用超期食品或 原料,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6.4.5及时冷冻(藏)贮存采购的冷冻(藏)食品,减少食品的温度变 化。 6.4.6冷冻贮存食品前,宜分割食品,避免使用时反复解冻、冷冻。 6.4.7冷冻(藏)贮存食品时,不宜堆积、挤压食品。 6.4.8遵循先进、先出、先用的原则,使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 品相关产品。及时清理腐败变质等感官性状异常、超过保质期等的食 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术语与定义3
2.13粗加工制作区 指对原料进行挑拣、整理、解冻、清洗、剔除不可食用部分等加工制 作的区域。 2.14切配区 指将粗加工制作后的原料,经过切割、称量、拼配等加工制作成为半 成品的区域。 2.15餐用具清洗消毒区 指清洗、消毒餐饮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的区域。 2.16就餐区 指供消费者就餐的区域。 2.17辅助区 指办公室、更衣区、门厅、大堂休息厅、歌舞台、卫生间、非食品库 房等非直接处理食品的区域。 2.18中心温度 指块状食品或有容器存放的液态食品的中心部位的温度。
2018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亮点

范内容增加了许多内容,其中在“就餐服务”
和“采购管理”环节就提了不少明确要求, 这许多要求在原有规范是不涉及的。
4.3.4.3就餐区不宜铺设地毯。如铺设地毯, 应定期清洁,保持卫生。
5.4.1.1食品处理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 设施,就餐区宜设置洗手设施。
自查:13.4.2根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本规范,自 行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食品安全自查。
检测:9.1.1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制定检 验检测计划,定期对大宗食品原料、加工制作环境等 自行或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验检测。
公示:13.7.2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 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网上公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 称、地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信息、食品经营许 可证。
13.3.2宜根据自身业态、经营项目、供餐对象、供 餐数量等,建立如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a)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b)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c)场所及设施设备(如卫生间、空调及通风设施、
制冰机等)定期清洗消毒、维护、校验制度;
d)食品添加剂使用制度; e)餐厨废弃物处置制度; f)有害生物防制制度。
5.4.2.3应在出口附近设置洗手设施,洗手设 施符合5.4.1条款要求。
13.8.3.1定时清洁卫生间的设施、设备, 并做好记录和展示。
13.8.3.2保持卫生间地面、洗手池及台面
无积水、无污物、无垃圾,便池内外无污 物、无积垢、冲水良好,卫生纸充足。
13.8.3.3营业期间,应开启卫生间的排风 装置,卫生间内无异味。
8.3.1.5食品的温度和配送时间应符合食品安全要 求。
同样的,对于“烹饪”,也是在提出一般 要求后,重点介绍了油炸、烧烤、火锅、 糕点和自制饮品的管理要求
2018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亮点

同样的,对于“烹饪”,也是在提出一般 要求后,重点介绍了油炸、烧烤、火锅、 糕点和自制饮品的管理要求 7.4.3.2油炸类食品 7.4.3.3烧烤类食品 7.4.3.4火锅类食品 7.4.3.5糕点类食品 7.4.3.6自制饮品
在新版《规范》中,明确列出了12条禁止 行为,涵盖我们近年来遭遇的餐饮食品安 全问题。
在新版《规范》中,结合餐饮卫生的具体 实践,提出了许多细节化的要求,这些要 求,让《规范》操作性不断增强。 以卫生间为例,新《规范》中要求:
5.4.2.1卫生间不得设置在食品处理区内。卫 生间出入口不应直对食品处理区,不宜直对就 餐区。卫生间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 闭。 5.4.2.2设置独立的排风装置,有照明;与外 界直接相通的窗户设有易拆洗、不易生锈的防 蝇纱网;墙壁、地面等的材料不吸水、不易积 垢、易清洁;应设置冲水式便池,配备便刷。 5.4.2.3应在出口附近设置洗手设施,洗手设 施符合5.4.1条款要求。
8.3.2.2包装或容器上应标注中央厨房的名 称、地址、许可证号、联系方式,以及食 品名称、加工制作时间、保存条件、保存 期限、加工制作要求等。 8.3.3.2(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食品配送) 容器上应标注食用时限和食用方法。 8.3.4.5(餐饮外卖)宜在食品盛放容器或 者包装上,标注食品加工制作时间和食用 时限,并提醒消费者收到后尽快食用。
在新《规范》中,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 范内容增加了许多内容,其中在“就餐服务” 和“采购管理”环节就提了不少明确要求, 这许多要求在原有规范是不涉及的。
4.3.4.3就餐区不宜铺设地毯。如铺设地毯, 应定期清洁,保持卫生。 5.4.1.1食品处理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 设施,就餐区宜设置洗手设施。 5.4.2.1卫生间不得设置在食品处理区内。 卫生间出入口不应直对食品处理区,不宜 直对就餐区。卫生间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 能自动关闭。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解读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解读今天,市场监管总局继续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解读,供大家学习参考。
问题1:《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修订版)》有哪些主要内容?答:新修订的《规范》是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切实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防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
新修订《规范》在体例上做了大幅度修订,从章节体例调整为标准体例。
新修订《规范》的发布形式,也从通知形式调整为公告形式。
新修订《规范》分为主体和附件两部分。
主体部分包括总则、术语与定义、通用要求、建筑场所与布局、设施设备、原料管理、加工制作、供餐用餐与配送、检验检测、清洗消毒、废弃物管理、有害生物防制、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求、文件和记录等16项内容。
附件共有13个。
问题2:请举例说明一下与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相比较,新修订的《规范》都有哪些主要调整。
答:一是完善了相关制度。
新修订《规范》遵循风险管理理念,增加了一些新制度、新要求,例如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建立并实施场所及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消毒维护校验制度、食品安全自查制度等,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主动防范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和监管形势的发展,倡导采用“明厨亮灶”方式公开加工制作过程,公示食品的主要原料及其来源等。
根据全国食物中毒发生的新规律、新特点,对禁止采购、贮存和使用亚硝酸盐,使用甲醇等作为燃料应加入颜色进行警示,防止作为白酒误饮等做了规定。
二是提高了部分硬件要求。
新修订《规范》对餐饮服务场所环境和设施设备的要求进行了很多微调,提高了硬件要求。
例如,丰富了洗手设施要求。
对洗手设施提出了洗手设施附近配备洗手液(皂)、消毒液、擦手纸、干手器等要求。
增添了有害生物防制设施设备要求。
对灭蝇灯、鼠类诱捕设施、防蝇帘及风幕机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三是强化了风险管理。
新修订《规范》更加关注从食品原料采购至餐食供应的过程管理,严防加工制作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增补、完善、提高了许多管理要求。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最新版)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最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1 总则1.1为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餐饮经营行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保证餐饮食品安全,制定本规范。
1。
2本规范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单位食堂等主体的餐饮服务经营活动。
1.3鼓励和支持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1.4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食。
1.5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降低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1。
6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提示消费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浪费.2 术语与定义2。
1原料指供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2。
2半成品指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制作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不包括贮存的已加工制作成成品的食品。
2。
3成品指已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饮用的食品。
2。
4餐饮服务场所指与食品加工制作、供应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区域,包括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和辅助区.2.5食品处理区指贮存、加工制作食品及清洗消毒保洁餐用具(包括餐饮具、容器、工具等)等的区域。
根据清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
2。
6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受到污染,清洁程度要求较高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专间、专用操作区.2.7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间,包括冷食间、生食间、裱花间、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分装或包装间等。
2.8专用操作区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现榨果蔬汁加工制作区、果蔬拼盘加工制作区、备餐区(指暂时放置、整理、分发成品的区域)等。
2.9准清洁操作区指清洁程度要求次于清洁操作区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烹饪区、餐用具保洁区。
2.10烹饪区指对经过粗加工制作、切配的原料或半成品进行热加工制作的区域。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最新版)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最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1 总则1.1为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餐饮经营行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保证餐饮食品安全,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单位食堂等主体的餐饮服务经营活动。
1.3鼓励和支持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4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食。
1.5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降低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
1.6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提示消费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2 术语与定义2.1原料指供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
2.2半成品指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制作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不包括贮存的已加工制作成成品的食品。
2.3成品指已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饮用的食品。
2.4餐饮服务场所指与食品加工制作、供应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区域,包括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和辅助区。
2.5食品处理区指贮存、加工制作食品及清洗消毒保洁餐用具(包括餐饮具、容器、工具等)等的区域。
根据清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
2.6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受到污染,清洁程度要求较高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专间、专用操作区。
2.7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间,包括冷食间、生食间、裱花间、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分装或包装间等。
2.8专用操作区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现榨果蔬汁加工制作区、果蔬拼盘加工制作区、备餐区(指暂时放置、整理、分发成品的区域)等。
2.9准清洁操作区指清洁程度要求次于清洁操作区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烹饪区、餐用具保洁区。
2.10烹饪区指对经过粗加工制作、切配的原料或半成品进行热加工制作的区域。
2018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最新版)

2018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最新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做好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保证相关工作单位都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食品生产,保证人民的健康。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最新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8年第12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公告为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规范经营行为,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保证餐饮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修订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现予以发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6月22日(公开属性:主动公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1 总则为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餐饮经营行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保证餐饮食品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单位食堂等主体的餐饮服务经营活动。
鼓励和支持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食。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降低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提示消费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2 术语与定义原料指供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
半成品指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制作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不包括贮存的已加工制作成成品的食品。
成品指已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饮用的食品。
餐饮服务场所指与食品加工制作、供应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区域,包括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和辅助区。
食品处理区指贮存、加工制作食品及清洗消毒保洁餐用具(包括餐饮具、容器、工具等)等的区域。
根据清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
2018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6月22日(公开属性:主动公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1总则1.1为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餐饮经营行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保证餐饮食品安全,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单位食堂等主体的餐饮服务经营活动。
1.3鼓励和支持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4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食。
1.5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降低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
1.6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提示消费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2术语与定义2.1原料指供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
指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制作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不包括贮存的已加工制作成成品的食品。
2.3成品指已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饮用的食品。
2.4餐饮服务场所21486 53EE 叮37922 9422 鐢34519 86D7 蛗0T29077 7195 煩指与食品加工制作、供应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区域,包括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和辅助区。
2.5食品处理区指贮存、加工制作食品及清洗消毒保洁餐用具(包括餐饮具、容器、工具等)等的区域。
根据清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
2.6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受到污染,清洁程度要求较高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专间、专用操作区。
2.7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间,包括冷食间、生食间、裱花间、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分装或包装间等。
2.8专用操作区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现榨果蔬汁加工制作区、果蔬拼盘加工制作区、备餐区(指暂时放置、整理、分发成品的区域)等。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最新版)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最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1 总则1。
1为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餐饮经营行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保证餐饮食品安全,制定本规范。
1。
2本规范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单位食堂等主体的餐饮服务经营活动.1。
3鼓励和支持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
4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食.1.5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降低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
1。
6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提示消费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浪费.2 术语与定义2。
1原料指供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2。
2半成品指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制作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不包括贮存的已加工制作成成品的食品.2.3成品指已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饮用的食品。
2。
4餐饮服务场所指与食品加工制作、供应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区域,包括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和辅助区.2。
5食品处理区指贮存、加工制作食品及清洗消毒保洁餐用具(包括餐饮具、容器、工具等)等的区域。
根据清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2.6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受到污染,清洁程度要求较高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专间、专用操作区。
2.7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间,包括冷食间、生食间、裱花间、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分装或包装间等。
2。
8专用操作区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现榨果蔬汁加工制作区、果蔬拼盘加工制作区、备餐区(指暂时放置、整理、分发成品的区域)等。
2.9准清洁操作区指清洁程度要求次于清洁操作区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烹饪区、餐用具保洁区。
2.10烹饪区指对经过粗加工制作、切配的原料或半成品进行热加工制作的区域。
新旧餐饮服务操作规范解读

新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变化解读(一)2018年7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公告〔2018年第12号〕,食品伙伴网信息服务中心对新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正文和附录部分分别进行了比对,解读。
总体变化2018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分成了16个部分,分别是:1.总则、2.术语和定义、3.通用要求、4.建筑场所与布局、5.设备设施、6.原料(含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管理、7.加工制作、8.供餐、用餐与配送、9.检验检测、10.清洗消毒、11.废弃物管理、12.有害生物防治、13.食品安全管理、14.人员要求、15.文件和记录、16.其他(燃料管理、消费提示、健康促进)一、总则增加了“1.4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1.5降低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1.6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提示消费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浪费”,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要求以及节能环保的要求。
1、对于冷藏冷冻食品的温度范围要求有变化,原来冷藏温度为“0℃~10℃”调整为“0℃~8℃”。
冷冻温度范围由“-20℃~-1℃”修改为“低于-12℃”。
2、增加了“分离”、“分隔”、“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高危易腐”食品的定义。
3、删除了各种具体餐饮经营业态的定义,删除了“餐饮服务”、“餐饮服务提供者”、“凉菜”、“生食海产品”、“裱花蛋糕”、“清洗”、“消毒”、“从业人员”的定义。
1、增加“3.3.1对原料采购至成品供应的全过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污染。
”2、增加“3.3.2从业人员具备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加工制作行为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最新版)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最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1 总则1.1为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餐饮经营行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保证餐饮食品安全,制定本规范。
1。
2本规范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单位食堂等主体的餐饮服务经营活动。
1.3鼓励和支持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
4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食。
1.5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降低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
1。
6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提示消费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2 术语与定义2。
1原料指供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
2。
2半成品指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制作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不包括贮存的已加工制作成成品的食品。
2.3成品指已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饮用的食品。
2.4餐饮服务场所指与食品加工制作、供应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区域,包括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和辅助区。
2。
5食品处理区指贮存、加工制作食品及清洗消毒保洁餐用具(包括餐饮具、容器、工具等)等的区域。
根据清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2。
6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受到污染,清洁程度要求较高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专间、专用操作区。
2。
7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间,包括冷食间、生食间、裱花间、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分装或包装间等.2。
8专用操作区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现榨果蔬汁加工制作区、果蔬拼盘加工制作区、备餐区(指暂时放置、整理、分发成品的区域)等.2。
9准清洁操作区指清洁程度要求次于清洁操作区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烹饪区、餐用具保洁区。
2。
10烹饪区指对经过粗加工制作、切配的原料或半成品进行热加工制作的区域。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培训课件

食品储存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确保食品新鲜度
食品加工应遵循卫生操作规程, 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食品销售应遵循食品安全法规, 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餐饮服务人员应接受食品安全培 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采购与进货验收
供应商选择: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食品来源可靠 采购记录:详细记录食品采购情况,包括供应商名称、采购时间、食品名称、数量等 食品验收:对采购的食品进行验收,确保食品质量合格,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储存:对验收合格的食品进行储存,确保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保持新鲜度
培训时间:每周一次,每 次2小时
培训方式:线上培训、线 下培训、混合式培训
培训内容:食品安全法律 法规、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食品安全案例分析等
培训考核:定期进行食品 安全知识测试,确保培训
效果
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评估 反馈方式:口头反馈、书面反馈、在线反馈等 反馈内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等 反馈处理:对反馈进行整理、分析,对培训进行改进和优化
问题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餐厅因食品卫生问题 被消费者投诉
案例三:某餐厅因食品添加剂超 标被消费者投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案例二:某餐厅因食品过期被消 费者投诉
案例四:某餐厅因食品加工不当 导致食物中毒
案例启示和建议
食品安全操作规 范的重要性
案例中存在的问 题及原因分析
如何避免类似问 题再次发生
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 来越高
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不 断加强
餐饮行业竞争加剧,食品安全 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培训课件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 从业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工作时, 应穿清洁的工作服, 不得披散头
➢ 发, 佩戴的手表、手镯、手链、手串、戒指、耳环等饰物不得外露。 ➢ 食品处理区内的从业人员不宜化妆, 应戴清洁的工作帽, 工作帽应能将头发全
部遮盖住。 ➢ 专间的从业人员及专用操作区内从事现榨果蔬汁加工制作、果蔬拼盘加工制作、
处理食物前
接触污染的工具后
触摸面部及身体后
处理废弃物后
其他污染手活动后
推荐的洗手步骤:
掌心对掌心搓擦
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两手互握互搓指背搓擦
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
指尖在掌心中搓擦
常用消毒剂:
8 4 消毒液(次氯酸钠)
7 5 % 酒精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
2 0 1 8 年0 7 月2 0 日发布 2 0 1 8 年1 0 月0 1 日实施
食品安全管理
文件记录
场所与布局
检验检测
人员要求
供餐用餐配送
清洗消毒
加工制作
设施设备
原料管理
废弃物管理
有害生物防治
食品安全管理
文件记录
场所与布局
检验检测
1.清除食物残渣及污物 2.用水冲刷 3.用清洁剂清洗 4.用水冲洗干净 5.用消毒剂消毒 6.风干
推荐的清洁方法:
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
频率
设备、工具
每次使用后
使用物品
抹布、刷子、清洁剂、 消毒剂
方法
1.清除食物残渣及污物 2.用水冲刷 3.用清洁剂清洗 4.用水冲洗干净 5.用消毒剂消毒 6.用水冲洗干净 7.风干
餐饮服务操作规范的新旧内容变化比较

应0℃~8℃。
严格
2
2.20
术语和定义
宜低于—12℃。
严格
3
2.22
术语和定义
空间隔断
新增
4
2.23
术语和定义
物理隔断 pH大于4.6且Aw大 于0.85 不宜铺设地毯 冷藏:不得超过+3 ℃ 冷 冻:不宜高于-9 建立严格的记录制 度 不宜反复解冻、冷 冻
新增5ຫໍສະໝຸດ 2.25术语和定义
无
新增
6
4.3.4.3
放松
26
12.2.5.1
有害生物防制
新增
27
13.5.3
食品安全管理
新增
28
13.7.1
食品安全管理
将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标识、日常监督检查 无 结果记录表等公示在就餐区醒目位置。 餐饮服务企业应每年对其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培训考核, 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每半年对其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培 无 训考核。 从业人员应在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无
序号
章节号
条款
具体内容
原版要求
新版要求
比较
1
2.19
术语和定义
指将原料、半成品、成品置于冰点以上较低温度下贮存的过程, 0℃~10℃。 冷藏环境温度的范围应在0℃~8℃。 指将原料、半成品、成品置于冰点温度以下,以保持冰冻状态贮 —20℃~—1℃ 。 存的过程,冷冻温度的范围宜低于-12℃。 指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而非通过设置物 无 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指通过设置物理阻断如墙壁、屏障、遮罩等方式进行隔离。 指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通常酸碱度(pH)大于4.6且 水分活度(Aw)大于0.85),常温下容易腐败变质的食品。 无
新旧食品安全操作规定(3篇)

第1篇摘要: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本文将对新旧食品安全操作规定进行对比分析,解读其变迁与要点,旨在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认识,促进餐饮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新旧食品安全操作规定概述1. 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以下简称“新版规范”)2018年7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年第12号公告),对2011版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
新版规范共分为16个部分,涵盖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的全过程。
2. 旧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以下简称“旧版规范”)2011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国食药监食〔2011〕27号),该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新旧规范对比分析1. 规范结构的变化新版规范在结构上进行了较大调整,将原来的五章扩展为16个部分,更加细化、全面地覆盖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的各个方面。
2. 重点条款变化(1)总则新版规范在总则部分增加了以下内容:1. 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2. 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3. 降低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4.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提示消费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2)原料管理新版规范对原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1. 采购原料应索证索票,确保原料来源合法、安全;2. 对易腐原料实行“先进先出”原则;3.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
(3)加工制作新版规范对加工制作环节提出了以下要求:1. 严格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加工过程安全;2. 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洗、消毒;3. 食品加工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
(4)供餐、用餐与配送新版规范对供餐、用餐与配送环节提出了以下要求:1. 供餐时应提供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餐食;2.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配备专用的餐具和饮具;3. 配送过程应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
2018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6月22日(公开属性:主动公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1 总则1.1为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餐饮经营行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保证餐饮食品安全,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单位食堂等主体的餐饮服务经营活动。
1.3鼓励和支持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4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食。
1.5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降低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
1.6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提示消费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2 术语与定义2.1原料指供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
2.2半成品指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制作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不包括贮存的已加工制作成成品的食品。
2.3成品指已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饮用的食品。
2.4餐饮服务场所指与食品加工制作、供应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区域,包括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和辅助区。
2.5食品处理区指贮存、加工制作食品及清洗消毒保洁餐用具(包括餐饮具、容器、工具等)等的区域。
根据清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
2.6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受到污染,清洁程度要求较高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专间、专用操作区。
2.7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间,包括冷食间、生食间、裱花间、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分装或包装间等。
2.8专用操作区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现榨果蔬汁加工制作区、果蔬拼盘加工制作区、备餐区(指暂时放置、整理、分发成品的区域)等。
2.9准清洁操作区指清洁程度要求次于清洁操作区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烹饪区、餐用具保洁区。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最新版)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最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1 总则1.1为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餐饮经营行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保证餐饮食品安全,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单位食堂等主体的餐饮服务经营活动。
1.3鼓励和支持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4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食。
1.5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降低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
1.6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提示消费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2 术语与定义2.1原料指供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
2.2半成品指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制作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不包括贮存的已加工制作成成品的食品。
2.3成品指已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饮用的食品。
2.4餐饮服务场所指与食品加工制作、供应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区域,包括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和辅助区。
2.5食品处理区指贮存、加工制作食品及清洗消毒保洁餐用具(包括餐饮具、容器、工具等)等的区域。
根据清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
2.6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受到污染,清洁程度要求较高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专间、专用操作区。
2.7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间,包括冷食间、生食间、裱花间、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分装或包装间等。
2.8专用操作区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现榨果蔬汁加工制作区、果蔬拼盘加工制作区、备餐区(指暂时放置、整理、分发成品的区域)等。
2.9准清洁操作区指清洁程度要求次于清洁操作区的加工制作区域,包括烹饪区、餐用具保洁区。
2.10烹饪区指对经过粗加工制作、切配的原料或半成品进行热加工制作的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变化解读(2018)第12号〕,食品伙伴网信息服务中心对新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正文和附录部分分别进行了比对,解读。
总体变化xx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分成了16个部分,分别是:1、总则、2、术语和定义、3、通用要求、4、建筑场所与布局、5、设备设施、6、原料(含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管理、7、加工制作、8、供餐、用餐与配送、9、检验检测、10、清洗消毒、11、废弃物管理、12、有害生物防治、13、食品安全管理、14、人员要求、15、文件和记录、16、其他(燃料管理、消费提示、健康促进)。
xx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分成了五章,分别是: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及人员管理、第三章:场所与设施、设备、第四章:过程控制、第五章:附则。
新旧法规条款基本对应情况如下:新旧法规重点条款变化一、总则增加了“1、4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1、5降低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1、6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提示消费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浪费”,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xx—2025年)的通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要求以及节能环保的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1、对于冷藏冷冻食品的温度范围要求有变化,原来冷藏温度为“0℃~10℃”调整为“0℃~8℃”。
冷冻温度范围由“-20℃~-1℃”修改为“低于-12℃”。
2、增加了“分离”、“分隔”、“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高危易腐”食品的定义。
3、删除了各种具体餐饮经营业态的定义,删除了“餐饮服务”、“餐饮服务提供者”、“凉菜”、“生食海产品”、“裱花蛋糕”、“清洗”、“消毒”、“从业人员”的定义。
三、通用要求1、增加“3、3、1对原料采购至成品供应的全过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污染。
”2、增加“3、3、2从业人员具备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加工制作行为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四、建筑场所与布局1、增加了就餐区地毯的要求:“4、3、4、3就餐区不宜铺设地毯。
如铺设地毯,应定期清洁,保持卫生。
”五、设施设备1、增加了涉水产品的要求:“5、1、2供水设施中使用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六、原料(含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管理增加了第6部分:原料(含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管理的相关内容。
对于原料的采购、运输、检验、入库查验和记录、贮存要求更加详细严格。
明确了供应商需要具有合法资质;建立供货者评价和退出机制。
原料运输保持清洁,防止交叉污染。
明确从各类供货商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该查验的证明文件要求。
对于冷藏冷冻产品,除了外观检验,还需要对产品温度进行检查。
不同类型的原料分区存放,散装食品应明确标识;原料有明确保存条件和保质期的,按照要求贮存,无贮存条件要求的,可以参考附录M的保存温度贮存。
七、加工制作1、增加了加工过程中的原辅料要求“7、1、3加工制作食品过程中,不得存在下列行为: a)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 b)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c)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再次加工制作食品; d)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e)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f)使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g)使用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h)使用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i)使用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如织纹螺等); j)在食品中添加药品(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除外); k)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加工制作行为。
” 这部分增加的内容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四条的内容。
2、增加“7、2、4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和养老机构食堂的备餐宜在专间内进行。
”3、增加了“7、3、1冷冻(藏)食品出库后,应及时加工制作。
冷冻食品原料不宜反复解冻、冷冻。
”的要求和“7、3、2宜使用冷藏解冻或冷水解冻方法进行解冻,解冻时合理防护,避免受到污染。
使用微波解冻方法的,解冻后的食品原料应被立即加工制作”的要求。
4、增加了“7、4、3、2油炸类食品”的加工制作要求,对于油的使用、设备的材质提出了要求。
5、增加了“7、4、3、3烧烤类食品”的排烟和烤制温度和时间的要求。
6、增加了对“7、4、3、4火锅类食品”和“7、4、3、5糕点类食品”的要求。
火锅类食品体现了火锅底料不得重复使用以及醇基燃料使用的安全性要求;糕点类食品体现了对于烘烤用纸的荧光增白剂的要求及蛋液的冷藏保存要求。
7、增加了“7、4、3、6自制饮品”对“原料乳”和“煮沸生豆浆”的要求。
原料乳宜为预包装乳制品,生豆浆应该除净泡沫之后,再煮沸5分钟以上。
8、7、5、4部分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记录规定的更加具体。
9、在“7、6食品相关产品使用”部分增加了对于塑料容器的使用要求。
明确盛放热食类的食品的容器不宜使用塑料材质,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制成的塑料制品不得盛装、接触油脂类食品和乙醇含量高于20%的食品。
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10、增加了“7、7高危易腐食品冷却”的要求。
7、7、1需要冷冻(藏)的熟制半成品或成品,应在熟制后立即冷却。
7、7、2应在清洁操作区内进行熟制成品的冷却,并在盛放容器上标注加工制作时间等。
7、7、3冷却时,可采用将食品切成小块、搅拌、冷水浴等措施或者使用专用速冷设备,使食品的中心温度在2小时内从60℃降至21℃,再经2小时或更短时间降至8℃。
”11、“7、9食品留样”部分,扩大了食品留样的范围及留样容器的标识规定。
增加“养老机构食堂、医疗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供餐人数超过100人)”,“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宜根据供餐对象、供餐人数、食品品种、食品安全控制能力和有关规定,进行食品成品留样”。
八、供餐、用餐与配送1、增加了“8、1供餐”的温度要求和人员操作要求。
“8、1、3在8℃~60℃条件下存放超过2小时,且未发生感官性状变化的,应按本规范要求再加热后方可供餐”。
“8、1、4宜按照标签标注的温度等条件,供应预包装食品。
食品的温度不得超过标签标注的温度+3℃”。
“8、1、6供餐过程中,应使用清洁的托盘等工具,避免从业人员的手部直接接触食品(预包装食品除外)”。
2、增加了“8、2用餐服务”的相关要求。
“8、2、1垫纸、垫布、餐具托、口布等与餐饮具直接接触的物品应一客一换。
撤换下的物品,应及时清洗消毒(一次性用品除外)”。
“8、2、2消费者就餐时,就餐区应避免从事引起扬尘的活动(如扫地、施工等)”。
3、增加了“8、3、4”餐饮外卖的人员、容器、配送、温度、标识要求。
4、增加了“8、3、5”一次性餐饮具材质安全与可降解的要求。
5、删除了“第二八条面点制作要求”和“第三五条甜品站要求”。
九、检验检测1、原法规规定“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应设置与生产品种和规模相适应的检验室、鼓励大型以上餐馆(含大型餐馆)、学校食堂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人员”。
修改为“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制定检验检测计划,定期对大宗食品原料、加工制作环境等自行或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验检测。
其他的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宜定期开展食品检验检测”。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可以自行检测,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
2、增加“9、2、1可根据自身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结果,确定检验检测项目,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致病性微生物、餐用具清洗消毒效果等”。
、清洗消毒1、增加“10、1、4从业人员佩戴手套清洗消毒餐用具的,接触消毒后的餐用具前应更换手套。
手套宜用颜色区分”。
2、增加“10、1、6宜沥干、烘干清洗消毒后的餐用具。
使用抹布擦干的,抹布应专用,并经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
一、有害生物防制1、增加“12、2、1灭蝇灯”的种类、安装位置和数量要求。
2、增加“12、2、2鼠类诱捕设施”明确了餐饮服务场所内和餐饮服务场所外的灭鼠要求。
3、增加“12、2、5防蝇帘及风幕机”的要求:“12、2、5、1使用防蝇胶帘的,防蝇胶帘应覆盖整个门框,底部离地距离小于2cm,相邻胶帘条的重叠部分不少于2cm”。
4、增加了对杀虫剂和杀鼠剂的要求:(1)“12、4、1、1选择的卫生杀虫剂和杀鼠剂,应标签信息齐全(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标准)并在有效期内。
不得将不同的卫生杀虫剂制剂混配”。
(2)“12、4、1、2鼓励使用低毒或微毒的卫生杀虫剂和杀鼠剂”。
(3)“12、4、2、2应针对不同的作业环境,选择适宜的种类和剂型,并严格根据卫生杀虫剂和杀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使用剂量和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4)“不得在食品处理区和就餐场所存放卫生杀虫剂和杀鼠剂产品”。
5、排水管道出口的篦子缝隙间距或网眼由“6mm”修改为“10mm”,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通风口、换气窗的网眼孔径由“6mm”修改为“16目”。
二、食品安全管理1、增加“13、4食品安全自查的要求”。
餐饮服务提供者结合经营实际,建立自查清单,制定自查计划,食品安全自查包括制度自查、定期自查和专项自查。
2、增加了“13、7公示”的内容要求。
(1)删除了“(一)自制火锅底料、饮料、调味料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
(二)采取调制、配制等方式自制火锅底料、饮料、调味料等食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公示制作方式”。
(2)增加“13、7、1将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标识、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等公示在就餐区醒目位置。
13、7、4宜在食谱上或食品盛取区、展示区,公示食品的主要原料及其来源、加工制作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等。
13、7、5宜采用“明厨亮灶”方式,公开加工制作过程”。
(3)增加网络餐饮的公示要求:“13、7、2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网上公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信息、食品经营许可证。
13、7、3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网上公示菜品名称和主要原料名称”。
3、增加了“13、8场所清洁“对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卫生间的清洁分别进行了具体规定”。
三、人员要求1、“14、2培训考核”详细规定了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要求。
餐饮服务企业应每年对其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培训考核,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每半年对其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培训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有关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基础知识及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工制作规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