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混排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图文混排”说课教案

“图文混排”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图文混排的概念及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运用图文混排技术进行创意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掌握插入图片、设置图片格式、文本框等基本操作。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图文混排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注重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文混排的概念及意义。
2. 插入图片、设置图片格式、文本框等基本操作。
3. 图文混排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
(2)运用图文混排技术进行创意设计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设置图片格式。
(2)图文混排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实例演示法。
(2)小组合作法。
(3)问答法。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
(2)计算机及网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个精美的图文混排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介绍图文混排的概念及意义。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插入图片、设置图片格式、文本框等基本操作。
(2)演示图文混排的过程,并解释相关技巧。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图文混排技术创作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
(2)强调图文混排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图文混排作品。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展示实例、讲解演示、实践操作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了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师也应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设置图片格式和图文混排技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初中信息技术_图文混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信息技术《图文混排》教学设计知识掌握:能说出图像信息具有哪些特点,及其在文档中的作用。
能区分并说明文本框的两种不同状态。
能说明图文混排的优点。
技能操作:在文档中插入图像,并且能够对图像进行位置、大小的调整操作。
能够使用图像工具条对图像进行形状、亮度、对比度等的加工。
能够进行多种方式的图文混排。
能够使用文本框的插入及其各种设置能力培养:主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
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合理和谐的版面意识,增强学生美的修养。
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导入:展示两份不同报刊内页,一份纯文字,一份有配画。
根据学生的反应引入图像信息的特点,与文字信息配合的重要作用。
展示插入图片和未插入图片的Word文档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图片操作1.插入图片。
(一)板书:一、图片操作1.插入图片。
(二)广播演示插入图片的过程。
(三)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学生观察插入图片的过程。
2.打开《排版练习要求》文档,按要求操作。
1.教师提供文字材料。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图片调整。
导入:插入的图片大小、位置不合适,如何对它进行调整呢?(一)板书:2.调整图片。
(二)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三)教师收集问题,并将问题分析,整理,展示问题(四)共同解决可解决的问题1.学生在课本的帮助下,自主探索学习如何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2.对照文字块的复制、删除等操作,总结一下对图片的操作。
3.学生展示学习结果,提出问题。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图像加工导入:Word还可以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如:对比度的调整,亮度等。
板书:3.图片加工。
展示工具条。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师总结。
1.相邻3~4人结成小组,分工探索各按钮功能,并互相讲解。
2.学生演示各按钮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图文混排导入:提问:同学们希望图片和文章是如何排列的?板书:4.图文混排展示各种排版方式的例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一)学生根据书上的菜单提示,找到自己满意的图文混排方式,并比较各种混排方式的不同。
Word《图文混排》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
教学形式
任务驱动
教师
单位
教材版本
电子工业
章节
第三章
课题名称
Word《图文混排》
选取的内容
课程内容(或知识点)
了解各种图文混排版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技术内容
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合适的版式进行图文混排。
我的教学反思
教学优化
提示:我的课堂教学是否有优化或改变?
本 节课我采用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力求目标明确、任务细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意识,采用小组协作、自主尝试展开 学习活动,以一条主线贯穿全课,逐步提示学习内容,力求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层次差异,注重过程,各取所需,培 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信心。对于有些操作慢的同学,有小组长帮忙和提醒,力争每一位学生能 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完成操作。总体来说,本节课比较成功。
问题建议
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存有的主要问题、困惑与建议。
1.不应过度强调中看不中用的、形式上的东西。如一些不恰当的动画等,在使用中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
2.不应重机器、轻教师,不能不分课程内容,过度依赖媒体技术。不应僵化地使用现代化媒体,忽 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甚至教师成为现代媒体课件的播放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课件成了简单的电子讲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不应丧失的。
信息技术
我的教学是否很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效果如何?
李文艳图文混排教学设计教案 -完整获奖版

难点
能综合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6、教学用具
(1)教学资源的设计
问题及问题情境的设计
问题描述
问题情境简述
设计意图
问题1:贺卡设计
设计一份贺卡送给你的父母、老师、同学
培养学生尊重长辈、热爱师长,团结同学的情感
《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
图文混排
课程学时
90分钟
所属学科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对象
高职一年级
设计者
李文艳
一、课前系统部分
1、教材分析
WORD图文混排是OFFICE教程的项目四的内容,是WORD的特色功能之一,也是排版部分的一个综合内容。对于这个知识点,我采用任务驱动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将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应用实例中,以培养学生应用WOR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
(3)各小组均有成绩优秀、中等和较差的学生;
(4)各小组成员包含男女生。
2、准备自己喜欢看的杂志,并在小组内讨论杂志封面的组成要素。
(2)新课导入部分
教师引导
学生
同学们课余喜欢读哪类杂志?Biblioteka 《读者文摘》《意林文摘》等
到书报亭购买杂志时,怎么样的杂志最能吸引你的注意?
有着漂亮封面的杂志
(3)教学过程
相应内容
问题2:杂志封面设计
班级设计期刊,请你进行封面的设计。
激发学生对班级的热爱
(2)教学用具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部分杂志封面(电子版)、图片素材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部分
《图文混排》教学设计(五篇)

《图文混排》教学设计(五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图文混排》教学设计(五篇)《图文混排》教学设计篇1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信息技术_WORD图文混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_WORD图文混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图文混排》教师:一、课题:《WORD图文混排》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插入、编辑图片,设置图文环绕,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版面设计。
能力目标:1、会应用word的图文混排制作简单的贺卡、宣传单、电子手抄报等。
2、培养学生对图文混排作品的评价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在练习中的分工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感受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三、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插入和编辑图片,实现图文混排。
教学难点:对图片和文字进行格式和布局的排版设计方法。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分组探究法、展示评价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软件:WORD2003七、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利用网络教室展示几幅图文并茂的文档,学生能过鉴赏,评价值得学习的地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再由教师演示并简单讲解插入、编辑图片的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扫除障碍。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文字环绕方式等知识点。
最终要求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素材和网络中的资源,共同合作编排出图文并茂的作品。
接着通过展示优秀作品,能过鉴别评价每个学生投票选出优秀的课堂作品,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八、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对比展示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鉴赏。
(你认为这三件WORD作品好在什么地方?如果给你做,你能做出来吗?认真学习这节课,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制作,并且还能做得更好呢。
)以美激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重点运用学生对优秀作品评价和教师语言激励评价。
(一)插入、编辑图片(课件展示,教师演示、讲解并指导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学生自评:我学会了吗?)。
图文混排──插入并编辑图片》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图文混排──插入并编辑图片》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图文混排──插入并编辑图片》教学设计图文混排──插入并编辑图片》教学设计#TRS_AUT oADD_12604XX7925{mARGIN-T oP:0px;mARGIN-BoTT om:0px}#TRS_AUToADD_12604XX7925P{mARGIN-ToP:0px;mARGIN-BoTT om:0px}#TRS_AUToADD_12604XX7925TD{mARGIN-ToP:0px;mARGIN-BoTT om:0px}#TRS_AUToADD_12604XX7925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 om:0px}#TRS_AUToADD_12604XX7925LI{mARGIN-ToP:0px;mARGIN-BoTT om: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 gin-bottom“:”0"}}--**/ 【设计思想】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现代教学思想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
针对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以活动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操练中掌握插入图片和图片编辑的基本方法。
【教学策略】在操练中掌握插入图片和图片编辑的基本方法。
【教学策略】近几年我们学校──“天祝一中”以一种突飞猛进的速度在发展,不但是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是教学的软件资源都在不断的更新,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学校办学理念和教学宗旨,结合我们的主题──“天祝一中概况”,让学生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插入图片并编辑图片进行自主创作,优秀作品向全班展示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最新《图文混排》教学反思

《图文混排》教学反思------------------------------------------作者xxxx------------------------------------------日期xxxx类别:教学反思《图文混排》教学反思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时进军2006年10月ﻬ《图文混排》一节的教学反思Word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计算机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以下是我对一堂《Word 2003》中的一节课的教学反思:一、课程内容与教法设计本课为WORD中最精彩的部分,体现了WORD的超强功能,包括剪贴画、图片文件、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等内容,内容较多。
在教法设计上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
教师应如何引导?引导的怎么样?能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应充分地熟悉教材,熟练各种操作,适时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具有探究因素的问题性情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自主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主要采取了独立自学,合作探究的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疑难问题研究解决。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
有了良好的氛围,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其次,设计的任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们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这又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图文混排》说课稿(精选7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图文混排》说课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图文混排》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图文混排》说课稿(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图文混排》说课稿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图文混排》,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遵循教学规律、渗透课改精神、实现有效教学、突出学科特色并结合我们学校所倡导的“三步一环”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图文混排》是高中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WORD文字处理已有了基本的认识。
但在文档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方面还有欠缺,还需要想办法增强文档版面的美感。
而图文混排更好的体现了版面设计功能,是WORD软件排版各种功能的综合运用,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学完本节内容后,学生将能够制作出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作品。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是:(1)知识方面:了解图片的插入方法和属性设置。
(2)能力方面:能够熟练运用图片设计版面,表达主题;并对图文混排的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
(3)情感方面:通过图文混排作品的制作,感受word软件强大功能,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和积极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目标,我认为图形对象的插入与设置是关键,所以设为本节课的重点,基于课前和学生进行的交流和对他们的观察,我把图文混排在版面设计中的灵活运用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教法上:重点部分利用演示示范,组织讨论,结合学科所具有的操作性特点,精心选择任务,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法上: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自我学习,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则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课学生将亲历制作过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结合组间合作互助,学有余力的帮助困难的学生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图文混排教案模板

.图文混排教案模板第1篇:《图文混排》教案《图文混排》教案图文混排教学目的:学习图像、文本框的插入以及艺术字的制作,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
教学重点:图像、文本框的插入以及艺术字的制作;图文混排的技巧。
教学时间:2时教学步骤:一、艺术字的插入显示绘图工具栏:视图→工具栏→绘图/图片。
方法①:插入→图片→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选择字体→确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方法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选择字体→确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二、文本框的插入与修饰本框的插入方法①:插入→文本框→横(竖)排→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输入文字。
方法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输入文字。
文本框的修饰:选定→格式→文本框→选择颜色和线条/选择文本框的环绕方式。
首字下沉设置:选定段落→菜单中格式→首字下沉,在对话框中选择。
三、图片的插入与设置图片的插入:插入→图片→剪贴画/来自文→选择路径→选择图片图片格式的设置:选定→格式→图片→选择环绕等(可选图片工具栏)自选图形绘制方法: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自选图形”→选择标注等项目中的图形→在需要的地方左键按住不放拖动→调整→(也可在上面输入文字:①直接输入。
②右击该图形→选择添加文字)四、页面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视图→页眉和页脚(双击互相切换)。
页码的设置:插入→页码→选择位置和对齐方式。
页面格式设置:文→页面设置→纸型→纸型小三角选型号五、上机操作:㈠、文要求:1、在盘上新建一个文夹;将该文夹重命名为高中信息技术考试。
2、在“高信息技术考试”文夹中,新建rd文档,文名为“班级+学号”(例如:30112);打开该文档,输入第二题的文字(使用汉字输入法方法不限),根据第三题的文字材料,按第二题要求编辑该段文字。
该文档保存在已建立的“初中信息技术考试”文夹中。
㈡、设计板报:1.主题要求:根据内容,突出环保,自己命标题。
《图文混排》教学反思

《图文混排》教学反思•相关推荐《图文混排》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之道》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图文混排》教学反思1本节课后,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教学反思:1.学生分析。
我所教授的班级是中职一年级美容美体专业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的学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同学比较静,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学生活泼、外向、好动,又专注力较差。
虽然他们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文字的格式设置,图片、文本框的插入和格式设置方法,但对知识点综合运用还有一点困难。
因此,从学生认知特点和已有的认知经验及能力水平出发,教师只有采用任务驱动法,并结合讲授法、演示法、分层教学法、分组练习法等教法,通过选取适合两个专业学生特点的综合案例,结合实际工作流程,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图文混排的操作技巧。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第4章第四节内容,Word图文混排技术是排版操作的精髓,它是学生学完Word的排版技术一节的后续,在以后的章节还将用到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点也是中职学生从业的必备技能。
因此,我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特点,最终采用微课教学将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一课讲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视频、自主探究学习掌握图文混排技术。
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课件展示出学生感兴趣的`图文混排作品,激发起学生对后续学习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微课视频,教会学生制作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最后通过作品展示,反馈评价,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弥补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不强的弱点。
《图文混排》教学反思2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Word文章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介绍了插入剪贴画的方法以及图片在文章中的调整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_第2节 图文混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图文的混合编排第二节《图文混排》教学设计第三章图文的混合编排第二节《图文混排》学情分析文山初中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的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作为教师应该多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来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学生通过之前对文章的编排与修饰、图像的获取与加工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获取文字和图像的能力,并且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图像调整,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学生已学习了word 的基本操作,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在此基础上,将图片和艺术字应用于创作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小组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第三章图文的混合编排第二节《图文混排》效果分析文山初中教学效果分析:在环节一“激趣导入,温故知新”中,通过《家乡美》视频和找茬小游戏,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
通过两篇文章的对比,培养学生正确审美,使学生们将上节课所学运用于本节课,此环节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度较高。
在环节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中,通过任务探究,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中勤于发现,总结小组互助加强团结意识强化练习,共同提高。
通过“游戏抢答”巩固五种环绕方式。
此环节设计难度提高,80%的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理解掌握,只有小部分学生遇到问题,在通过“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环节后,能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
在环节三“小组合作,创意比赛”中,通过设定板报主题和设计要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以致用。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在该环节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利用所学,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并和其他成员合作共赢。
最后的小测验巩固基础知识。
通过课堂评价表,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学生评价表第三章图文的混合编排第二节《图文混排》教材分析文山初中《图文混排》是泰山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Word文档编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Word 文档的编辑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可以进行简单的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插入,但在文档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方面还有些欠缺,还需要增强文档版面的美感,而本节课更好地体现了版面设计功能,主要让学生掌握图片环绕方式、图片的组合与拆分。
《图文混排》教案

《图文混排》教课案例———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初中学科: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时:1课时教学课题:《图文混排》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图片的插入方法。
2、掌握调整图片大小与位置的方法。
3、掌握“文字环绕”的设置,了解各种环绕方式的版面效果。
4、掌握“图像控制”中的各种工具的用法。
5、图文并茂,相互呼应。
[能力目标]:1、通过上机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2、图片与文字的相互辉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自由练习、模仿练习和分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展示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发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在未来信息技术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具备全面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协作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材分析:《图文混排》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一节课对文本进行美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主要让学生掌握图片插入方法、调整图片位置、大小、文字环绕方式、图片工具栏的使用等。
本节课操作性强,不需要学生课前做任何准备,所需资料课堂上可以通过互联网,学生自行搜索可以表现文章主题的图片,进一步美化文章,学生可以不拘一格,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己的审美。
通过课堂老师对图片插入方法的介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课后布置一定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甚至创造性的完成一份电子小报,新课结束前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出优秀作品供学生参考学习。
教学重点:1、图片的插入方法。
2、文档中设置文字环绕的各种操作方法。
3、图片大小与位置的调整。
4、图像控制中工具的用法。
教学难点:图文并茂,相互呼应。
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字的修饰”,通过对文字设置字体、字形、字号以及颜色,使文章看起来很美观,现在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找一名同学来修饰一篇文章。
图文混排教学教案【图文混排教案】

图文混排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文混排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图文混排技术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兴趣和利用率。
二、教学内容1. 图文混排的概念与基本操作2. 图文混排技巧与创意表达3. 图文混排软件的选择与使用4. 图文混排作品的评价与展示5. 图文混排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技巧与创意表达。
2. 难点:图文混排软件的高级功能运用和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图文混排任务,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图文混排案例,让学生了解图文混排的价值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图文混排软件教程及实例素材。
2. 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3. 准备相关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
4. 划分学习小组,分配任务。
教案内容待补充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图文混排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图文混排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图文混排的概念与基本操作,并进行现场演示。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图文混排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图文混排案例,让学生了解图文混排的价值和作用。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分享成果,解决问题。
6. 总结与展示: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和技术性。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熟练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图文混排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图文混排软件的功能和应用。
2. 组织学生参加图文混排相关的比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混排图文美版面》 教学设计

《混排图文美版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混排图文在版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使学生掌握图文混排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图片与文字的搭配、排版的合理性等。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设计出美观、吸引人的混排图文版面。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图文混排的基本原则,如对齐、对比、重复等。
(2)图片的处理和选择,包括图片的清晰度、色彩、大小等。
(3)文字的排版技巧,如字体、字号、行距、字距等。
2、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内容和主题选择合适的图片和文字组合,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2)如何在版面设计中体现创意和个性,避免千篇一律。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案例分析法展示优秀的混排图文版面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从中吸取经验。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图文混排的设计,在实践中掌握技巧和提高能力。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设计方案,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室,安装有相关设计软件,如 Adobe InDesign、Photoshop 等。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文混排的案例、技巧讲解、操作演示等。
3、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图片素材、文字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混排图文版面,如杂志封面、海报、网页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这些版面的优点和吸引人的地方,从而引出图文混排的主题。
2、知识讲解(20 分钟)(1)图文混排的基本原则对齐原则:讲解图片和文字在版面上的对齐方式,如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等,以及对齐的作用是使版面整齐、规范。
对比原则:介绍如何通过图片与文字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对比,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
重复原则:解释重复元素在版面上的运用,如重复的字体、颜色、图形等,以营造统一、和谐的氛围。
图文混排教学教案【图文混排教案】

图文混排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文混排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图文混排技术进行创意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熟练程度,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图文混排的概念与基本操作2. 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对齐等设置3. 图片的插入、大小调整、剪裁、格式设置4. 图形对象的绘制、颜色填充、线条设置5. 表格的创建、编辑、样式设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文字、图片、图形、表格的设置。
2. 难点:图片的剪裁、图形对象的绘制、表格样式设置。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图文混排的相关技能。
2. 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操作,学生跟随练习。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相互学习、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图文混排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操作学习:讲解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3. 文字设置:学习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对齐等,学生实践练习。
4. 图片处理:讲解图片的插入、大小调整、剪裁、格式设置,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5. 图形绘制:学习绘制图形对象、颜色填充、线条设置,学生实践练习。
6. 表格制作:讲解表格的创建、编辑、样式设置,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7.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图文混排的实践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8.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9.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方向。
六、教学评价2. 学生对图文混排的概念和作用有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对文字、图片、图形、表格的设置方法熟练掌握,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功能。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挥创意。
初中信息技术_第三章第2节图文混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三章图文混合编排第2节图文混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该节课是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Word字处理软件的文字和图像设置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本节课在前节课的基础上,引入了图像版式和组合,通过本节课中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恰当的图文混排版式排版文章,对文章进行合理的设置。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认知领域] 1、了解各种常见混排版式的适用特点。
2、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合适的版式进行图文混排3、灵活利用图像的组合与拆分调整版面。
[情感领域] 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为实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定该节课重点:图文混排的的设置技术及适用范围,图像的组合与拆分设置技术难点:各种图文混排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四、【教学方法】为了有效突破该节课的重难点,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将采用任务驱动、启发引导、教师讲解点拔、小组合作和学生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在该节课中,重难点的突破方面对我的课堂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清晰的任务、及时的练习、学生操作问题的反馈和最后的点评让课堂更加高效。
但有些学生的操作习惯不规范,以后应注重学生学习操作习惯的培养。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Word字处理软件的文字和图像设置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本节课在前节课的基础上,引入了图像版式和组合,通过本节课中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恰当的图文混排版式排版文章,对文章进行合理的设置。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效果分析】本节课有效地落实了各个教学目标,在新课导入中,通过展示两个不同的文件,让学生对图文混排有了初步认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Word2010 图文混合排版》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新课程NEW CURRICULUM一、剖析教材1.介绍背景我所使用的教材是高教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7+ office2010),主编是周南岳老师。
该教材的选材原汁原味,内容的编排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与办公室的工作流程紧密相连,既提高了运用计算机办公的能力,又融入了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因此将它选定为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教材。
本节课出自该教材第四章第5节,学生在学习了第四章前4节的内容后,有了Word应用基础,图文混合排版这节内容综合应用了整章的知识。
2.设计理念学生已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掌握了如何设置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
在本节课中,将通过情境创设进一步探究学习。
因此,我将这次课设计成为一节图文混合排版的专业实训课。
将实训室变成工作室,既学习计算机操作,又体验职场。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升为岗前培训。
二、学情分析1.育人模式授课对象为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
文化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
在我校准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下,学生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依托与富士施乐和东风本田校企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了学、做结合的实习机会,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的内容的职教特点。
2.学习态度根据我对学生了解,将他们的学习态度划分为四类:自主型(积极思考有创意,态度很认真),机械型(按部就班,不善于灵活应对)、被动型(在老师的督促下被动学习,依赖他人的监督和指导),厌学型(不爱学习,懒散)。
3.异质分组异质分组分为6组,每组4人。
同质不同组,以确保组内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完成学习任务,组外相互竞争,扬长避短,达到三维目标。
4.三维目标根据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会插入和编辑图片、文本框、艺术字等对象,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版面设计。
【能力目标】会应用Word的图文混排制作简单的宣传单、贺卡、报纸等;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图文混排教案-于兴华

图文混排教案-于兴华第一篇:图文混排教案-于兴华图文混排威海七中于兴华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版式进行图文混排了解各种版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灵活利用图像的组合和拆分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将图像与文字设置为不同版式后的版面效果,然后自己归纳出各种版式的特点和使用范围,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版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与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进一步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安排版面、调整布局的能力。
二、重难点:掌握不同的图文混排版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能做到灵活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疑点有二:一是紧密型版式与四周型版式的区别;二是图像组合后的版式。
三、设计思路课堂中紧密联系当今时事,以学生的兴趣带动学习,通过了解核辐射的危害,预防核辐射,怎样预防核辐射三个环节贯穿整节课,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设置版式并了解设置版式的各种操作方法,了解版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版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版式,学会图像组合与取消组合,最终完成自己的作品。
本节课以学生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为主,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四、教学过程课前:很荣幸能与咱们塔山中学六年级八班合作,早就听说咱班学生聪明好学,老师相信这节课,你们肯定会表现的更好,能做到吗?这节课我们将采取小组合作加分的机制,最后老师将有神秘礼物送给冠军小组。
希望每个小组努力。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播放幻灯片)近日来,由于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电站爆炸引起了世界对于核辐射的恐慌,核辐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让我们通过一份电子小报了解一下(出示幻灯片)师:大家在了解核辐射危害的同时,从小报的图文搭配效果上对比一下,这两份小报哪份更好?为什么?评价1: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评价2:你很有美术天分。
生:(要从图文搭配和整体美观的角度点评一下)师:大家看,尽管两份小报内容一样,但图片与文字的排列方式不同给我们的感觉就差距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调整图片的大小:
使用鼠标调整
使用“设置图片格式”调整
(2)设置图片的图像属性:
图片文件相应的属性:灰度、黑白、水印
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同学们收获颇丰,除了能够完成课后习题,大部分学生也完成了一幅简报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带着目的来听老师讲解和观看老师操作的,就有了很强的求知欲,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学习,学生从被学习变为我要学习,从很习题
2、制作一幅班级简报
学生讨论
明确学习务
明确学习目的
新课讲授
20分钟
1、插入图片、剪贴画及图表
2、设置图片的格式
3、图文表混排:
(1)插入图表
(2)选中图片,右击选择“设置图片格式”
(3)选择一种旋绕方式,单击“确定”
学生听教师讲解和观看老师操作
新知识教授
知识巩固
14分钟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来设计教学活动,以引导法、演示法、谈论法及讲授法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教学计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3分钟
展示一幅图文混排的文档(例如一幅电子板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文档内容
学生观察和讨论制作方法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巡视机房,个别指导
练习习题
设计简报
掌握新知识
课堂小结
2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知识点
布置作业
1分钟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自己制作一张贺卡。
板书设计
一、插入剪贴画及图表:
(1)确定插入点
(2)单击“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3)在“查找范围”中找到要插入的图片并选中
(4)单击“插入”/“链接文件”/“插入和链接”
这堂课我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开展“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所以“任务驱动”应当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明确任务后“插入图片、设置图片格式”,施展自己的才能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创作来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主导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练习产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图文表混合排版
执教者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信息技术》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是计算机教程的基础课程,也是概括平时生活办公中的常用知识点较全面的一门教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Word排版知识,已经能够熟练利用Word进行文字排版,并能绘制及修饰自选图形,并对文档中的图文表混合排版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最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客观的自评,整体课堂气氛活跃,完成效果比较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插入剪贴画、图片及图表等对象的方法。
2、掌握图文表混合排版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讲解和习题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Word中图文表混排的功能,能够熟练排版出生动形象的文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设置图片的格式和图文表混排
难点
设置图片的格式和图文表混排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不足之处是学生对简报的制作兴趣远远超过了对课后习题的兴趣,在练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是先开始制作简报,再完成的课后习题,以致有的学生到下课都一无所获,这样就没有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没有能够很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所以老师要对这部分学生特别提醒必须按部就班的完成作业和任务。
想在课堂上能促使孩子们积极思考、自主探索,也希望能在课堂上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合作、互相尊重、帮助和关爱的情感态度。这一堂课下来,我发现了自己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留给我更多的思考:兴趣与爱好是人成长的最好老师,只有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才能激发孩子们生活的信心和激情,才能驱动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实现生命最有价值的事业而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同时,也为自己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大潮奠定了勇往直前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