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虫学讲义-- 昆虫的胚后发育及变态
胚后生长及变态ppt课件
![胚后生长及变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67b0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4.png)
Developmental Biology
极少数肿瘤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
畸胎瘤teratocarcinomas常见于卵巢 和睾丸,起源于生殖细胞。在小鼠 卵巢中,未受精卵的偶然激活使其 发育到上胚层形成期,然后形成肿 瘤。将小鼠胚胎的上胚层移植到成 年小鼠体内的任何部位,都将形成 畸胎瘤。
Developmental Biology
Developmental Biology
1.昆虫变态相关激素及其作用 与昆虫变态直接相关的激素主
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前胸腺分 泌的蜕皮激素,它负责幼虫新壳 的泌成和硬化、蛹化、蛹壳形成 以及与蜕皮相关的生长和分化等 。另一类是由咽侧体分泌的保幼 激素,它主要抑制上述蜕皮激素 负责的各种活动,协调控制蜕皮 的特征发育。昆虫的变态是由脑 神经分泌的肽激素所控制的,并 由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调节的
Developmental Biology
不同蜕皮期的个体体积都显著增加
Developmental Biology
蜕皮过程
个体生长 激活牵长感应器(stretch receptor)
大脑分泌促前胸腺激素(PTTH)
激活前胸腺 蜕皮素(ecdysone)
molting
幼年素(juvenile hormone)
二、变态( metamorphosis )
在动物的发育中,一些分子能经过长距离的移动 从一种细胞类型到另一种细胞类型,并调节动物的 发育。这些可扩散的发育调节因子能通过血液移动 引起其他组织的分化和形态发生,它们被称为激素 (hormone)。
变态(metamorphosis):是指动物个体整体形态 的重大改变,并常伴随有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的变 化。
Developmental Biology两栖动物的变形过程
(完整版)森林昆虫学答案
![(完整版)森林昆虫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326274e53a580217fcfe20.png)
森林昆虫2答案一、名词解释(8*2)1、孤雌生殖:雌虫产生的受精卵不经过受精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2、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3、世代交替:有些多化性昆虫在1年中的若干世代间生殖方式甚至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常以两性世代与孤雌生殖世代交替,这种现象称世代交替。
4、滞育:某些昆虫在不良环境到来之前,已经进入停育状态.即使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也不能马上能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
必须经过一定阶段(或给它适当的刺激)才能打破停育状态.5、经济阈值:为防止害虫达到危害水平需要防治的害虫种群密度。
6、模式标本:第一发表新种时所依据的标本。
7、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
特别是在胚后发育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态变化、内部结构变化等),这种变化现象叫变态。
8、龄期:相邻两次脱皮所经历的时间称龄期.二、填空(35分)1、蝗虫口器由上颚、上唇、下颚、下唇、舌5部件构成。
2、蝉属____同__ 目,蝽象属____半_目,天牛属_____鞘目,白蚁属___等___目,蝼蛄属于直翅目。
3、消化道一般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
其中嗉囊属于前、胃盲囊属于中.4、昆虫的食性按食物的性质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腐食性四类。
5、根据蛹壳、附肢、翅与身体主体的接触情况,将昆虫的蛹分为3类:离蛹、围蛹、被蛹。
6、昆虫体躯分为头、胸、腹 3体段,对应功能分别为感觉和取食、运动、代谢和生殖。
7、不完全变态昆虫在发育的过程中经历的虫态分别为:卵、若虫、成虫。
8、根据昆虫对温度条件的适应性,可划分为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适温区、亚致死低温区、致死低温区五个温区.9、天牛的触角为:丝状 ;蝶类的触角为: 棒状;三、简答题(24分)1、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一、体躯左右对称,由一系列含有几丁质外壳的体节组成,相邻的节间,以带有一定塑性的节间膜相连.整个体躯,可以明显的区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
(植物保护课件)昆虫的个体发育
![(植物保护课件)昆虫的个体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c9a316c502768e9950e73861.png)
了解成虫雌、雄形态上的变化,掌握雌、 雄性比数量,在预测预报上很重要。
图1.3.2-8 多型现象(蚂蚁)
25
课后练习
1.什么是昆虫的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卵 胎生、多胚生殖 ?
2.什么是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3.完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可分为哪几个 阶段? 4.分别列举原足型幼虫、无足型幼虫、寡 足型幼虫、多足型幼虫。 5.幼虫期的特点与化学防治有什么关系? 6.什么是昆虫的性二型、多型现象?
15
三、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
幼虫期是大量取食,迅速生长,危害 植物严重,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低 龄幼虫体小取食少;暴露取食;群集危害 植物;体壁薄,对药剂抵抗力弱。高龄幼 虫体大,取食多;隐蔽取食;分散危害植 物;体壁增厚,对药剂抵抗力强。
药剂防治幼虫的关键时期是低龄幼虫 期。
16
三、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
3
二、昆虫的变态
2.完全变态 昆虫一生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 阶段。幼虫与成虫在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生 活习性和活动行为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如蝶、 蛾和甲虫类昆虫。
3.复变态 在全变态昆虫中,某些幼虫营寄生生 活的昆虫幼虫各龄间形态、生活方式等明 显不同,比一般全变态昆虫的变态复杂得 多,因而特称其为复变态。以“芫菁”最 典型。
1.幼虫的类型 幼虫的类型分为原足型(如寄生蜂 幼虫)、无足型(如天牛幼虫)、寡足 型(如蛴螬幼虫)、多足型(金凤蝶幼 虫)(如图1.3.2-4)。
13
三、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
图1.3.2-4 昆虫幼虫的类型
14
三、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
2.幼虫的特性 幼虫体躯分为头、胸、腹3部分。无 触角和复眼,有1~6个单眼,排列于头 部两侧。口器多为咀嚼式。 幼虫每两次蜕皮之间的时期称为龄 期,其虫态称为龄。幼虫每蜕一次皮就 增加一龄。龄期=蜕皮次数+1。
昆虫变态的类型及其特点
![昆虫变态的类型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dec0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2.png)
昆虫变态的类型及其特点
增节变态:昆虫纲中最原始的一类变态,其特点是幼期与成虫期之间腹部的体节逐渐增加,初孵时9节,成熟时12节。
表变态:幼体从卵中孵化出来后已基本具成虫的特征。
在胚后发育期仅是个体的增大、性器官渐成熟。
成虫期仍继续脱皮。
原变态:从幼期转变为成虫期要经过一个亚成虫期。
不全变态:又称直接变态,只经过卵期、幼期和成虫期3个阶段,不全变态又可分为3个亚型。
半变态:幼期水生,其体形、呼吸器官、取食器官、行动器官及行为等与成虫有明显的分化,其变态特称半变态,其幼期昆虫通称稚虫。
渐变态:昆虫的幼期与成虫期在体形、生境、食性等方面非常相似(见右图),这样的不全变态称为渐变态,它们的幼期昆虫通称若虫。
过渐变态:幼期向成虫期转变时要经过一个不食又不大动的类似蛹的虫龄,所以被称为过渐变态。
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的虫态。
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与成虫间不仅在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上很不相同,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食性与生活习性等方面也差异甚大。
复变态:在全变态昆虫中,某些幼虫营寄生生活的昆虫幼虫各龄间形态、生活方式等明显不同,比一般全变态昆虫的变态复杂得多,因而特称其为复变态。
第十二章昆虫的胚后发育
![第十二章昆虫的胚后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1c3d593df18583d049645933.png)
(3)原变态——蜉蝣目
特点:
①幼体—成虫。亚成虫期与成虫完全相似,如 体型大小、飞行、性器官成熟等,不同之处是 体色较浅,足较短。亚成虫蜕一次皮,变成成 虫,亚成虫期较短。
②幼体与成虫习性不同。生境不同,幼体水生, 亚成虫和成虫陆生。
③幼体(稚虫)附肢多,附肢即气管鳃。这类昆 虫的幼体特称稚虫(naiad)。
2、且要发生幼虫期看不见的成虫的翅与外生殖 器。
(二)内部变化
全变态类昆虫内部器官的变化主要在蛹期 进行。其变化主要包括幼虫的组织解离及成虫 的组织发生两方面,两者相互衔接,渐进取代。
1、组织器官的解离:幼虫的组织器官分解或消失。
(1)自溶:酶的作用。 (2)吞噬作用:吞噬细胞。
2、组织发生: 成虫组织器官芽的表达——成虫的组织器官系统。
无头无足型幼虫:又称蛆型幼虫;头部十分退化,全 部缩入胸部。如双翅目环裂亚目蝇类的幼虫。
无头无足型幼虫
(二)蛹的类型
蛹(Pupa)是全变态昆虫在由幼虫转变为成虫过 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特有虫态。
多数昆虫的蛹是不活动的,但一些广翅目昆虫的 蛹能够爬行,并且上颚可用以自卫;蚊子的蛹的 腹末有特殊的突起用以翻筋斗。
多数昆虫,羽化为成虫后,性器官不成熟。成虫期取食, 需要营养——性器官成熟——交配、产卵。
3、交配与产卵 (1)交配次数:
不同种类差异很大。有的一生交配1次,有的可交配 多次。寿命长,交配次数多。雌虫交配次数较雄虫少。
(2)产卵前期:
成虫孵化出来到第一次产卵之间的时间间隔。
(3)产卵期:第一次产卵到产卵结束。
2.多足型幼虫
多足型幼虫(potypod larvae)除具胸足外, 腹部尚有多对附肢;如大部分脉翅目、广翅目、 部分鞘翅目、长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叶蜂类等 的幼虫。
八年级生物下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生物下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1daf3fe360cba1aa811dad2.png)
八年级生物下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复习知识点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学习效率,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课后练习下列昆虫中属于益虫的是A.家蝇B.家蚕c.蚊D.菜粉蝶答案:B解析:A、家蝇,携带大量病菌,传播疾病,为害虫,A 错误;B、家蚕,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因此据此为益虫,B正确.c、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为害虫,c错误;D、菜粉蝶的幼虫吃蔬菜,故蝉菜粉蝶是农业害虫,D错误.编织绸缎的材料与下列哪种昆虫有关A.家蚕B.蝴蝶c.蝼蛄D.与昆虫没有关系答案:A蝗虫的若虫发育到成虫,蜕皮次数总共是A.2次B.3次c.4次D.5次答案:c解析:蝗虫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发育成度不同.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主要由几丁质组成的骨化的身体外壳,肌肉着生于其内壁.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属于干燥的陆生环境;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蝗虫的若虫要蜕皮5次,才能发育到成虫.。
第十二章昆虫的胚发育[资料]
![第十二章昆虫的胚发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8cd8d56f46527d3240ce040.png)
从卵里孵出后到取食之前的幼虫叫初孵幼 虫,它们或停留在卵上一段时间或马上分散活 动,当它们取食或吞吸空气或水后体积明显大 于初孵幼虫。有些种类还具有取食自己卵壳或 同类卵粒的习性。
蝴蝶卵的孵化过程
二、昆虫的变态(metmorphsis)
1、定义
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 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态变化、内部结构变 化等),这种变化现象叫变态。
包括直翅目、竹节虫目、螳螂目、蜚蠊目、革翅目、等翅目、啮 虫目、纺足目、半翅目等昆虫。
特点:
①幼体与成体形态、习性
非常相似。区别是个体大
小、翅芽发达程度、性器 官成熟程度等。这类昆虫
的幼体特称若虫。
②共性(不完全变态的特 点)
Ⅲ、过渐变态
包括在缨翅目、同翅目粉虱科和雄性介壳虫。
特点:
①幼体(若虫)— 成虫。伪蛹(拟蛹) 指最后一龄幼虫不 食不动——蜕皮变 成虫。 ②共性(不完全变 态的特点)
全变态类昆虫羽化
前,蛹的颜色变深。羽
化时,成虫靠体液的压
力及身体的扭动使蛹皮 沿胸部背中线及附肢黏
③幼体(稚虫)附肢多,附肢即气管鳃。这类昆 虫的幼体特称稚虫(naiad)。
(4)不全变态:外翅部(除了蜉蝣目) 不全变态,这类变 态又称直接变态,只经 过卵期、幼期和成虫期 3个阶段,翅在幼期虫 态的体外,成虫的特征 随着幼期虫态生长发育 逐步显现,为有翅亚纲 外翅部除蜉蝣目以外的 昆虫所具有。
(5) 全变态——内翅部
全变态类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 个不同的虫态,为有翅亚纲内翅部昆虫所具。
特点:
①幼体变成成体要经过蛹期。 这类昆虫的幼体特称幼虫。 ②幼体与成虫习性、形态 (内部构造、外部形态)完 全不同。
《昆虫的胚后发育》课件
![《昆虫的胚后发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c590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e.png)
食物与生殖的关系
03
某些食物可能对昆虫的生殖器官发育有益,从而提高繁殖能力
。
05
昆虫胚后发育的生物学应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预测害虫发生期
通过研究昆虫胚后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可以预测害虫的发生期,为害虫防治提供 预警。
制定防治策略
案件调查
在刑事案件调查中,法医昆虫学利用昆虫的胚后发育特性,分析尸体上昆虫的种类和数 量,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态平衡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变态发育的特点使其在不同的生态位中扮演着不 同的角色,维持了生态平衡。
03
昆虫的生殖方式与繁殖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有性生殖
概念
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后代的一种生殖 方式。在昆虫中,有性生殖是通过雌虫和雄虫交配,将遗传 物质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例子
蝴蝶、蜜蜂、蚂蚁等。
比较不完全变态与完全变态
01
发育过程
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简单,而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复杂,包括蛹的阶
段。
02
形态变化
不完全变态的形态变化不显著,而完全变态的形态变化显著。
03
生物学意义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通常生活在较为干燥的环境中,而完全变态的昆虫通
常生活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中。不完全变态的昆虫通常以植物为食,而完
影响因素
影响昆虫繁殖力的因素包括环境条件、食物来源、种群密度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昆虫能够获得 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栖息地,从而提高繁殖力。同时,种群密度也会影响繁殖力,高种群密度可能会 增加竞争和疾病传播的风险,降低繁殖力。
第七章 昆虫的胚后发育
![第七章 昆虫的胚后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12fedb0cfad6195f312ba61c.png)
能扭动。鳞翅目、
鞘翅目的隐翅虫、
双翅目的虻、瘦蚊
等昆虫的蛹均属此
种类。
3 围蛹:实为离蛹,但 在离蛹体外被有末龄幼 虫未脱去的蜕。如蝇类 幼虫将第3龄脱下的表皮 硬化成为蛹壳,第4龄幼 虫就在蛹壳里,成为不 吃不动的前蛹,前蛹再 经脱皮即形成离蛹,而 脱下的皮又附加在第3龄 幼虫的皮下。双翅目蝇 类特有。
第 七 章 昆 虫 的 胚 后 发 育
目的和要求
1.了解昆虫生长、蜕皮、虫龄、龄期的概念;
2.掌握变态的意义及各变态的主要特点;
3.掌握幼体生长的特点、类别;
4.掌握蛹的类型及特点。
学时分配: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昆虫变态的类型及各类型特点;
2. 昆虫幼虫的类型;
3. 昆虫蛹的类型
难点: 昆虫各种变态类型的差异
虫种类,但在实践中具
有一定意义。
二、幼虫的类型
1 原型幼虫:增节变态 和表变态的幼体通常也
称为若虫。但因其腹部
除生殖附肢外,还保留
其它附肢,如针状突、
弹跳器官等,这些都与 有翅亚纲的若虫不同。
为了表示无翅亚纲的原
始性,特称为原型幼虫
2 同型幼虫:幼体除翅
和生殖器官外,在外部
构造如口器、感觉器官、
之处,故称为亚同型幼
虫,或通称为稚虫。如 半变态类昆虫。
4 过渡型幼虫: 幼虫水生,
一般也称为稚虫。但由于其
幼虫腹部具有由附肢演变而
来的气管鳃(多足型),与半
变态的气管鳃(非附肢)不是 同源器官,而且其变态性质 上还保留一些原始的特性, 如有亚成虫等,故将这类幼
虫称为过渡型幼虫或蜉型幼
虫。如原变态的蜉蝣目昆虫。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77406fcf84b9d528ea7a91.png)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
生物知识点
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昆虫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大。
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其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3.不完全变态: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小,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蜓蜻
4、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森林昆虫学-- 昆虫的胚后发育及变态24页PPT
![森林昆虫学-- 昆虫的胚后发育及变态24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1e7062f121dd36a22d821d.png)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森林昆虫学-- 昆虫的胚后发育及变态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Hale Waihona Puke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现代农林技术与服务专业《昆虫的变态发育讲稿修改稿》
![现代农林技术与服务专业《昆虫的变态发育讲稿修改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ac997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f.png)
昆虫的变态发育讲稿〔ppt2〕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昆虫的发育。
春暖花开时,我们经常会看见许多成群飞舞的蝴蝶,它们是从哪里出来的呢?〔ppt3〕还有,我们大家有些人小时候都养过可爱的蚕宝宝,那么这些蚕宝宝吐丝结茧后到哪里去了?〔ppt4〕原来,我们大家看到翩翩飞舞的蝴蝶,小的时候竟然是一只如此丑陋的“毛毛虫〞,〔ppt5〕而我们养的蚕宝宝,长大后却变成了非常普通的蛾子。
原来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变态发育。
〔ppt6〕昆虫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变态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ppt7〕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ppt8〕这类由卵孵化出来的幼虫与成虫的形态、习性完全不同,因此必须通过蛹期来完成这些剧烈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
如蝶类、蛾类、瓢甲、家蚕等发育都属于此类。
〔ppt9〕不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只经过卵、假设虫、成虫3个阶段,无蛹。
这类由卵孵化出来的幼虫与成虫相似,不仅在形态上类似成虫,而且在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取食的食物上都假设似成虫,仅大小、翅及生殖器官发育程度不同,因此其幼虫称之为假设虫。
〔ppt10〕昆虫中的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均属于不完全变态类,如螳螂、斑衣蜡蝉、〔ppt11〕蝼蛄、螽斯等。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昆虫的几个发育阶段:〔ppt11〕1.卵期:指卵从母体产下后到孵化出幼虫所经历时期,是昆虫个体发育的第一个阶段。
卵是一个大型细胞,最外面是一层起保护作用的坚硬卵壳,具有高度的不通透性,一般杀虫剂很难侵入。
〔ppt12〕卵的大小、形状多样性,如一些蝶类、蛾类的卵为圆球形,粉蝶的卵为瓶形,蝗虫的卵为肾形,瓢虫的卵为子弹形,草蛉虫卵为有柄卵等。
〔ppt13〕昆虫产卵的方式、产卵的场所也多样化,如蝶类、天牛的卵大多散产,偶也有堆产,蝽象、叶甲、瓢虫等昆虫卵聚集堆产;〔ppt14〕产卵的场所有的裸露在外,如蝶类、蛾类、蝽象等,〔ppt15〕而蝗虫、叶蝉、叶蜂等一些昆虫产卵场所隐蔽,如蝗虫产卵在土中。
昆虫的发育--变态
![昆虫的发育--变态](https://img.taocdn.com/s3/m/18f0423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7.png)
昆虫的变态
草蛉的一生
七星瓢虫
画风突变
蝴蝶
变态
变态:昆虫从卵
孵化后,在生长发 育过程中要经历一 系列外部形态和内
部器官的变化的现
象。
虫宝宝
成虫
完美逆袭
判若两虫
美丽的外表、飞翔的本领、 繁衍后代的责任
类型
昆虫的变态类型 有完全变态、不 完全变态,以及 非常原始的增节 变态、表变态和 原变态。
C 卵→若虫→成虫
D 卵→蛹→成虫
2.跳蝻是蝗虫的幼虫,它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 )
A 形态结构不同
B 生活习性不同
C 身体较大
D 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3.判断: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蛹、成虫时期,是不完全变 态发育。( )
4.写出有关名称:
A
B
C
D
5.由A到D发育方式称为:
【反馈检测】
1.下列哪些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 )
为跳蝻.
4次蜕皮
不完全变态(稻绿蝽)
卵
若 虫
成 虫
整理PPT 15
整理PPT 16
半变态 卵 稚虫 成虫
幼虫水生,成虫陆生,幼虫与成虫外形上完 全不同。
过渐变态 卵 若虫 成虫
幼虫与成虫的生活环境相同,外形也相似, 幼虫变成成虫前有一个不动不食、类似蛹的 形态。(拟蛹)
表变态
最原始的昆虫变态类型。 初孵幼体已具成虫特征,仅是个体增大、性 器官成熟等。
①蟋蟀 ②蚊子 ③蝼蛄 ④果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蝴蝶一生 中所处的时期应该是 ( )
昆虫的胚后发育及变态
![昆虫的胚后发育及变态](https://img.taocdn.com/s3/m/a5aca967ddccda38376baf92.png)
若虫nymph
不完全变态类的幼虫期称为若虫。
特征:头部常具复眼,有或无背单眼型单眼,胸部有 翅芽,胸足6节,除特殊类型及外生殖器外、腹部一般
无附肢及由附肢形成的构造。
蛹 期
蛹pupa:是全变态类昆虫由幼虫转变为成虫必须经过的过渡虫态 (静止、不取食、不活动)。 预蛹:幼虫老熟后,停止进食、排空消化道中的食物残渣、体躯短缩,
拟蠋式幼虫腹足均无趾钩,如叶蜂幼虫。
寡足型幼虫 Oligopod larvae
仅有发达的胸足,腹部无附肢或 仅有尾须一对。有可分为几类:
蛴螬-蛴螬型
瓢虫-蛃型 步甲-蛃型 叩甲-金针虫型
无足型幼虫 Apodous larvae
胸部和腹部无足。又分为三类:
无头-无足-蝇
全头-无足-Hale Waihona Puke 牛半头-无足-虻腹足。
原足型幼虫 protopod larvae
幼虫类型: 胚胎发育完成于原足期。幼虫仅在身体前
面有附肢原基(一种不分节的小突起),如
一些寄生蜂。
多足型幼虫 polypod (eruciform) larvae
幼虫除三对胸足外,腹部一些体节还具腹足。 蠋式幼虫腹足端部都具有趾钩列,如蝶虫蛾类幼虫。
芫菁(幼虫肉食性,成虫植食性)\寄生性蜂类等
芫 菁
幼 虫 期
1. 孵化hatching
胚胎发育完成后,幼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
蝴蝶卵的孵化
2. 蜕皮与虫龄
蜕皮原因:随幼虫的取食和生长,虫体不断增大,旧
表皮(外骨骼)成为了限制虫体增大的障碍,要继续发育和
生长则必须蜕去旧表皮、形成新表皮,这种现象称脱皮 moulting。脱皮的次数因虫种而异,一般3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