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

合集下载

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3、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

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4、融情于景: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5、因情造景: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

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6、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7、夸张: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

(李白常用夸张)
8、象征: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9、用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10、对比: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如黑与白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强调、揭示某一种现象,阐释某一个道理。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二、描写手法主要有:白描、工笔细描、象征、衬托(正衬、反衬)、烘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移步换景等。

1.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

2.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例:(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里“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3、烘托: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属于侧面描写。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写刘备频繁问计,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孔明的才智。

4.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例:(诗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8、联想和想像 多为浪漫主义诗所用。如李白的“小 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风直到夜郎西”、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等。 9、比喻象征 本是一种把事物比成另一种本质不同的 事物的修辞手法。比喻一般用具体事物比具体事物, 可针对具体句子;象征往往是将具体事物赋予特定 的抽象的意义,应从整首诗上去理解。诗词当中经 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 效果。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 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 深浅入时无?”张籍《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 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 敌万金。” 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等都 用了象征的手法。
三、修辞手法 1、夸张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比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比拟 可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 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 人昼梦年。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拟物 李清照《武陵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把无形、无量的愁苦化成有质有量的 东西,并且用船来载,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愁苦写 得淋漓尽致。(这一句也可理解为“化抽象为具体” 的表现手法。) 4、借代 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 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 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白居易的《琵琶行》 “终岁不闻丝竹声”等。
4、白描:纯粹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 聂夷中《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5、虚实结合 “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到,却又能从字 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回忆、梦境、联 想想像等)“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如:《题都城南庄》(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长恨 歌》、《雨霖铃》、《梦游天姥吟留别》、《破阵子 醉里 挑灯看剑》、《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等都采用了虚实 结合的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 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 现时却不在眼前。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 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 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 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 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 绝。
6.细节: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 客人来,袜刬chǎn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爱而不现,搔首踟蹰。
7.白描:
• 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增强形象感,增 强感情,起强调作用。
鉴赏诗词的表现手法
•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 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 一些表现手法。 • 分析表现手法可从抒情手法、描写手 法、修辞手法三个方面考虑。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类。 • 直抒胸臆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间接抒情包括: 1.借景抒情 2.托物言志
3.借古讽今(抒怀)
4.用典抒情 5.即事抒怀
1.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景结情
所谓“以景结情” 说通俗点就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 的基础上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 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 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5.即事抒怀 即叙事抒情,在古风作品中
比较常见。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 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
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起兴 常见手法例说
起兴,又叫“兴”。“先言他物以引起咏之 词”。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 “借 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有创造 气氛,协调韵律等作用,还可使语言咏唱自由, 行文显得轻快、活泼。如传统山歌:“门前喜鹊 叫喳喳,唔知阿哥哪日来;妹好炖好接风酒,妹好 煎好迎春茶。”又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 窕淑女,君子好逑。”
简析以下诗句的手法特色
《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 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 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烘托,从观看者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比正面直接描写省 笔墨,更具艺术魅力。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表现的事物鲜 明突出。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 1、辨析表现手法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 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 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 事物都写。
“衬托”和“对比”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 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 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
1、辨析表现手法
诗词表现手法很多,要通过训练使自己获得 正确辨析各种表现手法的能力甚至是技巧,以达 到能迅速选择答案的目的。如:比与兴、动静结 合、以动衬静(尤其注意反衬中的“以静衬动”、 “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等),注意其 区别。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15种常用表现手法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15种常用表现手法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15种常用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 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可以提醒 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 有变化。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9、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 达强烈情感。
6、双关: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
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对偶:律诗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偶。从 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 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 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新晴(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作用:互相映衬,相得益彰;鲜明突出,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0、反复。用来加强节奏感,具有音乐美。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1、互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夸张 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 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 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在浪漫主义诗 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古诗词鉴赏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鉴赏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鉴赏的表现手法1、对比(对照)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该诗通过春残、鸟稀、花尽、花飞与幽竹的对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

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

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朊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

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这是虚笔。

3、正意反说(反语)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运用反语,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文过饰非、讳疾忌医,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失望之情。

4、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用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愁苦。

贾至《春思二首(其一)》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

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刘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先写水面平静的'静态美,再写风吹动垂杨水落荷叶之声,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表现了雨后池塘的美丽。

王维《田园乐(其六)》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以声衬静,动静结合,表现田园幽静安适的特点。

6、借古讽今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古代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

《古代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以明衬暗 以虚衬实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
山居秋暝唐·王维
反 衬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以 动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称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照”与“流”,一上一下, 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 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 然的脉搏在跳动。
4.工笔(细描)、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
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3.表现手法:指的是诗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创作目的,运用各
种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它是技能和方法。
(1)赋比兴、用典、衬托、对比、 注意:答表现手法
渲染、象征、铺垫、联想、想象、 题时,千万不要忘 (2)托物言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 记了抒情手法。
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语序倒置
4.结构技巧: 先景后情、开门见山、起承转合、欲扬先抑、
铺垫、伏笔照应、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1、赋比兴:是《诗经》创作的表现手
法,赋为铺陈;比为比喻,比拟;兴为 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关雎》以雌雄和鸣的雎鸠起兴,以 采摘荇菜为比,以琴瑟钟鼓作结,叙 述了“君子”对“淑女”的苦苦追求, 描述了周代贵族社会的一个理想的婚 姻模式。
2、用典:即在古诗词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
这既可使古诗词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
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义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
增加表达效果,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把物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情感区分得更加鲜明。 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高三备课资料)一、表现手法:用典、衬托、联想、想象、抑扬、比兴、象征、照应、对比、白描等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

些诗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

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三国赤壁之战,如果没有火烧赤壁没有成功,放火船的时候连风也不帮忙的话,那么在大乔小乔的命运就是被曹操俘获,安置在铜雀台里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2、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1)正衬是指从正面映衬,就是利用与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陪衬体)作陪衬。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1. 借景抒情呀!你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不就是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嘛!这就像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会心情愉悦一样。

2. 托物言志呢!像“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不就寄托了作者高洁的志向嘛,就如同我们通过一件喜欢的物品来表达自己的个性。

3. 夸张多有意思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哇,那瀑布得有多长呀,这就是夸张的魅力呀,好像把我们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极致。

4. 对比也常见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贫富的对比多强烈呀,就好像把两个极端摆在我们面前。

5. 象征也很妙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不就象征着坚韧不拔嘛,跟我们追求梦想时的坚定很像呀。

6. 烘托也不错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广阔的沙漠和孤单的烟不就烘托出一种寂寥的氛围嘛,就像我们身处一个特别的环境会有特别的感受一样。

7. 用典也很厉害呢!“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借用周瑜的故事,多有深度呀,就像我们讲一个有内涵的典故来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

8. 白描很简洁呀!“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简简单单的几个词就描绘出一幅画面,这多神奇呀,跟我们简单几笔勾勒出一个场景似的。

9. 动静结合超棒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静有动,多生动呀,就好像我们的生活有安静的时候也有热闹的时候。

10. 虚实结合也很独特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想象和现实结合在一起,多有意境呀,就像我们做梦和现实交织一样。

我觉得这些表现手法让古诗变得丰富多彩,就像我们的生活因为各种不同的方式而变得有趣!。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 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三、06年(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 题。(8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 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 词内容具体说明。
二、08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 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 (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狭义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 托、联想、想象 诗歌中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比拟、 借代、夸张、设问、反问、对偶、 用典、互文、双关等 结构形式: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 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 志,过渡、铺垫等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07湖北) 华清宫 过华清宫 吴融 李约 四郎飞雪晴去端, 君王游乐万机轻, 惟此宫中落便干。 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 玉辇升天人已尽, 无人知道外边寒。 故宫惟有树长生。 ⑴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 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4分)
古代诗歌鉴赏之
表现手法鉴赏
明晰概念: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作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 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虚实结合
踏莎行 欧阳修ຫໍສະໝຸດ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析】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 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写“行人”想象妻子 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 发得淋漓尽致。
问: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希望维新 派人士为变法事业战斗到底 的心愿,也表现了诗人真挚 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 神。

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 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注:①张俭:东汉人,因弹劾无恶不作的宦官侯览,被 诬结造反,遭朝廷的通缉。张俭东躲西藏,“望门投 止”,人们仰慕他的名声,不惜遭受牵累,“破家相 容”。②杜根:东汉人,当时邓太后临朝,外戚擅权。 杜根上书,请求邓太后归政。太后大怒,命人把他装进 布袋,在殿上打死。行刑的人钦佩杜根的忠正,手下留 情,杜根诈死,三日后逃走。
【注】捻(niǎn):持取,捻弄
问:“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 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 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 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 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 春归的感情变化。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公开课)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公开课)

课堂导入
诗词鉴赏 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艺结术构构章思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一.什么是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 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二、重点掌握 六种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上 的等同于表达技巧,而高考通常在狭义方面使用它,主要包括:借景 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托物言情),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衬托、对比,联想、想象,化用典故(用典),借古讽今,烘托,渲 染,比兴等。
【参考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 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 “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 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 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 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 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 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 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解析】解答 此题,要学会运用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来概括, 比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 生情、融情于景等;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 理于物等。其他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
(2014年云南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
成8—9题(11分)
含山店梦觉作
宿渔家
【唐】韦庄①
【唐】郭震②
曾为流离惯别家, 几代生涯傍海涯,
等闲挥袂客天涯。 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一觉江南梦, 惆怅起来山月斜。
灯前笑说归来夜, 明月随船送到家。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 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 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古诗词表现手法

古诗词表现手法

古诗词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将作者的生死观与英雄观充分表达出来,铿锵有力,尤其具有震撼力。

2、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诗人通过实景描写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不分,分不清哪是情,哪是景”的境界,让情有依托,景有个性。

比如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将作者孤独的心情寄托在花月之中。

还有曹操的《观沧海》也将博大的情怀孕育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的秦皇岛风景中。

3、借景说理,在写景中寄托深刻的人生哲理。

王之涣《登鹳雀楼》在当时鹳雀楼诗会征稿中脱颖而出就是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而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则因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宇宙生命意识而超脱于众多的诗歌中。

4、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咏物诗几乎都是这样,最著名的是屈原的《橘颂》作者写橘子表达他独立不迁的高洁个性。

唐代张九龄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也是与屈原一脉相承。

而明朝于谦《咏石灰》更用石灰来表达他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

5、借古喻今咏史诗都是这样,借历史事件来讽喻今天的现实,让读者以史为鉴。

如: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刘禹锡《台城》)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6、对比(对照)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两者对比揭露残酷的社会现实。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

古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古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1、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 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作者选取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描写。凸显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 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的场景,表现了昔日夫妻恩爱幸福的 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 的悲伤。


【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 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 风雪夜里,家人回来了。
细描 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 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 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 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 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 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 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 未启笑先闻。
1、正面侧面: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 面描写 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 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不直接描摹雪的状态,而是借人 的感受作侧面描写。首句写触觉,二句写视 觉,三四句写听觉。诗人以不同感觉,不断 变换角度,处处写人,又处处写雪。
二、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关系
区别 表现手法是用来增强文章的整 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修辞 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的手 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 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 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 不是绝对的。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彩渲染)侧(烘托)、点面

– 空间角度:远近、高低、上下
– 感官角度:视、听、嗅、触…(相结合)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 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 麻。 ②回忆过去。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 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 李煜《虞美人》: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 但此时并不在眼前,是虚象。 ③设想未来。 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
•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 抒情技巧(直接、间接)
–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 间接抒情:

常 (借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以景衬情 (借物)托物言志(象征)

(借事)用典、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 描写技巧

手 – 虚实(虚:梦境、想象、回忆)、动静(以 动衬静、化静为动)、正(白描、细描、色




表现手法例说




表现手法 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
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 表现手法。
• 常用修辞
•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问、设问、 借代、双关、互文、通感、反复、顶 真……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答案] 细节描写。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 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验证自己的疑 惑和担心。 这一动作细节表现出对家乡亲人 无限的深切思念。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
对比
所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 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 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对比手法鉴赏,我们要注意它的特点, 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 的技巧。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析: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 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 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 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 想的向往。
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 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 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 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阙写实, 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 通过设想“行人”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 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 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试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析:本诗以景衬情,以乐景写哀情。诗的前两句勾 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后两句 抒发诗人思归之哀情。如此谋诗,更写出诗人归心 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 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Hale Waihona Puke 古诗词表现手法鉴赏观 祈 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题:这首诗在表达技巧有什么突出的 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采用对比写法,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 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 鲜明,反差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多见哲理诗) 1、直接议论 2、间接议论:借景、物、事等议论。 说明 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 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描写
抒情
描写方式
虚实结合
正侧结合
动静结合
细节描写
白描
点面结合
1
2
3
4
5
6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 臆,就是作者直接对 有关人物、事件等表 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抒情方式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 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字 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难尽,随水长流。 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诗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诗人的感慨: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 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在这“独有”、 “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 。
卒章显志
诗言志,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 志的方式,是指诗人在诗歌的 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这种构思立意追求的是“画龙 点睛”的艺术效果。
4.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
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如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 秋风。”(垂緌:下垂的帽带,此指蝉低头。)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品格高 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 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5.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如李清照的《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宁肯乌江自刎,也不愿过江偷生的英 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 意味,颇显豪气。
6.用典抒情:
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 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 言志。总之都能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语言精炼, 内容丰富。
烘托
1.定义
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在艺术创作上,为了突出主要
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
2.分类
正 衬 主体与衬体相似
反 衬 主体与衬体相反
侧面烘托 主体与衬体相关
3.作用: 突出主体。
用典
用典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 分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 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 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 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语 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名句,目的是 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 于言外。
(5)赋、比、兴
1、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 • 如《邶风·静女》
• 如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通过 化用“庄周化蝶”、“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忆华年”时对往事 似幻似真、迷离恍惚之感,意境朦胧凄美。
• 其他例句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 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 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 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 有:对比、衬托、象征、 渲染、烘托、用典、比兴 等。
对比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在这首诗中主要描写的内容是: 华清宫外的雪之大,而宫里的雪飘落立即化掉。宫内碧绿的树犹如帘 子一般相互掩映,可是宫内没有人知道,外边的天气早已非常寒冷了。 通过宫内和宫外的对比描写,更加鲜明的突出了这首诗的主题,即对 唐玄宗和杨玉环骄奢淫逸的生活,而加剧人民的痛苦的批判。
• 抑扬通常是正说从反说开始,或反说从正说开始,侧重于其中的某一 方面,以达到使人信服、突出要点的目的。
• 抑扬一般可分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未扬先抑、扬中有抑、抑中有 扬、明扬实抑等几种。
A.先扬后抑(欲抑先扬)
先扬后抑又叫欲抑先扬,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 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末句 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 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 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肆 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 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词 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 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 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抑扬、铺垫等。
诗歌的篇章结构
1、景与情的关系:
2、结构特点:重章叠句、伏笔、铺垫、比兴、 统领全诗、照应、承上启下、抑扬等。
抑扬
• 抑,是按下、收束;扬,是振发、放开。
• 指的是在同一表达过程中,对特定的描述对象进行褒贬或渲染,使所 描述对象的某些方面前后形成反差,从而欣起波澜,收到强烈艺术效 果的一种艺术手法。以抑显扬,扬得更高;以扬垫抑,抑得更深。有 抑有扬就有跌宕、曲折,使艺术作品摇曳多姿,形成波澜起伏之势, 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以起吾意”。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朱标:“兴也。”
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 徊”,既是“兴”,又是“比”。
(6)移情
•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 同喜同悲。 • 比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姜夔《扬州慢》中“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3、如何体现主旨: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 小见大、对比等。
以景结情
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 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 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 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 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 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
Ⅲ、古诗词主旨的体现
其内容是如何体现主旨的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卒章显志 以小见大
1.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这个“目”就是诗歌的主题,运用这种方 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壹贰叁肆
修 辞 手 法
表 达 方 式
表篇 现章 手结 法构
分 类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诗 歌
抒情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衬情、借物抒 怀、借古讽(伤)今、怀古伤今、借故抒怀、托物言
的 表
记叙 表达方式
间接抒情(17种) 志、用典抒情、即事抒怀、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间接抒情 通过对某些事物、 某个问题等的叙述、 描写或议论,含蓄 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抒情手法
“抒情方法”
1.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
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 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 的情怀。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
2、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 《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手如柔荑[tí]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 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他物”
常是诗人对眼前或意中的景、事、物的描写,渲染一 种与诗人接下来要抒写的事物相吻合的气氛、情调, 并很自然地导出要抒发的情感,故“兴,起也,引物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
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
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寓情于事: 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叙事之中。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例如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 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 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 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 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形式反复咏 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 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 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