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
“2020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重点难点必考点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汇总考点1:著名的儿童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原理这一模块中的高频考点——著名的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历年国考资格证客观题考察中都有涉及,其中应格外注意福禄贝尔、蒙台梭利、陈鹤琴、陶行知几位的幼儿思想及著名代表作。
——福禄贝尔:代表作:《人的教育》;教育思想:第一位阐明游戏价值理论的人;创设的教具称为恩物;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1840年,命名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蒙台梭利:代表作:《童年的秘密》教育思想:提出吸收性心智;提出“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重视感觉教育。
——陈鹤琴:主要贡献:提出“活教育”;“五指活动”课程;重视家园合作;被称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
——陶行知:主要贡献:提出“生活教育、大众教育、乡村教育”;提出“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考点2:《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纲要》《指南》,这两部幼教法规在近两年国考中均有涉及,题型涵盖单选题、简答题、论述题。
如2015年下半年单选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简答题为什么不能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请说明理由;2016年上半年论述题: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意义与举措等,在此提醒广大考生,今年下半年国考考试中此考点依旧重要,备考时应格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纲要》1.教师应如何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2.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应考虑的方面?——《指南》1.《指南》实施应考虑的几个方面?其中每一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以上是为各位考生罗列的必看知识点,详情可参考《纲要》和《指南》的具体内容。
考点3:游戏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种类可以将游戏分成很多类型,在历年考试中常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结合题干中的案例选择正确的游戏种类,其中最常考的有:1.按照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创造性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2.按照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偶然的游戏、旁观的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其中应重点关注后三种游戏的年龄阶段和游戏特点)3.按照认知发展水平: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一、幼儿学段1.简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
观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
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同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可以比较真实地得到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资料。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而了解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需要教师细致、耐心的观察。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倨傲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因此,观察对教师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2-4岁儿童思维逻辑特点。
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2-4岁儿童处于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1)以自我为中心,幼儿认识周围的事物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中心来理解,同时还不能很好的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来。
(2)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没有守恒概念。
(3)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靠表象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具体运算。
3.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
(1)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①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②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完整版)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完整详细解析版)20190309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D.保育和教育幼儿答案:A。
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2.幼儿认真完整的听完老师讲的故事,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幼儿认真完整的听完老师讲的故事,说的是注意的稳定性。
故本题选D。
3.小红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等于多少?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A.具体形象性B.抽象逻辑性C.直观动作性D.不可逆性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思维发展。
幼儿时期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事物或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幼儿知道九颗花生吃了五颗,还剩四颗,这说明幼儿能够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但是还不能运用逻辑运算思维。
故本题选A。
4.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A.情感目标B.认知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行为目标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六章教学活动的组织于实施中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立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面。
题中“了解”是查看幼儿的认知技能,所以为认知目标。
故本题选B。
5.阳阳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小声地说:“我要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这说明幼儿自言自语具有的作用是()A.情感表达B.自我反思C.自我调节D.信息交流5.【答案】A。
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保教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起源于德国,并逐渐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作为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对于提升儿童的综合素养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理解和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前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保教知识与能力被认为是教师必备的要素之一。
本文将围绕学前教育原理及保教知识与能力展开讨论。
一、学前教育原理1. 儿童为中心的原则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
儿童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他们通过亲身经验和自主探索来学习和成长。
学前教育应该满足儿童的个体需求,发挥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兴趣,并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
2. 综合发展的原则学前教育应该促进儿童的综合发展,包括智力、情感、社交、语言、运动和审美等多个方面。
通过有计划的活动和游戏,儿童可以全面地发展各种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行为习惯。
3. 适应性发展的原则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差异。
学前教育应该根据儿童的兴趣、发展水平和个体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以满足每个儿童的需求,并帮助他们实现适应性发展。
4. 尊重和信任的原则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节奏。
教师应该对儿童充满信任,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和表达空间。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倾听儿童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要,并尊重他们的意见。
二、保教知识与能力保教知识与能力是学前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教师需要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
他们需要了解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包括儿童的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交发展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2. 教育教学原理和方法教师需要熟悉和掌握教育教学原理和方法。
他们需要了解如何设计和实施合适的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了解如何与儿童和家长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022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 附答案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22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 附答案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婴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这是服从了( )。
A.高低规律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C.大小规律D.首尾规律2、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3、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分化出来,源自地时间是( )。
A .福禄贝尔创立幼儿园后 B .现代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 C .英美幼儿教育地兴起 D .现代学校教育地发展4、下列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支持幼儿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独特感受 B .出示范画让幼儿模仿C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D .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材料5、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负强化法 D.消退法6、福禄培尔认为儿童有四种本能,包括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 )。
A.制作的本能B.创造的本能C.宗教的本能D.运动的本能7、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
A .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 B .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 C .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 D .保育和教育幼儿8、幼儿认真完整的听完老师讲的故事,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 ) A .注意的选择性 B .注意的广度 C .注意的稳定性 D .注意的分配9、最早提出“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考虑”的这一原则文件是( )。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前理论精讲2-保教知识与能力(讲义+笔记)
理论精讲2-保教知识与能力(讲义)巩固复习第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理论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势及年龄阶段特征P16学前儿童发展理论P26五、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成人指导下)即将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差距P26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
【补充】【教育启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P27题目演练【2019下】梅梅和芳芳在娃娃家玩,俊俊走过来说,“我想吃点东西。
”芳芳说:“我们正忙呢。
”俊俊说:“我来当爸爸炒点儿菜吧。
”芳芳看了看梅梅说:“好吧,你来吧。
”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看,下列哪一项最贴近他的最近发展区?()A.能够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伴B.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成功加入游戏小组C.在4~5名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进行合作性互动D.能够在游戏中讨论装扮的角色行为P28六、心理理论01这是S,这是A。
02S有一个球,她把它放在了篮子里。
03S出去溜达,A把球从篮子里拿了出来04然后把球放在了盒子里。
05现在S回来了,她会去哪里找她的球呢?P28六、心理理论第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理论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势及年龄阶段特征P31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关键期:提出者:劳伦兹(印刻现象)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
一旦错过,难以弥补。
敏感期(最佳期):提出者:蒙台梭利是指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一旦错过,缓慢发展。
转折期:两个阶段之间急剧变化,普遍现象(必然出现)。
危机期:转折中出现反社会行为,个别现象(成人缺乏正确引导)。
(一)从简单到复杂: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具体形象——抽象逻辑思维(三)从被动到主动1.从无意到有意2.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四)从零乱到成体系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P31题目演练【模拟题】婴儿最初只有快乐和痛苦两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加,至2岁左右已经有惧怕、厌恶、愤怒、欢乐等情绪。
2019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重点难点必考点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汇总考点1:著名的儿童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原理这一模块中的高频考点——著名的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历年国考资格证客观题考察中都有涉及,其中应格外注意福禄贝尔、蒙台梭利、陈鹤琴、陶行知几位的幼儿思想及著名代表作。
——福禄贝尔:代表作:《人的教育》;教育思想:第一位阐明游戏价值理论的人;创设的教具称为恩物;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1840年,命名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蒙台梭利:代表作:《童年的秘密》教育思想:提出吸收性心智;提出“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重视感觉教育。
——陈鹤琴:主要贡献:提出“活教育”;“五指活动”课程;重视家园合作;被称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
——陶行知:主要贡献:提出“生活教育、大众教育、乡村教育”;提出“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考点2:《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纲要》《指南》,这两部幼教法规在近两年国考中均有涉及,题型涵盖单选题、简答题、论述题。
如2015年下半年单选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简答题为什么不能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请说明理由;2016年上半年论述题: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意义与举措等,在此提醒广大考生,今年下半年国考考试中此考点依旧重要,备考时应格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纲要》1.教师应如何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2.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应考虑的方面?——《指南》1.《指南》实施应考虑的几个方面?其中每一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以上是为各位考生罗列的必看知识点,详情可参考《纲要》和《指南》的具体内容。
考点3:游戏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种类可以将游戏分成很多类型,在历年考试中常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结合题干中的案例选择正确的游戏种类,其中最常考的有:1.按照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创造性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2.按照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偶然的游戏、旁观的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其中应重点关注后三种游戏的年龄阶段和游戏特点)3.按照认知发展水平: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教师资格证保教考试内容
教师资格证保教考试内容一、考试概述保教考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部分呢。
这个考试主要是考察大家对于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
它涵盖了好多方面的内容,就像是一个大宝藏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宝石。
二、考试内容板块(一)学前儿童发展1. 生理发展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那可太多了。
比如说,幼儿的骨骼比较柔软,容易变形,所以在幼儿园里,桌椅的高度要合适,不能让小朋友长时间弯腰或者驼背。
这部分可能会出选择题,像“幼儿骨骼柔软,以下哪种桌椅高度适合幼儿()A.过高的桌椅 B.过低的桌椅 C.与幼儿身高相匹配的桌椅”,这题3分哦。
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也很有特点。
他们的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势,所以小朋友们总是精力充沛,跑来跑去的。
这方面的知识可能会出简答题,比如“简述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及其对幼儿行为的影响”,10分。
2. 心理发展幼儿的认知发展是个重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必须要知道的。
像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这可能会出论述题,“请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15分。
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也很有趣。
小朋友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可能因为一颗小糖果就开心得不得了,也可能因为小伙伴抢了自己的玩具就大哭起来。
这部分知识可能会出案例分析题,比如给出一个小朋友在幼儿园因为抢玩具而哭闹的案例,让你分析他的情绪反应并提出应对措施,20分。
(二)学前教育原理1. 教育的基本概念学前教育的定义和目的是基础内容。
学前教育是对0 - 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这可能会出填空题,“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岁儿童”,3分。
教育的功能也很重要。
教育有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个体功能就是对儿童自身发展的影响,社会功能就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部分可能会出选择题,“以下属于学前教育社会功能的是()A.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B.为社会培养人才 C.提高儿童身体素质”,3分。
幼儿教师资格证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2020年最新版)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2020年最新版)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一、幼儿发展得含义:幼儿发展就是指个体生理与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得量变与质变得过程。
二、遗传素质就是幼儿身心发展得生理基础与物质前提。
三、幼儿身心发展得影响因素: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得可能性、遗传素质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得基本过程、遗传素质也决定了幼儿得某些个别差异)2、环境:环境就是指幼儿接触到得周围人与物得总与。
(物质环境就是幼儿生存得物质基础、精神环境就是幼儿心理发展得精神食粮)四、幼儿发展得基本理论: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B。
前运算阶段(2—6、7岁))五、对于认识发展中幼儿得教学方法:A.临床教学法B.两难故事法C。
社会交往法D。
活动法。
六、埃里克森幼儿发展八段论:(1)婴儿期(0~1、5岁):建立基本信任、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与怀疑得冲突,最重要就是进食与排泄训练。
⑶学龄初期主动对内疚(3~5岁):独立性得形成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得冲突,学校得表现,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得冲突,需要同伴关系。
3—6岁儿童要解决:1、发展其主动性,2、获得相应得性别角色。
4、5岁儿童面临主动自发与退缩愧疚得危机,教师应给与幼儿充分得自我探索与尝试得机会,以发展其自主人格,满足幼儿摊手与创造得需要.七、幼儿心理学得研究方法:1、观察法:有计划、有目得得观察幼儿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与行为得变化,并根据观察得结果判断幼儿心理发展得特征与规律.(从时间上分:长期观察、定期观察。
从内容分:全面观察、重点观察)2、实验法: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特备引起或改变某一条件,来研究幼儿心理特征得变化.(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a、随机取样与随机安排。
b、对实验情景与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c、实验结果量化.d、使用大量得实验仪器。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原理)模拟试卷12(题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原理)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把幼儿教育看作是整个学制系统的最初阶段,提出“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的是( )。
A.卢梭B.加德纳C.洛克D.夸美纽斯正确答案:D解析:夸美纽斯对0~6岁的儿童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把幼儿教育看作是整个学制系统的最初阶段。
他认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提出“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
知识模块:学前教育原理2.幼儿园应该建立幼儿健康体检报告,幼儿体检周期一般为( )。
A.2个月一次B.每季度一次C.每半年一次D.每一年一次正确答案:D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
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
知识模块:学前教育原理3.( )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洛克D.福禄贝尔正确答案:B解析:裴斯泰洛齐首次提出和谐教育,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泛爱主义思想,著有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
洛克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提出“恩物”的概念。
知识模块:学前教育原理4.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
A.促进幼儿健康成长B.确保幼儿心理健康C.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D.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正确答案:C解析: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
幼儿教育也必须要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将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作为其中心任务。
知识模块:学前教育原理5.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D.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正确答案:D解析:对幼儿进行美育,不是为了让其进行专业性的学习,而是要培养其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第2章学前教育原理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 力第2章学前教育原理
❖ 主要目标 ❖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发展,增强
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 活动的兴趣; ❖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 往的基本能力,增强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 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 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 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 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从健康、语言、社会、 科学、艺术等5领域出发的
❖ (二)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所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培
养人才和传播思想来实现的 ❖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
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 ❖ 阶级社会中,教育服务于统治阶级,资本主义社
会发展的强劲势头,主要是由于教育造就了大批 高质量的精明能干的管理人才 ❖ 我国当前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说明了教育不仅是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 件,更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可 靠保障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 力第2章学前教育原理
❖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 力第2章学前教育原理
第二节:学前教育概述
❖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 学前教育是对胎儿直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
2013—2014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块二+学前教育原理
考点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预测
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教育的是( )。
A.家庭教育
B.自我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校教育
………………………………………………………………………………………答案:D
考点归纳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5.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
6.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7.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8.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上的基本观点和要求
9.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动态与发展趋势
重难点提示
>教育的概念与构成
>教育目的的相关理论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入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考点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考点预测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 )是学习的主体。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措施
………………………………………………………………………………………………答案:B
考点归纳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它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如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证真题【幼儿园】【保育知识与能力】
2019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幼儿园科目二《保教知识与能力》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D.保育和教育幼儿【答案】A。
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2.幼儿认真完整的听完老师讲的故事,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幼儿认真完整的听完老师讲的故事,说的是注意的稳定性。
故本题选D。
3.小红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等于多少?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A.具体形象性B.抽象逻辑性C.直观动作性D.不可逆性【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思维发展。
幼儿时期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事物或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幼儿知道九颗花生吃了五颗,还剩四颗,这说明幼儿能够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但是还不能运用逻辑运算思维。
故本题选A。
4.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A.情感目标B.认知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行为目标【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六章教学活动的组织于实施中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立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面。
题中“了解”是查看幼儿的认知技能,所以为认知目标。
故本题选B。
5.阳阳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小声地说:“我要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这说明幼儿自言自语具有的作用是()A.情感表达B.自我反思C.自我调节D.信息交流【答案】A。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参考答案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参考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产生的免疫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病毒性传染病(如麻疹、甲肝等)感染后免疫力常可保持终身,但也有例外,如流感的免疫时间很短,可多次感染;细菌、原虫感染后免疫时间一般较短,只有数月或数年(如菌痢),但也有例外,如伤寒的免疫时间较长。
A项正确。
B项: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免疫时间较长。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染。
麻疹多流行于冬春两季。
麻疹治愈后可终身免疫。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病人腮腺肿大期间,唾液中的病毒可经飞沫传播。
病后获终身免疫。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幼儿语言教育目标从横向的分类结构来看,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是通过倾听、理解;表达、交流;阅读、欣赏三部分来体现的,而每一部分又包括认知、情感、能力三个维度。
D项正确。
A项:交往、合作和交流是社会领域培养的主要能力。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表现、表达和创造是艺术领域培养的主要能力。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阅读、想象和表演为干扰选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3.本题考查人的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B项正确。
A、C、D三项:均属于干扰选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4.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他毕生从事旧教育的改革,推行生活教育、大众教育,确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也因此被誉为“乡村教育”“大众教育”的倡导者。
陶行知曾写的一首诗:“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幼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
幼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幼师资格证是幼儿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须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并且要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中文学教育类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方可在毕业时领取幼师资格证。
非师范类和其他社会人员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带来的幼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
【考点一】活动区一、常见活动区的分类和功能明确区域活动设置的要求之后,就要对所要设置的区域进行命名和归类。
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来决定活动区的种类,应尽量满足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动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对各类活动区的功能有清楚的认识,也要准确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水平和需要。
如教师发现本班幼儿在语言和社会性方面发展不足,同时发现幼儿在动手操作方面十分感兴趣,就可以依此设定以下活动区:某某某书区(语言区)、角色区、积木区、科学区(操作、探索区)、美工区。
当然,教师也可随时根据幼儿的特殊兴趣和需要,调整区域活动的内容和规模。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活动区的名称是为了便于分类和记录而确立的,只是一个代号,没有绝对的标准,主要视教育功能而定。
比如投放剪刀、纸张、树叶、水等材料的区域,如果是以探索为主要目的,我们可以命名为“探索区”、“科学区”;如果是以发展美术能力为主要目标,我们可以命名为“美工区”;如果是以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我们可以命名为“操作区”。
以下材料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
二、对活动区进行合理布局环境的设置要为儿童服务。
我们既要提供一个有准备的、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序的环境,又要提供开放的、变化的、有多种探索发现机会的环境;既要有多个有利于儿童个别活动的不同活动区域。
又要有集体活动的空间:既要有活动室环境的整体布局.还应有细节的暗示及空间划分的动静区分等。
2020年教师资格证简答题习题集(幼儿)
2020年教师资格证简答题习题集(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部分学前儿童发展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概述1.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1.【答案要点】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图式。
(2)前运算阶段(2~7 岁):此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
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板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具有了抽象的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出现逻辑思维。
2.简述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2.【答案要点】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包含基本的内驱力和反射,处于“潜意识”状态,它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
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
(3)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其机能主要是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3.简述影响婴幼儿发展的因素。
3.【答案要点】(1)生物因素①遗传素质为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②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③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的制约作用。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儿童所处的社会、家庭、教育机构等各种环境因素。
环境引导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①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奠定基础,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
2017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学前教育原则
⼀、学前教育的原则学前教育的原则是教师在向⼉童进⾏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是根据学前教育⽬标、任务和⼉童⾝⼼发展的特点,并在总结了长期的学前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学前教育原则应始终贯穿于学前教育⼯作的全过程.既包括学前教育课程的编制阶段,也包括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阶段。
在课程的实施阶段,既适⽤于教学活动,也适⽤于游戏、⽇常⽣活活动等各种类型的活动。
既适⽤于活动计划的预设、内容的选择,也适⽤于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活动区的设置等。
总之,只要是有对⼉童有影响的教育各⽅⾯、各环节、各流程等,都应该遵循这些原则。
学前教育原则包括两部分:⼀部分是教育的⼀般原则,是学前教育机构、⼩学、中学教师均应遵循的,它反映了对所有教育者的⼀般要求:另⼀部分是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是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是学前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求。
(⼀)教育的⼀般原则1.尊重⼉童的⼈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作为学前教育对象的⼉童⾸先是⼀个⼈,是我们社会的⼀员。
因此,他们享有⼈的尊严和权利。
没有对⼉童的尊重,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
(1)尊重⼉童的⼈格尊严⼉童从⼀出⽣就具有⼈格尊严,他们与我们是同样的⼀个社会成员,不能因为他们⼩⽽歧视他们,要杜绝对孩⼦随意敷衍、盲⽬指责、任意羞辱的粗暴⾏为,更不能拿⼉童作为宠物玩耍,随意给他们起绰号,当众披露他们的缺陷。
教师要将⼉童作为具有独⽴⼈格的⼈来对待,尊重他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
(2)保障⼉童的合法权益学前⼉童是不同于成⼈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他们享有不同于成⼈的许多特殊的权利,如⽣存权、受教育权、受抚养权、发展权等,这反映了⼈类对⼉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的认可与尊重。
但是,学前⼉童毕竟是稚嫩、弱⼩的个体,他们对⾃⼰权利的⾏使还必须通过成⼈的教育和保护才能实现。
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会应当保障未成年⼈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因此,教师不仅是⼉童的“教育者”,也应当是⼉童权益的实际维护者。
教师资格证笔试大纲(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一、考试目标1.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
熟悉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
2.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性,了解幼儿教育历史和幼儿园教育改革动态,并能结合幼儿教育实践问题进行分析。
3. 幼儿生活指导的基础知识与能力。
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幼儿卫生、保健、营养、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与能力。
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功能和创设原则,并能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加以运用。
5.游戏指导与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知识和能力。
理解幼儿园游戏的意义、作用与指导方法,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实际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
6.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了解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评价知识对教育活动进行反思,改进保育教育工作。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七个模块。
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熟悉、掌握、运用五个层次。
具体考试内容与要求如下:(一)学前儿童发展1. 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2. 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5.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6.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8.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学前教育原理(教师资格证总复习)
03
课程特点与原则
幼儿园课程具有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等特点。设计课程时应遵循适
宜性、整体性、活动性、趣味性等原则。
幼儿园活动设计原则与方法
活动设计原则
活动设计应遵循目标导向、幼儿 主体、趣味性、生活化等原则, 确保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和教育目标要求。
活动设计方法
活动设计可采用情境创设法、游戏 法、操作法等方法,激发幼儿参与 兴趣,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
学前教育的内容
01 语言教育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 和理解能力。
02
数学教育
通过数数、比较、排序等活动,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科学教育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儿童了解自然和 科学知识,培养其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
04
社会教育
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会交 往和合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的团队结构。
培养团队精神
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加强沟通 交流等方式,培养团队成员的
归属感和凝聚力。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考 勤、奖惩、培训等方面,保障 团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06
学前教育评价与质量提升
学前教育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
了解幼儿发展水平和特点,评估 教育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 教育质量。
近现代学前教育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学前教育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出现了专门的 学前教育机构和教师职业。
当代学前教育
当代学前教育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倡导多元化和个性化 的教育方式。同时,学前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教育的概述(一)一、教育的本质与作用(一)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
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第三,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育的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对人的培养进而影响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教育功能。
二、教育的目的(一)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1.宗教本位论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
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宗教本位教育目的论在中世纪漫长的时间内长期占据着西方教育思想的统治地位。
它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
虽然其哲学立场是唯心主义的,但其某些观点对批判近代教育过度功利化、技术化的倾向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2.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
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主张社会本位论的人看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强调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国家要承担国民教育的主要责任。
这对保证教育的地位,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但其否定个体的兴趣、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对制定教育目的的作用,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也容易造成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压抑。
3.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
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等。
个人本位论的积极意义在于:首先,它确立了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尊重儿童的发展需要,促使其个性的发展,否定了传统教育对儿童的压抑和灌输等弊端,在文艺复兴时期有反对封建教育的进步意义;其次,提出了培养“自由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体系,倡导民主的教育观,对现代学校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其不足之处在于:首先,以“人性”代替对社会的理性分析,忽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这是不现实也行不通的;其次,过于强调人性中的天生倾向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忽视了学习和社会影响的作用,导致自然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倾向。
4.“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
它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过程,除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1.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新中国建立以来,在不同时期,党和国家根据历史条件,对教育目的做过多次不同的表述。
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是新中国建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人们经常把这一表述简称为“四有、两爱、两精神”。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申,“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制定的各种文件中有关教育方针及其规定的教育目的,提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内涵或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们都确定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指明了教育培养人才、学校办学的方向;第二,它们都确定了教育培养的人所应具有的素质。
这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
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育的概述(二)三、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教育的一切。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都是由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国家的这种要求通过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来实现。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但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也有积极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首先,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
其次,教育通过促进个人社会化来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
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学校教育不仅向学生传播、灌输一定的政治思想意识,而且通过在校师生的言论行动、学校的教材和刊物向社会宣传一定的思想意识,制造社会舆论,影响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面貌等,起着巩固现有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是否遵循了人的发展规律。
教育和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在个体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又要受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个体的身心发展状态是教育行为的依据。
(一)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也称为身体的发展。
个体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
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质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在实际活动中融为一体。
二是心理的发展。
指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
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
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的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必须指出的是,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并不意味着教育应迁就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或降低教育的标准与要求。
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能接受的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概括的“跳一跳,摘个桃”的经验,都值得借鉴。
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素质的发展。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个体发展的稳定性要求教育者必须掌握各个年龄阶段当中一般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与规律,作为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客观依据,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性,消除随意性和自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