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综合课程概述

合集下载

01综合实践活动第一章

01综合实践活动第一章

(1)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正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自身的 不足,突破学科分野,拆除学科藩篱,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 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更加关注客观世 界的整体性和人类知识的统一性,关注向生活世界回归,同 时强调实践与活动的独特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构建新 的课程结构的一种探索。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有 区别,又有联系。表1-1体现了两者的区别。
2001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报告
中国小孩在21个国家中,计算能力 最强,创造力倒数第五。 在校做数学题时间,我国中学生每 周307分钟,他人217分钟;回家后,我 们还要花每周4小时,他人不超过一小 时。 我国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 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 和创造力的只有14.9%。
(1)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者之间也存在联系。其 目的均在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科课程学习为综合实践 活动之基础,缺乏相应的学科基础,综合实践活动难以深入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经验也有助于学科课 程的学习,为学科课程实施提供材料,二者互为基础、相互 促进。有时二者也可彼此打通,同一问题可以分属不同课程 ,共同实施。
(1)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必须指出的是,学科课程中的一些活动,如美术课中的写生 、音乐课中的演奏、理科课程中的实验、体育课中的训练,不属 于综合实践活动。因为,学科课程中的活动从属和服务于某一学 科知识体系的理解、掌握,以掌握系统的书本知识为目的,具有 明显的学科特点,缺乏足够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难以超越特定学 科所固有的知识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活动、实践则往往 是多学科、跨学科的,难以归入某一学科,且常常具有很强的自 主性,以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 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

《综合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程》 第一章

《综合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程》 第一章
20
第二节 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与具体实施
一、社会实践课程的方法体系
首先,“导师制”密切了师生关系, 强化了老师的指导作用。“导师制”在 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的关系,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 学生的学习及调查开展。
21
第二节 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与具体实施
一、社会实践课程的方法体系 其次,“团队制”保障了社会调查的有效实施。这门课程是
23
第二节 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与具体实施
一、社会实践课程的方法体系 第一,“1+1>2”。团队要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产生积
极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综合。团队 的绩效既依赖于个人付出,又依赖于集体的工作产物,也就是协调 工作的团队成员的共同成果。
24
第二节 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与具体实施
28
第二节 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与具体实施
二、社会实践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
【案例一:“走你组”分工登记表】
姓名 ××× ×××
×××
学号 141032063 141012107
141032110
联系方式
“走你组”
分工
职责
采访法统筹员
组织组员完成:采访提纲、 进行采访、采访音频分析报告
采访法统筹员 同上
“走你组”
分工
职责
观察、实验法 统筹员
同上
问卷法统筹员
组织组员完成:问卷设计、派 发问卷、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报告
问卷法统筹员 同上
秘书员
联络等杂事
30
第二节 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与具体实施
二、社会实践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
姓名
学号
“走你组”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教案课件PPT第1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教案课件PPT第1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图解决的 问题是体现生活世界对学生发展的 价值,试图追求的意义是帮助学生 在反思、体验生活中学会生活、热 爱生活。纵观世界课程改革,不难 发现课程向儿童经验回归的趋势, 结合我国课程改革实际,新课程改 革既是对世界先进课程理念和实践 的借鉴、吸收,又是针对我国独立 国情而提出的必然选择。
(一)、设计意图
去年九月,我们的新校舍——嘉兴市花 园实验小学落成了,在占地63亩的校园中, 绿化就占了将近40%。苏铁、香樟、桂花 树等五十余种树,使整个校园满目翠绿, 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树”在给 校园带来生命力的同时,更带给大家美的 享受。这得天独厚的校本资源成为了综合 实践活动设计的有效载体。
主题活动五:再生树
1.四人小组合作,每人负责找一种类型的树 木的叶子、芽和果实中的种子核和果实。 2.课堂上在展示板上制作“再生树”(用 牛皮纸做树干,将收集到的真实的树叶、果 实作为样本) 3.为小组共同创作的“再生树”做标签。 (标签上注明这棵树的名称和制作单位) 4.各小组用各种形式介绍并展示“再生 树”。
主题活动四:树叶实验室
1.课前学生收集各种树叶,准备一 废旧纸盒。 2.课上互相欣赏同学收集的树叶。 3.各自为收集来的树叶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全班交流:你按什么标准给树叶 分类?(可按树叶的形状、大小、颜 色等) 5.讨论保存树叶的方法(教师可适 当提供一些方法) 6.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法对树叶加 工、再利用(可制作树叶书签、树叶 贴画、树叶标本……)
是新课程的亮点, 更是新课程的难点。
三、典型案例:人类的好朋友—树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 沈硕文
一、设计意图
二、活动目标
三、活动准备 四、活动过程: 主题活动一:“树与人类”课本剧表演 主题活动二:“和树交朋友”小课题研究 主题活动三:“认养一棵树”实践活动 主题活动四:树叶实验室 主题活动五:再生树 主题活动六:诗之树 五、拓展资料

名词解释综合课

名词解释综合课

名词解释综合课
综合课是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它将几门学科的内容融合在一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

综合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职业发展。

综合课通常由教师跨学科合作设计,以主题或问题为核心,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综合课的内容可以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如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综合课具有以下特点:
1. 跨学科性:综合课跨越传统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以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

2. 主题或问题导向:综合课通常以一个主题或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探究式学习:综合课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实践,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信息,通过思考、讨论、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合作学习:综合课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多元化评价:综合课的评价方式多元化,包括作品评价、口头表达、自我评价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

综合课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问题式学习等,具体形式取决于课程目标和内容。

综合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综合实践课程教材目录

综合实践课程教材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第一章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与价值1.1 综合实践课程的定义1.2 综合实践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1.3 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第二章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原则2.1 目标导向原则2.2 学生主体原则2.3 实践性原则2.4 互动性原则2.5 整合性原则第三章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策略3.1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2 教学模式的创新3.3 评价体系的建立3.4 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第二部分:课程内容第一篇社会实践第四章社会实践概述4.1 社会实践的意义4.2 社会实践的类型4.3 社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第五章社会实践项目设计5.1 项目选题与规划5.2 项目实施步骤5.3 项目评估与总结第六章社会实践案例解析6.1 案例一:社区服务活动6.2 案例二:环保宣传活动6.3 案例三:历史文化调研第二篇科学探究第七章科学探究概述7.1 科学探究的内涵7.2 科学探究的过程7.3 科学探究的方法第八章科学探究项目设计8.1 项目选题与规划8.2 项目实施步骤8.3 项目评估与总结第九章科学探究案例解析9.1 案例一:植物生长实验9.2 案例二:物理现象探究9.3 案例三:化学实验操作第三篇艺术创作第十章艺术创作概述10.1 艺术创作的意义10.2 艺术创作的类型10.3 艺术创作的技巧第十一章艺术创作项目设计11.1 项目选题与规划11.2 项目实施步骤11.3 项目评估与总结第十二章艺术创作案例解析12.1 案例一:绘画创作12.2 案例二:音乐创作12.3 案例三:戏剧表演第四篇技能训练第十三章技能训练概述13.1 技能训练的意义13.2 技能训练的类型13.3 技能训练的方法第十四章技能训练项目设计14.1 项目选题与规划14.2 项目实施步骤14.3 项目评估与总结第十五章技能训练案例解析15.1 案例一:计算机技能培训15.2 案例二:厨艺技能培训15.3 案例三:手工制作技能培训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第十六章心理健康教育概述16.1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6.2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6.3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第十七章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设计17.1 项目选题与规划17.2 项目实施步骤17.3 项目评估与总结第十八章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解析18.1 案例一:情绪管理培训18.2 案例二:团队合作训练18.3 案例三:人际沟通技巧培训第三部分:课程实施第十九章课程实施准备19.1 教师培训19.2 教学资源准备19.3 安全保障措施第二十章课程实施过程20.1 教学活动组织20.2 学生参与与管理20.3 教学评价与反馈第二十一章课程实施评价21.1 评价标准与方法21.2 评价结果分析21.3 课程改进与优化第四部分:课程资源第二十二章课程资源开发22.1 校内资源开发22.2 校外资源整合22.3 网络资源利用第二十三章课程资源管理23.1 资源分类与编码23.2 资源共享与交流23.3 资源更新与维护第五部分:课程拓展第二十四章课程拓展活动24.1 校内拓展活动24.2 校外拓展活动24.3 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二十五章课程创新与展望25.1 课程创新策略25.2 课程发展趋势25.3 课程未来发展附录附录一: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案例集附录二:综合实践课程评价量表附录三: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清单附录四:综合实践课程安全应急预案本教材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实用的综合实践课程指导,帮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课程》课件

《综合课程》课件

跨学科概念
跨学科知识
跨学科概念强调跨越传统学科的 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
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跨学科方法
跨学科概念不仅包括知识的整合 ,还包括方法的融合,通过多种 方法的综合运用解决复杂问题。
跨学科思维
跨学科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 科思维,鼓励学生从多学科角度 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数学基础
总结词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学科,是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的 基础。
详细描述
数学在《综合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数、代数、几何、概率统 计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数学,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基础
案例分析结论
总结案例分析的结论,提炼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实际应用场景
1 2
应用场景选择
选择与课程相关的实际应用场景,以便更好地说 明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价值。
应用场景分析
对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和解读,探讨其中的问题和 挑战。
3
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说明解决方案的可行 性和优势。
05 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
课程内容概述
01
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各个章节的要点和知识点。
重点与难点解析
02
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相关知识点。
学习方法总结
03
分享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学习建议
制定学习计划
建议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时 间和任务。

第一章 综合课程概述

第一章  综合课程概述

第一章综合课程概述第一节综合课程的概念一、综合课程涵义(一)概念综合课程是一种兼具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优势而又可以克服两种课程固有弊端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

综合课程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作为课程整合的基点。

(二)分类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广义的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综合课程经验本位综合课程狭义的综合课程: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相关课程综合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1.“相关课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起来,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独立。

2.“融合课程”——是将有关学科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融合之后原来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复存在。

3.“广域课程”——是指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

是围绕一个所选择的组织核心而将分支学科组织为一个新的课程整体,而且被整合的每一门学科都将失去其独立性。

广域课程实际上是“学科本位综合课程”与“经验本位综合课程”融合的产物,并非纯粹学科本位的。

“综合课程”,相当于“融合课程”。

如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初中的“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等“合科课程”,这是同“以分科为主”的课程的区别所在。

特点:是知识容量大,学科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有利于思维方法的培养,弥补学科课程存在的缺陷。

二、设置综合课程目的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打破人为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防止学科之间的相互排斥,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视野看问题、并能灵活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三、综合课程的功能1.能给学生提供知识的完整性2.克服学科门类繁多,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弊端3.有助于应付知识的增长和“老化”4.有助于学习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四、本次课程改革设置的综合课程本次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综合课程如下:(一)《品德与生活》(1—2年级)它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内容: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为学生适应学校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二)《品德与社会》(3—6年级)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内容: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为学生成长为富有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_课本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_课本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简介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以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艺术欣赏与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体育与健康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5. 生活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课程组织与实施一、课程组织1. 学校层面: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规划、实施和评价。

2. 年级层面:成立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实施。

3. 班级层面:成立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组,负责课程的日常管理和实施。

二、课程实施1. 制定课程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明确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等。

2. 组织教学活动:按照课程计划,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3. 指导学生参与: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第一章..

紧接着《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 明确指出:“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 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 践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 种活动内容的课程”,并将活动课程的内容集中在社 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艺学术活动、体育卫 生活动上。
(2)从课程内容组成形式看: 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综合课程则微乎 其微。 分科课程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 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综合课程主导价值在于 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 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与方法。
(3)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要求看: 必修课占据绝对优势,而选修课则微乎其微。 必修课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选 修课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 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不难看出,上述这些课程政策带有明显的概括提 炼课外活动的痕迹。因此,在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 程中,大多数学校只是将课表上课外活动更名为活动 课程,事实上,教学模式、活动方式及评价方法都没 有发生根本变化。
三、21世纪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式提出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 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 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 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 性和选择性”。“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 为必修课程”。 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在立足新一轮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顺应国际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 势、吸取我国活动课程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及教训的基础 上应时而生的。
第一节

课程概述

课程概述

第一章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含义从词源学来分析: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

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据考证,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记载。

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朱熹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基本相似。

在西方,课程的英文名词是curriculum,其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意思是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该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

根据这个词源,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作为一个研究的领域,课程一直被人们认为具有难以把握、离散和含混不清的特点,课程定义的纷繁多样性就是其中一个印证。

翻开各类教育著作,几乎都提及到课程,但对课程的界定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达成共识,甚至可以说,有多少课程工作者就有多少种课程定义。

课程的涵义不仅在课程实践中,而且在理论上,早已背离其“跑道”原意。

(一)有关课程定义的不同表述1、西方学者的研究胡森(Husen)等人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曾经列举过以下9种课程定义。

(1)在学校建立一系列具有潜力的经验,目的是训练儿童和青年以群体方式思考和行动。

这类经验就叫课程(Smithetal,1957)。

(2)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学得的全部经验(foshay,1969)。

(3)学校传授给学生的、意在使他有资格获得毕业证书从而进入专业或职业领域的一种教学内容和具体教材的总计划(Good,1959)。

(4)我们认为课程是一种对教师、学生、学科、环境等组成部分的范围的方法论的探究(WestburyandSteimer,1971)。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基础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理论基础(一)从主客两分的知识观走向主客统一的知识观1、由知识的客观性向过程性转变。

知识的客观性其标志是要求知识必须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但现在越来越认识到知识不是客观的,不是对现实的准确的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随着新知识的出现,它终究被否定或抛弃。

2、知识的普遍性向个体性和情境性转变。

持知识普遍性论者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规律或真理。

摒弃地方性知识,要求知识一定要超越各种社会性因素和个体性因素的制约,达到一种普遍化的水平。

而事实上知识是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生产的,它取决于一个人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他所处时代的物资条件和精神风貌、知识水平等。

3、由知识是中立向价值性转变。

先前人们认为知识与价值无涉,即知识是纯粹经验的和理智的产物,不涉及主体的兴趣、情感、态度、意志与价值观等等。

但现在知识,特别是课程知识,它是从所有人类文化中选择与组织起来的,这种选择需要经过价值的过滤,经过人为的建构和文化意向的牵引。

它涉及到了"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

课程知识观的转变和丰富,突出作为课程内容选择来源的课程资源不再局限教材灌输的"全科玉律",不再侧重知识的确定性、结果性。

对过去奉为权威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不具有个人意识的书本知识是一个彻底的拒斥和挑战。

而这对于课程资源开发,必然要求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左右关联,知识的个人过程实践等,而不是侧重接受听从,机械接受。

而且这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实面目的认识和检验,以及在理解和反思中创生自己的知识。

因此知识观的变化不仅让学生学到前人知识,而且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以及明确知识的来源和价值性。

知识意义化与活化,促使学生将课程知识整合到自己的意义体系,并亲身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据权威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再增加100倍,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的知识再多,也无法赶上知识更新和知识激增的速度。而且,由于科技的发展,如今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信息互联网)获得各种资料和信息。从这个角度讲,学校里多学一点还是少学一点知识,也已不像过去那样重要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乐于不断获取新知识和主动探索,善于搜取、辨别和加工各种可得信息,能根据自己的个性设计近期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已成为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的“顶尖级”素质。要在现代社会生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变得日益重要起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看,如果他在某些具体知识点有所缺陷,将来是较容易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补偿的。但是,如果学生在学校阶段里,没有培养对知识的渴求、不能探索和创新的欲望,没有形成一种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那么,他的这一次欠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将是难于补偿的。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都在通过基础教育改革来提升本国青少年“关键能力”:这些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运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要提升这些关键能力,单以传统的以知识存储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就显得难以胜任。从知识界定来看,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称“命题性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概念、命题。(外现知识、书本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怎么办”或“如何做”的知识,又包括技术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和实践形态的程序性知识。技术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又称为“技术的知识”表现为一套明确阐述的技术规则,可以言传,可发现或找到;实践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又称为“实践的知识”表现为不可能用一套明确的规则阐述出来,不可言传,仅能加以演示。从两者关系看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并不依赖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新的知识观对教育的应用意义在于: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依靠学业智力(分析性智力),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实践性智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仅靠掌握陈述性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程序性知识才行。在教学上,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可以诉诸教师的系统讲解与传递,而大部分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或采取师徒制的方式进行。这表明,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其它活动不可替代的逻辑地位。直接知识的获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与逻辑地位,不能仅仅看作是帮助学生获得书本间接知识的一种“梯子”或“手段”。活动性、实践性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与补充,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它忽略了单纯的书本知识教学所要付出的“隐蔽”代价,如单纯的书本知识教学不符合年幼儿童的学习心理特点,单纯的文字符号式书本知识教学,容易沦为静坐式的、闭门读书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极易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等等。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特点
02
实践性
生成性 04
03 开放性
(一)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中学 生所面对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生活世界的综 合性和个性的整体性, 着眼于学生整体、健全地发展,打破教材、 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 延伸,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了综合性的特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后,活动课程风行一时。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分科的学科课程取代了活 动课程。
(二)课外活动课程化
20世纪70年代初 02
课外活动逐步呈现出 课程化的趋势
20世五六十年代 01
形成学科教学与 活动教学并举的 课程结构
20世纪70年代以来
03
日本中小学出现了“学生 特别活动”和“班级指导 活动”两种基本的活动课 程,同时还开展课外活 动
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的根本标志。 同时,需要指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 但并不表示对间接经验的排斥,它强调二者的结合互补,共同发挥各 自的教育功能。
(三)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倡导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
家乡的板栗
寻访家乡”年“的味道
中国传统文化 的研究—— 《姓氏文化》
呼吸的痛—— 关于临平区雾 霾的调查报告
丰碑永存——探 访安贤园名人墓 地及相关调查研 究报告
(二)面向学生的直接经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性课程。课程的设计立足于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以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为中心,强调学生经验在 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另外,课程的实施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 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上,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

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
学生的成长是学校课程最重要的价值追求,课 程最 基 本 的 职 能 就 是 要 促 进 学 生 身 心 的 和 谐 发 展 。中 小 学阶 段 是 学 生 各 方 面 素 质形 成 和发 展 的 关 键 时期, 全 面 发 展 的 课 程 目标 直 接 影 响 到 学 生 素 质 发 展 的 全 面 性。如 今 科 学 技 术 高 度 分 化 又 高 度 综 合 , 只 有 在素 质 上 获 得 多 样 化 发 展 的 人 , 才 能 较 好 地 适 应 社 会 变化的趋势, 增强自身素质的适应性 和灵活性。 综 合 课 程 的 学 习 是 学生 的 主 动 学 习 , 在 此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审视问题的体视野,学会 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了思维能力,为学生 打 下 广 泛 而 扎 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综合教学为学生获得成功提供了恰当的条件和机会在能动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人责任心合作意识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而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我观念评价标准与合作态度这些是个性成长必不可少的
综合课程
一、概念 二、理论基础 三、主要类型 四、优势
综合课程的概念
•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 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 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 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根据综合课程的综 合程度及其发展轨迹,可分以下几种:相关课程 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核心课程 、经验课程。
2. 心理学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 ,人 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进行 的 ,每 个 人 都 是 具 有 多 种 能 力 组 合 的 个 体 。 加 德 纳 认 为 ,多 元 智 力 观 的 核 心 在 于 认 真 地 对 待 个 别 差 异 。综 合 教 学为 学 生 获 得 成 功 提 供 了 恰 当 的 条 件 和 机 会 , 在 能 动 的学 习 过 程 中 , 注 重 学 生 个 人 责 任 心 、 合 作 意 识 、 价 值观 等 非 智 力 因 素 的 培 养 , 因 而 能 够 使 学 生 在 学 习 的 过程 中 形 成 自 我 观 念 、 评 价 标 准 与 合 作 态 度 , 这 些 是 个性 成 长 必 不 可少的。

第一章 综合课程与综合教学

第一章 综合课程与综合教学

第一章综合课程与综合教学综合课程与综合教学是现代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们试图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本章将介绍综合课程与综合教学的概念、意义以及实施方法。

一、综合课程的概念与意义综合课程是指将不同学科或领域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综合课程,学生可以将各种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体系。

综合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知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综合课程的意义在于超越传统的学科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同时,综合课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综合教学的概念与特点综合教学是指在综合课程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

综合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综合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的整合。

综合教学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掌握。

2. 教学内容的整合。

综合教学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构建起一个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3.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综合教学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如问题导向教学、项目制学习等,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4. 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综合教学的实施方法要实施好综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策略。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综合教学方法:1. 项目制学习。

通过开展具体的项目活动,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整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 跨学科教学。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对接和整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简述综合课程的基本内涵

简述综合课程的基本内涵

简述综合课程的基本内涵综合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它综合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旨在提供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综合课程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指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综合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综合课程注重知识的融合与整合。

在传统的学科教育中,各个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割裂性,学生往往只注重某一学科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知识。

而综合课程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与整合,使学生能够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念,提高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三,综合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学科教育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综合课程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综合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学习成为一种终身的需求。

综合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使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综合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在传统的学科教育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而综合课程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让学生能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综合课程的基本内涵是多方面的,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的融合与整合、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综合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合课程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合实践课程教材

综合实践课程教材

目录第一章绪论1.1 综合实践课程的定义1.2 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1.3 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1.4 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第二章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与设计2.1 课程内容的选择2.2 课程设计的原则2.3 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2.4 课程活动的实施策略第三章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3.1 案例分析法3.2 小组合作学习法3.3 项目式学习法3.4 问题解决法3.5 创新思维训练法第四章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估与反馈4.1 评估原则4.2 评估方法4.3 反馈与改进第五章综合实践课程案例5.1 案例一:社区环保实践活动5.2 案例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5.3 案例三:历史文化传承实践活动第六章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6.1 确保课程内容的多样性6.2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6.3 加强教师指导与支持6.4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章绪论1.1 综合实践课程的定义综合实践课程是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2 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3 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1)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1.4 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综合实践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实践性:以实践为载体,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2)综合性: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开放性: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4)互动性: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综合实践教师教学用书(3篇)

综合实践教师教学用书(3篇)

第1篇第一章绪论一、综合实践课程概述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种重要课程类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模块。

二、综合实践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目的本教学用书旨在为综合实践教师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三、综合实践教师教学用书编写原则1. 符合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课程标准;2.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 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特色;5. 强调教师指导和学生主体地位。

第二章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一、课程设计1. 课程目标:根据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2. 课程内容:围绕课程目标,选择与课程相关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形成课程内容体系。

3. 课程结构: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模块,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模块。

4. 课程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二、课程实施1. 教师准备:教师应熟悉课程内容,掌握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学生准备:学生应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探究式学习等。

4. 教学过程:按照课程计划,有序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

5. 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第三章综合实践课程模块教学指导一、研究性学习1. 模块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 模块内容: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探究式学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综合课程概述
第一节综合课程的概念
一、综合课程涵义
(一)概念
综合课程是一种兼具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优势而又可以克服两种课程固有弊端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

综合课程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作为课程整合的基点。

(二)分类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广义的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
综合课程经验本位综合课程
狭义的综合课程: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相关课程
综合课程融合课程
广域课程
1.“相关课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起来,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独立。

2.“融合课程”——是将有关学科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融合之后原来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复存在。

3.“广域课程”——是指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

是围绕一个所选择的组织核心而将分支学科组织为一个新的课程整体,而且被整合的每一门学科都将失去其独立性。

广域课程实际上是“学科本位综合课程”与“经验本位综合课程”融合的产物,并非纯粹学科本位的。

“综合课程”,相当于“融合课程”。

如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初中的“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等“合科课程”,这是同“以分科为主”的课程的区别所在。

特点:是知识容量大,学科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有利于思维方法的培养,弥补学科课程存在的缺陷。

二、设置综合课程目的
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打破人为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防止学科之间的相互排斥,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视野看问题、并能灵活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三、综合课程的功能
1.能给学生提供知识的完整性
2.克服学科门类繁多,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弊端
3.有助于应付知识的增长和“老化”
4.有助于学习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本次课程改革设置的综合课程
本次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综合课程如下:
(一)《品德与生活》(1—2年级)
它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
内容: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
为学生适应学校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二)《品德与社会》(3—6年级)
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
内容: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
为学生成长为富有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三)《科学》(3—6年级),
目标: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像、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四)《艺术》(1—9年级)
目标:了解各艺术学科基本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运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
价的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综合发展。

(五)《综合实践活动》略
(六)《校本课程》略
五、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一)分科与综合的关系是相关而非对立
分科课程的缺陷:各科门类林立,学科之间各自独立、自成系统,相互封闭、隔离,所学内容不容易联系实际、不利于整体思维,与学生的学习特点不相符合。

综合课程就是要减少课程门类,加强学科间的联系,避免重复、过早或过分的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个领域之间彼此独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


综合课程的出现并不是要取消、替代分科课程,二者都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不存在谁从属于谁、谁排挤谁的关系。

(二)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呈现方式不同
终极目标是一致的,教育内容一致,区别在于呈现的方式方法各异。

因而无论二者在形式上有多大的变化,本质都是趋同的。

综合课程尤其在低年级得到倡导。

分科与综合存在极大的联系,绝不能厚此薄彼。

(三)综合课程局限性
容易忽视具体学科的深入和系统。

因而某些重点、基础学科,不
但不应当被取消,反而应当得到加强。

分科课程也因此在课程类型中占有自己不可被取代的地位。

第二节综合课程的发展
一、设置综合课程的背景
(一)科学发展因素
二十世纪,世界进入了科技革命时代,使得知识总量不断增加,出现了“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局面。

出现了许多新的科学分支、边缘科学和新的知识领域,分科日益精细,又在横向延伸。

各门学科相互渗透,趋于结合。

因此,必须实行综合课程,对学科内容重新进行调整和处理,以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论。

(二)社会经济因素
二战后,政局的相对稳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各国经济获得极大发展,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某一独立学科不能解决和完成的,这就需要开设综合课程。

(三)人口变动因素
教育资源不均衡;人口人均寿命的延长,要求课程中要强化卫生保健和休闲教育的成分;人口的城市化倾向,移民人口的增加也要求课程提供适应性更强、生存本领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而所有这些都依赖于课程内容的变化。

设置综合课程正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四)教育内部因素
传统教育中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存在着严重弊端:
一是学科门类繁多,如我国初中要开13门课程,
二是课程编排中,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没有选修课,知识内容老化、陈旧、重复多,无法更新,造成学生学业负担重;
三是文理科比重失调,重理轻文,文理脱节。

二、设置综合课程基本依据
(一)科学文化发展的需求
各门学科之间的联合也日益紧密,出现了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

知识是存在共同性的,即使有暂时的割裂、封闭,也无法阻止学科之间的本质联系。

(二)社会发展的需求
社会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多。

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核战争以及各种社会不平等现象等,所牵涉的都不是一个领域的问题。

(三)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学习者在学习相互关联的内容时,学习效率最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运用的也就是学习者的这一学习特性。

从学习者所要学习的内容来讲,学生不可能精通每一个领域的知识,而要涉略到如此多的学科门类,就只有将学科联系起来,避免学科之间的重复同时也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综合课程发展
(一)综合课程的早期发展
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课程综合化问题并对之进行系统理论论证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提出“相关综合课程论”。

赫尔巴特的弟子齐勒、赖因主张把宗教性、道德性教材作为统合所有学科的中心点,由此达到教育的终极目的——道德性和宗教性的陶冶。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借助德性的形成,和谐地、均衡地实现种种能力的发展,这就是“经验综合课程”。

20世纪综合课程的发展基本上是围绕着如何统一“相关综合课程”和“经验综合课程”而展开的。

(二)20世纪综合课程的发展
1902年,杜威出版《儿童与课程》一书,这标志着综合课程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杜威认为,教育中的一个主要缺陷是在儿童的经验与教学科目之间横隔一道鸿沟,将二者对立起来。

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冷战”时期的科技、经济、军事竞争,分科课程在世界范围内曾一度盛行了近20年。

美国“课程改革运动”大力倡导“学术中心课程”。

20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理论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多维视野理解课程,倡导对课程领域进行“概念重建”,即“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为综合课程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1984年10月,国际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了第39届国际教育会议,会议指出目前跨学科开设综合课程的趋势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1988年,浙江省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决定以“自然科学”课程取代原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并涵盖地理课程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内容。

《自然科学教学指导纲要》于1991年10月通过国家中小学教
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在一个省使用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

从世界课程改革实践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大力倡导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的综合通常是围绕主题,将几个相似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成为一个学科领域。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并设置六门综合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