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统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调查和统计的基本概念,理解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2.掌握小范围数据的统计和表示方法。
3.能够通过图表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调查和统计的基本概念。
2.数据的统计和表示方法。
3.图表的分析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利用图表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
2.板书、彩色粉笔、图表样本。
3.学生调查表格和问卷。
4.台式计算机和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统计”的字样,询问学生对统计概念的理解,引出调查和统计的目的及意义。
2. 学习内容(20分钟)•使用实例引出调查的基本方法。
•讲解数据的整理和分类,引导学生认识数据的重要性。
•介绍常见的数据表示方法,如表格、条形图、折线图等。
3. 讲解示范(15分钟)老师用学生调查的实际数据进行讲解,展示如何整理数据并绘制图表,引导学生思考数据背后的关系和规律。
4. 练习(3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小范围的调查,并根据数据绘制图表,交流和归纳调查结果。
5. 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调查和统计的重要性,展示学生绘制的图表,让学生对数据的分析有更深入的理解。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行一项小调查并整理数据,绘制对应图表,并用一段文字总结调查结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实际调查和图表绘制的练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以上是《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课《统计》的教案,希朋能够帮助老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工作。
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一般步骤。
2. 培养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统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
2. 学习用简单的统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一般步骤。
难点:培养学生用简单的统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数据收集表、统计图等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记录数据的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或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统计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a. 教师出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并提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要求。
b. 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写到数据收集表中。
c.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整理数据,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将整理结果填写到统计图中。
d.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统计方法,引导学生评价不同统计方法的优缺点。
3. 练习: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统计知识和方法。
5. 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统计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数据收集和统计活动的环节,增进家校合作,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应用统计知识。
2. 组织学校或班级的统计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3. 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2. 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描述。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事物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 学习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描述。
3. 学习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呈现数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 学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描述。
难点:1.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和描述。
2. 运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呈现数据。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统计学具和教具。
2. 学生准备收集数据的工具(如调查表、画“正”字的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统计现象,激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 教师示范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2.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描述。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统计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等。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以及数据分析、交流表达等技能。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学生反馈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优质课教案_2

统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生谈话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把谁带来了?慢羊羊和喜羊羊他们今天将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愿意吗?2、导入新课师:请看大屏幕:有一群小动物来到了草地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都有哪几种小动物?指名回答。
用什么方法能准确地记录每一种小动物的数量呢?学生可能这样回答;生1:用画或是画√来做记号。
生2;可以用“正”字法来统计。
3、揭示课题,引入新课师:小朋友说的真好,这就要用到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那今天就由老师和你们一起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
(板书:统计)二、探究新知1、指导收集数据①、师:在统计时,我们应该把数据记录下来,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统计小动物的数量。
准备好了吗?②、师:通过刚才的统计,我们一起来整理,草地上来了几只小狗?有几只小鸟?小乌龟呢?小兔子呢?③、师:根据统计的数据我们整理出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比较一下,统计表和刚才我们统计的数据比,有什么优点?生1:统计表能马上知道每一样东西有多少。
④、师:同学们我想看一眼就知道哪种小动物最多,哪种小动物最少?你有什么办法吗?生:可以画统计图。
师:下面我们就和慢羊羊村长一起来制作条形统计图吧。
2、制作统计图①、介绍横轴、纵轴师: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统计图吧。
请看大屏幕(在课件上完成)出示表格,统计图名称,强调表格最下面左右方向的线我们称它为横轴,一般用来表示统计事物的名称;最左边上下方向的线我们称它为纵轴,一般用来表示统计的数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设计

2、开始活动
(1)、展示学生记录方法和结果,比较得出最优方法。
(2)、根据画“正”字记录的结果填表:
【预设:】
姓名
××
××
××
投中球的个数
6
16
12
(3)、揭题:
师:刚才我们通过记录得到数据的过程就是“统计”(板书课题)然后把数据填在表格里,这个表格我们叫统计表,为了更直观的表示出三人投中球的个数,我们还可以根据统计表制成统计图。
观察操作
同桌交流
小组尝试画统计图:
每小组发一张作业纸,学生讨论,尝试完成统计图。
投中球的个数统计图
展示点评
归纳总结
1.每组选一名代表上来展示作业,讲解做法。
【预设:①在上面再加画8个格子的方法。
②在旁边一竖排再涂8个格子的方法。
③用一格表示投中2个球的方法。】
第③种方法的学生在汇报时,教师根据情况适时点拔询问:
一格表示投中了2个球,2格呢?3格呢?怎样一眼看出你一格表示多少?
2.比较: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说理由。
3.教师质疑:
①如果数据再大一些,有30、40、50个,你觉得用哪种方法画统计图又快又好?
②师:如果数据更大,比如100、200怎么办?
【预设:一格代表10个、20个……】
4.看统计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①我知道投中的最多,投中的最少。
②我知道比多投个。
③我知道投中的是的倍。
④我知道他们一共投中了个球。】
实践操作
应用拓展
1、我是小小统计员:下面是二年级课外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表。
数学组作文组绘画组乐器组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统计的概念,能够通过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统计的作用。
2. 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3. 学习如何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够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概念,能够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统计的作用。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统计的相关素材,如数据表格、图表等。
2. 学生准备记录数据的工具,如笔、纸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情境,如学校运动会,引入统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统计基本概念:讲解统计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3. 收集数据: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4. 整理数据:教授学生如何整理数据,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5. 分析数据:引导学生通过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制作成统计图表。
2. 让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他们完成作业的过程,以及他们从中学到的统计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正确性。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九、教学拓展1.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统计》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统计》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人教版二班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1.例1的教学。
例1是在前面学习简约的统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全班同学喜爱的动物卡片的数量,使同学体验随机涌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控随机涌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依据统计图表回答简约的问题。
例1中各种数据的增加改变是随机交替涌现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改变逐个收集和积累各种数据,运用画“正”字就是常常运用而且又方便的方法,哪种数据增加1,就在那种数据的名称下面加一划。
黑板上给出了同学们用画“正”字的记录方式进行统计,使同学体验这种记录方式的好处。
例1给出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标明白所统计事物的名称、频数范围、单位名称等;统计表中标明白所统计事物的名称和数量名称。
使同学明确不用数方格,径直看每条对准的数就可以确定每种动物卡片的数量;至于比较大小,方法可以多种,可以通过数方格或计算来比较大小。
教学例1时,老师可以先问同学:同学们最喜爱什么小动物?老师这里有4种动物卡片,请同学们每人选一张你自己最喜爱的。
然后统计一下,看一看大家都喜爱什么小动物。
同学们先说一说:你预备用什么方法记录整理的数据?找几个同学进行统计。
然后老师再引导同学看例1的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比较一下,小组争论: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老师再说明:有时由于数据较大,在画统计图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格表示2个或者更大的数。
然后让同学把统计的数据在统计图中涂上色表示出来,并回答一些问题。
然后让同学完成例1。
老师再把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意义及怎样查找数据完整地小结一下。
例1后面的做一做可以让同学独立完成。
2.关于练习二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通过统计停车场每种车的数量,把解决问题和统计知识综合进来,巩固所学统计知识和解决问题,体验怎样收集信息。
第2题让同学通过数正字来收集信息。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二上《统计》

《统计》教学设计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94、95《统计》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进一步体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l格表示几个单位)。
教学难点:感受统计图在绘制过程中的矛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准备:统计图表、课件一、激活旧知,顺势导入。
创设情境: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前几天,动物王国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运动会,各队的金牌之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其中小猪队、小猴队、小虎队、小熊队共获金牌39枚。
★关于这四队在比赛中的表现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每个队分别得几枚金牌;哪个队得金牌数最多;哪个队最少;)好,那我们先来看看,每个队分别得几枚金牌,看清楚了。
小熊队夺得了第一枚金牌,接着是小虎队,再接着是小猪队、、、、、、(共计小熊队2枚,小猴队2枚,小虎队4枚,小猪队3枚)谁看明白了,到现在为止四个队分别得了几枚金牌?看来光看不行啊,怎么办?你打算一个人记,还是和同学合作?怎么合作?(每人记一种动物)组长赶紧分配一下,谁记哪一种。
想好用什么符号了吗?拿出记录纸准备开始。
2、体验画“正”字收集随机数据的优越性:(课件出示四队得金牌的随机情况)(共计小猫队得金牌8枚,小狗队得金牌9枚,小虎队得金牌16枚,小猪队得金牌6枚。
)小组展示:师:哪一组上来展示?他们四个人用了三种方法,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认为哪最一种最好?为什么?哪一种能很快的算出是几枚呢?(一个“正”字恰好是5画,三五十五,再加一就是十六,算起来好方便啊。
)这一种我们就只能数了,数下来好麻烦哪。
师:而且画“正”字占的地方也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统计练习课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能教熟练地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会绘制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习准备:教师绘制表格教学活动:教师活动:一、学生汇报自己统计结果课前请学生回去统计自己感兴趣的事。
二、练习练习二十二第1题:小汽车12辆,面包车8辆,大客车比小汽车少8辆。
学生根据图中对话,填统计表种类小汽车面包车大客车数量(辆)说说大客车的数量怎样计算的。
回答问题:(1)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2)面包车和大客车一共有多少辆?第(2)个问题请学生列式计算第2题:下面是一个地区11月天气情况统计表最后回答问题:(1)这个月什么天气最多?(2)阴天比雪天多几天?(3)这个月有多少天?第(2)个问题请学生列式计算第(3)个问题请学生说说怎样能知道有多少天。
第3题:统计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情况,填入下表。
选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进行统计。
学生提问题第4题: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玩具选一种简单学生提问题—回答问题第5题:调查本班同学早饭吃什么主食。
作为实践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活动:请学生汇报自己统计的内容、结果以及发现了什么。
学生涂方格—展示。
请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正”字涂方格先说说每种天气情况各是几天,再涂方格。
请学生汇报自己统计的内容、结果以及发现了什么。
学生涂方格—展示。
请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正”字涂方格先说说每种天气情况各是几天,再涂方格。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明确“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2.会用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个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解答。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明确“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案

《统计》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课教案没有选用教科书上的例题,而选用现在人们热门的奥运会,奥运会的福娃更是深受小朋友的喜爱,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良好的气氛中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后面的统计参加运动会项目的人数是巩固练习,课外作业统计秋游三个地点的游玩人数,都是小朋友兴趣很高的事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本次统计的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册教材与上一册教材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
三、学情分析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理解和接受本次教学内容应该不难。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体验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是理解1格表示2个单位六、教学策略与手段选用社会上热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统计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十分自然地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掌握1格代表2的新知识,通过后面的练习和课外作业进行巩固,在学习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起“以一当多”这一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本94——9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地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爱数学的思想感情、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培养收集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
课前准备:饼干(蔬菜味、水果味、巧克力味、海鲜味)、纸巾、选票、统计表、统计图、课件、让学生洗手。
课前播放:郯城美丽风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郯城风光秀丽,经济很发达,特别是食品业在全国很有名。
有一家食品厂准备生产儿童饼干,为了开拓市场,非常想知道小朋友喜欢什么口味,他们委托我在咱班同学中做一个调查,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师:请小组长打开桌上的纸巾,发现了什么?这就是食品厂生产的饼干。
看,有几种口味?生观察汇报,师出示:师:请先用纸巾擦擦手,再品尝饼干。
生用纸巾擦手,品尝饼干后说最喜欢的饼干。
师:请小组长把选票发给大家,在你最喜欢的饼干下面打对号。
生选择,小组长收集选票。
【设计意图:统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
课的开始,我创设了食品厂想知道小朋友喜欢的饼干,请大家帮忙这一情景。
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用处,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统计师:大家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饼干,怎样才能知道喜欢每种饼干的有多少人?引导学生说出“统计”。
师板书课题:统计。
师:用什么方法统计比较简便?生:……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更简便引出用“正”字记录。
师:请小组长打开一号信封,将统计表发给同学。
请两名学生完成读票任务,其余学生做好统计,师巡视。
试教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情景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具准备:操行统计表、水彩笔教学过程: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们班上要出两个节目,大家觉得我们可以出什么呢?生:唱歌、跳舞、绘画、走时装步……。
师:不错,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类节目中选出两个,我们怎么决定出哪两个节目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
老师想让大家投票来决定,下面老师请每组讨论出两个节目,等会投票。
板书课题:“统计”二、探究新知(随时注意给表现突出的大组或个人加五星和红旗)1.收集数据的过程师:我们要知道哪两个节目的票数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来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师行间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加五星)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书写顺序画一笔画。
(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配上音乐伴奏曲)2.整理数据的过程师:请大家整理好每种节目的票数,再填到统计表中,我们数“正”字笔画的过程,就是我们整理数据的过程。
(板书“整理数据”)师:为了能够使每种节目的数目更直观的表示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制作统计图。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课方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课方案教课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采集、整理、描绘和剖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采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剖析。
3.经过对四周现实生活中相关案例的检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课过程:课前讲话:同学们,我们在少儿园的时候都唱过一首儿歌《小白兔》,今日我们再唱一次怎么样?(师生拍手齐唱儿歌)今日,不只可爱的小白兔要到达我们的讲堂上,可爱的小灰兔也要来呢 ! 大家快乐吗 ?一、认识简单的复合统计表。
(一 )创建情境,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和复合统计表的形成过程。
1.师:这天,小白兔们和小灰兔们要进行一场劳动大比武,比比看在同样的时间内哪一队拔的萝卜、采得蘑菇多。
他们正为找裁判忧愁呢,我们给他们当一回裁判怎么样?要当好裁判一定注意力集中,把他们每一队拔了几个萝卜、采了几个蘑菇数正确,你能做到?2.播放画。
(画中,一只小白兔抱着一个大筐、一只小灰兔抱着一个大筐各自采集本的成就,一会儿一个卜“ ”到白兔的筐里,一会儿一个卜一个蘑菇一“ ”到灰兔的筐里,接着又两个蘑菇一同“ ”到白兔的筐里⋯⋯ 真是令人眼花乱,想数出它的个数根本不可以能。
)3.:哪位小裁判你数的果?(此的学生一定是一肚子苦水 )4.:我个裁判怎么当?出个想法 ?5.学生自由言。
6.再次播放画,学生用自己的法。
7.学生沟通哪一种法适合。
(一般一在小分工合作数上。
)8.再次播放画,学生用可行法行。
9.沟通果,放以下表,填写后各小商哪个。
小白兔:菜名卜蘑菇数目小灰兔:菜名卜蘑菇数目10.小沟通比果。
11.:比果已出来了,你两个表有什么见解 ?(引使学生看到两个表格有重复之,能够归并成一个。
)12.指名自己的归并方法。
13.微机演示归并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内容的教学设计
绍兴县秋瑾小学沈慧芬
一、设计思想
本课教案没有选用教科书上的例题,而选用现在人们热门的奥运会,奥运会的福娃更是深受小朋友的喜爱,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良好的气氛中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后面的统计参加运动会项目的人数是巩固练习,课外作业统计秋游三个地点的游玩人数,都是小朋友兴趣很高的事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次统计的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册教材与上一册教材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
三、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理解和接受本次教学内容应该不难。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体验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是理解1格表示2个单位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选用社会上热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统计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十分自然地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掌握1格代表2的新知识,通过后面的练习和课外作业进行巩固,在学习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起“以一当多”这一数学知识。
七、课前准备
福娃图片、统计图、信封、课前了解本班运动员参加比赛项目的情况、投票箱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2008年全国人们兴奋另人期待的日子吗
生:将举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
师;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全国人民都在紧张地准备着,你们看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也忙着为奥运做宣传呢!哟,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他们都来了。
(出示五个福娃的图片)
师:多可爱的福娃呀!在它们当中你最喜欢谁呢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晶晶,因为它很可爱!
生2:我最喜欢欢欢,红色很漂亮。
生3:我最喜欢妮妮我喜欢绿色。
师:理由真充分!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奥运吉祥物,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它们当中,谁最受大家的欢迎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统计
(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突破
1、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选票,你最喜欢哪一个福娃,就在选票上写它的名字,然后放到写有它名字的投票箱里。
(学生快速完成这个任务)
师:现在小朋友的选票都在老师手上了,这样就知道谁最受我们小朋友的喜欢了吗
生1:不能。
生2:只能知道谁最喜欢哪个福娃。
师:对,把全班同学的选票收上来,统计一下哪个的票数最多,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的方法(数“正”法、画“△”、打“√”等)
师:用哪种统计方法最简便
(学生交流汇报,用数“正”字的方法)
师:同学们讨论了这么多的记录方法,好,我们就用画正字法,先请上来一位唱票员,谁愿意
(生踊跃举手,师选一名同学)
师:请你自选一名小助手。
(唱票员自选一名小助手)
两位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数据的收集。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喜欢贝贝的有几人
生1:喜欢贝贝的有7人。
(生数正字,教师依次将数字填入竖的表格中)
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一眼就能看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统计图)
3、制作统计图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谁来说一说怎样画统计图
生1:从下往上画。
生2:对准小动物画。
生3:一个格子代表1个人。
生4:一格代表2人。
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我们就先来看看喜欢欢欢的有12人,这里只有6格,不够,怎么办呢二年级数字大起来了,我们就把1格当作2。
师:现在我们要来画格子了,你还有不清楚的吗
(引导学生发现9个人是单数,怎么画)
生1:9个人是单数,怎么画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谁来解决
生2:可以画半个格。
师:说得真棒!你们和老师一起来完成这张统计图,下一张要你们自己画了,现在可要看好了!
(老师边讲边涂色,学生仔细看)
(三)深化知识巩固练习
师:上星期,学校举行了运动会,我们班的运动员也参加了比赛,我们把他们参加的比赛项目的人数制成统计图,你们有兴趣吗老师给你们提供数据,你们自己绘图。
(教师说明活动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一个报数,一个涂色,一个检查,一个同学汇报)
(学生小组活动完成统计图)
师:老师选了四个小组的统计图并把它贴到了黑板上,我们来评一评哪一组的最漂亮
生1:第2张很正确。
生2:第1张有点脏。
生3:最后一张涂色不均匀。
``````
(教师简单总结,提醒学生应当注意的几点,评出优胜组发奖品)
师小结:统计图看起来方便清楚,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都采用统计图。
现在我们二年级用1格代表2,如果以后数据更大了,1格还可以表示几
生:3、4、5、6、、、、、、
九、板书设计 12 1 10 8 6 4 2 0
(1)每格代表( )。
(2)喜欢( )的人最多。
(3)喜欢
的比喜欢的多( )人。
十、作业设计 创设情境: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下周三全校同学去秋游,你们高兴吗学校征求每个班同学的意见,因为有三个备选地点,学校统计出来喜欢哪个地方的学生最多,就决定到哪里去。
他们是柯岩风景区、大香林、兰亭烧烤。
请同学们下课将选票投到这三个信封里,统计后的结果制成统计图,交到校长办公室。
福娃 喜欢
人数
7
9
11
12
8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十二、教师使用体会
问题研讨
在统计前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怎样做到快速有效
参考资料
卢江杨刚《新课标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义务教育二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新课标第一网《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