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课程标准看语文学科的性质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和思考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和思考正文: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语文课要提高效益,抓住核心,认请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决不容忽视的根本性的问题。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都必须明白语文应该怎样教,由盲目走向自觉。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本人认为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
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从内涵看,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首先,语文是思想的工具。
以语文为工具的思维,是思维最主要的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态。
语文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贮存有直接影响,思维活动不借助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就难以进行。
其次,语文是学习的工具。
语文是学习各门课程必须掌握的工具,其它课程的内容都离不开语文的表现形式。
再次,语文是工作的工具。
语文是从事工作的基础工具。
听广播、看电视、谈话交际、读书看报、书面表达、思考探索、处理工具等,随时随地都要用语文。
最后,语文是生活的工具。
语文在组织社会生活,维护社会存在和发展方面,实现着跨时空的交际,从远古先人到子孙后代,从个人之间扩展到世界范围。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的交际作用会越来越大。
二、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自身以及语文的内容属于文化范畴。
首先,语文教材、课文的教学和学习、训练,体现出编选者、教师、学生的一种文化选择。
课文内容、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阐释、理解和评价,编选什么、如何阐释、理解了什么,都体现或是说实现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次,汉语言本身就内蕴着汉民族的文化意识。
从新课程标准看语文学科的性质
其偏颇而有害的观点 。“ 一般来说 , 性质明确是学科成熟的最终标志” 。
语 文 科 的性 质是 整 个 语 文 教学 的 出发 点 。只 有 正 确 地 认识 语 文科 的
性质 , 才能科学 区分语文科 与其他 学科 的不同之处 ; 明确 了语文科 与
其 他 学科 的不 同之 处 ,才 能准 确 地 提 出 语 文 科 的 教 学 目的 和 任 务 、 语 文 科 的 教 学 内容 、 学 原 则 、 学 过 程 和方 法 。 诚 如 人 们 所 分 析 的那 教 教 样 , 国 建 国 以 来 语 文 教 学 出现 几 次大 的左 右 摇 摆 , 有 大 的 政 治 运 中 既
文 是 最重 要 的交 际 工 具 , 人 类 文 化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工 具 性 与 人 文 是 性 的 统一 , 语 文课 程 的基 本 特 点 。 ”1 为 以贯 彻 落 实 新课 标 精 神 为 是 1 2 作 己 任 的普 通 中学 语 文教 师 , 文 性质 问题 “ 先 不 是 一 个 理 论 问 题 , 语 首 而 是一 个 实 践 问题 ” f 在理 解 语 文 学科 性 质 “ 什 么 ?为 什 么 ?怎 么体 ,l 3 重 是
统 ,是 人 们 重 要 的 交 际 T 具 和 思
文” “ 为 口头 为 语 , 面 为 文 ”这 书 , 个 “ 文 ” 语 言 , 就 是 把 客 观 语 是 也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版)1一、语文学科课程理念的培训标准(一)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1、了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目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 了解九年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2) 理解语文素养的基本点。
2、内容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学习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4、教师理念:正确把握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
5、评价理念: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新的评价观念。
(1) 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 语文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五个领域:识学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 语文课程新的评价观念: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突出学生发展的过程,贯穿日常的整个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教材理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和“不用教材教”。
(三) 语文课标与教学大纲的比较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的内容标准各领域 /主题/知识点的学习结果教学内容及要求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建议课时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考核与评价附录术语解释案例二、语文课程目标的培训标准(一) 总目标: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二) 分类目标:1、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4、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语文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三、语文课程内容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培训标准(一) 了解语文和语文课程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集锦15篇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集锦15篇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集锦15篇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一、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
2023版作出如下描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而不是“学会”,甚或“完全学会”,教学中,我们需合理把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度”,切忌拔苗助长,以免违背学生成长规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
二、关于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识字与写字新课标规定,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里,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不过,和老版语文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对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有所降低。
一至二年级的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在老课标中,一至二年级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是800到1000字。
三至四年级学生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事实上,在老课标中,要求这一年级段学生会写2023个左右汉字,在会写字数量上,“新课标”减少了400个。
虽然低年级和中年级在会写字数量上的要求降低了,但对于中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多识少写更合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虽然会写字量减少了,但“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
一至二年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规范、端正、整洁。
三至四年级就要求学生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并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到了五六年级,则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
对于初中生,则在硬笔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并能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之美。
为了能让各个学段的学生达到书写的要求,语文“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第一节正确理解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一、什么是语文“语”,大家都认为是指语言;“文”,就是文字、文章、文学、文化。
也有人考证这门课程定名的由来,认为“语文”是指“口头语”和“书面语”。
我们说,“语文”应该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包括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文字以及有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
二、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多年来人们提到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
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
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它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它有助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
但他又不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物化的工具,而是与人类生存、思维、表达一体的(即语文这个工具总是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情感等)。
它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指语文它不仅负载文化、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它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统一的,是一体两面,而不是两点相加,是语文学科“形式”与“实质”两个侧面。
性质决定地位。
语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决定了语文课程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案例】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一年级新生对语文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是从汉语拼音开始的。
因此,在教汉语拼音的过程中,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灌输团结友爱的人文精神。
识记过程中培养爱心。
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是比较单调枯燥的,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识记。
浅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浅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摘要:对现代语文教育的整体发展来讲,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至关重要。
长久以来,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众说纷纭,工具论与人文说之争相持不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是着眼于言语知识训练的工具属性与给学生以情思启发的人文属性的有机融合,才构成了语文课程这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这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当中,坚持语用训练与人文熏陶和谐相生,寓教于文,防止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错误发生,达成学生技能掌握与情感获得的统一。
这是语文课程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
关键词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人文性统一长久以来,学术界在语文课程的性质这一问题上争执不休、各持己见,工具性、思想性、科学性、人文性以及实践性都曾在此论题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或多或少的足迹。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出了明确界定,打破了以往的僵持局面。
文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这一表述以权威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必须统筹兼顾、二元融合的要义。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
首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为前提的。
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即是表情达意和人际交流的工具,是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承的工具[2]。
在此基础之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则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实施,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领域的训练,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不断学习和积累中掌握并能够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来表情达意,并借此更好地交际交流,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概括来讲,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双基”的传授与训练是其任务的重点。
2022版课程标准解读语文
三、课程目标
▲梳理与探索 1.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 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 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表格、 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三、课程目标
▲阅读与鉴赏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 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 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 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 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养 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 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四、课程内容
第二层:发展型学习任务பைடு நூலகம்: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二学段3-4年级)
(1)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 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 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 (2)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 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 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3)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 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 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
四、课程内容
第二层: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二学段3-4年级)
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性质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历来争论很多,本节不纠缠于历史上的争论,而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来阐释这一语文课程的根本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的“工具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语文是个人学习和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基本工具;第二,语文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第三,语文是人类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工具。
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强调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使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语文的“人文性”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语文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藏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精神内核;第二,语文是人们思维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它显现着人们的思维和思想的基本形式;第三,语文是人们丰富情感的重要载体,它包含着人们在外界事物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反应。
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强调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其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改过去过分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一面,忽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面,强调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目的在于突显这两方面的功能。
过去,语文教学曾因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而弱化了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忽略了形象感染,轻视了情感熏陶,使本应具有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学缺失了应有的文化魅力,语文教学陷入了“纯工具论”的泥潭。
现在,“人文性”作为一个新名词出现在语文教师的视野中,引起了语文界的高度关注。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又开始淡化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从过去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让学生谈一谈“读了课文之后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是什么”、“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你觉得课文中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整个课堂就围绕着此类问题让学生畅谈感悟,就像一场抒发感受的讨论会。
语文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解读
语文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解读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这种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本质区别: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特点,概括起来说,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也是文化传承、科学传播、思想启迪、道德熏陶的重要凭借。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
这种内涵,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有时代精神的体现;既有普遍的共同美,也有各自个性特色美。
这种内涵,是内隐的,需要用心去感悟;这种内涵,是丰富的,需要去认真体验。
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运用语言文字,需要具有人文底蕴和审美能力;需要具有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
这样的任务,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口头表达方面,要求能听懂别人的话,讲清楚自己的意思;书面表达方面,要求能写一篇结构完整、意思明白、感情真实的文章。
同时,还要求通过学习经典作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实施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建议:注重实践应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实践中,应让学生多读多写,多接触各种语言现象,多了解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多感悟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同时,还应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情境中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注重整合与贯通。
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的,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整合各种资源,贯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全面、系统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养。
注重创新与拓展。
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创新。
我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
我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经过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对语文课程性质作出明确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不管这样的表述会否引起争论,而作为基层的教研员和教师都应该尽量准确地理解它、把握它。
要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课程性质,必须从正确的视角去看:一是要看到过程的阶段性,站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立足点上,不能从“大语文”的角度去看;二是从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不宜空对空地作纯理论的探究;三是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不能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
这句话的谓语部分有四个定语,对课程性质作出表述的是后三个,其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独具的,“两性”则是其他课程共有的。
理清这三个定语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才可以全面、正确地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核心内涵。
“学习”一词,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
在这之前的学前阶段,他们已经习得母语的口头语,积累了一定的词汇,会说完整的句子,虽然是低水平的“娃娃腔”,但并不是白纸一张。
义务教育阶段是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母语书面语的起步阶段,因而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学习”,是“接受学习”,而不是直接去“运用”。
这就有别于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
新课标把语文明确地表述为语言文字,符合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
小学生学习书面语,得从识字、写字入手,并贯穿到整个过程之中。
过去曾把“语文”作过广泛的引申,脱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际,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运用”包括了理解与表达,过去说的“理解和运用”是累赘的说法。
“运用”与下面的“实践性”,以及“工具性”是一脉相承的。
新课标在课程特点中,再对“实践性”作出明确的解析:“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也就是要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那就很明确地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一定要从实践入手,从读、写的实践中培养语感,而不应从语文知识入手,也不应该对课文作繁琐的内容分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解读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是交际工具,交际的内容就属于文化范畴。
所以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和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这其中,要强调文学教育,只靠语言、文字,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无法全面完成语文课程的任务。
文学教育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方面,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方面,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解读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实际上,语文课程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是统一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
解读二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整个课标的“文眼”,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课标强调的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这里体现了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两点要求,一是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少数尖子学生,而是每一个学生;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不是全部的语文素养。
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巢宗祺教授明确说明,是指“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能力包含其中。
”课标在总目标中所列的10条要求,就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
解读@ “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什么差别“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初中九年级语文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九年级语文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初中九年级语文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和学习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围绕初中九年级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解读,从学科性质、课程目标和教学重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科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文化学科,是掌握语言和文字能力的基础学科。
初中九年级语文的学科性质是综合性的,融合了语言文字学、文学和社会语言学三个方面。
在语言文字学方面,它包含了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内容,这些知识是掌握语文表达能力的基础;在文学方面,它包括了文学欣赏、文学理解和文学创作,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在社会语言学方面,它关注的是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帮助学生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掌握社交交际能力。
二、课程目标初中九年级语文的课程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潜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面素质和优秀人文精神的公民。
在语言能力方面,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能够准确表达思想和情感,发现语言中的美和真理,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现代文学作品和新闻媒体语言;在文学素养方面,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学习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文学作品,了解文学史和作家作品,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在社交交际方面,学生应该具备以下技能:能够准确、适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在团体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三、教学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包括语言技能、文学素养和社交交际三个方面。
在语言技能方面,应该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这些技能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需要从语言要素入手,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语音、语法、词汇和修辞技巧。
在文学素养方面,应该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滥泛文学,要让学生把握重点,培养其细节洞察力和整体感知力。
在社交交际方面,应该培养学生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交际礼仪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帮助学生消除演讲、辩论等社交交际中的紧张和焦虑。
语文新课程标准22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文件。
以下是《语文新课程标准》222的相关内容: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理念:语文课程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字应用基础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审美素养和学科素养,具备较强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体现时代性、典范性和思想性,同时注重基础性和发展性。
课程实施:语文课程实施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提高语文素养。
课程评价:语文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辅资料、工具书、网络资源等,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增强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从新课程标准看语文学科的性质
文学教法
2010.08
学教育
动的影响使语文教学成为政治运 内涵的距离和错位。”[5]在认真学
动的“晴雨表”,也有对语文科自 习、宣传、执行语文新课标的今
身性质长期缺少正确认识的内在 天,认识语文科的性质,吸取这一
原因。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 教训,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好这样
对语文科性质的错误认识是制约 一组常用概念的定义:
质讨论的理论前提或条件。但是, 近代学校兴起以来,课程有广义、
反复研读高中语文新课标出台前 狭义之分,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
乃至出台后相当长时间里国内所 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 (即
见文献资料上的相关理 论文 章, 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
综观语文性质观讨论的历史和全 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
种课程》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关 学科,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语文
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几十年争论不 是以语言为工具对知识经验进行
休,难以形成共识,“究其原因,一 思维加工形成思想,并通过听说
是 看 待 这 个 问 题 的 视 角 有 所 不 读写进行思想交际的行为”。[7]
同,人们谈论这个问题不在同一
语文:朱绍禹在《从语文科目
三.突出语文科具有人文性的 成因探究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具有人 文性。人文论者认为人文性才是 语文的基本性质。但至于究竟什 么是人文性,人文论者似乎从未 给出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从截至 教育部颁布语文“新课标”前的国 内公开文献资料看,只有几种非 定义性的解释,比较典型的有:① 李震在《一场重要的讨论—— —关于 语文学科性 质 的争鸣综 述》(《语 文学习》杂志,1996.10)中说,什么 是“人文”和“人文”主义?“人文” 二字在汉语中是个古老的词汇
2022版课标语文课程性质解读
2022版课标语文课程性质解读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理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方法变革;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性。
三、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四、课程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五、课程实施教师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性质被定义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017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语文课程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此,最新版课标(《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新课程标准看语文学科的性质作者:樊启金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8期内容摘要:激活、张扬新课程理念,建设生活、生命、生态的高中语文新学科,探讨和解决“新课标离我们究竟有多远”的问题,是高中语文新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1]语文科性质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而有价值的课题。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基本代表我们时代最新最高认识的语文核心性质观。
随着教育部两个语文新课标的出台、试行,第八次新课改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本文不怕浅陋,再次从解读新课标入手,对语文科性质作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与解说,并提出了新形势下落实语文性质观的新举措,即“重视工具性,突出人文性,正确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语文科性质工具性人文性统一新课标时移势易,与时俱进。
新世纪初,随着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试行,在中学语文教坛上争论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各家各派终于有了一个基本都能认可的语文性质观。
新课标的表述也很艺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作为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为己任的普通中学语文教师,语文性质问题“首先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3]重在理解语文学科性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体现?”适应素质教育新要求,适应国家强力推行“新课改”的新形势,我们应有的态度是:重视工具性,突出人文性,正确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一.性质的极端重要性和一组基本概念有人认为“性质不性质,对语文教师个人关系不大”,这是一种极其偏颇而有害的观点。
“一般来说,性质明确是学科成熟的最终标志”。
[4]语文科的性质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出发点。
只有正确地认识语文科的性质,才能科学区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明确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才能准确地提出语文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语文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和方法。
诚如人们所分析的那样,中国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出现几次大的左右摇摆,既有大的政治运动的影响使语文教学成为政治运动的“晴雨表”,也有对语文科自身性质长期缺少正确认识的内在原因。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对语文科性质的错误认识是制约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难题。
语文科的性质是语文界长期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
人们在反复的讨论中,先后形成了众多的流派,诸如“工具论派”、“情感派”、“人文论派”、“言语心理学派”、“多重论派”、“语言文化论派”、“结合论派”。
真金不怕火炼,真理越辩越明。
这家那派在激烈论争中都能自圆其说,都不失为一家之言,都能向真理无限的跨越,都最终共同为揭示、确立——代表我们时代最高最新认识的语文科性质观做出了贡献。
语文科性质的极端重要性和常用基本概念的正确定义,是性质讨论的理论前提或条件。
但是,反复研读高中语文新课标出台前乃至出台后相当长时间里国内所见文献资料上的相关理论文章,综观语文性质观讨论的历史和全貌,人们会发现有些争鸣文章存在着所用基本概念定义含混不明,或者说法所指不一,甚至同一篇文章下意识概念偷换的毛病。
正如韩惊鸣先生在《语文:作为一种课程》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关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几十年争论不休,难以形成共识,“究其原因,一是看待这个问题的视角有所不同,人们谈论这个问题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二是人们对于语文性质的表述有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家一直试图用简洁的表达方法即用一两个词语来揭示语文的性质,这种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语文性质认识上的浅表化,出现了表述上与实际内涵的距离和错位。
”[5]在认真学习、宣传、执行语文新课标的今天,认识语文科的性质,吸取这一教训,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好这样一组常用概念的定义:性质及语文科的性质:按照一般的解释,性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语文科(即语文学科)的性质就是语文学科足以区别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通俗点说就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
教育部新课标所说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换言之就是“语文科的性质”。
语文课程:按《教育学》解释,“课程”(curriculum)一词,简单说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而言,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其中“课程”一词就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近代学校兴起以来,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某一具体学科。
[6]课程代表着国家的意志,《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广义的课程。
教育部新课标中用语“语文课程”显然采用“课程”的狭义,也就是指语文这门具体学科,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语文是以语言为工具对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思想,并通过听说读写进行思想交际的行为”。
[7]语文:朱绍禹在《从语文科目标看语文科性质》一文中指出,“语文”和“语文学科”属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间有着质的差异性,前者存在于广大社会,后者只限于学校,更为根本的是前者只用于交际,而后者是施于教育。
这样“语文”这一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交际手段的语文(即语言,与语言学上“语言”同义)。
二是指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即语文学科)。
其实,叶圣陶先生解释“语文”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个“语文”是语言,也就是把客观存在的“语文学科”取名为“语文”,即把语言学上的那个“语言”的许多材料拿入自己范畴的“语言”。
我们要探讨的是语文科的性质,人们一般口语中所说的“语文性质”实际上是指“语文科的性质”,而不是“语言的性质”。
语言:即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们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是一个语言学范畴的概念。
语言学上的“语言”不同于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言”(语文),也不同于“言语”,因言语是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二.重视工具性内涵的科学理解与运用所谓“工具”,《现代汉语词典》上有两个义项,一是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二是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
“语文是工具”,或者“语言具有工具性”,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叶圣陶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
工具不是目的。
比如锯子、刨子、凿子是工具,是用来做桌子一类东西的。
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张志公在《说工具》一文中也说,“语文这个工具和生产上用的一些工具,比如除草用的锄头,平整木料用的刨子等等,有同有异。
同在都是工具,异在它们的作用”。
语文科具有工具性早有定论,但重视工具性内涵的科学理解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重视语文科的起源探究,正确认识工具性。
中国5000年文明史、3000年文学史,尽管有着源远流长的语文教育传统,但作为普通教育阶段的一门独立学科的“语文”才有百余年的历史。
1903年,中国第一个学制《奏定学堂章程》颁布,标志着中国语文单独设科教育开始。
但当时尚无“语文”一名,只有“辞章”、“文学”、“中国文字”等科与今天的“语文”相类似。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主持的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细则》,改学堂为学校,废止“读经讲经”,禁用清朝学部颁行的教科书,统一改称为“国文”。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语文教育影响巨大,为达到“国语统一”、“言文一致”目标,以蔡元培为首的“国语统一筹备会”提出了改编中小学课本的倡议。
1920年1月北洋军阀教育部宣布改“国文课”为“国语”课,从此结束了文言文唯我独尊的统治地位,白话文真正入主中国文化特别是教育的殿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长时间里,语文学科初小称“国语”(相当于现在说的普通话,包括中国文字),高小和中学称“国文”(包括实用文体在内的中国文学,文言文为主,适当选白话文)。
现今所用的“语文”名称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委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根据叶圣陶的提议,中小学统一改称为“语文”。
叶圣陶后来解释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这个“语文”就是“语言”,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但后来在长期争论中有人认为“语文”是语言文字(甚至到了2009年末,《人民日报》发表的《做学术研究先学好语文》一文,开篇还在说:“语文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语言文字。
”[8]),或语言文章,或语言文学,或语言文化,主要分歧在“文”上。
尽管理解有对有错,但这种就取名字义机械相加的理解方法本身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因为“‘语文’作为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概念,对它的本质的理解就不能只考虑到它‘名称’的涵义,这个内涵应是事物本质的反映。
如果说从‘语文’的名称上把它理解为语言或者语言文字是可以的,但如果把‘语文’这一名称的涵义即语言视为‘语文’这一概念的全部内涵则是片面的。
”[9]无论作为交际工具的语文(语言),还是作为学科的语文,都具有工具性,语文是学好各门学科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础的工具。
2.重视工具性具体内容的演变,正确理解工具性。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穆济波最先在《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中提出“语文工具性”,程其保在国语教学功用上补充为工具性、思想性,叶圣陶在《认识国文教学——发刊辞》中进行了完善。
这时语文工具性的基本含义是“使语文成为普通公民生活上的一种必要的工具”。
1959年至1961年,以《文汇报》为阵地开展语文大讨论,以社论《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为标志讨论告一段落,“语文工具性”是指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
“文革”期间,语文课变成政治课、政语课、革命文艺课,语文变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
20世纪70至80年代大扬“工具性”大旗,语文成了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和“基本工具”。
80年代以后,语文工具性泛滥,沦为“纯工具时代”。
21世纪初,“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显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文工具性的内涵是各不相同的。
3.重视对工具性历史功过的评价,正确把握工具性。
20世纪20至40年代提出工具性是对已往几千年封建教育目标——求取功名利禄的根本否定,具有划时代意义。
60年代强调工具性是对“大跃进”时期的一次拨乱反正。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再次强调工具性,是对“文革”语文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的又一次拨乱反正。
80年代以来,在应试教育尤其是标准化测试的影响下,工具性未能很好地对片面强调客观性、标准化、科学化、技能化、应试训练等问题进行扼制,甚至成为一些人的理论依据。
这种纯工具性的倾向,导致了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在内的人文精神的淡化和失落,日渐显露工具性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因此,重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科学内涵的正确把握与运用,必须反对机械、孤立、静止、片面的“唯工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