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中的规律教案

合集下载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图形中的各种规律;b. 掌握图形规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c.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b. 培养学生的积极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图形中的规律,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自主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三、教学内容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a.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形卡片、实物等;b. 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

2.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图形卡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 学习活动a.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发现图形中的规律;b.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正确思考。

4. 总结提高a. 整理学生的发现和思考,总结出图形中的规律;b. 引导学生归纳规律,并解释规律的原因;c.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手段1. 图形卡片2. 实物模型3. 书籍资料4. 多媒体设备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对图形中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和积极。

也要注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例分享】《图形中的规律》一课教学实录与评析(一)[精选5篇]

【课例分享】《图形中的规律》一课教学实录与评析(一)[精选5篇]

【课例分享】《图形中的规律》一课教学实录与评析(一)[精选5篇]第一篇:【课例分享】《图形中的规律》一课教学实录与评析(一) 【课例分享】《图形中的规律》一课教学实录与评析(一)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师:我们来做道抢答题,谁知道答案马上举手。

1.题目一:照这样,一根小棒一条边,摆100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题目出示不久,大部分学生举手。

)生:需要300个小棒。

师:怎么算的?生:100乘3。

师:谁来说一说这三个数字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个数”“根数”。

2.题目二:照这样,一根小棒一条边,摆100个连续三角形要几根小棒?师:这次举手没那么快了?(题目出示后许久,只有一位学生举手。

)生:有299 个。

师:有不一样的吗?为什么举手的速度比刚才慢了?生:问题难了。

师:这个问题与刚才的比,有点难。

面对一个难题你们准备怎么去解决?(板书难)过了一会儿,生:画画图。

【评析】“为什么举手的速度比刚才慢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老师创设这个数学情境的初衷所在——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为接下来“化难为易”的出现打下伏笔。

片段二.借助策略,探究规律。

1.引导学生明确探究任务。

(大屏幕出示:学生看屏幕,明确探究要求。

)2.学生利用表格独立探究规律。

(约用时5分)3.交流。

(1)同桌交流。

(2)组间交流。

展示学生的做法。

师:和他一样的举手。

(大部分学生举手)师:有什么规律?生1: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小棒根数就多2。

师:是这样吗?当三角形个数是1时,小棒有几根?三角形个数是2时,有几根小棒?……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成如下板书:师:如果是8个三角形呢?要几根小棒?生2:17根。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2:15+2=17。

师:他利用第七个三角形推出来的,如果从第一个三角形开始算,怎么列式呢?生3:3 加2加2……师:要加几个2?(学生停了许久)你能看着图来指一指说一说吗?生3:要加7 个2。

师:3加7 个2,这样写很麻烦,可以怎么写。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图形中的规律,发现并分析图形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图形中的规律?
3. 如何利用图形中的规律解决问题?
三. 教学方法
3. 分组讨论式教学法
4. 实践操作式教学法
四. 教学过程
1. 观察研究
(1)学生观察下面的三组图形。

(2)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讨论。

(3)老师让学生自己画类似的图形,并加上颜色,形成新的图形。

2. 图形分类
(1)老师让学生将下面的图形分类,找出相似的和不同的。

(2)老师根据学生分类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图形分类的方法和步骤。

3. 图形推理
(1)老师出示下面的三组图形,让学生推理出第四组图形的形状和颜色。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图形中的规律,进行推理。

4. 图形运用
(2)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不断尝试,掌握图形中的规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分析和推理图形中的规律,灵活运用图形中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案:《图形中的规律》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图形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1. 图形中的规律的认识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图形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用书和练习本。

3. 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图形,如墙角、地板、天花板等,让学生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导入1. 出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探究活动1. 分组讨论,每组探究一种图形中的规律,如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方形的对角线、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2. 每组分享探究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 教师总结并板书。

四、巩固练习1. 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图形中的规律。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

2. 下节课分享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究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图形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教学延伸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安排可以更加合理,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进一步提高等。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

引言部分介绍了课程背景、教学目标设定以及教学内容概述。

正文部分包括了教学设计的框架、课堂教学活动安排、学生学习评估方法、教学资源准备和教学策略和方法。

结论部分分析了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改进建议以及总结反思。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设计一个完整的《图形中的规律》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建议。

希望本文对教师在《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生评估、教学资源、教学策略、教学效果、教学改进建议、总结反思、规律、图形。

1. 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课程背景介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图形中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形中的规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数字、形状和空间等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并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图形中的规律经常出现,比如各种几何图形的特点、图案的排列规律等,都可以通过图形中的规律来解决。

学生掌握图形中的规律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图形中的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我们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1.2 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设定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本次《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图形中的规律,让学生能够观察图形之间的特点和联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2.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探讨图形中的规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

数学好玩《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规律。

2.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中的规律2. 图形的分类3. 图形的对称4. 图形的镶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中的规律,用数学语言描述规律。

2. 教学难点:图形的镶嵌规律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这些图形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中的规律,从而引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图形中的规律a. 展示一组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b.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规律。

c.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图形规律。

(2)图形的分类a. 让学生观察一组图形,根据特点进行分类。

b.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分类依据。

c.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图形分类。

(3)图形的对称a. 让学生观察一组图形,找出对称轴。

b.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对称轴的位置。

c.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图形对称。

(4)图形的镶嵌a. 让学生观察一组图形,找出镶嵌规律。

b.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镶嵌规律。

c.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图形镶嵌。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描述图形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3. 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

6.5图形中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6.5图形中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6.5图形中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中的规律2. 规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图形中的规律。

2. 新课导入(1)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a. 观察图形,找出规律。

b. 交流发现的规律。

c. 教师总结规律。

(2)出示另一组图形,让学生运用刚刚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a.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b.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c. 教师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挑战,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

总之,本节课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都能在数学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特别是“新课导入”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首次接触新知识的关键时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能够将规律应用到解决问题中,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中的规律,运用逻辑推理,总结规律,并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学会用数据描述图形特征,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图形中的数量关系,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图形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举例:在探究三角形的规律时,强调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的特点。
-重点二:立体图形的规律。分析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规律。
-举例:以长方体为例,重点讲解长、宽、高与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对图形规律的抽象理解。学生需要从具体的图形中抽象出规律,这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我觉得可以尝试更多的直观教具和实物操作,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图形中的规律。例如,在讲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时,可以让学生亲自拆解和组合立体图形,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计算方法。
其次,我发现学生们在小组讨论时,有时会偏离主题。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应该在分组时明确每个小组的任务和讨论方向,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确保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此外,对于教学难点的讲解,我意识到需要更细致、更慢的讲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讲解速度和方式,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图形中的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够应用这些规律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变换,并能够运用变换来创造新的图形。

教学内容:1. 图形的对称性2.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3. 图形的镜像对称教学重点:1. 图形的对称性2.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学难点:1. 图形的镜像对称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图形卡片或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让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和规律。

2. 提问学生: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图形?它们有哪些特点和规律?二、新课讲解1. 讲解图形的对称性,让学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2. 讲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讲解图形的镜像对称,让学生理解镜像对称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图形的对称性,找出对称轴,并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2. 让学生根据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画出变换后的图形。

3. 让学生根据图形的镜像对称,找出镜像对称轴,并画出镜像对称后的图形。

四、拓展活动1. 让学生观察一些复杂的图形,如多边形、星形等,找出它们的对称性和变换规律。

2. 让学生尝试自己创造一些图形,并运用对称性和变换规律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图形的对称性、平移、旋转和镜像对称的规律。

2. 强调图形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性和变换规律。

2.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与图形规律相关的问题,如拼图、迷宫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图形的对称性、平移、旋转和镜像对称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

7.1 图形中的规律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最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

2、会找出规律,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3、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动手操作水平及推理水平。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初步推理水平,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1、玩拍手的游戏第一次有规律的拍手(小朋友们很快就能跟上老师的动作)第二次无规律的拍手(小朋友们很难跟老师拍的一样)2、提问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第一次能跟上老师的动作,第二次就跟不上了呢?(有的同学会答因为老师做的动作不同;有的同学会说老师第一次是按顺序拍的,第二次是乱拍的……)师:有规律大家就能很快跟上老师,没规律就很难跟老师拍的一样,规律对于我们来说重要吗?(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图形中的规律。

二、教学互动活动一:探索规律1、学生分组合作使用学具试着摆出有规律的图形。

(每组成员分工合作)2、展示作品向大家展示本组合作的作品,并介绍是怎样摆的。

(引导探索出本课知识点)3、总结关于图形中规律的知识点1)“一组”的概念2)强调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3)找规律可从颜色、形状等方面着手4)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活动二:找规律1、找规律2、课本第85页例1活动三:用规律根据规律指出第6个图形是不是红色的。

活动四:知识扩展1、说一说身边的规律2、欣赏规律三、课堂小结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我们刚刚理解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如图形与数字结合就会出现很多有趣的规律,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去发现与探究吧!。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图形中规律的概念;(2)能够从图形中找到规律并进行推理;(3)能够设计自己的图形规律并解释。

2.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图形中的规律概念2. 从图形中找规律3. 设计图形规律四、教学策略1. 任务驱动教学法2. 合作学习法3. 情境教学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规律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规律,引出图形中的规律概念。

2. 探究(25分钟)(1)示例分析教师通过一个或者几个具体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于图形中规律的思考,并从中找到规律。

(2)合作探究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到一些图形,要求他们合作找出每组图形的规律并记录下来。

3. 梳理(1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找到的图形规律,并进行梳理总结。

4. 发散(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图形规律,并解释他们设计的规律。

5. 训练(15分钟)学生进行图形规律的训练,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多找规律。

八、课外作业设计若干个图形规律,并写出规律的表达式。

九、教学评估1.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日常表现和思维能力。

十、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并且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并在设计图形规律时表现出了创造力。

但在课上学生个别学生在任务中表现不够积极,需要继续加强引导。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图形中的规律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图形,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观察图形,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2. 用语言描述图形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1. 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2. 用语言描述图形中的规律。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图形。

2.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的特点。

2. 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图形中有什么规律?二、新课1. 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2.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图形中的规律。

3.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图形中的规律。

三、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2.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1. 让学生完成一些与图形规律相关的作业题。

2.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形,让学生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同时,要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图形中的规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学习图形中的规律,学生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新课”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新课”环节,教师需要通过展示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中的规律,然后用语言描述这些规律。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三篇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三篇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三篇篇一:《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摆小棒的直观操作图形,多种角度观察和寻找关系,经历发现内在规律的探索过程与方法。

2、通过拼摆各种图形,尝试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不断的操作观察、观察、讨论、概括和验证的数学活动,探索出一些简单的图形中拼摆规律,获得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4.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同时也把规律引向深入,为形成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打下了基础。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直观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的,体验发现规律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抢答热身铺垫看大屏幕上的三角形抢答:1、摆一个独立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两个呢?三个呢?10个呢?n个呢?2、理解“3n”的意义。

3、小结:三角形个数在增加,所用小棒的根数也跟着相应的增加。

4、认识新的摆法:除了这样独立摆三角形外,还可以这样摆三角形:课件出示连续摆的三角形。

5、质疑:这样和前面的摆法有什么不同?6、小结导入新课:小棒的根数是不是真的少了呢?像这样连续摆的三角形个数和小棒根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天我们就共同做一次探究活动,探究图形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1、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规律?小结研究规律的方法2、大屏幕出示小组探究活动的要求:动手操作的要求:(1)的样子,摆连续的三角形。

(2)从摆第一个三角形开始,就摆一个记录一次,寻找三角形个数和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

(3)当发现了规律后就来推算一下摆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4)小组合作,一人填表,一人摆一摆,大家观察讨论。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摆一摆,填一填。

老师参与各个小组进行指导。

4、各个小组反馈交流:预设一:在第一个三角形的基础上,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

①本组一名同学展示表格并讲解,一名学生随机在黑板上摆出相应的图形。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图形中的规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图形中的规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图形中的规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中的规律;2.能够分析和归纳出图形中的规律;3.能够根据规律绘制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图形中的规律;2.教学难点:能够分析和归纳出图形中的规律。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新知识向学生展示一些基础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例如正方形、矩形等。

3.2 知识讲解讲解图形中的规律的概念,并给出一些例子进行说明,引导学生理解规律的概念。

3.3 练习与巩固1.教师出示多个图形,请学生观察、分析、说明规律,并进行记录。

2.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编出一些图形,再找规律,相互交流。

3.4 展现与评价请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图形和找出的规律,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出不同观点。

四、教学重点1.掌握图形中的规律;2.能够分析和归纳出图形中的规律。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讲解图形中的规律的概念;2.提问法: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规律;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结对或小组合作找规律。

六、教学建议1.强调要求学生动手、思考、探究,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2.评价学生的规律是否合理且有能解释的原因,而不是规律本身是否正确。

七、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多为视觉型学习者,因此可以运用很多视觉教具、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规律。

同时要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多使用生动的例子,加强实际应用与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图形中的规律,更好地掌握了图形分析与规律归纳的方法。

此外,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互动式的沟通也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掌握程度,促进学生提高整个课程的学习效果。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案:图形中的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图形的变化》中的规律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图形在平移、旋转后的特征,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出图形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分析,找出图形变化的规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渗透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找出图形变化的规律。

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平移、旋转后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拿出一个魔方,进行现场操作,将其进行平移和旋转。

然后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能说出来吗?”通过这个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规律:(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我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图形变化的规律。

3. 例题讲解:我出一道例题,如:“一个正方形,每边长2厘米,将其向右平移3厘米,向上平移4厘米,求平移后的正方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按照规律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我巡回指导。

(2)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正错误。

5. 板书设计:平移:将图形上的所有点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旋转:将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但会改变图形的位置。

6. 作业设计:(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尝试进行平移和旋转,并找出变化的规律。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找出图形变化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练习题的设置,巩固所学知识。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与掌握图形中的基本规律;2. 能够观察图形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问题求解;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请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并列举出其中的规律。

(2)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如果有,请尝试解释一下。

2. 学习(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中的规律,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逐步理解规律的概念。

(2)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要求学生观察图形中的规律,并逐步总结规律的特点。

(3)教师指导学生用文字和图示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规律。

(4)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观察并总结家里的一些物体或环境中存在的规律。

3. 操练(30分钟)(1)学生将观察到的规律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规律进行展示。

(2)学生通过展示的形式来展示他们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归纳总结(10分钟)(1)学生通过小组的展示,共同总结图形中的规律。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总结规律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5. 作业布置(5分钟)(1)学生回家后将观察到的规律整理成一份报告,并在下节课进行课堂分享。

(2)鼓励学生观察并总结更多的图形中的规律。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2. 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3. 对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4. 对学生在总结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教学延伸:1. 学生观察并总结其他环境中存在的规律;2. 学生将观察到的规律应用到其他问题的求解中;3. 学生通过研究图形中的规律,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通过《图形中的规律》这个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运用规律进行问题求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教学《图形中的规律》这一课时,我选择了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教学内容为第六单元“图形的变化”中的第十七课“图形中的规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归纳等过程,发现并掌握图形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以及这些图形在平面上的排列规律。

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尝试发现图形变化的规律,如旋转、翻转、平移等。

3.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变化的规律,并用符号表示。

4.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发现并描述简单图形的排列和变化规律,学会用符号表示。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归纳等方法探索图形规律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发现并描述图形变化的规律,学会用符号表示。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图形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图形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几何图形卡片、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窗户等,发现它们的排列和变化规律。

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发现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并用手中的图形卡片进行实际操作。

4. 讲解示范: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图形变化的规律,如正方形旋转、翻转、平移等。

5. 练习巩固: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计算面积等。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设计一幅有趣的图形图案,下节课交流展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图形变化的规律、操作方法、符号表示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设计一幅有趣的图形图案,并用符号表示其变化规律。

答案:示例:设计一个由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案,每个小正方形分别进行旋转、翻转、平移等操作,组合成一个大图案。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规律一:每多一个三角形,小棒就增加2根。
生:小棒都是2根2根多上去的。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
生:1个三角形是3根小棒,2个三角形是5根小棒,多了2根小棒,3个三角形是7根小棒,又多了2根小棒....../
(电脑演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第一个三角形,多了1个三角形就多了几根小棒?为什么只多两根小棒?
(板书这条规律)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项目
教案内容
二次备课
(必须手写)
课题
图形中的规律
课时
1
教学目标
学科目标:
1.1.经历直观操作、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摆三角形的规律的方法。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2.能在观察的活动中,发现摆三角形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3.结合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发展归纳等与概括能力。
生:叙述。
师:(2-4)也就是说你们是单独一个一个地摆的三角形,而笑笑是依次连续摆的三角形.。
师:(5)如果按照淘气独立摆2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6根),用算式表示是什么?(2×3=6)也就是有2个3根。如果摆3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9根)算式是什么?(3×3=9)也就是3个3是多少?那摆10个三角形呢?摆100个三角形呢?
师:为什么比刚才少了2根呢?
生:三角形的边重合了。
师:也就是说两个三角形公用一条边,我们把这样的边叫做公共边(板书:公共边)
三、视点强化
师:如果像笑笑这样摆1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21根)
要求:①同桌摆:一人摆,另一人填小题单,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记录一次。
②同桌交流:通过摆小棒你发现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六、视点回归
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
在生活中,有很多建筑物,也蕴含着图形的规律,只要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规律的一般方法,由单一的到众多的,由个别到普遍的
发展中找出规律所在。

2.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产生寻找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
以及策略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倾听同学意见、交流各人想法的好处,从而更重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

教学重、难点
在众多的算式中找出规律所在,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像老师一样再鼓一次,发现了什么?
二. 探索摆三角形的规律
1、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2、摆3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大部分学生可能说9根,可能有个别学生说7根)
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各用9根、7根小棒摆出3个三角形。

仔细观察,说一说他们的摆法有什么不同?
3、照这样摆下去,摆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2)写出算式。

(3)汇报不同的方法。

1、照这样摆下去,摆10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生写算式,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5、找规律。

(1)照这样摆下去,摆10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生写出算式。

(板书规律)
(2) 找出最好的规律。

(3)生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相互说说。

三.课堂练习。

1.像这样摆,一共用了37根小棒,可以摆多少个三角形?
2.照图中的方法,用小棒摆1个,2个,3个,4个正方形,数一数各用几根小棒。

你有什么发现?
摆2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像三角形、正方形那样从左往右摆正六边形,计算所需小棒根数也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离石区呈祥路小学
201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