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瓶校验规程
容量瓶检定操作规程
![容量瓶检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3d805fa360cba1aa811dadc.png)
目的:制订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单标线容量瓶的检定。
责任: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内容:1.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单标线容量瓶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容容量瓶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单标线容量瓶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单标线容量瓶应具有下列标记:2.2.1 厂名和商标2.2.2 标准温度(20℃)2.2.3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2.2.4 准确度等级 A或B2.3 单标线容量瓶的瓶口与瓶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标线,将瓶塞塞紧,用手指压紧瓶塞,上下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结束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口周围擦看,不应有水渗出。
2.4 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单标线容量瓶质量检验表3.检定条件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测温筒、检定架。
3.4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5 纯化水。
3.6 单标线容量瓶。
4. 检定方法:4.1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取洗净并干燥的单标线容容量瓶,称重后加入纯化水,使液面达标线以上约5mm 处,用毛细滴管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标线,精密称定单标线容量瓶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4.2 记录与计算:4.2.1 计算:V20=V标+(P称-P)V20为单标线容量瓶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V标为单标线容量瓶的标称容量(ml);P称为t℃时称得纯水的质量值;P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的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当P称与P值相差很小时,其质量差可近似地看作体积差,故V20=V标+ΔV。
容量瓶校正规范
![容量瓶校正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1e8c765e87101f69f319515.png)
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容量瓶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对检验过程中使用的容量瓶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体积和标示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避免因容量瓶的误差导致检验结果错误,使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检部容量瓶的校正。
3.职责质检部的化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4 内容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容量瓶的容积。
4.1 外观4.1.1单标线量瓶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4.1.2单标线量瓶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和商标标准温度(20℃)标称总容量与单位准确度等级 A或B4.2 单标线量瓶的瓶口与瓶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标线,将瓶塞塞紧,用手指压紧瓶塞,上下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结束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口周围擦看,不应有水渗出。
4.3.总则4.3.1容量瓶在规定的时间按本规程进行校正,不合格不得使用。
4.3.2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天平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
4.3.3将校正用的蒸馏水、锥形瓶、容量瓶在天平室内的滴定台上放置一段时间,使水温和室温相差不超过0.1℃。
4.3.4待校正的容量瓶应洗干净,并自然干燥。
4.3.5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时,记录水的温度。
4.3.6称量水质量所用天平精确到0.01g 4.3.7温度计精度0.1℃。
4.4 校正方法:取洗净并干燥的单标线容量瓶,称重后加入蒸馏水,使液面达标线以下约5mm 处,用毛细滴管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标线,精密称定单标线量瓶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用实验温度时1毫升水的重量(查下表)来除水重,即可算出容量瓶的实际毫升数(即20℃时的真是容积)。
4.5记录与计算:由表2查得K (t ),按式(1)计算出滴定管所测各段水的校正值。
△V= m*K(t)-V 1……………… (1) 式中:△V —校正值,mL; V 1—滴定管的读数,mL ; m —称出水的质量,g ;K (t )—转换系数,由表2查得。
玻璃器皿自校规程作业指导书
![玻璃器皿自校规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788900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5.png)
1. 目的为确保玻璃量器测量之准确性,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滴定管、吸管、移液管、容量瓶、量筒等玻璃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3. 职责3.1操作人员应按照作业指导书,按期对玻璃量具和玻璃容器经行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
3.2复核人员负责复核校准结果。
3.2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
4. 自校规程4.1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4.1.1取洁净干燥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1小时以上,记下水温。
4.1.2 精密称量空容量瓶重,加水至刻度;若有水停留在刻度线以上,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
4.1.3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4.1.4 将容量塞子盖后倒置10次。
每次倒置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
不应有水渗出。
4.1.5依据表1计算容量瓶体积(ml):表1 玻璃容器中1ml水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得重量4.2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4.2.1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具塞三角瓶),精密称定。
4.2.2 将滴定管垂直夹在检测架上,活塞芯涂抹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不应有水渗出。
4.2.3在滴定管里装入水至零刻度处,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流出口不应接触接水器。
4.2.4 当水注至最高线时,活塞在关闭的状态下,停留20min后,渗水量不得大于最小分度线。
4.2.5控制滴定管流速3--4滴/秒,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的水至称量瓶中,等待时间30s,盖上瓶盖,精密称定。
4.2.6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0.02ml。
4.2.7依据表2计算滴定管体积(ml)。
表2 滴定管计量要求4.3单线吸管、刻度吸管校正操作规程:4.3.1 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具塞三角瓶),精密称定。
4.3.2 吸取蒸馏水至刻度线5mm以上,然后将液面调制最高线处。
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
4.3.3 将吸管垂直放置,并将流液口轻靠接水器壁,此时接水器倾斜30°,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流出并计时。
以流至口端不流为止,其流出时间应符合规定。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80cf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9.png)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一、前言容量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和分配液体的体积。
然而,由于使用和环境等原因,容量瓶的准确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容量瓶的校正操作。
本文将介绍容量瓶校正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校正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校正前的准备在进行容量瓶的校正操作之前,必须确保以下准备工作的完成:1. 准备标准溶液:根据实验要求和容量瓶的量程,准备相应浓度的标准溶液。
2. 清洗容量瓶:使用去离子水和洗涤剂彻底清洗容量瓶,确保无残留物。
3. 干燥容量瓶:将清洗后的容量瓶经过适当的干燥处理,以确保容量瓶内壁干燥无水迹。
4. 温度调节:将容量瓶和标准溶液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等待温度稳定。
三、校正操作步骤以下是容量瓶校正的操作步骤:1. 第一次称量标准溶液: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标准溶液,并记录称量质量为m1(单位为克)。
2. 倒液操作:将标准溶液缓慢倒入容量瓶中,直到溶液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
接近刻度线时,使用滴定管缓慢加液,直到溶液液面略高出刻度线。
3. 吸余液操作: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液面上方多余的液体,滴管胶头与容量瓶刻度线平齐时停止吸取。
4. 第二次称量标准溶液:将容量瓶与残余液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2(单位为克)。
5. 计算校正因子: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校正因子K:K = (m1 - m2) / (m2 - m3)其中,m3为容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
6. 校正容量瓶体积:根据校正因子K,将容量瓶上的刻度值乘以K 得到校正后的体积值。
四、校正结果记录与报告在校正操作完成后,需要对校正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使用和参考。
以下内容需要记录和报告:1. 校正日期和时间:记录校正操作的日期和时间。
2. 容量瓶信息:记录容量瓶的编号、型号和量程等信息。
3. 校正结果:记录校正前后的刻度值和校正因子。
4. 操作人员:记录进行校正操作的人员姓名。
同时,对于校正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在报告中注明。
容量瓶校验规程
![容量瓶校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eacf06bddccda38376baf9e.png)
容量瓶校验规程1. 总则1.1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
然后用水冲净。
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
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
容量瓶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1.5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
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1.6凡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1.7检定周期: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
1.8 检定条件1.8.1万分之一天平1.8.2测量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精密温度计。
1.8.3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1.8.4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2.检定方法2.1外观2.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2.1.3玻璃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2.2密合性2.2.1具塞量筒、量瓶的口与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最高标线,塞子盖紧后颠倒10次。
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不应有水渗出。
3.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的流出时间与等待时间见表1~表3。
4.容量允差4.1要求:在标准温度20℃时,分度吸量管的标称容量和零至任意分量,以及任意两检点之间的最大误差,均应符合表1和表3的规定。
容量器具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容量器具校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791402aaea998fcc220ec0.png)
容量器具校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定容量器具(容量瓶、锥形瓶、不锈钢桶等)的使用、自检等各环节的控制要求吗,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以确保容量器具的检测精准度的持续性。
应用范围:适用于车间配制中所需的容量瓶、锥形瓶、不锈钢桶等容量器具的内部校验。
内容:1 校验用器具1.1 电子台秤或电子天平1.2 温度计2 不同水温下1ml水的密度(ρ)见下表:3 容量计量校验3.1 容量瓶/锥形瓶3.1.1 将洗净的容量瓶/锥形瓶在室温晾干后编号,称空瓶重W0;3.1.2 向容量瓶/锥形瓶中注入纯化水至标线,同时记录水温t,切不可将水弄到不玻璃瓶的内壁;3.1.3静置10分钟后,检查容量瓶/锥形瓶中的水是否准确至标线,若高于标线,应用干净的吸管将多余的水吸出,再称重W1,3.1.4根据水温查表,记录水温t下纯化水的密度ρ,按照下面计算式计算容量瓶/锥形瓶的实际容积V。
V = (W1- W0)/ ρ3.1.5 按上述方法测定三次,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为容量瓶/锥形瓶的真实体积。
3.2 不锈钢桶3.1.1 将洗净的不锈钢桶在室温晾干后编号,称空桶重W0;3.1.2 向不锈钢桶中注入纯化水至标线,同时记录水温t,切不可将水弄到不锈钢桶的内壁;3.1.3静置10分钟后,检查不锈钢桶中的水是否准确至标线,若高于标线,应用干净的吸管将多余的水吸出,再称重W1,3.1.4根据水温查表,记录水温t下纯化水的密度ρ,按照下面计算式计算不锈钢桶的实际容积V。
V = (W1- W0)/ ρ3.1.5 按上述方法测定三次,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为不锈钢桶的真实体积。
4 允许误差(参考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容量瓶的允许误差(ml)锥形瓶的允许误差(ml)不锈钢桶的允许误差(ml)5 校验结果处理经校验符合技术要求者准予使用,不合格者重新标定标线,并按照3项校验后方可准予使用。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cfe24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f.png)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一、目的容量瓶是一种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量具,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容量瓶进行校正。
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容量瓶校正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正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容量瓶并需要进行校正的实验室和生产现场。
三、设备和材料1.校正容量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瓶,容量瓶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2.校正溶液:选择适合用于容量瓶校正的溶液,溶液浓度和性质应与实际使用时的液体相似。
3.天平:用于称量溶液和校正容量瓶的质量。
四、校正步骤与要求1.准备工作1.1检查校正容量瓶和天平的状态,确认其可用性。
1.2清洗校正容量瓶,确保其内壁无残留物,并彻底干燥。
1.3选择适合用于校正的溶液,并按照其制备方法,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溶质。
2.校正容量瓶2.1将所需质量的溶质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摇匀,得到校正溶液。
2.2用天平称取适量的校正溶液,注入校正容量瓶中,注意不得产生气泡或溢出。
2.3将填充满溶液的容量瓶放置一段时间,让溶液温度与实验室温度相平衡。
2.4用天平称取填充溶液后的容量瓶与校正溶液质量的差值。
2.5计算校正值:校正值等于容量瓶容量减去校正溶液的质量,即校正值=容量瓶容量-校正溶液质量。
2.6根据容量瓶校正值的正负情况,可进行修正或调整,确保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3.校正记录与处理3.1将校正结果记录在校正记录表中,包括校正值、环境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记录时应签署完成校正的人员和日期。
3.2根据校正结果,判断容量瓶是否合格。
若校正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容量瓶即为合格。
若校正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则需要进一步处理或更换容量瓶。
五、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2.在校正过程中,应避免操作中产生的误差,确保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3.容量瓶校正应定期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校正容量瓶和其他设备,保持其清洁干燥。
容量瓶的操作规程
![容量瓶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6224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a.png)
容量瓶的操作规程一、容量瓶的选用与清洗1.选择合适容量的容量瓶,根据需要测量或储存的液体量来决定,选择较小的容量瓶可以提高准确性。
2.使用前先进行清洗,确保容量瓶表面无灰尘、污渍或其他杂质。
清洗时可使用温水和洗涤剂,用刷子或海绵清洗,注意不要划伤瓶壁。
二、容量瓶的校准1.在使用容量瓶前,首先要进行校准。
容量瓶的标定值通常是在特定温度下得出的,所以在使用前应查看容量瓶上的标定温度,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正。
2.校准容量瓶的方法可以使用比重法、称量法、称液法等。
校准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确定,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液体的加入与倒出1.加入液体时,应将液体缓缓倾倒入容量瓶中,避免溅出或过量。
可以使用滴管等工具辅助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2.加入液体后,使用玻璃棒等器具轻轻搅拌,使液体充分扩散,消除气泡。
但要注意不要划伤瓶壁。
3.倒出液体时,必须使用特殊的倒口设备,如倾斜导管或滴液器。
倒液时要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液体顺利倒出,并避免液滴残留在瓶嘴上。
四、避免瓶内外温度差异1.容量瓶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在使用容量瓶时要注意瓶内外温度的差异。
如果瓶内温度与标定温度相差较大,应进行温度调节或校准修正。
2.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应让容量瓶与环境温度均衡后再操作,避免温度梯度对容量瓶的标定值产生影响。
五、防止容量瓶的污染与损坏1.用完容量瓶后,应及时清洗和干燥,避免残留液体引起污染或留下水迹影响下次使用。
2.容量瓶是易碎品,操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摔落。
使用过程中发现破损或缺陷应及时更换。
六、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容量瓶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如果有损坏应更换。
2.检查容量瓶是否清洁干净,无异味、异色或残留物。
3.与实验室其他仪器设备的环境温度要一致,避免因温度差异影响实验结果。
玻璃器皿校验规程
![玻璃器皿校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9f56298e53a580217fcfe07.png)
玻璃器皿校验规程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常用玻璃器皿(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的校准,参照《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JJG196-2006)编制。
2、技术要求2.1玻璃器皿外观应完整,无破损,应充分清洗干净、干燥并编号。
滴定管必须分别按照酸、碱滴定管要求备好。
2.2常用玻璃器皿的容许误差如表506-1所示。
常用玻璃器皿的容许误差容积(mL)容许误差(mL)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量筒A级B级A级B级A级B级量入式量出式1 ±0.010 ±0.020 ±0.007 ±0.015 ±0.010 ±0.020 - -2 ±0.010 ±0.020 ±0.010 ±0.020 ±0.015 ±0.030 - -3 - - ±0.015 ±0.030 - - - -5 ±0.010 ±0.020 ±0.015 ±0.030 ±0.020 ±0.040 ±0.05 ±0.10 10 ±0.025 ±0.050 ±0.020 ±0.040 ±0.020 ±0.040 ±0.10 ±0.20 15 - - ±0.025 ±0.050 - - - - 20 - - ±0.030 ±0.060 - - - - 25 ±0.04 ±0.08 ±0.030 ±0.060 ±0.03 ±0.06 ±0.25 ±0.50 50 ±0.05 ±0.10 ±0.05 ±0.10 ±0.05 ±0.10 ±0.25 ±0.50 100 ±0.10 ±0.20 ±0.08 ±0.16 ±0.10 ±0.20 ±0.5 ±1.0 200 - - - - ±0.15 ±0.30 - - 250 - - - - ±0.15 ±0.30 ±1.0 ±2.0 500 - - - - ±0.25 ±0.50 ±2.5 ±5.01000 - - - - ±0.40 ±0.80 ±5.0 ±10 2000 - - - - ±0.60 ±1.20 ±10 ±20 注:玻璃器皿未标注级别的按B级处理。
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94fd865af45b307e8719769.png)
4.2.1.4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4.2.1.5 依据表1计算容量瓶体积(ml);
4.2.2 相对校正法
4.2.2.1 将要校正容量瓶洗净干燥;
4.2.2.2 用洁净的已校正好的50ml滴定管注入一定温度的蒸馏水至“0”刻
题 目
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制 定
部门审核
质量部审核
制定时间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 准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质量部
1.目的
建立起一套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容量瓶的校正。
3.职责
质量检验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 总则:
4.1.1 校正用的蒸馏水至少在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4.1.2 待校正的仪器必须清洗干净,容量瓶必须干燥;
4.1.3 如室温有变化,每次操作时应记录水的温度;
4.1.4 称量所用的天平精度应达到万分之一;
4.2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4.2.1 绝对校正法
4.2.1.1 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清洗干净并干燥;
4.2.1.2 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20分钟,记下水温;
1000ml
2000ml
允差
一等
±0.02
±0.02
±0.03
±0.05
±0.10
±0.15
±0.15
±0.25
±0.40
±0.50
二等
±0.04
±0.04
±0.06
±0.10
单标容量瓶检定规程
![单标容量瓶检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64b79141a37f111f1855bd1.png)
目的:本程序《国家标准》规定了容量瓶的检定规程。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5ml、10ml、2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容量瓶。
职责:质量管理部、QC
内容:
1检定原理:采用衡量法,是指用天平称量容量瓶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容量瓶的容积。
2外观要求:容量瓶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3检定条件:
——万分之一天平
——温度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标定工作室的温度不宜超过20±5℃;
——纯化水;
4瓶口与瓶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标线,将瓶塞塞紧,用手指压紧瓶塞,上下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秒,结束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口周围擦看,不应有水渗出。
5纯化水质量的标定方法:
用洗净干燥的容量瓶,称重后加入纯化水,使液面达最高标线以上约2~3㎝处,用毛细滴管将液面准确调至标线,精密称定容量瓶的重量,计算得出纯化水的质量。
V20 =V标+ΔP
V20 =容量瓶在标准温度20℃的实际容量(ml);
V标=容量瓶的标示容量(ml);
ΔP=V标—P
P=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6水的流出时间、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的合格范围:。
单标线容量瓶校验规程
![单标线容量瓶校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536299ef121dd36a32d8231.png)
单标线容量瓶校验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单标线容量瓶等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以下统称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 引用文献JJG 20―2001 标准玻璃量器GB 12803~12808―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GB/T 12810―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GB/T 15726―1995 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方法GB 6682―1992 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QB 2107―1995 实验室玻璃仪器吸量管颜色标记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和计量单位3.1 量出式用于测量自量器内排出的液体的体积,量出式符号用“Ex”表示。
3.2 量入式用于测量注入量器(内壁干燥)内液体的体积。
量入式符号用“In”表示。
3.3 容量单位量器的容量单位为立方厘米(cm3)或毫升(ml)。
毫升(ml)为立方厘米(cm3)的专用名称。
3.4 标准温度量器的标准温度为20℃。
3.5 标称容量:量器上所标出的标线和数字,称为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标称容量。
3.6 流出时间量出式量器内液体充至全量标线,通过流液嘴使量器内液体全部自然流出所需用的时间。
3.7 等待时间量出式量器,当液体流至所要读数的标线以上约5mm处时,需要等待的一定时间。
4 概述4.1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常用玻璃量器包括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和量杯。
量器按其用途不同分为量入式和量出式两种。
量器按其准确度不同分为A级和B级,其中量筒和量杯不分级。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见表1。
4.2 量器的结构量器的结构参见图1~图10。
5 通用技术要求5.1 材质与理化性能5.1.1 制造量器的玻璃应清澈、透明;耐水等级应小于等于三级。
5.1.2 滴定管、分度吸管和量筒允许有蓝线、乳白衬背的双色玻璃管制成。
5.1.3 量器必须经过良好的退火处理,其内应力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
容量瓶、吸管、移液管和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校准
![容量瓶、吸管、移液管和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校准](https://img.taocdn.com/s3/m/9403bf691711cc7931b71620.png)
容量瓶、吸管、移液管和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校准一、目的:建立玻璃量器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实验室定量容器(量瓶、滴定管、吸量管)的校正三、职责:质量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四、正文:1. 总则:1.1. 所有玻璃量器到厂验收时均需按本规程校正,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检定周期为一年。
1.2. 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纯化水放置于实验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将水温控制在20—24℃之间固定不变。
1.3. 校正用纯化水须在实验室内放置半小时左右。
1.4. 待校正仪器应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并自然干燥。
1.5.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6. 每个仪器(每段)校正值的误差,应小于0.02g。
1.7.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应为万分之一天平。
2. 概述:2.1. 容量瓶的校正:先称干燥后的空瓶重,再加入1.2.项下纯化水至刻度,再称总重,总重减去空瓶重即为水重,根据水重以及此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相对体积。
2.2. 吸管的校正:先取一适当的干燥锥形瓶,精密称定再用欲校正的吸管吸取1.2.项下纯化水到标示容量处,再垂直将所吸之水放入已称重的瓶中,并将吸管尖碰触瓶内壁,以将尖端的水完全放入锥形瓶中,再称总重,则总重减去空瓶重即为水重,根据水重以及此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相对体积。
2.3. 滴定管的校正:先以1.2.项下纯化水填充至刻度(注意检查管内有无气泡),再将滴定管内的水分段放入一预先称重的干燥锥形瓶中,分别记录重量,再换算成体积,并和滴定管标示体积做对比。
3.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
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约30分钟,记下水温。
称取空瓶重,再加水至刻度,如瓶颈上有水用滤纸条吸干,塞直瓶塞,再称总重量。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从附表中查出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容量瓶的容积(ml)。
4. 移液管校正操作规程:4.1. 取一洁净干燥锥形瓶,精密称量重量。
玻璃容量仪器自校规程
![玻璃容量仪器自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96b6e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0.png)
玻璃容量仪器自校规程1、目的本校验方法适用于我中心玻璃容量仪器的校准,使玻璃容量仪器的校验能按规范的方法正确进行。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0.1ml、0.2ml、0.5ml>ImR2ml、5mL、IOml25ml分度吸管和50ml、100mK200ml、250ml、500ml、IoOomL标准容量瓶的校准。
3、职责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校准方法,按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
4、校验及检查项目和要求4.1密合性具塞量瓶:注水后,颠倒十次,不应有水渗出。
滴定管:注水后,静止15分钟,漏水不应超过一小格。
4.2水流出时间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4.3容量允差应符合表3、表4的规定。
5、检查条件5.1设备条件分析天平及称量准确度与所标容量器大小相称的天平、温度计、具塞锥形瓶、高型称量瓶。
5.2检定A级量器工作室,室温不超过20±5°C,检定时须用蒸馈水。
6、检验方法6.1密合性检查6.Ll具塞量瓶:将水充满量瓶至标线处,放上瓶塞(不涂油脂),然后用手轻轻压着塞盖,将其颠倒十次,每次颠倒时停留在倒置状态下至少10秒,(结束:后,用易吸水的纸片在塞与颈间周围观察不应有水渗出。
6.L2滴定管:将不涂油脂的活塞蕊用水润湿,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夹在垂直的位置上,然后充水至最高标线,活塞全关闭,静止15分钟,漏水得超过一小格。
6.2水流出时间检查6.2.1滴定管:将已清洁处理的滴定管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的活塞蕊上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使其不漏水,充水至最高标线;开塞活塞,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嘴流出,液面至最低标线处时,其法出时间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6.2.2吸管:注水至最高标线以上,垂直地用手将液面调至最高标线,将控制液面的手指移开,无分度吸管完全流出式和吹出式吸管的液面流至口端下为止;不完全流出式吸管液面流至最低标线时间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
6.3容量校验6.3.1滴定管的容量校验①校验分段2ml的为0-1和0-2ml5ml的为0-2.5和0-5mlIOml的为0-5和OTOml25ml的为0-5.0-10.0-15.0-20.0-25ml50ml的为0-10.0-20.0-30.0-40.0-50ml②校验步骤将蒸镭水装入已洗净的滴定管中,慢慢用调节弧形液面至零处,然后按照规定的水的流出时间流出一定的体积的水倒入己称的“小锥形瓶中,再称量,两次重量之差即为水重,然后用实验温度时Iml水的重量(查表5)来除水重,即得真实体积。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03c827bd64783e09122baa.png)
德信诚培训网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建立容量瓶校正程序,规范容量瓶校正过程。
适用于公司工作用容量瓶的校正。
2 职责
质量控制部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3 内容
3.1 容量瓶的校正就是称量一定量水的体积随着温度上升而膨胀,容量瓶的体积也随温度变化,从而得出容量瓶的准确容积。
3.2 不同温度时,1ml水在不同介质中称量数据如下表。
应用此表来校正容量仪器,例如,在15℃时欲取得20℃时容量为一升的水,由于是在空气中称量,可查表计算得997.93(g)反之,也能从水中的重量换算成体积。
温度真空中重空气中重温度真空中重空气中重
10 0.99973 0.99839 21 0.99802 0.99700
11 0.99963 0.99831 22 0.99780 0.99680
12 0.99952 0.99832 23 0.99757 0.99661
13 0.99940 0.99814 24 0.99732 0.99639
14 0.99927 0.99804 25 0.99707 0.99618
15 0.99913 0.99793 26 0.99681 0.99594
16 0.99897 0.99780 27 0.99654 0.99570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容量瓶校验规程
![容量瓶校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3a59cb80029bd64783e2c97.png)
容量瓶校验规程1.0目的制订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产品分析的准确性。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 单标线容量瓶的内部校验。
3.0检定条件3.1万分之一天平。
3.2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测温筒、检定架。
3.4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5纯化水。
3.6单标线容量瓶。
4.0职责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5.0校验方法。
5.1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单标线容量瓶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容容量瓶的容积。
5.2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5.2.1单标线容量瓶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5.2.2单标线容量瓶应具有下列标记:5.2.2.1厂名和商标5.2.2.2标准温度(20℃)5.2.2.3标称总容量与单位5.2.2.4准确度等级A或B5.2.3单标线容量瓶的瓶口与瓶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标线,将瓶塞塞紧,用手指压紧瓶塞,上下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结束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口周围擦看,不应有水渗出。
5.2.4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单标线容量瓶质量检验表标称总容量(ml) 1 2 5 10 25 50 100容量允差(ml)A ±0.010 ±0.015 ±0.020 ±0.020 ±0.03 ±0.05 ±0.10B ±0.020 ±0.030 ±0.040 ±0.040 ±0.06 ±0.10 ±0.20分度线宽度(mm)≤0.45.3检定方法:5.3.1纯化水质量的标定:取洗净并干燥的单标线容容量瓶,称重后加入纯化水,使液面达标线以上约5mm 处,用毛细滴管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标线,精密称定单标线容量瓶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01容量瓶校验标准操作程序
![01容量瓶校验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4ff05258762caaedc33d41e.png)
1目的
建立一个容量瓶校验标准操作程序,以保证检验用容量瓶符合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我司检验用容置瓶校验。
3责任
QC人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4 内容
4.1仪器用具
4.1.1万分之一天平、温度计、滴管等。
4.2试液
4.2.1 纯化水
4.3操作
4.3.1将容量瓶冼净室温凉干后,称空瓶重W
1
(g)。
4.3.2注入纯化水至标线,再称重W
2
(g)。
4.3.3将两次称重相减得水的重量W
2—W
1
(g)。
4.3.4记录校验时水的温度并查出此温度时1mL水的重量P(g/mL)。
4.3.5将水的重量除以校验时1mL水的重量,即得容量瓶的真实体积V (mL)。
计算公式:V=
P W1
-
W2
4.4 注意事项
4.4.1所用纯化水至少须在室内放置1h以上。
4.4.2待校正容量瓶应仔细以洗液洗涤,洗至内壁完全不挂水珠,且必须千燥后才能校正。
4.4.3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纯化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4.4.4每个容量瓶应校正二次。
附表一:容量瓶的允许误差(时)
附表二:不同温度下1mL水的重量。
实验室容量器具的校验和标准
![实验室容量器具的校验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a8690eff90f76c661371a6a.png)
实验室容量器具的管理和校验规程1.0目的建立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的检定方法,以指导及规范实验人员对容量器具的校验的操作。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购置及使用中的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量杯等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以下统称量器)的首次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3.0定义3.1量出式:用于测量自量器内排出的液体的体积,量出式符号用“Ex”表示。
3.2量入式:用于测量注入量器(内壁干燥)内液体的体积。
量入式符号用“In”表示。
3.3容量单位:量器的容量单位为立方厘米(cm3)或毫升(ml)。
毫升(ml)为立方厘米(cm3)的专用名称。
3.4标准温度:量器的标准温度为20℃。
3.5标称容量:量器上所标出的标线和数字,称为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标称容量。
3.6流出时间:量出式量器内液体充至全量标线,通过流液嘴使量器内液体全部自然流出所需用的时间。
3.7等待时间:量出式量器,当液体流至所要读数的标线以上约5mm处时,需要等待的一定时间。
3.8流出式分度吸量管:对于分度吸量管,当液体自然流至流液口端不流时,口端应保留残留液。
3.9具塞滴定管:用直通活塞连接量管和流液口的滴定管。
3.10无塞滴定管:用内孔带有玻璃小球的胶管连接量管和流液口的滴定管。
3.11夹式滴定管:带有辅助注液管,安装在支架上的滴定管。
4.0职责QC部门管理人员:负责要求及监督实验室量器校验专员执行本规程。
QC实验室量器校验专员:负责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量器校验。
5.0程序5.1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常用玻璃量器包括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和量杯。
量器按其用途不同分为量入式和量出式两种。
量器按其准确度不同分为A级和B级,其中量筒和量杯不分级。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见表1。
表1 玻璃量器的分类、型式、准确度及标称容量5.2玻璃量器通用技术要求5.2.1准确度等级要求:如个论中对定量测试用器具(容量瓶、滴定管、单标线吸量管)无特殊说明,应选用A级容量器具。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d8d8d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4.png)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容量瓶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量具,用于精确测量液体的容量。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容量瓶进行定期的校正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校正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所需器材:待校正的容量瓶、校正溶液、蒸馏水、胶头滴管。
2.检查容量瓶表面是否干净,如有灰尘或污渍,用蒸馏水彻底清洗,然后用纸巾擦干。
3.校正溶液的制备:选择相对密度和黏度较小的溶液作为校正溶液,通常使用蒸馏水。
4.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的校正需要在恒温室中进行,所以需要提前将校正溶液和容量瓶放入恒温室中,使其温度稳定。
二、校正方法:1.取出待校正的容量瓶,用蒸馏水彻底清洗干净,然后用纸巾擦干。
2.用胶头滴管取一定体积的校正溶液放入容量瓶中。
3.根据容量瓶的刻度,逐渐滴加校正溶液,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滴加校正溶液至液面与刻度线完全重合。
4.注意,滴加校正溶液时,胶头滴管的上端要与刻度线平行,避免垂直滴加产生误差。
5.待液面与刻度线完全重合后,等待一段时间,使液体在容量瓶内达到恒定的温度和压力,通常为15分钟。
6.校正完成后,用纸巾擦干容量瓶外表面的水分。
三、测量结果的处理:1.观察液面与刻度线是否完全重合,如有偏差则需要重新进行校正。
2.校正结果通常以液体体积为单位,比如毫升(ml)。
根据校正溶液的体积和液面与刻度线的偏差,计算出容量瓶的校正值。
3.若液面低于刻度线,则容量瓶的实际容量小于标称容量,需计算出校正值减去该偏差;若液面高于刻度线,则容量瓶的实际容量大于标称容量,需计算出校正值加上该偏差。
四、校正周期:1.对于常用的容量瓶,通常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校正。
2.若容量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或损坏,需要及时进行校正。
3.在容量瓶校正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如液面无法与刻度线完全重合、液体温度无法稳定等,需要重新校正或更换容量瓶。
总结:容量瓶校正是实验室中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之一,通过校正可以保证容量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容量瓶容量校验方法
![容量瓶容量校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c4e89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1.png)
容量瓶容量校验⽅法容量瓶容量校验⽅法1、校验准备1.1将被校验的容量瓶洗净并烘⼲;1.2将蒸馏⽔和需要校验的容量瓶提前4⼩时放在天平室,使蒸馏⽔容量瓶温度与室温相同。
2、校验步骤2.1将电⼦天平预热20分钟;2.2测定室内温度,并记录;2.3将洗净并烘⼲的容量瓶称重,待电⼦天平稳定显⽰后,按电⼦天平调零键,使电⼦天平归零;2.4将容量瓶从电⼦天平上取出,打开塞⼦,将蒸馏⽔徐徐注⼊容量瓶中,使弯液⾯的下底与容量瓶的刻度平齐,并再次称重,此时显⽰的就是容量瓶中⽔的质量,记录⽔的质量;记录表格如下:⽔温度:容积:100 mL⽔质量g 编号次数容100-1 容100-2 容100-3 容100-4 容100-5第1次第2次第3次2.5将称重容量瓶中的⽔倒出,重复2.4 的操作。
平⾏操作3次,计算3次测定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容量瓶容积的计算依据;2.6操作时注意⼿尽量只接触容器的上部,减少容量瓶和蒸馏⽔温度变化。
3、结果计算3.1根据容量瓶容⽔的质量和当时温度下的纯⽔密度计算容量瓶的容积测定值;容量瓶的容积=容量瓶中⽔的体积=容量瓶中⽔的质量÷测定温度下⽔的密度。
公式为:V测定=V⽔=m⽔/ρ⽔tV测定―容量瓶的容积的测定值,mL;V⽔―容量瓶中⽔的体积,mL;m⽔―容量瓶中⽔的质量,g;ρ⽔t―当时温度下⽔的密度,g/ mL。
3.2计算容量瓶容积的绝对误差(E绝对),并以此作为容量瓶等级判断的依据;容量瓶容积的绝对误差(E绝对)=容量瓶容积的测定值(V测定)-容量瓶容积的标称值(V标称)公式为: E绝对=V测定-V标称E绝对―容量瓶容积的绝对误差,mL;V测定―容量瓶的容积的测定值,mL;V标称―容量瓶容积的标称值,mL。
4、结果判定容量瓶容积的绝对误差⼩于规定的允差判定为相应的等级,允差见下表。
标称总容积(mL)25 50 100允差(mL) A ±0.03 ±0.05 ±0.10B ±0.06 ±0.10 ±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量瓶校验规程
1.0目的
制订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产品分析的准确性。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 单标线容量瓶的内部校验。
3.0检定条件
3.1万分之一天平。
3.2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测温筒、检定架。
3.4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5纯化水。
3.6单标线容量瓶。
4.0职责
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5.0校验方法。
5.1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单标线容量瓶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容容量瓶的容积。
5.2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5.2.1单标线容量瓶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5.2.2单标线容量瓶应具有下列标记:
5.2.2.1厂名和商标
5.2.2.2标准温度(20℃)
5.2.2.3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5.2.2.4准确度等级A或B
5.2.3单标线容量瓶的瓶口与瓶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标线,将瓶塞塞紧,用手指压紧瓶塞,上下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结束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口周围擦看,不应有水渗出。
5.2.4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单标线容量瓶质量检验表
标称总容量(ml) 1 2 5 10 25 50 100
容量允差(ml)A ±0.010 ±0.015 ±0.020 ±0.020 ±0.03 ±0.05 ±0.10
B ±0.020 ±0.030 ±0.040 ±0.040 ±0.06 ±0.10 ±0.20
分度线宽度(mm)≤0.4
5.3检定方法:
5.3.1纯化水质量的标定:
取洗净并干燥的单标线容容量瓶,称重后加入纯化水,使液面达标线以上约5mm 处,用毛细滴管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标线,精密称定单标线容量瓶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5.3.2记录与计算:
5.3.2.1计算:
V20=V标+(P称-P)
V20为单标线容量瓶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V标为单标线容量瓶的标称容量(ml);
P称为t℃时称得纯水的质量值;
P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的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
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当P称与P值相差很小时,其质量差可近似地看作体积差,故V20=V标+ΔV。
从衡量法用表中可查得差值(ΔP),因为ΔP=V标-P,故V20=P称+ΔP。
5.3.2.2举例:
加纯化水至干燥的100ml已称重的单标线容量瓶(A级)中,使液面达标线以下约5mm处,水温为23.6℃,用毛细滴管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标线处,精密称定,计算得单标线容容量瓶中水的质量为99.6749g。
V20=P称+ΔP=99.6749+0.361=100.0359ml
此值符合A级标准。
5.4校准周期
根据上述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查单标线容量瓶质量检验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检定周期为三年。
6.0参考文件
JJG196-2006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7.0记录表格
内校合格证
容量瓶校验记录
内校合格证
内校合格证
仪器编号
校准日期
复效日期
校准人
容量瓶校验记录
容量瓶名称:
规格:校正依据:JJG196-2006 校正日期:有效日期:
室温/℃水温/℃
m/g ρ(H2O)
编号容量体积
V/ml
容瓶量质
量m1/g
瓶与水的
质量m2/g
纯水质量
m0/g
校正值
△V/ml
实际容量
V20/ml
校验结果:
注1:纯水质量m0=m2-m1注2:校正值
△V= m0-mV20ρ(H2O)
式中:m------与1纯水平衡时的法码质量ρ(H2O)-------测定温度时纯水密度
注3:实际容量V20= V2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