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务》课程教学大纲
《Public Finance》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Public Finance》(双语)课程教学大纲(2003年制订,2006年修订)课程编号:110110中文名:公共财政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前置课: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大学英语后置课:学分:3学分课时:51课时主讲教师:任巧玲、郭晔、毛翠英等选定教材:Harvey S. Rosen: Public Finance,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节选).课程概述:本课程为财政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本大纲适用于财政学本科专业。
当前,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正在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了解和有效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状况十分必要。
而在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相应课程,正体现出与这一现实要求的协调一致。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财政学的定义及其主要思想;公共品的定义及其提供等问题;外部性的本质及其影响和对策;公共选择的各种机制的讨论与评估;赤字融资及其相关问题等。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西方财政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观点,也可以了解到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财政运行的一般情况;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具体现实条件中思考运用所学到的相应观点和知识;同时,使学生掌握财政学方面术语的英语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本课程作为一门双语教学课程,使用的是英文教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讲解采用中英文结合方式,英语使用程度需要参考学生的整体接受程度。
为强化相关理论知识及其实践运用,本课程根据教学内容进程及其侧重点设置了讨论课时段。
同时,本课程大量借助多媒体手段使讲解更加清楚。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Chapter 1 Introduction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内涵及其主要功能,并以此为基础把握两种主要的财政思想。
本章重点为财政学的基本涵义。
教学内容:1.1Introduction of Public FinancePublic finance, also known as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or public economics, focuses on the taxing and spending activities of government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distribution of income.1.2 Public Finance and Ideology1. Organic view of governmentSociety is conceived of as a natural organism.Each individual is a part of this organism,and the government can be thought of as its heart. The individual has significance only as part of the community,and the good of the individual is defined with respect to the good of the whole. Thus,the community is stressed above the individual.2. Mechanistic view of governmentGovernment is not an organic part of society. Rather, it is a contrivance created by individuals to better achieve their individual goals.The individual rather than the group is at center stage.思考题:1. How is public finance defined?2. What are the ideological views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Chapter 2 Public Goods课时分配:12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品的界定和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公共品的有效提供及其生产方面的基本观点。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财政学》目录一、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四、教材与参考书目五、教学课时分配六、教学内容第一章竞争市场的效率第二章市场失灵第三章公共经济目标第四章公共经济职能与政策工具第五章公共品理论概说第六章公共品的私人提供第七章公共品的公共提供(1)第八章公共品的公共提供(2)第九章公共部门的运行及其效率第十章公共支出:结构、规模与效果评估《公共财政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公共财政学》是财政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专门研究公共部门活动以及公共产品供给的经济科学,其研究对象为市场与公共部门之间的关系及其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主要内容涉及市场效率、市场失灵、公共经济目标、公共品理论、公共品的私人提供与公共提供,公共部门的运行效率、公共支出的结构、规模与效果评价等。
《公共财政学》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是财政学理论的延续与发展。
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微观与宏观经济的功底,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数学建模与实证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公共财政学》是财政学专业核心课之一。
据此,本大纲所指课程适用于我院财政学专业的本科生。
公共财政学是财政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本大纲只是针对48学时的教学任务而制定的。
公共财政学学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准确地阐述和介绍了公共部门的必要性及公共支出的一般理论。
学生了解和掌握了这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不仅可以对政府决策的依据以及政府支出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出基本的评判,而且可以对政府支出作用的后果作出大致的预测并,也可以运用所了解和掌握的公共财政学的基础理论去观察、研究财政问题。
而上述这些正是我们从事公共财政学学教学的目的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第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市场失灵出发阐述了公共部门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讨论公共支出一般理论和具体分析。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时:51 学分:3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本科经济类十门核心课程之一,注重以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研究财政问题和构建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在讲授西方财政学基本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公共财政改革实践,强化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拓宽视野和思路,不仅让学生了解我国财政的实际情况,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学的概念、了解公共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2、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财政学的概念和特点一、公共财政学的概念二、财政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三、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公共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古典学派的财政思想二、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思想三、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的财政思想第三节公共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规范分析法二、实证分析法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财政学的概念第二章公共财政学的基础理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的职能、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及政府失效。
2、教学内容第一节竞争市场的效率与市场失灵一、帕累托效率二、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三、市场失灵:外部效应与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垄断、收入分配不公平第二节公共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三、稳定职能第三节公共选择与政府失效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二、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三、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四、集中决策机制五、间接民主决策机制六、公共选择理论的实践意义七、政府失效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财政的职能第三章公共支出理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的职能、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及政府失效。
2、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品理论一、公共品的涵义二、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三、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对政府财政活动的指导意义第二节外部效应理论一、外部效应的涵义和分类二、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效率损失三、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及其缺陷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第四章公共支出概述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掌握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学会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2、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支出的意义与分类一、财政支出的意义二、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按国家职能分类、按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一、量入为出原则二、优化支出结构的原则三、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第三节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一、财政支出范围的确定二、财政支出效益的特殊性三、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第四节财政支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三、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四、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控制3、教学重点与难点: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第五章购买性支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财政购买性支出的内容、了解政府采购制度。
公共财务(公共组织财务)

第一节 公共物品及其提供方 式
第二节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 论
第一节 公共物品及其提供方式
一、公共需要理论
公共需要理论是从西方引入的。西 方的这一学说是从18世纪的私人资本 主义经济上产生的,它的前提是社会 分成两种经济主体,即政府和私人。 政府经济是公共经济,与之相对应的 称为私人经济。因此,公私阵营界限 分明。在这种情况下,公共需求也就 是指私人部门对于政府的公共服务的 需求。
五、课时分配表 根据我院教学方案,《公共组织 财务》课时分为6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为54,实训学时8)和 4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36, 实训学时8)两种,按两个方案 设计。
课时分配表(1)——62课时方案
章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实训一 实训二 合计
教学内容
公共物品与公共组织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体制和定员定额管理 预算管理 收入管理 支出管理 资产和负债管理 净资产管理 财务清算 财务报告 财务分析 财务监督 单位预算编制 部门预算编制
广义:指执掌公共权力的所有国家 机构,包括多级立法机关、行政机 关和司法机关 狭义:指多级国家行政管理机关
政府组织的基本特点
基本职能是维持、处理社会公共事 务 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公共权力对全 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 所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 源 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纯公共 产品
公共财政教案

公共财政教案教案标题:公共财政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公共财政的定义、目标和重要性。
2.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方式。
3.理解公共财政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4.能够分析和评估公共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教案大纲:一、引入(5分钟)1.引发学生对公共财政的兴趣,例如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新闻报道。
2.解释公共财政的概念和定义。
二、公共财政的目标和重要性(10分钟)1.介绍公共财政的目标,包括经济稳定、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公共服务提供。
2.讨论公共财政对于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三、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方式(15分钟)1.解释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如财政平衡、公平性、效率和透明度。
2.介绍公共财政的运作方式,包括预算编制、收入征收和支出管理。
四、公共财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5分钟)1.分析公共财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税收政策对投资和创业的激励作用。
2.讨论公共财政政策在经济周期中的应对措施。
五、公共财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15分钟)1.探讨公共财政在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
2.讨论公共财政政策对弱势群体和社会不平等的影响。
六、公共财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5分钟)1.分析公共财政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作用。
2.讨论公共财政政策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中的挑战和机遇。
七、公共财政政策评估(15分钟)1.介绍公共财政政策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2.进行案例分析,评估特定公共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八、总结与讨论(10分钟)1.总结公共财政的关键概念和原则。
2.讨论学生对公共财政的认识和观点,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
教案评估:1.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的程度。
2.个人或小组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公共财政政策的分析论文或进行相关研究报告。
3.小测验:用于检验学生对公共财政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了解公共财政的实际运作和政策制定过程。
《Public Finance》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Public Finance》(双语)课程教学大纲(2003年制订,2006年修订)课程编号:110110中文名:公共财政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前置课: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大学英语后置课:学分:3学分课时:51课时主讲教师:任巧玲、郭晔、毛翠英等选定教材:Harvey S. Rosen: Public Finance,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节选).课程概述:本课程为财政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本大纲适用于财政学本科专业。
当前,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正在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了解和有效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状况十分必要。
而在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相应课程,正体现出与这一现实要求的协调一致。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财政学的定义及其主要思想;公共品的定义及其提供等问题;外部性的本质及其影响和对策;公共选择的各种机制的讨论与评估;赤字融资及其相关问题等。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西方财政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观点,也可以了解到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财政运行的一般情况;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具体现实条件中思考运用所学到的相应观点和知识;同时,使学生掌握财政学方面术语的英语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本课程作为一门双语教学课程,使用的是英文教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讲解采用中英文结合方式,英语使用程度需要参考学生的整体接受程度。
为强化相关理论知识及其实践运用,本课程根据教学内容进程及其侧重点设置了讨论课时段。
同时,本课程大量借助多媒体手段使讲解更加清楚。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Chapter 1 Introduction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内涵及其主要功能,并以此为基础把握两种主要的财政思想。
本章重点为财政学的基本涵义。
教学内容:1.1Introduction of Public FinancePublic finance, also known as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or public economics, focuses on the taxing and spending activities of government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distribution of income.1.2 Public Finance and Ideology1. Organic view of governmentSociety is conceived of as a natural organism.Each individual is a part of this organism,and the government can be thought of as its heart. The individual has significance only as part of the community,and the good of the individual is defined with respect to the good of the whole. Thus,the community is stressed above the individual.2. Mechanistic view of governmentGovernment is not an organic part of society. Rather, it is a contrivance created by individuals to better achieve their individual goals.The individual rather than the group is at center stage.思考题:1. How is public finance defined?2. What are the ideological views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Chapter 2 Public Goods课时分配:12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品的界定和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公共品的有效提供及其生产方面的基本观点。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财政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6282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2017级经济与金融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因此财政是政府为民理财的经济行为,财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公共财政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科、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特别是要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性,了解我国财政分配的内容及管理方法,了解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及操作选择,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财政学理论知识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思维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运用财政理论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公共财政学》课程的先行基础理论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宏、微观部分)、《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3、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财政理论知识以及现实财政现象的理解、分析与综合应用能力。
因此本课程除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如多用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灵活采用课堂(专题)讨论和课后作业(论文)的形式,鼓励学生在学懂弄通基本理论基础上,大胆钻研探索和创新。
教学中要突出重点,重点讲解难点问题。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科学借鉴西方财政理论,密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殊规律,并结合实际研究我国财政体制、财政管理、财政政策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公共财务管理讲义

第一篇绪论第一章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概述第一节公共组织的界定与构成要素一、公共组织概述(一)公共组织的内涵(二)公共组织的特征1、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2、不以营利为目的3、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4、活动须依法进行并受到高度监督5、行为具强制性和权威性6、目标不易计量及责任多元二、公共组织的范围(一)政府组织1、广义的政府 2.狭义的政府(二)非政府组织1、事业单位2、社会团体3、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4、民办非企业单位第二节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内涵和特点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组织管理本单位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一、公共组织财务活动(一)预算资金收支活动(二)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三)经营活动二、公共组织财务关系(一)与政府的关系(二)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三)与上下级单位的关系(四)与内部各单位的关系(五)与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关系(六)与其他各有关方面的关系第三节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原则一、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努力增收节支,合理安排支出结构,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
二、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任务依法筹集并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对公共组织的各项财务活动实施有效的综合管理。
(一)加强公共组织预算管理,保证各项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二)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五)按规定及时编报决算,如实反映公共组织财务状况(六)加强财务分析与财务监督,保证公共组织各项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三、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一)依法理财原则(二)勤俭节约原则(三)量入为出原则(四)效益原则(五)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原则(六)责任性原则第四节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一、预算管理二、计划管理三、收入管理四、支出管理五、定员定额管理六、资产管理七、负债管理八、成本费用管理九、投资管理十、净资产管理十一、财务清算管理十二、财务报告管理十三、财务分析十四、财务监督第五节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方法一、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和经济方法二、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技术方法(一)财务预测方法财务预测是各公共组织财务人员根据历史资料,依据现实条件,运用特定方法,对公共组织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所作出的科学预计和测算。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112108课程名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51学时总学分:3分先行课程: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简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程。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公共组织进行财务管理的客观社会活动及过程。
公共财务学正是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以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财务管理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科。
该课程主要教授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目标、原则、内容及作用等,系统地介绍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详细阐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预管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投资管理、净资产管理、财务清算、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监督等内容。
对它的学习有助于正确认识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并指导公共组织财务工作。
推荐教材:侯江红.公共组织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1] 王为民.公共组织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格林著.杨世伟译.公共部门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3]宋效中.公共组织财务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财务成本管理[M],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5] 赵德武.财务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概念、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各项内容和财务分析的方法,初步具有解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般财务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和能力。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设计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与意义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涵盖了财政管理、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管理等多个方面。
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对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为他们今后从事公共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教学内容与目标2.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概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框架等。
2.财政管理: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的组织结构、财政收支管理、预算管理、财政监督等。
3.会计管理:公共组织会计概述、会计制度设计、会计核算与报表制作、会计监督等。
4.审计管理:公共组织审计概述、审计制度设计、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监督等。
5.财务风险管理:公共组织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策略等。
2.2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熟悉财政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3.具备独立设计和实施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方案的能力;4.能够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和工具来帮助公共组织决策;5.具备一定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
3.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互动学习。
1.课堂教学:通过讲授理论知识来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理论框架和认知模型;2.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来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实践应用和特点,通过案例讲解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管理方法和技能;3.实践教学:通过实践项目、小组讨论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互动学习:通过在线学习、网络讨论、团队合作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交流和互动体验。
本课程还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1.演讲;2.讨论;3.其他互动学习模式,如在线游戏、作业、小组讨论。
公共财务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财务课程教学大纲
导言: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员提供一套全面的公共财务课程体系,以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财务知识基础,并掌握和应用现代公共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员的财务分析、决策和报告能力,以及他们在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职业素养。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员具备以下能力和技能:
1. 理解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目标。
2. 熟悉公共财务报告和预算编制的相关规定和程序。
3. 掌握公共财务分析和决策的方法和技巧。
4. 理解与公共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政策和规范。
5. 培养学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公共财务管理概述
1. 公共财务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2. 公共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价值观
3. 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特点和挑战
4. 公共财务管理的职责和职能
第二部分:公共财务规范和制度
1. 公共财务管理的法律和政策框架
2. 公共财务报告和预算编制的规定和程序
3. 公共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和审计要求
4. 公共财务管理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原则第三部分:公共财务分析和决策
1. 公共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
2. 财务指标和比率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3. 公共财务决策的原则和技巧
4. 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的考虑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论课程【课程编号】04040128公共财务Public finance 【课程类别】必修【总学时数】54 学时【周学时数】3【学分数】3 学分【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教学目标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公共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政府理财思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及方法、公共品生产和提供的资金运动特点及由此引起的公共组织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管理等内容,是一门实务性都很强的管理课程,本课程从对公共组织的界定入手,系统地介绍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详细地阐述公共组织概述、财务管理理论、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投资管理、净资产管理、财务清算、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监督等理论与实务,涵盖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
能够为学生今后从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概念、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各项内容和财务分析的方法,初步具有解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般财务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和能力。
(1)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具体应用。
(2)掌握公共组织的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的方法与实务。
(3)掌握投资管理、净资产管理、财务清算的方法。
(4)初步掌握公共组织的财务报告、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等理论与实务。
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公共部门财务管理总论学时:4教学内容:公共组织的基本概念,特征,概论界定: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
了解我国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掌握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公共部门财务管理概论一、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定义二、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作用三、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特点四、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原则第二节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一、法律方法二、行政方法三、经济方法教学要求:掌握公共组织的基本概念、特征、界定,理解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等,以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重点、难点: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预算管理学时:6(二)第二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部门预算的概述一、公共部门预算的概念二、公共部门预算的内容:1.收入预算; 2.支出预算三、公共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第二节公共部门预算的编制方法一、基期法二、零基法第三节编制预算计算方法一、定额计算法二、比例计算法一、标准计算法二、比较计算法第四节公共部门预算编制审批程序和执行一、审批二、执行教学要求:理解公共部门预算的概念;了解公共部门预算的内容,了解我国公共部门预算编制的原则;掌握公共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和编制预算计算方法;了解公共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审批程序和执行任务.重点、难点:预算、基期法、零基法;预算编制方法和编制预算计算方法2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习题课和实验课,通过预算编制软件的演练和操作掌握预算编制方法(三)第三章收入管理学时:4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部门收入的概念一、公共部门收入的概念二、公共部门收入的内容第二节公共部门收入管理一、公共部门收入管理要求二、公共部门收入管理内容教学要求:理解公共部门收入的概念;了解公共部门收入的内容;掌握公共部门收入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重点、难点:预算外资金、公共部门收入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习题课支出管理学时:4(四)第四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部门支出的概念和分类一、公共部门支出的概念二、公共部门支出的分类第二节公共部门支出的管理一、公共部门支出管理的基本要求二、事业单位支出管理三、行政单位支出管理教学要求:理解公共部门支出的概念;了解公共部门支出的分类;掌握公共部门支出管理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投资性支出、公共消费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公共部门支出管理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习题课资产管理学时:6(五)第五章教学内容:第一节资产管理概述一、资产的概念第二节资产管理一、流动资产二、固定资产三、无形资产四、对外投资教学要求:了解资产的分类;掌握各类资产管理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各类资产管理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习题课,以便学生掌握各类资产的分类及计算。
(六)第六章负债管理学时:6教学内容:第一节负债的概念一、负债的概念二、负债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应缴财政预算资金一、应缴财政预算资金的概念二、应缴财政预算资金缴纳方式三、应缴财政预算资金的管理要求第三节应缴财政专户资金一、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的概念二、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缴纳方式三、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要求教学要求:理解负债的概念;掌握负债管理的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公共部门应缴财政预算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的概念、缴纳方式、规定和管理要求。
重点、难点:应缴财政预算资金;应缴财政专户资金;掌握负债管理的基本要求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实验课,通过软件演示和操作熟悉各类账户及应用。
净资产管理学时:4(七)第七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净资产的概念4第二节净资产的管理一、事业基金的管理二、固定基金的管理三、结余的管理教学要求:理解净资产的概念;了解净资产的分类;了解各类净资产的概念;掌握各类净资产管理的要求。
重点、难点:净资产;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各类净资产管理的要求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实验课,使学生掌握净资产的变动情况及原因财务分析学时:6(八)第八章教学内容:第一节财务报告的概念一、财务报告的概念二、财务报告的组成和作用第二节公共部门财务报表编制一、公共部门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二、公共部门财务报表的编制第三节财务分析一、财务分析的概念二、财务分析的作用和要求三、公共部门财务分析的内容四、公共部门财务分析的常用指标五、公共部门财务分析的方法六、公共部门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教学要求:理解财务报告的概念;了解财务报告的组成和作用;掌握公共部门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几编制方法。
理解财务分析的概念;了解财务分析的作用和要求;了解公共部门财务分析的内容;掌握公共部门财务分析的常用指标;了解公共部门财务分析的程序;掌握公共部门财务分析的方法;了解公共部门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
重点、难点:财务报告;掌握公共部门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几编制方法;公共部门财务分析的常用指标;公共部门财务分析的方法;公共部门财务分析的方法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实验课,使学生掌握财务分析方法,尤其是综合分析方法的运用(九)第九章教学内容:第一节财务监督财务监督学时:4第二节一、财务监督的作用和要求二、财务监督的内容三、财务监督的形式财务检查一、财务检查的形式二、财务检查的方法1.顺查法;2.逆查法教学要求:了解财务监督和作用和要求;了解财务监督的内容、形式;了解财务检查的程序;掌握财务检查的方法。
重点、难点:财务监督、财务检查;财务检查的方法;财务检查方法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实验课,学生自行操作完成一项财务检查工作.三、教材与学习资源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侯江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2.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王为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3.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第三版)(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王为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4.财务管理学(第二版)/曹惠民/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5.财务管理基础(第二版)/祝锡萍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6.财务管理基础(精要第五版)/[美]布瑞翰,[美]休斯顿/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1;3.财务管理基础(第13版)(工商管理优秀教材译丛·金融学系列)/(美)范霍恩,(美)瓦霍维奇著,刘曙光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财务管理基础(英文版)/(美)布洛克等著,刘淑莲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9.《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习与实训指导书(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王为民,博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
10.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缪匡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81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用制度汇编/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财务司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810.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公共部门经济学论丛/(英)格林著,杨世假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1四、考核方式期末为考试方式考核,卷面总分100分,在总评成绩中占比80%;平时成绩占比20%,根据课堂练习、实验课、考勤情况进行评定。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首先,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需要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单方“灌输式”的讲授方法,学生积极性不高。
然而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体系,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不应放弃讲授法。
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加宽理论认知的深度与广度,还应同时实施其他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教学、案例教学法等,最终实现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提升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双向互动为根本、联系实践深化理论知识为原则的课堂教学。
建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1、讨论教学法——主题式发言:就一个问题或议题发动学生开拓思路、畅所欲言,组织多方进行主题式发言;2、阅读式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相关材料的阅读,提炼和总结材料的原理及理论,给予学生指导性建议和讲解;3、案例式教学:分组就案例进行讨论,教师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4、实验教学:通过学生自行上机操作,实现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对有关内容的掌握以及分析计算方法熟悉。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力度。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纸上谈兵”,学习纯理论的知识,并不能实现根本的教学目的。
因此应适当引入多方位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与校外公用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实践基地,让学生不定期地到各类公共组织去观摩学习,加深理解,增强实务操作技能。
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高校自身就是一个公共组织,可以邀请学校财务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举行讲座,介绍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实务,在制度允许的前提下,吸纳学生从事学校、院系、社团等的财务工作,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引导和组织,尽量多地给予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