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第3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其他植物激素,了解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激素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验验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植物激素的样品和相关实验器材;2. 搜索一些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实例和视频;3. 设计一个关于激素作用的互动式讨论题,供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受到伤害后生长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会有这样的反应,从而引出植物激素的概念。
2. 讲解植物激素的定义和分类:通过PPT展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的图片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种类和作用。
3. 实验观察与分析: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生长变化,了解不同激素的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植物体内的复杂性和适应性。
4. 学生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要注重实验观察和分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机制。
精品高中生物 人教版 必修三 其他植物激素 教案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观1 辨别其他常见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图文信息转换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形成环保的意识。
2 概述植物激素间作用的相互关系阅读能力,比较分析能力3 ★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在新情境中使用抽象概念的能力课堂导航思维导图导学流程(一)情境创设:阅读教材“问题探讨”,想一想,乙烯和乙烯利都是植物激素吗?你吃过香蕉吧,它是自然成熟的?还是人工催熟的?(二)课堂学习:附录:表格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知识系统归纳与整理对照本节思维导图,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设想或疑惑?典型例题例1:下列各激素中,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纵向伸长加快是( )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D、脱落酸答案:C例2:幼嫩的种子中合成能力最强的激素是( )A、赤霉素和生长素B、生长素和脱落酸C、赤霉素和乙烯D、细胞分裂素和乙烯答案:A知识拓展植物生长调节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生长素以后,陆续发现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人们通称它们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微,难以提取,价格高昂,所以只能用于科学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合成和筛选出许多化学结构和生理特性与植物激素功能相似或相对抗的活性物质,就称之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自从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问世以后,价格便宜,种类齐全,就被迅速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去.例如,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插条生根,防止徒长倒伏,增强抗性,提高产量,改良品质,等等,获得惊人的成就.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已被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近40年来,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发展.例如,培育水稻和油菜矮壮秧,防止稻麦倒伏,调控棉花株型,调节杂交水稻花期,增加橡胶产胶量等.在全球来说,使用面积最大,应用范围最广,效果最好,已被国外同行所肯定.我国人口众多,可耕地面积少,必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传统农业技术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具有成本低,收效快,效益高,节省劳动力的优点,所以,它已成为现代农业化的措施之一,在农林生产上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然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又是极为复杂.它的使用效果与药剂种类,浓度,使用方法,时期,作物生势,气候,水肥等有密切关系.它既可促进种子萌发,又可延长种子休眠;它能刺激植物生长,又能延缓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既能保花保果,又能疏花疏果,等等.导练习题(一)基础过关题(当堂达标)1.植物激素中除哪类外,都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A.生长素类B.赤霉素类C.细胞分裂素类 D.乙烯和脱落酸2.在根冠和衰老叶片中含量较多的植物激素是()A.脱落酸B.乙烯C.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3.欲获得番茄无子果实,可用()A.低浓度的2,4-D B.高浓度的2,4-DC.高浓度的萘乙酸 D.低浓度的脱落酸4.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有()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D.乙烯5.选用哪种措施能使尚未成熟的香蕉尽快成熟()A.将其放在通风良好之处B.将其放在密不透风的纸袋中C.与成熟的苹果共同保存D.与尚未成熟的苹果共同保存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赤霉素处理植物,能显著促进茎叶生长B 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C 脱落酸抑制生长,但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D 乙烯有催熟果实和延迟开花的作用7.用人工方法获得无籽果实的措施是()A.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调节剂B.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较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C.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D.在受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较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8.下列属于向性运动(如向重力、水、肥料等)的是()A.含羞草受到触动幼叶下垂B.蛾类夜间扑向灯火C.蚂蚁趋向甜食D.向日葵的花盘向太阳9、(05江苏卷) 6、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D.促进香蕉成熟10.文理综合(05广东卷)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
高中生物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个人备课录上课时间年月日第课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3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3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中学生物题目:《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其他植物激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明确了植物体内并非只有生长素,还有其他种类的植物激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
第二部分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节内容与前两节“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脉相承,通过对前两节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使学生形成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网络,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已经知道了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方式,理解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也明确了植物激素的概念,知道其他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种类。
但是,学生对于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部位和生理作用等知识还知之甚少,对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清楚,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性。
周至县盛产猕猴桃,很多学生对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应用膨大剂增产的事例也非常熟悉,但对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却一无所知。
所以,这些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设计思路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从本地“猕猴桃之乡”的地域特点出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
本节课的导入没有用课本中的问题探讨,而是用学生熟悉的猕猴桃增产使用的膨大剂(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膨大剂作为悬念,还能为后面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埋下伏笔。
对于第一部分内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的教学,并不是直接给出教材上的现成结论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利用学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探究之后,再结合教材进行总结,让知识的获得成为探究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3.3其他植物激素
【学习目标】1、列举其他的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媒体,搜集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学习难点:植物调节剂的应用。
【自主学习】 知识点 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一、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阅读课本53-54页,归纳: 各种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完成表格。
激素种类 合成部位主要作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合作探究】阅读课本54-56页,思考:1、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什么优点?2、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应用?3、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课堂检测】●基础题1、下列对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B、它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它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D、它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2、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苹果放出了()A、乙烯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3、植物激素是指()A、活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B、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C、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D、细胞合成的具有调控代谢功能的物质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5、细胞分裂素不存在于()A、茎尖 B、根尖 C、成熟的果实 D、萌发的种子6、能够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7、下列除哪种激素外,都能促进植物生长()A、生长素类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8、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多种激素D、乙烯9、植物激素的种类很多,其中发现和研究最早的是。
最早用实验证实该物质确实存在的科学家是。
此外,目前公认的其他4种植物激素是、、、。
●拓展题 10、植物开花受开花激素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 学案 (2)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学海导航】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预习探究】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1.赤霉素(1)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主要作用:促进____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验证赤霉菌产生赤霉素的实验步骤①用_________感染水稻;结果:恶苗病。
②用___________________感染水稻;结果:恶苗病。
③从______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物质,称为赤霉素。
2.细胞分裂素(1)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__。
(2)主要作用:促进_______________。
3.脱落酸(1)合成部位:_____、______的叶片等。
(2)分布:将要_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3)主要作用:抑制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乙烯(1)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2)主要作用:促进果实______________。
5.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多种激素___________共同调节,如_______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______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使其含量__________,反过来又________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的伸长作用。
6.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概念:_________的对植物的__________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容易____、_____广泛、________稳定。
3.具体应用(1)用______催熟。
(2)用________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
(3)用_________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人教版必修三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其他植物激素》云浮市罗定实验中学苏秦【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二年级学生2.学科:高中生物必修三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学生查阅资料、预习和思考讨论的时候安排6人为一个小组,让学生在组内作好分工。
(2)、根据导学案课前预习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相关资料。
5.教师课前准备(1)设计好导学案(2)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其他植物激素》的相关教学资料,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好充分的准备。
6.校园环境学校有电子阅览室,教室有教学平台可以上网。
【教学课题】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
除生长素之外的其他植物激素是本节需要重点阐明的知识。
教材对几类植物激素用“以图代文”的形式作了大致的介绍。
对这些内容的处理,教师容易平铺直叙地讲述,缺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力训练层次很低。
本设计通过学案的指导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利用网络搜索功能查找、整理归纳相关信息,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
其学习能力较强,他们基本都有一定电脑使用技能,能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料,同时也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为开展本节课的内容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但学生的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3)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赤霉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2)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3、能力目标(1)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3.3其他植物激素
分布部位:所有器官,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植 物 生 命
生长素 运输:极性运输、横向运输
生长 枝条生根
激 素
生理作用 低浓度起促进作用 果实发育
(具二重性)
保蕾保铃
活调
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动 的
节
应用:育无籽果实、整枝修剪、防落花落果等
调 其它植物激素
节
乙烯:主要促进果实的成熟
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赤霉素:主要促进细胞伸长
脱落酸:主要抑制细胞分裂和伸长
促进果实成熟,还有促 进器官脱落、多开雌花 (如黄瓜)等作用
情景探究:
情景1: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 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 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 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 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 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 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生长素浓度低 促进
赤霉素 合成部位
幼叶 幼芽
幼根
未成熟的种子
合成部位: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赤霉素的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GA3 对矮生型 豌豆的效应
对照
GA3诱导甘蓝茎的伸 长 ,产生超长茎
合成部位: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赤霉素的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发育; 解除种子或块茎等的休眠
3.3其他植物激素
一、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一)主要的植物激素有五类: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乙烯
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 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 复杂、多样。
水稻恶苗病 ——赤霉素
病苗细长,叶色淡绿,比健苗高,病株 节间伸长,茎节上逆生不定根,茎杆逐渐变 褐,腐烂,其内有白色蜘蛛丝状菌丝。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其他植物激素一、教材分析《其他植物激素》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大部分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除生长素之外的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并深刻理解各植物激素之间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这一观点,这是本节需要重点阐明的知识点;其次,通过资料分析和小组探讨思考题的方式学习人们所研发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生产的利与弊。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授课时间是在高一下学期,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已有半学年,已基本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也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
前面通过第三章第1、2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初步分析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及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地学习“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及其作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而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在生产的应用及滥用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时事新闻中也常有耳闻,并且在这些方面有着很强的好奇心。
三、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人的教学设计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本人仔细斟酌和筛选后,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1、进行“赤霉素发现”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
3、由兴趣小组的同学来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验赤霉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2、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图片的处理和编辑技术。
2020-2021学年 人教版 必修3 其他植物激素 教案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I •生命观念:概括常见执物僦麦的合成、分布和主要作用,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2.社会责任: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实践中的应用.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r 基础梳理•夯实教材基础」1. 植物体内存在着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
2. 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及主要生理功能3.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 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判断正误•辨析易混易错」(1) 生长素和乙烯均能促进果实成熟() (2) 植物激素的合成受细胞内基因的控制() (3) 高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4) 乙烯是唯一一种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植物激素()(5) 儿童吃了经过激素催熟的水果后容易引发“性早熟”() (6) 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答案(1)X (2)7 (3)J (4) J (5)X (6)XI ■素养提升•突破重点难点」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1. 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 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养要求题:1(M)相对浓度f' 素’'瓯50<、•、.、..、生脱落酸()・细胞分裂余、—二--------------------------- 细胞分裂1细胞伸长1成熟*衰老(1) 在果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哪些激素在起作用?提示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等。
⑵在细胞伸长过程中占主导作用的激素有哪些?提示生长素和赤霉素。
(3) 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明显升高的激素有哪些?提示乙烯和脱落酸。
(4) 由上述各种激素变化能得出什么结论?提示果实的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的。
【关键点拨】各种激素的相互作用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基础梳理•夯实教材基础」1. 含义: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牛.长调节剂。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3教案: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备课人:寿光市第五中学张雪萍一、教材分析:植物体内并非只有生长素这样一种植物激素,经研究表明,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这些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受到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各类激素除了有它独特的作用,它们之间还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调节的关系,使生命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自我调控系统。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微,难以提取,价格高昂,所以只能用于科学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合成和筛选出许多化学结构和生理特性与植物激素功能相似或相对抗的活性物质,就称之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自从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问世以后,价格便宜,种类齐全,就被迅速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去.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1、分析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植物体内的其它激素。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
3、由兴趣小组的同学来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各种激素的发现过程的简介,教育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四、学情分析其他植物激素以及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也是在教学中应着重处理的一个重点。
只有让学生对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有所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作业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利用《课前预习学案》预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了植物激素-—生长素的相关知识,那么我们先通过三个问题的复习,检查大家的掌握情况。
2021高中生物 3.3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口头表达
第四
层级||
学习
过程
反思
感悟
1.植物激素和植物调节剂有的同学分不清 ,从来源上阐述 ,不是从文字上区分 ,效果更好 .
2.多种激素综合作用的坐标曲线图分析 ,很多同学会搞错 ,引导学生一根一根曲线进行分析 ,条理性更好 .
3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要多举例 ,理论知识联系实际 ,所以要求老师多收集各种各样的例子 ,开阔视野 .
1.知道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义 .
2.在生产中知道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对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
PPT演示
第三
层级||
学习
过程
课堂
稳固
教师安排同学做导学案?根底智能检测?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PPT展示或投影
展示
讲评
1.重点讲解第2、3、4题 ,取材生产实际 ,应用还是书本知识 ,要会学以致用 .
2.注意第5题有一定的综合性 ,侧重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
教学建议
1.引题采用生产实际的例子:木瓜、苹果等催熟柿子 ,更有吸引力 .
2.其他植物激素种类较多 ,列表比较激素种类、产生部位、生理作用等 ,让人一目了然 .
实际生活中的各类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实例 ,来分析它的理论根底 .
4.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最||好有个比较归纳总结 ,便于知识串成线 .
5.可能的话 ,多分析图 .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媒体运用
导入
新课
创设
情境
木瓜、苹果等催熟柿子的图片 .
奇妙的外表现象背后的原因 ? (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内在联系却又那么紧密,也许这就是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吧!)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3_其他植物激素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了解它们的合成部位和生理作用。
2、举例说明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内的激素是相互作用的,课下并自己进行总结。
2、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学习第二部分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最后竞赛答题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人们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类的生活有利有弊,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课前回顾:老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
导入:老师先给大家展示一幅幼苗的图片,问大家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幼苗。
老师又给学生展示一幅大树的图片,问大家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大树。
老师:小小的幼苗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它不仅需要适宜的外在条件,还需要自身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就是其自身调节的一部分。
除了生长素,还有那些激素在植物的激素调节中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新课其他植物激素。
【讲授】新课内容教师讲第一种激素赤霉素的发现史老师: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植物激素赤霉素,先来看一下它的发现历程。
1926年,科学家发现水稻感染了赤霉菌之后出现疯长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恶苗病。
后来,科学家发现把培养赤霉菌的滤液喷洒到健康的水稻上,幼苗在不感染赤霉菌的情况下,也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学生分析,说明理由老师:1935年,科学家从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了赤霉素,这能不能证明赤霉素它就是植物激素?学生分析,说明理由【讲授】老师接下来讲细胞分裂素的发现史老师:1958年,科学家终于从植物中提取出了赤霉素,证明了赤霉素是植物体内的激素。
我们来看赤霉素的合成部位幼根、幼芽、发育中的种子,生长旺盛的部位(图片展示)。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植物体内的其他植物激素
植物体内的其他植物激素一、教学目标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提供事例,以趣激疑,展开联想,深入讨论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涉及其他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事例很多,教师要做这方面的有心人,提前积累一些素材,供课堂上使用。
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同学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但未必想到它的理论基础。
结合实例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认识。
可以评促学,以问导学,以辩促学。
(二)观图列表,理顺知识,助学生深入思考教材在介绍其他植物激素时,用了一个图示的形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图解中的事实,进行图表间转换,列出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表。
教材小字部分,用简洁的文字归纳概括激素调节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提升到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一定作用,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本质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植物激素的调节”重在“调节”二字,并尝试以科学的自然观看世界。
(三)利用好教科书设计的活动本节“资料分析”栏目,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图文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先说结论,后举实例的写法,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以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
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围绕“资料分析”进行不同形式的准备,课堂上利用教材信息开展说一说“菠萝与乙烯利;芦苇与赤霉素;啤酒—大麦—赤霉素;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致癌;法规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不同方式的汇报。
同时结合“请你自己进一步查找以下三方面的资料”的要求,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1.几种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和生理作用乙烯利是液体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
高中生物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一、教学目标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三、课时安排四、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引起学生的思考并回答,师提示。
〖提示〗1.提示:说明乙烯至少能起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板书〗一、其它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讲述〗现在将这几类植物激素简要介绍如下。
赤霉素赤霉素是在研究水稻恶苗病的过程中发现的。
水稻恶苗病是由赤霉菌寄生而引起的,最常见的症状是稻苗徒长,病苗比健苗可以高出1/3。
经过研究得知,促进稻苗徒长的物质是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
赤霉素突出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
水稻恶苗病病株的茎秆徒长,就是赤霉素对茎秆伸长起了促进作用的结果。
赤霉素对于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的伸长有特别明显的效果。
例如,一些矮生性植物(矮生玉米、矮生豌豆等),它们的株高比一般的株高要矮得多,如果用赤霉素处理这些植物,它们的株高可以与一般的株高相同。
用赤霉素处理芹菜,可以使食用的叶柄增加长度。
赤霉素还有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的作用。
例如,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里不能萌发,原因是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要有一定的休眠期,在度过休眠期以后,才能够萌发。
如果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则能解除它的休眠,提早用来播种。
赤霉素对于种子,也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它在植物的形态建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叶片在衰老的过程中,常常发生叶绿素、蛋白质、RNA等的含量降低,叶片变黄,趋于衰老。
如果用细胞分裂素进行处理,就能使上述三种物质含量降低的速度变慢。
可见,细胞分裂素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在蔬菜储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储藏时间。
乙烯乙烯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气体激素。
它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中,特别在成熟的果实中更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第3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必修三)一、教学目标:1、生长素以外,植物还有哪些植物激素。
2、各种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体内的五种激素。
2、植物体内所有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1、植物体内的激素产生部位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
2、植物体内所有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三、专家建议: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及其生理作用之后,进一步的拓展。
它介绍了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是其重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认识和理解农业上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以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
本节内容也可以说是本章知识的一个综合概括,将植物激素和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的联系起来,是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的范例。
四、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五、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实验用具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体内的激素——生长素,植物体内是不是仅有这样一种激素呢?请大家看课本“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宋•苏轼《格物粗谈•果品》)。
这种“气”究竟是什么呢?人们一直不明白。
到20世纪60年代,气相层析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终于弄清楚,是成熟果实释放出的乙烯促进了其他果实的成熟。
师:大家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
1、乙烯在植物体内能发挥什么作用?2、你听说过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等水果的做法吗?你同意这种做法吗?生1:从那段文字可以看出乙烯能促进柿子成熟。
生2:我听说过,乙烯利是液体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
乙烯利在pH小于3的酸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在pH大于4.1时分解。
由于植物细胞的pH一般都大于4.1,乙烯利在被植物细胞吸收后,会水解释放出乙烯。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我同意这种做法。
师:大家分析的很正确,其实乙烯也是一种植物激素。
多位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植物体内不光只有生长素这样一种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植物激素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
(一)提供事例,以趣激疑,展开联想,深入讨论
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涉及其他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事例很多,教师要做这方面的有心人,提前积累一些素材,供课堂上使用。
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同学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但未必想到它的理论基础。
结合实例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认识。
可以评促学,以问导学,以辩促学。
(二)观图列表,理顺知识,助学生深入思考
教材在介绍其他植物激素时,用了一个图示的形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图解中的事实,进行图表间转换,列出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表。
教材小字部分,用简洁的文字归纳概括激素调节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提升到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一定作用,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本质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植物激素的调节”重在“调节”二字,并尝试以科学的自然观看世界。
(三)利用好教科书设计的活动
本节“资料分析”栏目,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图文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先说结论,后举实例的写法,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以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
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围绕“资料分析”进行不同形式的准备,课堂上利用教材信息开展说一说“菠萝与乙烯利;芦苇与赤霉素;啤酒—大麦—赤霉素;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致癌;法规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不同方式的汇报。
同时结合“请你自己进一步查找以下三方面的资料”的要求,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提示:说明乙烯至少能起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二)旁栏思考题
是的,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也是受基因组控制的。
(三)资料分析
1.提示: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例子较多,以下是部分例子。
用GA(赤霉素类)打破莴苣、马铃薯、人参种子的休眠;促进苋、芹菜等的营养生长,增加产量。
用NAA促进甘薯、黄杨、葡萄的生根;对苹果、鸭梨进行疏花疏果,促进脱落;对棉花进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
用乙烯利促进黄瓜、南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番茄的果实成熟。
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
2.提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回答。
番茄、香蕉、苹果、葡萄、柑橘等在生产实际中可以应用乙烯利催熟。
3.提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得当,不会影响产品品质,甚至可以改善品质。
例如,适当施用GA可以提高葡萄品质。
如果使用不当,或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则有可能影响产品品质。
例如,用2,4-D处理番茄增加座果后,如果不配合整枝施肥,会出现果实多而小的情况;为提早上市而采摘远未成熟的柿子再催熟,其果实品质就不一定好。
五、参考资料
1.几种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和生理作用
表3-2 几种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和生理作用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表现为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种子的休眠、萌发,根、茎、叶的生长与伸展,生殖器官的发生与发育,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与成熟等过程。
这些生长发育过程,是植物的遗传程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启动、按顺序进行的。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以通过激素加以调控。
然而,植物的形态建成等过程,并不是某个激素独立进行调节的,而是多种营养代谢生理变化的综合产物。
激素自身也是特定条件下的代谢产物,也在陆续地合成、分解。
事实上,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内部因子的调节,也受外部因子的影响。
内部因子主要是化学信使──激素,外部因子包括光、温度、日照长度、重力、化学物质等。
这些化学和物理因子通过信号转导,诱导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生长发育。
除植物激素以外,高等植物体内的信使还有水信使、电信使。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电信使在植物界并不仅仅局限于含羞草等植物。
植物体内电信使时常以电化学波的形式传递,以快速、通用、效用短暂为特点。
在植物体内,它可以和化学信使协作发挥效应。
植物体内水势的变化也可作为一种信息,并迅速传递,以调节相关生命活动,适应环境变化。
3.乙烯利
乙烯利是液体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
乙烯利在pH小于3的酸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在pH大于4.1时分解。
由于植物细胞的pH一般都大于4.1,乙烯利在被植物细胞吸收后,会水解释放出乙烯。
4.除草剂的作用方式简介
自2,4-D于1946年开始使用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除草剂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部分,在农田除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草剂之所以能起作用,在于它被植物的根、芽吸收后,能作用于特定位点,干扰植物的生理、生化代谢反应,导致植物生长受抑制或死亡,其起作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类。
(1)抑制光合作用
主要通过抑制光合电子传递链、分流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电子、抑制光合磷酸化、抑制色素的合成和抑制水光解等途径来抑制光合作用。
这类除草剂有:二苯醚类、联吡啶类和敌稗,联吡啶类除草剂百草枯和敌草快等。
(2)抑制脂肪酸合成
脂质是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现已发现有多种除草剂能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和链的伸长。
如芳氧苯氧丙酸类、环己烯酮类、硫代胺基甲酸酯类、哒嗪酮类。
(3)抑制氨基酸的合成
如草甘膦、草丁膦、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和磺酰胺类等。
(4)干扰激素平衡
最早合成的有机除草剂苯氧乙酸类(如2,4-D等)以及苯甲酸类具有类似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这类除草剂通过干扰植物体内的激素调节,影响植物的形态发生,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5)抑制微管与组织发育
植物细胞的骨架主要是由微管和微丝组成,它们保持细胞形态,在细胞分裂、生长和形态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除草剂干扰微丝。
大量研究明确了很多除草剂直接干扰有丝分裂的纺锤体,使微管的机能发生障碍或抑制微管的形成,如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