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七年级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猫》教案设计

《猫》教案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分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 表演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写作练习
布置与猫相关的写作练习,如描写 自己家的猫、写一篇关于猫的故事 等。
课堂互动游戏
设计关于猫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 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04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猫有关的故事,引起 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06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知识目标
01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猫》一课的生字词、重点句子
和段落,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02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
力,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03
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爱护动物、热爱自然
的情感。
教学方法的反思
小结作业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阅读相关 文章、写读后感等,帮助学生巩
固所学知识并拓展阅读视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猫有关的问 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
兴趣。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观察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以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猫》教案设计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师自我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

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三篇】

【导语】《猫》通过⼈和猫的故事揭⽰了普通⽣活中的⼈性,包括对待⼩动物的态度、普遍存在的粗暴武断以及良⼼的挣扎等。

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猫》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猫》教案⼀ 教学⽬标: 1、会认“乖”等7个⽣字,会写“性”等13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抓痒、踩印、梅花”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中⾃⼰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内容,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式,体会⽂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产⽣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产⽣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活的思想感情。

课时:两课时:第⼀课时 教学⽬标: 1、学习本课⽣词新词 2、初读课⽂,理清⽂章脉络 教学过程: ⼀、导⼊,激发兴趣 导语:(拿出⼀本卡通书《多啦A梦》)这本书你们都喜欢看,谁能告诉我这本书的主⾓是谁?(⽣答:⼤雄和机器猫)。

没错,除了⼤雄外就是那只可爱⽽且⽆所不能的机器猫,但是它不是真实的猫,现在我们来看看现实⽣活中的猫(课件展⽰猫的图⽚)。

今天我们就跟随⽼舍先⽣来看看他养的猫。

板书:猫(齐读) ⼆、初读课⽂,掌握⽣词新词 1、初读课⽂,选择⾃⼰喜欢的⽅式⾃学⽣字 2、反馈⾃学情况: a.指名读⽣字,卡⽚演⽰⽣字 b.请同学上台听写 c.点评并重点讲解:“凭”字上半部分是“任”最后⼀笔稍短;“贪”字上半部不能多加⼀点写成“令”,“痒”偏旁不是“⼴”,“辟”字的左边不是“启”。

d.辨析多⾳字:“的”、“和”、“了”,让学⽣读出他们的字⾳,同时点击画⾯出⽰相应拼⾳。

三、理清⽂章脉络 (1)默读课⽂,初步感知课⽂ a.词语质疑 任凭:不论,⽆论⽆忧⽆虑:没有忧愁和担⼼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屏:抑制凝:注意⼒集中 ⽣⽓勃勃:形容富有朝⽓,充满活⼒。

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第17课《猫》新教案

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第17课《猫》新教案

17猫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掌握生字生词,积累词汇。

2.朗读课文,探究作者家人三次养猫的不同情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学习运用对比手法描写养猫经历,并像作者那样观察动物生活迁移写作,培养学生写作动物生活的能力。

4.学习、品味语言,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写作动物。

教学重点:探究作者家人三次养猫的不同情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对比手法描写养猫经历,并像作者那样观察动物生活迁移写作,培养学生写作动物生活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捕鱼教学法:学习课文和学习生活同步,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在阅读课堂完成写作全程指导,然后迁移运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并进一步理解课文,以写促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小猫。

从养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

二通读课文,领会课文反映的生活,理解课文主题。

学习方法:围绕预习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什么生活情景?”进行探究,学生自主回答问题后小组交流,老师归纳。

《猫》描写的是作者一家三次养猫的不同情景。

三只猫的不幸遭遇都深深触动了作者的心灵,反映作者对生命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深沉思索。

三对应生活学习字词。

预习和学习方法:边读、边看、边写字词,看谁又对又快又好,一边写词语,一边驰骋想象再现词语反映的事物和生活情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一样,还可模拟表演词语所反映的动作或情态,摒弃死记硬背词语解释的方法。

1.学习生字。

藤téng涩sè绫líng 侣lǚ蜷quán扳bān衔xián2.学习生词。

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初中语文《猫》教案

初中语文《猫》教案

初中语文《猫》教案一、教学内容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刻画动物形象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刻画动物形象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学会通过典型事例刻画动物形象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家里有养宠物吗?你们喜欢宠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一只可爱的动物——猫。

”2. 自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猫的可爱和机灵。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示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刻画动物形象的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标题、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猫的形象的。

5.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猫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猫的了解和喜爱。

6. 课堂小结,总结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7.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初中猫课文教案

初中猫课文教案

初中猫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通过猫的形象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通过猫的形象传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作者运用猫的形象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猫的各种形象,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谈论对猫的了解和印象。

(3)板书课题《猫》,提示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课文中所描述的猫的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猫的美?(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讨论的成果,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教师引导:分析课文结构,总结猫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

4. 课堂小结(1)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3)教师总结:强调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课文内容,锻炼表达能力。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培养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课文内容。

17.《猫》(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2024版)

17.《猫》(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2024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对第三只猫的死亡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5.通过品读探究,学会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厘清文章的结构,了解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以及作者及家人在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亡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郑振铎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识记生字、词语。

2.品析语言,了解“我”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教师: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同学们有没有养过猫的?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的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本课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

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编有《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古本戏曲丛刊》等。

(2)写作背景教师: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猫》是郑振铎早期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品,适逢五四运动时期提倡自由平等、个性解放,他认为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7课《猫》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7课《猫》教案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环节让我感受到了学生的热情和思考。他们围绕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次课堂上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创作灵感。
4. 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了解作者对动物的关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和关爱生命。
5.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形成关爱动物、珍惜生活的积极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课文《猫》中运用了大量形象、贴切的词语和句子,如“它俯身下去,用爪子拨弄着地上的草”,“猫的眼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等。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表达,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 课文结构与写作技巧: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谋篇,使文章具有吸引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的呼应,情节的起伏等。
7.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 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课文《猫》,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提高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猫》的基本概念。这是一篇通过对猫的描绘,表达作者对生活热爱的记叙文。它展示了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合理的篇章结构来表达情感。

《猫》七年级语文教案

《猫》七年级语文教案

《猫》七年级语文教案《猫》七年级语文教案《猫》七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

(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挂图。

2.认识猫。

(家猫、波斯猫)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

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学习生字词(一)自学生字词后出示生字卡读、记。

(二)形近字练习。

虑()稿()要()虚()搞()耍()三、学习课文(一)理清条理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XXXXXXXXXXXXXXXXXXXXXX(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猫》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猫》优秀教学案例
b.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看法。
2.作业要求:字数适中,表达清晰,力求运用所学知识。
3.作业反馈: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法的巧妙运用
在本教学案例中,我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猫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猫的可爱形象,从而引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这种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问题导向,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将围绕课文内容、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提问、讨论、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思考中掌握知识。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将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也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猫》时,我将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通过这个简单的互动,激发学生对猫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接着,我会提出问题:“你们喜欢猫吗?为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打下情感基础。
(二)讲授新知
1.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文《猫》的学习,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具体的情景。通过展示猫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猫的可爱形象,引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对三只猫的不怜悯感,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自责,进而也揭示了肯定的人生哲理,即做事不能主观臆断,那样会留下苦痛的回忆今日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详情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目标1、4学习难点:目标2、3学习支配: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猫是大家都很熟识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到底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

在听的过程中,留意字词的读音。

相称(chèn) 郁(yù)闷一缕(lǚ)娱(yú)乐污涩(sè) 怂恿(sǒngyǒng)婢女(bì) 蜷(quán )伏惩戒(chéng) 怅然(chàng)2、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朗读课文,完成下表三、研读课文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

其中,前两只猫活泼、好玩,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飘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获的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小猫的顽皮、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顽皮。

这样的描写,叫做详情描写。

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猫的教案初中课文

猫的教案初中课文

猫的教案初中课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猫》,使学生了解作者老舍以及他对猫的深厚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猫》的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与猫相关的歌曲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主题。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猫的了解和印象。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猫》,理解文章内容。

2.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作者老舍的相关信息和文章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猫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谈谈原因。

2.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动物的关爱。

2. 学生分享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作者老舍以及他对猫的深厚感情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合作探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在课堂讲解环节,学生认真听讲,理解作者对猫的深厚感情。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认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动物的关爱意识得到了提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猫》是当代作家郑振铎于1925年创作的⼀篇散⽂。

此⽂通过叙述了⼀个发⽣在⼀家⼈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真切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情感。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我家养了好⼏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

有⼀次,从隔壁要了⼀只新⽣的猫来。

花⽩的⽑,很活泼,如带着泥⼟的⽩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滚来滚去。

三妹常常取了⼀条红带,或⼀根绳⼦,在它⾯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扑过去抢。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上感着⽣命的新鲜与快乐。

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也污涩了,终⽇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

三妹想着种种⽅法逗它,它都不理会。

我们都很替它忧郁。

三妹特地买了⼀个很⼩很⼩的铜铃,⽤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

有⼀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猫死了!” 我⼼⾥也感着⼀缕的酸⾟,可怜这两⽉来相伴的⼩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只来给你。

” 隔了⼏天,⼆妹从虹⼝舅舅家⾥回来,她道,舅舅那⾥有三四只⼩猫,很有趣,正要送给⼈家。

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只来。

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只浑⾝*的⼩猫同来。

⽴刻三妹⼀部分的注意,⼜被这只*⼩猫吸引去了。

这只⼩猫较第⼀只更有趣、更活泼。

它在园中乱跑,⼜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它似乎太活泼了,⼀点也不怕⽣⼈,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跑到街上,在那⾥晒太阳。

我们都很为它提⼼吊胆,⼀天都要“⼩猫呢?⼩猫呢?”查问得好⼏次。

每次总要寻找了⼀回,⽅才寻到。

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

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

隐⾝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教案一. 教材分析《猫》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与猫之间的故事,展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率真可爱。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情趣,能够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和欣赏,以及对相关语文知识的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难点:对课文情感的体会;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猫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学生互相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猫》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

《猫》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

《猫》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猫》这篇课文,该课文选自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第五章《动物世界》第二节。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作者老舍先生对猫的生动描绘,包括猫的形态、习性、情感等方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猫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猫的相关知识。

2. 领悟作者通过细致观察和描绘,表达出对猫的喜爱和敬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猫的细腻描绘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了解猫的形态、习性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猫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猫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课堂讲解:(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猫的特点。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3)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猫的细腻描绘和情感表达。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家或周围的猫的特点。

(2)邀请一位同学扮演猫,其他同学猜测其特点。

4. 例题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2)讲解如何运用类似手法描绘其他动物。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绘手法,写一段关于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文字。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修改、完善。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猫》2. 主要内容:(1)猫的形态、习性和情感(2)作者对猫的细腻描绘和情感表达3. 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绘手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作文。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猫》教案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猫》教案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猫》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猫》是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全文共分为三段。

文章通过描写一只母猫落入山谷后与幼崽相会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动物的情感以及人与动物间的互动关系。

1.2 教学目标•理解文本中出现的生词、词组、句子结构以及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文言词汇、模仿文言文结构写作。

1.3 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及其理解难度较高;•学生对于文文章节奏的掌握较困难;•文化背景了解不充分,导致对文章理解产生误解。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文本中的句子结构、生词、词组等内容,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2.听说结合法:通过听取同学朗读、朗读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对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2.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学根据本文的背景,老师可以用“猫妈妈”、“小猫”、“母爱”等关键词,引入文本,吸引学生注意。

第二步: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一遍《猫》这篇文言文,并在文中圈出生词、短语,对不理解的句子进行标注。

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等自己查找一些文化背景资料,更好地理解文章。

第三步:阅读把握1.教师要求学生轮流朗读文本,并加以教师补充和点评。

2.学生圈出不理解的句子或生词,教师解释。

3.教师讲解文本的整体结构,及文化背景。

第四步:口头讲解分析1.教师问学生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目的何在,并让学生回答,确保各位同学都能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

2.对第一段文章进行分析,学生模仿文言文,描述母猫和幼崽的相遇过程。

3.对第二段文章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生词、句式等来了解文本的构思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4.对第三段文章进行分析,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理解作者在文中所体现出的思想和情感。

猫教案初中语文

猫教案初中语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猫的特点、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分析猫的典型形象,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猫的特点、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猫的典型形象分析。

3. 写作技巧指导。

4. 作文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有关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猫的特点和习性,激发学生对猫的兴趣。

2. 猫的特点、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师介绍猫的起源、特点、习性,以及猫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猫的典型形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猫的典型形象,如温柔、可爱、机智等,培养学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4. 写作技巧指导:教师讲解如何观察猫、描绘猫的动作、神态、声音等,以及如何通过猫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5. 作文练习:教师布置以猫为主题的作文题目,学生进行现场写作。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6. 作文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猫的典型形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猫的特点、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猫的典型形象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学生作文的写作水平,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4.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猫的特点、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全面提升。

初中教案《猫》

初中教案《猫》

初中教案《猫》
教学内容:
1. 课文阅读与理解
2. 猫咪的相关知识介绍
3. 学生观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1.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2. 学生观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理解
2. 学生观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猫。

2. 向学生简要介绍猫咪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
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针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三、猫咪的相关知识介绍(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猫咪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等知识。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猫咪的各种表情和动作。

四、学生观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10分钟)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只猫咪图片,观察猫咪的表情和动作。

2. 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文字描述猫咪的表情和动作。

3. 各组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猫咪的特点。

2.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猫咪的喜爱。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猫》,让学生了解猫咪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郑振铎笔下的生命悲歌与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郑振铎笔下的生命悲歌与反思

教学设计:2024秋季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猫》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理解与运用: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脉络。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文中三只猫的不同命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欣赏文中对猫的细腻描写,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文章所蕴含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增进对生命尊重的文化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

•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人性的复杂、生命的价值等。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原文、插图、相关视频资料)•动物保护相关阅读材料或视频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课文内容和注释,讲解关键知识点。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三只猫的不同命运和作者的情感变化,促进学生思维碰撞。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教学过程要点细化导入新课•谜语导入:以一个关于猫的谜语作为开场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郑振铎及其作品风格,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新课教学•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节奏。

•内容梳理:引导学生分段阅读,概括每段大意,进而梳理整篇文章的内容框架。

•细节分析:重点分析文中对三只猫的描写,包括外貌、性格、命运等方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情感共鸣: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课堂小结•总结要点: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强调生命价值的重要性。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尊重生命的意识。

拓展延伸•文化链接:介绍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或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福利问题。

七年级语文初一上册《猫》教案

七年级语文初一上册《猫》教案

七年级语文初一上册《猫》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七年级语文初一上册《猫》一课进行教学。

该课内容来源于现代文学作品,选自闻一多的《猫》。

该文体裁为散文,情感真挚,意蕴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猫的深情表达及对生命、对人性的关怀。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散文《猫》文本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蕴。

2.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之美,赞美动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3.能够从文本中感受生命的珍贵,关注动物保护。

三、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文本三段的解读: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理解作者对猫的感情表达。

2.文本朗读与品味: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猫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美感,让学生体会到文学的魅力。

3.动物保护意识教育:学生通过阅读,意识到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加强环保意识,保护动物。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这一方法最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通过对文本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含义表达。

2.朗读法: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听懂朗读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讨论法:讨论是学生认识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由交流,思考文本可能涉及到的问题,最终达成自己的结论。

五、教学流程本教案的教学流程如下:1.教师介绍课文《猫》的背景及课程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文体和主题,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方法。

2.分组阅读散文《猫》(要求:组内分工阅读各个段落并汇总组内共同的理解)。

3.教师讲解课文主题,详细解读文本的情感表达和意蕴,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涉及到的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4.学生分组朗读、品味散文,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更好的体味作品中的情感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5.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动物保护问题(如: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人类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如何提高个人动物保护意识等),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

6.对这次讨论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和观点汇报,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课后作业1.分角色合作探究文本中的另一个动物,如:狗、鸟、家禽等(组间交流、讨论、补充)。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优秀9篇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三袋麦子》第二课时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做得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出对话的语气。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体会三个动物的品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生字词2、指名口述课文的第一部分二、精读第二部分1、理解课文内容听课文录音(第二部分,完成练习)土地爷爷夸(谁)(怎么样)讨论并理解有关语句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等板书:憨厚节俭聪明能干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⑴边读边想象每个人说话时是什么语气,说话时的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

⑴同座位互读⑴分角色朗读(读中指导读小猪说的话)⑴同座位分角色练读3、指导口述这部分内容⑴看板书,自己练习⑴指名口述⑴分角色口述三、总结全文1、默读课文2、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3、小结四、作业1、抄写词语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第三课时(略)板书:21、三袋麦子小猪吃光憨厚小牛保存节俭小猴播种下了地聪明能干作业:1、听写词语(麦子礼物保存防止食品神秘收获拜访)2、组词良()防()秘()般()食()访()密()搬()3、讲故事。

个人评分:《三袋麦子》第二课时2一、复习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导入新课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A一样。

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B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七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乖”等7个生字,会写“性”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抓痒、踩印、梅花”等13个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2、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词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板书:猫(齐读)二、初读课文,掌握生词新词1、初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2、反馈自学情况:a.指名读生字,卡片演示生字b.请同学上台听写c.点评并重点讲解:“凭”字上半部分是“任”最后一笔稍短;“贪”字上半部不能多加一点写成“令”,“痒”偏旁不是“广”,“辟”字的左边不是“启”。

d.辨析多音字:“的”、“和”、“了”,让学生读出他们的字音,同时点击画面出示相应拼音。

三、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a.词语质疑任凭:不论,无论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b.听课文录音。

c.集体朗读课文,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什么感受?(2)自由讨论,小组交流汇报(3)检查汇报情况,请几个小组代表谈谈板书:古怪淘气可爱(4)请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自由组合读书,把“古怪”“淘气”“可爱”的味道读出来。

四、小结:老舍先生用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对猫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3、又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2、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生词新词:分组合作比赛,默写生字,要求全部写出来,写对写好,前面的不会后面的补充,到规定时间为止。

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自由组合阅读课文了,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学习猫是怎样古怪、淘气、可爱的?板书:古怪淘气可爱三、整体感知,体会真实的表达方法(分大组朗读交流)。

读完以后你们觉得老舍先生写的猫真不真实?那些地方看出它的真?(一)上节课同学们已经选择喜欢的部分,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课文,注意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要读得让其它同学也喜欢这些词句。

(2)小组交流汇报大花猫:1、性格古怪(1)小组代表读,其他同学听: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从哪听出来的?(2)重点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a.质疑:古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猫的性格古怪?从哪可看出猫的性格古怪?(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不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

从三方面具体写出猫的古怪:一是有时特别老实,有时又特别贪玩,有时又非常尽职;二是高兴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一声不出;三是有时无比勇猛,有时又无比胆小。

这样极端矛盾的表现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跟一般情况不同,只能称其古怪。

同时体会到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

老实贪玩尽职板书:(大花猫)性格古怪高兴时……不高兴时……胆小勇猛b.学生发现:你们发觉什么表达方法吗?(3)朗读课文,你能发现什么写作特点吗?体会到:(课件展示)a.“说它……吧,可是……“的句式(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句式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和后部分是矛盾的,课文通过这样的句式,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的特点,体现了猫“实在古怪”的性格。

)b.“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我们体会到猫十分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快。

)c.“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

课文通过写猫一连几个小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突出他的尽职。

“非……不可”写出抓老鼠地决心和耐心,突出表现猫地尽职。

)d.“它若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无论”用来表现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我们体会到猫在不高兴时举断冷漠的表现。

)(4)学生又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2、淘气那些地方写猫的淘气,找出关键句。

还有从几方面写小猫的淘气?体会到:a.什么东西都玩b.玩起来不怕率跟头,也不怕撞疼c.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耍个没完小猫:淘气枝折花落3、可爱重点体会:上面两部分都体现了猫的可爱,因为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老舍先生都是视猫如儿,爱猫如女的。

4、重点体会以下几个词: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猫的天职是捉老鼠,文中写猫在捉老鼠时屏息凝视,连等几个钟头,从中看出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变化多端:变化多样。

老舍爷爷家里的猫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a.从性格上看,正因为猫的性格时矛盾统一体,才使它性情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如“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把脏脚印形容成小梅花,而“印”字用得何其生动。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把猫的叫声形容得悦耳动听,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五、思维拓展,深化主题1、思考题:请你以老爷爷的身份和猫的身份向同学介绍本课的猫。

选择你喜欢介绍的方式。

2、学生分头准备,同桌交流。

3、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七、布置作业1、做同步练习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猫》七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要求1.学会4个生字,掌握“稿纸”等词。

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猫的特点。

3.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真实具体地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生机勃勃”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3.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大花猫小时候的可爱。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生介绍认识的猫。

2.教师予以归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

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

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1.明确自学要求。

⑴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⑵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⑴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

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任凭无忧无虑尽职稿纸抓痒丰富多腔遭殃蹭责打折腾枝折花落⑵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重点注意:“蹭、痒、凭、殃,注意“折”的多音。

⑶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耍”与“要”、“乖”与“乘”、“虑”与“虚”的区别。

⑷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⑸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任凭:无论。

不管。

尽职:做好本职工作。

遭殃:遭受灾殃。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

无忧无意:没有忧虑。

4.再读课文。

理清课文脉络。

⑵交流。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

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小花猫的可爱1.自学第四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教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教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教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3.教师归纳:⑴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真是一只⑵老舍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⑶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喜欢、喜爱)⑷一起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四、课堂小结教师:可爱的一只小猫。

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五、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

2.背诵第四自然段。

3.比一比,组成词。

耍( ) 虑( ) 稿( ) 淘( ) 踩( ) 贪( ) 跤( )要( ) 虚( ) 搞( ) 陶( ) 彩( ) 贫( ) 绞( )《猫》七年级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

(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挂图。

2.认识猫。

(家猫、波斯猫)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

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学习生字词(一)自学生字词后出示生字卡读、记。

(二)形近字练习。

虑()稿( )要( )虚()搞( )耍( )三、学习课文(一)理清条理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