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必读论语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读论语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读论语知识点总结1. 孔子的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体系贯穿于《论语》全书。

其中,孔子的思想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人不仁,无法立身”。

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德观念,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体谅,互相关爱。

义是指孔子所强调的正义和公平,他认为人们应该以义来行事,才能取得天命。

礼是指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孔子主张人们要以礼来治国,以礼来修身。

智是指思想的敏锐和明晰,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具备智慧,才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

信是指诚信和信用,孔子认为人们应该信守承诺,建立诚信的人际关系。

2. 孔子弟子的思想除孔子之外,《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的一些弟子的言行,他们也对仁、义、礼、智、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比如,子路主张“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修身养性;子贡提出“舍我其谁”的思想,强调个人的责任和担当;颜渊则强调修养个人的品德和道德。

这些弟子都在不同的角度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发扬和深化。

3. 政治思想《论语》中也涉及了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主张仁政,以仁治国,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仁德,爱民如子,体谅百姓的疾苦,并以民为本,实行民本政治。

同时,孔子也主张用礼来治理国家,礼乐之邦,使人民安居乐业。

此外,孔子也提出了富国强兵的政治主张,认为国家应该富强,才能保住国家的疆土。

4. 教育思想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出了他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学诗,无以言”等教育观念。

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主张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同时,他也主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强调教育要以立身为本。

5. 家庭伦理《论语》中也包含了孔子对家庭伦理的思考。

孔子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和谐。

他主张孝道,认为孝敬父母是人之本,是立身之本。

同时,孔子也提出了妇女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妇女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小就应该明辨是非,注重修养品德。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深远。

孔子的思想主张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多个方面,这些思想主张贯穿于他的学说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仁、义、礼、智、信等方面来详细阐述孔子的思想主张。

首先,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孔子认为仁是人之本性,是人类的基本道德。

他认为,人性本善,而仁是表现人性善良的最高道德境界。

孔子强调,人应该以仁为本,以仁为行,以仁为德,以仁为政。

在孔子看来,仁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他主张,仁者爱人,能够关心他人,善待他人,乐于助人。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的品德,就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更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其次,义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认为,义是一种道德准则,是人们在行为中应当遵循的规范。

他提倡以义为行,以义为德,以义为政。

孔子强调,一个人应该做到有义,行义,守义,尊重他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他认为,只有在义的指导下,人们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再次,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孔子认为,礼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规范。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礼为行,以礼为德,以礼为政。

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是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

他认为,只有在礼的指导下,人们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此外,智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认为,智是一种认知能力,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应当具备的能力。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智为行,以智为德,以智为政。

孔子认为,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们实现自己价值的基础。

他认为,只有在智的指导下,人们才能够取得成功,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信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孔子认为,信是一种品德,是人们在言行中应当具备的品质。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信为行,以信为德,以信为政。

孔子认为,信是人们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础。

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陈志岁《载敬堂集》)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

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义(谊)者,人所宜也。

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

’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

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

”(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

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一、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三、忠一、“忠”的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忠,敬也,同心曰忠。

二、《论语》中“忠”的三类出现形式。

(一)交友(二)事君(三)治民四、信一、“信”的含义。

所谓信,《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又说“诚,信也”,以诚与信互训,这表明“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可靠。

从信的字体构成来看,信从人从言,由“言”和“人”组成,即“人言为信”,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守言行诺,亦即“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五、恕从曾子对“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所做的“忠恕而已”的高度概括,再到子贡“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追寻,可以感受到仁爱精神从理论层面进行一次次凝练的同时,实际上也为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层面而摸索出可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恕”“”何为以““勇”乱”二、“智”在论语中的体现1.为学方面做学问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为智。

爱学习,不放荡,打好根基为智。

《论语》中并没有直接提出“智”,而是以对待知识的态度来说明智的语句也有很多,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荒于嬉2.统治国家方面作为统治者能够了解人才,选拔正直的人居上位为智。

不失人亦不失言,即慎言为智。

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敬鬼神但不沉湎于鬼神之事为智。

3.为人处事方面居住在仁德的地方,接近仁德为智。

“有道”时智,“无道”时愚,实际上在混乱世道下装傻,即“愚”,是大智若愚。

入仕从政,出来做事为智。

三、智的性质与内涵智,.。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014.09.21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014.09.21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内容提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以民为本、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等思想对当今"以德治国"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义制利等思想契合当今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儒家思想现实意义以德治国可持续发展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 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 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

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完整版)资料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完整版)资料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仁”:仁人、爱人、仁爱。

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

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

中国人至今仍视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

“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

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

《礼记·中庸》:“义者宜也。

尊资为大。

”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

“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

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是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

“义”,还有情谊、恩谊之意,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

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

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

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

“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

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义之邦”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孔子说的仁义礼智信的名言

孔子说的仁义礼智信的名言

孔子说的仁义礼智信的名言1.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言,要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生态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做人格言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原文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原文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原文《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原文源自《论语》中的一段话,是孔子关于人生道德修养的核心观念。

这八个字分别代表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十大人格品质。

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奉为处世行事的准则,被赋予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当今社会,这些品格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

仁是一种基本的道德情操,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仁心去关怀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义是做事情遵循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现。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遵守职业操守,信守诺言,不辜负他人的信任。

礼是指人与人之间礼节和礼貌的相处之道。

智则代表了知识和智慧,是指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己。

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处理事务时的诚实正直更是不可或缺。

忠、孝、廉、耻、勇分别是指崇尚忠诚、尊重父母、清正廉洁、惩前毖后、宽严有度的做事态度和品质。

这些品格在我们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

回顾这些人格品质,我们会发现,它们贯穿于古往今来的华夏文明中,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些品德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它们是人类共同追求的道德准则。

正因如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中,更应该弘扬这些品质,让它们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针。

作为一个现代人,在这个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难。

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都应该铭记着《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教诲,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只有不断秉持这些品格,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十大人格品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们代表了一种做人做事的准则和座右铭,希望我们都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弘扬这些美德,让它们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十大人格品质,是孔子关于人生道德修养的核心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完整版)孔子主要思想

(完整版)孔子主要思想

(完整版)孔子主要思想孔子主要思想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

“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1)、“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爱,以教化的方式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2)、孝悌。

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

(3)、“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同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总之,从统治阶级,到家庭,再到个人修养,“仁”无所不在。

体现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圣人的仁德之心是随时随地都会流露出来的。

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仁者,人也”。

为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礼(1)、“礼”的内涵:“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

孔子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达到和谐的“礼”治境界。

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孔子认为,“正”就是合礼,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细小之处也要讲究合礼。

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2)、“礼”与“仁”。

礼的内核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讲制度、讲规范,都是为了坚守伦理道德。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儒家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

儒家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

儒家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这五种精神信念与行为规范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是社会上广为认同的德行规范,孔子继承了华夏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泽于后世。

董仲舒《天人三策》:“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伤也。

”之所以将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之道”,是因为“常”表达的是永恒不变之义。

“五常”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最高伦理准则,当今虽不再有“五常”的提法,但是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理念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什么是“仁”?“仁”的思想是《论语》积极因素中的精华,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居五常之首的地位,其他的礼、义、智、信无不围绕“仁”展开。

“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

孔子明确提出:“仁者,爱人”。

儒家认为应当用“仁”来处理伦理社会关系,主张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而孝悌则是“仁”的根本。

如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十分透彻地理解了孔子的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所说的“忠恕”就是“仁”。

孔子对子贡说的“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样体现了“仁”的思想。

此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是“仁”。

孟子则对“仁”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仁”是人的本性,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是一个人仁德的开始。

”还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把“仁”上升到人本性的高度。

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则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国”,要重视个人品德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这也要求领导者要给民众实惠。

什么是“义”?义,是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规范之一。

“义”的本义是指合宜的行为表现,而这种合宜的判断标准是社会公认的准则,“义”的繁体字为“義”,在造字上含有群我关系的因素,也就是说令自己的言行符合群体的规范要求者乃称之为“义”。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之欧阳化创编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之欧阳化创编

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仁”:仁人、爱人、仁爱。

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

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

中国人至今仍视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

“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

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

《礼记·中庸》:“义者宜也。

尊资为大。

”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

“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

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是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

“义”,还有情谊、恩谊之意,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

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

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

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

“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

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义之邦”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

“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浅析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浅析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浅析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儒家思想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方面: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节、和、勇、让等。

本文主要从仁、礼、和几方面举例浅析儒家思想的共同体精神之所在。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孔子言仁从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悌等内容,而以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实行的方法。

所谓仁爱就是:要想自己立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立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时也要别人行得通。

凡事都能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实行仁爱的方法。

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从孝悌到泛爱的人类之爱。

孝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它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尊敬和服从。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儒家提倡的仁出于血亲之爱的博爱思想。

且儒家提倡的仁爱是有原则的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孔子讨厌那种无原则的爱,称左右逢源毫无原则的人为乡愿。

当然,这是儒家伦理思想情感具有阶级性的体现。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与内在诉求,是为人之本。

而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是儒家思想的行为准则。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释名》曰:礼,体也。

言得事之体也。

《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

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

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在汉朝之后,特别主张以礼教化异族,提倡和睦共处。

孟子提出的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其中就包含着以礼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的思想,即反对以武力作后盾处理国际关系;主张利用和平手段,通过在国际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而扩大自己的影响。

孔子以和作为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核心。

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也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和,就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同,就是人为地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而强求简单的同一。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一位古代思想家所无可比拟的。

在孔子丰富的伦理思想中,不但包含着以仁爱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规范,以及一套关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也包含着对其他一些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的深刻论述。

孔子的伦理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心理的主体内容,甚至对东方其他一些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意识、道德习惯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之所以如此,这与孔子伦理思想本身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是分不开的。

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本文试图就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作一大概的探讨和阐述。

一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孔子最早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原则。

可以说,在孔子的整个伦理思想体系中,政治伦理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注重道德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强调道德在治理国政中的重要作用,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注:《论语为政》。

)在孔子看来,当政者以德为政,即在政务中坚持和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注重社会的道德教化,那么,就可以像北极星那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自然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拥护。

这里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为政者崇仁尚德,以德治国,便可以产生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影响力,使民心归服,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有序和稳定。

孔子认为,道德与政治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

对此,他曾多次作过比较具体的论述。

他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论语里仁》。

)在孔子看来,如果能以道德礼让来治理国家,那么治国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如果不能以道德礼让来治国,只是在口头上谈礼,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孔子还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注:《论语卫灵公》。

)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有治国之才,但如果缺乏仁德,虽然也能一时得到民心,但不会持久,总有一天会失去。

孔子学说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孔子学说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孔子学说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孔子的生平背景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是鲁国鲁定公的后人,后来成为鲁国的国子监正,他不仅从事教学,还担任了多个政治要职。

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战国乱世,社会动荡,道德败坏,法纪松懈,战争频仍,社会问题严重,这样的时代状况深深影响了孔子的思想。

二、孔子学说的思想核心1. 仁: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认为仁是人类的本性,是一切美德的起源。

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强调仁爱、宽容、尊重和关爱他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视之为克己徇人的品德境界。

2. 礼:孔子认为社会需要有一套规范行为的礼仪,才能使人们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合作。

他提倡“礼乐”的理念,认为礼仪乐乐是教化民众的最好方式,可以塑造人的品质,使人们更加自律、谦逊。

3. 忠恕:孔子主张以忠为本、以恕为行,即忠于君,忠于朋友,忠于家人,忠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时对待他人要以恕心,包容、宽容他人的过错,尽量去理解他人的立场和处境。

4. 孝顺:孔子尊重家庭伦理,强调“敬老慈幼”,主张孝道,认为孝行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一种对亲人的尊重和关怀态度。

三、孔子学说的政治理念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理念。

他认为“民无德不可以行”,提倡以仁义来治国,主张君主要以德治国,推行仁政,以求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还提出了“君民同治”的理念,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四、孔子学说的教育观念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主张“教学相长”、“教无类”、“因材施教”,提出了“三纲”“五常”等教育内容。

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是通过教育来培养的,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并严重反对教育外的训练和压迫。

五、孔子学说的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也影响了东亚文化,并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价值观念。

五常五德-礼智仁义信忠孝节勇和

五常五德-礼智仁义信忠孝节勇和

十德“礼、智、仁、义、信、忠、孝、节、勇、和”“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

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礼义之邦”中华的传统美德,是华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中华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

“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

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

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

“智”通“知”。

中华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内涵。

“智”在知道遵道。

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

“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

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仁”:仁人、爱人、仁爱。

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

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

华人至今仍视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

“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

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

仁义礼智信忠恕孝--儒家思想核心介绍

仁义礼智信忠恕孝--儒家思想核心介绍

仁义礼智信忠恕孝--儒家思想核⼼介绍儒家思想核⼼主要包括以下⼏⽅⾯:仁仁:爱⼈。

孔⼦思想体系的理论核⼼。

它是孔⼦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开私学,弟⼦不问出⾝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把仁引⼊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

爱⼈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此种爱⼈⼜是推⼰及⼈,由亲亲⽽扩⼤到泛众。

义义:原指“宜”,即⾏为适合于“礼”。

孔⼦以“义”作为评判⼈们的思想、⾏为的道德原则。

礼礼:孔⼦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但随着社会的变⾰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们思想、⾏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智:同“知”,孔⼦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

关于知的性质,孔⼦认为,知是⼀个道德范畴,是⼀种⼈的⾏为规范知识。

信信:指待⼈处事的诚实不欺,⾔⾏⼀致的态度。

为儒家的“五常”之⼀。

孔⼦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论和⾏为上做到真实⽆妄,便能取得他⼈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不欺上。

恕恕:⼰所不欲,勿施于⼈,包含有宽恕、容⼈之意。

忠忠:⼰欲⽴⽽⽴⼈,⼰欲达⽽达⼈。

孔⼦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交往中的忠诚⽼实。

孝孝:孔⼦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母的赡养,⽽应着重对⽗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赡养⽗母也就视同于饲养⽝,乃⼤逆不孝。

孔⼦还认为⽗母可能有过失,⼉⼥应该婉⾔规劝,⼒求其改正,并⾮对⽗母绝对服从。

孔子知识点总结

孔子知识点总结

孔子知识点总结一、仁义礼智信1、仁:孔子把“仁”视为人品道德的核心,他认为“仁者爱人”,人应该具有同情心和善良的品质,对他人要有关怀和尊重。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他对仁的一种阐述,即不要做自己不愿意被人做的事情。

2、义:孔子认为“义”是对待他人应该具有的一种公正和正直的态度,对待他人要讲究公平和仁爱,不可私心作为。

同时,孔子还提出了“义利观”,即在处理利益关系时要讲究义和理,不能一味地追求私利。

3、礼:孔子非常重视礼制,他认为“礼”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孔子说:“有礼而后文”,他认为人民应该遵循礼仪,尊重长辈,尊重礼数,尊重传统,不可越礼而行。

4、智:孔子认为“智”是人应该具有的一种内在素养,智慧能够让人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事物,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他提倡人们应该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智慧,并应用智慧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5、信:孔子认为“信”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人们在相互相处中要讲究信用,言出必行,不可言而不信,以诚信待人,以诚信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政治治理孔子对政治和社会治理也有很多深刻的思考,他提出了“王道”、“仁政”、“明君”等政治理论,这些理论对中国古代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1、王道:孔子认为“王道”是一种理想的政治道路,是一种以仁义为核心、以礼制为基础、以德治为本的政治理念。

他强调君子应该是“君子之道,斯为君子矣”,即君子应该以仁义和礼制带领人民,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维护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2、仁政:孔子提出了“仁政”理念,认为国家应该以仁义来管理国家,不可用暴力和压迫来对待人民,要以仁爱和仁义来统治国家,以德政来感化人心,使人民心甘情愿地听从君王的治理。

3、明君:孔子认为明君是一位有德之君,他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政治智慧,要以仁义来治国,以礼制来规范社会风气,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

在孔子看来,明君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是人民的慈父,可以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和昌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李歌、傅丹娜)孔子“仁”的思想“仁“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就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一)孔子对“仁”有诸多阐释,仅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处,而“仁”的基本内涵浓缩在她与樊迟的问答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二十二章》】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她的社会责任。

为父之道就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为子之道就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

冯友兰认为,孔子的“仁”以同情心为本,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故曰爱人为仁。

(二)有时候,孔子用“仁”不就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就是泛指人的所有品德,这便就是“仁人”一词的含义。

在这一场合下,“仁”的含义就是品德完美。

二、《论语》中“仁”的诠释。

(一)真性情的合理流露。

实践“仁”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我们真性情的一种合理流露。

仁在我也,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三十章》1、性情为真。

孔子认为,巧言令色矫饰以媚悦于人,非真性情的流露,故“鲜矣仁”;“刚毅木讷”之人,质朴有真性情,所以“近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第三章》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二十七章》2、“合礼”流露。

孔子认为,人的真性情或有所偏而为过,所以不但要有真性情的流露,还要合理。

如何合理?即合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所以仁为人之性情就是真的,而又须合礼流露。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第七章》】【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第一章》】(二)能推己及人。

仁的实践包含了为人着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

这就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

仁的含义并不仅就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还有另一方面“恕”,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两方面加起来,称作“忠恕之道”,孔子认为,这就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也就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之方”。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第二章》】【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三十章》】(三)“大而化之之谓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三十章》(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够做到博施恩惠给百姓,又能周济大众,能怎么样呢?可以说就是达到仁了么?”孔子说:“怎么会只就是仁呢?一定就是圣啊!尧舜对此事或许还感到为难呢!至于仁,自己想要成功,也让别人能够成功;自己想要通达,也要让别人事事通达。

能够在近处找到这样的例子,推己及人地去做,可以说就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此外,要正确了解孔子“仁”的思想,还要认识到仁就是“为己”与“为人”的统一,就是“自爱”与“爱人”的统一。

《论语》中仁与诸德(义、忠、信、恕、勇、知、礼、孝……)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三、如何做到仁?仁的实践在于真性情的合理流露与一颗仁爱的心,但要真正做到仁、达到仁的境界却就是不易的。

孔子明白,仁虽然就是“在我”,但就是人并不生而好仁,至少不像对声色之好那样。

所以要成为仁者,需要一定的修为。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卫灵公》】【“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论语·宪问》】。

(一)自律“欲仁而得仁”《论语·尧曰》(二)她律即礼求仁,以礼养仁学礼——约之以礼——自觉地循礼行事关于“义”的思想阐释“义”就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与范畴之一。

“博爱之谓仁,合而宜之,之谓义”。

义者宜也,即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

它就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一种绝对的道德律。

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就是目的,而不就是达到其她目的的手段。

如果一个人遵循某些道德,就是为了不属于道德的其她考虑,即便她所做的客观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仍然就是不义。

用孔子与后来的儒家常用的一个贬义词来形容,这就是图“利”。

儒家认为“义”与“利”就是截然相反的。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后来的儒家常常强调“义利之辨”,认为这就是道德学说中最重要的一点。

一、“义”的内涵与性质。

(一)孔子关于“义”的思想。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里仁》“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就是吾忧也。

”《述而》跟对其她概念一样,在《论语》中孔子并未对“义”的内涵与性质作出明确的定义与界定,但从她关于义的“义之与比”的论述中可以瞧出孔子认为义就是判断衡量事物的标准,其对“义”的认识主要在重义轻利方面。

(二)孟子对于“义”的阐释。

孟子把“义”概括为人的思想与行为之路,而且就是必由之“正路”。

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离娄上》居恶在? 仁就是也;路恶在? 义就是也。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孟子·尽心上》(三)义的思想的发展。

义者,宜也。

《礼记·中庸》行而宜之之谓义。

”(韩愈《原道》)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朱熹《孟子集注》《梁惠王上》注)这样,“义”就成了“宜”的等义词,而“宜”就就是正确、恰当、合理的意思,意义上与孟子所谓必由之“正路”就是相通的。

二、小结。

义”与“道”、“德”、“仁”等概念范畴不同,它没有确定的内涵,而就是对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性质进行判断的标准,就是划定的一条界限。

所以当代学者匡亚明先生说“义并不就是一个特殊的道德规范,它就是指一般的当然准则,亦即道德律令”。

金景芳先生则结合当代的现实说,“遵纪守法就就是义”。

按我们的说法,它乃就是孔子根据自己的思想体系提出的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尺。

拿这个标尺衡量人的思想与行为,合于其要求者就就是“义”,不合者就就是不“义”。

“义”这个概念范畴,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之所以非常重要,不只在于它就是对人的思想与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尺或准绳,尤其在于这个标尺或说准绳实际上浓缩了孔子在政治上、道德上、伦理上的整体上的要求,并且涵盖了其政治道德伦理体系中每一个具体的方方面面,它实际就是孔子思想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儒家思想中“忠”的思想一、“忠”的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忠,敬也,同心曰忠。

王弼:“忠者,情之尽者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

”孔颖达:“忠者,内近于心;恕者,外不欺物。

”朱熹:“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二、《论语》中“忠”的三类出现形式。

(一)交友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颜渊》)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路》)(二)事君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三)治民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为政》)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颜渊》)三、小结。

儒家中“忠”的思想经常与“恕”的思想一起合称为忠恕之道。

尽己为人谓之忠,即“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这就是“仁”的积极方面。

忠恕之道又称絜矩之道,就是对儒家“仁”的哲学的具体践行,其思想精髓为推己及人。

《论语》之“信”及其当代启示一、“信”的含义。

所谓信,《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又说“诚,信也”,以诚与信互训,这表明“信”的基本含义就是诚实可靠。

从信的字体构成来瞧,信从人从言,由“言”与“人”组成,即“人言为信”,其基本内涵就是诚实不欺,守言行诺,亦即“言必信,行必果。

” (《子路》) 二、关于《论语》中“信”的解读。

在孔子瞧来,“信”就是言行一致、行必求果的伦理常规, 就是道德主体对自身与客体的价值判定后的实践规约, 它更就是一种普遍实在, 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离开它, 所谓的德、仁、政、行将无从谈起。

德:第一,“信”就是为人处世之基本准则之一。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诚之,君子哉。

”(《卫灵公》)在孔子瞧来,“信”就是达至“君子”境界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

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之哉?”(《为政》)就就是说人若离开信,就不复为人。

就像大车没有輗与小车没有軏就套不牢牲口而无法行进一般,这个生动的比喻更就是说明,人若无信,就无法做人,就不能立身处世,“信”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品格,就是为人的道德起点。

所以,孔子把“信”列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述而》)说明文化技能、生活实践、忠诚待人、信实办事对学生的发展就是最为关键的。

而当学生子张问行时,孔子更把“言忠信”( 《卫灵公》)放在首要位置。

在人际关系上,孔子主张与朋友交往办事要守信用。

在《论语·学而》中,其弟子曾参就认为“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应就是个人每天检测反省自身的必修课之一,因为人只有讲诚明信才会取得朋友与别人的信赖,行事才会通达,孔子更把“朋友信之”(《公冶长》)即取得朋友的信任与支持作为自己的为政志向与人生理想之一。

政:第二,“信”就是治国为政之要道之一。

孔子瞧到了道德与政治的密切关联,强调道德在治理国政中的显要作用,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原则,同时认为“信”就是为政的重要手段之一,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在君民关系中,“信”就是相互的。

首先,统治者必须要诚实守信,以取得民众的信任。

当权者必须做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百姓的信任与支持,“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尧曰》)。

否则的话,老百姓不信任不支持,国家就难以生存与发展。

《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