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武汉大学-23-孔军-体育回归教育——基于树人理念的大学体育教学创新与实践

合集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方案概要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方案概要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运动训练专业素养和技能,胜任运动训练实践与科研,体育教学与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领会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较高的专业运动水平,掌握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体育锻炼和组织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和基本的科研方法,能从事中学体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4.基本达到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计算机操作达到二级水平。

5.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5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最低毕业学分为160分,其中通识教育48学分,专业基础课43学分,专业主干课24学分,专业系列课10学分,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0学分,其余为任意选修课学分,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教育证书”的学生,可以“教师资格教育课”学分代替20学分)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参见“东北师范大学教师资格教育课程目录”。

4.任意选修课参见本专业专业系列课、学校通选课和其他学科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目录。

六、副修专业和第二学位课程说明1.副修专业课程说明副修专业是根据学校的要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性而提供的选择。

副修专业的课程为专业课程计划中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必须修满30学分,符合要求的学生,发给体育教育专业副修证书。

教案《体育概论》

教案《体育概论》

教案《体育概论》一、教材分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材由潘晓山、王爱民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内容逻辑清晰,结构合理,涵盖了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运动技能、体育锻炼方法以及体育竞赛规则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适合教师课堂讲授,也便于学生自学和复习。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中职一年级学生,班级人数为45人,男女比例均衡。

学生体育基础参差不齐,约有30%的学生具有较好的体育基础和运动能力,而剩余的70%学生则相对较弱,对体育知识了解较少。

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运动习惯的问题,每周平均运动时间不足3小时。

在能力方面,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功能,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锻炼价值,学会制定个人体育锻炼计划。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科学的体育锻炼计划。

教学策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准备相关案例和视频资料,安排小组讨论任务。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体育基本概念,准备小组讨论话题。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学内容: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体育赛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体育概论。

教师行为: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体育的魅力和价值。

体育学科体系的分类——宏观、中观、微观

体育学科体系的分类——宏观、中观、微观

国\=:/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体育学)论文集3.2竞技体育的体能内涵包括以下三点:以人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为基础;以各种运动素质为表现形式的能动、综合和特异地呈现出的运动能力;受到遗传、环境等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其外延涵盖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3.3体能概念内涵于外延离不开具体的语境,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实践中的张力使专项体能的探讨显得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逻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体育运动名词辞典>编委会,体育运动名词辞典(台湾)【M〕.台北:名山出版社,1984〔3〕林正常.体能商〔N〕.运动生理通讯电子报(第86期).2001.16.(2)〔4〕<辞海>编委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5〕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运动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熊斗寅.浅析“体能”概念〔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0,3(1)〔7〕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3(1)〔9〕孙学川.现代军事体能探索〔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6(1)〔10〕袁运平.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

2002〔11〕杨世勇等.体能训练学〔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王兴等.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探索〔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1):8一lO〔t3〕何雪德等,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2):19作者简介刘浩(1979~)男,湖北襄樊人,北京体育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Tel:136****0271E—mail:liuhaobsu@yahoo.com.CEl单位: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学科体系的分类——宏观、中观、微观杨小永1,2王健1(1.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前言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性之光”,“文理交叉、多学科综合”是人性全面发展的高度体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四大网球公开赛的文化解析

四大网球公开赛的文化解析

四大网球公开赛的文化解析作者:王凯军, 董取胜, WANG Kai-jun, DONG Qu-sheng作者单位:王凯军,WANG Kai-jun(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武汉,430079), 董取胜,DONG Qu-sheng(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武汉,430062)刊名:西安体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年,卷(期):2008,25(6)被引用次数:2次1.晓晨透过阳光看澳网 2003(04)2.晓晨新世纪-新澳网 2005(03)3.无名2005让我们晒在罗兰·加洛斯 2005(03)4.周晓虹模仿与从众:时尚流行的心理机制 1999(04)5.约翰·莫温;迈克·迈纳消费行为学 20016.田根胜;卢晓晴一种新的蕴涵高附加值的产业资源-城市文化的经济学解读[期刊论文]-理论探讨 2006(03)7.王继宏视觉盛宴后的体验大餐 2005(11)8.晓晨现代的传统赛事-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 2001(28)9.杨芳;雷少华对网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期刊论文]-体育与科学 2005(02)10.周细琴城市新形态:景观体育[期刊论文]-体育文化导刊 2006(4)11.Adornoand Horkheimer The Enlightenment of Dialectic12.郭晴;郝勤媒介体育: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期刊论文]-体育科学 2006(05)13.晓晨2001美网现代启示录 2001(40)1.刘青.田园.LIU Qing.TIAN Yuan中国网球融入国际职业网球的障碍与途径[期刊论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2.陶志翔.胡亚斌.赵源伟.杨丹.TAO Zhi-xiang.HU Ya-bing.ZHAO Yuan-wei.YANG Dan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期刊论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3.王保金.张军.邱宏军中国网球文化发展方向思考[期刊论文]-体育文化导刊2008(5)4.刘青.LIU Qing论我国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及融入国际职业网球的途径[期刊论文]-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5)5.梁高亮.刘轶.LIANG Gao-liang.LIU Yi关于中国网球文化的一些思考[期刊论文]-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1)6.谭宏网球文化的内涵、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期刊论文]-职业时空2010,06(7)7.陶志翔.祁兵.胡亚斌.裘荣.董保健对网球发球体系的探究[期刊论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8.韩亮中国网球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史[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7)9.杨芳.雷少华.YANG Fang.LEI Shaohua对网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期刊论文]-体育与科学2005,26(2)1.薛锋我国高校网球文化发展分析[期刊论文]-当代体育科技 2012(31)2.高守东透过四大网球公开赛的利益分化看网球运动的发展[期刊论文]-体育与科学 2011(2)。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活动学院学院硕士研究生典范文献名目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活动学院学院硕士研究生典范文献名目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院硕士研究生经典文献目录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1.李维武.人文科学概论(必读).人民出版社,2006.2.陈锐.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3.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郭元祥.教育逻辑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石艳.我们的“异托邦”——学校空间社会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身体社会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3.8.何劲鹏.体育课程逻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0吴鹏森.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沈之兴、张幼香.西方文化史.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3.汉默顿.伟大的理想.三册九州出版社,2004.14.崔天泉、杨向东.中国体育思想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6.迈克尔·休斯.社会学和我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7.查理斯·谢弗.社会学与生活.古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18.杨寿堪.20世纪西方哲学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0.邵玉玲.体育课程导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1.吕树庭.体育社会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3.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刘少杰.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5.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6.安东尼·古登斯.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7.朱力.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8.杰·科克利.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9.杨文轩.体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1.体育核心类期刊(CSSCI)文章100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1.弗拉基米尔.扎齐奥尔斯基主编, 陆爱云译审.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损伤的预防[美].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2.金季春.主编运动生物力学高级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3.郑秀瑗等.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第2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4.田野著.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邓树勋,王健.高级运动生理学-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乔德才等著.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与应用.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7.杨锡让,傅浩坚.人体运动科学经典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8.曲绵域,于长隆.实用运动医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9.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0.陈吉棣.运动营养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11.王柳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教程.中国中医药出版,2009.12.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3.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14.王旭东.中医养生康复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3.15.戴红.康复医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6.张瑞森.体育保健与康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沈志祥.运动与康复.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8.杨静宜,徐峻华.运动处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1.龚正伟.《体育教学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3.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5.黄汉升.《体育教育训练学理论与方法》,文教出版社,2003年版6.邓树勋,王健.《高级运动生理学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7.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王金灿.《运动选材原理与方法》,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版9.李祥.《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0.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1.石中英.《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1.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上下册).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武术理论基础.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4.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卢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导论.民族出版社,20056.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健身气功新功法.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7.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9.乔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虞定海.中国武术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1.王刚.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2.方哲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课程与教学论专业1.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黄甫全,《现代教学论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4.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5.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6.陈玉琨.《课程改革与教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黄汉升.《体育教育训练学理论与方法》文教出版社,2003年版8.张楚廷.《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9.李启明等.《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 002年版10.吴海宽.《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体育回归教育——基于树人理念的大学体育教学创新与实践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体育回归教育——基于树人理念的大学体育教学创新与实践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 武汉大学 成果科类:教育学申报等次:一等奖成果名称: 体育回归教育—基于树人理念的大学体育教学创新与实践完成单位: 武汉大学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孔军 教授 武汉大学体育部 320 整体设计、组织执行 姚超雄 研究员 武汉大学体育部 160 教育理念凝练 方云 副教授 武汉大学体育部 320 课内外一体化建设 陈慧 副教授 武汉大学体育部 320 课程体系建设 郑策 讲师 武汉大学体育部 320 信息化建设 关倩 八级职员 武汉大学体育部 教学管理创新汪俊峰 讲师 武汉大学体育部 320 课程组建设一、成果主要创新点(一)教育理念的凝练:体育回归教育本质我校本科教育提出“民族脊梁和领袖人才”培养目标,我校的体育教育必须在提升学生体质、技术技能的基本功能上,突显育人功能,着力于体育精神(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和规则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山水体育我校依山傍水,独特的校园环境为建设“山水体育”体验式课程体系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围绕一山一水设计的野外生存、素质拓展、攀岩、定向越野等环山课程与龙舟、帆船、赛艇、游泳等水上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在“山水体育”的学习和体验中,意志品质得到磨练,体育精神和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三)教学管理的创新:协同育人机制,课内外一体化评价实践学校、职能部门、院系、体育部门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创新体育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从制度和操作层面上切实保障我校一流的教学管理服务。

开拓课外学习和锻炼的时间与方式,创新课内外一体化评价体系并全员推广实践,将“体育即生活”的理念,以课外校园环跑(珞珈环跑)的长效机制得以实现。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一)教育理念的凝练我校的体育教育在提升学生体质、技术技能的基本功能上,必须突显育人功能,着力于体育精神(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和规则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章节笔记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章节笔记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章节笔记第一章体育课程概述一、体育课程的定义与功能1. 定义:体育课程是指在一定教育目的和体育教育目标指导下,通过选择、组织和编排体育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时间、空间和进程,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活动。

2. 功能:(1)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通过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2)培养运动兴趣和习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

(3)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术和锻炼方法。

(4)培养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通过集体项目,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以及公平竞争、勇于拼搏的品质。

(5)促进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6)传承体育文化: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二、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1. 目标:(1)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

(3)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备自我保健和健康生活的能力。

(5)发展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 内容:(1)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与健康、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训练、体育法规等。

(2)运动技能:包括基本运动技能(走、跑、跳、投、悬垂、支撑等)、专项运动技能(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太极拳、舞狮等)。

(3)体能训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等。

(4)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

(5)体育道德教育:包括诚信、公平竞争、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

三、体育课程的编制与实施1. 编制原则:(1)科学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系统性:课程内容系统、完整,注重知识、技能的衔接。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摘要:对30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类型、内容等进行梳理分析。

研究表明:目前体育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开设类型杂乱,学分比例偏低;课程形式单一,理论脱离实践;内容范畴模糊,知识陈旧重复;实践机会不足,管理过程松散4方面问题。

根据“双标”引领下的教育精神,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建议相关院校应增加体育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分比重,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整合现有知识内容,扩展学习领域;树立并实践全局观,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师;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1-0110-05Abstract:From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ized curriculum programs used by 30 institutions,the authors collated courses in the teacher education category in terms of structure,type and content etc,and revealed that currently courses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category had problems in the following 4 aspects:the types of courses opened werecomplicated,their credit proportions were relatively low;the course forms were undiversified,theory disengaged from practice;content scopes were ambiguous,the knowledge was out-of-date and repeated;practice opportunities were insufficient,management processes were loose. 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 spirit guided by “twin standards”,and the need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basic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the authors proposed that related institutions should increase the credit proportions of courses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category,build a teacher education category curriculum system,integrate existing knowledge contents,expand study areas,establish and practice a global view,and diversify classroom teaching forms.Key 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major;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courses in teacher training education category;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teacher professional standards2011年10月和2012年2月,教育部分别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双标”),作为国家对合格中小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

关于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的公告

关于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的公告

关于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的公告发布时间:2017-11-13 作者(文号):来源:高教处浏览数:10352次根据《湖北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92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16〕34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近期,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对各校推荐申报的教学成果进行评审,提出拟获奖项目、人选以及奖励等级的建议。

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92号规定,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时间:2017年11月13日至2017年12月12日。

公示期间,单位或个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写明成果名称和异议内容。

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电话,并加盖单位公章;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电话,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

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异议不予受理。

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27-********;通信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8号,湖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邮政编码:430071。

附件:拟授予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项目名单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11月13日附件拟授予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项目名单-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面向新工科创新型智能体育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为例

面向新工科创新型智能体育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为例

[收稿时间]2023-05-20[基金项目]北京体育大学教改项目(BSUJG2022KCJSA09);北京市教改重点项目。

[作者简介]苏新华(1988—),女,山西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稀疏表示与优化、电信号与体育数据分析。

[摘要]新工科人才培养是“科技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发展的关键,基础研究创新则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

其中,大学数学学科建设已经成为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存在“轻宏观理解、轻学科交叉和轻工程应用”的问题。

教学团队通过开展优化教学内容、探索基于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形成基于“三维”课堂思政的数学思维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清楚“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探索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为实现科技报国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20-0053-03October ,2023University Education在如今大数据时代下,创新型智能体育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智慧体育场馆、智能体育健身和“互联网+健身”等科技创新的关键。

教育部高度重视新工科智能体育人才的培养,全国多所院校增设了智能体育工程专业,该专业面向国家需求,旨在培养掌握交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体育科技创新人才。

大学数学是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为“科技强国”中数据数字化和智能化处理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因此,如何培养创新型智能体育人才成为学校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强大学数学基础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是培养新工科复合型人才的关键。

目前,一些大学数学课程仍然存在“重细节逻辑,轻宏观理解”“重自身学科,轻学科交叉”和“重理论学习,轻工程应用”的问题[1-7]。

因此,教学团队探索教学创新改革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课堂内容并学以致用,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 体育学723 体育概论简答题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 体育学723 体育概论简答题

体育概论一、体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体育学是研究人的身体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1、初步发展阶段我国体育学的形成源于对体育原理、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

2、引进与移植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全面引进苏联体育制度地,也引进了苏联的理论体系。

3、探索与总结阶段在苏联体育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论体系4、挫折与停顿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体育学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从而拉大了与世界先进体育国家在现代科学体育理论建设方面的差距。

5、发展与丰富阶段1978年,在北京体育学院召开了《体育理论》教材座谈会,会议决定以广义的体育运动为基础,在1961年教材的基础上扩展编写内容。

二、体育概论的学习目的与意义1、建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2、提高对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全面认识3、提高指导体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水平三、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一)体育概论的体系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体育目的、体育过程、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体育体制、体育发展趋势(二)学习体育概论的要求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分析问题2、坚持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坚持不断创新发展的观点(三)体育概论学习方法1、提示引导,老师的讲授只起引导作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2、阅读、准备讨论,编写讨论发言提纲3、讨论和总结,要求学生做专题学习发言第一章体育概念第一节体育的概念及定义一、问题的提出二、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三、给概念下定义1、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会“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会“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3、定义一般采用肯定的形式,否则会“定义否定”4、定义必须清楚确切,定义项中不能有含混的概念或证词,否则会“定义含混”或“定义用比”四、体育概念的定义(一)寻找邻近的属概念1、以“教育”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偏窄2、以“人的活动”等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偏宽3、“文化活动”是合适的邻近的属概念(二)寻找种差1、体育与其他文化活动之间的差别2、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体育的属性不是单一的,如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等都是体育的重要属性透过现象看本质,体育的本质就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体育是以自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的现实诉求、内涵意蕴与构建理路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的现实诉求、内涵意蕴与构建理路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的现实诉求、内涵意蕴与构建理路作者:郭迎清罗亮孙晋海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02期收稿日期:2023-04-11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9VXK10);齐鲁工业大学人才科研项目(编号:2023RCKY277);北京大学电子竞技专项课题(编号:HE202201A02)。

作者简介:郭迎清(1991-),女,山东聊城人,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学。

作者单位: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2.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061。

摘要: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是时代的召唤,是党和国家的要求。

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了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的现实诉求、内涵意蕴及构建理路。

研究表明,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迫切要求,是进入新时代对体育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体育学学术体系以及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研究明确剖析了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建构的内涵意蕴:促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实施、为体育强国建设蓄力赋能、助力全球体育共同体建设的政策内涵;反思回答中国体育发展问题、实现体育学基础理论思想创新、拓展体育学理论研究创新空间的思想内涵;推进体育文化相知相通、增强体育文化国际解释力、提升体育文化战略地位的文明内涵;增强体育社会认知、规范体育社会行为、提升体育社会地位的时代内涵。

基于此,该研究提出应从组织体系、方法体系、制度体系、交流体系以及理论体系等方面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

关键词:体育学;学术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24)02-0010-09The Realistic Demands, Connotation and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Academic System of Sports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GUO YingqingLUO LiangSUN Jinhai21.China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 Beijing 100061, China;2. School of P.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Shandong, ChinaAbstract:To construct the academic system of sports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s the call of the time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realistic demands, connotation and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academic system of sports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academic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upholding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 urgent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multi-polarizati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social inform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a higher requirement for sports science in the new era,and a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c system of sports science and the sports discipline.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cademic system of sports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policy connotation is to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healthy China, build capac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 and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a global sports community;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is to reflect and answer the problemsof Chinese sports development,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of sports science, and expand the innovation space of theory research of sports science; The civilization connotation is to promote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sports culture,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sports culture,and enhance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sports culture; The time connotation is to enhance the social cognition of sports, standardize the social behavior of sports and enhance the social status of sports. Based on this, the study proposes that the academic system of sports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organization system, method system, institutional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ory system.Key words:sports science; academic system; new era;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构建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理论观点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才能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建设与创新[1]。

中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中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61期2021年2月(下)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92018335)。

作者简介:庄韬光(1998-),男,汉族,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户外运动;张晓(1997-),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户外运动;王亮(1996-),男,汉族,河南鹤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户外运动;通讯作者:杨文革(1967-),男,汉族,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户外运动。

1、前言田径赛事作为奥运会的核心项目,据统计显示在奥运会历届田径总金牌榜之中,美国是田径金牌大户,共夺取335枚金牌,799枚奖牌,金牌和奖牌总榜都高居第一。

而我国8金,总奖牌27枚,与美国差距悬殊之大,表明了美国在田径项目的整体实力仍然十分强大,而奥运会冠军的产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对于以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是作为奥运会田径项目输送人才的最基本的环节。

从历届的奖牌榜而言,美国作为世界田径的第一的强国,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有其独特的体系,值得我国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的培养问题形成一定的思考。

2019年10月28日随着我国田径协会实体化改革,我国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也渐渐形成由政府管理主导方式向社会管理为主的方式进行转变。

本文拟通过对美国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的视角出发,研究探讨中美两国培养体系之间的差别,促进中美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之间的相互补充,为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2、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发展概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田径运动场地设备简陋,科学研究设备短缺,相关的专业书籍一穷二白,我国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体系一直借鉴和学习前苏联的模式。

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经历了曲折性的发展,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也在田径运动项目发展中产生了影响,使得人们对奥运精神的“更高、更快、更强”不敢追求。

考研集料

考研集料

070102 计算数学 01 小波分析及其应用 070104 应用数学 01 组合设计与编码 02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 03 动力系统 04 离散与组合几何 006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80787311) (80787311) 070201 理论物理 01 非线性物理 02 高能碰撞物理 03 介观物理中输运理论 04 低维物理理论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1 半导体超晶格物理 02 材料微结构与磁性 03 材料模拟与设计 04 光纤激光技术与现代光通 信 05 新型薄膜材料 007 007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80787609) 070501 自然地理学 01 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评价
002体育学院80787711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01运动技能理论与实践02健身理论与肥胖相关疾病的运动防治03运动损伤与功能恢复04体育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1001英语2002运动生理学3007运动技能理论1001英语2002运动生理学3008运动健身理论1001英语2002运动生理学3009体育保健理论1001英语2002运动生理学3010体育教育理论003文学学院80788309050101文艺学01文艺美学邢建昌1001英语或1004德语2003外文论3011文学理论与评论写作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1汉语文字学02汉语词汇学1001英语2004汉语言文字学综合卷3012汉语文字学1001英语2004汉语言文字学综合卷3013汉语词汇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1先秦两汉文学研究02唐宋文学03中国古代小说研究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语2005文史综合3014先秦两汉文学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语2005文史综合3015唐宋文学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语2005文史综合3016中国小说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1现代诗学研究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语2006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论3017现代诗学004历史文化学院80788408060100考古学01古代建筑02环境考古张立方1001英语2007考古学3018中国古代建筑史1001英语2007考古学3019环境考古学060200中国史01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02出土文献与隋唐史03中国近现代国防史外交史04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5中国近现代文化史1001英语2008中国古代史3020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1001英语2008中国古代史3021出土文献与隋唐史1001英语2009中国近现代史3022中国近现代国防史1001英语2009中国近现代史3023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001英语2009中国近现代史3024中国近现代文化史005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80787209070101基础数学01近现代数学史02拓扑学03代数组合04复分析clifford分析05调和分析1001英语2010专业综合3025近现代数学史或3026微分周期映射或3027结合方案与距离正3028典型群的几何学或3029clifford分析或3030调和分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302530263027302830293030任选一

350篇:体育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350篇:体育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350篇:体育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李文川. 上海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2]李延超. 民族体育的生态与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11.[3]汤际澜. 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1.[4]王向宏.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5]刘亚云. 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6]邓开民.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7]田炳午. 五禽戏对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本体感觉及平衡功能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8]阮伟.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9]戈莎. 生态因素对我国城市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10]刘坚.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11]冯晓玲. 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12]张杰. 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及文化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13]舒刚民. 中国竞技篮球教练员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14]孙越. 中国体育管理专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15]闫闯. 我国高等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16]雷厉. 我国体育标准化体系理论架构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17]郜卫峰. 田径男子1500米全程速度节奏和能量代谢的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12.[18]王智明. 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及其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19]朱立新. 结构功能理论视野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20]冯红静. 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21]霍军.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22]赵阳. 中国国家运动队科研团队运行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2.[23]李英. 基于伦理学视野下的体育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24]宋忠良.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志鹏丨丨学术 weixin: lxs12321[25]宋旭峰. 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26]崔艳艳.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27]王淑英.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28]金光辉. 从体育教科书和专著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2.[29]张嘉六.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2.[30]陈林会. 区域体育产业增长极培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31]王艳丽. 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2.[32]张志成. 我国普通高校招考高水平运动员制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33]沙金. 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学校体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34]陈帅. 我国大学生体育赛事项目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35]古松. 新时期中国竞技排球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36]蔡旭东. 北京体育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37]吴畏. 普通高校学校体育绩效管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38]赵长军. 运动竞赛场地理论体系的构建及竞赛场地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3.[39]赵国华. 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40]薛明陆. 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41]种莉莉. 竞技体育教练员管理体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42]千少文. 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目标与内容及实施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43]余岚. 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44]许松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45]谢洪伟. 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耦合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46]白厚增. 中国运动营养食品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47]修琪. 公民社会视野下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48]孙科. 新中国体育广告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49]徐伟.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50]刘润芝. 我国体育社团的社会责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51]孙二娟. 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83]佟强. 当代中国市民体育生活方式转型与人的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84]邹巍. 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D].西南大学,2014.[85]李亚慰. 区域体育经济产业布局与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4.[86]高刚. 新时期优化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指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87]戴国斌. 武术的文化生产[D].华东师范大学,2008.[88]文静. 城市居民健身消费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89]张家骕. 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8.[90]王羽. 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91]刘纯献. 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制度框架和思想基础[D].北京体育大学,2007.[92]庞辉.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93]姜志明. 中国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D].北京体育大学,2009.[94]李继辉. 我国田径教练员素质结构与岗位培训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95]陈家鸣. 乒乓球比赛战术的博弈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8.[96]胡利军. 社会转型期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97]盖洋. 中国竞技排球技战术发展特征及体能训练理论体系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98]何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历史审视[D].北京体育大学,2008.[99]孙拥军. 自我控制损耗对运动员操作表现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8. [100]赵书祥. 我国体育领域中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及实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101]贺新奇.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102]胡庆山. 体育课程实施主体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103]周传志. 当代中国体育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 [104]魏来. 中国公共体育服务产品供给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05]张锐铧. 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06]彭延春. 高水平职业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理论及CBA力量训练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107]胡娟. 龙舟竞渡流变历程中的现代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08]唐建倦. 中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109]王会寨. 公共服务视野下的中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D].北京体育大学,2009.[110]张浩.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路径选择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111]王港. 我国体育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影响因素的体系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8.[112]郑国华. 社会转型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D].北京体育大学,2007.[113]孟文娣. 中国群众体育公共服务市场机制引入方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114]刘微娜. 体育运动中流畅状态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干预[D].华东师范大学,2009.[115]李佳川. 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116]龚坚. 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9.[117]廖文科. 中国7~18岁汉族学生体质与健康动态变化与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118]张宏伟. 中国体育新闻史研究[D].苏州大学,2008.[119]陈新. 篮球文化与篮球市场[D].苏州大学,2007.[120]杨雪芹. 学科交叉视野下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121]陈亚中. 对我国五人制足球竞赛体制建设目标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122]王英峰. 英国体育管理组织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123]张小林.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分析与创新[D].湖南农业大学,2010.[124]范宏伟.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125]刘小学.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北欧的传播[D].北京体育大学,2010. [126]马学智. 中国民办武术学校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127]李征. 对NBA盈利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128]李正贤. 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研究[D].苏州大学,2010. [129]刘东波. 我国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30]张守伟. 我国学校竞技体育教练员培训及认证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31]刘敏. 中国优秀手枪射击运动员持枪臂表面肌电特征及其训练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0.[132]吴本连. 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33]师灿斌.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发展路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 [134]戴永冠. 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135]方春妮. 体育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136]王林. 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137]田石榴. 负重超等长力量训练的神经肌肉适应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138]莫再美. 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 [139]颜中杰.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140]黄海燕. 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事前评估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 [141]吴丽君. 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0. [142]关尚一. 美国儿童青少年适宜体力活动推荐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43]李铁.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44]王晖. 体育课程内容对普通大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45]孙延林. 不同水平体操运动员的预期与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146]李庆有. 网球战术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147]王树宏.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10.[148]叶楠. 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149]崔冬冬. 中国女足国家队运动员体能评价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150]舒盛芳.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151]杜熙茹. 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152]杨明. 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153]李海燕. 上海市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0.[154]杨世木. 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155]靳明. 我国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156]赵洪朋. 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157]冯瑞. 中国竞技体操制胜规律探骊[D].上海体育学院,2010.[158]刘明生. 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159]康德强. 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160]王龙飞.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161]王立国. 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62]王晓毅.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3]张国栋. 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164]王沂. 我国京津地区城市新建住宅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165]张晓琳. 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166]刘盼盼.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演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7]赵志英.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168]张辉. 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169]牛奔.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对加速构建中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170]张连成. 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171]吕韶钧. 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2]薛原. 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73]王岩. 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174]常志利.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175]曲新艺. 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6]王迪迪. 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管理探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177]詹国勇. 中国高尔夫产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178]任定猛. 五人制足球训练比赛理论体系构建与技战术训练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179]侯学华.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180]周桂琴. 振动训练对网球运动员上肢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181]李晨峰.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182]胡法信. 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183]曾庆涛. 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184]吴明华. 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85]陈元欣.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186]程林林. 新中国体育体制及利益格局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187]单曙光. 对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规范和分析评价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188]肖谋文.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及过程优化[D].北京体育大学,2007.[189]张庆如. 啦啦队运动的文化诠释及体育赛场啦啦队活动的组织运行模式[D].北京体育大学,2009.[190]赵升. 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91]汪流. 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192]周文军.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193]胡永红. 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4]张瑞林.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5]温搏. 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6]崔秉珍. 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09.[197]李可兴. 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198]杨慧馨.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199]王艳. 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200]汤立许.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201]邹志春. 上海市青少年体质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与应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202]范冬云. 广州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203]谭朕斌. 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及发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204]李艳翎.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205]李卫. 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206]刘爱杰. 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7]何仲恺. 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8]陈钧. 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9]杨铁黎. 关于职业篮球市场的基本理论和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210]李春雷. 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211]朱琪林. 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2]王斌. 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213]陶志翔.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214]刘卉. 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5]袁运平.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216]梁栋. 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与转型期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217]陈琦. 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218]徐霞.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219]白喜林. 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220]肖淑红. 中国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1]潘迎旭. 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2]王慧琳. 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223]刘海元. 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4]肖林鹏. 中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5]池建.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6]叶庆晖. 体育赛事运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227]黄亚玲. 论中国体育社团[D].北京体育大学,2003.[228]李士英. 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9]杨剑. 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230]倪依克.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231]陈作松. 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232]王健.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233]许永刚.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4.[234]曹景伟. 面向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秀皮划艇(静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235]郭永波. 篮球文化的理论框架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4.[236]金宗强. 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与诊断方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237]刘庆山.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238]陆作生.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9]任弘. 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240]宋玉芳. 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241]王庆伟. 我国职业体育联盟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242]张剑利. 职业体育联盟及其相关法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3]石岩.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D].北京体育大学,2004.[244]王凯珍. 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5]张晓蓬. 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246]夏祥伟. 研究生体育锻炼与健康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47]黄爱峰. 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248]罗林. 休闲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49]赵晶. 我国篮球训练与竞赛组织系统的优化配置研究[D].苏州大学,2005.[250]张新萍. 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251]李颍川. 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组织模式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252]张惠红. 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253]符明秋. 重庆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体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254]钟志勇. 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255]崔英锦. 朝鲜族传统游戏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256]尹博.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257]叶乔波. 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58]吴华清. 基于DEA的奥运会相关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259]陈家起. 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260]张文静. 体育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261]陈晴. 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62]龚波. 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 [263]余守文. 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 [264]吴燕丹. 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265]余道明. 体育现代化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6]方千华. 竞技运动表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267]张细谦. 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268]程文广.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269]黄莉. 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270]李印东. 武术释义[D].北京体育大学,2006.[271]刘建和. 论运动技术的序列发展与分群演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2]刘明胜. 中国竞技女子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273]罗旭. 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274]苗治文. 当代中国体育公共政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275]曲淑华. 中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6]唐峰. 中国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277]王松涛. 有氧运动对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6.[278]张庆春. 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9]张兴林. 我国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位素质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280]郑婕.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281]黄俊亚.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282]李今亮. 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判断的思维活动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283]宋会君. 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284]王建国. NBA制衡机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285]王莉. 职业体育联盟的产业组织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286]熊焰.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05.[287]叶伟. 我国徒手格斗项目(散打)优秀男子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288]张勇. 现代篮球战术体系的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289]钟宇静. 开发中国乒乓球市场的基本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5.[290]陈兰波. 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苏州大学,2006.[291]刘希佳. 我国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292]刘燕舞. 论城市发展与体育产业的推进[D].华南师范大学,2007.[293]李红艳. 户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294]何劲鹏.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生命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295]范秦海. 对我国优秀田径教练员知识结构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296]石振国. 基于休闲理论的体育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297]刘旻航. 我国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8]杨小明. 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299]杨少雄.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与现代化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0]李捷. 北京市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301]邢尊明.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302]刘伟. 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3]林顺英.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D].福建师范大学,2008.[304]全浙平. 河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305]林剑峰. 上海市商业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306]刘文. 山东省业余网球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及前景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6.[307]王成军. 山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5.[308]赵珂刚. 山东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309]陈铁龙. 论啦啦操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6.[310]李遵华. 我国高校啦啦队竞赛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311]张红玲. 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12]高守东. 安徽省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313]钱俊伟.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314]胡亚斌. 八位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315]吴迪. 我国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16]陈安勇.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317]辛静. 我国跆拳道运动发展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8.[318]张丹. 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19]闫秋霞. 武汉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保障与个人自觉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320]沈柳红. 广西高校竞技啦啦队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321]张玲玲. 我国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及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322]冯加付. 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323]任平. 武汉市健身俱乐部健身私人教练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1.14•【字号】鄂教高函[2016]1号•【施行日期】2016.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鄂教高函〔2016〕1号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15〕36号)要求,在学校申报推荐的基础上,经网上匿名评审、综合评审和公示,省教育厅研究确定,武汉大学“大学通识教学对人文慕课的利用及其研究”等523个项目为2015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项目实施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体现政策导向。

2015年度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5〕36号精神为主线,按照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坚持教研结合、坚持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二、坚持育人为本。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工作,要贯彻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学相长、师生互动。

通过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

三、提高研究质量。

要把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不断推进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坚持教研相结合,寓研于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四、实行责任制度。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实行学校负责制。

各项目承担学校负责组织项目的启动、实施、经费管理及项目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

项目启动前,项目组要进一步完善研究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主持人和参与人员必须按照立项申请书中所确定的项目研究内容开展研究和实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完整的工作档案。

一个体育科学博士的体育强国梦

一个体育科学博士的体育强国梦

一个体育科学博士的体育强国梦作者:董海霞来源:《中关村》2019年第09期胡扬,男,1958年10月出生,日本筑波大学体育科学博士。

2001年学成后回到母校北京体育大学工作,先后担任教授、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校长等职,博士生导师。

所从事的运动员低氧训练及基因选材研究开创了国内先河,目前此方面研究处于国际前沿。

2004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先后担任民盟海淀区委副主委,海淀区第八届政协委员、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常委,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国家特邀督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7年当选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1894年6月23日,奥林匹克之父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与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决定成立国际奥委会,1896年举办了首届奥运会。

1932年,“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孤身一人参加了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

1952年中国奥组委首次应邀参加了在芬兰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奥林匹克体育场。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夺得第一块金牌,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金牌榜上“零”的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次响彻奥运会领奖台上空。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22年冬奥会也已进入倒计时。

目前,中国只是一个体育大国,还不是体育强国。

因为评判一个地区体育水平高低不能只看拿了多少金牌和荣誉,体育赛事只能反映参赛运动员的体育竞技水平,并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体育发展全貌。

一个国家体育基础设施状况、国人身体素质情况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是主要的判别标准。

为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群中,海归博士胡扬赫然在列,他远赴日本求学,把海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引进国内,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创新。

为了这个体育强国梦,他“10载东渡扶桑求学、40年结缘‘体大’不了情、10多个春秋参政议政民盟人”的经历,充分体现了体育领域的知识分子对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殷殷期待。

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3000字读书笔记笔记

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3000字读书笔记笔记

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3000字读书笔记笔记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需要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支持,更需要体育教师对人才体育人才的培养。

在日趋竞争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体育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尤其是在体育中注重对体育人文专业人才的培养,让他们担任起传播体育知识的责任,继续发扬我国的体育文化发展事业。

本文从我国院校对于体育人文培养的重要性谈起,分析了我国当前体育人文社会学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培养策略,希望对高校体育教学带来启发。

多年以前教育部就已经对体育课程的实施进行了科学的指导,并对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如何进行实施,采取何种方式完成课程目标,已经成为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平台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

为了使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可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重视,拥有更多丰富的功能,需要充分发挥体育这一学科的优势,提升专业竞争力,加快课程平台建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体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重视,因为只有增强大众的体质,我们的整体发展素质才会有保障。

让体育社会化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自然诉求,而这一切的实现还要得益于体育人才的宣传。

由此,加强体育的人文社会学教育是必由之路。

实现这样的教育梦想,需要体育教育者在教育中认清当前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社会学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当前的实际问题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真正培养出一批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有帮助的人才。

本文结合当前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策略,希望对体育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发展影响。

1、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1社会发展的需求当今社会是人才发展综合素质要求突出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人才在毕业之后要面对企业的种种考验,尤其是一些五百强企业,他们对人才的要求更是严格全面。

一些企业在要求毕业生具备较扎实的专业之外,还要人才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创新发展意识等。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学校体育改革施策(一)——目标: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学校体育改革施策(一)——目标: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学校体育改革施策(一)——目标: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毛振明;杨多多【期刊名称】《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52)002【摘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第四节提出了“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清晰可量化目标.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很困难的目标,这个目标困扰了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至今未能有效达成.当体育运动(sports)变成了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后,其文化属性、参与义务、内容特点、训练周期、时间地点、学习集体形式和规模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运动技能有效习得背后原因.具有“学生在自己选择的运动项目上可以进行比较长时间的专项化学习”特征的“走班制教学”现行课程体系下有效实现“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有效课程模式.从小学开始进行“走班制教学”应不会导致学生形成身心伤害的“过度早期专业化训练”;如果做好体验性的事先学习,三年级学生应可以正确选择自己的项目;“走班制教学”应不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全面发展;“走班制教学”应不会限制学生多种爱好,其终身体育也不会因此变窄;“走班制教学”不但不会影响体育教师的“一专多能”,反而会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总页数】6页(P5-10)【作者】毛振明;杨多多【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7【相关文献】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学校体育改革施策(2)目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 [J], 毛振明;杨多多;李海燕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学校体育改革施策(3)目标: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J], 梁凤波;毛振明;程天佑;陈帅3.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困境与施策新思考 [J], 唐定裕;4.专项体育课: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基于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视角 [J], 刘敬行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中学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 [J], 冯汉哲;张振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大学成果科类:教育学
(一)教育理念的凝练:体育回归教育本质
我校本科教育提出“民族脊梁和领袖人才”培养目标,我校的体育教育必须在提升学生体质、技术技能的基本功能上,突显育人功能,着力于体育精神(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和规则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山水体育
我校依山傍水,独特的校园环境为建设“山水体育”体验式课程体系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围绕一山一水设计的野外生存、素质拓展、攀岩、定向越野等环山课程与龙舟、帆船、赛艇、游泳等水上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在“山水体育”的学习和体验中,意志品质得到磨练,体育精神和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三)教学管理的创新:协同育人机制,课内外一体化评价实践
学校、职能部门、院系、体育部门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创新体育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从制度和操作层面上切实保障我校一流的教学管理服务。

开拓课外学习和锻炼的时间与方式,创新课内外一体化评价体系并全员推广实践,将“体育即生活”的理念,以课外校园环跑(珞珈环跑)的长效机制得以实现。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一)教育理念的凝练
我校的体育教育在提升学生体质、技术技能的基本功能上,必须突显育人功能,着力于体育精神(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和规则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打造我校特色体育,让学生在浓郁的山水体育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围绕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在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和实践推进。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1、完善和深化已有课程。

依据不同专项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方面对已有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综合素质。

教学大纲的修订覆盖到所有课程,并以此为基础重编教材应用于全校体育课。

2、创设和开发新的课程模块。

依托我校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整合野外生存、定向越野、素质拓展、登山攀岩、龙舟、赛艇、帆船、游泳等课程模块,构建具有特色的体验式“山水体育”课程体系,在“山水体育”课程的学习和体验中磨练学生意志,培养体育精神和综合能力。

赛艇与帆船课程目前处于筹备阶段,其余课程
已经面向本科生开展教学。

3、建设特色体育通识课程。

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太极与养生,科学锻炼与保健、民族传统体育等通识课程作为“山水体育”实践课程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4、推行课内外一体化评价体系。

在强调诚信观念、规则意识与自律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锻炼习惯,将课外校园环跑(珞珈环跑)、网上理论课考试、体质测试等内容纳入到课程考核体系,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评价体系。

学生依托“汉姆运动”APP自主开展的珞珈环跑(每周二跑)逐渐成为同学们的作息习惯,平均每天6500人使用“汉姆运动”进行中长跑锻炼。

课内外一体化考核推行2年来,学生耐力素质明显改善,通过对2014-2016年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对比分析,中长跑不及格率由2014年的26.19%下降为2016年的12.01%。

及格率、良好率和优秀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根据2014-2016年的学生评教数据,体育课程总评平均得分达98分以上,课程满意度、教师教学评价效果等8项评价指标均在全校的300多门必修课中名列前茅。

(三)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1、教学管理服务体系的保障。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体育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职能部门(本科生院、学工部、团委)、院系、体育部分工明确、协同配合,进一步加强体育教育管理服务保障。

2015年以来,《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教育的意见》、《武汉大学关于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与实施,从制度和操作层面上保障了一流的教学管理服务,进而保障了我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高质量地完成。

2、课内外一体化评价体系的信息化管理。

开拓课外学习和锻炼的时间与方式,将体育课堂与课外自主学习和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创新课内外一体化评价体系。

通过信息化管理,将课外教学的珞珈环跑、网上理论课考试和体质测试等环节纳入教学管理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评价体系在培养学生树立诚信观念,提高规则意识和自律性,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等方面,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一)在本校体育课中全面推广应用
本成果从教育理念的凝练,到课程体系的改革,再到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经历了7个春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

我校已在体育课中全面推行本成果,每年覆盖15000多名本科生的体育教学。

根据2014-2016年的学生评教数据,体育课程每年总评得分高达98分以上,课程满意度、教师教学评价效果等8项评价指标均在全校的300多门必修课中名列前茅。

(二)体育课程与学科竞赛团队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从体育课普通生中选拔的龙舟、帆船、健身气功、校园足球等多个学科竞赛团队走出校门、走向全国、交流国际,取得优异的学科竞赛成绩和社会效应。

反之,学科竞赛团队的培养和成长进一步促进了课程质量的提高和师资水平的提升。

(三)全校师生员工更加理解和支持体育教育工作
我校体育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使得学校、职能部门、院系既分工明确,又紧密配合,上下一盘棋。

全校师生员工对体育教育工作更加了解,也更加能够理解和支持体育教育工作。

(四)“课内外一体化”的效果与推广
我校将课外校园环跑(珞珈环跑)纳入体育课程评价的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

引导学生走出寝室、走出网络、走向操场、走向健康,“珞珈环跑”逐渐成为同学们的作息习惯,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教育部体卫艺司、省教育厅和学校高度肯定这一改革举措,教育部简报和网站刊登了肯定我校体育教育改革举措的文章,全国多所名校来我校调研,借鉴我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于本校的教学改革实践,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正面示范效应。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