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导学案教师版(一)
《项链》公开课教案
《项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课文的基本内容、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3)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通过阅读本课文,了解19世纪末法国社会的生活风貌,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
(2)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本课文的基本内容、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2)理解并掌握本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2. 教学难点:(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2)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19世纪末法国社会生活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莫泊桑和他的作品《项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学习课文(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惑,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3. 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讲解(1)讲解本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让学生掌握并运用。
4. 分析小说主题(1)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命运背后的道理。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培养(1)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项链》教案设计
《项链》教案设计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导入与课文背景介绍(30分钟)第二课时:课文分析与重点理解(30分钟)第三课时:情感体会与写作指导(30分钟)第四课时:课文赏析与表演(30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莫泊桑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项链》;2.理解《项链》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3.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主题思想以及情感表达;4.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5.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珍惜现实的意识。
教学重点:1.教授《项链》的背景知识和故事情节;2.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3.梳理小说表达的主题思想;4.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会和写作实践。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的复杂情节及人物性格;3.进行情感表达与写作指导。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教材《项链》的文本;3.黑板和彩色粉笔;4.学生笔记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课文背景介绍(30分钟)1.导入(5分钟)介绍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对《项链》的故事有所期待。
3.课文背景介绍(15分钟)简要介绍《项链》的故事背景:女主人公失去一条珍贵的项链后,为了弥补损失而倾家荡产,最终发现事实并非自己所想。
引导学生思考珍惜现实,不贪图虚荣之物。
第二课时:课文分析与重点理解(30分钟)1.课文内容回顾(10分钟)有学生自愿朗读课文片段,回顾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重温故事梗概。
2.人物性格分析(10分钟)分析女主人公玛达姑的性格特点:虚荣、自卑、感性等,引导学生发现其转变和成长。
3.主题思想探究(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项链》表达的主题思想,从故事中体会珍惜现实、追求真善美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情感体会与写作指导(30分钟)1.情感体会交流(15分钟)让学生表达对《项链》的情感体会,分享故事中对贪婪、虚荣等主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现实的重要性。
2.写作指导(15分钟)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撰写对《项链》故事的心得体会或故事续写,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进学解导学案
《进学解》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一、题目解说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
《旧唐书·韩愈传》载:“(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
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进”,即长进、进步。
“学”,包括“业”与“行”。
“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
“解”,辩解,论析。
“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
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
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疑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
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
这篇文章,从进学谈起,而重点则在于论述朝廷用人。
它的写作技巧非常高明。
首先,我们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叫“进学解”,这样题目的文字过去往往属于辞赋体,采取抑客取主的写法,即假设主客两人问难,先由客方提出论点,对主人问难,是文章的陪衬,然后主人驳倒客人的意见,申明自己的正面观点;韩愈这篇文章就不同,是在客言之先,自己先站出来讲话,然后把客的话引出来,最后自己再进行反驳,用的是借客伸主的写法。
二、韩愈传世名言(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2)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3)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4)事业无穷年。
(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8)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11课《项链》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标题:《项链》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蓝”、“又”、“挂”等生字,并理解其意义。
b.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蓝”、“又”、“挂”等生字,并掌握其笔画顺序。
c.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义。
b.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通过朗读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b.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c.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1. 正确书写生字,掌握笔画顺序。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生字卡片、故事书。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项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项链的特点。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项链是用什么做的吗?”引导学生回答。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文《项链》,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2. 教师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回答。
三、生字教学(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顺序,并示范书写。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生字。
四、课文理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解释生字的意义。
2.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找到项链的?”引导学生回答。
五、口语表达(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讲述故事情节。
六、表演活动(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情节。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编排并表演故事情节。
《项链》导学案
《项链》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整体感知文章,疏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2.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口头复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推断、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口头复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推断、想象能力。
一、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居伊·德·莫泊桑 (1850—1893) 19 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代表作: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
短篇小说《羊脂球》、《两个朋友》、《米隆老爹》、《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法)、契诃夫(俄)、欧·亨利(美)。
2.莫泊桑小说风格(1)以小见大,概括生活本质。
(2)精巧奇特的构思布局,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
(3)惟妙惟肖的细节描写。
(4)精彩生动的人物语言。
3.写作背景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
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
小资产阶级羡慕上流社会的生活,想极力跻身于大资产阶级的行列,为此他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
莫泊桑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道德沦丧和拜金主义,真实地描写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了深切同情。
4.字词正音寒伧.(chen)佳肴.(yáo)请柬.(jiǎn)莅.临(lì)衣褶.(zhě)契.约(qì)阿.谀.(ē yú)垂涎.(xián)自惭形秽.(huì)面面相觑.(qù)语无伦.次(lún)骇.人听闻(hài)誊.写(téng)二、合作讨论1.第一部分前后共用了七次“梦想”一词,她“梦想”了哪些内容?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来?2.借项链这一部分,主要使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情感?3.如何理解“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
项链(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项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领悟故事中的含义。
2.能够掌握成语“珠联璧合”的含义和用法。
3.能够大声朗读课文,理解字词和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故事学习珍惜友谊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
2.培养学生品读好文章的习惯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中珠子的重要意义。
2.学习成语“珠联璧合”的含义和用法。
3.掌握朗读技能,表达故事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珠子对于牛克英意义的重要性。
2.学习成语“珠联璧合”的多种用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谈论朋友之间的帮助和珍惜友谊的重要性。
2.以生活实例为例,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珍贵和友谊之间的联系。
2. 学习新知1.听读故事《项链》,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珠子的重要意义。
2.学习成语“珠联璧合”的含义和用法,并且通过课文学习掌握。
3. 集体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牛克英和林娜之间的友谊。
2.利用课文回答学生问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意义。
4. 朗读训练1.分组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掌握朗读技能。
2.配合故事情感,让学生感受珍惜友谊和互帮互助。
5. 课堂练习1.学生阅读课文并且选择正确的答案。
2.让学生试着自己造句子,使用成语“珠联璧合”。
6. 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让学生分享他们学到的东西,帮助学生判断自己是否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资源1.《项链》课文。
2.课后作业练习册。
3.电子屏幕或黑板等工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珍惜友谊和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重要性,掌握成语“珠联璧合”的含义和用法,并且通过大声朗读锻炼朗读技能。
课堂教学采用简单的暗示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快乐地享受课堂。
然而,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很难理解珠子对于成年人的重要性。
在下一课时,我将调整教学进度并提供更具体的例子,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含义。
项链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项链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
2.识记学习要点中的生字和词语。
3.提高学生的口语和阅读技能。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梗概和主题。
2.挖掘关键信息,描绘人物形象。
3.体会人际关系,理解感情交流。
教学难点1.体会人际关系,理解感情交流。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为学生朗读故事《项链》,让学生短暂回忆一下故事情节。
2.通过师生对话,引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主体环节第一部分1.介绍故事主人公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
2.帮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及主题。
第二部分1.通过师生合作,让学生尝试朗读故事。
2.从语音、语调和语速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三部分1.谈论故事中的情感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珠宝”的含义。
2.总结“珠宝”的含义,为学生设计互动问答。
第四部分1.挖掘课文中的难点生字和词语。
2.通过单词卡片和拼音的配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第五部分1.分组朗读《项链》故事,并进行集体研讨,让学生可以互相分享看法和意见。
2.反思自己在集体活动过程中的不足和进步,为以后的活动做出调整。
总结环节1.温故而知新:回顾今日的学习内容。
2.思考今天的收获,谈论一下自己的感悟和建议。
3.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本节课的复习,并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相关书籍。
教学资源1.教学图片、PPT。
2.教学卡片。
课后作业1.复习习要点生字和词语。
2.朗读故事《项链》并做一篇读后感。
参考资料1.《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2.大众化工具,如网络搜索引擎。
《项链》教案
《项链》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习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2. 难点: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漂亮的项链图片或讲述一些关于项链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项链》这篇小说。
(二)阅读和理解(20 分钟)
1. 让学生自行阅读《项链》,然后回答一些关于故事的基本问题,如: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细节和描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三)分析和讨论(20 分钟)
1. 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如:项链代表什么?故事中人物的欲望和虚荣是如何体现的?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然后进行全班讨论。
(四)总结(5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以及对人物心理和行为的分析。
五、作业布置: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故事中人物和主题的理解。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中“项链”的含义;
2.能够口头朗读文章;
3.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和含义;
4.能够运用基本词汇描述物品。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项链”;
2.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和含义;
3.用简洁的词汇描述物品。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中的寓意和情感;
2.运用基础词汇描述物品。
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引入本课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讲授
1.讲解文章中的生词,如“项链、玛瑙、妓女”等;
2.给学生朗读文章,纠正他们的发音;
3.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询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讲解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帮助学生理解情节;
5.基于文章中的情节,让学生使用基础词汇来描述物品,如项链、妓女、女主人公等;
6.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寓意和情感,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感受。
练习
1.给学生准备一块类似项链的物品,让他们描述物品,如其颜色、材质、用途;
2.让学生互相交换物品并相互描述,提升他们用简洁词汇描述物品的能力;
3.给学生分组,让他们编现实版的《项链》故事,体验故事情节产生的不同情感和影响。
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们了解了《项链》故事的情节和寓意,掌握了描述物品的基础词汇。
同时,通过对物品的描述和故事的编写,让学生们掌握了用简洁词汇描述事物的技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笔品质。
《项链》教案
《项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认识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3.感情目标:认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的毒害;肯定主人公面对不幸表现出的诚实品德和负责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读写汉字;感受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小说主题,学会从人性的角度审视人物形象。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背景音乐等。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闭眼想象,感受宁静美丽的夜晚。
2.教师出示课题《项链》,让学生齐读课题。
3.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项链”的理解,引出课文内容。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和停顿。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生字,重点指导“项”字的写法。
5.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中描述的项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6.教师播放PPT,展示项链的图片和历史背景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7.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深入感受课文的意境。
8.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9.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0.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情感和韵味。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iuüyw完整版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表格式):2、i u ü一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课题2、i u ü课时:2课时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i u ü三个单韵母和y 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我能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学习重点:。
1、我能正确读出带四声声调的单韵母i u ü。
2、我能读准韵母的二声和三声是难点。
知识链接:同学们,昨天我们到拼音王国受到了热烈欢迎,国王还派了三位拼音字母大臣招待我们,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卡片a o e:抽读,齐读。
复习a o e三个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预习任务:1、观察课文插图,看看i u ü像什么?2、听录音试着跟着读一读3、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干什么?自主、合作、探究:(一)学习“i u ü”(小组合作探究)音:出示卡片,讲解范读,学生齐读后指名读,并用“i u ü”说话。
(小组齐读、同桌读、个人读。
)形:这个“i u ü”像什么?怎样记住它的形?(小组讨论)写:①观察“i u ü”的位置;②识记笔顺跟着书空;④先描红再独立写。
(二)学习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 wu1、练习书写:大y在四线格中占中下格,先写右斜“\”,再写左斜“/”。
分两笔写成。
不要写得太宽。
教学思路(纠错栏)2大w写在四线三格中的第二格。
要占满格。
不要写得太宽。
知识延伸:我收获了:我来闯关:一、我会找:二、我会读: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1《项链》人教(部编版)11项链导学案设计课题项链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项链》故事情节。
•掌握基本的语文词汇和句式。
•能够复述《项链》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朗诵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读书、爱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珍惜身边的一切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重点讲解《项链》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分析和思考。
三、教学内容文本解读•通过教师讲解和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项链》的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发展。
词语解释•解释文本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课文朗读•练习学生的朗读和朗诵能力,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韵味和节奏。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通过故事情节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开启课堂氛围。
第二部分:文本解读1.合理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理清故事主要线索。
2.分析每个片段,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部分:词语解释1.解释生词并举例,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2.帮助学生掌握词语运用的技巧。
第四部分:课文朗读1.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
2.分组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和个性化指导,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项链》这篇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美好情感。
《项链》教案
《项链》教案【教案】《项链》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项链》这个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情节等元素的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进行主题式写作。
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项链》的阅读;2. 人物、情节的分析;3. 创作一篇关于“现实与幻想”的作文。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教师简单地介绍《项链》这个文学作品的背景,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阅读《项链》:(30分钟)教师让学生阅读《项链》,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主题等方面。
小组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分享对《项链》的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讨论并分析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及情节发展。
个人分析:(15分钟)让学生个别思考和写下对故事中人物的评价、情节的分析,以及自己对主题的理解等。
准备作文:(10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准备一篇关于“现实与幻想”的作文。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或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写作。
朗读作文:(10分钟)学生可以上台或在班内逐一朗读自己的作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作文进行总结,强调文学作品的价值以及对学生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延伸:1. 设计一场文学剧,让学生将《项链》搬上舞台,通过表演来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化身为故事中的人物,展开对话和互动,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评估方式:1. 学生阅读理解的测验;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分析的质量;3. 学生的作文写作。
资源准备:1. 《项链》的文本材料;2. 阅读材料的复印件;3. 黑板或白板;4. 学生作文本。
3.3《项链》-高二语文中职(基础模块)教学设计
3.3《项链》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感受小说精巧的构思及波澜起伏的情节;2.把握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发展过程;3.探讨小说主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巧妙的构思,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剖析作者对整个事件与主要人物的认识。
三、教学设想职高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
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狭窄,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合作探究学习。
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学习较为被动。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
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本课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及热爱自然的热情。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她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但小资产阶级的她却生活在道德沦丧、生活糜烂、惟利是图的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她不可避免地染上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的习气。
她曾在一次舞会上出尽风头、备受青睐,却也为此付出了极不寻常的代价。
她就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经典之作《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个既可怜又可爱的女主角吧!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他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1870年,他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
战后退伍,先后在炮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
1.2 导数的计算 导学案(教师版)
§1.2导数的计算1.2.1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1.2.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一)内容要求 1.能根据定义,求函数y=c,y=x,y=x2,y=1x的导数.2.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3.会使用导数公式表.知识点1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原函数导函数f(x)=c f′(x)=0f(x)=x f′(x)=1f(x)=x2f′(x)=2xf(x)=1x f′(x)=-1x2f(x)=x f′(x)=1 2x【预习评价】思考根据上述五个公式,你能总结出函数y=xα的导数是什么吗?提示y=xα的导数是y′=αxα-1.知识点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原函数导函数f(x)=c f′(x)=0f(x)=xα(α∈Q*)f′(x)=αxα-1f(x)=sin x f′(x)=cos__xf(x)=cos x f′(x)=-sin__xf(x)=a x f′(x)=a x ln__a(a>0)f(x)=e x f′(x)=e xf(x)=log a x f′(x)=1x ln a(a>0,且a≠1)f (x )=ln xf′(x )=1x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f (x )=4x 5;(2)g (x )=cos π4;(3)h (x )=3x . 解 (1)f (x )=x 54,∴f ′(x )=54x 14; (2)g (x )=cos π4=22,∴g ′(x )=0; (3)h ′(x )=3x ln 3.题型一 利用导数定义求函数的导数【例1】 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f (x )=2 019x 2的导数. 解 f ′(x )=0limx ∆→2 019(x +Δx )2-2 019x 2x +Δx -x=0lim x ∆→2 019[x 2+2x ·Δx +(Δx )2]-2 019x 2Δx=0lim x ∆→4 038x ·Δx +2 019(Δx )2Δx =0lim x ∆→(4 038x +2 019Δx )=4 038x .规律方法 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条: (1)严格遵循“一差、二比、三取极限”的步骤.(2)当Δx 趋于0时,k ·Δx (k ∈R ),(Δx )n (n ∈N *)等也趋于0.(3)注意通分、分母(或分子)有理化、因式分解、配方等技巧的应用. 【训练1】 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y =x 2+ax +b (a ,b 为常数)的导数. 解 y ′=0lim x ∆→(x +Δx )2+a (x +Δx )+b -(x 2+ax +b )Δx=0lim x ∆→x 2+2x ·Δx +(Δx )2+ax +a ·Δx +b -x 2-ax -bΔx=0lim x ∆→2x ·Δx +a ·Δx +(Δx )2Δx=0lim x ∆→ (2x +a +Δx )=2x +a .题型二 利用导数公式求函数的导数 【例2】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y =sin π3;(2)y =5x ;(3)y =1x 3;(4)y =4x 3; (5)y =log 3x . 解 (1)y ′=0; (2)y ′=(5x )′=5x ln 5; (3)y ′=(x -3)′=-3x -4; (4)y ′=(4x3)′=(x 34)′=34x -14=344x; (5)y ′=(log 3x )′=1x ln 3.规律方法 求简单函数的导函数的基本方法: (1)用导数的定义求导,但运算比较烦琐;(2)用导数公式求导,可以简化运算过程、降低运算难度.解题时根据所给问题的特征,将题中函数的结构进行调整,再选择合适的求导公式. 【训练2】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 =x 13; (2)y =4x ; (3)y =sin x ; (4)y =15x 2.解 (1)y ′=(x 13)′=13x 13-1=13x 12; (2)y ′=(4x )′=(x 14)′=14x 14-1=14x -34;(3)y ′=(sin x )′=cos x ; (4)y ′=(15x 2)′=(x -25)′=-25x -25-1=-25x -75.方向1 利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方程【例3-1】 求过曲线y =sin x 上点P ⎝ ⎛⎭⎪⎫π6,12且与在这点处的切线垂直的直线方程.解 ∵y =sin x ,∴y ′=cos x , 曲线在点P ⎝ ⎛⎭⎪⎫π6,12处的切线斜率是:y ′|x =π6=cos π6=32.∴过点P 且与切线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为-23, 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 -12=-23(x -π6),即2x +3y -32-π3=0. 方向2 切线方程的综合应用【例3-2】 设P 是曲线y =e x 上任意一点,求点P 到直线y =x 的最小距离. 解 如图,设l 是与直线y =x 平行,且与曲线y =e x 相切的直线,则切点到直线y =x 的距离最小.设与直线y =x 平行的直线l 与曲线y =e x 相切于点P (x 0,y 0). 因为y ′=e x ,所以e x 0=1,所以x 0=0. 代入y =e x ,得y 0=1,所以P (0,1). 所以点P 到直线y =x 的最小距离为|0-1|2=22. 规律方法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相互垂直的直线斜率乘积等于-1是解题的关键.【训练3】 (1)求曲线y =cos x 在点A ⎝ ⎛⎭⎪⎫π6,32处的切线方程;(2)求曲线y =sin ⎝ ⎛⎭⎪⎫π2-x 在点A ⎝ ⎛⎭⎪⎫-π3,12处的切线方程.解 (1)∵y =cos x ,∴y ′=-sin x ,y ′|x =π6=-sin π6=-12.∴曲线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为y -32=-12⎝ ⎛⎭⎪⎫x -π6,即6x +12y -63-π=0. (2)∵sin ⎝ ⎛⎭⎪⎫π2-x =cos x ,∴y ′=(cos x )′=-sin x .∴曲线在点A ⎝ ⎛⎭⎪⎫-π3,12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 =-sin ⎝ ⎛⎭⎪⎫-π3=32.∴切线方程为y -12=32⎝ ⎛⎭⎪⎫x +π3,即33x -6y +3π+3=0.课堂达标1.已知f (x )=x 2,则f ′(3)等于( ) A.0B.2xC.6D.9解析 ∵f (x )=x 2,∴f ′(x )=2x ,∴f ′(3)=6. 答案 C2.函数f (x )=x ,则f ′(3)等于( ) A.36B.0C.12xD.32解析 ∵f ′(x )=(x )′=12x ,∴f ′(3)=123=36.答案 A3.设正弦曲线y =sin x 上一点P ,以点P 为切点的切线为直线l ,则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范围是( ) A.⎣⎢⎡⎦⎥⎤0,π4∪⎣⎢⎡⎭⎪⎫3π4,π B.[0,π)C.⎣⎢⎡⎦⎥⎤π4,3π4D.⎣⎢⎡⎦⎥⎤0,π4∪⎣⎢⎡⎦⎥⎤π2,3π4 解析 ∵(sin x )′=cos x ,∴k l =cos x ,∴-1≤tan α≤1,又∵α∈[0,π), ∴α∈⎣⎢⎡⎦⎥⎤0,π4∪⎣⎢⎡⎭⎪⎫3π4,π.答案 A4.曲线y =e x 在点(2,e 2)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 ∵y ′=(e x )′=e x ,∴k =e 2,∴曲线在点(2,e 2)处的切线方程为y -e 2=e 2(x -2), 即y =e 2x -e 2.当x =0时,y =-e 2,当y =0时,x =1. ∴S △=12×1×|-e 2|=12e 2. 答案 12e 25.已知f(x)=52x2,g(x)=x3,若f′(x)-g′(x)=-2,则x=________.解析因为f′(x)=5x,g′(x)=3x2,所以5x-3x2=-2,解得x1=-13,x2=2.答案-13或2课堂小结1.利用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可以比较简捷地求出函数的导数,其关键是牢记和运用好导数公式.解题时,能认真观察函数的结构特征,积极地进行联想化归.2.有些函数可先化简再应用公式求导.如求y=1-2sin2x2的导数.因为y=1-2sin 2x2=cos x,所以y′=(cos x)′=-sin x.3.对于正弦、余弦函数的导数,一是注意函数的变化,二是注意符号的变化.基础过关1.函数y=3x在x=2处的导数为()A.9B.6C.9ln 3D.6ln 3解析y′=(3x)′=3x ln 3,故所求导数为9ln 3.答案 C2.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若y=1x3,则y′=-3x4B.若y=3x,则y′=3x3C.若y=1x2,则y′=-2x-3D.若f(x)=3x,则f′(1)=3 解析由(x n)′=nx n-1知,选项A,y=1x3=x-3,则y′=-3x-4=-3x4;选项B ,y =3x =x 13,则y ′=13x -23≠3x3;选项C ,y =1x 2=x -2,则y ′=-2x -3; 选项D ,由f (x )=3x 知f ′(x )=3, ∴f ′(1)=3.∴选项A ,C ,D 正确.故选B. 答案 B3.已知f (x )=cos x ,f ′(x )=-1,则x 等于( ) A.π2B.-π2C.π2+2k π,k ∈ZD.-π2+2k π,k ∈Z解析 ∵f ′(x )=-sin x ,则sin x =1, ∴x =π2+2k π,k ∈Z . 答案 C4. 曲线y =x 2+1x 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设y =f (x ),则f ′(x )=2x -1x 2, 所以f ′(1)=2-1=1,所以在(1,2)处的切线方程为y -2=1×(x -1), 即y =x +1. 答案 y =x +15.若曲线y =x -12在点(a ,a -12)处的切线与两个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8,则a =________. 解析∵y =x -12,∴y ′=-12x -32,∴曲线在点(a ,a -12)处的切线斜率k =-12a -32,∴切线方程为y -a -12=-12a -32(x -a ).令x =0得y =32a -12;令y =0得x =3a . ∵该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S =12·3a ·32a -12=94a 12=18,∴a =64. 答案 646.已知f (x )=cos x ,g (x )=x ,求适合f ′(x )+g ′(x )≤0的x 的值. 解 ∵f (x )=cos x ,g (x )=x ,∴f ′(x )=(cos x )′=-sin x ,g ′(x )=x ′=1. 由f ′(x )+g ′(x )≤0, 得-sin x +1≤0, 即sin x ≥1, 但sin x ∈[-1,1],∴sin x =1,∴x =2k π+π2,k ∈Z .7.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y =5x 3;(2)y =1x 4;(3)y =-2sin x 2(1-2cos 2x 4);(4)y =log 2x 2-log 2x .解 (1)y ′=(5x 3)′=(x 35)′=35x 35-1=35x -25=355x2. (2)y ′=⎝⎛⎭⎫1x 4′=(x -4)=-4x -4-1=-4x -5=-4x 5. (3)∵y =-2sin x2⎝⎛⎭⎫1-2cos 2x 4 =2sin x 2⎝⎛⎭⎫2cos 2x 4-1=2sin x 2cos x2=sin x , ∴y ′=(sin x )′=cos x .(4)∵y =log 2x 2-log 2x =log 2x ,∴y ′=(log 2x )′=1x ·ln 2. 能力提升8.函数f (x )=x 3的斜率等于1的切线有( ) A.1条 B.2条 C.3条D.不确定解析 ∵f ′(x )=3x 2,设切点为(x 0,y 0),则3x 20=1,得x 0=±33,即在点⎝ ⎛⎭⎪⎫33,39和点⎝ ⎛⎭⎪⎫-33,-39处分别有斜率为1的切线.答案 B9.已知直线y =kx 是曲线y =e x 的切线,则实数k 的值为( ) A.1e B.-1e C.-eD.e解析y ′=e x,设切点为(x 0,y 0),则⎩⎪⎨⎪⎧y 0=kx 0,y 0=e x0,k =e x 0,∴e x 0=e x 0·x 0,∴x 0=1,∴k =e. 答案 D10.曲线y =ln x 在x =a 处的切线倾斜角为π4,则a =________. 解析 ∵y ′=1x ,∴y ′|x =a =1a =1. ∴a =1. 答案 111.若y =10x ,则y ′|x =1=________. 解析 y ′=10x ln 10,∴y ′|x =1=10ln 10. 答案 10ln 1012.已知抛物线y =x 2,直线x -y -2=0,求抛物线上的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解 根据题意可知与直线x -y -2=0平行的抛物线y =x 2的切线,对应的切点到直线x -y -2=0的距离最短,设切点坐标为(x 0,x 20),则y ′|x =x 0=2x 0=1,所以x 0=12,所以切点坐标为⎝ ⎛⎭⎪⎫12,14, 切点到直线x -y -2=0的距离d =⎪⎪⎪⎪⎪⎪12-14-22=728, 所以抛物线上的点到直线x -y -2=0的最短距离为728.创新突破13.设f 0(x )=sin x ,f 1(x )=f 0′(x ),f 2(x )=f 1′(x ),…,f n +1(x )=f n ′(x ),n ∈N ,试求f 2 019(x ). 解 ∵f 1(x )=(sin x )′=cos x ,f 2(x )=(cos x )′=-sin x ,f 3(x )=(-sin x )′=-cos x ,f 4(x )=(-cos x )′=sin x ,f 5(x )=(sin x )′=f 1(x ),f 6(x )=f 2(x ),…,∴f n +4(x )=f n (x ),可知f (x )的周期为4,∴f 2 019(x )=f 3(x )=-cos x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教案(精选)
阅读分享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 收获。
阅读记录
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感受,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生活动设计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人物情感
分组分角色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 个小组内分配好角色,如 “我”、“妈妈”、“爸 爸”等。
朗读指导
教师先范读,引导学生注 意语音语调、情感表达, 然后让学生分角色验课文中人物的情 感变化,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
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交流想法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教案( 精选)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与辅导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特点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 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童话世界的
美好。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懂得珍惜生活中的
美好事物。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课文解读与重点难点分析
课文解读
《项链》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通过描述小主人公用彩色的项链装点自己的故事 ,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提高 教学效果。
06
作业布置与辅导
针对本课知识点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
让学生将本课学习的生字词抄写数遍,以加深记 忆。
丰子恺《渐》导学案(教师版)
《渐》导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2、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并从中获得人生启示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4、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重点难点】1、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及写作目的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知识链接】丰子恺(1898-1975)名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
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着有《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率真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着作。
丰子恺禀赋极高,多才多艺,擅长美术音乐,又工散文。
日本一位评论家曾用“鹤立鸡群”来评价他的散文,比喻他在当时上海作家中的特殊地位。
皈依佛教之后,他的为人,从行为到思想,都深受佛家的影响。
他的散文集名为《缘缘堂随笔》,缘缘堂是丰子恺居所的名字,从这个名字可见出他的人生取向。
他一生淡泊,洁身自好,自称占据他的心灵的,唯有“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他的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和颖悟。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客居天津。
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号弘一。
在时间这个话题里,朱自清拈出一个“匆匆”,丰子恺则拈出一个“渐”字,作成一篇好文章。
《渐》是《缘缘堂随笔》的开卷首篇,在所有的丰子恺散文选本中都是必录的首选。
就是在这第一篇里,丰子恺业已为自己平生的文章定下了调子,入渐知微,这便是丰子恺全部文字的品貌和格调。
一、生字词纨绔子弟wán kù 围炉拥衾qīn (被子)佣工yōng 刑笞chī轧(gá)(结交)朋友倾轧(yà)(排挤)轧(zhá)钢牛犊dú二、找关键句,理清文章思路。
①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项链 导学案
《项链》导学案修订:吴桂花审核:李冬梅一.学习目标1.体会小说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体会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及对其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2.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触摸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理解作品的主旨。
二.课文助读1.走近作者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1870年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
战后退伍,先后在海军部,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库中罕见的珍品《羊脂球》而登上文坛,从这开始到1889年的十年间,有短篇小说约三百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它一些作品.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
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
2.写作背景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当时正是法国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代,大资产阶级依靠疯狂的掠夺和残酷的剥削走向垄断,他们过着奢侈的生活,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极不稳固,他们“升级”为大资产阶级者寥寥无几,而破产沦为平民阶层的越来越多,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非常脆弱。
3.学法指导:(一)如何概括小说的主题内容。
(1)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2)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二)小说阅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角度去理解、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一般可从四方面: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链年级:高一编写:蒋洁修改吕晓花审定:高一备课组日期:2013-3-19【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和阅读“知识链接”中的有关材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通过“课前独学——课堂交流——反思总结”等环节,概括主要情节,学习本文情节构思的巧妙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物心理,从人物的命运变化中感悟人生的真谛,避免陷入人生的误区。
【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十九世纪法国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的巨匠。
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短篇名作有描写法国人民的普法战争中的爱国感情、揭露资产阶级的怯懦无耻的《羊脂球》《菲菲小姐》《两个朋友》和《米龙老爹》;有同情劳动人民遭遇的《阿马布尔老爹》《一个长工的故事》和《归来》;有描写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人们的腐蚀的《我的叔叔于勒》;有讽刺小职员的虚荣心的《勋章到手了!》;还有揭露资产阶级荒淫糜烂生活的《戴家楼》等。
其中《羊脂球》为他的代表作品;《项链》是莫泊桑脍炙人口的短篇名作之一。
二、关于伏笔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通常是“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伏笔的作用: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学习过程】奢.华(shē)契.约(qì)惊骇.(hài )誊.写(téng)租赁.(lìn)请柬.(jiǎn)寒伧.(chen)艳羡..(yàn xiàn)惊惶.失措(huáng)自惭形秽.(huì)面面相觑.(qù)惆怅..(chóu chàng)倾倒..(qīng dǎo)帐簿.(bù)褶.皱(zhě)3、解释词语:(1) 自惭形秽:因为自己的样子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2)怨天尤人:指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责怪别人。
尤:责怪。
(3)面面相觑:现出惊惧或无可奈何相互望着的样子。
【整体感知】1、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请仔细阅读全文,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按照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写出小说的情节内容。
(B级)请写出小说的情节内容:序幕:玛蒂尔德很不满意自己的生活现状,内心很痛苦,她对豪华的生活想入非非。
开端:玛蒂尔德夫妇拿到教育部参加舞会的请柬,兴奋之余却因没有名贵的服饰来参加盛会而感到苦恼。
发展:玛蒂尔德向有钱的好友借来了名贵的项链参加舞会,在舞会上尽情狂欢,出尽了风头,回家时却发现项链丢失了,夫妇俩借钱买了项链还给福雷斯蒂埃太太,从此玛蒂尔德过上了穷人的生活。
高潮(结局):十年辛酸,玛蒂尔德终于还清了债务,却被告知,自己当时向好友借来的项链是假的。
2、线索是贯穿在小说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它能体现情节的内在联系,有利于突出中心思想。
想一想本文的情节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的?请你列出这篇小说的线索脉络。
(B级)本文是以(项链)为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脉络: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品读鉴赏】1、这篇小说构思精巧,一波三折,情节发展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伏笔,为情节的发展设好铺垫。
请你从原文中找出一二处,细细体会伏笔手法的妙处。
示例:伏笔一:小说第6段提到玛蒂尔德“有一个有钱的女友,那是她学校读书时的同学”这一点,为后面玛蒂尔德去向好友借项链也埋下了伏笔。
伏笔二:文中着力描写玛蒂尔德在舞会上狂欢,这个情节就是为后文写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埋下伏笔,正因为有舞会上的狂欢和陶醉,所以项链丢失了却没有及时发现,导致后来发现了却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情节设置就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了。
伏笔三:福雷斯蒂埃太太让玛蒂尔德自己挑选项链,暗示它并不贵重;珠宝店老板称:只售出了匣子,未售出项链,也为项链是赝品这一结局留下余地。
而这些暗示,其目的都不在于“衬托”结尾的“意外”,而仅仅在于使这“意外”的结尾更加“合乎情理”。
这就是作者为这个结局埋下的伏笔。
……2、文章写到玛蒂尔德赔偿了项链,还清了债务,故事似乎可以完结了,为什么又要在结尾处交代项链是假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B级)这样的结局对玛蒂尔德的虚荣是绝妙的讽刺。
她一夜舞会狂欢却为此付出了青春的代价,这正是作者对爱慕虚荣的人的一个有力的警告。
文章的结局是实在的,但同时又是空白的。
实在是指明确了项链是假的,空白是指我们不知道玛蒂尔德到底想了些什么。
结局戛然而止,留下想象的空间,留下悬念,留有余味。
【拓展迁移】5、阅读下面的文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雪夜(星新一)雪花象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
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
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
”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
”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
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
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
你就别操这份心了。
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
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
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
”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
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别问是谁。
老实点,不许出声!”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
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少罗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
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
”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
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
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
”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
”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
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
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
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
快给警察挂电话……”很快,警察们赶来了。
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
害得我一脚踩空。
真晦气。
”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
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
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
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
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
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请找出这篇文章中的伏笔,说说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包含内容符合生活的本质,也含着小说在结构上潜伏着这种发展趋势的可能性。
老人的儿子早就不在,这在小说的前文已经埋下了伏笔。
日本的冬天,下大雪,两位老人在烤火,并不时往火盆里加炭,可他们的儿子,竟一个人“夜以继日”地在楼上“苦读”,老人最应关心的不是“给他送茶”,而是关心他冷不冷。
那种发出吱吱呀呀声音的“陈旧的楼梯”上面,是不大可能烧火取暖的。
再者,两个老人年龄那么大,“干枯的手”,“蹒跚”地走路,在强盗面前坦承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
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孩子不应当仍然处在读书(看样子是中小学)的年龄,而应当参加工作了。
当然在警察揭晓之前,强盗的惊讶更是道出了蹊跷:“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
害得我一脚踩空。
”细心的读者还是可以从“正常”中看出“不正常”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