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明区域1
早期文明区域

地理位置: 东临大西洋 西濒太平洋 远离欧亚大陆
中美洲丛林 种植玉米
奥尔梅克文明
被称为“印第安文明之母”
玛雅文明
自从1839年美国人约翰· 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热 带丛林第一次发现玛雅古文明遗址以来,世界各国 考古人员在中美的丛林和荒原上共发现了170多处 被弃的玛雅古代城市遗迹,这个神秘的民族在南美 的热带丛林建造了一座座规模令人咋舌的巨型建筑。 雄伟壮观的提卡尔城,其电脑复原图出现在人们面 前时,许多现代城市的设计师也自叹弗如。
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
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希腊语的意思是两河 之间的土地,亦称“两河流域”。
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 悬园。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 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
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 建的。现已不存。
古埃及象形文字 (纸草文字)
太阳历
•
在公园3000年代,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
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他
们把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大约在6月15日,潮
头在孟菲斯)定为一年之开始,这一天在下埃及天狼
星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地平线上。只会的埃及人还
根据尼罗河和谁的涨落和作物的生长规律,将一年分 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没已集结为4个月,公 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5天称为“闰日”,作为节 日,如此全年365天。
•
遗憾的是,这种历法比现行的阳历要少6个小时,
每隔4年就误差一天,每隔120多年将有1个月的出入
。如此累进,400余年后,将会周而复始。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如何理 解?
• 因为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首先,尼罗河是埃及唯一的水源,若无 此水,埃及人将无法生存;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一、认知早期文明的区域1.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西亚的__ __、北非的__ __、南亚的__ __和__ __、东亚的__ __和__ __,以及欧洲的__ __地区。
2.早期文明的两大类(1)____。
古代四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都发源于___,称为“大河文明”。
(2)____。
欧洲文明(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发源于____(即源于海洋),称为“海洋文明”。
3.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环境(1)北非(古代埃及文明):在埃及东北部的茫茫沙漠中,尼罗河蜿蜒北流。
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
国家在更大规模上利用尼罗河发展灌溉农业。
(2)西亚(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的河水定期泛滥,土地肥沃。
但因这一地区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也不稳定,两河沿岸的农业更多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
(3)南亚(古代印度文明):肥沃的土壤和丰沛的河水使得这里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4)东亚(古代中国文明):远古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丰富,地势平坦,易于开垦和耕作;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充沛,水网密布,气候温暖,适于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5)欧洲爱琴海地区(古代希腊文明):海岸线崎岖,天然良港众多,岛屿星罗棋布。
二、辨识早期文明的异同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标志:___的出现,____的产生,____的出现。
三、探究文明繁荣的原因——比较古代四大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思维延伸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相同点?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属于大河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水源充足,水力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都位于北纬30°附近,属于北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2.东、西方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有何不同?从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不同: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西方文明以海洋为依托。
道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起决定作用,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强。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崇实中学2024_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75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6课。
5.难度系数:0.8。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文明()A.利用地理屏障,少有外族入侵B.源于大河流域,具有农业优势C.创造象形文字,传承文明火种D.确立宗教信仰,展现法老权威2.古埃及人在采集修筑金字塔的石头时,会让奴隶在岩石上使用铜和青铜的凿子打眼,然后插上木楔,灌上水。
当木楔子被水泡胀,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
这体现了()A.埃及文明的先进B.劳动人民的智慧C.奴隶的辛酸血泪D.法老的无上权威3.受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影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修建金字塔的都是奴隶。
后来,埃及考古学家哈瓦斯经过考古发现,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遗址中有许多建造者的坟墓。
哈瓦斯认为地位低下的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墓旁边。
因此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而是平民。
对此,我们可以得出()A.考古发现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B.《历史》写作时间离古埃及更近更真实C.历史事件因时代久远变得扑朔迷离D.历史在学者的修正中不断接近真实4.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一课之后,搜集了下列三则材料。
根据文字说明,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倘自由民损毁其他自由民的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早期中华文明(附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早期中华文明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3•葫芦岛一模)考古学家在辽宁西北部牛河梁遗址中发现了女神庙遗迹,以神庙祭坛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众多积石冢组成的基群。
女神庙、祭坛、积石冢都是一种特权象征,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原始先民的手工艺水平精湛
B.代表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
C.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D.产生了等级分化和神权色彩
2.(2023•郑州模拟)据记载,启继承酋长以后,还是有氏族评议会的存在,所谓一享群后于钧台,再享群后于夏都,正是举行氏族评议会的说明。
又当启伐有扈时,他召六卿而申之曰:“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这是当时仍有共同墓地与共同祭祀之说明。
这表明夏朝社会()
A.出现了王位世袭B.族群的矛盾相当尖锐
C.仍然是聚族而居D.具有了国家初始形态3.(2023•广西模拟)“母弟”在西周文献中一般指的是国君或嫡长子的同母弟。
周代继承制以父死子继为主,但若继宗之子不在,母弟或母弟之子就可以成为大宗宗子。
从文献记载来看,在没有争位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母弟或其子继位合情合理,为宗族所接受。
据此可知,这一继承制度()
A.促进了统治秩序的稳定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C.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D.破坏了宗法分封的原则4.(2023•湖南模拟)下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
表中现象反映了()时间遗址出土情况距今8000年前后河南舞阳贾湖随葬骨规形器、骨律管(骨
笛)等可能用于观象授时的
天文工具距今6000年左右河南汝州阎村基中陪葬的一件陶器上彩绘
了具有战争纪念碑性质的
第1页(共29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3、古印度文明 (1)兴起与发展:
◆公元前3千纪, 古印度文明诞生
◆公元前6世纪,恒河 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3、古印度文明
(2)政治:种姓制度
“当他们分割普 鲁沙时,其口为婆 罗门,由其双臂造 成罗惹尼耶(刹帝 利),其双腿变成吠 舍,从其双脚生出 首陀罗。”
——崔连仲等选译《古 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 史料选辑》
③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阶级关系
④法典明显保护贵族利益,存在严重阶级歧视,是不平等的,
⑤古巴比伦王国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知识拓展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 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 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 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 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 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4、古希腊文明 (3)文化:
①神话、悲剧、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② “史学之父”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 ③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问题探究一:完成表格,分析人类文明出现的共同特征;思考文明的标志是什么?
类型
①《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②佛教产生;
③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 “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小麦 (高产)
趣味仿写:仿写上面的五种文字,谈谈你在书写中的感受。
古西代亚 古2古经-1代希小-4埃 腊 组比及、讨较—罗论古—马,代:得尼埃历出罗及法的河、方结流美亚势古面论域索平平代成是巴就:不原坦比不达,伦高、米地古代印(度、新古肥月代希沃沃腊地的地)理特征充,足分析自然环境对便早期利区域文明的影响。小(麦富足)
经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土壤 灌溉 交通条件 农作物
早期区域文明大型工程的比较
地势 条件 多山、平原少,地势崎岖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在历法方面的不同点:
水源
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夏商周)在历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相比之下 ,在数学、哲学等诸多方面成就贡
古代 献这爱突些琴出 早 海的期西古区部希域腊文、明罗在马地冲地在理积势历位法置平平方和原坦面环却境、鲜上有有作什肥营为么沃养?异这同(的与?富淤他们于泥所)处的地理充环足境和生产活动有便什利么联系? 埃及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肥沃(富于营养的淤泥)
环境特征
大河流域、海洋
海 古希腊——地中海东部
洋
爱琴海西部
文 明
古罗马——地中海
古希腊、罗马:历法方面成就不高
探究仔细观察表格内容,说说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这 这些早期区域文明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什么异同?
爱琴海西部 古希腊、罗马:历法方面成就不高 为什么东西方文明会出现这样的差别?这与他们所从事的生产劳动、经营活动有什么关系?(提示:农业文明较稳定,人们易束缚在
探究
这些早期区域文明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
什么异同?
经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北半球 为农什业么 生东产西中方,地文不理明问位会政置出治现,这国样家的管差理别易?形这成与专他制们、所保从守事的的特生点产,劳那动相、比经之营下活,动商有业什文么明关在系国?家(管提理示 方:面农又业易文形明成较怎稳样定的,特人点们?易)束缚在 温带地区 在大河流域发源的文明,农业发达而且稳定,当地的人们会不会有这样的需求去简化笔画,创造字母文字?举一例子来证明你们的观
《早期文明区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早期文明区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早期文明区域的概念,能够区分不同文明区域的特点和发展历史;2. 掌握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等基本情况;3. 了解早期文明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4. 能够分析早期文明区域的影响和意义,探讨文明交流和融合的历史进程。
二、教学内容:1. 早期文明区域的概念和发展历史;2. 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3. 早期文明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4. 早期文明区域之间的交流和文明融合。
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导入与概念介绍- 通过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源介绍早期文明区域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早期文明区域的重要性及其研究意义。
2. 第二至三课时:不同文明区域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早期文明区域,研究其特点和发展历史;- 各组展示研究成果,学生彼此交流分享。
3. 第四至五课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 利用地图、地理工具等资源,介绍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 学生完成相关地理问答,加深对各文明区域的了解。
4. 第六至七课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分组研究各早期文明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撰写小组报告,交流讨论各文明区域的不同之处。
5. 第八至九课时:文明交流和融合- 引导学生分析早期文明区域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了解文明交流的重要性;- 总结早期文明区域的影响和意义,展示个人理解和见解。
四、教学评估:1. 口头表达: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研究成果、提出问题和观点;2.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笔记、报告等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能力:设置小型实践活动或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地图等资料;2. 地理工具:帮助学生了解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情况;3. 图书馆资料:提供学生更多关于早期文明区域的书籍、论文等资源。
8.2.1早期文明区域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古埃及人就开渠
古 埃
筑坝,兴修水利,
及 壁
在肥沃的土地上画辛勤耕源自。(2)城市遗址: 孟菲斯城
(3)文明表现: ①农业聚落的形成;
②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③文字的发明。(象形文字)
象纸
④国家的出现与统一:
形草
距今5500年前后;距今5100年前后。文 字
文 书
3、印度河、恒河流域(距今约4500年)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②河流: 黄河、长江
③土壤:
肥沃
(2)城市遗址: 仰韶、龙山 龙山文化遗址 仰韶村文化遗址
(3)文明代表: ①出现国家(夏); ②出现阶级分化现象; ③出现文字。(甲骨文)
从纬度和温度带角度描述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 的共同特征?试分析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形成 的有利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
4500年
4000年
地点 西亚
非洲
南亚
东亚
自然 环境
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遗址 代表 乌鲁克
孟菲斯
摩亨佐• 达罗
仰韶、 龙山
文明 表现
出现城市、国家、文字、阶级等。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2、尼罗河流域(距今约5500年)——古埃及
(1)自然环境 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②河流: 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 ③土壤:
泛滥后肥沃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①尼罗河泛滥给
两岸农田带来了
一层肥沃的土壤。
②当河水退却,
N400
N300
N200
大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场景
这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地 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及形成的先 决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教学设计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将采用讲授、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和古希腊文明的基本情况及其文明成果;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文明之间的异同;案例研究法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明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项目导向学习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如“这些文明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它们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或微信群,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和疑问。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自行阅读PPT内容和视频资料,初步了解各文明的特点。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3.分析文章作业:
-批改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对比分析古埃及和古印度的农业发展情况,并能够探讨其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反馈建议:针对分析文章中的问题,如论述不全面、逻辑不清晰等,给予具体的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论述能力。
4. PPT展示作业:
-批改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设计一份关于古代文明之间的异同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的PPT展示。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如比较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的异同。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学生阅读《古代埃及文明》等书籍,观看相关纪录片,进一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反馈建议:针对PPT展示中的问题,如内容不完整、设计不美观等,给予具体的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设计和展示能力。
早期文明区域汇总

2、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距今4500年前后,印 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 市国家。那时人们已 经学会修筑堤坝,引 水灌溉农田,种植棉 花,还通过海路与其 他地区进行频繁的贸 易、当时,印度河流 域有100多座城镇,其 中,位于今天巴基斯 坦境内的摩亨佐达罗 城,规模庞大,遗址 保存完整。
和乌鲁克等古城遗址比较一下,说说早 期城市遗址有哪些共同特征?这说明了 什么?
现的最早象形文字。该文化至晚期,商人、祭祀和书吏等阶级,国家政
社会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氏族制 权,有组织的宗教和新的社会秩序
开始瓦解,并逐步向阶级社会过渡。也初露端倪。而且,他们还发明了 主要分布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文字。
当农夫收回的谷物远远超过了他们日常生 活的需要后,社会上层慢慢形成了依靠农 夫养活的手工业者,商人祭祀和书吏等阶 级,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和新的社会 秩序也初露端倪。而且,他们还发明了文 字。
2.:文字
苏美尔人图画文字后来演变 为楔形文字
3.城市
读图8—17 找出古城 乌尔、乌鲁克
二、 尼罗河流域大地上出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你将黑夜引导到白天, …… 你给家家户户带来了光明!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 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 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 吸。”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为什么?
距今6000年 出现象形文字 距今5500年 建立了国家 距今5000年 初步统一
公元前15世纪形成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 公元前6世纪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解读埃及金字塔建筑之迷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1)

图画文字比较具体,楔形文字比较抽象
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1、两河流域的环境特点: 两河流过,土地肥沃, 利于农业生产 2、文字: 苏美尔人图画文字后来演变为楔形文字
3、城市: 乌尔、乌鲁克
(读图8—17 找出)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提示:地理位置、气候
前3500年 出现城镇、 神庙、宫 殿和文字。
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 前16世纪被外族灭亡
前 4000
前 2000 公元 元年
古代文明早期城市
保护我们的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在呻吟:伊拉克战争中,两 河流域文明遭严重破坏。连年的战火和经济制 裁,使人很难把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楔形文字 和伊拉克这个名称联系起来,仿佛伊拉克只是 一个遍地沙漠点缀着几口油井的国家。
前6世纪起半岛逐渐统一
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 育王基本统一,宣 布佛教为国教。
阿 育 王 狮 子 柱 头
青铜舞蹈演员像 (摩亨佐· 达罗出土)
种姓制度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太阳历 在公园3000年代,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和 谁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 历法。他们把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大约在6 月15日,潮头在孟菲斯)定为一年之开始,这一 天在下埃及天狼星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地平线 上。只会的埃及人还根据尼罗河和谁的涨落和作 物的生长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 季节,没已集结为4个月,公12个月,每月30天。 年末5天称为“闰日”,作为节日,如此全年365 天。 • 遗憾的是,这种历法比现行的阳历要少6个小 时,每隔4年就误差一天,每隔120多年将有1个月 的出入。如此累进,400余年后,将会周而复始。
张 综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探究 早期文明区域政治制度的比较
都是阶级社会,这些机构与制 度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但西方相对民主
探究
早期文明区域文化的比较
西
东
方
方
重
重
视
视
精
农
神
耕
、
文
社
化
会
生
活
探究与讨论
从以上诸分项中,哪些可
以作为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主
要(共同)标志?
阶级的分化、国家的出现和 文字的发明,都是人类迈进文明 时代的重要标志。
地理环境上:中国临近大河;古希腊则 是靠近海洋
政治上:中国分封制;古希腊为城邦民 主制
经济上:中国重视农耕;古希腊重视工 商业
文化上:中国重视农耕文化;古希腊重 视精神和社会生活
……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 古代印度 中国(夏 商 周) 西方(古希腊罗马)
文字 大型工程
城市 国家机构与制度
文化等方面
以上关于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观点, 你赞同哪些?并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规律3:P27前言末句。 不赞同1.地理环境不是诸侯争霸、竞争格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也不是百家争鸣和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
赞同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大变革,即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 形成。社会动荡时期,各国统治者为在争霸斗争 中获胜,纷纷重要才学之士,一大批文化人被网罗在诸 侯门下。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和文化的繁荣。 赞同3.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在当时都 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 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推动着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觉醒。 赞同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如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改革, 提倡法治,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早期文明区域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早期文明区域》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早期文明的定义和特征。
2. 了解早期文明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和文化特点。
3. 掌握早期文明区域的重要文明,如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等。
4. 分析早期文明区域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早期文明的定义和特征早期文明是指在人类历史上早期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社会组织形式。
早期文明的特征包括发展了农业经济、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创造了文字、开展了城市建设等。
二、早期文明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和文化特点1. 古埃及- 位于尼罗河流域,气候炎热湿润,土地肥沃。
- 阿拉伯人、非洲人和欧洲人等族群居住在此地,形成多元文化。
- 神权政治是古埃及的特点,法老被视为神的化身,统治全国。
2. 美索不达米亚- 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 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建立了早期的城邦和王国。
- 阿卡德人、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等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形成多元文化。
3. 印度河流域- 位于印度次大陆北部,孟加拉湾和印度洋之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 良渚文化和哈拉帕文化是此地的代表,发展了灌溉农业、城市建设和商业贸易。
- 印度教和佛教在此地发源,对后世印度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4. 中国黄河流域- 位于中国东部,黄河和长江流经此地,气候多变,土地肥沃。
- 夏、商、周等朝代在此地兴起,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 《易经》、《诗经》、《论语》等经典著作在此地诞生,影响了中国5000年的文化发展。
三、早期文明区域的重要文明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古埃及- 建立了金字塔和斯芬克斯等宏伟建筑,代表了古埃及的建筑技术和文化成就。
- 发展了法老制度和宗教体系,奠定了古埃及的政治基础和文化传统。
2. 美索不达米亚- 发明了楔形文字和圆筒印章,创造了文字的书写系统,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
- 建立了苏美尔、阿卡德和巴比伦等古国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人类早期文明中,一直延续至今的是()。
A.中华文明B.印度文明C.埃及文明2.古埃及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字母文字3.中国人认为红色象征着喜庆、幸运,所以在节日与婚礼中喜爱穿上红色的衣服;西方人则认为红色代表冲动、动乱,所以对红色的使用非常谨慎。
由此可以看出()。
A.西方人的审美观是错误的B.中国人的观点是落后的C.不同国度的人们习俗是不同的4.早期文明都出现于()。
A.群山山脉B.大河流域C.高原地区5.我们出国旅游时,除了要关注当地的天气状况、名胜古迹等。
你认为还要尽可能地了解并尊重这个国家或地区的()。
A.风俗文化B.交通状况C.人口数量D.经济状况6.()令人着迷的舞蹈,探戈、桑巴、恰恰、伦巴等。
A.北美洲B.南美洲C.拉丁美洲7.探戈是()的舞蹈。
A.中国B.夏威夷C.拉丁美洲8.下列对早期文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部B.甲骨文是美国人发现的C.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之间的地方被称为“两河流域”D.古印度人在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驯养动物、种植谷物和棉花9.原始农业的发展表现为()。
A.从采集到农耕B.从畜养到渔猎C.从使用石器到青铜器D.开始使用火把10.《汉谟拉比法典》珍藏在()。
A.北京的故宫B.巴黎的卢浮宫C.古埃及金字塔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作为一种文化,适应于各地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的意思是()。
3.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适应于各地自然环境的要求,与()融为一体,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的反映。
4.人类古代文明成就(),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的。
古代文明的()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位置 西方 文明 的摇 篮 (希 腊)
文明代表
西 方 古 典 文 罗马 明 帝国 的兴 衰
西方 文明 之源
位置 西方 文明 的摇 西 篮 方 (希 古 腊) 典 罗马 文 帝国 明 的兴 衰 西方 文明 之源 地中海东 部的巴尔 干半岛, 东临爱琴 海
文明代表 城邦 雅典:克里斯提尼时期,伯利克里 时期,民主制度,陶片放逐法 斯巴达 马其顿建立亚历山大帝国(欧亚非)
1、中纬地区属于温带,气候适宜,该地区不 会太冷也不会太热。 2、这些文明区域临近大河流域,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3、除了岛屿的克里特文明之外,其他文明区 域都位于河谷和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 地肥沃,利于农业发展与人类居住,能够 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 4、克里特岛自然环境优越,农业以谷物、橄 榄、葡萄为主,同时也充分利用海洋优势 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区域的繁荣。
意大利半 罗马共和国:共和制,斯巴达起义 岛中部 罗马帝国:屋大维,帝制,罗马和 平时期,基督教 (欧亚非)
西方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哲学、科学、戏剧、 之源 体育、文学 古代罗马文明:《十二铜表》,罗 马法,拉丁字母,罗马建筑
自然环境因素
为什么早期文明都发布在中纬地区?为 什么都临近大河?(为什么这些地域会 成为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四、说一说各大文明在大型工程和 城市建筑上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略
探究文明繁荣的原因
1、地理位置:利用农业发展,商业发展 2、国家制度:巩固统治地位,维护社会秩序 3、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文化发展: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5、宗教:为文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亚在历法上 有什么异同,哪些方面对现代产生 了影响?
古代埃及历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是根 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制定的历法。古代西 亚的历法是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制定 的,叫太阴历。现在人们所使用的“星期” 就和古代西亚的太阴历的一星期制定一样, 一年分为12个月也和太阳历里的一样。
早期文明区域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为什么?
距今6000年 出现象形文字 距今5500年 建立了国家 距今5000年 初步统一
公元前15世纪形成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 公元前6世纪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解读埃及金字塔建筑之迷
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史书(希罗多德的著作 )的记载,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 的。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 木,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 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 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 高就是金字塔。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 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当然 ,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 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
遗憾的是,这种历法比现行的阳历要少6个小时,
每隔4年就误差一天,每隔120多年将有1个月的出入
。如此累进,400余年后,将会周而复始。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如何理 解?
• 因为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首先,尼罗河是埃及唯一的水源,若无 此水,埃及人将无法生存;
• 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 生长规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 阳历,取得了其他方面的成就;
苏美尔人图画文字后来演变 为楔形文字
P104苏美尔人最早发明的文字是图画 文字,后来演变为楔形文字,区别?
• 苏美尔人的图画文字与楔形文字相比, 前者表示的是与它形象类似的事物,比 较直观、容易理解,而后者与它所指称
图画的事文物字在比形较象具上体没,有楔对应形关文系字,比比较较抽抽象
第六课《早期文明发祥地》教学课件

27
阿拉伯数字是由哪个 国家的人发明的?
阿拉伯数字其实是由勤劳智慧 的印度人所发明创造的
28
知识卡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
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 通用的定位计数。“零”的使用使十 位进法更加完善,意义重大!
两河流域人种植谷物的印章
18
印度河、恒河流域的文明
古印度人在印度河、恒河流域 驯养动物、种植谷物和棉花。
古印度人驯养动物的印章
19
这些大河流域是人类早期文明 的发祥地,因此这些国家也成了 早期的文明古国,连同中国,一 同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20
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它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如箭头、鱼叉、鱼钩)
种植植物:栗、蔬菜
种植植物:水稻
饲半养业坡:饲人养和猪狗河、姆打猎渡捕鱼人已经处于农饲养耕业时:猪代、狗,他、水们牛过上定居 原生始手活工业的:最制作主彩要陶和原乐器因;正半坡是居他民使们农原始业手生工业产:陶的器发、玉展器。和乐器;会雕刻,
用原始的织机,织成麻布,制成衣服
懂得使用天然漆。
16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北部。尼罗河自 南向北从这里流过,留下一条狭长的河 谷。并在出海口形成一片广阔的三角洲 ,这是古埃及人的家乡。古代埃及人利 用尼罗河河水灌溉沿岸和三角洲平原的 农田。他们栽种大麦、小麦和亚麻等作 物,把尼罗河流域建成了“粮仓”。
17
两河流域的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之间的 地方被称为“两河流域”。生活在这 里的人们在和洪水的斗争中,学会了 修堤坝、引渠灌溉、发展农业。
中国的甲骨文
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21
甲骨文、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早期文明区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早期文明区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各个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历史背景;2.掌握各个早期文明区域的典型代表文明及其特点;3.比较各个早期文明区域的异同,探讨早期文明的共同特征;4.培养学生对早期文明的兴趣,激发学习历史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早期文明区域的概念与特点;2.美索不达米亚文明;3.埃及文明;4.印度河流域文明;5.中国古代文明;6.希腊罗马文明。
三、教学方式1.讲授:教师介绍各个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典型代表文明;2.讨论:学生就各个早期文明区域的异同展开讨论,并比较其特点;3.展示: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个早期文明区域的遗迹及文物。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引入与导入1.教师介绍课程内容及目标,引导学生对早期文明的兴趣;2.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早期文明区域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课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1.教师讲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展历程及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贡献及影响。
第三课时:埃及文明1.教师介绍埃及文明的特点及文化遗产;2.学生就埃及文明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展开讨论。
第四课时:印度河流域文明1.教师讲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及灭亡原因;2.学生分组研究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城市规划及社会结构。
第五课时:中国古代文明1.教师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及传统文化;2.学生通过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性遗址,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第六课时:希腊罗马文明1.教师讲解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及西方文明的基石;2.学生就希腊罗马文明的政治体制、艺术风格等展开讨论。
五、课堂作业1.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早期文明区域,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包括该文明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2.学生组织展示活动,展示自己对早期文明区域的研究成果。
六、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主动参与讨论、展示以及对早期文明区域的理解;2.作业表现:包括研究报告的深度、展示的创意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主题一 多元共存的早期文明

答案:C 解析:马其顿将士不认为君主是神,因此遵循传统风俗不跪拜亚 历山大,体现了古希腊的人文思想,亚历山大也没有用自己的权势强 迫马其顿将士服从,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表现, C项正确; 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排除A项; 亚历山大作出让步,君臣矛盾并未激化,排除B项; 出征前和出征后,马其顿将领都不跪拜亚历山大,而且不能以是 否跪拜来判断亚历山大的统治是否稳固,排除D项。
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罗马凯旋门作为古罗马建筑的显著特色, 其与亚述帝国和安息帝国的宫殿门建筑样式类似,这说明三者之间存 在建筑艺术的融合,A项正确。
3.(2023·湖南高考——命题点:古罗马政治体制)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 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 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
第二层级 主题整合•学活历史
距今一万多年前,在古老的西亚和北非,大河奔涌的岸边,最初 的农耕畜牧孕育了人类文明的曙光。约公元前3500年,当青铜铸造、 文字书写、商业贸易逐渐汇成时代洪流时,在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 出现了最早的国度。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开拓进取、发明创造,形 成了多元文明,为后世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早期国家的武力 扩张与和平移民,让这些文明逐渐连接成一片。伴随着波斯、亚历山 大和罗马帝国的铁蹄跨越之声,欧亚非三大洲从隔绝走向贯通,文明 的渔火也不断扩大成光的海洋。
中世纪的欧洲文明实为地域性封建文明,它源于罗马古典文明, 并因基督教的传播具有了独特的精神气质。西欧封建文明构建了封君 封臣制、庄园农奴制,稳定了早期的社会,催生了中期的城市、强化 了后期的王权,推动了多元文明的形成。中古时期的亚洲,儒家文化 博大精深、辐射扩散,形成了恢弘壮阔的东亚文化圈;印度教与伊斯 兰教文化交互作用,铸就了南亚文化圈的斑斓多彩;同为游牧民族的 阿拉伯人和奥斯曼人,各自建立起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军事封建 帝国,在人类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 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比较简表
大河流域
共同点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 伦
古代印度
尼罗河 流域
两河( )流域
印度河、 恒河流域
教与学P81
古代中国 长江、黄河流域
说说为什么大河流域容易成为 人类文明的摇篮?
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 原因有哪些?
三、”种姓的国度’--古代印度 天竺
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 指南亚次大陆,包括今 天的印度、巴基斯坦、 尼泊尔、孟加拉等国。
1、发源地: 亚洲南部印度河、恒河流域。每到
夏季,上游的高山积雪融化,河水 泛滥,滋润着两岸的土地。这里土 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至整个南 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 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古巴比伦
四大文明古国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四大文明古国都处于北温带,均发源于大河流域。
大河文明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古印度——恒河、印度河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一、新月沃地孕育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
地理位置: 东临大西洋 西濒太平洋 远离欧亚大陆
中美洲丛林 种植玉米
思考人类迈进文明 时代的重要标志
阶级的分化 国家的出现 文字的发明
初步统一: 距今5000年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解读埃及金字塔建筑之迷
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史书(希罗多德的著作) 的记载,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 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 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 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 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 金字塔。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字塔并 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当然,要真 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 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1) 水源充足 (2)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 (3)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生长。
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
克里特文明 中美洲文明
爱
奥林匹亚 ● 雅典 琴
●●
迈锡尼
●
斯巴达
海
克里特岛
1、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爱琴文明
距今4000年左右,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 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 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公元前 2000年——公元前12世纪)。爱琴文明是古代希腊文 明的开端.
克里特岛传说中富丽堂皇、结构复杂的 米诺斯王宫
古希腊包括的地域范围: 公元前8世纪的古代希腊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
地区和小亚细亚西海岸三个部分,以海洋为中心。
古希腊濒临爱琴海,处于海洋的包围之中,岛屿 密布,海上交通方便,有助于古希腊航海业和工商业 的发展,便于吸收西亚和北非的文明。
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城邦:雅典、斯巴达
2、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距今4500年前后,印 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 市国家。那时人们已 经学会修筑堤坝,引 水灌溉农田,种植棉 花,还通过海路与其 他地区进行频繁的贸 易、当时,印度河流 域有100多座城镇,其 中,位于今天巴基斯 坦境内的摩亨佐达罗 城,规模庞大,遗址 保存完整。
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国家
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
幼发拉底河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
希腊语的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 亦称“两河流域”。
过去是热点,现在也是热点
当农夫收回的谷物远远超过了他们日常生
活的需要后,社会上层慢慢形成了依靠农
夫养活的手工业者,商人祭祀和书吏等阶
级,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和新的社会
秩序也初露端倪。而且,他们还发明了文
字。
苏美尔人图画文字后来演变
为楔形文字
1、两河流域的环境特点: 两河流过,土地肥沃, 利于农业生产
2.:文字
苏美尔人图画文字后来演变 为楔形文字
3.城市
读图8—17 找出古城 乌尔、乌鲁克
世界最长的河---尼罗河
尼罗河颂 万岁,尼罗河! 你在这大地上出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 生命: 你将黑夜引导到白天,
…… 你给家家户户带来了光 明!
“啊,尼罗河,我 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 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 们就停止了呼吸。”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为什么
二、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出现象形文字 距今6000年 建立奴隶制国家 距今5500年
欧洲文明 发源地
(西方文明)
希腊
古代希腊文明 开端于 爱琴文明 发祥于 克里特文明
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宫殿历史上曾经两 度被毁,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终于在 1900年由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亚瑟.伊文思爵士 发现并尽可能将宫殿恢复了原貌。宫殿并没 有想象中那么大,房间较小但错落有致,道 路迂回曲折非常复杂。独特的红色柱子在阳 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宫内有浴室、仓库和 庭园,有供水和排水设备。王宫千门百户, 阶梯走廊曲折相通,故在古代希腊神话中有 “迷宫”之称。
是本地人建立的,后来雅利安
人成了外来的征服者。他们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必然
要采取许多措施。其中最有特
色的是种姓制度,又叫做婆罗
门制度。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梵天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一、二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