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综述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综述
第31卷,第3期 2019 年 9 月
国土资源遥感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 RESOURCES
VoU31,No.3 Sep. ,2019
doi: 10. 6046//tzyyy. 2019. 03. 02 引用格式:肖东升,杨松.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综述[J].国土资源遥感,2019,31 ( 3 ) :10-19. ( Xmo D S, Yang S. A review of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based on nighttime light data# J $.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9,31 (3):10 — 19.)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综述
肖东升1,2,杨松1
(1.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成都610500; 2.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摘要:人口空间分布信息是地理学科、资源学科和社会学科等研究中的基础信息,在城市规划和应急救援等实际应
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多种辅助数据,可以很好地模拟人口分布情况。夜间灯光
第3期
肖东升,等: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综述
-11 -
云层分布信息,其搭载的线性扫描业务系统(opera­ tional linescan system, OLS )传感器能够探测到无云 情况下的城市灯光以及车流、渔船等发出的微弱灯 光,其后主要用于获取地表夜间灯光以反映人类活 动情况[7](早期影像数据以胶片形式保存,研究成 果较少且以描述性分析为主。自1992年起,美国空 军联合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dtiondl Oceanic and Ataosphlc Administration, NOAA)开始整理、校 正和合成夜间灯光数据,并且在国家地球物理数据 中心%National Geographical Data Centac,NGDC)建立 了数字格式文档⑻,影像数据覆盖年份为1992— 2013年,大大促进了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应用。 2011年10月,美国国家极地轨道卫星% national pvIos orbiting painership, NPP)卫星成功发射,其上搭 载了新一代可见光及近红外辐射仪% visibla infrared imayiny radiometas suita,VIIRS),夜间灯光数据得到 了进一步发展。由此NGDC地球观测小组将工作 重心转移至NPP - VIIRS数据,学者也越来越多地 利用NPP - VIIRS数据进行研究[9-11](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综述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综述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综述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进行建模,预测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

本文将对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其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一、研究方法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统计模型和空间模型。

1. 统计模型统计模型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预测人口密度的数学模型。

其中最常用的是回归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预测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

回归分析可以分为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两种。

线性回归适用于变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的情况,而非线性回归则适用于变量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的情况。

2. 空间模型空间模型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进行空间分析,建立预测人口密度的空间模型。

其中最常用的是地理加权回归分析,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进行地理加权,建立回归方程来预测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可以分为全局地理加权回归和局部地理加权回归两种。

全局地理加权回归适用于变量之间呈现全局空间自相关性的情况,而局部地理加权回归则适用于变量之间呈现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的情况。

二、应用领域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领域。

1.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进行建模,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例如,可以通过预测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优化城市的交通和环境,提高城市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2.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预测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可以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网络,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例如,可以通过预测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的布局,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非常丰富。

以下是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综述:
1. 人口问题:
中国的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化进程快速,人口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口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等方面。

2. 资源问题:
中国资源问题主要集中在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方面。

由于国土面积有限和人口众多,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3. 环境问题:
中国环境问题涉及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环境监测与治理、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研究。

4. 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可持续城市规划、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是复杂而敏感的话题,研究和讨论应当符合中国的法律政策,并且注重客观、科学和合理的态度。

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综述_柏中强

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综述_柏中强

第32卷第11期2013年11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 IN GEOGRAPHYV ol.32,No.11Nov.,2013收稿日期:2013-06;修订日期:2013-09.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1FY110400);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项目(2012FY111800-05)。

作者简介:柏中强(1988-),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格网的区域人口时空模拟。

E-mail :baizq@ 通讯作者:王卷乐(1976-),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格网化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调查研究。

E-mail :wangjl@1692-1702页1引言人口数据是表征人类活动最直接的指标之一,在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风险评估与救援、商业决策、区域规划与开发等领域广泛运用。

人口统计数据通常以行政区为单元逐级统计和汇总而来,以严谨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作为支撑,具有权威、系统、规范的特点(胡云峰等,2011)。

但是当此类数据应用于空间分析或跨学科研究时,会出现如下问题:①人口统计数据所依赖的行政单元(省、市、县、乡镇等)与实际研究中的自然单元(流域、土壤类型单元、植被类型单元、样带等)边界不一致,从而造成地学研究中的“可变元问题”(Openshaw et al,1983;杨小唤等,2002);②以行政区平均密度来表征的人口空间分布信息不能在小尺度上体现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其精度也无法达到许多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要求;③时间分辨率低,更新周期长,中国国家层面的人口普查一般是每10年进行一次,而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更新周期更长;④不便于可视化和空间分析操作,不利于表现和挖掘人口的分布规律及其模拟和预测研究。

以现代对地观测技术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与模拟技术为支撑,“社会数据空间化”和“空间数据社会化”(Pixelizing the Social and Socializing thePixel)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Jacqueline et al,1998;蒋耒文,2002),人口数据空间化作为其典型代表和重要研究领域,对人口统计数据形成了有益补充。

研究报告人口范文

研究报告人口范文

研究报告人口范文人口研究报告近年来,人口变化对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人口的增长趋势、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人口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人口增长趋势是人口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数据,全球人口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的改善,人口增长速度更加突出。

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却出现放缓或甚至负增长的情况。

这种人口增长趋势的不均衡将对各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

其次,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人口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增加,人口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城市基础设施、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

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保险、医疗服务和家庭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三,人口老龄化是人口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

这导致了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

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将对社会福利、医疗保健、养老金和劳动力供需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解决老龄化问题,既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养老政策并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养老环境。

最后,人口控制也是人口研究的重要议题。

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人口增长。

这些措施包括普及计划生育知识、提供免费的避孕措施、推行生育政策和改善女性地位等。

虽然近年来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人口控制仍然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综上所述,人口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口增长趋势、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控制等问题都需要得到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研究。

人口分布特征的描述方法

人口分布特征的描述方法

人口分布特征的描述方法
描述人口分布特征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地理分布描述:根据地理区域划分,描述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密度。

可以使用地图、图表等形式展示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2. 年龄结构描述:描述人口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比例。

可以使用年龄金字塔图表来展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和比例关系,从而了解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

3. 性别比例描述:描述男性和女性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可以使用性别比例图表来展示男女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从而了解人口的性别结构特征。

4. 城乡分布描述:描述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布情况。

可以使用城乡人口比例图表来展示城市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关系,从而了解人口的城乡分布特征。

5. 教育程度描述:描述人口在不同教育程度上的分布情况。

可以使用教育程度统计数据来展示人口在文盲、初中、高中、大学等教育程度上的比例关系,从而了解人口的教育水平特征。

6. 职业分布描述:描述人口在不同职业领域的分布情况。

可以使用职业分布统计数据来展示人口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职业领域的比例关系,从而了解人口的职业结构特
征。

以上方法可以结合使用,综合描述人口的分布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人口的结构和变化趋势。

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与思考【摘要】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理论是关于人口分布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这一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其关键假设和研究方法。

然后,对该理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应用和挑战。

结论部分总结了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口问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人口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研究现状、思考、起源、发展历程、关键假设、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启示、未来展望、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背景: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理论作为人口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持续变化,人口均衡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

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人口结构、人口规模、人口质量等方面实现均衡发展,以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在我国,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日益显现,以及老龄化、少子化等人口问题的不断加剧,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人口均衡发展理论也受到了国际上人口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影响和启发,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深入研究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的人口政策制定、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此背景下,开展对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势在必行,也必将为我国的人口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1.2 研究意义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制定人口政策和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可以揭示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可以了解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研究还可以深入探讨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探讨如何合理引导生育政策和移民政策,解决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等问题。

人口文献综述

人口文献综述

人口文献综述概述: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资源,其规模、结构和分布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人口文献综述是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进行综合、全面的总结和评述,从而对人口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就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人口规模人口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数量。

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口规模的研究成为人口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人口在过去几十年里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然而,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存在差异。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迅速,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相对较慢。

人口规模的增长对资源分配、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人口规模的研究成为了人口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二、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等特征进行分类和统计。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年龄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养老金的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性别比例的失调会导致人口不平衡,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教育程度的提高与人力资源的培养密切相关。

因此,人口结构的研究对于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分布的研究对于资源配置、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人口分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

一方面,人口集中在城市地区,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导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人口分布的研究为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结:人口文献综述对于深入了解人口问题、制定人口政策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继续深入研究人口问题,加强人口文献综述的撰写和评述,对于推动人口学领域的发展和解决人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流动人口进行了文献综述。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流动人口的背景、定义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社会问题、就业状况、家庭状况和教育状况。

最后在结论部分给出了对流动人口问题的思考,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的情况,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问题、就业、家庭、教育、影响因素、思考、研究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介绍流动人口的背景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流动人口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流动人口指的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人群,他们通常不是常住于迁徙地。

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递增,不仅在中国,全球范围内也存在着大量的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通常涉及农民工、城市务工人员、留学生等不同群体,他们的流动主要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提升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

流动人口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农业社会时代,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已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对于流动人口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还可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以更好地解决流动人口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2 流动人口的定义流动人口是指那些因工作、就学、生活等原因,常年或长期在外地(本地以外的城市或地区)居住的人口。

流动人口通常是从农村地区或小城镇到大城市、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等地流动的人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加,成为中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流动人口的特点主要包括流动性强、生活条件较差、适应能力强、地位不稳定等。

他们常常面临着低收入、缺乏社会保障、住房困难、子女教育难题等问题。

由于流动人口往往是外来人口,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的适应压力也较大。

城市圈人口分布规律

城市圈人口分布规律

城市圈人口分布规律
城市圈人口分布体现了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经济发展、政策和规划、自然地理条件等。

了解城市圈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更好地制定城市规划和政策,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圈人口分布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自然等条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口分布规律:
1.集聚性分布: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形成城市群和都市圈。

这是城市化的结果,与城市提供的就业、教育、医疗和其他资源有关。

2.沿海和河流分布: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通常有更高的人口密度,这些地区通
常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这是因为它们更适合农业、渔业和工业,以及交通和贸易。

3.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人口稀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通常人口稀少,这些地
区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另外,对于特定城市或城市圈,人口分布还可能受到城市规划、交通状况、产业布局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些大城市可能会经历由中心向周边扩散的过程,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结构;而一些小城市则可能呈现单核心的发展模式。

城市圈人口分布规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对于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了解人口分布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规划城市发展和布局,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与迁移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与迁移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分布与迁移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与迁移的现状、原因和影响。

一、人口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地区。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人口稠密的国家。

非洲人口虽然较少,但呈现迅猛增长的趋势。

欧洲则以其高度发达的经济和社会福利制度,吸引了许多移民。

人口分布差异主要受到地理、经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地理条件,如水资源、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对人口居住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经济条件则是人口流动的重要原因,工业发达地区、商业中心和农业富饶地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

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人口迁移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种形式。

1. 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这种迁移通常发生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也可以是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城市之间。

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是最常见的国内人口迁移形式,原因主要包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2. 国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的现象。

这种迁移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的。

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寻求更好的生活、政治和经济动荡、战争和灾害等。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于源地和目的地都有深远的影响。

1. 源地影响人口迁移导致源地人口减少,特别是年轻、有技能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

这可能导致源地的劳动力短缺和人才流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也可能减轻源地的人口压力,减少贫困和失业率。

2. 目的地影响人口迁移对于目的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较为复杂。

一方面,迁入的人口可以为目的地提供劳动力和技能,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另一方面,过多的人口迁入也可能导致资源短缺、社会不稳定和文化冲突。

而全球化的发展和交通技术的进步进一步促进了人口迁移的加速。

人口迁移区位选择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区位选择研究综述

三 、人 口迁 移 宏 观 影 响 因素
人 口迁 移 从 本质 上 来讲 , 是迁 移 人 口对 经济 , 社会 , 文 化
等 众 因 素 空 间差 异 性 反 应 的 结果 。研 究 中 国省 际人 口迁 移 多 用 人 口普 查 及 抽 样 数 据 , 研 究 对 象 也 多 为 多 个 个 体 构 成 的迁移流群体特 征 , 因此 本 文 站 在 宏 观 角 度 选 取 社 区 因素 归 纳总 结 。 严 善平 , 丁金 宏 , 段成荣, 周 皓都 认 为 区域 差 异 导 致 了人 中, 一 些 重 要 迁 出和 迁 入 地 的 迁移 强 度表 现 为 强 者 一 直 处 于 强 者 地 位 且有 更 强 的趋 势 ; 人 口迁 入 重 心北 移 , 长三 角 都 入力度 , 增 加 农 民收入 。扭 转政 府 城 市 化偏 向型 政 策 , 增 加 【 3 】 林毅 夫 , 蔡防 , 李 周 中 国 的 奇 迹 : 发展 战 略 与经 济 改 M] . 上 海 三 联 书店 , 1 9 9 9, 2 —4 8 对 农村 社 会保 障 和转 移 支付 投入 , 均衡城乡在科技 , 教育 , 革【 4 】姚 耀军 . 金 融 发展 与 城 乡收 入 差 距 的 经 验 分析 【 J 】 . 财 卫生 , 文化 等 方 面 的 投入 。尤 其 重视 对 农 村职 业 教 育 投 入 , 【 满足 资 本 偏 向 型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下 对 特 殊 技 能型 人 才 需 求 , 改变 农 村 剩 余劳 动 力 转 移 方 向 , 缩小 城 乡 收入 差 距 。第 三 , 打破 金 融 垄 断 , 实 现城 乡 金 融 发展 均 衡 化 。 农 村 金 融 发 展 落后 , 很 大 程 度 上 阻碍 着 农村 经 济 发 展 和 农 民增 收 。继 续 推 进 金 融 市 场 化 、金 融 深 化 , 让 农 民 获 得 更 多 的 财 产 性 收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研究所朱杰摘要:人口迁移,这一自人类产生以来即存在的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的繁衍不息从未间断。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一纷扰复杂的社会过程进一步带来了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以及土地资源和城市空间的不断重组和异化。

本文介绍了人口迁移的经典理论,并以此为框架就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影响机制以及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等国内外研究热点进行了追踪,最后针对人口迁移的各研究领域做出了研究述评。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研究进展一、概念辨析所谓“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

由于各自研究角度的不同,学术界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存在多种界定。

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spatial mobility),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permanent residence)由迁出地(place of origin, place of departure)到迁入地(place of arrival, place of destination)的变化。

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United Nations, 1982)这一概念引申出人口迁移的两个重要属性:(1)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

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运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而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则排除在外。

(2)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

即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以跨越行政界线为依据,从而排除了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

二、相关理论综述和人口迁移研究的其它领域相比,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显得相对薄弱和不完善。

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Law of migration)”是公认最早的人口迁移理论,此后,西方学者从人口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理论。

做好人口工作综述

做好人口工作综述

做好人口工作综述
人口工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素质等多个方面。

做好人口工作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做好人口工作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合理的人口结构和数量可以为国家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推动经济的增长。

同时,通过控制人口增长,可以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其次,做好人口工作可以改善社会福利。

合理的人口政策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此外,做好人口工作还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增长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了做好人口工作,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例如,加强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人口素质的提高,优化人口结构,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等。

总之,做好人口工作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口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人口工作的科学发展,为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积极贡献。

常住人口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常住人口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常住人口现状分析报告范文综述常住人口是一个地区或社会系统中长期稳定居住的人口群体。

常住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当前的常住人口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关注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方面的特征。

人口数量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李村县常住人口总量为150万,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2%。

人口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迁入率共同决定。

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李村县的出生率逐渐下降,而迁入率则呈现上升趋势。

这表明该地区的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外来人口的流入。

此外,随着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这对今后的人口数量变化带来了挑战。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职业等特征进行的划分。

李村县人口结构表明,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

在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到25%,而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仅占15%。

这表明老年人口的增长迅速,而新生代的人口增长相对缓慢。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养老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

此外,女性人口比例略高于男性,女性占总人口的51%。

这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有关,也与生育政策调整相关。

这一结构特征对性别平等和婚姻家庭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李村县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化特征。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而农村人口占40%。

这与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相关。

城市人口的集中带动了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经济发展的集聚,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房地产泡沫、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同时注重农村发展和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结论李村县常住人口现状表明,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呈现出一系列特征和趋势。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文献综述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文献综述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文献综述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文献综述如下:
随着人口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在研究内容方面,学者们主要从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与经济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人口高质量发展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在研究方法方面,学者们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定量研究主要通过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和评估。

而定性研究则主要通过深入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探讨。

在研究结论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同时,人口高质量发展还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包括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人口分布合理有序等。

此外,也有学者指出,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等;社会需要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等;个人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等。

综上所述,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人口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加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不断完善相关理论和政策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口保障。

地区人口调研报告范文

地区人口调研报告范文

地区人口调研报告范文根据对某地区人口的调研分析,以下是对该地区人口情况的报告:1. 人口总体情况:经过调查,该地区人口总数为X万人。

根据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口总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此外,该地区的人口密度为X人/平方千米,人口分布相对均匀。

2. 人口性别比例: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区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XX%,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XX%。

性别比例大致平衡,没有明显的性别失衡问题。

3. 年龄结构分布:在该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年人口(15-39岁)占比较高,占总人口的XX%;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占比也有所增加,占总人口的XX%。

相较之下,中年人口的比例相对较低。

4. 人口流动情况:调查显示,该地区的人口流动性较高。

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外出就业或求学,而年老者则有一部分选择去其他地区居住。

同时,也有一些人选择迁入该地区,从事工作或定居。

这种流动性使得人口结构的变化较为显著。

5. 婚姻状况:对该地区的婚姻状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口已婚,占总人口的XX%,未婚人口占比为XX%。

其中,离异或丧偶人口的比例较低。

6. 教育水平:该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高。

调研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较高,占总人口的XX%。

这体现了在教育方面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

7. 就业状况:根据调查结果,该地区的就业率相对较高,失业率较低。

大部分人口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并且能够就业。

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领域。

8. 社会保障和福利: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区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相对完善。

大部分人口享受到了医疗保险、退休金等社会福利待遇。

9. 人口发展趋势:据预测,未来该地区的人口总量有望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可能会进一步放缓。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该地区的老龄化问题将进一步突出。

此份报告旨在通过对该地区人口情况的分析,为决策者和社会研究人员提供有关人口分布、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于有效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

人口分布知识点整理

人口分布知识点整理

人口分布知识点整理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密度、数量以及结构特征。

人口分布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人口分布的一些知识点整理。

一、人口分布的地理特征1.不均衡性: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不均衡性非常明显,即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不平衡。

一般来说,人口集中在沿海地区、河流流域、平原和温暖地区,而山地、沙漠、高纬度地区和海洋岛屿等地人口较少。

2.集聚性:人口趋向于集中在特定地区,形成人口密集区或城市。

这种人口的集聚有助于提高交流、合作、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机会。

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如东京、纽约、伦敦等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3.空间分布的确定性和随机性:人口的分布既有确定性,也有随机性。

确定性表现为人口分布受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随机性则表现为人口分布受历史、文化、民族等因素的影响。

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1.地理条件影响:自然地理条件对人口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人口倾向于聚集在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的地区。

这些地方有利于农业、渔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

2.水资源的影响:水资源在人口分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河流和湖泊的存在使人口更容易聚集在周围地区。

这些地区通常具有较好的土地和水资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3.气候的影响:气候条件也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降水有利于农业发展,因此人口倾向于集中在这些地区。

4.地理障碍的影响:地理障碍,如高山、沙漠、草原等对人口分布产生一定的限制。

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人口分布较少。

三、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1.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因此,经济发展的地区往往人口密度较高。

2.产业发展:不同的产业发展也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一些重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往往需求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从而使得人口聚集在这些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分布研究综述
人口分布的概念
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集散及组合状况,一般指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受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制约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口分布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主要有人口学、地理学、人口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人口分布的变化、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人口分布与经济关系等。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主要有人口重心模型、遥感及GIS研究、EDSA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

本文仅对近1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阐述
国内
在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研究中,
在人口分布的变化研究中,任志远等(2013)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ESDA方法,分析剩下2000年至2010年的人口分布变化空间格局与自然、经济、社会驱动力,将驱动力进行多元回归并进行空间栅格拟合,得出不同尺度的人口变化趋势。

胡红艳、郑宇(2014)利用统计数据对晋中市2000年~2012年鉴的人口分布变化做出描述总结,同时对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2年来晋中市的人口分布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断向西部平川地区集中。

在人口分布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李旭东、张善于(2007)从贵州典型的喀斯特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出发,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贵州高原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山地地形和坡度、喀斯特分布面积和基岩性质等主要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喀斯特类型区域的人口分布差异性及其原因。

王春菊等(2004)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福建省各市县平均人口密度与海拔高度、土地利用、河网密度、道路网密度及海岸线的距离和居民点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GIS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通过赋予各影响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权重,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对福建省人口统计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和分析。

张丽、高敏华(2014)运用GIS软件对新疆15个行政区2000/2005/2009年的人口数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人口变动的驱动因子。

在人口空间分布模型的研究中,林飞娜等参考基于城镇面积的城市人口密度稀疏模型,同时考虑交通网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提出适合长春市区人口空间分布的模型,生成100m*100m网格的人口数据空间分布图。

在人口分布与经济关系研究中,仲崇玺、周跃志(2008)从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除非,通过对天山北坡经济带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等因素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及动态演进的多方面分析,为天山北坡经济带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传略,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与对策。

孙峰华等(2006)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及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阐述了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特征及其成因,并进一步从省、直辖市、自治区;九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三个方面,探讨了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净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引起的资金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揭示了流动人口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研究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