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衔制

合集下载

军衔等级

军衔等级

世界上的军衔一般有: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以上为军官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二等兵下等兵(列兵)以上为士兵国际上的军衔大同小异,一般是以此为基础,特别是多国联合作战时,是以此为蓝本进行协同指挥的。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士官: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国军军衔将官:(特级、一级、二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士官: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美国军衔将官:六星上将(乔治·华盛顿,仅此一人)、陆军特级上将(General of Armies,美国史上仅授予过约翰·约瑟夫·潘兴一人)、五星上将(General of Army)、四星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五至一级准尉。

士官:一至三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列兵。

约翰·约瑟夫·潘兴英国军衔将帅:元帅、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一至二级准尉。

士官: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法国军衔将官: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准尉:士官:一至三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德国军衔将官: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一至三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准下士。

士兵:一至三级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朝鲜军衔元帅:大元帅、元帅、次帅。

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日本自卫队军衔日本陆军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

中国军衔

中国军衔

中国军衔掌门人:yangxinyi84120标签:社会 政治 军事军衔是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标志,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准尉、士官、士兵构成其等级体系,有的国家还设有元帅。

以置于肩、领或袖、帽等处的专门徽章符号,标志军人的军衔等级和所属军种、兵种及专业勤务。

实行军衔制度,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对国际联盟作战和军队交往也具有重要意义。

上将上将:橄榄枝加三星,大区正职到军委副主席(上将为我国目前最高军衔,军委主席不授衔)。

上将军衔根据不同兵种分为:陆军上将、海军上将、空军上将和武警上将。

∙国民党陆军上将共有几位? ∙张灵甫为什么没有追赠二级陆军上将 ∙目前我国有没有陆军一级上将这一军衔? ∙如果我想成为海军上将,要进过哪些阶段? ∙海军上将的几个问题 ∙请问徐启亮是上将吗?南空军区的,飞行员出身。

∙武警上将和公安部长一个级别的吗? ∙中国上将谁排第一 ∙ 曾经当过和尚的新中国上将是谁?∙中国现任上将人数 中将中将:橄榄枝加两星,正/副大区职。

中将军衔根据不同兵种分为:陆军中将、海军中将、空军中将和武警中将。

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海军中将为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空军中将为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武警中将是副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

∙中将加上将待遇是个什么军职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生平 ∙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为什么只是中将呢? ∙为什么海军副司令和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军衔都是中将呢? ∙解放军文职将军分少将,中将,上将吗? 少将少将:橄榄枝加一星,正/副军职。

少将是将级军官中较低的一级军衔称号。

少将军衔根据不同兵种分为:陆军少将、海军少将、空军少将和武警少将。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海军少将为海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空军少将为空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军衔大全

军衔大全

一杠一星:少尉一杠两星:中尉一杠三星:上尉两杠一星:少校两杠两星:中校两杠三星:上校两杠四星:大校一麦一星:少将一麦二星:中将一麦三星:上将陆军上将肩章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陆军上将软肩章陆军上将肩章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

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将软肩章陆军中将肩章陆军少将肩章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

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软肩章陆军少将肩章陆军大校肩章陆军大校为陆军正职师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软肩章陆军大校肩章陆军上校肩章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软肩章陆军上校肩章陆军中校肩章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陆军中校软肩章陆军中校肩章陆军少校肩章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校软肩章陆军少校肩章陆军上尉肩章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上尉软肩章陆军上尉肩章陆军中尉肩章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第六节最新军衔制度军歌

第六节最新军衔制度军歌

尉官
中尉
少尉 高级士官
士官
中级士官
初级士官 上等兵
中士
下士
士兵
列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衔制
上将 将官 中将 少将 大校 上校 校官
中校
少校 上尉
四级军士长的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 色半环绕麦穗的交叉步枪和二条粗折杠。 一级军士长 二级军士长 三级军士长 四级军士长 上士
尉官
中尉
少尉 高级士官
士官
中级士官
初级士官 上等兵
中士
下士
士兵
列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衔制
上将 将官 中将 少将 大校 上校 校官
中校
少校 上尉
四级军士长的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 色半环绕麦穗的交叉步枪和二条粗折杠。 一级军士长 二级军士长 三级军士长 四级军士长 上士
尉官
中尉
少尉 高级士官
士官
中级士官
初级士官 上等兵
少校 上尉
尉官
中尉
少尉 高级士官
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 军衔。陆军中将军衔主要标识为, 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 叶和两颗金色星徽。
士官
中级士官
初级士官 上等兵
士兵
列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衔制
上将 将官 中将 少将 大校 上校 校官
中校
少校 上尉
尉官
中尉
少尉 高级士官
士官
中级士官
初级士官 上等兵
中校
少校 上尉 一级军士长 二级军士长 三级军士长 四级军士长 上士
尉官
中尉
少尉 高级士官
士官
中级士官
初级士官 上等兵
中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一、现役军官军衔共设三等十级: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海军、空军军官的军衔分别冠以“海军”、“空军”字样;专业技术军官的军衔冠以“专业技术字样”。

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志愿兵役制士兵军衔(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和义务兵役制士兵军衔(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中,六级士官为最高军衔,列兵为最低军衔。

海军、空军士兵的军衔分别冠以“海军”、“空军”字样。

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第十一条军事、政治、后勤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正军职:少将、中将;副军职:少将、大校;正师职:大校、少将;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副团职:中校、少校;正营职:少校、中校;副营职:上尉、少校;正连职:上尉、中尉;副连职:中尉、上尉;排职:少尉、中尉。

第十二条专业技术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校至少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图样。

解放军军衔等级划分

解放军军衔等级划分

军衔等级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一至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列兵。

1955年军衔制元帅2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元帅实际未授予);将官4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士3级:上士、中士、下士;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

(附:民国时期北洋军阀军衔及国军军衔)北洋军阀军衔民国时期的军衔(5张)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士官: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国军军衔将官:(特级、一级、二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士官: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美国军衔将官:六星上将(乔治·华盛顿,仅此一人)、陆军特级上将(General of Armies,美国史上仅授予两次)、五星上将(General of Army)、四星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五至一级准尉。

士官:一至三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列兵。

英国军衔将帅:元帅、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一至二级准尉。

士官: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法国军衔将官: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士官:一至三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德国军衔将官: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一至三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准下士。

士兵:一至三级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中国军衔制度

中国军衔制度
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六级土官、五级士官);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文职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文职干部是被任命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办事员级以上职务,不授予军衔的现役军人,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
文职干部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和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文职干部编制范围:军队中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教学、新闻、出版、图书、档案、文化艺术、体育等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职务,以及机关、院校、医院等单位部分从事行政事务、服务保障的干部职务。
上尉 上尉一词源于拉丁文“首领”。早期的连由一个上尉指挥,在德文中,至今上尉和连长是同一词。该词由“头”和“人”两词组成,即表示一个地位显赫的人。这在过去一般是首领和司令官的称呼。现在世界各国军衔中均有此衔,一般作为连长的编制军衔。
中尉 中尉一词源于法文“代理人”、“副职”。中尉作为军队的职务名称,最早出现在法国。1444年,法军将担任副队长的人称为中尉。到15世纪末,中尉成为副连长的代称。从17世纪下半叶起,中尉成为法国等国的陆海空军军衔。现在世界各国军衔中均设有此衔,一般与副连长职务相对应,也有的国家将中尉规定为排长的编制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等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根据军官所属的军种和技术特点,在海军空军和专业技术军官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名称。

中国军队军衔图文(整理版)

中国军队军衔图文(整理版)

中国军队军衔——图文表格
一麦三星:上将一麦二星:中将一麦一星:少将
两杠四星:大校两杠三星:上校两杠两星:中校两杠一星:少校一杠三星:上尉一杠两星:中尉一杠一星:少尉
陆军
海军
海军军衔版面为金黄色,镶边和纵向彩杠颜****分军种,陆军为正红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空军
空军军衔样式与海陆相同,纵杠为天蓝色
空军上将为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我军现行军衔制中空军最高军衔。

空军上将军衔一般只授予空军司令员、空军政治委员。

军衔级别

军衔级别

军衔级别1、军衔级别军人肩上的徽章:一拐:1年列兵二拐:2年上等兵一拐+星双枪: 下士一粗拐+星双枪:中士一粗拐+一拐+半圆麦穗+星双枪:上士两粗拐+半圆麦穗+星双枪:四级军士长两粗拐+一拐+全圆麦穗+星双枪:三级军士长三粗拐+全圆麦穗+星双枪;二级军士长一杠无星:学员一杠一星(一条线穿过一颗星星):少尉 (排职)一杠二星:中尉 (排职,副连职,正连职)一杠三星:上尉 (正连职,副营职)二杠一星:少校 (副营职,正营职,副团职)二杠二星:中校 (正营职,副团职,正团职)二杠三星:上校 (正团职,副师职,正师职)二杠四星:大校 (副师职,正师职,副军职)一麦一星(外围橄榄枝,里面一颗星,俗称把橄榄枝当作麦穗):少将 (副军职.正军职,大军区副职)一麦二星:中将 (正军职,大军区正职)一麦三星:上将 (大军区正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2、军衔(文职级别)晋升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一)将官:上将、中将、少将;(二)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三)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军官军衔等级: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

专业技术军官军衔等级: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文职干部级别: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类似于少尉)。

特级为最高级。

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平时军官军衔晋升的期限:少尉晋升中尉,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的为二年,其他为三年;中尉晋升上尉、上尉晋升少校、少校晋升中校、中校晋升上校、上校晋升大校各为四年;大校以上军衔晋级为选升,以军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和对国防建设的贡献为依据。

军衔

军衔
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准尉:一级准尉 二级准尉
军士: 上士 中士 下士
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英国海军陆战队军衔
将官:上将 中将 少将
准将
校官:上校 中校 少校
尉官:上尉 中尉 少尉
准尉: 一级准尉 二级准尉
军士: 上士 中士 下士
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三、尉官(一杠)一杠一星:少尉,一杠二星:中尉,一杠三星:上尉
四、校官(两杠)两杠一星是:少校,二杠二星是:中校,两杠三星是:上校,两杠四星是:大校
五、将军没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一颗金星:少将,二颗金星:中将,三颗金星: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军衔,基本上实行一职编两衔的制度,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正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其他各职级的编制军衔为:
[编辑本段]■新中国授衔情况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1956年、1958年又分别授予王建安、李聚奎上将军衔。1956年至1965年,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人。

中国现役军衔警衔图案注解大全

中国现役军衔警衔图案注解大全

中国现役军衔警衔图案注解大全我军目前实行的军衔制,不同于上述三种类型。

我军军官衔级的设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共设三等十级:将官三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三级:上尉、中尉、少尉。

我军新军衔制与其他几种军衔类型相比:比"东方型"军衔少元帅、大将、大尉等衔,多大校,比前苏联少三级,比其他国家少一至二级;比"西方型"军衔少元帅、准将,多大校,上将以下军衔等级一样多;比"东亚型"军衔多大校一级。

应该说,比较而言,我国新军衔制在军衔设置上,更接近传统的"西方型"军衔,至少军衔等级一样多。

所不同的是"西方型"军衔有元帅和准将,我军军衔制在相应的位置上是一级上将和大校(1994年取消了一级上将,而西方国家的元帅平时基本不用)。

我军平时最高军衔为上将,这一点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军的大校和朝鲜一样主要是为师职干部设的。

由于我军师职干部数量太多,如果大部分授少将,将官数量过多;如大部分授上校,则显得偏低;如设准将军衔,将官数量更多,因此设置大校衔。

这样,我军的编制军衔就比较特殊,尉官对应连、排军官,这一点与其他几种类型军衔制样;而将官对应军以上军官,校官对应师、团、营军官,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前苏联的军衔制度曾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产生很大影响。

目前,东欧各国和朝鲜、越南、蒙古、古巴等国,都采用前苏联式的军衔制,故称之为“东方型”军衔。

我国1955-1965年实行的军衔制,也属于这种类型。

“东方型”军衔一般设元帅、将官、校官、尉官四等:元帅军衔的设置,因各国而异。

前苏联军队规模大、编制等级多,军衔设置比较复杂,规格也很高,仅元帅就设三级:大元帅、元帅和海军元帅、军兵种元(主)帅,而军兵种元帅则与大将同级;朝鲜在大将之上设有大元帅、元帅、次帅三级;波兰、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蒙古、古巴等国,都设有元帅一级。

中国军衔的等级

中国军衔的等级

中国军衔(很全,保存下来)一杠一星:少尉一杠两星:中尉一杠三星:上尉两杠一星:少校两杠两星:中校两杠三星:上校两杠四星:大校一麦一星:少将一麦二星:中将一麦三星:上将陆军上将肩章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陆军上将软肩章陆军上将肩章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

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将软肩章陆军中将肩章陆军少将肩章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

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软肩章陆军少将肩章陆军大校肩章陆军大校为陆军正职师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软肩章陆军大校肩章陆军上校肩章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软肩章陆军上校肩章陆军中校肩章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陆军中校软肩章陆军中校肩章陆军少校肩章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校软肩章陆军少校肩章陆军上尉肩章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上尉软肩章陆军上尉肩章陆军中尉肩章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中国军衔制度

中国军衔制度

一杠一星:少尉一杠两星:中尉一杠三星:上尉两杠一星:少校两杠两星:中校两杠三星:上校两杠四星:大校一麦一星:少将一麦二星:中将一麦三星:上将陆军上将肩章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陆军上将软肩章陆军上将肩章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

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将软肩章陆军中将肩章陆军少将肩章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

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软肩章陆军少将肩章陆军大校肩章陆军大校为陆军正职师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软肩章陆军大校肩章陆军上校肩章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软肩章陆军上校肩章陆军中校肩章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陆军中校软肩章陆军中校肩章陆军少校肩章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校软肩章陆军少校肩章陆军上尉肩章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上尉软肩章陆军上尉肩章陆军中尉肩章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中国部队的等级制度军衔标志级别(完整版)

中国部队的等级制度军衔标志级别(完整版)

文职干部着制式服装,佩带帽徽、肩章、军种符号、领花。根据工作需要,文职干部可以改任军官,并按照有关规定评定授予军衔。 等级称号:Βιβλιοθήκη [ 转自铁血社区 / ]
在旧中国和现在的台湾地区称作“军衔”。军衔在 15世纪一16世纪产生于西欧一些国家,所以习惯上称为西欧式军衔。
两杠三星是上校 两杠四星是大校
金色的橄榄枝加一星是少将
金色的橄榄枝加两星是中将
[ 转自铁血社区 / ]
金色的橄榄枝加三星是上将
一、 肩章的颜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二、 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双枪交叠的符号和折杠。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 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 转自铁血社区 / ]
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军官从小到大是: 一杠一星是少尉 一杠二星是中尉 一杠三星是上尉
两杠一星是少校 两杠二星是中校
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
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
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六级土官、五级士官);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现行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现行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现行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1,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正大军区职包括总参副总长,总政副主任,总后总装主任政委,大军区海军空军二炮司令政委,国防大学校长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正军职:少将、中将;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中将:副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
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
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
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
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
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
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
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
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
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
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
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图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

图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

图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军衔制是世界各国军队为明确军中指挥关系、激励士气而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军队管理制度。

军衔既可以明确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责任和相互关系,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军衔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国家的武阶体制。

近代军衔制度出现于15世纪的西欧。

之后,经过二三百年的不断发展与传播,最终形成了现代国际上通行的军衔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1927年8月1日。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两次拟议实行军衔制度,但由于受当时环境的制约,两次拟订的军衔制度都未能实行。

新中国成立后,为增强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加强军队诸军兵种之间指挥、管理和保障的协同,便于进行国际交往,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9月首次在全军(包括现在武警部队的前身公安部队)实行了军衔制。

这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前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

军官军衔设4等14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元帅实际未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

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2人少将军衔。

以后,从1956年至1964年间,又陆续晋升了一批将军。

到1965年,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人。

总计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官军衔。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军衔等级对应职务

军衔等级对应职务

军衔等级对应职务
目前我军军衔制度有10个军衔,分别是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将、中将、上将。

1.少尉——处于军衔(技术职务14级)。

2.上尉——,副连职、正连职(技术职务13级、12级)。

3.——队长在连队岗位,副营岗位(技术岗位12级,11级)。

4.少校——,副营级职务和现役营级职务(技术职务11级和10级)。

5.中校——任营长、副团职(技术职务10级、9级)。

6.——团长分管团职、副旅职、旅职、副师职(技术职务九级、八级)。

7.大校——在全旅执勤、副师执勤、全师执勤、副军执勤(技术职务七级、六级、五级)。

8.少将——,副军职、正军职和战区副军职(技术职务五级、四级)。

9.中将——,战区副司令长官。

10.——海军上将是一名军官,军事委员会成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延伸信息:军衔起源于15-16世纪的一些西欧国家,习惯上称为西欧军衔。

这是国家最高当局根据士兵的职位、军事和专业素质、资格和贡献以及军种和兵种或军种之间的区别授予士兵的一种头衔。

军阶代表的是军人的军衔,它综合了军人的荣誉称号、待遇水平和工作因素,具有增强军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加强军队各兵种、各军种之间指挥、管理、保障的协调,促进国际交流的作用。

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研究员、军衔研究专家徐平认为,军衔制度可以明确军队中的指挥关系、责任关系和相互关系,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军衔制度

军衔制度

军衔制度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共分3等10级,即: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武警军官警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武警”。

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还另设有文职干部与学员军衔。

士官军衔设置由低至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武警部队还设有礼仪士兵军衔,分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2等5级。

一.将官1.上将陆军上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

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总装备部部长、总装备部政委、大军区司令员、大军区政委等司令员、海军政治委员。

空军上将为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空军最高军衔。

空军上将军衔一般只授予空军司令员、空军政治委员。

武警上将为正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武警部队最高警衔。

武警上将一般授予武警部队司令员、武警部队政治委员。

2.中将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

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中将为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海军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海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空军中将为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空军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武警中将是副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

武警中将还是武警正大军区职警官和正军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陈舒颜《军事史林》2012年第2期军衔是指军队中对不同职务的军人授予的等级称号,通常以特殊的图案和符号体现于领章或肩章处,用来标明军人社会地位和军事级别。

军衔在15世纪时产生于西欧国家,20世纪初被引入中国,晚清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队都实行过军衔制。

国民党军队成立之初就实行了军衔制,但早期军衔制度十分混乱,授予门槛也很低。

随着蒋介石军事政治实力的增强,他对国民党军队各个派系的控制力逐步建立,即着手建立新的军衔制度。

1931年4月,国民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并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以进一步规范军队的军衔制度。

从此,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度才进入了相对较为规范的时期。

蒋介石是国民党军队的创始人之一和最高统帅,他对这支军队的军衔制度有何认识,这种军衔制度暴露出来的缺陷是否引起了他的反思,他采取了怎样的对策,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蒋介石的军事等级观念:兼具理想与实用的特征蒋介石幼年时期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因此他的言论著述中保留了不少旧式词汇,行文也呈现出半文半白的特征,在蒋介石所处的时代,人们习惯用“阶级”一词指代军衔。

阶级在古汉语中指台阶,并引申为官位等级。

如《新书·阶级》:“故古者圣王制为列等,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等级分明。

”《三国志·吴志·顾谭传》:“臣闻有国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逾邈。

”阶级也用于表示军官的等级,如《旧唐书·高宗纪上》:“佐命功臣子孙及大将军府幕佐已下今见存者,赐阶级有差,量才处分。

”受文言文影响,蒋介石在阐述其军事等级观念以及对军衔的认识和反思时,使用的都是阶级一词。

蒋介石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就阐述过军事等级的特性:“阶级的意思就是和上楼的扶梯一样,一层一层数下去的,要这样才有上下之分,才有统系。

”蒋介石强调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认为管理军队必须以“阶级的上下,节节相制,使他有条不紊”。

1925年12月蒋介石批评“近来时有官长越级请假,直接借钱等事”,他认为这种越级行为之所以频繁发生,正是由于部分军官缺乏等级观念,或用人身服从替代职务服从,将非正式渠道凌驾于制度渠道之上,这会导致军队等级制度的破坏,影响日常的军事训练和战时的作战指挥,因此越级乃军人大忌,军队“非重阶级不可”。

蒋强调,服从上级并不是服从哪一个私人,而是服从上级代表国家的意志,一定要有严格的等级观念,才能尽到对国家的义务,“当了军人之所以要绝对服从命令,就是要绝对负起军人的责任”。

蒋介石一方面突出等级秩序,强调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了这种等级秩序的平等性,包括守纪的平等和人格的平等。

蒋介石认为:等级高并不意味着有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特权,在国法军纪面前,“上自统帅,下至士兵,是一律平等的”。

无论官兵都要平等地服从制度,上级军官甚至要更严格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否则的话,等级制度就蜕变成恃强凌弱、媚上欺下的工具,军官就要堕落,军心就会涣散。

长官带兵“不单要使兵卒畏威,还要使兵卒怀德”,一定要尊重下属,对下属表示亲爱之意。

蒋介石认为等级制度的作用有其特定的范围,军队的等级制度是为了指挥统率的便利,是必须的。

在工作之外,长官不可处处强调等级高下和专制服从,要有人格平等的意识。

这就好比在家庭中,父子兄弟不能没有长幼尊卑之序,但他们“在精神上和生活上是融洽无间,彼此平等的”。

官兵之间“亲爱精诚”,士兵才能勇于从命,乐于效死。

蒋介石是一个既有“修齐治平”之抱负,又有专制独裁性格的历史人物,他在心中构建军事等级制度,既有理想主义的一面,又有实用主义的一面。

一方面,为了管理好与指挥好一支军队,完成“革命大业”,实现“总理遗教”,蒋需要严格的军事等级制度;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个人专制色彩浓厚的领导者,蒋出于强化个人的统治权力的目的,也需要有意识地利用严格的军事等级来加强军队对他本人的效忠与服从。

蒋介石早年在振武学校以及在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当兵的经历,使他对日军的严明军纪由衷赞赏,对下层士兵的心酸深有体会,因此他主张“绝对严格”和“上下平等”兼顾有其真诚的一面,是符合其理想的。

从个人统治的实用需要来看,蒋介石的“绝对严格”和“上下平等”为的是以“军纪之上”的名义使国民党军队服从代表他个人意志的制度。

为了更好地实践自己的军事等级观念,为自己的理想和实用服务,蒋介石必须对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度进行改造。

二、军衔晋升制度:理想而不实用军衔晋升制度是军衔制度的重要构成,军人获得军衔之后,正常情况下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晋升。

国民党军队初建的时候,相对于北洋军阀和各地大小军阀来说是一支年青的、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军队。

由于黄埔军校构成了北伐战争时第一军军官的主力,国民党在北伐战争后又很快建立了南京政权,年青的黄埔学生们也就成了国民党军队领导人才的中坚力量。

从革命的位置转移到掌权的位置,军官年轻化的优势渐渐丧失,而问题日益暴露。

军官们经过的历练不够,却过早地表现出官僚化倾向,形成了爱虚荣、好攀比的不良风气,这不能不引起蒋介石的担忧。

1933年蒋介石在一次军事长官会议上批评国民党军队里“阶级的升迁,实在太容易”。

黄埔的学生毕业后不用多久就是上尉,一些三十多岁的毕业生已经升至少将甚至中将。

蒋指出,在西方国家少尉升到中尉至少要经过三年,如要升到上尉,往往还要再当五年中尉才行,“一生一世都升不到上尉,也是常有的事情”。

而黄埔军校的学生毕业以后,不但做一个少尉不耐烦,甚至当了上尉都不满足,马上就想升少校,“不问经验如何,资历够不够,只一味想升迁”。

蒋介石列举了日本军队的晋升时限:做三年少尉,才能升到一个中尉,再要想由中尉升到上尉,至少也要六年,甚至十年。

“我们军官的程度比起日本的军官至少要差十年”,因为国民党军队的上尉比日本的上尉少了10年的磨练,少了10年的修养。

蒋介石质问道:军官如此,军队的战斗力又怎能和日本军队匹敌呢?为了改变国民党军衔制度中晋升过快的问题,蒋介石采取了两种手段。

一方面,他针对军官盲目追求晋升的心理,借用传统伦理的“礼义廉耻”观念进行教育。

蒋要求每一个军官都要学会自省,要对自己进行剖析:自己被授予这样的军衔,是否对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学识资历是否配得上这一军衔?如果答案不是肯定的,却安然自得,那就是没有“礼义廉耻”。

蒋介石声称,自己愿意主动降低军衔以作为广大军人的表率,但是“国家制度不允许我这么做”,舆论也会指责这是“矫枉过正,是作伪”。

蒋介石希望已经被授予高军衔的军官应至少在精神上要“降级自待”,对自己的能力要有清醒的认识,还要在生活中厉行节约,体念国家的艰苦,这才叫做“礼义廉耻”。

另一方面,蒋介石也着手进行军衔晋升制度的建设。

他明白光靠教育是解决不了国民党军队的现实问题的,为此他专门提出了一些制度措施,如规定“升迁停年令”,不到晋升年限不得晋升。

在蒋的授意下,国民政府于1934年4月26日成立军事委员会铨叙厅,专门负责军官的人事任免与晋升奖惩。

该厅设中将厅长1人,由林蔚担任;中将或少将副厅长1人;少将处长3人。

正式军衔的授予要经过一套严格的程序,由铨叙厅根据军官的资历、学历、言行、战功等综合评定,还要符合晋升年限的有关规定。

国民党军队军衔的晋升要按照资、绩进行,所谓“资”,也叫做“停年”,指的是担任某军衔的时间;对军官每年的考核评定结果,则称为“绩”。

在陆军中,少尉升中尉的停年为一年半;中尉升上尉、少校升中校的停年为两年;中校升上校、少将升中将停年为三年;上尉升少校、上校升少将停年为四年。

在不同军衔的晋升中,有些是论资不论绩,到年限即可晋升,有些是先资后绩,即先晋升资历最高者,再晋升考绩最高者。

只有中将升上将是没有停年的,必须是建有殊勋者方能晋升。

海军和空军的晋升制度另有规定,比陆军条件更为苛刻,年限也相对长些。

蒋介石希望通过制定严格的军衔晋升制度来防止晋升过快导致的军官素质下降问题。

严格的晋升制度是符合蒋介石理想中的军事等级观念的,但是现实情况使他认识到,这样的制度依然存在问题。

这一方面是由于战争的频繁,军官队伍增长更新很快,严格晋升制度使得军衔跟不上实际军事需要,有些军长、师长的实授军衔仅为中校、少校,影响正常的军事指挥。

另一方面是由于军衔能够发挥收买敌对阵营将领、安抚异己势力以及笼络人心的功能,严格的晋升制度则限制了这种功能的使用。

事实上,军衔晋升制度在颁布之初就没有严格遵守,如孙元良、李玉堂、宋希濂等将领1935年4月13日被任为少将,1936年10月15日即被任为中将,三年的停年规定形同虚设。

在自己制定的制度面前,蒋介石不得不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进行某种变通,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

三、职务军衔制度:实用去不理想职务军衔,也称为临时军衔,为使军人的军衔与其所任职务相一致,有的国家对军人授予临时的职务军衔。

如美国规定,军官正式军衔晋升时限未到,若被正式任命或临时任命某一职务,而该职务通常适用于更高级军衔时,则授予同该军官新任职务相适应的临时军衔。

被授予职务军衔者,其军衔式样以及权力地位和正式军衔者相同。

职务军衔,一般都高于本人的正式军衔,职务下降时,职务军衔亦随之下降,但不低于正式军衔。

英国、印度等国,也实行职务军衔制度。

蒋介石的军事等级观念强调等级的严肃性,他有理想主义的一面,一支等级有序、纪律严明、制度完备的军队是他所梦寐以求的。

若按照军衔授予和晋升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国民党军队军衔的授予是极其严格的。

然而,蒋介石的处世哲学又有实用的特征,并与他的理想发生冲突,他感到必须有一种变通的方式。

为此,军事委员会铨叙厅对军人晋升办法和军衔评定进行研究之后,制定出一套官阶职级分离、任职有别于任官的方案,在正式军衔外另设置职务军衔,以满足现实需要。

国民党军队的正式军衔和职务军衔的授予程序和严格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

从1935年4月1日“蒋中正任为特级上将”开始,正式军衔都必须通过“国民政府令”授任,由国民政府主席签发任官状。

职务军衔的授予程序则简单得多,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根据职务签发任职令即可。

虽然从法理上说,只有正式军衔才是军衔,职务军衔只是职务的象征,但由于职务军衔更易获得,且通常高于正式军衔,而且正式军衔与职务军衔从领章等标识上并无分别,因此国民党军官往往以职务军衔自居(戴笠自称中将,实际上他死后才追赠为陆军中将)。

时间一长,两类军衔就混淆在一起,产生了军衔泛滥的问题。

甚至很多当代的民国史和军事史研究者在其著述中都分不清这两类军衔的区别,常常将某人的职务军衔当作其正式军衔。

在职务军衔的制度产生之初,蒋介石就预见到了两种军衔混淆的问题。

他在1935年8月25日出席峨嵋军官训练团第一期毕业典礼时,告诫受训军官要正确对待职务军衔与正式军衔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