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第一至四章 织物组织

循环的纬纱根数,用Rw表示。
7
织物组织的概念
经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组织点占优势的 组织。 纬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纬组织点占优势的
组织。
同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纬组织点相等 的组织。
8
织物组织的概念
飞数:同一系统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经(纬)组织点 间相距的组织点数。 经向飞数:沿经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两个
毛织物:华达呢等。
丝织物:美丽绸等。
三、缎纹组织
每根经纱或纬纱在织物中形成一些单独的、互不连 续的经或纬组织点,这些组织点分布均匀,并为其两旁 的另一系统纱线的浮长所覆盖,在织物表面呈现经或纬
的浮长线。
38
缎纹组织参数
R≥5(6除外),1<S<R-1且R与S互为质数。 为什么6除外? (1)R=6,S=1或5,不满足1<S<R-1,
② 同时,R与S互为质数:只有3,5
42
八枚缎纹组织图
8枚5飞纬面缎纹
8枚5飞经面缎纹
8枚3飞纬面缎纹 8枚3飞经面缎纹
43
缎纹组织图
(2)圈定一个组织循环R; (3)以左下角为起点,如果是经面缎纹组织,就以 第一根经纱的纬组织点沿经纱方向向上飞数;如果是纬
面缎纹组织,就以第一根纬纱的经组织点沿纬纱方向向
28
平纹组织的应用
(5)利用各种花式纱线做纬(经),形成各种花式织 物。
平纹组织的应用
(6)采用双经轴,利用不同的送经量,形成绉效果或
泡状效果。
平纹组织的应用
棉织物:细布、平布、粗布、府绸、帆布等。
毛织物:凡立丁、派力司、法兰绒、花呢等。
丝织物:乔其纱、双绉、电力纺等。 麻织物:夏布、麻布等。 化纤织物:粘纤平布、涤棉细纺等。
产业用纺织品应用的复杂组织

复杂组织的一些产业应用纺硕1101庄昌明2011.10.8复杂组织的一些产业应用复杂组织是由两组或多组的经纱与两组或多组的纬纱交织而成。
复杂组织的织物依靠若干组经纱或纬纱的作用,可以达到增进织物外观,增加织物强力和坚牢度,以及达到其他一定要求的物理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衣着、装饰与工业技术之中。
衣着:灯芯绒、平绒、长毛绒、毛巾布、拷花大衣呢。
卫生:毛巾、蚊帐。
装饰:窗帘布、沙发布。
工业:水龙带、麻袋、土工布。
[1]下面就以一些常见的复杂组织在产业中的详细应用情况为例,阐述一下复杂组织的一些产业应用。
一、二重组织的产业应用二重组织可以分为经二重与纬二重组织。
纱线在织物中呈重叠状配置,不需要采用线密度高的纱线就能增加织物的厚度与质量,又可使织物表面细致,正反面具有不同的组织,不同颜色花纹。
经二重多数用以织制高级的精梳毛织物,有时可以织制经起花织物。
纬二重应用的较多,通常用于织造毛毯,棉毯,厚呢绒等。
纬二重结构织物过去主要用于丝绸服装面料居多,近几年随着家纺业的快速增长,在床品、窗帘、蒙罩类、室内其他装饰用产品上的开发提到了议事日程,主要开发方向是花样新,如时尚、民族性;功能新,如阻燃、环保;档次高,如真丝纤维、牛奶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其他细特纤维的使用。
为了配合真丝床品的使用,使室内装饰效果统一,档次高,格调和谐,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品位。
实例一:墙饰用品使用柞蚕丝为经纬纱原料设计开发墙饰用品,不仅补充了家纺面料品种单一的问题,同时充分利用柞蚕丝高雅、阻燃等优点。
主要就是选用榨蚕丝作为经纱材料,榨绢丝作为纬纱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表现织物表面的色、光。
同时又不失柔软蓬松质感,易于黏贴。
下图为墙饰产品的组织结构图。
[2]实例二:缎档毛巾产品在装饰织物中,除了严格执行生产工艺外,采用特殊的闪光材料,结合各种变化组织,在铲平上面增加缎档部分,可是产品档次提高,这在毛巾,床单等之类家纺织物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涉及思路:采用纬二重组织作为缎档组织,这样正反面可以具有同等效果,特别适应装饰织物的要求。
2-4 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一)管状组织
D. 管状织物的总经根数的确定:
M j 2 r Pj
修正公式 : M j R j Z Sw
比如:r=7cm,Pj=200根/10cm Mj=880根; 表、里均为平纹, 修正后的Mj=879或881根。
(一)管状组织
2. 绘图方法 已知表组织如右: A. 初步确定里组织如里组织1; B. 计算出总经根数; C. 绘出横截面图,并确定里组织
4. 双层组织的绘图:已知表、里组织均为平纹,表经: 里经=1:1,表纬:里纬=1:1。 步骤:
1. 计算组织循环; 2. 画出组织框架; 3. 填入表、里组织; 4. 投里纬时,所有的表经提起。
5. 双层组织的种类 ① 管状织物; ② 双幅织物; ③ 表里换层织物; ④ 接结双层织物。
(一)管状组织
2. “上接下”接结双层组织 织下层时,表经沉下和里纬交织,以此连接上下两层。
(四)接结双层组织
2. “上接下”接结双层组织
接结点设计:接结的纬组织点必须位于表纬长浮线之间。
“上接下”接结点组织
(四)接结双层组织
3. “联合接结法”双层组织 在织表层时,里经提起与表纬交织,同时在织里层时, 表经沉下与里纬交织共同构成织物的连接。
(一)经二重组织
4. 上机要点 穿综:分区穿法或顺穿; 穿筘:一组表里经纱必须 穿入同一筘齿。
(一)经二重组织
例:已知表、反面组织,表、里经排列比为2:1。
5. 经起花组织
(二)纬二重组织
1. 概念 由两个系统的纬纱和一个系统的经纱 构成,纬纱分别称为表纬和里纬。
(二)纬二重组织
2. 设计原则 A. 表组织多数是纬面组织,反面组织也是纬面组织, 因此里组织必是经面组织; B. 为了在织物正反两面均具有良好的经面效应,表纬 的纬浮长必须将里纬的纬组织点遮盖住; C. 表里纬纱排列比常有1:1、2:1、2:2; D. 纬二重的组织循环计算同经二重组织。
第一、二章上机图、三原组织

分析组织图
第一节
平纹组织及其织物(plain weaves)
一、组织图的表示方法
组织参数: 平纹组织属于同面组织。
返回
织物样品
二、平纹组织的上机图
当Pj 要求较小时采用顺穿法;Pj 要求较大时采用飞 穿法。
顺穿法
两页复列式飞穿法
四页复列式飞穿法
三、常见的平纹组织织物
因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 交织,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使织物挺括(布 料挺,触摸弹性好,有反拨力),结构紧密,质 地坚牢,平整,手感较硬。 棉织物:细布、平布、粗布、府绸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二、织物组织概述
(一)织物组织的概念与组织循环
(二)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四)组织点飞数
返回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1织轴;2经纱; 3后梁; 4停经片; 5综框; 6综丝眼; 7钢筘; 8梭口; 9纬纱; 10织口; 11胸梁; 12卷取辊; 13导布辊; 14卷布辊
3、照图穿法(省综穿法)
适用于组织循环较大,且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有 若干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为了减少综片数, 把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片综中。对于 例图乙也叫做山形穿法。 优点:节省综片; 缺点:操作不易记忆;易出现各片上穿综 的综丝数不等。
返回
照图穿法
山形穿法
4、间断穿法
适用于两种组织合并成的条格组织织物。第一种组 织按照其经纱运动规律穿若干个循环后另一种组织按照 其规律穿入另一区,每个穿综规律称为一个穿综区,每 个区中有各自的穿综循环。
b、当经密较大时,综丝密度变大,纱线受 磨损易断头。 返回
顺穿法
2、飞穿法 一页综丝上有2—4列综丝,为复列式综框。
梭织织物组织分析

织物组织一、织物及组织基本概念1、 织物1.1 由纺织纱线制成的扁平柔软而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奇厚度的制品称为织物。
可分机织物、针织物,编结织物和非织造织物。
我们这里所说的“织物”是“机织物”的简称,它是由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律互相交错沉浮而形成的。
2、 织物组织2、1”。
纬纱浮在经纱之”表示。
2.2 由交织规律达到重复为止的经纬纱数组成的织物基本单元称为完全组织。
一个完全组织中的经纱根数叫完全经纱数或经循环。
一个完全组织中的纬纱根数叫完全纬纱数或纬纱循环。
3、 织物组织分类3.1 原组织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类组织,如平纹。
3.2 变化组织:由原组织变化而来的一类组织,如经重平,纬重平等。
3.3 联合组织:由几种原组织与变公组织联合而成的一类组织。
3.4 复杂组织:在经、纬两个方向中,至少有一个方向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的纱线构成的一类组织,如双层布。
3.5 大花纹组织:综合以上各组织,在织物在表面形成大型花纹图案的一类组织。
4、 织物的经纬密度及紧度4.1 经纬纱密度及其对织物性能的影响4.1.1单位长度内经纱排列的根数叫经密,单位长度内纬纱排列的根数叫纬密。
我们一般以每英寸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来表示经纬密度。
一般来说,织物中密度大的那个方向的纱线屈曲程度大,突出织物表面显著,织物表面就显现密度大那个方向的纱线效应,经密大的织物表面呈经面效应,纬密大的织物表面呈纬面效应,这些都要在纱线的纱支、原料及组织相同的情况下才具有可比性。
4.2 织物紧度及其对织物性能的影响4.2.1为了使不同纱支、原料及组织构成的织物中经纬纱排列的紧密程度具有可比性,我们引入一个紧度的概念,就是纱线的投影(即覆盖)面积对织物面积的比值。
紧度分经向紧度和纬向紧度。
5、 三原组织 5.1 平纹组织5.1.1定义:经纱和纬纱相互一沉一浮的交织,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交织情况刚刚相反的最基本一种组织叫平纹组织。
如图:A 双起平纹B 单起平纹5.1.2平纹组织在基本特点:正、反面组织相同,完全经、纬纱数是所有织物中最小的,而经纬纱交织次数是最多的,因此经纬纱的弯曲变形次数多,织缩率是所有组织中最大的,(相同原料——纱支)5.2斜纹组织5.2.1定义:相邻两根纱线的沉浮情报况逐根相错,在织物的表面形成一条条倾斜的纹路,这种组织叫斜纹组织。
第六章、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复杂组织(9)
•
组织循环纱线数的计算:
–
–
Rw:表里纬排列比:m:n;表组织Rm;里组织Rn
Rw=(Rm与m的最小公倍数/m与Rn与n的最小公倍数/n的 最小公倍数)×(m+n)
Rj:表里组织组织循环经纱数的最小公倍数。 确定里组织; 计算Rj和Rw; 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按表里纬纱排列比划分表里区, 并用数字分别标出:表纬-阿拉伯数字;里纬-罗马 数字; 分别填入表组织和里组织; 绘纵横截面图,检查组织配置情况。
经二重
纬二重
双 层 组 织
起 毛 组 织
毛巾组织
纱罗组织
复杂组织(1)
第六章、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定义:指经纬纱中至少有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的 纱线组成,它的组织图、上机设计、结构较复杂。 作用:
在不提高纱线特数的情况下加厚织物,提高保暖性; 利用其两面组织的特性,采用合理的色纱配置,产生不同的色彩效 应。
分类(结构):
•
构作方法:
– – – – –
复杂组织(6)
•
上机设计:
– 表里经纱不同或考虑张力差异较大,则采用分区穿法。 所用综页数等于基础组织循环纱线数之和,表经宜穿 入前区综页内(提综次数较多),而里经则穿入后区 内。 如经纱相同,且表里组织较简单,可采用顺穿法; 经二重组织经密较大,为了使织物表面不显露接结痕 迹,一组表里经纱必须穿入同一筘齿内,以便表里经 纱相互重叠。当表里经纱排列比为1:1时,按经密 可2根(1表1里)、4根(2表2里)或6根(3表3里) 穿入一筘齿中;当表里经纱排列比为2:1时,可3根 (2表1里)或6根(4表2里)穿入一筘齿中; 一般采用单轴织造,但当表里经纱在原料、强度、缩 率等方面显著不同时,可采用双织轴织造。
重组织

2013-6-6
1
重组织
一、复杂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概念:织物经纬向至少有一个方向是由两
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的纱线组成的组织。
2013-6-6
2
重组织
2.分类及构成
(1)重组织:同方向各系统纱线相互呈重叠配置。经二 重、纬二重等。
(2)双层组织:层与层之间可以分开,也可以按一定方 法接结在一起。
花经可采用色经、粗经来突出起花效果。 反面的浮线过长时,需加接结点。
接结点配置:
有不露(与两侧地经组织点相同)、微露(与一侧地经 组织点相同)和显露(与两侧地经组织点均不相同,接结 点会暴露出来,用来组成花型的一部分,增加花形的层次 和立体感)。 C、花经与地经的排列比(局部): 常用的排列比有1:1、1:2、2:2、1:3等。花经排列根数多, 花型饱满突出;反之,则花型稀疏,丰满度差。 D、花型配置的大小及稀密:主要根据装饰性、织物牢度 和织造生产条件而定。
上例:Rj=4×2=8,Rw=4
2013-6-6
11
重组织
(3)画出完全组织,用不同符号标出表里经。 (4)填绘组织图: 表经+纬纱→表组织, 里经+纬纱→里组织 (5)作经纬向(或称纵横向)截面图,检查组 织配置情况。
2013-6-6
12
重组织
表组织
里组织
调整里组织起点
调整后里组织
2013-6-6
(2)增加织物的厚度和重量,又可采用细特纱保持织物细 致;
(3)在一些简单组织的局部采用二重组织,形成起花组织。
2013-6-6
4
重组织
表里换层纬二重
2013-6-6
5
重组织
(一)经二重组织
织物组织学-5

n=1, Rj=Rw=12
a:b=1:1
n=2, Rj=Rw=18 假经二重组织
a:b=1:1 2/2斜纹 n=1, Rj=Rw=7 n=1, Rj=Rw=9
a:b=2:1
n=1, Rj=Rw=11
n=1, Rj=Rw=13
假纬二重组织
纬二重组织绘图步骤
上机要点: 上机要点: 纬二重织物上机时,采用顺穿法。因纬二重织物须有较大的纬密,故 经密不宜太大,每筘齿穿入数一般为2~4根。 当表里纬纱的纤维材料、线密度、颜色不同时,就须采用多梭箱装置。 在纬纱排列比为2∶1或1∶1时,织机应该使用双侧多梭箱;而排列比 为2∶2时,则可使用单侧多梭箱装置。
设计原则 (1)选择表面组织与里组织。表面组织和反面组织均是纬面组织,里 组织必是经面组织。 (2)为了在织物正反面具有良好的纬面效应,表纬的纬浮线必须将里 纬的纬组织点遮盖住,即要使里纬的短纬浮长配置在相邻表纬的两浮 长线之间。经纬纱之间配置是否合理,可通过经向与纬向截面图进行 观察。 (3)表、里纬排列比的选择,取决于表、里纬纱的线密度、基础组织 的特性以及织机梭箱装置的条件等。一般常用的排列比为1∶1,2∶1 或2∶2等。 (4)纬二重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与经二重组织相同,即上述 适用于经纱的原则,在此适用于纬纱。
R j = Rw = n × J R (a + b) ± J S
式中:JR——基础组织经纱循环数;JS——基础组织经向飞数。
a:b=1:1 2/2斜纹 n=1, Rj=Rw=7 n=1, Rj=Rw=9
a:b=2:1
n=1, Rj=Rw=11
n=1, Rj=Rw=13
假经二重组织
a:b=1:1
5/2经缎
4 3 2 1 1 2 3 4 Ⅳ Ⅲ Ⅱ Ⅰ 1 2 3 4
复杂联合组织织物的开发

此品种一通幅可裁两个裙子 ,该组织循环复杂( 包 粉为主 ,适当加一些渗透剂。
括 平纹组 织 、缎纹 组织 、透空 组织 ) 且各组 织之 间 以一定
浆 料 配 方如 下 :HB一 3:5 KG 1南 皮 一 9 0 3:
50 KG ; P VA: 1 5KG ;P— 2. T:4KG ;5 2D:3KG
最 大 断裂 强度
断裂 强力
最 小 2 -2 23 7
2 9 5
平 均 2 O5 6.5
3 22
( rx) N/ e
( CN )
3 .8 00 6
3 9 4
断 裂伸 长
( M) M
2 . 27 45 O 4 24 .8
决 。 由于OE 0 1 整在 1 02 个 天轴 整经 轴上 ,两纱 张 力 0 /-
难 点2 :有一 定 宽度 的不 同组 织及 筘 入 数存 在 显
松 紧不 一 ,绞 断 其 两 侧 经 纱 ,后 在 整 经 轴 上撤 掉
差异的复杂提条织物在双织轴织造 的上机工艺优选及合 OE 0 1 ,天 轴开车 顺利 。 理调试,减少松经、起圈及横档。
卷 绕 张力 大造 成 浆纱卷 绕 时 因根数 太 少而 崩 断 ,张 力 小 无法 正 常开 车 ,此天 轴能 否 浆过 去是保 证 织造 顺 利 的重
要条件 。
分 纱张 力和 卷绕 张 力 ,保 证 能正 常卷 绕 的情况 下适 当加
大张 力 ,同时直 接用大绞杠2 分绞 ,纱线顶端 问题1 辞
1 3 4- 28 O .6 16 .3
1 .7 77 0 35 4 .5 19 O .8
1 39 0-3 1 39 O-3 92 4 .8
联合组织、复杂组织及织物创新设计实验

输入织造参数
• 编辑纹板图 在ASL2000 CAM SYSTEM 主界面, 当点击了“纹板图”按钮后,计算 机显示如图所示的纹板图编辑界面 ,要编辑纹板图,请按如下步骤进 行: 1) 设置综片数; 2) 设置纬纱数; 3)新意匠图:设置好纹板图的综片 数和纬纱数后,点击刷新按钮,生 成意匠格; 4) 选择专用绞边综的位置; 5)编辑纹板图:选中“绘图”项纹 板图中每一个纵列代表一片综框, 在最上和最下两个横行给出了综框 编号,纹板图中每一个横行代表一 根纬纱,最左列给出纬纱编号。
• 鼠标在某一组织点上单击鼠标左键,该组织点变为经组织点, 单击鼠标右键,该组织点变为纬组织点,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 标,鼠标指针所经过的组织点变为经组织点,按住鼠标右键拖 动鼠标,鼠标指针所经过的组织点变为纬组织点。 • 如有相同的地方,也可以进行选择、复制、剪切、粘贴来完成 编辑纹板图。 • 如果在纬向的“空间”不够粘贴会把纹板图向下粘贴,不会影 响纹板图效果。 • 如果粘贴超出经向编辑纹板图区域,本系统会有提示,如图所 示。点击“确定”返回编辑纹板图界面重新操作编辑纹板图。
• • • •
保存织造文件; 试机,确认无误后正常开机; 修改上机工艺后,再开机; 织造完成后,关机,了机。
ASL2000型自动织样机控 制面板
在织机的操作面板上共有11个 按钮、1个旋钮开关和2个指 示灯,如图所示 ,另外还
ON/OFF开关:控制织机电源通断 START:织机启动按钮, STOP:停止按钮 STEP:单步织造按钮 :织轴回卷经纱按钮 :织轴送经按钮
:卷布辊卷布按钮 :卷布辊送布按钮
9) 按钮: :上梭按钮
启动织机步骤
• 接通织机外供气源、电源:
织物及织物组织概述

作业:
什么是组织点、经组织点、纬组织点?
02
什么是织物、织物结构、织物组织?
01
什么是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同面组织?
05
什么是组织点飞数?经向飞数?纬向飞数?
03
什么是组织循环、组织循环经纱数、组织循环纬纱数?
04
经向飞数Sj 纬向飞数Sw
本例: Sj=3 Sw=2
飞数有大小,在一个组织循环内,可以是常数也可以是变数。 飞数也有方向。经向飞数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纬向飞数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一般来讲,以Sj记组织点飞数时,其Sw必定是+1或-1, 按Sw记组织点飞数时,Sj必定是+1或-1。 通常S=+1或-1时,常略去。
*
*
第一章 织物及织物组织概述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织物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和组织点飞数。
学时分配:2学时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二、 织物组织概述 (一)织物组织的概念与组织循环
1.织物组织:织物中经、纬相互浮沉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2. 组织点(浮点):经纬纱线相交互交叉重叠之处 ,称为组织点。 经组织点(经浮点)、 纬组织点(纬浮点) 经浮长线 纬浮长线
纬面组织、同面组织
经面组织: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经组织点多于纬组织点的,称为
纬组织点;为空白“□”。
分式表示法:
一般为第一根纱线上 (缎纹组织、重平组织等除外)
织物纵横截面示意图
飞数:同一系统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经(或纬)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飞数。 即相应的经(或纬)组织点在纬纱(经纱)上的序数差。 用 S 表示。 经向飞数:沿经纱方向数的飞数,称为经向飞数。用 Sj 表示。 纬向飞数:沿纬纱方向数的飞数,称为纬向飞数。用 Sw 表示
2-4 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四)接结双层组织
1. “下接上”接结双层组织 织表层时,利用里经提起和表纬交织,来连接上下两层。
(四)接结双层组织
1. “下接上”接结双层组织
接结点设计:接结的经组织点必须位于表经长浮线之间。
“下接上”接结点组织
(四)接结双层组织
的绒条。
按纱线原料分
➢ 全纱灯芯绒 ➢ 半线灯芯绒(线经纱纬)
(一) 灯芯绒
4. 灯芯绒组织结构: (1)织物紧度
纱线细度适中,经纱常用股线或捻系数较大、强力较 好的纱线;
纬密比经密大得多;
经向紧度50%~60%,纬向紧度140%~180%,Ej为 Ew的1/3左右。
品种 平纹地 斜纹地 平纹变化 2/2右斜地 纱灯芯绒
4. 双层组织的绘图:已知表、里组织均为平纹,表经: 里经=1:1,表纬:里纬=1:1。 步骤:
1. 计算组织循环; 2. 画出组织框架; 3. 填入表、里组织; 4. 投里纬时,所有的表经提起。
5. 双层组织的种类 ① 管状织物; ② 双幅织物; ③ 表里换层织物; ④ 接结双层织物。
(一)管状组织
重经组织重纬组织经二重组织经起花组织经三重组织纬二重组织纬起花组织纬三重组织一经二重组织概念由两个系统的经纱一个系统的纬纱构成经纱分别称表组织里组织反面组织一经二重组织表组织多数是经面组织反面组织也是经面组织因此里组织必是纬面组织
第四节 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复杂组织的概念
在构成织物的经、纬纱中,至少有一种是由两个 或两个以上系统的纱线组成。
纱线线密度; 织物密度; 绒纬浮长线; 绒根分布; 绒根固结方式; 割绒方式;等。
(一) 灯芯绒
织物组织与结构

第一节 平纹组织 一、平纹组织的组织参数及上机图 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其组织参数为 Rj=Rw=2,Sj=Sw=+-1; 属同面组织。平纹组织可用分式来表示,其中分子表示经 组织点,分母表示纬组织点。习惯 称平纹组织为一上一下。
一般画组织图时,均以左下角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相交的方格作为起始点。单起平纹、双 起平纹。习惯上均以经组织点作为起始点来平纹组织图。
织物组织与结构
1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 第二节 织物的上机图
第二章 三原组织 第一节 平纹组织 第二节 斜纹组织 第三节 缎纹组织 第四节 原组织的特性与比较
目录
第三章 变化组织 第一节 平纹变化组织 第二节 斜纹变化组织 第三节 缎纹变化组织 第四节 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
第四章 联合组织 第一节 条格组织 第二节 绉组织 第三节 透空组织 第四节 蜂巢组织 第五节 凸条组织 第六节 平纹地小提花组织 第七节 色纱与组织的配合
第五章 重组织 第一节 重经组织 第二节 重纬组织
第六章 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一节 表、里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二节 表、里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七章 起毛起绒组织 第一节 纬起绒组织 第二节 毛巾组织
选择小的穿入数会使筘号增大,虽有利于经纱均匀分布。但会增加筘片与经纱间的摩擦而增加 断片。如选择大的穿入数,则筘号减少,经纱分布不匀,筘路明显。因此,在选用每筘穿入 数时;一般对经密大的织物,穿入数可取大些;色织布和直接销售的坯布,穿入数宜小些; 经过后处理的织物,穿入数可大些。但选其数值尽可能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是组织循环经纱 数的约数或倍数。
(3)在用数字法表示穿综和穿筘方法中,空筘用“0”表示,如(3)可写成[12130]3入。
织物组织分类

织物组织分类① 原组织:是最简单的织物组织,又称基本组织。
它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三种。
② 小花纹组织:是由上面三种基本组织变化,联合而形成的。
如山形斜纹布、急斜纹。
③ 复杂组织:又包括二重组织(多织成厚绒布,棉绒毯等)、起毛组织(如灯芯绒布)、毛巾组织(毛巾织物)、双层组织(毛巾织物)和纱罗组织。
④ 大花纹组织:也称提长花组织,多织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美丽图案。
⑤ 缎纹组织:布表面光滑但不结实、易刮伤、易起毛。
织物的密度密度指织坯成品单位长度中经纱和纬纱的根数,常用10平方厘米或1平方英寸中纱线根数表示。
床上用品织物常见密度:30S纱78*65,78*54,20S纱60*60,40S纱90*90、110*80、133*72,28S纱70*60,单位:根/1英寸。
织物的回潮率,公定重量① 回潮率=(湿重-干重)/干重×100%公定回潮率:棉纱8.5%,棉布8%,涤棉纱65/35布匹3.06%,涤棉50/50,布匹4.2%② 公定重量:织物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为公定重量。
1.各种织品都有长度和宽度,与织物也平行的长度称为匹长。
2.匹长的方向就为织物径向,用于径向的纱称为经纱。
3.与布边相垂直的稀长度称其幅宽,幅宽的方向为织物的纬向。
在织布时,用于纬向的纱称为纬纱。
即经纱和纬纱每隔一根纱线即交织一次。
采用这种组织,密度不太高,但耐磨性和透气性好,且织物较为轻薄。
经纱和纬纱至少隔三根纱才交织一次。
织物密度更高、更加厚实(大部分丝光床单均采用这种组织,比同类斜纹组织产品成本高)。
斜纹组织及缎纹组织显然增加织物密度,但由于交织点比平纹组织少,因此,织物往往比平纹组织更柔软,表面光泽好。
表示每10厘米内纱线根数。
密度越高,布匹价格越贵。
1.按纺织品的用途可分为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工业用纺织品三类。
衣着用纺织品包括制作服装的各种纺织面料以及缝纫线,松紧带,领衬,有突出的物点,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工艺美术品。
缎纹组织及其织物-织物组织与结构

(3)表示方法:
分数表示,记作R/S。读作R枚S飞缎纹。 分子——完全纱线数,读作枚数; 分母——飞数 经面缎纹:Sj 纬面缎纹:Sw
(4)构成5 8枚:S=3,5 ………
2、绘图与上机
作 纬面、经面缎纹组织图
上机:顺穿,3入或4入,穿筘循环经纱数为Rj 与入的最小公倍数。 经面缎纹:可正织,也可反织,情况同斜纹 纬面缎纹都用正织。
3、缎纹组织的特点与应用 特点:(1)R最大,浮长线长,织物柔软光滑,但坚牢 度低,不耐磨。 (2)单独组织点相距较远,被浮长线所遮盖,织 表面平滑匀 整 、富有光泽。 应用:用于棉、毛、丝织物 棉织物:五枚缎纹 经面缎纹:直贡缎,纬面缎纹:横贡缎 作服装面料、床单、缎条手帕 毛织物:直贡呢、横贡呢 丝织物:软缎、素缎。(织锦缎为纬重组织,基础组织为原组织缎纹)
三、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密度选择:经面缎纹:经密∶纬密≈3∶2,以突出经面效应; 纬面缎纹:经密∶纬密≈3∶5,以突出纬面效应。织物密度:交织点少,可密性强,密度一般比较大。 (2)织纹方向: S<R/2时,织纹主斜向为右斜; S>R/2时,织纹主斜向为左斜。 织纹方向与支持面纱线反光带方向一致,织纹明显,否则平滑; 纱直贡:用5/3经面缎纹,纹路清;用5/2经面缎纹,不显纹路 纱横贡:用5/3纬面缎纹不显织纹,布面光滑。 (3)纱线细度与捻度: 棉、丝:要求织物柔软、光泽好,支持面纱线采用低捻度细特纱。 毛:要求织物显织纹,手感挺括,常采用较粗精纺毛纱。
四、平均浮长
浮长:织物中一根纱线连续跨越另一方向纱线上的长度。 用组织点数表示。 不同组织,可用浮长线的长度比较其松紧程度。 提问:2/2 1/3 3/1 斜纹的松紧程度如何? 平均浮长:组织循环纱线数与一根纱线在R内的交错次数的比值。 F=R /t ,Fj=Rw /tj ,Fw=Rj/tw ; 一般,其他条件相同时,平纹最紧,斜纹次之,缎纹最松。 结构松软的织物,一般通过提高织物密度以提高其服用性能。
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缎纹组织是原组织中最复杂的一种组织。
这种组织的特点在于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的单独组织点相距较远,并且所有的单独组织点分布有规律且不连续。
这些单个组织点分布均匀,并为其两旁的另一系统纱线的浮长所遮盖,在织物表面都呈现经或纬的浮长线。
因此,布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质地柔软。
缎纹有经面缎纹与纬面缎纹之分。
组织循环通常用枚来作单位。
如组织循环数为5,则称为5枚缎,织物表面显示经纱效应称为经面缎,而显示纬纱效应,则称为纬面缎。
图为5枚纬面缎纹组织,图(a)为组织图,(b)为纬向剖面图,(c)为结构图。
一、缎纹组织结构为了达到缎纹织物的特点,缎纹组织的参数应为:1、组织循环数R≥5(6除外);2、单个组织点飞数S应符合下列关系:1<S<R-1;3、R与S之间互为质数(不能有公约数)。
为何飞数S必须为1<s<r-1?因为当s=1或s=r-1时,绘制的组织图即为斜纹组织。
< 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其次,为何S与R之间不能有公约数?因为当S与R之间有公约数时,则会发生在一个组织循环内一些纱线上有几个交织点,而另一些纱线上则完全没有交织点的现象,因此,不能形成组织,如图所示,若R=8、Sj=2,结果第2、4、6、8根纬纱没有与经纱交织,不能形成组织。
再次,为什么缎纹组织循环R不能为6呢?原因为如果选1或5作飞数,则绘制出来的组织为斜纹组织;如果选2、3、4作飞数,则与6均有公约数,故缎纹组织循环不能为6。
缎纹组织也可以用分式来表示。
分子表示缎纹组织一个循环的完全纱线数R,分母表示组织点的飞数S。
例如,8枚3飞缎纹可写成8/3缎纹。
8枚5飞缎纹可写成8/5缎纹。
二、缎纹组织图的画法(一)飞数的确定为了正确地构作一个规则的缎纹组织,在确定了组织循环数R后,就要选择飞数S。
例如,要绘作一个8枚缎纹组织,即R=8,其飞数S的选择方法是将完全纱线数R分为两个数之和。
第五章复杂组织

2、作图方法 3、上机要点 (1)总经跟数的确定。 要使边部组织点连续,必须考虑到投纬方向 与边部增减经纱根数和位置。
①第一种情况:里组织起点和表组织的反面 组织相同时。
②第二种情况:里组织起点与表组织的 反组织不同。
结论: 1)管状组织总经根数的确定要考虑到边部 组织点连续,与基础组织的纬向飞数Sw有 关。 2)纱线增减的部位与投梭方向和表里组织 的起始点有关,画截面图确定。
注意接结点宜配置在上下两表纬浮长之间,并与里 纬的纬组织点相连,即上下左右均为纬组织点。
例3
4、联合接结双层组织
(combined stitching double weaves)
步骤与上接下双层组织相同,只是在画接结组 织时既有“下接上”的接结点,又有“上接下” 的接结点。
第三节 纬起毛组织(weft pile weaves)
(4)经纬纱号数、密度 一般多用中号纱(特细条除外) Pw>Pj 从织物紧度看 Ej为50-60%; Ew为140-180%。经/纬约为1/3左右。
5、花式灯芯绒
(1)织物表面部分起绒 部分不起绒
a. 织入提花法
b. 飞毛提花法
(2)改变绒根的布局:使绒毛长短发生变化, 高度不齐,绒条按绒根分布成花型。
二、双幅织组织 (double-width weaves)
1、采用此组织的目的 2、设计要点
①组织 ②表里经纱的排列比
表里纬纱的排列比必须为2:2 ③在折幅处要求组织连续
a.起点相同(里组织起点与表组织的反面组 织相同)
b. 起点不同
④在折幅处加特线A——撑幅作用(下机抽出)
在开口侧加缝线B——将上下层织物缝合在一起, 防止卷取时边部松紧不一,下机后拆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复杂组织及其织物简单组织与复杂组织的区别:简单组织由一个系统的经纱和一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而复杂组织中至少有重组织可增加织物的厚度,可使织物正反面有不同的颜色和组织。
一、经二重组织1、经二重的组成:由两组经纱与一组纬纱交织而成。
表组织——表经与纬纱交织里组织——里经与纬纱交织反组织——里组织的反面:2、设计经二重组织的原则:[重点、难点](1)表、里组织的选择:要求织物正反面均具有经面效应。
表组织——经面组织里组织——纬面组织反组织——经面组织(2)表组织的经浮长应大于里组织的经浮长,且里组织经浮长尽可能配置在表组织经浮长中间。
(3)表、里组织点排列方向相同。
(4)表、里经纱排列比m:n:m:n=1:1(表、里经纱线密度和密度接近)m:n=2:1(里经粗且差)(5)Rj、Rw计算:3、组织图绘制:[例]某经二重织物,表组织为3/1↗,反组织为3/1↖,m:n=1:1,试作出组织图。
Rj=8 Rw=4[练习] 某经二重织物,表组织为5/2j,里组织为5/3w,m:n=1:1,试作出组织图。
4、上机要点:(1)穿综采用分区穿,提升次数多的表经穿在前综。
(2)穿筘:每筘齿穿入数= (m+n)的倍数,以便一组表、里经纱相互重叠。
二、纬二重组织1、纬二重的组成:由两组纬纱与一组经纱交织而成。
表组织——表纬与经纱交织里组织——里纬与经纱交织反组织——里组织的反面2、设计纬二重组织的原则:[重点、难点](1)表、里组织的选择:要求织物正反面均具有纬面效应。
表组织——纬面组织里组织——经面组织反组织——纬面组织(2)表组织的纬浮长应大于里组织的纬浮长,且里组织纬浮长尽可能配置在表组织纬浮长中间。
(3)表、里组织点排列方向相同。
(4)表、里经纱排列比m:n:m:n=1:1(表、里纬纱线密度和密度接近)m:n=2:1(里纬粗且差)(5)Rj、Rw计算:3、组织图绘制:[例]某纬二重织物,表组织为1/3↗,反组织为1/3↖,m:n=1:1,试作出组织图。
Rj=8 Rw=4[练习]某纬二重织物,表组织为8/5 w,里组织为3/1↗,m:n=1:1,试作出组织图。
4、上机要点:穿综采用顺穿。
穿筘2—4齿/筘。
三、重经、重纬组织的比较1、组织结构方面:重经组织:经密较大,外观呈双面经效应。
织物表面平整、细密。
重纬组织:纬密较大,外观呈双面纬效应。
织物表面丰满、光亮。
2、上机织造方面:(1)生产效率:重纬织物因纬纱产生重叠,故生产效率低。
(2)品种适应性:重经织物因经纱采用分区穿,故品种适应性差。
教学过程[复习]经二重和纬二重组织的设计要点。
第二节双层组织一、双层组织1、形成双层组织的必要条件2、双层组织图的绘制3、上机要点二、表里接结组织1、接结组织点的确定2、组织图绘制作业布置1、已知表、里组织均为2/2↗斜纹,其排列比均为1:1,试作双层组织的上机图和经、纬向剖面图。
2、已知表组织为3/3↗斜纹,里组织为2/1↗斜纹,表、里经、纬纱排列比均为2:1,试作“下接上”双层接结组织的上机图和经、纬向剖面图。
3、已知表、里组织均为2/2↗斜纹,其排列比均为1:1,以八枚缎纹为接结组织,试作“下接上”双层接结组织的上机图和经、纬向剖面图。
第二节双层组织由两组经纱分别与两组纬纱交织而成。
一、双层组织1、形成双层组织的必要条件:[重点、难点](1)投表纬织上层时,里经全部沉在梭口下部不与表纬交织。
(2)投里纬织下层时,表经全部提升不与里纬交织。
2、双层组织图的绘制:(1)确定表里组织:表、里组织交错次数应接近。
(2)表、里经纱和表、里纬纱排列比:1:1,2:2,2:1。
(3)同一组表、里经纱应穿入同一筘齿,以便相互重叠。
(4)Rj、Rw计算:[例]已知表组织为2/2↗斜纹,里组织为2/2↗斜纹,m:n=1:1,试画出双层组织图。
[例]已知表组织为3/3↗斜纹,里组织为2/1↗斜纹,(1)m:n=1:1;(2)m:n=2:1;试画出双层组织图。
3、上机要点:二、表里接结组织接结方法的分类:(1)“下接上”法(2)“上接下”法(3)联合接结法(4)附加线接结法下面介绍“下接上”法双层接结组织。
1、接结组织点的确定:接结经组织点应配置在表经经浮长中间。
2、组织图绘制:[例]以2/1↗斜纹为表组织,1/2↗斜纹为里组织,接结组织为1/2↗斜纹,m:n=1:三、管状组织1、定义:连接双层组织的两边缘构成管状组织。
2、设计要点:(1)表、里组织的选择:表组织和反组织应相同。
(2)表、里纬纱排列比:必须为1:1。
(3)总经根数的计算:mj=Rj·Z+Sw[注意]从左向右投第一纬,取“+”;从右向左投第一纬,取“-”。
3、组织图绘制:[注意]里组织的起点应根据管状截面图确定。
[例]已知表、里组织均为平纹,表、里经纱排列比均为1:1,基础组织个数3,从左向右投第一纬,试画出管状组织图。
解:mj=2×3-1=54、特线的作用:为使管状织物左右折幅处经密均匀且折幅平整,在左右折幅处各穿入一根较大张力的特线。
以A表示。
特线在投里纬时提升,下机后可抽出。
[练习]已知表、里组织均为平纹,m:n=1:1,基础组织个数为5,从右向左投第一纬,在左右折幅处各穿一根特线,试画出组织图。
5、上机要点:采用顺穿或分区穿(将表经穿入前综)。
四、双幅组织1、定义:将双幅织物仅在一侧连接。
2、设计要求:(1)基础组织的选择:简单组织。
(2)表、里纬纱排列比:必须为2:2。
3、组织图绘制:同双层组织。
[例]以平纹为基础,表经:里经=1:1,表纬:里纬=2:2,右侧连接,试画出双幅组织图。
4、特线的作用:在织里纬时特线提升。
5、缝线的作用:在织物上将两层织物缝在一起,使其平整。
教具灯芯绒织物。
教学过程[复习]设计管状组织和双幅组织的设计要点第三节灯芯绒组织及其织物一、织物风格二、分类三、构成原理四、构成原则1、地组织的选择2、绒纬组织的选择3、地纬与绒纬排列比五、组织图绘制作业布置1、试比较平纹地灯芯绒组织和双经保护灯芯绒组织的优缺点,并说明双经保护灯芯绒组织具有保护作用的原因。
2、试作双经保护灯芯绒组织上机图,并标出割绒位置。
3、试比较灯芯绒绒根V形固结和W形固结的优缺点。
4、以2/2↖斜纹为固接组织,地纬与绒纬之比为1:3,绒根固接点以间隔8根和6根经纱配置,固接方式V形,试作灯芯绒织物的组织图。
5、已知某灯芯绒织物的地组织为2/1↗斜纹,地纬:绒纬=1:2,Rj=6,绒根为V形固结,试作该织物组织图并标出割绒位置。
6、试作平纹地特细灯芯绒组织上机图,绒根W形固结。
Rj=8,地纬:绒纬=1:2,并标出割绒位置。
一、织物风格织物表面具有绒条圆润、纹路清晰的条绒。
织物厚实、耐磨。
二、分类以25mm内的绒条数表示。
6条以下——阔条 6—8条——粗条 9—11条——中条11—20条——细条 20条以上——特细条三、构成原理如书中图示。
四、构成原则[重点]1、地组织的选择:平纹、2/1斜纹、2/2斜纹、2/2纬重平、2/2经重平、平纹变化(双经保护)组织等。
2、绒纬组织的选择:(1)绒根固接方式:绒纬与绒经的交织规律。
(a)V形固接(松毛固接):绒纬仅与一根压绒经交织。
特点:易打紧纬纱,织物纬密大;绒面没有沟痕;但易脱毛。
适用于绒毛较短、Pw较大的中、细条灯芯绒。
(b)W形固接(紧毛固接):绒纬与三根或三根以上压绒经交织。
特点:不易打紧纬纱,织物纬密小;但绒纬固接牢固。
适用于绒毛密度较小的细条灯芯绒。
(2)绒纬的浮长:决定毛绒的长短、绒条的宽窄和绒条的密度。
绒纬浮长大,毛绒长,绒条阔;但割绒后易露底。
毛绒高度=50×绒纬所跨经纱数/经密(根/10cm)3、地纬与绒纬排列比:1:2,1:3。
五、组织图绘制[难点]Rj=绒纬浮长+压绒经Rw=R地×排列比之和[例](1)以平纹为地组织,地纬:绒纬=1:2,绒纬浮长为5,V形固接,画出组织图。
(2)以2/1↖为地组织,地纬:绒纬=1:2,绒纬浮长为5,V形固接,画出组织图。
(3)平纹为地组织,地纬:绒纬=1:2,绒纬浮长为7,V形固接,画出组本课课题(章、节)第四节毛巾组织及其织物目的要求掌握毛巾织物毛圈形成原理,三纬毛巾和四纬毛巾,地经与毛经排列比及毛圈高度,毛巾织物的上机要点等。
重点与难点重点:1、毛巾组织织物毛圈的形成原理2、毛巾组织组织图的绘制。
难点:毛巾组织及其织物。
教具毛巾织物。
一、定义由毛经与地经和一组纬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其表面具有毛圈外观。
二、毛圈的形成原理(以三纬双面毛巾为例)[重点、难点]前两纬为短打纬(打纬动程小),后一纬为长打纬(打纬动程大),将三纬一起打向织口。
三、三纬毛巾和四纬毛巾1、三纬毛巾:2、四纬毛巾:四、地经与毛经排列比及毛圈高度1、地经与毛经的排列比:1:1为单经单单毛;1:2为单经双双毛;2:2为双经双双毛。
2、毛圈高度:由长短打纬相差的距离来决定。
毛圈高度约等于长短打纬相隔的距离的一半。
五、毛巾织物的上机要点1、穿综:毛经穿入前区,地经穿入后区,以形成清晰梭口。
2、穿筘:将相邻一组地经和毛经穿入同一筘齿。
筘号不宜太大以免增加织造难度。
3、竖织与横织:一般面巾以竖织为多,枕巾以横织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