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篇1 一、开题背景(一)时代的需要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
对于学校而言,纲要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养成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道德责任心。
其中,道德责任心的培养尤为重要。
2004年2月,为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民族振兴及国内外形势等多方面对当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要求。
鲜明地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现实的需要我校创办于二零零八年,位于城东,是城区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多数父亲或母亲外出务工,客观上造成的“父亲教育缺失”或“母亲教育缺失”,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有的学生惰性,不爱学习;有的学习上花了工夫,但事半功倍;有的聪明好学而品行令人担忧;有的受家长读书无用论影响较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无视校纪班规,蛮横放肆;还有少数学生个人卫生存在问题,缺乏良好卫生习惯,致使校园环境卫生及保持较差等。
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极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从我校实际出发,让我们深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与良好行为养成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恒久性。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本课题旨在研究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言行举止。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礼仪在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人走出国门旅游消费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不文明行为却时常充斥于各种媒体上,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同时,在校园中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危机,例如语言不文明、乱扔垃圾等现象屡见不鲜。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课堂的教育,培养小学生文明的言行举止和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使他们进行友好和谐的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在国外,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惯研究。
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
例如,瑞士学者XXX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XXX则对XXX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如何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言行举止,从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风尚。
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为其他教育领域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从行为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
XXXXXX研究员和XXXXXX副教授都进行过相关研究。
儿童道德的研究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一直备受关注,但大多只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忽视行为惯研究。
然而,“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
因此,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礼仪惯,必须对他们进行礼仪惯的培养。
课题开题报告范本
题⽬:培养⼩学⽣⽂明礼仪习惯的研究有效途径 ⼀、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员等) 本课题是在2011年9⽉杜林乡代营⼩学开题,评议专家是:安乐⽂苏⼦明李宏峰杨丙红张凤玲。
参与⼈员是本校全体教师。
⼆、开题报告要点(题⽬、内容、⽅法、组织、分⼯、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本课题题⽬是:培养⼩学⽣⽂明礼仪习惯研究的有效途径。
研究内容是: 1、探索⽣活化、情景化的礼仪教育内容、形式,构建以礼仪养成教育为核⼼,以学科教学中渗透为辅,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礼仪教育模式。
2、培养学⽣的现代⽂明意识和⾏为习惯,提⾼学⽣礼仪素养,为少年⼉童打下终⾝受益的基础。
研究⽅法: (1)调查研究法。
从课题⽴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问卷、访谈等形式进⾏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研究的可⾏性。
(2)⽂献研究法。
查阅⽂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搜集资料,进⾏先期的⽂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3)经验总结法。
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研究⽔平。
组织分⼯: 为使⽂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学校开展了“⽂明礼仪伴我⾏”主题宣传教育实践,通过印发《校园⽂明公约》、《校园⽂明歌》,召开师⽣⼤会,利⽤班会,晨会,校园⼩⼴,国旗下讲话,出墙报,出专栏,张贴⽂明标语,出⽂明礼貌内容的展⽰版等形式,⼤造舆论,使师⽣充分了解⽂明礼仪活动的做法和要求,认清其⽬的,意义,充分认识讲⽂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明进步社会对师⽣⽇常⾏为的要求,是进⼀步培养具有良好⽇常⾏为的要求,是打造⽂明和谐校园的基本体现,经过⼴泛的宣传发动,⼴⼤师⽣认识到了开展⽂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建⽴体制,强化监督,保障⽂明礼仪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我校在建⽴⽂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下狠下功夫,逐步完善了三项机制,使⽂明礼仪教育活动呈现载体丰富,⾊彩鲜明,成效显著的发展态势。
最新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精品
最新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精品摘要:本报告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文明礼仪问题,以研究和实践的方式探讨了如何开展有效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本报告分析了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并设计了一个具体的实践活动方案,以期对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明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农村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行为粗鲁、礼仪意识淡薄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因此,本报告将探讨最新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期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农村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的提升。
二、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发现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应从儿童的早期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基本礼仪意识。
学校则应设置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培养。
社会方面,应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倡导,营造浓厚的文明礼仪氛围。
三、实地调研为更好地了解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际情况,本报告进行了实地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我们对多所农村小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礼节意识不强、行为粗鲁、习惯不良等问题。
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些农村小学生的身边缺乏文明礼仪的典型榜样,这给文明礼仪养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问题分析基于文献综述与实地调研的结果,本报告对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包括家庭教育不足、学校培养机制不完善、社会环境不利于文明礼仪的形成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水平的整体欠缺。
五、解决方案针对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问题,本报告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实践开题报告范文大全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实践开题报告范文大全第一篇: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实践开题报告《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余庆县实验小学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自古以来,中国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孔融让梨、曾子避席、孔子尊师、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礼仪故事传为佳话。
自古以来我们就推崇“百行以德为首”,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较为滞后,特别是我们的90后,00后,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自私、任性,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过于强烈,不懂得尊重、关爱他人与严于律己,出现了一大批不文明的现象:在旅游景点刻字、等公交车拥挤抢座,不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搂搂抱抱,做出不雅之举,面对需要帮助的人表现出极端冷漠,校园暴力事件也屡见不鲜,这一切,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缺失。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文明有礼的文化人,乃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现已经2300多名学生,大多数为独身子女,且百分之五十的家庭处在农村。
家庭教育环境参差不齐,不少家长只顾望子成龙,却淡化以至放弃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中心,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我们把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要让学生接受文明礼仪的启蒙教育,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懂得自爱、他爱,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同时,提高共处、生存的能力。
开题报告: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研究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东港市马家店镇三道岗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已普遍步入独生子女年代,小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
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及不文明的行为,极易误导他们。
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
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行为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学生情商教育的现状,探索情商培养的方法与措施,关键还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少年儿童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长中的小公民。
他们的道德素质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帮助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从某种意义上讲,“习惯决定命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无非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成为恶习,必将贻误终身。
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一直都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其投入和声势比起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毫不逊色的。
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诚如一些批评家指出的那样,除了口号式的说教之外,实际效果之差同样是惊人的。
譬如,在诚实守信方面、在遵守公共规则方面等,国人的表现和形象确实差强人意,甚至在国际上出现了某种道德危机。
从教育上看,究其原因,主要是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脱离青少年实际,追求“高、大、全”的德育,不从日常生活细节开始,忽视了基本良好习惯的培养。
“万丈高楼平地起”,整个社会道德大厦的构筑是建立在全体公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全社会道德大厦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小学生文明礼仪是指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通过学校课堂这个主阵地的教育,是让小学生亲身感知、实践,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言行举止和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使他们进行友好和谐的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促进小学生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1.理论意义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较低,道德修养也不是很高。
在家庭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文明礼仪教育相对非常薄弱。
从而导致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例如,在课堂上,总有学生插嘴,打断老师讲课;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塑料袋和纸屑;课间常有学生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中午吃饭不排队、浪费粮食;不懂得节约用水和用电;还有部分学生下课后站在凳子上互相玩耍;大多学生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心日子,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缺少礼教,对长辈不够尊重,有的甚至和父母顶嘴,对父母出言不逊,对爷爷奶奶更是有恃无恐。
还表现为语言不文明、不讲卫生、不守纪律等等,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2.实用价值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文明有礼的文化人,乃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伴随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文明礼仪进课堂”和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所以我决定选题为《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三、研究目标以“建立规范,增强意识,形成习惯,促进养成”为宗旨;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主要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研究内容为:1、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规范的研究;具体细化为十个方面:(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7)遵守秩序的习惯(8)勤于动手的习惯(9)锻炼身体的习惯(10)讲究卫生的习惯。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开题报告
花山乡中心校《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一、课题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现状分析1、学校(教师):我们学校是一所乡中心小学,学生基本来源农村,学生的道德建设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2、学生:近几年来,随着移民搬迁户的增多,我校民族生所占比例已达70%。
由于受经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影响,这些民族学生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十分差,具体表现在:个人卫生差、歪戴帽子斜穿衣、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说脏话;爱国主义行为不正确、升国旗时不严肃认真;行为自由散漫;上学、放学途中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等。
3、家庭:父母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较大;父母大多务农或外出打工,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很少;管孩子的大多是爷爷奶奶,他们只能负责孩子的起居饮食,往往忽视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教育。
近年来高二半山的彝族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文明程度、文明意识普遍较低,缺乏良好的礼貌、卫生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这些状况也给学校的道德教育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分析以上情况,学校认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已成为我校品德教育亟待加强的重点内容,只有抓好了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改变了学生不文明的学习、生活等习惯,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形成,进而营造出优雅、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研究的范围、对象全校学生(二)、需要解决的问题:1、制定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包括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等礼仪知识。
2、探索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三、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彭雁:副校长兼教科室主任、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主要负责前期调研、确定课题、拟定实验方案龙建兴:教导主任、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主要负责协助拟定实验方案、组织理论学习。
陈照君:语文教研组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负责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王俊华:数学教研组长、小学数学高级教师、负责收集资料、整理档案、撰写研究报告。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社会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礼仪意识淡薄、行为不文明等问题,亟需加强对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改进和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标1. 分析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和问题;2. 探讨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 提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改进策略和实施方案;4. 评估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与问题;(2)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改进策略和实施方案;(4)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评估。
2.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中小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文明礼仪教育的认知和需求。
(3)实地观察法:对一定数量的中小学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4)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成功的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
(5)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1. 对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为问题解决提供科学依据;2. 提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改进策略和实施方案,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3. 评估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提供反馈意见;4. 撰写学术论文,发表相关研究成果,推动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发展。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一个月):文献综述,了解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2. 第二阶段(两个月):设计问卷,进行中小学生和教师的调查,收集相关数据;3. 第三阶段(一个月):实地观察,对一定数量的中小学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校园文化建设情况;4. 第四阶段(一个月):案例分析,选取一些成功的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分析;5. 第五阶段(两个月):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最新-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精品
花山乡中心校《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一、课题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现状分析1、学校(教师):我们学校是一所乡中心小学,学生基本来源农村,学生的道德建设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2、学生:近几年来,随着移民搬迁户的增多,我校民族生所占比例已达70%。
由于受经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影响,这些民族学生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十分差,具体表现在:个人卫生差、歪戴帽子斜穿衣、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说脏话;爱国主义行为不正确、升国旗时不严肃认真;行为自由散漫;上学、放学途中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等。
3、家庭:父母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较大;父母大多务农或外出打工,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很少;管孩子的大多是爷爷奶奶,他们只能负责孩子的起居饮食,往往忽视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教育。
近年来高二半山的彝族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文明程度、文明意识普遍较低,缺乏良好的礼貌、卫生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这些状况也给学校的道德教育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分析以上情况,学校认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已成为我校品德教育亟待加强的重点内容,只有抓好了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改变了学生不文明的学习、生活等习惯,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形成,进而营造出优雅、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研究的范围、对象全校学生(二)、需要解决的问题:1、制定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包括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等礼仪知识。
2、探索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三、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彭雁:副校长兼教科室主任、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主要负责前期调研、确定课题、拟定实验方案龙建兴:教导主任、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主要负责协助拟定实验方案、组织理论学习。
陈照君:语文教研组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负责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王俊华:数学教研组长、小学数学高级教师、负责收集资料、整理档案、撰写研究报告。
最新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精品
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模式,为推进农村小学
03
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预期成果
01
形成对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全面认识,揭示其背后的影 响因素;
02
提出加强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对策和建议,为相关政策制定提 供参考;
03
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模式,为其他地区的农村小学生思想道 德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VS
研究难点
如何准确把握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 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如何有效解决农村 小学教育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际问题 和困难。
04
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
研究目标
01
探索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明确研究的 目标和方向;
02
分析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在农村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
位和作用;
要点三
风险与应对措施
对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确定因 素进行了充分的预估,并制定了相应 的应对措施,以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研究经费
申请了相关科研项目经费,为研 究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
研究场地与设备
选择了合适的实验场地,购置了 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设备,以确保 研究的顺利进行。
研究计划与时间安排
要点一
研究计划
要点二
时间安排
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 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 等。
根据研究计划,将整个研究过程分为 若干个阶段,并明确了每个阶段的研 究任务和时间节点。
最新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 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精品
xx年xx月xx日
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第一篇: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总而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1、礼仪:礼节和仪式。
小学生礼仪:小学生应知道并做到的礼节和仪式。
小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对小学生应知道并做到的礼节和仪式进行研究与实践。
2、礼: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概念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作为广义的“礼”,泛指一切典章制度和社会规范;作为狭义的“礼”,则指礼节,礼仪。
守礼,即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养成教育理论。
4、儒家认为:必须通过教育,把人变成仁义礼智兼备的“君子”。
《礼记》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国际上针对青少年存在的道德修养上的问题,普遍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其中包括礼仪教育。
英国等国家提出了培养“绅士”、“淑女”的教育。
韩国从1973年起就开设道德课,正式以书本形式向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授课,其教学内容便包括各方面的基本礼节和道德规范。
学校还设有理解室,模拟生活场景,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
我国也在文革以后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和养成教育,对礼仪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普遍做法是强调教育与训练想结合,但在实践中常带有分离的状况,或是说理不够,机械训练;或是空洞说教,践行不够。
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一是继续强调教育与训练相结合,体现“教学做合一”、“知行统一”。
二是注重内在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外在的表现与内在的修养统一起来,简称内外统一。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篇1 一、开题背景(一)时代的需要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
对于学校而言,纲要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养成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道德责任心。
其中,道德责任心的培养尤为重要。
2004年2月,为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民族振兴及国内外形势等多方面对当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要求。
鲜明地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现实的需要我校创办于二零零八年,位于城东,是城区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多数父亲或母亲外出务工,客观上造成的“父亲教育缺失”或“母亲教育缺失”,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有的学生惰性,不爱学习;有的学习上花了工夫,但事半功倍;有的聪明好学而品行令人担忧;有的受家长读书无用论影响较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无视校纪班规,蛮横放肆;还有少数学生个人卫生存在问题,缺乏良好卫生习惯,致使校园环境卫生及保持较差等。
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极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从我校实际出发,让我们深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与良好行为养成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恒久性。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doc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方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礼仪文化遗产,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益于弘扬我国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
2、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待人接物和立身处世是十分必要的。
为人处事是青少年人生最关键的一门功课。
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培养善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更好地发挥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奠定基础。
3、礼仪属于德育范畴,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范畴,是德育中的基础教育,又深蕴着美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综合性、包容性很强,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教会人们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青少年学生对礼仪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所以说,礼仪教育是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德育,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的方法途径。
4、礼仪教育是对中小学校德育内容的完善扑充。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需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
”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
过去中小学校围绕升学率这个目标,正常的开设政治课,其他方面就忽视了,出现了德育的薄弱偏差问题,也就出现了受教育者人生成长过程人格、道德素质不完善的问题。
文明礼仪教育有益于对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心理、艺术等方面教育的完善与补充。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一)研究的目标:1、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课题《文明礼仪教育讨论》是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那么我们怎么样写这一方面的开题报告?文明礼仪教育讨论开题报告一、课题讨论的背景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而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将来,是家长的盼望,是社会将来人口的组成部分,幼儿素养的提高与进展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利益,也影响社会将来人口的整体素养和社会的竞争力,因此,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广阔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现代社会中,礼仪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润滑剂,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渐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近些年来,我国在对幼儿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观的成果。
但是对幼儿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却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许多的外国人对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持否定态度,可以看出,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分析其现状缘由,主要有三: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肯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视传统道德建设,幼儿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幼儿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2、家庭教育中对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敬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
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养不高也严峻影响了幼儿礼仪修养的提高。
3、教育过程中对于礼仪教育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是存在。
(二)我园的实际状况分析我园有幼儿400多人,其中留守子女也有不少,幼儿在家由公婆看护,多数幼儿文明礼仪的教育方面受到家庭影响,缺乏文明礼仪的修养,面临这种状况,我园觉得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文明礼仪开题报告
文明礼仪开题报告【篇一:少儿园文明礼仪开题报告】《在少儿园浸透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少儿优异品行发展的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在少儿园浸透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少儿优异品行发展究》课题已由酒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研究判定,酒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 规划 2011 年度立项为一般规划课题。
课题研究时间自 2011 年 5 月至 2013 年5 月,研究周期为两年。
课题《在少儿园浸透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少儿优异品行发展究》是我们在充分检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
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必定能获得特别满意的实验成效,下边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行方法向各位领导报告。
此刻的孩子多半是独生儿女,在“六加一”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常常享遇到的是过多的爱与珍爱。
他们拥有与他人和平共处的优异梦想,可是却在交往中缺乏:谦和的态度,落落大方的举止,礼貌的言论,对他人不可以做到尊敬和谅解。
中国有句古话“少成若本性,习惯成自然”,作为初期教育的实行者和指引者,让孩子们从小开始学习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拥有踊跃的社会心义。
在少儿园对少儿实见礼仪教育,并思虑运用何种卓有收效的教育形式,更好的帮助少儿养成优异的礼仪习惯,无疑是少儿教育工作者的应当努力实践,踊跃研究的。
最近几年来,国家在小孩礼仪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实践与研究,如《小学开设礼仪课程的研究》,《小学生礼仪习惯培育的方法与门路研究》,少儿园的礼仪教育研究起步稍晚,但近两年也获取蓬勃的开展,如南充市一幼《少儿礼仪养成教育实践研究》,重庆龙岗少儿园《培育少儿交往礼仪研究》,一些少儿园也在少儿礼仪的培育与实践方面形成了一些教育模式,拟订了一些少儿礼仪的规范,并加以推行。
但怎样让少儿真切的对礼仪产生兴趣,从而爱上礼仪,能坚持使用礼仪,还需要进行踊跃的研究。
《少儿园教育指导大纲》中明确指出:注意小孩的可连续发展,要着眼于小孩未来的长久效应,侧重那些对小孩一世产生影响的质量培育,为后来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工作确定优异的基础。
小学生传统美德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
小学生传统美德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小学生传统美德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开;大洼中心校课题组负责人贾淑杰;实验课题的提出与确立;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为了使教育科研;我们之所以选择了这一课题,是因为中央对未成年人的;我们曾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一)什么是文明礼仪的填空;(二)个人礼仪方面:仪表包括什么?应怎样做到;仪;牙齿、护手、站姿、坐姿、行姿等“小学生传统美德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大洼中心校课题组负责人贾淑杰实验课题的提出与确立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为了使教育科研工作得到行之有效的开展,使学生德育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根据省“十二五”课题指南,我们选择了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深化研究》的子课题《小学生传统美德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意在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我镇小学生文明素养。
我们之所以选择了这一课题,是因为中央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及其重视,特别是关于青少年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我们也感到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极大地欠缺,急需加强这方面的修养。
所以选择这一课题。
我们曾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什么是文明礼仪的填空(二)个人礼仪方面:仪表包括什么?应怎样做到;仪容整洁应做到怎样?关于美发、牙齿、护手、站姿、坐姿、行姿等应做到那些?等(三)家庭礼仪方面:1、子女的责任是什么?2在家里应怎样对待父母、爷奶等(四)学校礼仪方面:1、课堂礼仪应做到(),2、升国旗时应做到(),3、课外遇到老师应做到(),4、同学之间校外交往应做到(),5、集会时应做到()。
(五)社交礼仪方面:1、初次交往时应做到()。
2、语言交际时,交谈中应做到()。
3、接打电话应做到()。
4、网络交流中应做到()。
5、公共场所应做到()。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2)
乡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河北省承德市兴旺县六道河学区刘文富一、课题的提出礼仪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在各样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己、完美自我、修身养性、恭敬别人的商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它是维系人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恪守的最最少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久共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中渐渐形成,而且以民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礼仪是一个人以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涵养和道德涵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生计、交往的基础。
我国有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以前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要“立于礼。
”所谓“立,”就是健全人品确实立。
而健全人品确实立是和“知礼”分不开的。
固然我们在培育学生的礼仪修养方面获得了必定的成绩,但仍旧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1、各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缺少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视,学校多采纳灌注式的教育方式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浸透文明礼仪教育,所以造成学生最最少的礼仪知识的缺失,这一点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单薄环节。
2、家庭教育中礼仪教育相对单薄。
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不过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礼仪涵养的养成,别的,受乡村一些家庭文化礼仪素质偏低的影响,致使此刻的孩子独有的自私、率性,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因此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文明礼仪涵养的提高。
3、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民风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文明礼仪涵养的提高。
小学生因受自己年纪特点及心理特点的限制,是非分辨能力还未形成,所以致使社会及影视作品中等一些与礼仪相悖的行为对广大小学生的直接侵袭。
4、优秀的文明礼仪修养是社会发展的必定需要。
跟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际交往更加屡次,各样场合的礼仪对人们的要求愈来愈高,礼仪日趋成为一个人涵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记。
可见,一个人的礼仪涵养关系到个人、事业和国家。
所以,增强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修养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廉江市安铺镇第一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长期以来文明礼仪也被人们视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近几年来走出国门旅游消费的国人也越来越多,但诸多不文明行为经常充斥于各种国内外的媒体,特别是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涂鸦事件,刺痛着国人的情感神经,中国海外游客成了不文明的代名词,国外针对中国人的简体中文标语:“中国人,便后请冲水”等新闻内容,也许夸大其词,不过少数中国人的不文明举止,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
事实上,堪称“文明净土”的校园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危机:语言不文明,出口成脏,不懂得尊重他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缺乏环保意识;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和粮食;上课迟到、旷课、逃课、睡觉、说话、吃东西;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海报乱贴等等不文明的现象,在校园中屡见不鲜。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的界定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通过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及其外在形象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文明礼仪教育旨在通过学校课堂这个主阵地的教育,培养小学生文明的言行举止和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使他们进行友好和谐的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
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馅格(LO KOH LBE 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
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也曾主持过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
(2)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
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
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
我国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仅进行这样的一般理论研究,在实际的少年儿童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中,对于克服过于注重说教以及“高大全”等现象是不力的,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很难形成。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礼仪习惯,必须要对他们进行礼仪习惯的培养。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该课题作为研究题目的理由。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内容
1、明确小学礼仪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要求有:
⑴、校园礼仪:学生在校能主动向老师和进入校园的客人主动问好;能在同伴之间使用文明语言;能文明如厕;能自己爱护校园环境。
⑵、家庭礼仪:学生在家能尊敬长辈,能做到长者先,幼者后;能做到文明待客。
⑶、社会礼仪:在公共场所能自觉遵守纪律,比如乘车能主动为老年人和小孩让座;参观或观看演出能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等。
2、探索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规律,依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实施相应的礼仪教育内容,采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形式、方法,力争做到教育、训练的序列化。
低年级着重训练学校礼仪中的行为习惯,重点在个人礼仪,说一些简单的文明用语方面的训练;中年级在学校礼仪的此基础上,着重进行家庭礼仪习惯的培养,从“做”的训练发展到“说”的训练;高年级在巩固低、中年级行为要求的同时,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着重指导他们的校内外公共场所礼仪。
3、创新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校情、学情、社情需要,使教育的策略更新,方式方法更贴近儿童、贴近生活,更富有时代感,从而更易走进学生的心灵。
课题研究的重点:研究文明礼仪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
课题研究的难点: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形成的促进。
(二)、研究目标
1、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为讲文明、懂礼仪、有教养的人,让学生成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文明得体、受欢迎的人。
2、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明细目标:
(1)、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传承中华礼仪文化,提高学生礼仪素养,为少年儿童打下终身受益的厚实基础。
(2)、礼仪课与礼仪养成活动相结合,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小学礼仪教育模式。
(3)、将学生外在的礼貌言行举止内化为文明礼仪规范,初步具备现代文明人的自觉意识,懂得一定的礼仪知识,知晓在校乃至社会不同场合中的基本礼仪常识,从外在的衣着、言行举止到内在的礼仪文化素养都能文明得体,以自觉做现代文明人为荣。
(4)、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帮助教师进一步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改进育人方法,撰写出有一定水平的德育论文,提高教师教育理论实践水平,享受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并在研究实践中提升教师人文素质与综合素质。
(5)、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文化底蕴、人文氛围,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五、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一)实验方法
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因此,总体上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践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探索教育机制,具体采用调查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研究探索。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实践”式行动研究法。
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以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选取典型案例,建立研究档案,进行跟踪研究。
5、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
验研究水平。
(二)可行性分析
1、文献法与行动研究法相结合,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从行动中来,到行动中去。
2、实事求是,循序渐进,重视并优化过程管理,不搞虚假研究,在我校现有的研究力量与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逐年提升。
六、课题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的产生源于学校德育时效性、针对性的迫切需要,本课题研究来源于全国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德育系统工程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
该课题研究既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又会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
2、该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综合性强,具有德育资源整合的特点,符合道德教育内容的综合性特点,符合陶行知先生的和谐教育思想。
3、该课题是具有广泛的实用和推广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主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本课题实验与研究时间是: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为期2年,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前期阶段)
成立课题小组,建立课题档案,制定研究方案,调查分析小学生礼仪现状,完成现状调查报告。
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完善实验方案,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课题内部研讨、学习资料,供课题组成员阅读。
第二阶段: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实施阶段)
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探究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养成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及时反馈礼仪教育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结合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文明礼仪的养成。
形成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案。
第三阶段: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结题阶段)
继续研究探讨,撰写研究报告,接受结题评审。
八、课题实施的保证条件
1、课题负责人是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的校长,能保证教育活动如期、有效地开展。
2、课题组成员都是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他们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管理水平较高的老教师又有勇于创新、掌握信息技术的年轻教师,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为课时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学校的计算机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教研资料丰富,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4、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保证课题经费供给。
201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