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的条件和表现
脚气真菌实验报告
脚气真菌实验报告
《脚气真菌实验报告》
脚气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病,通常表现为脚部皮肤潮湿、发痒、脱皮等症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脚气真菌的生长和传播规律,我们进行了一项脚气真菌实验。
实验首先我们收集了一些患有脚气的病人的脚部皮肤样本,然后在实验室中进
行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样本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名为白色
念珠菌的真菌。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引起脚气的真菌,它在潮湿、温暖的
环境下生长迅速,因此很容易在脚部皮肤上滋生。
接下来,我们将这些白色念珠菌分别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上,以模拟不同环境
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在潮湿、温暖的培养基上生长最为
迅速,而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下生长较为缓慢。
这说明脚气真菌的生长和
传播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潮湿的环境是其生长的理想场所。
为了进一步了解脚气真菌的传播规律,我们进行了一项传播实验。
我们将带有
白色念珠菌的培养基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鞋子内部,然后观察一段时间。
结果显示,脚气真菌很容易在鞋子内部传播,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其传播速度更
是惊人。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脚气真菌的生长和传播规律。
我们希望
通过这些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脚气,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医学-浅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
皮炎芽生菌
副球孢子菌
鼻部球孢子菌病
组织胞浆菌病
3、机会致病性真菌
假丝酵母菌属
隐球菌病
(1)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单细胞真菌,革兰阳性 培养:普通琼脂、血琼脂与沙保弱培养基
需氧。室温或 37℃甚至42℃生长良好 菌落灰白色或奶油色,表面光滑,带有浓厚的酵母气味。 有大量向下生长的营养假菌丝,呈类酵母型。 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孢子
过敏
治疗方法
(1)鹅口疮:用1%龙胆紫 (2)肠道假丝酵母菌可用制霉菌素 (3)阴道炎:用杀假丝酵母菌素或2%
霉那唑 (4)皮肤或黏膜:去除病原、保持干燥,
并用两性霉素B (5)全身性感染用两性霉素B
(2)隐球菌病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为酵母菌,广泛存于自然界
深部感染真菌
痰、血液、脑脊液等
直接镜检:
浅部标本---KOH处理后镜检 假丝酵母菌---革兰染色(假菌丝、厚膜孢子) 隐球菌---墨汁负染(厚荚膜) 其他多细胞真菌----特殊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思考题:
皮肤癣菌的传播主要依靠: A 生殖菌丝 B 分生孢子 E 关节孢子 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常引起: A 癣病 B 皮肤粘膜内脏感染 C 毒血症 下列最易侵犯脑组织的真菌是 A 新型隐球菌 B 小孢子癣菌 C 表皮癣菌 新型隐球菌的常用染色方法是 A 革兰染色 B 镀银染色 E 棉蓝染色 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隐球菌的致病性
足菌肿
以形成脓肿,肉芽种 和窦道为突出表现
典型损害为暗红色肉 芽性斑块,有脓肿破 溃所致的瘘管、窦道, 有颗粒排出。
真菌感染及形态学检查基础
念珠菌病的分布
其他念珠菌 1% 热带念珠菌 17%
白念珠菌 54%
克柔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4% 9%
平滑念珠菌 15%
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
中心静脉插管 导尿管 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 气管插管 腹部手术 胃肠外营养 营养不良 住院时间过长
念珠菌定植往往是感染的先兆!
念珠菌病临床特点
例数
54 19 14 4 2 2 2
白色假丝酵母菌 热带假丝酵母菌 伪热带假丝酵母菌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季也蒙假丝酵母菌 酿酒酵母菌 光滑球拟酵母菌
127例深部感染真菌类型
真菌种类 无名假丝酵母菌 克柔假丝酵母菌 头状芽裂殖菌 曲霉菌属 毛霉菌属 青霉菌属 隐球菌
例数 1 1 2 15 5 5 1
真菌分类(菌落形态)
根据在沙氏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形态分三类
酵母菌:由圆形、卵圆形或长形的细胞组成,如念 珠菌、隐球菌。 霉菌:由多核菌丝组成,如曲霉菌、白霉菌。 双相真菌:能够以菌丝/酵母菌样的单细胞形式存在, 如组织胞浆菌、申克孢子丝菌。
致病或条件致病真菌
致病真菌:主要为浅部真菌感染病原体,包括毛 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3类,又称癣 菌,在沙氏培养基上培养1~3周可生成丝状型菌 落,产生各种孢子和菌丝 条件致病真菌: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包括类酵母菌(如念珠菌属)、酵母菌(如隐球 菌属)、霉菌(如烟曲霉菌) 注:条件致病真菌对正常人体通常不致病
SDA上培养,革兰染色
吐温80培养基,亚甲蓝染色
阴道分泌物中白念珠菌 菌丝与芽孢
念珠菌属
白色念珠菌
临床意义
白色念珠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可少量定植 于正常人的口腔、皮肤、胃肠道及阴道,通常 不致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使用广 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化学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等,易引起白色念珠菌继发感染。
真菌感染
系统占 58.2% 分布: 念珠菌 曲菌 放线菌 新隐球菌 毛霉菌 组胞菌
52.7% 25.5% 11.6% 6.6% 2.77% 2.55%
127例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诱因
可能诱因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低蛋白血症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白细胞减低
例数
84 77 56 26 16 14
头状芽裂殖菌
曲霉菌属 毛霉菌属 青霉菌属 隐球菌
29例肺部真菌感染死亡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
内分泌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长期应用激素 应用免疫抑制剂 应用广谱抗生素
死亡
3 7 4 5 7 15 9 23
2:1配对
8 7 13 5 36 26 13 38
提高可靠性,多次痰培养为同一种真菌
血、尿、便培养为相同真菌
可疑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存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发热、咳痰、肺部罗音
鹅口疮
肺部浸润影
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拟诊真菌感染
具备下列其中一项者 血培养阳性1次 锁穿管尖培养阳性 1次 同一部位的标本涂片菌丝阳性 2次 同一部位标本真菌培养阳性 2次 同一部位标本涂片菌丝阳性和芽孢阳 性 1次伴真菌培养阳性 1次 2个部位培养出同一真菌
类型:曲菌62%,念珠菌16%,复合性真菌
感染16% 时间分布:50年代初0.7%,70年代中期 11.3%
尸检报道(301医院)
1977-1997年肺真菌病发生率3.7%
(38/1027) 局限型:7.8%;播散型:92.2% 曲菌34.2%;白色念珠菌26.3% 新隐球菌13.2% 孢子丝菌和毛霉菌各占3.8% 复合性真菌感染21.0%
真菌感染护理查房PPT
• a. 查房前做好准备,了解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 • b. 查房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感受 • c. 查房后及时总结,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喘鸣声
皮肤病变:皮肤出现 红斑、丘疹、水疱等 病变,可能伴有瘙痒、
疼痛等症状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 肿大,可能伴有疼痛、
压痛等症状
器官功能损害:可能 出现肝、肾、心等器 官功能损害,如黄疸、 蛋白尿、心律失常等
原理:利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真菌形态和结构 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毛发、指甲等部位的真菌感染 操作步骤:取样、制片、染色、镜检 注意事项:取样要准确,制片要规范,染色要均匀,镜检要仔细
查房过程中:观察患者病情、 询问患者感受、检查治疗效 果
查房前准备:了解患者病情、 检查设备、准备相关材料
查房后总结:分析查房结果、 提出改进措施、制定下一步
计划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查房效 果、调整查房计划、提高查
房质量
培养基的选择:根据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培养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控制 培养时间:根据真菌种类和培养条件确定培养时间 鉴定方法:根据菌落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进行鉴定
取样:从感染部位取样,如皮肤、指甲、毛发等
制片:将取样固定、染色、切片,制成组织病理学切片
显微镜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真菌的形态、分 布和数量 诊断: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是否为真菌感染,并确定感染类型和程 度
查房目的:了解患者病情,制 定护理计划
查房内容:患者基本信息、病 情、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
中医皮肤科如何诊断皮肤真菌感染
中医皮肤科如何诊断皮肤真菌感染在中医皮肤科领域,准确诊断皮肤真菌感染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
皮肤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致病真菌种类繁多,症状表现也较为多样。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中医皮肤科是如何诊断皮肤真菌感染的。
中医诊断皮肤真菌感染,首先会注重观察患者的症状。
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脱屑、水疱、脓疱、丘疹等。
这些症状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手足、腹股沟、头皮等。
比如,手足癣多表现为手掌或足底的水疱、脱屑、瘙痒,伴有皮肤增厚、干裂;股癣则常见于腹股沟部位,出现红斑、脱屑,边界较为清晰,伴有明显的瘙痒感。
中医医生还会通过“望闻问切”中的望诊来获取更多信息。
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
面色苍白或萎黄可能提示气血不足,这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真菌有关。
舌苔的变化也能反映体内的状况,如舌苔厚腻可能暗示体内有湿邪。
在闻诊方面,虽然皮肤真菌感染本身一般没有特殊的气味,但医生会留意患者是否有口臭等其他异常气味,以辅助判断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
问诊在诊断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的变化、是否接触过可能的感染源、个人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情况以及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
比如,是否长期穿着不透气的鞋袜,是否与患有真菌感染的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是否经常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
切诊主要是指脉诊。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中医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脉象,从而推断其体内气血、脏腑的功能状态。
例如,脉象细数可能提示阴虚内热,这可能与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关联。
除了上述传统的诊断方法,中医皮肤科医生还会参考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
比如,真菌镜检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采集患者皮损处的皮屑、毛发等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真菌菌丝或孢子。
如果镜检结果为阳性,就可以明确诊断为真菌感染。
此外,真菌培养也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
将采集的样本接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有真菌生长,并进一步鉴定真菌的种类。
院内真菌感染的治疗
根据其在组织及培养基中的繁殖方式和菌落形态,深部真菌可分为:酵母菌、类酵母菌、双相真菌及霉菌。
深部真菌分类
根据其在组织及培养基中的繁殖方式和菌落形态,深部真菌可分为:酵母菌、类酵母菌、双相真菌及霉菌。 (1) 酵母菌(yeasts):在组织和培养基中由母细胞以出芽方式繁殖,不产生菌丝,菌落形态与细菌菌落相似的一类真菌,如隐球菌属; (2) 类酵母菌:在组织和培养基中也是母细胞以出芽方式繁殖,但有由不脱离母细胞的延长芽体组成的假菌丝(pseudohypha),它们的菌落形态与酵母菌的菌落相似,但在菌落表面除有生芽细胞外,还有伸长的生芽细胞所组成的假菌丝伸入培养基中,如假丝酵母属(念珠菌属); (3) 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us):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体状两种形态,这种形态可随生长条件改变而相互变更的一类真菌。大多数致病性真菌均属双相型真菌,如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 霉菌(mold):指在组织和培养基中均呈菌丝型生长的一类真菌,如曲霉、毛霉菌等。
04
次要: CNS其它病原体的培养,镜检或找肿瘤
05
细胞阴性
06
局灶神经症状和体征(包括局灶性癫痫,
07
偏瘫和颅神经瘫痪)
08
神志改变
09
脑膜刺激征
10
CNS生化和细胞数异常
临床标准
无法解释的丘疹或结节样皮肤损害
血源性真菌感染引起脉络膜视网膜病或内眼炎
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
CT或MRI扫描示肝和/或脾内小的边缘的靶样脓肿
毛霉菌病
根霉菌属 毛霉菌属
rhizopus mucor
条致病菌
青霉菌病
马尼菲青霉菌
penicillium marneffei
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
2021/5/9
26
念珠菌血症治疗指南*
伴随情况
非粒缺成人
首选
两性B或氟康唑IV或 PO;或卡泊芬净
替代选用
两性B联合氟康唑4-7 日,继以氟康唑
疗程及备注
末次血培养阳性和临 床症状及体症消失后 14日,拔除静脉导管
儿童 s
两性B或氟康唑IV或 PO
卡泊芬净
临床症状和体症消失 14-21日
反复血培养阴性
□几种抗真菌药物的病原学特性、适应性 及安全性比较
□常见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念珠菌、隐球菌 ■曲霉、毛霉属
2021/5/9
4
深部真菌病
□各脏器、皮下组织、皮肤(除表皮外)、 粘膜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深部真菌病
□表皮、毛发、甲床(角质层)真菌所致感 染-浅部真菌病
2021/5/9
5
病原菌
□致病性真菌-组织孢浆菌、球孢子菌、类 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着色真菌、足分 支菌、孢子丝菌等
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2021/5/9
1
深部真菌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
真菌病
每年每百万人发病率
组织胞浆菌病 球孢子菌病 曲霉病 隐球菌病 念珠菌病 孢子丝菌病 芽生菌病
1970年 19.7 10.3 1.9 1.3 1.8 0.9 0.6
1976年 23.0 17.9 4.8 2.3 1.8 0.2 0.5
□临床诊断
■至少符合宿主因素1项+微生物标准1项+临床主要 标准1项(或次要2项)
□拟诊
■至少符合宿主因素1项+微生物标准1项或临床主 要标准1项(或次要2项)
2021/5/9
19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草案)国内
抗真菌感染基础
抗真菌感染基础简介真菌是一种微生物,可以在人体的皮肤、毛发、指甲以及内脏等部位生长。
大多数真菌是不会引起疾病的,但是一些特定的真菌会导致不同的疾病,如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影响皮肤、头发、指甲、口腔以及其他部位。
抗真菌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真菌感染,并且能够防止疾病的再次发生。
本文将介绍抗真菌感染的基础知识。
真菌感染的症状真菌感染的症状会因病原体的种类、感染部位以及宿主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例如,足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发炎、起泡、脱皮等。
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口腔疼痛、舌头发白以及口腔溃疡等。
其他真菌感染的症状可能包括指甲发黄或松动、头皮屑以及发痒等。
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工具。
抗真菌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多肽类抗真菌药:多肽类抗真菌药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疾病较重的患者。
这类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因此需要严密监测。
2.三唑类抗真菌药:三唑类抗真菌药是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这类药物与人体细胞合成的酶相似,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繁殖。
3.多糖类抗真菌药:多糖类抗真菌药主要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
这类药物可以增强宿主抗真菌的免疫力,从而防止真菌繁殖。
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抗真菌药物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病原体的种类:不同的真菌感染需要不同类型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2.疾病的程度:疾病的程度越重,需要使用的药物就越强效,但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
3.宿主个体的情况:宿主个体的体重、年龄、药物耐受性、过敏史等因素都会对药物的选择产生影响。
抗真菌药物的副作用抗真菌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
此外,抗真菌药物还可能对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
预防真菌感染预防真菌感染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预防措施尤为必要。
肺部真菌感染的分级诊疗
C
侵袭性肺曲霉病
为粒细胞缺乏或接受广谱抗 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治 疗过程中出现不能解释的发 热、干咳、胸痛,咯血等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
反复哮喘样发作;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1X109/L; 血清总IgE浓度≥1000mg/ml; 影像学一过性或游走性肺部浸润;中央囊状支气管扩张。 曲霉抗原皮试阳性;血清沉淀素抗体阳性;特异性抗曲霉IgE和IgG滴度升高;
G试验的评价:
高特异性,连续2次或以上阳性,提高敏感性; 比临床症状早10天,比HRCT早9天; 敏感性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真菌负荷量); 可用于动态观察感染程度和治疗疗效;
G试验:侵袭性真菌感染
• EORTC/MSG:163 proven or probable IFI &170 control • Fungitell cut-off:60ng/ml • Sensitivity69.9%, specificity87.1%,PPv83.3%,NPV75.1%
间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肠
外营养
1 发热
持续发热 >96h,经积 极抗生素治疗 无效
临床特征
2
肺部感染症 状及体征
咳嗽、咳痰、咯 血、胸痛、呼吸 困难、肺部啰音、 胸膜摩擦音等
3 影像学
典型的影像学 特征,或新的 非特异性肺部 浸润影
微生物学检查
1 真菌涂片
KOH湿片、 六胺银染色、 墨汁染色、革 兰染色
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
01 隐匿性感染 02 流感样症状 03 肺炎或支气管炎 04 肺脓肿或脓胸 05 肿瘤样改变 06 肺栓塞 07 弥漫性肺间质病变、或类结节病表现
侵袭性肺真菌病分级(3级)诊断标准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Sterols absent
peptidoglycan Endospores for survival, not for reproduction No
metabolism
Require organic carbon; no obligate anaerobes
May do not require organic carbon; many obligate anaerobes
Multicellular fungi
Hypha
•spore
3.真菌的菌落特征: (1)酵母型菌落:单细胞真菌, 类似细菌;
(2)类酵母型:菌落光滑湿润,有假菌丝.
假菌丝
C. albicans菌落 (类酵母型)
(3)丝状菌落
多细胞真菌, 菌落较疏松, 呈绒毛状、 絮状、毡状等, 常带各种颜色。
Comparison of fungi and bacteria
feature
diameter
fungi
4um
bacteria
1um
nucleus
cytoplasm
Eukaryotic
Mitochondria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present
prokaryotic
infection):内源性真菌感染
致病性弱,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引起感染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性
3、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Fungal allergic diseases) 过敏体质者,吸入菌丝或孢子引起哮喘、变应 性皮炎、荨麻疹等 4、真菌性中毒症(mycotoxicosis) 粮食受潮霉变,人摄入真菌或其产生的毒素后 可引起急、慢性中毒称为真菌中毒症,可引起
常见的真菌性疾病汇总
常见的真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真核细胞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叶绿素,以寄生和腐生方式吸取营养,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真菌的基本形态是单细胞个体(孢子)和多细胞丝状体(菌丝)。
估计全世界已记载的真菌有10万种以上,其中绝多数对人类无害,只有少数真菌(约200余种)与人类疾病有关。
真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22℃~36℃,湿度95%~100%,pH5~6.5。
真菌不耐热,100℃时大部分真菌在短时间内死亡,但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紫外线和X射线均不能杀死真菌,甲醛、石炭酸、碘酊和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均能迅速杀灭真菌。
按照菌落形态,真菌可分为酵母菌(yeast)和霉菌(mold)两大类,前者菌落呈乳酪样,由孢子和芽生孢子组成,后者菌落呈毛样,由菌丝组成,故又称为丝状真菌。
有的致病真菌在自然界或25℃培养时呈菌丝形态,而在组织中或在37℃培养时则呈酵母形态,称为双相真菌。
根据真菌入侵组织深浅的不同,临床上把引起感染的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浅部真菌浅部真菌主要指皮肤癣菌(dermatophyton),包括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其共同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简称癣(tinea)。
目前浅部真菌病仍按发病部位命名(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等),少数按皮损形态的传统命名,如叠瓦癣、花斑癣。
皮肤癣菌病为接触传染,不洁的卫生习惯、多汗浸渍、共用拖鞋、毛巾、梳子及接触患癣的动物是皮肤癣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深部真菌深部真菌病一般按致病菌命名(如着色芽生菌病、念珠菌病等)。
多数深部真菌系条件致病,多侵犯免疫力低下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增多,器官移植、各种导管和插管技术的开展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增多,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机会也不断增加,同时还发现了许多新的致病菌种。
真菌感染和真菌性肺炎
一、真菌感染与真菌性肺炎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与有机物中。
从其致病性而言,可将真菌分为条件致病菌与致病菌两类,从感染的部位上瞧,可将真菌感染分为浅部致病菌与深部致病菌。
引起深部真菌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包括隐球菌、念珠菌、曲霉、毛霉等;致病性真菌主要有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足癣菌、孢子丝菌等。
肺部真菌感染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与其她类型病原引起的感染相同,真菌感染的发生也取决于真菌致病力与机体抵抗力两个方面。
真菌的致病力包括真菌本身的毒理效应与患者所获得感染的途径、感染剂量等方面,机体的抵抗力往往与患者基础疾病状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者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等有关。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真菌感染常常于治疗“晚期”才明确诊断,即通常在经过一系列的抗细菌治疗无效后,才会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
所以临床医师对人体真菌感染的认识程度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决定了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肺脏就是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靶器官之一。
目前我国尚无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的统计资料,但从文献上瞧,我国肺部真菌感染中大多数为条件致病性真菌,以念珠菌与曲霉菌最为常见,其次为新型隐球菌与毛霉菌。
真菌在肺内的感染途径可分为三种类型:(1)内源性感染,即从正常人口腔与上呼吸道寄生的真菌进入下呼吸道导致感染;(2)外源性感染,患者吸入带有真菌孢子的粉尘引起感染;(3)继发性感染,体内其她部位存在真菌感染,经过血行或淋巴系统播散至肺,或者邻近器官的真菌感染直接蔓延侵犯肺脏。
但肺部真菌感染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肺部真菌感染时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检查除了曲霉菌感染形成曲菌球容易明确诊断外(图1),其她真菌感染均缺少特征性的改变。
真菌感染的患者大多为其她全身疾病终末期的患者,留取痰液培养较为困难,患者自身条件也往往不适宜采用支气管镜吸痰等介入性检查。
(2)肺内真菌感染常常继发于细菌感染,在临床工作中往往注重于既往检验的细菌培养的结果,而没有对真菌感染引起一定的重视。
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选择
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选择一、真菌感染的一般情况真菌种类多,分布广,现在已知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真菌约有270余种,其引起疾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浅部真菌可侵犯毛发、指(趾)及光滑皮肤,而深部真菌则可以侵犯心、肝、脾、肺、肾、脑、血液、胃肠、骨骼等器官和系统,预后差,死亡率高。
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导管插管、腹膜透析、放射治疗等的大量开展,尤其是HIV感染者的不断增多,深部真菌感染的病例数日益增加,因此真菌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成为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一)引起真菌感染的常见真菌目前真菌感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浅部真菌感染,通常由皮肤真菌引起,主要侵犯毛发、皮肤、指(趾)甲,俗称癣病,如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等;而黏膜通常易受念珠菌属真菌感染,产生口腔炎、肠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等疾病。
另一类是深部真菌感染,包括皮下组织感染及全身真菌感染。
最严重的是全身真菌感染,主要侵犯内脏、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可危及生命。
引起感染的真菌通常分为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菌,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包括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申克孢子丝菌、巴西副球孢子菌、荚膜组织孢浆菌、粗球孢子菌及引起皮肤、毛发及指(趾)甲感染的皮肤癣菌等;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包括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等。
目前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多为此类真菌所致,其中新型隐球菌,又名溶组织酵母菌,是土壤,鸽类,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也可存在于人口腔中。
曲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继发感染引起疾病,最常见的有烟曲霉菌、黑曲霉菌,黄曲霉菌等。
毛霉菌,主要菌种为丛生毛霉菌可侵犯血管壁,引起血栓,组织坏死。
在条件致病菌中最常见的为白色念珠菌。
对人类致病的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性真菌,分布在外界环境(如空气、尘埃、土壤),人体(如皮肤、口咽、消化道、阴道)和医疗器械中。
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也多为条件致病菌。
表1 真菌感染分类(二)真菌对院内感染的影响真菌是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危害极大。
脚气真菌生存条件
脚气真菌生存条件
脚气(athlete's foot)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通常发生在脚底、趾间皮肤等处。
以下是脚气真菌生存的一般条件:
1. 温暖潮湿环境: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得更容易。
因此,穿着密闭鞋袜、长时间穿湿鞋、脚部保持湿润等都可能有利于真菌的生存。
2. 不透气的鞋袜:穿着不透气的鞋袜会导致脚部汗液无法蒸发,增加了脚部湿度,为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3. 共用公共场所:共用公共场所,如更衣室、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可能存在真菌的传播和沉积,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4. 受伤或搔抓:脚部受到划伤、擦伤或搔抓后,皮肤可能变得脆弱,容易受到真菌的感染。
5. 低免疫力:免疫系统低下的人更容易受到真菌感染,因为免疫系统对真菌的抵抗能力较弱。
总的来说,脚气真菌在温暖潮湿、不透气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得更容易。
因此,保持脚部干燥、勤换洗袜子和鞋子、避免共用公共场所的拖鞋等措施可以有助于预防脚气的发生。
1 / 1。
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肺部真菌感染
• 肺念珠菌病:由白念珠菌或其他念珠菌 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肺炎。念珠 菌有粘附粘膜组织的特性,以白念珠菌 最强。可破坏巨shi细胞,产生致病性水 溶性毒素,临床上可引起休克。今年来 非白念珠菌感染有升高趋势:热带念珠 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
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真菌概述
• 真菌(fungus)是一种真核细胞微生物, 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完整 的核。大多为多细胞,少数为单细胞, 由丝状体和孢子组成。真菌种类繁多, 有10余万种,大多对人体无害,引起人 类疾病的仅100余种。近年来真菌感染明 显上升,这与滥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 和应用激素、抗癌药物导致免疫低下以 及免疫缺陷病有关。
真菌概述
• 真菌可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单细胞呈 圆形或卵圆形,称酵母菌,以出芽的方 式繁殖。多细胞大多长出菌丝与孢子, 称丝状菌,又称霉菌,菌丝延伸分支, 有的菌丝上长出孢子。
真菌概述
• 真菌培养:PH4.0~6.0,温度22~28摄氏 度,某些深部真菌在37摄氏度中生长最 好。一般细菌培养基上能生长。念珠菌 等一些单细胞真菌在出芽繁殖后,芽管 延长不与母体脱离,形成假菌丝。镜检 时必须同时看到有出芽与假菌丝才能说 明真菌在组织中定居。
真菌感染概述
• 真菌感染概述:主要有着色真菌,孢子 丝菌,经外伤感染侵入皮下,一般局限 与局部,也可缓慢扩散至周围组织。
真菌感染概述
• 深部真菌感染:致病性真菌感染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感染的条件和表 现
一、真菌的概述
• 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组成:核膜和核仁(细胞核) 完整的细胞器(胞浆) 单细胞(少数)或多细胞(多数) • 生存方式:腐生 或 寄生 • 繁殖方式:有性 或 无性
•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大 • 多数有益:如发酵、生产抗生素等 • 少数有害:人类及动、植物疾病 医学(病原)真菌400种 常见的有50~100种 • 目前真菌症呈明显上升趋势的原因: • 1.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 剂等的滥用 • 2.器官移植、介入性治疗等新技术 的开展 • 3.艾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 病造成宿主免疫低下
(一)浅表真菌病
• 感染仅仅局限于皮肤角质层的最外层, 极少甚至完全没有组织反应,感染毛发 时也只累及毛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 主要包括:花斑癣、掌黑癣和毛结节菌病。
(二)皮肤真菌病
• 感染累及皮肤角质层和皮肤附属器,如毛发、 甲板等,能广泛破坏这些组织的结构并伴有不 同程度的宿主免疫反应;这类真菌感染中最常 见的是皮肤癣菌病,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还包 括皮肤念珠菌病等。 • 皮肤癣菌病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足癣 (俗称"脚气")、手癣、体癣、股癣、甲癣以及 头癣等各类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是 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发病率高
(三)皮下真菌病
• 感染皮肤、皮下组织,包括肌肉和结缔 组织,一般不会经血液流向重要脏器播 散;但有些感染可以由病灶向周围组织缓 慢扩散蔓延,如足菌肿等;也有些则沿淋 巴管扩散,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 病。免疫受损患者的皮下真菌具有潜在 的播散全身的危险。
(四)系统性真菌病
• 除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累及组织和器官,甚至 引起播散性感染,又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 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恶性肿瘤药物 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技术以及外科其他介入 性治疗的深入开展,特别是AIDS的出现,条件致病性 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真菌病日益增多,新的致病菌不断 出现,病情也日趋严重。主要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 隐球菌病、接合菌病和马内菲青霉病等。 • 后二者为 深部真菌病,其感染危害最大,也是院内 感染类型之一,其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缺乏有效 诊断工具,病程进展快,预后差,预防性治疗和经验 性治疗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二、真菌感染的条件 (致病性)
1.真菌感性疾病
(1)致病性真菌感染:真菌侵入健康或 免疫功能低下者引起,分为浅部 深部 (2)机会致病菌: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功 能降低时,常见于接受放、化疗的肿瘤 患者、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者、艾滋 病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糖尿病患者。
2、真菌性超敏反应
• 概念:吸入或食入某些真菌的菌丝或孢 子而引发的各类超敏反应。
按性质分类: 感染性超敏反应: 感染,Ⅳ 接触性超敏反应: 吸入或食入,Ⅰ~Ⅳ型 按部位分: 皮肤超敏反应 呼吸道超敏反应 消化道超敏反应
3.真菌毒素性疾病
物或饲料中
• 表现:1. 肝、肾、神经、造血系统等损伤 2. 致癌(黄曲霉毒素等)
二、真菌感染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