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特点

合集下载

试述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几种分类

试述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几种分类

式 : 传 统 的 沥青 混凝 土 面 层 ( C ; 多 碎 石 沥 青 混凝 土 面层 (A ) 足。 ” ① A ) ② S C: 3 沥 青玛 蹄 脂 碎 石 混 合 料 面 层 ( MA S ) ⑧ 沥 青 玛 蹄 脂 碎 石 混 合 料 面 层 (MA 。 沥 青 面 层 是 直 接 承 受行 车 荷 S ) 31 形 成 背 景 . 载 作 用 和 大 气 降 水 、 度 变化 影 响 的路 面 结 构 层 , 具 有 足够 的结 构 温 应 6 0年 代 的德 国 交 通 十 分 发 达 , 据 本 国 的 气 候 特 点 ( 季 气 温 根 夏 强度 , 良好 的温 度 稳 定 性 , 磨 、 滑 、 整 和 不 透 水 性 。 现 已得 到 广 耐 抗 平 2 o 左 右 , 季 不 太 冷 )习惯 修 筑 “ 筑 式 沥 青 混 凝 土 ” 面 。 种结 OC 冬 , 浇 路 这 泛 的 应 用 , 以质 量 已成 为 今 后 研 究 的 重 点 。 所 构 中 沥 青 含 量 1 % 左 右 , 粉 含 量 高 。 使 用 中发 现路 面 的 车 辙 十 分 2 矿 1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 层(C) A 另 经 《 公路 沥青 路面设计 规范)T 0 4 9 , J J 1— 7 根据 “ 七五 ” 国家科技攻 严 重 , 外 当 时该 国家 的汽 车 为 了防 滑 的 需 要 , 常 使 用 带 钉 的 轮胎 包 , 1年 关 研 究 及 修订 该 规 范 的 专题 研 究 ,统 一 将 沥 青 混 合 料 中集 料 粒 径 标 ( 括 欧 洲 一 些 国 家 亦 如 此 )其 结 果 是 路 面 磨 耗 十 分 严 重 ( 可减 薄 4 m 左 右 ) 为 了克 服 日益 严 重 的车 辙 , 少 路 面 的 磨 耗 , 路 工 c 。 减 公 准 由圆 孔 筛标 准 改 为 方 孔筛 标 准 。 作者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 比进行调整 , 大粗集料 的比例 , 增 添加纤维 其主要原 因为 ① 计量 标准 向 IO国 际标 准靠近 ; 便于参 考 S ② 形成 了 S MA 结 构 的初 形。 1 8 9 4年 德 国 交 通 部 门正 式 制定 国外同类结构形式 的级配标准 ; 世行项 目增 多 , ⑧ 便于 国际招标 、 监 稳 定 剂 , 了一 个 S MA路 面 的 设 计 及 施 工 规 范 , MA 路面 结 构 形 式 基 本 得 以 S 理及质量检验 ; 许多国外拌和设备均以方孔筛为标; 沥青混凝土 ④ 隹。 完 善 。 这 种 新 型 的 路面 结 构 先后 在 德 国 、 洲 ~ 些 国 家逐 渐 被 推 广 、 欧 的符 号 由 原 L 改 为 A H C。 运 用 。9 0年 代 初 , 国公 路 界 认 为 其 公 路 路 面 质 量 不如 欧 洲 国 家 的 美 11按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类 .

沥青路面知识点

沥青路面知识点

(一)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1.沥青路面结构层分四部分: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

2.面层可由1—3层组成,表面层要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厚度、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结构层。

3.基层是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对材料强度有较高要求;可设一层或两层,设两层时,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4.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材料强度要求比基层略低;可设一层或两层,设两层时,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5.垫层设在底基层与土层之间,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两水、两防)6.沥青路面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为四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

7.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各级公路的面层(使用年限15—20年)。

优点:(1)采用相当数量的矿粉;(2)较高的粘结力使路面有很高的强度,可承受繁重交通;(3)较小的空隙率使其具有透水性小,水稳性好,耐久性高,有较强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

不足:(1)允许拉应变值较小,会产生横向裂缝,对基层强度要求高;(2)对高温和低温稳定性均有要求。

8.沥青碎石路面:热拌沥青碎石适于三、四级公路;中粒式、粗粒式沥青碎石宜作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下层、联结层和整平层。

优点:(1)高温稳定性好,不易起波浪;(2)冬季不易产生冻缩裂缝,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少;(3)路面易保持粗糙,有利于高速行车;(4)对材料要求宽,材料组成设计比容易满足要求;(5)沥青用量少,不用矿粉,造价低。

不足:孔隙较大,路面容易渗水和老化。

9.沥青贯入式:适于三、四级路面,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

优点:(1)强度与稳定性主要由石料相互嵌挤作用而成。

(2)温度稳定性好,热天不易出现推移、壅包,冷天不易出现低温裂缝。

10.沥青表面处治: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合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沥青面层。

按浇洒沥青和撒布集料遍数不同,分为单层、双层、三层式。

一般用于三、四级公路,也可用作沥青路面的磨耗层、防滑层。

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类型及其特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沥青混合料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组成结构类型及特点对于保障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现状特点分析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现状特点分析

南非规范中路面结构层组合 中对于高等级 ( A 类) 沥青 路 面 明确 规 定 不 推 荐 水 泥 稳 定碎 石 基 层 , 而 主要采 用沥 青类基 层 。
1 4 日本 .
1 国 内外 沥 青 路 面 结 构 层 组 合 特
点 ]
1 1 美 国 .
日本 沥青 路面 的基层 和底基 层 的种 类与 我国类 似, 主要有 沥青 稳定碎 石 、 机结 合料稳 定碎石 或钢 无





3 3卷
刚性基 层 , 其厚 度分 别 为 1 m 和 2 m, 承 重 但 5c 0c 起 层作用 , 但并 非 主要承重 层 , 且厚 度较小 。 而
1 3 南非 .
本文 首先 对 国外 的沥青 路面结 构层 组合 特点作 了简 要 的分 析 , 对我 国沥青 路面结 构现 状特点 、 计方 并 设 法及其存 在 的缺 陷进 行 了分析 。
收 稿 日期 : 0 70 。0 20 ・22 作者简介:徐洁元( 9 8 )男 , 16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公路 、 梁施工 。 桥
对交 通量 大于 1 0 0的情 况 , 多使 用 沥青 稳 定 碎 0 较
石。
维普资讯
2 8

性基层 沥青 路面 , 刚性 基 层 沥青 路 面 普遍 使 用 于 半 交 通量 不很 大的公 路 , 且 即使 是 同样 称 为半 刚性 并 基 层 的水 泥稳 定碎 石基层 , 在强 度要 求上 、 体做 法 具 上也 与我 国有 许 多不 同之 处 。诚 然 , 刚性 基 层 造 半 价 较低 、 面整 体结 构 强 度 大是 其 他 路 面结 构 无 法 路 比拟 的 , 是其 缺点 也是 明显 的 , 刚性 基层 的开 裂 但 半 的普遍性 、 不透 水 、 坏后无 法愈 合且难 以修 补 等均 损 为其 显著 的缺点 。 此外 , 国现 行 的半 刚性 基 层 沥 我

南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类型浅谈

南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类型浅谈

南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类型浅谈
张 丽 洁
[ 摘
参 考。
要] 文章结合 南友 高速公路路 面结构类型实例, 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 面结构类型 , 介 为类似路 面结构类型提供
[ 关键词 ] 沥青路 面 ; 结构 ; 类型 [ 作者简介 ] 张丽洁 , 广西南友 高速公路 管理机构筹备 处助理工程师 , 广西 [ 中图分类号 ] 1.1 U4 6 7 2 [ 文献标识码 ] A 崇左 ,3 2 0 5 2 0 [ 文章编号 ] 0 7 7 2 (0 7 0 — 1 7 0 0 1 0 — 7 3 2 0 ) 8 0 7— 0 3
处治过的路基上 ,路 面结构全部用沥青混合料铺 筑, 一般沥青层达 40 50 m以上 , 0~0m 属柔性路面范 畴之 内。它主要用 于繁重交通或 当标高受 到限制 的街区道路特殊路段。这类结构 因沥青层较厚 , 路 题, 沥青混合料类型 的选择应 采用热稳 定性好 、 水 稳定性好和强度高的混合料 ;在沥青结合料选择


工 程概 况
速公 路 。
验。
4. 混合式沥青路面——在 半刚性基层 上设有 厚度小于 3 0 m以下 的沥青混合料或粒料等柔性 0m
二、 我国高等级 沥青 路面结构 类型
它与其下的半刚性材料层组合构成承重层 。 从我国 目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 面来看 ,主要 基层 , 有 以下几种结构设计类型 :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 () 三、 南友公 路路面结构设计 因素 面;2 柔性路面;3)刚性基层 ;4 混合式沥青 () ( () 1 .根 据 我 国 的 《 路 自 然 区 划 标 准 》 公 路面。 ( J0 —6 ,南友公路属 于东南湿热区中的华南 J 03 8 ) T 1半 刚性基层 沥青路 面是我 国常用 的典型结 . V7 , 雨水充沛集 中, 雨型 构, 适合各级公路选用 , 是在半刚性基层上一般铺 沿海台风区( I)气候温和 , 公路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规范》 筑小于 10 m 以下 的沥青混合料或粒料的结构 。 季节性 强。按 照 《 8m JJ3— 4 和《 半刚性基层是它的主要承重层 ,该结构 当层 间为 (T0 2 9 )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 0 6 9 )广西属于热区 , T 广西南宁地区属于夏 连续状态时的沥青层底多数为压应力 ,设计时主 ( J3— 8 , 炎热冬温区 14区。在这样 的气候条件下, — 沥青面 要考虑半刚性基层的拉应力 。 层应重点考虑其热稳定性与防透水性 ,以适应气 2. 柔性路面——是没有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的 热季长和雨量大的特点。 路面结构 , 故它具有较大 的塑性变形 , 路基强度大 温高 、 根据广西南友公路 的交 通组成和 自然环境因 小直接影响柔性路面结构承载能力 ,要求沥青层

细封层(ES-1),中封层(ES-2)、粗封层(ES-3)

细封层(ES-1),中封层(ES-2)、粗封层(ES-3)

细封层(ES-1),中封层(ES-2)、粗封层(ES-3)1.连接型侧平⽯是电脑仿型路边⽯,⽴⽯跟平⽯为⼀个整体;分离型侧平⽯就是普通路边⽯,⽴⽯跟平⽯为两部分,组合着⽤。

2。

把稀浆封层为三种类型:细封层(ES-1),中封层(ES-2)、粗封层(ES-3)三种稀浆封层(ES-1、ES-2、ES-3)技术的适⽤性稀浆封层的类型及选择类型:⼀般按封层的厚度不同分为细封层(Ⅰ型)、中封层(Ⅱ型)、粗封层(Ⅲ型)、加粗封层(Ⅳ型)。

类型选择: Ⅰ型适⽤于⾼等级公路路⾯下封层及轻型交通量道路的表⾯封层,碎⽯基层的透层和保护层,对于基层稳定的路⾯,可⽤做磨耗层。

Ⅱ型适⽤于中型交通量、路⾯平整度较好、路⾯贫油及轻微⽹裂路⾯,中封层不但可以治愈裂缝,还可以通过粗⾻料形成⾻架结构修补⾯层的松散、开裂和⽼化,改善中等交通量道路和重交通道路的耐磨、抗滑性能。

此结构还可以⽤于沥青路⾯或⽔泥混凝⼟路⾯的磨耗层或稳定类基层的封层。

Ⅲ型适⽤于⾼速公路预防性粗封层及重交通量普通道路的路⾯上,也可在半刚性基层和旧有街道上做双层铺设,即先做⼀层粗封层后,再加铺细封层。

Ⅳ型适⽤于在轻交通量的半刚性基层的乡道上封层及低等级公路路⾯,在交通量⼤的⼲线公路及⾼速公路上做表处层代替中修罩⾯。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具有很强的粘附性与胀缩能⼒,适合辽宁省温差变化⼤的特点,能很好地起到防⽌⽔损害、延缓反射裂缝、延长使⽤寿命的作⽤。

强调路⾯防滑性,需铺筑粗糙度⼤的路⾯,必须使⽤改性乳化沥青。

微表处:在常规的稀浆混合料配⽅中加⼊特殊的⾼分⼦聚合物和添加剂,制成聚合物改性沥青稀浆混合料,集料级配根据路⾯使⽤的不同要求专门设计,达到摊铺厚度较⼤(5-15mm)、固化时间加快、粘附性更强的封层(稀浆封层的⼀种)。

三鑫公司主要以Ⅲ和Ⅳ型为主,2001年开始铺筑改性稀浆封层(也以Ⅲ和Ⅳ型为主)。

——稀浆封层适⽤范围:沥青路⾯(⾼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粗粒式或贯⼊式路⾯的上封层;原路⾯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均符合技术要求、轻微⽹裂、贫油、⿇⾯等病害的路⾯;⾼等级路⾯的下封层,旧路⾯的上封层及路⾯的修补,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乡道的半刚性基层路⾯;低级路⾯⾯层。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一、组织结构(一)基本结构1.城镇沥青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水泥路面多垫层)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大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过多。

2.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0.3;土基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3.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5.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土工布)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判定刚性非刚性的指标:弯沉值)柔性基层:带沥青的、级配形式的——弯沉大,主控项目测弯沉半刚性基层:水泥、石灰稳定形式的——弯沉大,主控项目测弯沉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弯沉很小,主控项目不测弯沉(二)路基与填料1.路基分类从材料上,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土方路基 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湿陷性腹胀土冻土等)半填半挖2.路基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

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

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

沥青路面及特征

沥青路面及特征

性石料破碎的机制砂或石屑不宜用于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沥青面层。必须使用时,应采用规
范规定的抗剥离措施。
1)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
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
的泥土杂质应除净。当采用水泥、石灰、粉煤

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




本 要
2)粉煤灰作为填料使用时,烧失量应小于12%,
用途:作高等级公路的面层。

6)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
青 路 面
定义: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是以间断级 配为骨架,用改性沥青、矿粉及木质纤维素组成的沥 青玛蹄脂为结合料,经拌和、摊铺、压实而形成的一
种构造深度较大的抗滑面层。
特点:抗滑耐磨、孔隙率小、抗疲劳、高温抗车辙、
低温抗开裂的优点。
用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其他重要公路的表面层

塑性指数应小于4%,其余质量要求与矿粉相
同。粉煤灰的用量不宜超过填料总量的50%。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宜采
用粉煤灰作填料。

2)嵌挤类:
面 分
特点:采用颗粒尺寸较为均一的矿料;强度和

稳定性主要依靠内摩阻力,粘聚力较次要。填
隙碎石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三、四级公路
的基层。
1)层铺法:
定义:用分层洒布沥青,分层铺撒矿料和碾压的方法修筑。
优点:工艺和设备简便、功效较高、施工进度快、造价较低
缺点:路面成型期较长。

类型:沥青表面处治和沥青贯入式。
(3)半刚性路面
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 定土或碎(砾)石而修筑的基层,称为半刚 性基层。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特点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特点
粗 细 、 配 形 式 决 定 ” 0世 纪 8 级 。2 0年 代 中期 我 国 开
1 传统 的沥青 混凝 土面 层 ( C) A
《 路 沥 青 路 面 设 计 规 范 》 Tj 1 公 J 『 4—9 根 据 “ 0 7, 七 五 ” 家科技 攻关研 究 及修 订该 规范 的专题 研究 , 国 统
碎 石 混 合 料 面层 ( MA) S 。
开 级配 沥青 碎石不 宜 作面层 , 可 做联结层 。 仅
2 多碎石 沥青 混凝 土面层 (A S C)
2 1 产 生背景 .
较 大 流 量 的 车 辆 在 高 速 公 路 上 安 全 、 适 高 速 舒 地 通 行 , 青 面 层 必 须 具 有 良好 的 抗 滑 性 能 。这 就 沥
将 沥 青 混 合 料 中 集 料 粒 径 标 准 由 圆 孔 筛 标 准 改 为 方 孔 筛 标 准 。 其 主 要 原 因 为 : 1 计 量 标 准 向 I O () S

国 际 标 准 靠 近 ;2) 于 参 考 国 外 同 类 结 构 形 式 的级 ( 便 配 标 准 ; 3 世 行 项 目增 多 , 于 国 际 招 标 、 理 及 质 () 便 监 量 检 验 ;4) 多 国 外 拌 和 设 备 均 以 方 孔 筛 为 标 准 。 ( 许 沥 青 混 凝 土 的 符 号 由原 LH 改 为 AC。
始 修 筑 高 等 级 公 路 , 沥 青 面 层 的 结 构 形 式 来 看 : 从 I 型沥青 混凝 土 , 隙率 3 ~6 , zf 空 % % 透 k  ̄d, 耐 久 性 , 好 , 面 层 的摩 擦 系 数 能 达 到 要 求 , 表 面 构 造 深 度 表 但 较 小 , 不 能 达 到 要 求 。 Ⅱ型 沥青 混 凝 土 空 隙率 远

城镇沥青路面道路结构组成

城镇沥青路面道路结构组成

城镇沥青路面道路结构组成1.上表层(面层):上表层是道路结构中最上面的一层,也是车辆行驶的表面。

它通常由沥青混凝土(AC)或沥青混凝土面层(ACW)制成。

上表层的厚度一般在2-3厘米左右,它具有较好的抗滑性、噪音阻尼和舒适性。

2.基础层:基础层是上表层下面的一层,它通常由矿渣、碎石或再生材料等填充物构成。

基础层起到承重和瓦解压力的作用,使道路能够承受车辆的荷载。

基础层的厚度一般在10-15厘米之间。

3.路基层:路基层是道路结构的下部,它承担着整个路面结构的重量和压力。

路基层的材料通常由土壤、砂土和填充料等构成。

路基层需要有很好的承载力和排水性能,以确保整个道路结构的稳定性。

路基层的厚度一般在30-60厘米之间。

4.路基基底层:路基基底层是路基层下面的一层,它主要由较坚硬的材料如砂石和石子等构成。

路基基底层的作用是进一步增强路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它的厚度一般在15-30厘米之间。

除了上述主要的结构层次外,城镇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还包括以下几个附属结构:1.排水系统:为了排除道路表面上的雨水,道路中通常设置有排水系统,包括雨水下水管、雨水篦子和排水沟等。

这些系统能够有效地排除道路表面积水,减少对路面和桥梁的损坏。

2.边沟和人行道:城镇沥青路面道路通常会设置边沟和人行道,边沟用于收集和排除附近建筑物和道路两侧的雨水,人行道则为行人提供安全和便利的步行通道。

边沟和人行道的材料通常为混凝土或石材。

总之,城镇沥青路面道路结构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上表层、基础层、路基层、路基基底层以及排水系统、边沟和人行道等附属结构。

这些结构层次的设置能够保证道路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排水能力,提供车辆行驶和行人通行的安全和便利。

小议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分类及施工技术

小议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分类及施工技术

空 隙又很 小 ,耐老化性能 及耐久性都 很好,从 而全面提高 了沥青混合料 的路面性能 。 = 主要施工技术 1 、施工放样 按设计铺筑宽度标划施工大样线 ,对调控 点 、变坡点等特殊 点作 出明显 的标识 , 用石灰 标 出每台摊铺机行车线 , 下面 层采用每 台摊铺 机走双基准线的方式控制纵 、横坡度 , 以确保 吕龙明 河北北方公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平整度 。目在路面两边悬挂钢丝基准线 ,在摊 擒l 沥青混凝土萄层由- ̄ . I 有使用寿 j - 仅可做联结层。 j 铺机的 另一边按挂线标 高每5 m 间隔摆放承 命长 耐 久性好的特点而被认为是适合现代高等 2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 层(AC S ) 插式铝合金基准梁 。在铺段每 1 设一基准 0m 级公路的乎种优质 高级柔性面层 较小的裂缝, 较大流量 的车辆在 高速 公路上 安全、舒适 线立柱 ,按 施工标 高悬挂 基准 线 ,确保基准线 较轻的 车辙 ,良 的平整度 较强的抗 滑能力 : 速地 通行 ,沥青面层必须具有 良好 的抗 滑性 立柱牢固 ,不得松动。为保证 基准线紧绷,紧 好 及 高 经久耐用,是 高等级公路对 沥- 面层的基本要 能 。这就 要求沥青面层不但要有较大 的磨擦 系 线 器上安装 测 力装置 , 使 基准线 拉力不小 于 t r 求。能否达到这些使甩要 求, 与面 制 层所使用的 数 ,而且 要有 较深的 表面构造 深 度( 构造深 度 8 0 N ,下垂度不大于 l F ,并使紧线器 0 i l m 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 的类型和性质以及沥青 是高速行车减低噪音和减 少 水 Ⅱ M口漂、 的间距不大于2 0 m。使用的基准线钢丝绳直 L 0 层的厚度有较 大的关系。为此 ,本文针对,路沥 溅水影 响司机视 线的 主要 因素 ) ^ \ 。近 年来的 研 径不大于3 m ,以2 2 rm 为宜 。在路 a r ~ .5 a 青面层的结构类型及其各 自的特点进行 了分析, 究 成果 表 明: “ 沥青面层的抗 滑性能是 由面 : 面横坡变化处、较小平 曲线内等特殊地段 ,视 在实糯工程 中应根据 当地的 交通状 况、 气 条 层结构 的微观 构造和宏观构造两部分形成 。其 具 体情 况 , 基准线 立柱 间距加密 到5 候 m。在 件、降雨量、材料情况、施工工 艺、经济造价等 中宏观构 造来 源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 比,主 要 一 基准 线悬挂 后 , 由专 人对基 准线标 高进行 复 因素选择合 适的沥青 面豢类 型及具体 的施善技 由骨料的粗细 、级配形式决定 ”。 测 ,在施工中随时检测基准线标 高。 术 7 D 传中期 我国开 始 修簏 高等级 公路 宰 粗粒式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以路缘石边缘线 关 键 宇:沥青路萄。 结构类型 特漾 从沥青面层的结构形式来看: I 簖层 型沥青混凝 作为施工大样线 ,按厚度和横坡控制摊铺 ,即 土 ,空隙率3 ~6 ,透水性小 ,耐久性好 , j % % 在摊 铺机上安装浮动基准梁控 制高程 和厚度。 从 我国 目 前高等级 公路 沥青路 面来看 ,主 表面层的摩擦 系数能达到要求 ,但表面构造深 1 浮动基准粱长1 n ,为定型产 品,用 已 2i 铺筑 要有 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 1 传统的沥青混 凝土 度较小 ,远不 能达 到要求。 Ⅱ 型沥青混凝土空 的基 层作为基 准面 ,采用 多点均衡原理 ,可以 面层( ) 2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AC ; 隙率6 ~1% ,表 面构造深 ,抗变形 能力较 AC ;() S ) % 0 纠正基 层 中平整 度不足 的地方 , 以提 高平 整 (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MA) 。沥青 强 ,但其 透水性 、耐 久性 较差 。为 了解 决沥 3 ) S 度。 面层是直接 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和大 气降水 、温 青面 层的抗 滑性能 ( 特别 是表面 层在构造 深度 2 、透层沥 青和粘 层沥青的洒布 度变化影 响的路面 结构层 ,应具有足够 的结构 较大的情况下 ,又具有 良好 的防水性的结构形 透 层和 粘 层 沥 青 均 采 用 沥 青 洒 布 车 喷 强度 ,良好 的温度稳定性 ,耐磨 、抗滑 、平整 式) ,多碎石 沥青混 凝土面 层被加 以研究 和使 j ,其用量为透层沥青1 g・ ,粘层沥 洒 .1k m2 和不透水性 。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所 以质量 用 青0 ~ 1 g・ 。在正式洒布前 ,通 .9 .0 k m2 已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 3 、沥 青玛蹄 脂碎石混 合料 面层(MA S ) 过试 洒 确定 洒布 量是 否控 制准 确 。用大 托盘 常见沥青 混凝 土面层的分类方法 :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MA 是一种以沥 S ) 测试 计算 每平 方米洒 布量 , 如 洒布量 大于或 1 、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 AC 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 的沥青玛蹄脂结合 } 小于设计用量 ,应 反复调 整沥青喷嘴大小和车 《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 J l—9 , 料 ,填充于 间断级配的矿料骨 架中 ,所形成的 速 ,直 至符合要求。在正式洒布时,按试洒确 T 0 4 7 根据 “ 七五 ”国家科技攻 关研究及修订该规范 混 合料。其组成特征主要包括 两个 方面 :①含 i 定的喷嘴大小 和车 速一次浇洒均匀。对边角地 的专题研究 ,统一将 沥青混合料 中集料粒径标 : 较多 的粗集 料互相 嵌锁组 成高稳 定性 ( 变 j 量 抗 带 ,路缘石及井壁等构造物外侧洒布不到的地 准 由圆孔筛标准改为方孔筛标准。 j 能力 强) 形 的结 构骨架 ;②细 集料矿 粉 、沥 青 方 ,人工利用喷枪补洒或涂刷。 1 )、按沥青混合料 集料 的粒径 分类 和 纤维 稳定剂 组成的沥青玛 蹄脂将骨架胶 结 洒 布 透 层沥 青 时 , 如 基 层完 成时 间较 a 、细 粒 式 沥 青 混 凝 土 :Ac ~ 一起 ,并填充骨架空隙 ,使混合料有较好 的柔 长 , 表 面过 分 干燥 , 则应 对 基 层清 扫干 净 9 5 m或A 一 1 . .r a C 32 mm。 性及耐久性 。 后 ,在基层表 面少量洒水 ,并使表面稍干后浇 b 中粒 式 沥青混 凝土 :A c l mm或 、 — 6 S MA的结 构组成可 概括为 “ 三多一少 , j 洒透层沥青。为确保透层沥青充分渗透 ,并使 A — lmm。 c 9 即 :粗 集 料 多 、矿 粉 多 、沥 青 多 、 细集 料 乳化沥青水分蒸发 ,完全破乳 ,透层沥青应在 c 、粗 粒 式 沥 青 混 凝 土 :AC 少 ”。具 体讲 :fS A — f M 是一 种 间断级 配的沥 ) 沥青碎石层施工前至少2 浇洒 ,浇洒后即 4h 2. 65 mm或A 一 3 . n c 15 。 mi : 青混 合料 ,5 m以上的粗集料 比例高达7 % ~ 洒布用量2 5 m3 10 a r 0 ~ . 0 m2 的石屑 , 并用 0 其组合原 则是 : 青面层集料 的最大粒径 8 %,矿 粉的用量达 70 3 ,(“ 沥 0 % ~1% 粉胶 比” 轻 碾稳压一遍 。当风力过大或气候连续 3 h 低 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 。上 层宜 使用中粒式 超 出通 常值 1 2 . N限制 ) 。由此 形成 的 间断级 于l ℃时不得进行喷洒 , 当即将 降雨或基层 5 及细 粒式 ,且 上面层沥青混 合料 集料的 最大 配 ,很少使 用细 集料 ;②为加入较多的沥青 , 面潮 湿时不得 喷洒 。对于粘层沥青 ,在乳化沥 粒径不宜超过层厚l ,中、下面 层集料 的最 一方面增加矿粉 用量 ,同时使用纤维作为稳定 /2 青破乳 、水分蒸发后即可进行沥 青混 合料 的摊 大粒径 不宜超过 层厚的2 3 / 。 剂 ;③沥青 用量较 多 ,高达6 5 ~7 ,粘结 铺 。 .% % 2 )、按沥 青混合料压 实后的 孔隙率大小 性要求高 ,并希 望选用针 入度小 软化点高 、 3 、配 合 比确 定 分类 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 最好采 用改性 沥青) 在 路 面 每 层 正 式 大规 模 施 工 前 , 先铺 a I 密 级 配沥 青 混 凝土 :孔 隙率 为 、 型 20 0 m试验路段 , 以验证 预定的施 工方案是否 (% ~6 3 %) S A的特点 :沥青玛蹄 脂碎石混 合料是 - M 可行 ,机械设备是否配套适用 ,操 作工艺是否 b 1型 密级 配 沥青 混 凝 土 :孔 隙率 为 当前 国际上公认( 、 I 使用较 多) 的一种抗变 形能力 满足要求 ,从而确 定大规模 施工中所采用的虚 【% ~l %) 4 0 i ,耐久性较好的沥青面 层混 合料。由于粗集 : 强 铺系数 、沥 青混合料各阶段应控制的温度 、拌 C 、AM i开级配 热拌沥 青碎 石 :孔 隙率 料 的 良好 嵌挤 ,混 合料 有非 常好 的高 温抗 车 和时 间、矿料级 配、沥青用量 、摊铺速度 压 d 为( 十1 %) 大 O f 能力 ,同时 由于沥青玛蹄脂 的粘结 作用 ,低 路机类 型、压 实工艺、碾压速度及遍数等技术 辙 其组合原则是 :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 I 温 变形性 能和水稳定性也有较 多的改 善。添加 参数 ,并对施 工方案 、机械组合 、操作工艺等 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以防水 下渗 。若上面层 纤维稳定 剂 ,使沥青结合料保持高粘 度,其 摊 进行修正。在试验路段施工前 ,必须完成沥青 采用 珏 型沥青混凝土 ,中面 层须采用 I 型沥青 铺和 压实效果较好 。问断级配在表面形 成大 孔 混合 料 目标 配合 比设 计和 生产 配合 比调试 工 混凝土 ,AM型开级 配沥 青碎石不宜作面 层 , 隙 ,构造深 度大 ,抗滑性能好 。同时混 合料 的 作 。

沥青路面的分类以及特性

沥青路面的分类以及特性
1 沥 青路 面的分 类
但热稳定性较差; 开式混合料 中小于 0 r 6 m的矿料颗粒含量较少 , a 空 于压实。沥青类路面一般不宜铺筑在纵坡大于 6 %的路段上。纵坡大 隙率大于 6 其热稳定 l较好。 %, 生 于3 %的路段, 考虑抗滑的要求 , 宜采用粗粒式的沥青碎石或粗面式的 嵌挤类沥青路面要求采用颗粒尺寸较为均一的矿料 ,路面的强 沥青表面处治。 度和稳定性主要依靠骨料颗粒之间相互嵌挤所产生的内摩阻力, 而粘 3 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特・ 陛与温度稳定性 聚力则起着次要的作用 。按嵌挤原则修筑的沥青路面 , 其热稳定性较 3 沥青混合料 的强度杼l . 1 生。表征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的参数是抗 好, 但因空隙率较大, 易渗水, 且耐久性较差。 压强度 、 抗剪强度和抗拉( 包括抗弯拉) 强度。一般沥青混合料均具有 1 按施工工艺的不同, . 2 沥青路面可分为层铺法施工 、 路拌法施工和 较高的抗压强度, 而抗剪和抗拉强度则较低。因此 , 沥青路面的损坏, 厂拌法施工。层铺法施工是用分层洒布沥青, 分层铺撒矿料和碾压的 往往是 由拉裂或滑移开始而逐渐扩展。 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取决于许
即为热拌冷铺。 厂拌法使用较粘稠的沥青材料, 且矿料经过精选 , 因而 混合料质量高 , 使用寿命长 , 但修建费用也较高。 1 根据沥青路面的技术特 , . 3 沥青面层可分为沥青混凝土 、 热拌沥 青碎石 、 乳化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用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 路面, 其面层可由单层或双层或三层沥青混合料组成 , 各层混合料的 组成设 计应根据其层厚和层位 、 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 、 交通量和
为高粘滞度的沥青能使沥青混合料的粘滞阻力增大, 其 较高的 因而 有 抗剪强度。 随着沥青含量增加, 矿料颗粒间自由沥青增加, 沥青混合料 路拌法施工是在路上用机械将矿料和沥青材料就地拌和摊铺和 的粘结力随即下降。 在沥青与矿料的相界面上 , 由于分子的吸附作用, 碾 压密实 而成 的沥青 面层 。 此类 面层所 用 的矿料为 碎( ) 称为路 拌 愈靠近矿料表面 , 砾 石 沥青的粘滞度越高。 因此 , 矿料的比面积和矿料周围 沥青碎( ) ; 砾 石 所用的矿料为土则称为路拌沥青稳定土。路拌沥青面 沥青膜的厚度对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有很大的影响。矿料颗粒越小, 层, 通过就地拌和, 沥青材料在矿料中分布 比层铺法均匀 , 可以缩短路 面的成型期。 但因所用的矿料为冷料 , 需使用粘稠度较低的沥青材料 , 故混合料的强度较低。 厂拌法施工是由一定级配的矿料和沥青材料在 工厂用专用设备加热拌和 ,然后送到工地摊铺鼹压而成的沥青路面。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特点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特点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特点沥青面层是高等级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保护基层结构、提供舒适行车条件以及增强路面耐久性的功能。

随着路面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类型的沥青面层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道路条件和交通负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一、石料骨料级配密实型沥青混合料(AC-BC)石料骨料级配密实型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常见的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它由骨料、矿料和沥青混合而成。

该类型的面层具有以下特点:1. 耐久性强:密实的骨料级配可以提高面层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2. 舒适行车:由于石料密实,能够提供较平滑的行车表面,减少车辆震动和噪音。

3. 抗水抗滑:面层的密实性能使其能更好地抵抗水分浸泡和抑制滑移现象。

二、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CA)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由不同粒径骨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沥青面层结构,其特点如下:1. 声吸收效果好:由于骨料的连续级配,面层具有良好的声吸收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噪音污染。

2. 耐久性高:面层的连续级配能够均匀分散荷载,减少应力集中,提高耐久性。

3. 施工方便: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施工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各种道路条件。

三、开粘结料沥青混合料(SM)开粘结料沥青混合料由特殊添加剂以及沥青、骨料混合而成,其特点如下:1. 极佳粘结性:开粘结料沥青混合料与基层结构粘结良好,能有效提高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强度。

2. 密实性好:具有较高的沥青含量,面层密实性好,能够提供良好的防水、防滑性能。

3. 耐久性优异:开粘结料沥青混合料耐水性、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优秀,使用寿命长。

四、微表面沥青混合料(MMA)微表面沥青混合料属于一种微细骨料型短时化沥青混合料,其特点如下:1. 细腻表面:微表面沥青混合料施工后形成的路面表面光滑平整,提供良好的行车舒适性。

2. 快速施工:施工简单、快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路面整修和防护。

3. 耐水防滑:微表面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滑性能,提升路面的安全性。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特点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特点

面层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和大气降水、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性。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可分上、中、下3层或上、下2层。

较少的裂缝,较轻的车辙,良好的平整度,较强的抗滑能力及经久耐用,是高等级公路对沥青面层的基本要求。

能否达到这些使用要求,则与面层所使用的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和性质以及沥青面层的厚度有较大的关系。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当地的交通状况、气候条件、降雨量、材料情况、施工工艺、经济造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沥青面层类型。

从我国目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1)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AC);(2)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SAC);(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SMA)。

1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AC)《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根据“七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及修订该规范的专题研究,统一将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径标准由圆孔筛标准改为方孔筛标准。

其主要原因为:①计量标准向ISO国际标准靠近;②便于参考国外同类结构形式的级配标准;③世行项目增多,便于国际招标、监理及质量检验;④许多国外拌和设备均以方孔筛为标准。

沥青混凝土的符号由原LH改为AC.1.1按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类a、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9.5mm或AC—13.2mm.b、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 —26.5mm或AC—31.5mm.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

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1.2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的孔隙率大小分类a、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3%~6%)b、Ⅱ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4%~10%)c、AM型开级配热拌沥青碎石:孔隙率为(大于10%)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防水下渗。

沥青混凝土面层分类及施工技术

沥青混凝土面层分类及施工技术
民营 科技 2 0 1 3 年第5 期
工程 科技
沥青混凝土 面层分类及施工技术
李 冬
( 伊春市交通运输局 农村公路 管理站 , 黑龙 江 伊春 1 5 3 0 0 0 )
摘 要: 沥青混凝土面层 由于其具有使 用寿命 长、 耐久性好 的特点而被 认为是适合现代 高等级公路 的一种优质 高级柔性面层。较 小的裂缝 , 较轻的车辙 , 良好的平整度 , 较强的抗 滑能力及经久耐用 , 是 高等级公路对 沥青 面层的基 本要 求。 能否达到这些使用要 求, 则 与面层所使 用的沥青材料 、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和性质 以及 沥青面层 的厚度有较大的关 系。为此 , 以下针对公路沥青面层的结构类型及 其各 自的特 点进行 了分析 , 在 实际工程 中应根据 当地 的交通状况、 气候条件、 降雨量、 材料情况、 施 工工艺、 经济造价等 因素选择 合适的 沥青面层 类型及具体的施工技 术。 关键词 : 沥青路 面 ; 面层 ; 结构类型 ; 特点 从我国 目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来看 ,主要有 以下几种结构形 剂; 3 ) 沥青用量较多 , 高达 6 . 5 %一 7 %, 粘绪 『 生 要求高 , 并希望选用针入 式: 1 ) 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a c ) ; 2 )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 S A C ) ; 度小 、 软化点高 、 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 最好采用改性沥青) 。S MA的 3 )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 S M A) 。 沥青面层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 将 :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 当前国际上公认( 使用较多 ) 的一种抗
作用和大气降水 、 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 , 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 变形能力强 , 耐久 的沥青面层混合料 。 由于粗集料的良好嵌挤 , 度, 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 耐磨、 抗滑 、 平整和不透水性。 现已得到广泛的 混合料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由于沥青玛蹄脂的粘结作 应用 , 所以质量已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用, 低温变形性能和水稳定『 生 也有较多的改善。 添加纤维稳定剂 , 使沥 1 常见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分类方法 青结合料保持高粘度 , 其摊铺和压实效果较好。间断级配在表面形成

1-2沥青路面结构层讲解

1-2沥青路面结构层讲解

2012-2-29
悬浮一密实结构
特点:含细集料多,粗集料少,粗集 料彼此互相不接触,悬浮在细集料中。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通常采用此种结构, 强度形成原理:沥青材料的粘结力为 主,骨料的内摩阻力为辅。 使用特点: 矿料级配密实、不透水性好、耐久性 好; 由于粗骨料形成骨架不稳定,受沥青 材料性质影响较大,它的热稳定性差。
2012-2-29
6
1.1.3 单层结构型
适用范围:多用于乡镇公路 采用类型:宜采用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混 合料和AC—F型密级配沥表混合料。 最大矿料公称尺寸:为结构层厚度的2/3左右。
2012-2-29
7
1.2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技术指标
平整度
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SFC、宏观构造深度TD
2012-2-29
10 详见表1.10
沥青面层类型
表1.10 各类路面面层适用公路的等级
沥青面层类型
沥青混凝土
热拌沥青碎石混合料 沥青贯入式
(含上拌下贯沥青碎石) 沥青表面处治与稀浆封
层 2012-冷2-29拌沥青混合料
公路的等级 高速公路、 一、二、三、四
公路 二级、三级公路
二级、三级公路
三级、四级公路 三级、11四级公路
19
3.沥青混合料分类—按制造和摊铺工艺
热拌 冷拌 再生沥青混合料
分类
对沥青的要求不同
热铺:120~160 ℃ 温铺: 60~80 ℃ 冷铺:常温,不得低于 10℃
路面成形的时间不同
2012-2-29
20
4.沥青混合料分类——按组成结构
骨架一孔隙结构
2012-2-29
密实一骨架结构 悬浮~密实21结构
施工特点:需要机械设备少,施工进度较快,但在高 等级道路上很少采用此种结构。

沥青路面组成结构分类

沥青路面组成结构分类

沥青路面组成结构分类
沥青路面组成结构分类是指将沥青路面按照其结构层组成进行分类。

沥青路面由多个结构层组成,每个结构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根据结构层的组成和功能,可以将沥青路面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表面层:表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
可由1~3层组成。

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

2.下面层:下面层是位于表面层之下的结构层,其功能是承受车轮荷载的反
复作用,并将这些荷载传递到底基层和垫层。

根据公路等级和具体情况,下面层可分为中面层和下面层。

中面层应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而下面层则可采用与中面层相同的材料或更粗的沥青结构层。

3.基层: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
到底基层、垫层、土基的结构层。

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要求,以保证其承重作用。

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

4.底基层:底基层是位于基层之下的结构层,其功能是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
用传递到底基层、垫层和土基。

底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也应有一定要求,可根据公路等级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材料。

5.垫层: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其功能是排水、隔水、
防冻、防污等。

垫层的材料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砂砾、碎石、煤渣等。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组成结构分类是根据其结构层的组成和功能进行的分类。

不同类型的沥青路面具有不同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适用于不同的道路条件和使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特点
面层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和大气降水、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性。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可分上、中、下3层或上、下2层。

较少的裂缝,较轻的车辙,良好的平整度,较强的抗滑能力及经久耐用,是高等级公路对沥青面层的基本要求。

能否达到这些使用要求,则与面层所使用的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和性质以及沥青面层的厚度有较大的关系。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当地的交通状况、气候条件、降雨量、材料情况、施工工艺、经济造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沥青面层类型。

从我国目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AC);
(2)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SAC);
(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SMA)。

1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AC)《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根据七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及修订该规范的专题研究,统一将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径标准由圆孔筛标准改为方孔筛标准。

其主要原因为:①计量标准向ISO国际标准靠近;②便于参考国外同类结构形式的级配标准;③世行项目增多,便于国际招标、监理及质量检验;④许多国外拌和设备均以方孔筛为标准。

沥青混凝土的符号由原LH改为AC.
1.1按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