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的复习(论文)

合集下载

电化学论文

电化学论文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海洋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可供人类开发并将有力的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科学、合理地实现海洋资源的绿色化应用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金属腐蚀由于其隐蔽性、缓慢性、自发性、自催化性常常被人们忽视,寻找最佳有效的防腐蚀和控制腐蚀方法,已成为当代材料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金属腐蚀的机理1.概述金属材料与电解质溶液相接触时,在界面上将发生有自由电子参与的广义氧化和广义还原过程,致使接触面金属变成单纯离子,络离子而溶解,或者生产氢氧化物,氧化物等稳定化合物,从而破坏了金属材料的特性。

这被称为电化学腐蚀或湿腐蚀。

海洋生物的生命活动会改变金属—海水的界面状态和介质的性质,对金属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海水中金属腐蚀是金属﹑溶液﹑生物群3个要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由于附着微生物对钢结构表面的覆盖作用,阻碍了氧的运输,有利于减少钢的平均腐蚀;但是附有海生物的金属难以形成完整致密的覆盖层,钢的局部腐蚀却增加了。

这严重影响了在海洋环境下工作的材料的寿命。

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可以使金属遭到破坏, 故称为微生物腐蚀。

2.海洋腐蚀的热力学基础海洋腐蚀是金属与周围海洋环境发生化学或者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种破坏性腐蚀。

很多金属元素如铜、铁、镁等在自然界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也就是一它们的最稳定态---氧化态存在。

人们通过冶炼时使这些元素吸收并储存一定能量后变为中性金属态,相对于氧化态而言,这是一种能量较高的不稳定态,在合适的条件下便自发的便会为稳定的氧化态。

中性金属态到氧化态的转变的吉布斯自由能小于零,可自发进行;从热力学上来讲,海洋腐蚀上由于金属与其周围介质构成一个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此体系具有自发的从这种不稳定状态趋向稳定状态的倾向。

3.海水腐蚀的电化学特征海水是一种含有多种盐类近电解质溶液,并溶有一定的氧,含盐量、海水电导率、溶解物质、PH值、温度、海水流速和波浪、海生物等都会对腐蚀产生影响,这就决定海水腐蚀的电化学特征[1]:(1) 海水中的氯离子等卤素离子能阻碍和破坏金属的钝化, 海水腐蚀的阳极过程较易进行。

电化学复习——精选推荐

电化学复习——精选推荐

电化学复习电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研究对象:电化学体系;组成、分类及要素功能。

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内能)间相互转化过程规律的学科,是现代应⽤性核⼼学科之⼀。

电极体系:由第⼀类导体与第⼆类导体相接触构成的系统。

电极的功能是:通过表⾯上的氧化或还原反应,实现电化学体系中的两类不同导电机制的转换(界⾯联接)。

第⼀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部⾃由电⼦的定向运动⽽导电的物体,即载流⼦为⾃由电⼦(或空⽳)的导体,叫做电⼦导体,也称第⼀类导体。

第⼆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的离⼦运动⽽导电的导体叫做离⼦导体,也称第⼆类导体。

电化学体系:由两个电极相联接,并与外电路串联成回路和有电流通过的体系。

研究型电化学体系----三电极体系:研究电极、辅助电极、参⽐电极。

三电极体系,⽤于测定单⼀电极(作研究电极)的极化⾏为,可是阴极或阳极。

(1)研究(⼯作)电极,由导电材料和反应活性物质组成。

(2)参⽐电极,电极电势的参⽐标准物。

(3)辅助(对)电极构成,与⼯作电极构成极化回路,控制极化条件,多采⽤铂⿊电极。

应⽤型电化学体系----电解池、原电池、腐蚀原电池。

构成要素:阴极、阳极、电解液、隔离器和外部单元。

电解池:强电流在电化学体系中通过并促使电化学反应反⽣。

原电池:能⾃发将电流送到外电路中做功。

腐蚀电池:能⾃发进⾏,不对外做功,只起破坏⾦属的作⽤。

电解液:⑴⽔溶液,是最常⽤的类型。

⑵有机溶剂的溶液,有机溶剂有:⼄腈(AN)、⼆甲基亚砜(DMSO)、⼆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THF)、碳酸⼆甲酯(DMC)等;电解质有HClO4、LiClO4、NaClO4、Et4NClO4等。

⑶熔盐,①⾼温⽆机熔盐,②室温离⼦液体。

隔离器:分隔作⽤,①防⽌内部短路;②阻⽌阳极液与阴极液之间的(不希望的)混合,阻⽌反应物质迁移。

⑴隔板,绝缘材料制成多孔板。

⑵隔膜,微孔结构的材料制成的薄膜。

⑶离⼦交换膜,由⾼分⼦电解质聚合物交联型材料制成2.可逆电极与不可逆电极电池的可逆指电极反应是可逆的,并且在平衡条件下及I→0进⾏。

电化学复习

电化学复习

电化学复习第一章绪论电分析化学是一门利用物质的电学和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和测量的科学。

它是电化学和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学等其他学科密切相关。

电分析化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成分和形态分析,动力学和机理分析,表面和界面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在化学成分分析中,电分析化学方法是一种公认的快速、灵敏、准确的微量和痕量分析方法。

电分析化学的理论基础:电位分析的定量关系为能斯特方程;现代极谱法和伏安法理论是以扩散电流理论为基础的。

菲克第一定律:描述电活性物质向电极表面扩散和传质的流动方程菲可(fick)第二定律:描述电解过程中电活性物质的浓度随离开电极表面的距离x和时间t变化的微分方程式第二章扩散电流理论与极谱分析电极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每单位面积反应的物质摩尔数=i/nfa=j/nf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1.传质速度.2.在电极表面进行的电子交换反应的性质.3.电极反应是否耦合均相化学反应.4.其它表面反应,如吸附,解吸或表面膜的形成等极化:电流通过电极/溶液界面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极化分为:浓差极化,电化学极化:211362液相传质包括:对流、扩散和电迁移D(平)演绎伊尔科维?在极谱分析中,根据传质流动方程?方程式可逆电极反应:电子交换反应的速率比扩散速率在所有电极电位值时都大的多,这时在波上升部分,扩散速率依然是决定因素.电流受扩散速度控制准可逆电极反应:电子交换反应较慢,电流受扩散和电极反应速度控制.完全不可逆电极反应:电子交换反应非常慢,电流受电极反应速度控制.会推导可逆极谱波方程式从对数分析曲线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后,半波电位负移:第三章非扩散电流极谱理论1c1scx电流和电势的一般表达式:22o1.K值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相反,反应速度越慢。

2 e越负(或正),反应速度KF (或KB)越快butler-volmer方程(步特勒尔-伏尔默方程):交换电流越小,动力学越慢。

电化学基础课程论文

电化学基础课程论文

电化学基础课程论文通过对电化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了电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共五章的内容,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与性质,电极过程概述,传质控制过程,电化学极化过程,金属的阴极过程,虽然仅仅八个周的学习时间,也让我们深刻的了解到了这门课程的深奥。

从电化学的定义来说,传统的描述:电化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或化学反应)与电的关系的科学。

现代的描述:电化学就是研究带点界面上所发生现象的科学。

电化学的特点:1.遵循物理化学的基本规律。

2.离子导体相与电子导体相有不同的规律(迁移数,淌度)。

3.电化学更多研究电极/电解液界面的规律。

电化学的研究内容:1.电解质学(或离子学):研究导电性质传输性质平衡状态的电极电位。

2.电极学:电子导体/离子导体界面及离子导体/离子导体界面的平衡性质(化学热力学)和非平衡性质(化学动力学)。

电化学应用:1.化学电源:①锌锰干电池;②碱锰电池;③铅酸电池;④金属氢镍电池;⑤锂离子电池。

2.金属腐蚀与防护:①微电池;②牺牲阳极的保护法;③阴极保护法。

3.表面精饰:电镀,电抛光4.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微生物燃料电池导电性差修饰电池5.电化学分析:E -PH6.电合成老师讲的这五章内容让我最熟悉和最感兴趣的是第一章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和性质。

下面将讨论一下我对这章的了解。

一.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是我们最熟悉的,由电子的得失可以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电化学反应:电极反应是在电极的两类导体的界面间进行的有电子参与的化学反应。

特点:①在电化学反应中,必定发生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变的过程。

(形成电流)②氧化还原反应在空间上必须分开。

③电极反应是伴随着两类不同的导体相之间的电荷转移发生的。

所以,电子通常是反应物与生成物。

④电极反应具有表面反应的特点。

电极表面状态影响很大。

两类导体电子导体:电场作用下向一定方向移动的粒子是电子或带正电荷的空穴。

高中化学论文关于电化学基础---原电池电极的判断方法

高中化学论文关于电化学基础---原电池电极的判断方法

关于电化学基础---原电池电极的判断方法原电池是指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构成原电池的三个要素:(1)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2)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形成闭合回路。

(两电极外线用导线连接,可以接用电器。

)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一.根据电极材料判断在已知两极材料的原电池中,我们可以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将两极金属的活动性与顺序表对照比较,较活泼的金属做原电池的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做原电池的正极。

例如:Cu--Zn原电池,锌排在铜之前,故铜做原电池的正极,锌做原电池的负极。

二.根据电子流向判断在无法判断两极金属的活动性时,我们可以通过辅助措施来间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可将被测原电池与一个检流计相连接。

(1)当检流计的指针正向偏转时,说明原电池的正、负极与检流计的正负极接线柱连接正确,即可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与之对应。

(2)当检流计的指针反向偏转时,说明原电池的正、负极与检流计的正负极接线柱连接不正确,即可判断检流计的正极是原电池的负极,而检流计的负极是原电池的正极。

三.根据电极现象判断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先行被腐蚀的电极是负极,另一个电极则为正极。

在电极上发生特征反应及有颜色变化,沉淀析出等现象,可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例如:(-)Zn|ZnSO4||CuSO4|Cu(+)电极现象:锌片和Zn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但锌片的质量再减少,铜片上附着上了新的红色固体,CuSO4溶液的蓝色有所变浅,铜片的质量在增加。

结论:锌片先行被腐蚀做原电池的负极,则铜片做原电池的正极。

四.根据反应类型判断可以根据原电池电极反应判断其正、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一极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一极是原电池的正极。

例如:铜锌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 Zn - 2e- = Zn2+(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 Cu2++ 2e- = Cu (还原反应)总反应式: Zn + Cu2+ = Zn2+ + Cu (氧化还原反应)五.根据电极电位判断可以根据组成原电池两个半反应的电极电位来判断正、负极,电极电位的绝对值比较大的金属做负极,另一个电极电位相对比较小的金属做正极。

电化学的复习(论文)

电化学的复习(论文)

考纲解读之电化学的复习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产物判断与计算是高考的必考题,重现率100%。

下面仅就电化学的复习谈几点看法。

✂解读考纲:✍画龙点睛:考点主要有: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变化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根据电解时电极变化判断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种类;新型电池的电极反应及应用;有关电解产物的判断和计算。

本考点内容能有效地测试考生的判断、推理运算等思维能力,能充分体现高考命题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

本部分知识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近两年来有提高趋势,约占高考试卷总分的5%—10%。

本部分试题题型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预测2006:预测2006年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中本部分内容仍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其中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产物判断与计算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与重点,是必考题,试题仍以选择题为主,可能会出现填空题,注意电化学试题可能涉及工业生产、环境保护、新科技、新能源知识,试题难度中等。

直击考点考点一:原电池的有关问题1.是否为原电池的判断(1)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源,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可能为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断,主要是“四看”: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存在活泼性差异(燃料电池的电极一般为惰性电极);看溶液——两极插人溶液中;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直接接触;看本质——有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2)多池相连,但无外接电源时,两极活泼性差异最大的一池为原电池,其他各池可看做电解池。

2.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1)由两极的相对活泼性确定:相对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相对活泼性较差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一般,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要能发生反应,如:Mg—Al—HCl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Mg;但Mg—Al—K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A1。

(2)根据在两电极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化合价的升降情况来判断。

电分析化学论文3000字_电分析化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电分析化学论文3000字_电分析化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电分析化学论文3000字_电分析化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电分析化学论文3000字(一):离子液体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离子液体的理论不断进行更新,因此不同学者对离子液体产生不同的看法,并不断进行研究。

离子液体有着其他有机物质所不能比的优点,在电分析化学中也有着更好的应用。

本文首先对离子液体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阐述离子液体在电分析化学中的意义,即离子液体密度方向的意义、离子液体熔点方向的意义、离子液体溶解性和蒸气压方向的意义。

之后分子离子液体在电分析化学中的研究,如有机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离子液体的亲水性与疏水性的研究,最后分析离子液体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离子液体;电分析化学;应用在目前的科研发展中,电子液体有着很多优势,受到各个领域的欢迎,并在各个领域中取得较好的发展。

离子液体在传感器和生物分子方面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研究离子液体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离子液体的概念离子液体是在室温或附近室温的影响下,由大的阳离子和小的阴离子共同组成的一种呈液态的离子物质。

阴阳离子的作用力叫做库仑力,这种力在实施中有一定的条件,即阴阳离子的大小与电荷数量有一定的联系,在离子半径增加时,阴阳离子的大小与电荷数量的作用力会随之变小,同时对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也产生一定影响,会使熔点变低。

当出现特殊情况时,离子化合物的体积会变大,同时结构也发生变化,变得松散,当作用力降到最低时,熔点此时就会接近室温[1]。

二、离子液体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意义(一)离子液体密度方向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离子液体的理论不断进行更新,因此不同学者对离子液体产生不同的看法,并不断进行研究。

对于离子的密度,一些学者认为离子液体的密度在一定程度上与自身的发展有关,另一些学者认为离子液体的密度与阴阳离子有关[2]。

因此,对离子液体的研究有利于学者进一步研究离子液体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使学者了解阳离子可以调节液体离子的密度,阴离子对液体密度调节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从而使液体密度的研究更为精确。

谈谈电化学的复习方法

谈谈电化学的复习方法

原电池中,较活泼的负极失去电子、发 生氧化反应 ,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 ,溶液中 氧化性 较 强 的微 粒 在正极 得 到 电子 发 生还原 反应 .在内电路 中阳离子移向正极 ,阴离子 移 向负极 ,阴、阳离子在溶液 中的定向移动 起到传导电流的作用 . 电解池中,电子 由直流电源负极流向电 解池 的阴极 ,阳离子移向阴极得到电子 ,发
从 外 观上看 原 电池 和 电解 池 都有 两个 电
生还原反应 ;阴离子移 向阳极 ,若阳极是活 性 电极 ,电极失电子 , 若是惰性电极 ,则还
原性强的阴离子在阴极失电子 ,被氧化 ,电 子 由阳极 流 回直 流 电源 的正 极 . 4 电极 1 电极 材料 :原 电池 的两个 电极一般 . 是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 以是两种活泼性不 可
电解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使电解质 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定 向移动 ,并迫使其发生
要用相应 的金属作阳极 ,若不要求电极参加 反应 ,则用情性电极 . ’
2 电极 名称 :原 电池 中 ,较活泼 的金 .

31 ・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2期 08
与原电池的写法恰好相反 ,电解时宜采
取 “ 先分后合 ”法 .即先确定 在两极放 电的 离子 ,写 山 电极 反 应 式 ,最 后 写 出 总 反 应
式.
名称称与电极的活泼性无关 ,是由电源决定
的.

应式 .
用 石 墨 棒 为 电极 电解 N C 溶 液 , a1
3 电极反应 :原 电池 中负极发 生氧化 .
同的金属 ,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 .而且一般 地 ,较活泼 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发生 自发的氧 化还原 反应 .电解 池要求 电极 只要 导 电就

电化学实验论文

电化学实验论文

电化学原理实验论文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钝化行为的原理和测量方法。

2、掌握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镍在硫酸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和钝化行为。

3、测定氯离子浓度对镍钝化的影响。

4、了解极化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5、掌握电化学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6、掌握恒电位法测定电极极化曲线的原理和实验技术。

7、学习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8、熟悉CHI660电化学工作站的使用。

9、学会使用伏安极谱仪。

10、学会测量峰电流和峰电位。

二、实验原理(课题综述)1、镍在H2SO4溶液中极化(钝化)曲线的测定1.1、金属的阳极过程金属的阳极过程是指金属作为阳极发生电化学溶解的过程,如下式所示:M→Mn++ne在金属的阳极溶解过程中,其电极电势必须高于其热力学电势,电极过程才能发生。

这种电极电势偏离其热力学电势的现象称为极化。

当阳极极化不大时,阳极过程的速率随着电势变正而逐渐增大,这是金属的正常溶液。

但当电极电势正到某一数值时,其溶解速率达到最大,而后,阳极溶解速率随着电势变正,反而大幅度地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钝化现象。

金属钝化一般可分为两种。

若把铁浸入浓硝酸(比重d>1.25)中,一开始铁溶解在酸中并置换出H2,这时铁处于活化状态。

经过一段时间后,铁几乎停止了溶解,此时的铁也不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化学钝化。

另一种钝化称之为电化学钝化,即用阳极极化的方法使金属发生钝化。

金属处于钝化状态时,其溶解速度较小,一般为10-6~10-8A·cm-2。

金属由活化状态转变为钝化状态,至今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金属钝化是由于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物,因而阻止了金属进一步溶解;也有人认为金属钝化是由于金属表面吸附氧而使金属溶解速度降低。

前者称为氧化物理论,后者称为表面吸附理论。

1.2、影响的金属钝化过程的几个因素金属钝化现象是十分常见的,人们已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影响金属钝化过程及钝态性质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2.1.溶液的组成溶液中存在的H+,卤素离子以及某些具有氧化性的阴离子对金属的钝化现象起着颇为显著的影响。

《电化学》专题复习

《电化学》专题复习

《电化学》专题复习知识点⼗三:电化学评析:电化学知识是理论部分的⼀个重要内容,也是历年⾼考考查的⼀个重点。

电化学知识既可以综合学科内知识,也可以涉及学科间知识的运⽤,还可以与⽣产⽣活等问题相联系,是⼀个不可忽视的知识点。

考点⼀:原电池a.原电池电极的判断:解题⽅法——先分析两极材料是否都能与电解液发⽣氧化还原反应失电⼦,能者为负极;若都能,则失电⼦能⼒强者为负极。

例1:铜⽚和锌⽚⽤导线连接后插⼊稀硫酸中,锌⽚是A .阴极B .正极C .阳极D .负极例2:镁棒与铝棒⽤导线连接后插⼊氢氧化钠溶液中,则镁棒是A .阴极B .正极C .阳极D .负极练习:1、镍镉(Ni-Cd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活中有⼴泛应⽤,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A .Cd(OH)2B .Ni(OH)2C .CdD .NiO(OH)2、银锌电池⼴泛⽤作各种电⼦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为: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反应的物质是()(A)Ag (B)Zn(OH)2 (C)Ag 2O (D)Znb.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的书写:解题⽅法——先定剂、再找变、后成物、终配平。

例:⼀种燃料电池中发⽣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成⽔和⼆氧化碳。

该电池负极发⽣的反应是A.CH 3OH(g)+O 2(g)=H 2O(1)+CO 2(g)+2H +(aq)+2e —B.O 2(g)+4H +(aq)+4e —=2H 2O(1)C.CH 3OH(g)+H 2O(1)=CO 2(g)+6H +(aq)+6e —D.O 2(g)+2H 2O(1)+4e —=4OH —练习:1、家⽤炒菜铁锅⽤⽔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的化学反应是()A .↓++3222)(42)(4OH Fe O O H OH Fe B .↓++222)(222OH Fe O O H Fe C .--++OH e O O H 44222D .+--33Fe e Fe2、钢铁发⽣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的电极反应是()(A)2H ++2e - =H 2 (B)Fe 2++2e - =Fe(C)2H 2O+O 2+4e -=4OH - (D)Fe 3++e -=Fe 2+c.燃料电池例: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意图,按照此图的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电极是负极B. b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e OH 44↑+222O O HC. 氢氧燃料电池是⼀种具有应⽤前景的绿⾊电源D. 氢氧燃料电池是⼀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练习:1、有⼈设计将两根Pt 丝做电极插⼊KOH 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构成燃料电池。

电化学论文

电化学论文

对“电化学”的认识学号:200943362011—2012下半学年,我选了XX老师的《电化学基础》。

经过一个学期的认真学习,我基本掌握了老师讲述的课程知识,并对电化学的相关方面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记录老师的所讲述的主要知识重点。

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为我们解释了电化学相关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下我积极进行回顾,并上网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展性的了解,增加了我对这门课程的认识。

电化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或化学反应与电的关系的科学(龟山直人提出)。

现代科学对电化学的具体描述:电化学就是研究带电界面上所发生现象的科学。

这门学科有以下的特点:1、遵循物理化学的基本规律。

只有在ΔG<0的时候才可能发生反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2、离子导体和电子导体有不同的规律。

3、电化学研究电极和电解液界面的规律。

电化学目前主要应用于:1、化学电源,如锌锰电池类型的一次电池和锂电池类型的充电电池。

2、金属的防护,防止电化学腐蚀。

3、表面精饰,如电镀和电抛光等。

4、环境保护方面,如污水处理方面,微生物电池等。

5、电化学分析。

如极谱法等。

6、电合成,如工业上的氯碱工业等方面。

下面我将分部分介绍一下我对电化学相关方面的认识。

一、原电池和电解池对于原电池和电解池,其反应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上,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从阳极上进行氧化反应。

电池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上的电子得失发生电子的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而电解池主要是原电池的逆反应,通过外界对系统输入电能,使系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纯物质等相关产物。

电解池在工业上有相当多的利用,如工业上的氯碱工业等方面。

在电极的两类导体的几面上进行的有电子参与的化学反应。

在电化学反应中,必定发生发生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其中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氧化还原反应在空间中必须隔开,即反应不能在同一个导体的界面上进行反应。

电化学课程论文-盐桥

电化学课程论文-盐桥

摘要本文是结合本学期对《电话学理论》课程的学习,从原电池的盐桥上着手,通过查阅了一些有关盐桥的图书和文献,对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本文先简单阐述了原电池的电动势理论,从液体接界电位(简称液接电位)切入,提出盐桥的概念,进而总结了盐桥的目的、作用、使用条件、制备及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

然后简要分析了电化学体系液相传质过程对盐桥的使用和功能的影响,最后结合一个具体的应用或即将应用的实例——微生物燃料电池,阐述了盐桥在实际科研中的应用,可以让一般的读者对盐桥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液体接界电位盐桥微生物燃料电池摘要 (1)1[原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极电位] (1)1.1[原电池的电动势] (1)1.2[电极与溶液界面间电位差的产生] (2)1.3[液体接界电位] (3)1.3.1[液接电位的概念] (3)1.3.2[影响液接电位的因素] (4)2[盐桥] (6)2.1[盐桥简介] (6)2.2[盐桥的使用条件] (7)2.3[盐桥的设计或制备] (7)3[液相传质过程对盐桥的影响] (10)3.1[电迁移] (10)3.2[对流] (10)3.3[扩散] (11)3.3[不同液相传质过程对盐桥的影响] (11)4[盐桥的一个应用-微生物燃料电池] (12)4.1[生物燃料电池简介] (14)4.2[分体式MFC中盐桥的问题] (15)4.2.1[不同管径的盐桥对分体式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影响] (16)4.2.2[盐桥不同连接方式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影响] (17)4.3[小结] (18)结论 (19)参考文献 (20)1[原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极电位]1.1[原电池的电动势]把一片锌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可以发现锌片慢慢地被溶解.同时在锌片的表面上有金属铜析出。

反应的实质是Zn 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成Zn 2+,Zn 是还原剂。

而Cu 2+得到电子被还原成Cu 原子,Cu 2+是氧化剂。

其反应可表示如下:氧化反应 ZnZn 2++2e 氧化反应 Cu 2+Cu -2e 总反应为 Zn +Cu 2+ Cu +Zn 2+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互相不接触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电子的传递。

中大化院电化学期末论文

中大化院电化学期末论文

电池极化分析及工艺改进XXX (学号)①①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系,中山大学,广州,510275* 联系人,E-mail :XXXXXXXX@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类对于更加清洁、高效的能量转化技术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电池极化现象将减少电池容量,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过去有相当大部分的学术研究侧重在弱化电池极化以提高电池性能或对具体电池极化的原理进行分析以寻求电池极化的工艺改进。

Ⅰ慢脉冲快速充电控制电池极化的研究1.1 研究背景蓄电池大电流快速充电引起电池极化、析气以及寿命急减等问题制约电动车的发展,原有的技术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1-4。

本研究以铅酸电池为例介绍了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离子浓差极化,提高了充电效率,减少析气量的工艺研究。

在充电过程中,用某一速率电流进行充电。

蓄电池电压只能充到某一极限值,当达到这一极限值后,继续充电时,只能导致电解水反应而产生气体和温升,不能提高蓄电池的充电速度。

称为快速充电的极化现象。

1.2 传统恒电流充电与恒电流慢脉冲充电比较 5如图1,当电池以恒电流I 1 充电时,到达时间t 1,电池开始出气,若继续以I 1充电,将析出较多气体,温度僧高,电池充电效率几乎为零,且将损坏电池,以恒电流I 1 充电电量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当以恒电流慢脉冲充电时,设定电池以I 1为恒电流,充电时间为t max ;恒小电 流I min ,充电时间为t min 以I 1充t max 时间,接着以I min 充电t min 时间,如此反复循环,直到电池开始有少量 出气t A 时刻终止,结合J.A.Mass 曲线如图2所示。

关键词 电池 极化 工艺改进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新技术慢脉冲快速充电控制电池极化研究,该法有利于消除浓差极化,抑制析气反应并提高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

并以乙烷质子传导膜燃料电池为代表,介绍了其极化与反应机理。

以电池极化分析及工艺改进为主题,从理论到方法探求电池极化的工艺改进。

浅谈电化学复习策略

浅谈电化学复习策略

浅谈电化学复习策略太和中学高三化学组马亚杰摘要:电化学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一定比重,所以电化学的复习也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知识板块。

本文对电化学这一知识点的复习作了简要叙述。

关键词: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高考电化学历年来都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几乎年年必考。

通过对2010年的18套各考区的试题进行统计,发现除了全国Ⅱ卷没有考查电化学外,各考区都对电化学进行了考查。

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

在各考区总共20个电化学试题中,有12道题为选择题,8道题为填空题。

所以掌握电化学命题的大致方向对复习电化学应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人把对电化学这一知识点复习的粗浅看法做了一下简单的总结。

一、电化学知识点的命题大致方向1. 高考大纲全国统一考试大纲:(1)理解原电池原理。

初步了解化学电源。

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2)理解电解原理。

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全国新课标高考大纲:(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2)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2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2、2010年试题特点:(1)结合新材料、新科技及环保理念进行命题是2009年电化学命题的主要特点。

如安徽卷11题、江苏卷11题、浙江卷12题、海南卷15题、四川卷29题、天津卷10题等。

这些题都涉及到一些新材料新科技。

(2)旧题新考。

有几个考区的电化学知识考点都涉及到金属的腐蚀,如北京卷6题、广东A卷10题、广东理科基础化学卷 25题、这种命题方式是在历年考卷基础上作了变换,这类题紧扣课本,所以也提醒了我们复习时不能脱离课本。

(3)结合课本上的原理示意图进行命题。

如山东卷29题(锌锰干电池)、宁夏卷37题[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和重庆卷26题(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天津卷10题(氢氧燃料电池)等。

(4)与其他部分知识点综合命题。

浅谈电化学复习策略

浅谈电化学复习策略

浅谈电化学复习策略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电的生成、传输和转化过程的一门学科。

它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

要掌握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需要进行系统的复习。

下面我将谈谈电化学复习的策略。

首先,了解电化学基础知识。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习电化学的基础。

例如,了解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行为规律、电极反应的类型和过程、电流、电势、电荷等基本概念。

可以通过查找相关的教材、课堂笔记等资料,系统地学习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其次,熟悉电化学实验操作。

电化学实验是巩固和应用电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自己动手进行电化学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加深对电化学实验装置的理解。

在复习期间,可以重温和模拟电化学实验,加深对电化学实验操作步骤的记忆。

第三,掌握电化学计算方法。

电化学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计算,例如计算标准电极电势、电解过程中的电流密度、电荷量等。

因此,需要掌握电化学计算的方法和公式,熟练运用电化学计算的技巧。

第四,进行习题训练。

习题训练是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选择一些电化学习题集进行练习,加深对电化学理论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参考电化学相关文献。

电化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科,有许多经典的研究成果和文献。

阅读相关文献,可以了解电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重要实验方法,深入理解电化学原理和应用。

第六,进行实践性学习。

电化学是实验导向的学科,通过进行科研或实验室实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电化学原理和应用。

同时,实践性学习也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最后,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和复习计划。

电化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科,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因此,需要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合理制定复习计划。

可以将学习内容按照难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划分,并制定适当的复习进度。

同时,要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复习。

综上所述,电化学复习策略主要包括了解电化学基础知识、熟悉电化学实验操作、掌握电化学计算方法、进行习题训练、参考电化学相关文献、进行实践性学习以及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和复习计划等。

电化学 论文

电化学 论文

摘要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机床是集电解加工和机械磨削加工于一体的高效机械加工机床。

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机床工作台进给系统部分进行设计与校核,并涉及到了各零件材料的选择以及电解液的处理等方面。

首先是进行机床为立式结构,不同于市面上多采用的卧式。

立式机床适用于可垂直放置的零件,其上面用卡盘夹住,下面用顶尖顶住,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稳定性。

其次是进行工作台进给系统的校核与计算。

最后是关于材料的选择以及电解液的处理,将工作台的T型槽作为了电解液的导流槽,这样可省去电解液引导结构的设计。

本次设计的立式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机床有以下几个优点:方便工件的装夹、有利于电解液的喷洒及收集以及可提高零件的稳定性和加工质量。

关键词:电化学;光整;进给系统;立式AbstractElectrochemical-Mechanical Finishing Machining is an efficient machining method combing ECM and mechanical grinding technology. Now it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modern manufacturing field.In the paper the worktable and its feeding system have been designed, and the materials of the worktable and the matter of electrolyte have been all taken in considerations. Firstly, the machine is designed to be vertical. The style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existed in the market. With vertical machine workpieces can be fixed vertically by clamping chuck on the top and by a center on the bottom. Thus the stability of the parts can be improved greatly. Secondly, the feeding system of the worktable is designed which involving choosing mechanical parts and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structure. Finally the material of the worktable is determined. A T-slot is designed on the worktable in order to guide the electrolyte flow.In the paper the electrochemical-mechanical finishing machine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clamping the workpiece easily, being convenient to spray and collect the electrolyte, and enhancing the machining stability and processing quality.Keywords:electrochemical-mechanical; finishing machining; feeding system; vertica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电化学机械复合加工的介绍 (1)1.2 电化学机械复合加工的研究进展 (5)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7)2 影响电化学机械复合加工的因素 (9)2.1 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9)2.2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10)2.3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11)3 机床工作台进给系统的校核与计算 (13)3.1 工作台的选型与计算 (13)3.2 滚珠丝杠传动装置的选择 (13)3.3 电机型号的选择 (20)3.4 联轴器的选择 (21)3.5 滚珠丝杠轴承的选择 (22)3.6 导轨的选择 (23)4 材料的选择及其电解液的处理 (31)4.1 防腐技术的介绍 (31)4.2 本次设计所采用的防腐方法 (31)4.3 电解液的介绍 (32)4.4 电解液的处理 (33)总结 (34)参考文献 (36)附录1 (38)附录2 (42)1 绪论1.1 电化学机械复合加工的介绍1.1.1 定义电化学机械复合加工是表面加工质量很高的一种新兴的复合加工方法。

电化学课程论文

电化学课程论文

电化学课程论文.txt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

没什么事不要找我,有事更不用找我!就算是believe中间也藏了一个lie!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本文由zuozhizhong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超级电容器简介摘要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性能介于传统介质电容和二次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它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性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无污染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电动汽车、国防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本文主要介绍超级电容器中的双电层电容器以及炭材料和电解质对其性能的影响。

1.1 引言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能源消费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由此对于绿色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

随着计算机、通讯、电子器件的日益普及,对于高性能储能器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高性能储能器件需同时具有高的能量密度(Wh/Kg)、高的功率密度(W/Kg)、寿命长、成本低等特征,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型的储能元件——超级电容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超级电容器( Supercapacitors )也叫电化学电容器( Electrochemical , Capacitors)是一种能量密度介于传统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

超级电容器的电容量可达到法拉级甚至数万法拉,能量密度是传统电容器的 20-200 倍,与二次电池相比,其功率密度可高出 10 倍以上。

它的功率密度一般大于 1000W/kg,大于二次电池。

其充放电效率高、循环寿命长,而且可以在 -25℃~9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由于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循环寿命长、污染小等优点,很好地弥补了二次电池功率密度低、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差和传统电容器储能密度小的缺点,在通讯、电子、航空航天和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超级电容器在电动汽车上就有着重要的应用,车用超级电容器可以满足汽车在加速、启动、爬坡时的高功率输出需求,以保护主蓄电池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解读之电化学的复习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产物判断与计算是高考的必考题,重现率100%。

下面仅就电化学的复习谈几点看法。

✂解读考纲:✍画龙点睛:考点主要有: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变化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根据电解时电极变化判断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种类;新型电池的电极反应及应用;有关电解产物的判断和计算。

本考点内容能有效地测试考生的判断、推理运算等思维能力,能充分体现高考命题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

本部分知识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近两年来有提高趋势,约占高考试卷总分的5%—10%。

本部分试题题型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预测2006:预测2006年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中本部分内容仍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其中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产物判断与计算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与重点,是必考题,试题仍以选择题为主,可能会出现填空题,注意电化学试题可能涉及工业生产、环境保护、新科技、新能源知识,试题难度中等。

直击考点考点一:原电池的有关问题1.是否为原电池的判断(1)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源,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可能为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断,主要是“四看”: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存在活泼性差异(燃料电池的电极一般为惰性电极);看溶液——两极插人溶液中;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直接接触;看本质——有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2)多池相连,但无外接电源时,两极活泼性差异最大的一池为原电池,其他各池可看做电解池。

2.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1)由两极的相对活泼性确定:相对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相对活泼性较差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一般,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要能发生反应,如:Mg—Al—HCl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Mg;但Mg—Al—K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A1。

(2)根据在两电极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化合价的升降情况来判断。

如:甲醇燃料电池,顾名思义,甲醇燃烧一般生成二氧化碳,则碳的价态升高失电子,所以通人甲醇的电极为负极。

(3)由电极变化情况确定:某一电极若不断溶解或质量不断减少,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则此电极为负极;若某一电极上有气体产生,电极的质量不断增加或不变,该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则此电极为正极,燃料电池除外。

如:Zn—C—CuSO4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C电极上会析出紫红色固体物质,则C为此原电池的正极。

(4)根据某些显色现象确定:一般可以根据电极附近显色指示剂(石蕊、酚酞、湿润的淀粉、高锰酸钾溶液等)的变化情况来分析推断该电极发生的反应、化合价升降情况、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是H+还是OH-或I-等放电,从而确定正、负极。

(5)根据外电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规定:在外电路中电子流出的电极叫负极,电子流入的电极叫正极。

(6)根据内电路中自由离子的运动方向规定:在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的电极叫正极,阴离子移向的电极叫负极。

3.原电池的设计方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首先要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电解质溶液及电极反应;再利用基础知识书写电极反应式,参照Zn—Cu—H2SO4原电池模型处理问题。

如根据反应:Cu+2FeCl3=2CuC12+2FeCl2设计一个原电池,为:Cu作负极,C(或Pt)作正极,FeCl3作电解质溶液,负极反应为:Cu—2e-=Cu2+,正极反应为:2Fe3++2e-一=2Fe2+。

考点二:电解池的有关问题1.电极的判断及反应的类型(1)看电源正、负极,若与电源负极相连,则为阴极。

(2)看电极周围元素价态的升降,若价态升高,则为阳极。

注意:元素价态的升降的判断很多时候是从各种实验现象(如通过对气体成分的描述来判断)来推测反应产物而得出的。

(3)看电子的流向,若是电子流出的电极,则为阳极。

注意:一定不能根据两极活泼性的相对大小判断。

(4) 阳极:若为活性电极,则电极本身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电极本身不反应(不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溶液中阳离子在阴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1)阳极产物的判断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性电极(金属活动顺序表Ag及以前金属)作阳极,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溶解。

如果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则只看溶液中的离子的失电子能力。

阴离子放电顺序为:S2—>I—>Br一>Cl—>OH—(水)>含氧酸根离子。

(2)阴极产物的判断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如下)进行判断:Ag+>Hg2+>Fe3+(→Fe2+)>Cu2+>H+>Pb2+>Sn2+>Fe2+>Zn2+>(H+)(水)>Al3+>Mg2+Na+>Ca2+>K+考点三: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如果题目给定的是图示装置,先分析正、负极,再根据正、负极反应规律去写电极反应式。

(2)如果题目给定的是总反应式,可分析此反应中的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即分析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再选择一个简单变化情况去写电极反应式,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直接写或将各反应式看作数学中的代数式,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可(加、减法)。

加减法书写电池反应式归纳:电池总反应:还原剂+氧化剂+介质=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其他负极:还原剂-ne-+介质=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氧化剂+ne-+介质=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介质通常是定向移动到该电极附近的导电离子如H+、0H-、H2O等等,若氧化(或还原)产物能与之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其一般书写在电极方程式中。

两个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用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减去较简单电极的反应式即为较复杂电极的反应式。

原电池反应式一般都可以用加、减法书写。

(3)新型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书写要诀①消除对“新”的紧张,克服阅读障碍。

②解题不会超出所学基础知识,应增强自信。

③结合前面所讲的各基础知识,冷静挖掘信息。

2.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看两极材料,判断阳极材料本身是否放电。

(2)根据阴、阳离子的放电能力确定哪种离子放电。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还要考虑电解质环境以及电极产生的气体是否溶于该溶液。

说明:a.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反应式书写时,无论是总反应式还是电极反应式都既要满足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又要满足质量守恒。

b.一般情况下,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以实际放电的离子表示,而书写总电解反应方程式时,弱电解质要写成分子式。

同时,中性、酸性环境下电极反应式中一般不出现OH-,碱性环境下电极反应式中一般不出现H+。

c.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只要存在电解质的水溶液,书写电极反应式时可用下列式子帮助确定介质参加电极反应情况。

酸性:2H++O H2O 碱性:H2O+O2OH-O指化合态的氧的得到和失去。

考点四: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镀2.氯碱工业3.铜的精炼题型设计题型一:联系氧化还原反应考查基本概念【例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 A.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B.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C.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D.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答案:B、C【赏析】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变式】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

如2Fe3++Cu=2Fe2++Cu2+的拆写结果是:氧化反应为:Cu-2e-=Cu2+;还原反应为:2Fe3++2e--=2Fe2+。

(1)请据此将反应:3NO2+H2O=2H++2NO-3+NO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一反应的半反应式为:CH4+10OH--8e-=CO2-3+7H2O;O2+2H2O+4e-=4OH-,则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NO2+2H2O-2e-=4H++2NO-3 NO2+2H++2e-=NO+H2O (2)CH4+2O2+2OH-=CO2-3+3H2O题型二:电极附近及整个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例2】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NaOH B.H2SO4C.AgNO3D.Na2SO4答案:A【赏析】溶液电解后pH增大,则意味着H+减少。

或OH-增大。

NaOH溶液和H2SO4溶液的电解都是电解水,由于水的减少,前者pH增大,后者pH减小。

Na2SO4溶液的电解也是电解水,但Na2SO4本身呈中性,故保持不变。

AgNO3溶液的电解是混合电解,电解后产生酸,故溶液的pH减小。

【变式】(05江苏卷—14)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 e(O H)3-3e-+5OH-= FeO2-4+4H2O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K2FeO4被氧化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答案】C【赏析】从题给条件可知,该电池的正反应为原电池,逆反应为电解池: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且正极附近有氢氧根离子产生,故选项A 、D 正确;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 选项也成立;放电时,原电池的正极得电子被还原,C 选项错误。

题型三:电极产物的判断【例3】(05全国卷I —11)关于电解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 溶液,溶液呈棕色C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答案】 B【赏析】NaCl 水溶液的电解,是氯碱工业的核心反应,其基本情况是: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到氢气,阴极附近还可得到氢氧化钠溶液。

将选项与之对照。

A 的阴极不可能产生金属钠,C 的酚酞应显红色,D 中的电解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显碱性。

【变式】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 .用锌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