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K隔震设计

合集下载

YJK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YJK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 (1)《抗规》中震斜截面弹性、正截面弹性≈《高规》普通构件性能 2
• (2)《抗规》中震斜截面弹性、正截面不屈服≈《高规》普通构件性能3
• (3)《抗规》中震斜截面不屈服、正截面不屈服≈《高规》关键构件能4
广东省高规的性能设计方法
广高规方法
• 基本公式
• η ——构件重要性系数。关键构件(η=1.05~1.15),一般竖向构件η=1.0,水平耗能构件 (η=0.7~0.9)
• 性能设计的抗震设防目标不应低于规范的基本抗
震性能目标。
性能设计基本思路
• 1,高延性(变形能力大),低弹性承载力; • 2,低延性(变形能力小),高弹性承载力。
• 仅提高承载力,安全性有相应提高,变形要求不 一定能满足;仅提高变形能力,则结构在小震、 中震下的损坏情况基本不变,抵御大震倒塌能力 提高。性能设计往往侧重于通过提高承载力,推 迟结构进入塑性工作阶段并减少塑性变形。
• 提高结构的抗震承载力和变形,都是提高抗震性 能的有效途径,而仅提高抗震承载力需要以对地 震作用的准确预测为基础。限于地震研究现状,
应以提高结构或构件变形能力并同时提高抗震承
载力作为抗震性能化设计的首选。
• 性能设计是寻求结构承载力及变形能力的合理平 衡点。
• 各项性能目标,结构的楼盖体系必须有足够安全 的承载力,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一般应使楼板 在地震中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否则应采取适当的 加强措施。
构造指标(抗震构造措施)。
规范要求
• 抗规附录M • 高规3.11 • 广高规3.11 • 三本规范要求不同,结果会有差异
抗震规范中的性能设计方法
抗规方法
• 按照《抗震规范》附录 M.1 推荐的抗震性能设计的方法,结构 构件实现抗震性能要求可以从抗震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构造的 抗震等级三个方面来实现,软件通过计算主要实现抗震承载力 方面的性能设计要求。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结构总体信息1、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2)框剪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俗称为框剪结构。

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

墙体全部采用填充墙体,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

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

3)框筒结构:如果把框剪结构剪力墙布置成筒体,围成的竖向箱形截面的薄臂筒和密柱框架组成的竖向箱形截面,可称为框架-筒体结构体系。

具有较高的抗侧移刚度,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

4)筒中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由心腹筒、框筒及桁架筒组合,一般心腹筒在内,框筒或桁架筒在外,由内外筒共同抵抗水平力作用。

由剪力墙围成的筒体称为实腹筒,在实腹筒墙体上开有规则排列的窗洞形成的开孔筒体称为框筒;筒体四壁由竖杆和斜杆形成的桁架组成则称为桁架筒。

5)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6)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指的是结构中的局部,部分剪力墙因建筑要求不能落地,直接落在下层框架梁上,再由框架梁将荷载传至框架柱上,这样的梁就叫框支梁,柱就叫框支柱,上面的墙就叫框支剪力墙。

这是一个局部的概念,因为结构中一般只有部分剪力墙会是框支剪力墙,大部分剪力墙一般都会落地的。

7)板柱-剪力墙结构:柱-剪力墙结构(slab-column shearwall structure),是由无梁楼板与柱组成的板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yjk减震设计 参数

yjk减震设计 参数

yjk减震设计参数一、设计概述YJK减震设计是一种高效的减震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桥梁和其他土木工程结构中,以减少地震、风等外部作用力对结构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减震设计,可以显著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确保结构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主要参数1.阻尼器参数:阻尼器是减震设计的核心部件,其参数的选择对减震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主要的阻尼器参数包括阻尼器的类型、刚度、阻尼系数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结构的特性、地震烈度、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和计算。

2.隔震支座参数:隔震支座是实现减震的重要构件,其主要参数包括支座的刚度、承载能力、稳定性等。

在减震设计中,需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隔震支座类型和规格,以确保减震效果和支座的安全性。

3.结构阻尼比:结构阻尼比是反映结构自身阻尼性能的参数,其大小对减震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减震设计中,需要根据结构的特性、地震烈度等因素,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合理的结构阻尼比。

4.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参数是反映地震作用力的参数,包括地震烈度、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等。

在减震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震动参数,对结构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设计,以确保结构能够承受地震作用力。

5.场地条件:场地条件对减震效果也有重要影响。

在减震设计中,需要考虑场地土壤性质、地下水位等因素,对减震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三、设计流程1.确定设计目标: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减震设计的主要目标,如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提高结构的抗震等级等。

2.收集资料: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建筑结构图纸、相关规范标准等,为减震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YJK减隔抗震专题

YJK减隔抗震专题
• 1、建模时在需要设置连接属性(消能器、隔震支座、弹 性连接等)的位置布置斜撑,该斜撑的布置是临时性的, 它在计算前处理被消能器取代。 • 好处是:这样布置更灵活、直观,约束作用方向也好确定 。 • 建议此种方式。
43
概念—
采用这种方式建模时,局部 坐标系采用斜撑的局部坐标 系表达,具体为:U1为斜 撑起点至终点方向(按建模 顺序1点到2点);在杆件竖 直布置时,U2为整体坐标 系Y轴方向,其他情况U2为 U1与整体坐标系Z轴平面内, 并与U1垂直。U3根据右手 螺旋法则确定。
50
隔震结构设计
• 隔震结构:利用隔震元件,以集中发生在隔震 层的较大相对位移,阻隔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 传递。
• 基本思想:是在建筑中设置柔性隔震层,地震 产生能量在向上部结构传递过程中,大部分被 柔性隔震层吸收,仅有少部分传递到上部结构 ,从而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提高其安全 性。
51
隔震结构设计
解决减震隔震计算中所有的非线性属性计算问题 也提供直接积分方法计算减隔震结构。
• 还可采用振型分解法的上部结构计算,计算结果是考虑 了隔震垫阻尼效应的、延长的周期结果的各层地震作用
58
隔震层以下的结构设计
《抗规》12.2.9 : 1、隔震层支墩、支柱及相连构件,应采用隔震结构罕遇地 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力矩进行承载力验算 。 2、隔震层以下的结构(包括地下室和隔震塔楼下的底盘) 中直接支承隔震层以上结构的相关构件,应满足嵌固的刚度 比和隔震后设防地震的抗震承载力要求,并按罕遇地震进行 抗剪承载力验算。隔震层以下地面以上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下 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应满足表12.2.9要求。
天然地震波库数量丰富(每个特征周期下有80-200条)

YJK减震结构设计

YJK减震结构设计

7
消能减震分析方法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3.3.1条文说明: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或者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但当主体结构构件基 本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时,可采取弹性分析方法,如基于等价线性化的振型分解反应谱 法做简化估算,主体结构和消能器所处的状态及适合的分析方法可选下表”。
主体结构 弹塑性 弹塑性 线性 线性
03
6
规范规定
《建筑消能减震设计规范》JGJ297-2013第4.1.2条第2、3款: 2 当消能减震结构主体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且消能器处于非弹性状态时, 可将消能器进行等效线性化,采用附加有效阻尼比和有效刚度的振型分解反 应谱、弹性时程分析法,也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3 当消能减震结构主体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时,应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抗规》12章: 当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时,可采用线性分析方法做简单 估算; 消能减震结构的阻尼比由主体结构的阻尼比和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 的有效阻尼比组成;
2、在直接积分时程法菜单中进行该地震波下的时程计算
从以上曲线可以看出,小震下屈曲约束支撑已 经进入一定的耗能阶段,但是耗能较小,接近 弹性状态。
44
有控结构小震直接积分时程法计算
3、结果查看:滞回曲线
层间位移最大的2层所在的BRB滞回耗能较大, 刚度有所退化,但退化不大,1层和3层的基本 处于弹性阶段,刚度基本没有发生退化,接近 初始刚度60000kN/m。
位移相关型:位移相关型可以有效的增加结
构阻尼比,同时增加结构刚度,因此加入位移相 关型消能器后结构的周期变短,阻尼比增加。
03
速度相关型消能器
01
速度相关型:增加结构的阻尼,
不提供刚度,不改变结构周期。

YJK微课堂第二期:隔震结构操作流程和实例分析

YJK微课堂第二期:隔震结构操作流程和实例分析
隔震后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可按本规范5.1.4、第5.1.5条确定。 其中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下式计算: αmaxl=βαmax/ψ αmaxl——隔震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β——水平向减震系数;为按弹性计算所得的隔震与非隔震各层层间剪力的最大比值。
上部结构计算-选取地震波
隔震结构设计
隔震结构:利用隔震元件,以集 中发生在隔震层的较大相对位移 ,阻隔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 。
隔震技术的重点是“隔离地震”
01
02
03
基本思想:是在建筑中 设置柔性隔震层,地震 产生能量在向上部结构 传递过程中,大部分被 柔性隔震层吸收,仅有 少部分传递到上部结构 ,从而降低上部结构的 地震作用,提高其安全 性。
•选用计算水平向减震系数β时同样的地 震波;
•在弹性时程参数“主方向峰值加速度” 中输入大震下的峰值加速度。
设置相关工况组合
由于YJK目前的FNA法不能同时施加竖向地震 波,所以竖向地震按简化算法取值。 长期荷载效应最大压应力:1.0D+0.5L 短期荷载效应最大压应力: 1.0D+0.5L+1.0Fek+0.4*(0.2(1.0D+0.5L)) =1.08D+0.54L+1.0Fek
7
隔震结构设计方法
隔震结构设计一般采用分部设计方法。即将整个隔震结构分为上部结构、隔震层、 下部结构及基础,分别进行设计
上部结构
隔震层
下部结构
基础
沿用一般抗震结构的 设计方法,水平地震 作用采用隔震以后的 标准值。隔震支座不 能隔离竖向地震作用, 所以与竖向地震作用 相关的不降低(如轴 压比等)。
《抗规》12.2.2-2条: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结构总体信息 换层位于地上 2 层时, 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入 5。

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层, 需要人工指定。

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 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 即以 (转换层所在层号- 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 3 层或 3 层以上转换。

9、加强层所在层号:人工指定。

根据《高规》 10.3 、《抗规》 6.1.10 条并结合工 程实际情况填写。

10、底框层数:用于框支剪力墙结构。

高规 10.211、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一般默认 1.12、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P66)1)一般不允许不计算恒活荷载,也较少选一次性加载模型; 2) 模拟施工加载一模式: 采用的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 该模型应用与各 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但不使用与有吊柱的情况;3) 按模拟施工二: 计算时程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放大十倍, 削弱了竖向 荷载按刚度的重分配, 柱墙上分得的轴力比较均匀, 传给基础的荷载更为合 理。

4)模拟施工加载三:采用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模型,接近于施工过程。

故此建议一般对多、 高层建筑首选模拟施工 3。

对钢结构或大型体育馆类 (指 没有严格的标准层概念) 结构应选一次加载。

对于长悬臂结构或有吊柱结构, 由于一般是采用悬挑脚手架的施工工艺, 故对悬臂部分应采用一次加载进行1、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2、结构材料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

3 、结构所在地区: 一般选择“全国”。

分为全国 、上海 、广东, 分别采用中国国家规范、上海地区规程和广东地区规程。

B 类建筑和 A 类建筑选项只在坚定 加固版本中才可选择。

4、地下室层数:定义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无则填 0。

5、嵌固端所在层号: (P219~224) 抗规 6.1.14 条: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 2 倍。

如果地下室首层的侧向刚度大于其上一层侧向刚度的 2 倍,可将地下一层顶 板作为嵌固部位; 如果不大于 2 倍,可将嵌固端逐层下移到符合要求的部位, 直到嵌固端所在层侧向刚度大于上部结构一层的 2 倍。

YJK隔震设计

YJK隔震设计

YJK隔震设计结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两点约束或单点约束功能的扩充;•在两点约束、单点约束和设置支座菜单都设置了5种选项:线型、阻尼器、速度线型相关型消能器、速度非线性相关型消能器、隔震;•选择线性时即为弹性约束;•利用弹性连接的原理设置隔震支座隔震层的建模(方式1)隔震层的建模(方式2)1、在计算前处理中用单点约束菜单设置隔震支座隔震支座参数的非线性属性隔震结构设计的四个步骤•分为上部结构、隔震支座、隔震层以下结构及基础部分;•上部结构:沿用一般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法,水平地震作用采用隔震以后的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地震力的水平向减震系数β;•隔震支座:首先要满足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隔震支座承载力要求及水平变位,即压应力要求;还应验算大震下隔震支座的拉应力及水平变位;•隔震层以下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抗震验算和抗震措施,应进行隔震后设防地震(中震)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并按罕遇地震(大震)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

隔震层以下地面以上的结构在罕遇地震(大震)下的层间位移角控制。

•基础: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不考虑隔震产生的减震效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进行设计;难点•非线性结构,需按动力时程分析计算(弹性);•不同部位须分别采用小震、中震、大震计算;•需考虑竖向地震计算;•弹性时程分析的FNA法和直接积分法;•非隔震模型的反应谱计算不可或缺;一、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计算中震时程分析计算;求出水平减震系数β后用反应谱法算;上部结构计算•《抗规》12.2.5-2条:•隔震后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可按本规范5.1.4、第5.1.5条确定。

其中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下式计算:•αmaxl=βαmax/ψ•αmaxl——隔震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β——水平向减震系数;为按弹性计算所得的隔震与非隔震各层层间剪力的最大比值。

隔震结构上部计算主要步骤•将模型文件复制两份,一个布置上隔震支座属性,此时叫隔震模型;另一个不布置隔震支座属性,隔震支柱底端设铰,此时模型叫非隔震模型;•用中震计算水平向减震系数β;•对隔震模型和非隔震模型分别进行中震反应谱计算和时程分析计算;•人工对比两个模型时程分析结果得出β;•非隔震模型输入αmaxl的反应谱法计算建立隔震模型与非隔震模型•将模型文件复制两份•将隔震模型在前处理用单点约束菜单设置隔震支座;建立隔震模型与非隔震模型•在非隔震模型,在前处理将隔震层柱底全部设置铰接属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419页关于减震系数的计算方法说明:“计算隔震与非隔震两种情况的层间剪力,宜采用基本设防水准下地震作用进行时程分析。

YJK的消能减震设计和隔振设计0905

YJK的消能减震设计和隔振设计0905

YJK的消能减震设计和隔震设计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9月目录YJK的消能减震设计和隔振设计 (1)第一节消能减震设计 (1)1. 规范要求 (1)2. YJK消能减震设计过程 (1)3. 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计算 (4)4. 与Etabs对比分析 (4)第二节隔震设计 (5)1. 提供减震结构的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FNA算法 (5)2. 在计算前处理进行隔震设置 (7)3. 时程分析计算 (9)4. 求出地震力的水平向减震系数β (9)5. 对非隔震结构按照αmaxl进行结构设计计算 (9)6. 也可用振型反应谱法计算隔震结构 (9)7.隔震支座的位移和轴力 (10)第三节非线性连接单元的动力性质 (11)1. 粘滞阻尼单元 (12)2. 橡胶隔震单元 (12)第四节隔震计算与Etabs对比分析 (13)Etabs算例1—云县图书馆 (13)一、工程概况 (13)二、Etabs计算模型 (13)三、YJK计算模型 (17)四、反应谱计算计算结果对比 (18)五、时程分析计算结果对比 (21)六、结论 (22)Etabs算例2—东川紫荆家园 (22)一、工程概况 (22)二、Etabs计算模型 (23)三、YJK计算模型 (27)四、反应谱计算计算结果对比 (28)五、时程分析计算结果对比 (31)六、结论 (33)YJK算例1—27328 (33)一、工程概况 (33)二、YJK计算模型 (34)三、Etabs计算模型 (35)四、结果对比 (35)YJK算例2—23811 (36)一、工程概况 (36)二、YJK计算模型 (37)三、Etabs计算模型 (38)四、结果对比 (38)YJK算例3—23811隔震带地下室 (39)一、工程概况 (39)二、YJK计算模型 (40)三、Etabs计算模型 (41)四、结果对比 (42)YJK算例4—24601(单塔) (43)一、工程概况 (43)二、YJK计算模型 (44)三、Etabs计算模型 (45)四、结果对比 (47)第五节某隔震工程设计过程 (48)一、建模 (48)二、计算前处理及隔震支座布置 (49)三、反应谱法计算结果 (50)四、时程分析计算 (52)五、设计方法 (52)YJK的消能减震设计和隔振设计第一节消能减震设计YJK的阵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方法都支持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计算。

盈建科隔震设计总结

盈建科隔震设计总结

隔震设计总结一、上部结构模型的建立建筑条件图需完整,荷载无缺项,建立完整的上部结构模型。

1、对建立好的模型,命名为轴压比模型,进行原地震烈度下的模型计算,地震烈度及抗震等级均以原烈度输入,此模型不控制其他计算参数,仅计算轴压比,当轴压比计算均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步计算。

2、复制轴压比模型,命名为上部结构计算模型,此模型为最终施工图模型,计算需满足各项指标,在地震信息中,根据降低一度后输入抗震等级,将调整后的水平向减震系数改为0.5即可,其余参数均不变,进行计算,待计算均满足要求进行下一步分析。

(注:对于乙类建筑切记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二、多遇地震下隔震分析计算1、复制上部结构计算模型,命名为小震非隔震模型,修改地震信息中调整后的水平向减震系数为1.0,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将隔震层柱底改为铰接,先进行反应谱计算,然后进行时程计算。

时程计算时,选取地震波,软件可自动选波,一般选取3条波,其中2条天然波,1条人工波,修改对应的地震参数,进行时程分析。

切记选好的3条波名称,整个后续的隔震分析均以此3条波为准。

2、复制小震非隔震模型,命名为小震隔震模型,在该模型中将原有的柱底铰接属性取消,在节点属性中选择单点约束---选择柱底节点布置,进行隔震支座的布置,计算分析步骤主要为以下:(1)先确定铅心支座的初步数量。

根据总信息中风荷载产生的底部总剪力除以铅心支座的屈服力,即可得到铅心支座的最少数量。

(2)输入支座参数:支座参数共有U1,U2,U3三个方向,其中U1为竖向,U2为水平Y向,U3为水平X向。

对应参数表示为(U1):有效刚度Ke=支座竖向刚度Kv,有效阻尼CE=0,刚度KC=支座竖向刚度Kv,抗拉刚度Kt=1/10支座竖向刚度Kv,截面积A=支座面积。

对应参数表示为(U1及U2):有效刚度Ke=支座水平刚度Kh,有效阻尼CE=0,刚度K=支座初期刚度K1,屈服力KY=屈服力Qd,屈服后刚度比=1/13。

yjk隔震结构设计流程-新隔标版

yjk隔震结构设计流程-新隔标版

yjk隔震结构设计流程-新隔标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隔震结构设计流程概述隔震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防震设计手段之一,能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结构总体信息1、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2、结构材料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

3、结构所在地区:一般选择“全国”。

分为全国、上海、广东,分别采用中国国家规范、上海地区规程和广东地区规程。

B类建筑和A类建筑选项只在坚定加固版本中才可选择。

4、地下室层数:定义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无则填0。

5、嵌固端所在层号:(P219~224)抗规6.1.14条: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如果地下室首层的侧向刚度大于其上一层侧向刚度的2倍,可将地下一层顶板作为嵌固部位;如果不大于2倍,可将嵌固端逐层下移到符合要求的部位,直到嵌固端所在层侧向刚度大于上部结构一层的2倍。

由于剪切刚度比的计算只与建筑结构本身的特性有关,与外界条件(如回填土的影响、是否为地下室等)无关,所以在计算侧向刚度比是宜选用剪切刚度比。

在YJK中的结果文件wmass.out中,剪切刚度是RJX1、RJY1,可从地下一层逐层计算与地上一层的剪切刚度比,出现大于2或四舍五入大于2的,该层顶板即可作为嵌固端。

如果地下室各层都不满足嵌固条件,应将嵌固部位设定在基础顶板处,嵌固端所在层号填0。

6、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7、裙房层数: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裙房层数,需要人工指定。

应从结构最底层起算(包括地下室),例如:地下室3层,地上裙房4层时,裙房层数应填入7。

8、转换层所在层号:应按楼层组装中的自然层号填写,例如:地下室3层,转换层位于地上2层时,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入5。

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层,需要人工指定。

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即以(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3层或3层以上转换。

9、加强层所在层号:人工指定。

根据《高规》10.3、《抗规》6.1.10条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填写。

10、底框层数:用于框支剪力墙结构。

高规10.211、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一般默认1.12、恒活荷载计算信息:(P66)1)一般不允许不计算恒活荷载,也较少选一次性加载模型;2)模拟施工加载一模式:采用的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该模型应用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但不使用与有吊柱的情况;3)按模拟施工二:计算时程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放大十倍,削弱了竖向荷载按刚度的重分配,柱墙上分得的轴力比较均匀,传给基础的荷载更为合理。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结构总体信息1、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2、结构材料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

3、结构所在地区:一般选择“全国”。

分为全国、上海、广东,分别采用中国国家规范、上海地区规程和广东地区规程。

B类建筑和A类建筑选项只在坚定加固版本中才可选择。

4、地下室层数:定义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无则填0。

5、嵌固端所在层号:(P219~224)抗规6.1.14条: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如果地下室首层的侧向刚度大于其上一层侧向刚度的2倍,可将地下一层顶板作为嵌固部位;如果不大于2倍,可将嵌固端逐层下移到符合要求的部位,直到嵌固端所在层侧向刚度大于上部结构一层的2倍。

由于剪切刚度比的计算只与建筑结构本身的特性有关,与外界条件(如回填土的影响、是否为地下室等)无关,所以在计算侧向刚度比是宜选用剪切刚度比。

在YJK中的结果文件wmass.out中,剪切刚度是RJX1、RJY1,可从地下一层逐层计算与地上一层的剪切刚度比,出现大于2或四舍五入大于2的,该层顶板即可作为嵌固端。

如果地下室各层都不满足嵌固条件,应将嵌固部位设定在基础顶板处,嵌固端所在层号填0。

6、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7、裙房层数: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裙房层数,需要人工指定。

应从结构最底层起算(包括地下室),例如:地下室3层,地上裙房4层时,裙房层数应填入7。

8、转换层所在层号:应按楼层组装中的自然层号填写,例如:地下室3层,转换层位于地上2层时,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入5。

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层,需要人工指定。

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即以(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3层或3层以上转换。

9、加强层所在层号:人工指定。

根据《高规》10.3、《抗规》6.1.10条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填写。

10、底框层数:用于框支剪力墙结构。

高规10.211、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一般默认1.12、恒活荷载计算信息:(P66)1)一般不允许不计算恒活荷载,也较少选一次性加载模型;2)模拟施工加载一模式:采用的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该模型应用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但不使用与有吊柱的情况;3)按模拟施工二:计算时程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放大十倍,削弱了竖向荷载按刚度的重分配,柱墙上分得的轴力比较均匀,传给基础的荷载更为合理。

YJK的消能减震设计和隔振设计0905

YJK的消能减震设计和隔振设计0905

2
YJK 的消能减震设计和隔震设计
三、Etabs 计算模型 ............................................................................................... 35 四、结果对比 ......................................................................................................... 35 YJK 算例 2—23811........................................................................................................ 36 一、工程概况 ......................................................................................................... 36 二、YJK 计算模型 ................................................................................................ 37 三、Etabs 计算模型 ............................................................................................... 38 四、结果对比 ......................................................................................................... 38 YJK 算例 3—23811 隔震带地下室............................................................................... 39 一、工程概况 ......................................................................................................... 39 二、YJK 计算模型 ................................................................................................ 40 三、Etabs 计算模型 ............................................................................................... 41 四、结果对比 ......................................................................................................... 42 YJK 算例 4—24601(单塔) ....................................................................................... 43 一、工程概况 ......................................................................................................... 43 二、YJK 计算模型 ................................................................................................ 44 三、Etabs 计算模型 ............................................................................................... 45 四、结果对比 ......................................................................................................... 47 第五节 某隔震工程设计过程 ....................................................................................... 48 一、建模................................................................................................................. 48 二、计算前处理及隔震支座布置 ......................................................................... 49 三、反应谱法计算结果 ......................................................................................... 50 四、时程分析计算 ................................................................................................. 52 五、设计方法 ......................................................................................................... 52

YJK隔震设计

YJK隔震设计

YJK隔震设计结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两点约束或单点约束功能的扩充;•在两点约束、单点约束和设置支座菜单都设置了5种选项:线型、阻尼器、速度线型相关型消能器、速度非线性相关型消能器、隔震;•选择线性时即为弹性约束;•利用弹性连接的原理设置隔震支座隔震层的建模(方式1)隔震层的建模(方式2)1、在计算前处理中用单点约束菜单设置隔震支座隔震支座参数的非线性属性隔震结构设计的四个步骤•分为上部结构、隔震支座、隔震层以下结构及基础部分;•上部结构:沿用一般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法,水平地震作用采用隔震以后的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地震力的水平向减震系数β;•隔震支座:首先要满足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隔震支座承载力要求及水平变位,即压应力要求;还应验算大震下隔震支座的拉应力及水平变位;•隔震层以下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抗震验算和抗震措施,应进行隔震后设防地震(中震)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并按罕遇地震(大震)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

隔震层以下地面以上的结构在罕遇地震(大震)下的层间位移角控制。

•基础: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不考虑隔震产生的减震效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进行设计;难点•非线性结构,需按动力时程分析计算(弹性);•不同部位须分别采用小震、中震、大震计算;•需考虑竖向地震计算;•弹性时程分析的FNA法和直接积分法;•非隔震模型的反应谱计算不可或缺;一、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计算中震时程分析计算;求出水平减震系数β后用反应谱法算;上部结构计算•《抗规》12.2.5-2条:•隔震后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可按本规范5.1.4、第5.1.5条确定。

其中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下式计算:•αmaxl=βαmax/ψ•αmaxl——隔震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β——水平向减震系数;为按弹性计算所得的隔震与非隔震各层层间剪力的最大比值。

隔震结构上部计算主要步骤•将模型文件复制两份,一个布置上隔震支座属性,此时叫隔震模型;另一个不布置隔震支座属性,隔震支柱底端设铰,此时模型叫非隔震模型;•用中震计算水平向减震系数β;•对隔震模型和非隔震模型分别进行中震反应谱计算和时程分析计算;•人工对比两个模型时程分析结果得出β;•非隔震模型输入αmaxl的反应谱法计算建立隔震模型与非隔震模型•将模型文件复制两份•将隔震模型在前处理用单点约束菜单设置隔震支座;建立隔震模型与非隔震模型•在非隔震模型,在前处理将隔震层柱底全部设置铰接属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419页关于减震系数的计算方法说明:“计算隔震与非隔震两种情况的层间剪力,宜采用基本设防水准下地震作用进行时程分析。

盈建科YJK给结构设计带来的变化 ppt课件

盈建科YJK给结构设计带来的变化 ppt课件
• 对于人工波,提供自动生成功能,可按照特征周期、持续 时间等参数自动生成若干符合要求的人工波
天然地震波库数量丰富(每个特征周期下有80-200条)
可自动生成人工波
11
可从库中自动筛选最优地震波组合
自动选波
• 正确选波——“在统计意义上相符”
– 多组时程波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用的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相比,在对应于结构主要振型的周期点上相差 不大于20%。
盈建科YJK给结构设计带来的变化
1
广东结构委员会肯定YJK与SATWE互为
新书:结构软件难点热点问题应对和设计优化
3
一、抗震设计的全面提升
4
一、地震反应谱计算和弹性时程分析
5
所有的最终设计须在反应谱法中完成
6
弹性时程分析
• 规范条文
– 《抗规》第5.1.2条, 《高规》第4.3.5条: – 针对对象:特别不规则结构、特别重要结构、较高结构
对比:比全楼统一放大系数计算结果小很多
二、节点约束(弹性连接)的应用 和减震隔震
25
弹性连接
• 除了以前的铰接、刚接外,提供更加多样的连接方式; • 用户可以手工指定两点之间的弹性连接,可以定义节点6
个自由度上的弹性刚度,可以支持各种复杂的弹性刚度形 式,用来模拟滑动连接,滑动支座,减震隔震装置等。 • 大跨空间结构和底部主体结构的滑动连接支座 • 上连体结构和两侧主体结构的滑动弹性连接 • 隔振支座、减震装置
给出各层分别的地震放大系数(0度)
软件自动对比两种算法的层剪力、层间位移角比 值,给出各层的和全楼的地震放大系数
给出各层分别的地震放大系数(90度)
以前软件仅能全楼统一放大
全楼放大系数取X向各层、Y向各 层中的最大值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yjk 刚性楼板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yjk 刚性楼板

结构总体信息1、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2、结构材料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

3、结构所在地区:一般选择“全国”。

分为全国、上海、广东,分别采用中国国家规范、上海地区规程和广东地区规程。

B类建筑和A类建筑选项只在坚定加固版本中才可选择。

4、地下室层数:定义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无则填0。

5、嵌固端所在层号:(P219~224)抗规6.1.14条: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如果地下室首层的侧向刚度大于其上一层侧向刚度的2倍,可将地下一层顶板作为嵌固部位;如果不大于2倍,可将嵌固端逐层下移到符合要求的部位,直到嵌固端所在层侧向刚度大于上部结构一层的2倍。

由于剪切刚度比的计算只与建筑结构本身的特性有关,与外界条件(如回填土的影响、是否为地下室等)无关,所以在计算侧向刚度比是宜选用剪切刚度比。

在YJK中的结果文件wmass.out中,剪切刚度是RJX1、RJY1,可从地下一层逐层计算与地上一层的剪切刚度比,出现大于2或四舍五入大于2的,该层顶板即可作为嵌固端。

如果地下室各层都不满足嵌固条件,应将嵌固部位设定在基础顶板处,嵌固端所在层号填0。

6、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7、裙房层数: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裙房层数,需要人工指定。

应从结构最底层起算(包括地下室),例如:地下室3层,地上裙房4层时,裙房层数应填入7。

8、转换层所在层号:应按楼层组装中的自然层号填写,例如:地下室3层,转换层位于地上2层时,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入5。

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层,需要人工指定。

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即以(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3层或3层以上转换。

9、加强层所在层号:人工指定。

根据《高规》10.3、《抗规》6.1.10条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填写。

10、底框层数:用于框支剪力墙结构。

高规10.211、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一般默认1.12、恒活荷载计算信息:(P66)1)一般不允许不计算恒活荷载,也较少选一次性加载模型;2)模拟施工加载一模式:采用的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该模型应用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但不使用与有吊柱的情况;3)按模拟施工二:计算时程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放大十倍,削弱了竖向荷载按刚度的重分配,柱墙上分得的轴力比较均匀,传给基础的荷载更为合理。

隔震设计流程

隔震设计流程

1、YJK小震下选波1.1将YJK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修改为小震对应值1.2导入自定义地震波1.3yjk选波1.4选波1.5 质量对比及周期对比1.5层剪力对比 ETABS2、ETABS中震非隔震2.1ETABS中进行定义时程函数2.2 ETABS中修改反应谱影响系数最大值2.3 ETABS中进行定义时程函数(单位为N·㎜)2.4 ETABS中进行定义时程工况(单位为N·㎜)2.5 计算完成后输出ETABS中剪力(单位为KN·㎜)2.6 筛选1层剪力3、ETABS中震隔震3.0 查看轴力,估算垫子截面,按长期面压10MPa估算3.1 “指定”→指定约束3.2“定义”→连接属性3.3 添加新属性3.4 添加LRB5003.6 定义LRB500 U1 (Z向)3.6.1 定义LRB500 U2 (X向) y向同此(南车参数)3.6.2 定义LRB500 U2 (X向) y向同此(苏州海德参数)3.7 定义LNR6003.8 指定连接属性3.9 计算减震系数4、计算偏心率4.1 对象和单元(单位改为m),输出“相对原点坐标”4.2 筛选底层4.3 提取垫子截面4.4 提取点连接力/变形5、大震位移5.1 修改时程工况比例系数5.2添加荷载组合:罕遇地震下隔震层水平位移计算采用的荷载组合: 1.0×恒荷载+0.5×活荷载±1.0×水平地震;其荷载组合为: 1.0D+0.5L±1.0Fek。

5.3调出位移数据6、大震轴力6.1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最大剪力和最大轴力计算采用的荷载组合:1.0×恒荷载+0.5×活荷载±1.0×水平地震+0.5×竖向地震;其荷载组合为:1.0D+0.5L±1.0Fek+0.5×0.2(1.0D+0.5L)=1.1D+0.55L±1.0Fek。

浅谈盈建科隔震设计要点

浅谈盈建科隔震设计要点

浅谈盈建科隔震设计要点1.对建立好的模型,命名为轴压比模型,进行原地震烈度下的模型计算,地虎烈度及抗震等级均以原烈度输入,此模型不控制其他计算参数,仅计算轴压比,当轴压比讣算均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步计算。

2、复制轴压比模型,命名为上部结构计算模型,此模型为最终施工图模型,计算需满足族项指标,在地震信息中,根据降低一度后输入抗丧等级,将调整后的水平向减震系数改为0・5即可,其余参数均不变,进行计算,待计算均满足要求进行下一步分析。

(注:对于乙类建筑切记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二、多遇地震下隔震分析计算1、复制上部结构汁算模型,命名为小震非隔丧模型,修改地丧信息中调整后的水平向减震系数为i・o,在特殊构件补充泄义中,将隔震层柱底改为狡接,先进行反应谱讣算,然后进行时程计算。

时程计算时,选取地康波,软件可自动选波,一般选取3条波,其中2条天然波,[条人工波,修改对应的地丧参数,进行时程分析。

切记选好的3条波名称,整个后续的隔震分析均以此3条波为准。

2、复制小震非隔丧模型,命名为小箴隔震模型,在该模型中将原有的柱底狡接属性取消,在巧点属性中选择单点约朿…选择柱底右点布宜,进行隔震支座的布置,计算分析步骤主要为以下:(1)先确左铅心支座的初步数虽:。

根据总信息中风荷载产生的底部总剪力除以铅心支座的屈服力,即可得到铅心支座的最少数量。

(2)输入支座参数:支座参数共有Ul, U2, U3三个方向,其中U2为竖向,U2为水平Y 向,U3为水平X向。

对应参数表示为(U1):有效刚度K*支座竖向刚度Kv,有效阻尼CE=O,刚度KC=支座竖向刚度Kv,抗拉刚度Kt=l/10支座竖向刚度Kv,截而积A二支座而积。

对应参数表示为(U1及U2):有效刚度Ke二支座水平刚度Kh,有效阻尼CE=0,刚度K二支座初期刚度K1,屈服力KY二屈服力Qd,屈服后刚度比=1/13c对于天然橡胶支座.不需要输入非线性参数。

(3)支座布置完成后,先进行反应谱的计算,然后进行时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JK隔震设计
结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两点约束或单点约束功能的扩充;
•在两点约束、单点约束和设置支座
菜单都设置了5种选项:线型、阻
尼器、速度线型相关型消能器、速
度非线性相关型消能器、隔震;
•选择线性时即为弹性约束;
•利用弹性连接的原理设置隔震支座
隔震层的建模(方式1)
隔震层的建模(方式2)
1、在计算前处理中用单点约束菜单设置隔震支座
隔震支座参数的非线性属性
隔震结构设计的四个步骤
•分为上部结构、隔震支座、隔震层以下结构及基础部分;
•上部结构:沿用一般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法,水平地震作用采用隔震以后的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地震力的水平向减震系数β;
•隔震支座:首先要满足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隔震支座承载力要求及水平变位,即压应力要求;还应验算大震下隔震支座的拉应力及水平变位;•隔震层以下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抗震验算和抗震措施,应进行隔震后设防地震(中震)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并按罕遇地震(大震)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

隔震层以下地面以上的结构在罕遇地震(大震)下的层间位移角控制。

•基础: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不考虑隔震产生的减震效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进行设计;
难点
•非线性结构,需按动力时程分析计算(弹性);•不同部位须分别采用小震、中震、大震计算;•需考虑竖向地震计算;
•弹性时程分析的FNA法和直接积分法;
•非隔震模型的反应谱计算不可或缺;
一、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计算
中震时程分析计算;
求出水平减震系数β后用反应谱法算;
上部结构计算
•《抗规》12.2.5-2条:
•隔震后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可按本规范
5.1.4、第5.1.5条确定。

其中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
下式计算:
•αmaxl=βαmax/ψ
•αmaxl——隔震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β——水平向减震系数;为按弹性计算所得的隔震与非隔震各层层间剪力的最大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