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装配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电话机的生产实习报告

关于电话机的生产实习报告

关于在电话机的生产实习报告绪论生产实习是学习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生产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实习时间:一个星期(1月10日—1月16日)具体安排如下:1月10日课程讲座1月11日动手做电话机1月12日-1月17日撰写实习报告1月18日验收实习地点:华侨大学工学院实验室一、实习目的为了更好的学习通信技术、更好的操作焊接技术,了解相关电子产品的生产、装配、测试和系统集成,到生产基地了解电子产品生产的相关设备及其功能和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线设备的基本操作,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掌握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程的基本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加了这次实习。

二、实习内容生产实习是我们工科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它培养的是我们工科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本次生产实习的内容是多功能电子电话机的生产、装配与测试。

实习之前,老师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为我们具体介绍了实习教学计划,并一一详述了实习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以及注意事项。

以人员自由组织开始实习,过程中可与老师沟通并解决中途遇到的问题。

本次实习要求我们掌握电话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正确分析整机电路结构。

掌握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的准备、安装和焊接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方法。

了解整机装配过程,弄清装机的规律性,熟悉调试步骤,处理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掌握电话机有关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及有关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

对电话机进行调试,使电话机整机的各项性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

具体如下:(一)了解电子产品的组成、生产过程、生产条件、加工工艺及产品检验1.电话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2.电子产品的生产、检测和组装。

3.学习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

电话机实验报告

电话机实验报告

电话机实验报告电话机实验报告引言:电话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通信工具。

它的发明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本文将通过对电话机的实验研究,探讨其原理、功能和影响。

一、电话机的原理电话机的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实现声音的传输。

当我们拨号时,电话机内部的拨号盘会产生相应的电信号,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对方电话机,再经过对方电话机的接收装置转化为声音。

这种原理使得人们可以在远距离进行语音交流,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沟通。

二、电话机的功能1. 语音通话功能:电话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进行语音通话。

只需拨号,即可与对方实时交流。

这种功能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亲朋好友、同事合作进行沟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2. 短信功能: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话机逐渐发展出了短信功能。

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文字进行沟通,不再受限于语音交流。

短信功能不仅方便了快速的信息传递,还可以作为记录和留言的工具。

3. 录音功能:现代电话机还常常配备了录音功能。

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可以将重要的电话内容录下来,以便后续回顾和分析。

录音功能在商务谈判、学术讨论等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

4. 互联网功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话机逐渐融入了互联网的世界。

现代电话机可以通过Wi-Fi或数据网络连接到互联网,实现在线聊天、视频通话等功能。

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跨国、跨地区的交流。

三、电话机的影响电话机的发明和普及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加速信息传递:电话机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

人们不再需要通过信件或者面对面的交流来传递信息,只需拨号即可实现即时的沟通。

这种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加速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改变工作方式:电话机的普及使得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以前需要亲自前往会议室开会的事情,现在可以通过电话会议来实现。

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还方便了各地的合作与协调。

3. 促进人际交往:电话机的普及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便捷。

机器装配实验报告

机器装配实验报告

机器装配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机器装配引言:机器装配是一项关键的工业生产技术,它涉及到各种装配技术和工具的应用,用于将零部件组装成最终产品。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实践机器装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实验目的:1. 学习和理解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机器装配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

3. 熟练运用机器装配工具和设备。

实验步骤:1. 组装零部件:按照给定的装配图纸,将零部件正确地组装在一起。

2. 调试和修复:检查组装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修复任何错误或缺陷。

3. 测试和验证:对组装好的产品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其正常运行。

实验结果:经过仔细的组装、调试和验证,我们成功完成了机器的装配。

这个机器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包括底座、电动马达、传动轴、齿轮、链条等。

我们按照装配图纸的要求,正确地将这些零部件连接在一起,并进行了适当的调试和修复。

最后,我们对这个机器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确保它能够正常运行。

实验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机器装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机器装配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准确地组装和调试零部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对机器装配的过程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些关键的装配技术和操作方法。

实验总结:机器装配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业技术,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机器装配的原理和技术,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相关的装配技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机器装配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参考资料:1. 机器装配技术导论,xxx出版社,20xx年。

2. 机器装配实践指南,xxx出版社,20xx年。

电话机装配实验报告

电话机装配实验报告

电话机装配实验报告一、电话发展历史欧洲对于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 始于18世纪。

在1796年, 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

虽然这种方法不太切合实际, 但他赐给这种通信方式一个名字——Telephone(电话), 一直沿用至今。

1861年, 德国一名教师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话机, 利用声波原理可在短距离互相通话, 但无法投入真正的使用。

而贝尔是注定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人, 他系统地学习了人的语音、发声机理和声波振动原理, 在为聋哑人设计助听器的过程中, 他发现电流导通和停止的瞬间, 螺旋线圈发出了噪声, 就这一发现使贝尔突发奇想——“用电流的强弱来模拟声音大小的变化, 从而用电流传送声音。

”1876年3月7日, 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

1877年, 也就是贝尔发明电话后的第二年, 在波士顿和纽约架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了, 两地相距300公里。

也就在这一年, 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 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

一年之内, 贝尔共安装了230部电话, 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 这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前身。

电话发明后的几十年里, 围绕着电话的经营、技术等问题, 大量的专利被申请, Strowger的“自动拨号系统”减少了人工接线带来的种种问题, 干电池的应用缩小了电话的体积, 装载线圈的应用减少了长距离传输的信号损失。

1906年, Lee De发明了电子试管, 它的扩音功能领导了电话服务的方向。

后来贝尔电话实验室据此制成了电子三极管, 这项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948年7月1日, 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晶体管。

这不仅仅对于电话发展有重大意义, 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

其后几十年里, 又有大量新技术出现, 例如集成电路的生产和光纤的应用, 这些都对通信系统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 世界上大约有7.5亿电话用户, 其中还包括1070万因特网用户分享着这个网络。

电话机生产实习报告

电话机生产实习报告

目录目录 0第一章概述 (1)1.1电话机的发展历史 (1)1.2电话机的类型 (1)1.3电话机的命名方式 (2)1.4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 (3)1.5 数字程控交换机原理 (4)1.5.1程控交换系统的组成 (4)1.5.2 工作流程 (5)1.5.3 时隙交换原理 (6)第二章电话机故障分析及注意事项 (8)3.1 电话机的故障类型 (8)3.2 检修电话机故障的基本方法 (9)3.3注意事项 (9)第三章程控交换机联机方案 (10)第四章TCL97电话机产品信息 (11)4.1 产品型号 (11)4.2本机主要功能特点 (12)4.3配件清单 (12)4.4电话使用说明 (13)4.5话机设置 (13)4.6功能说明 (14)4.7保养和注意事项 (14)4.8技术指标 (15)4.8.1使用参数: (15)4.8.2工作频率: (15)4.8.3音频拨号: (15)4.8.4 数据信号要求: (16)第五章实习期间重要笔记及心得 (16)5.1 焊接任务特点 (16)5.2 焊接时需掌握的话机构造 (16)5.2.1手柄 (16)5.2.2 主机 (16)5.2.3 基座构造 (17)5.2.4 上盖构造 (17)5.2.5 焊接注意事项 (19)第六章测试成功感想 (19)第一章概述1.1电话机的发展历史1. 电话这一名词是在1876年3月7 日有贝尔发明电话的专利中首次出现的——第一代电话机。

2. 1887年爱迪生发明了谈晶石送话器,极大地提高了电话机的送话效率。

3. 1878年,美国设计并制造了第一台交换机——磁石电话交换机(人工交换机)。

4. 1882年,出现了共电式人工交换机和与之配套的共电式电话机。

5. 1879年,美国人康纳利获得了电话交换机的专利。

6. 1883年,英国国家电话公司的辛克莱获得第一步自动电话机的专利。

7. 1896年,美国人埃里克森发明了旋转式电话拨号盘——第二代电话机(自动电话机)。

组装实习报告(2)

组装实习报告(2)

组装实习报告(2)组装实习报告篇3一、实习目的1、看懂电话机的安装图,了解电话机的基本原理,学会动手组装和焊接电话机。

2、学习焊接电路板的有关知识,熟练焊接的具体操作。

3、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

4、学习利用工艺工具独立进行电话机的装焊和调试,并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

二、实习器材及介绍:主要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发光管、稳压管、振铃集成模块,拨号集成模块,晶振、IC等。

电话机壳一个,电烙铁,焊锡丝,螺丝刀等。

三、电话机的工作原理电话通信中实现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用户设备。

由送话器、受话器和发送、接收信号的部件等组成。

发话时,由送话器把话音转变成电信号,沿线路发送到对方;振铃电话将交换机送来的25HZ铃流变成直流,然后在产生两种频率不同的交替信号,驱动扬声器或压电陶瓷蜂鸣,发出悦耳的声音。

它有振铃电路,极性保护电路,拨号电路和通话电路组成。

受话时,由受话器把接收的电信号还原成话音。

电话机一般分为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类。

磁石式电话机,用磁石式手摇发电机作振铃信号源并配有通话电源。

它对线路和交换设备的要求低,通话距离较远,机动灵活,使用方便,可不经过交换机直接通话。

因此,它适用于野战条件下和无沟通电地区的电话通信。

共电式电话机,由交换设备集中供给通话和振铃信号电源。

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户间通话由人工转接。

自动式电话机,是在共电式电话机上,加装拨号盘或按键盘等部件组成的。

它通过拨号或按键发送选号信息,控制交换机进行自动接续。

使用简便,不需要人工转接,但自动交换设备较复杂。

四、实习步骤1) 学习按键电话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按键电话的原理框图和原理图;2) 焊接好电路,检查是否能够拨打与接听,且铃声是否正常;3) 若一切正常后,用万用表对各三极管和两个集成块各管脚的电压进行测量;4) 测完电压之后,把焊接好的电路板与电话机的外壳组装在一起;5) 交由老师验收。

安装工艺要求:(1)动手焊接先检查元件是否齐全正确,再把元件进行分类,使在安装时更顺手也可以减少安装失误。

电话机生产实习报告

电话机生产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学号**********姓名XXX班级11级电子2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华侨大学电子工程系目录一、生产实习概述 (2)1.1生产实习 (2)1.1.1实习目的 (2)1.1.2实习要求 (2)1.1.3实习内容 (2)1.1.4实习意义 (3)1.2工业生产 (3)1.2.1生产过程 (3)1.2.2生产的组织及其形式 (3)1.2.3生产管理、质量保证体系极其意义 (4)二、电话机的装配 (6)2.1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6)2.2电话机原理图 (7)2.3电话机装配图 (7)2.4电话机的测试 (7)2.4.1拨号电路的调试与检测 (7)2.4.2通话电路的调试与检测 (8)2.4.3振流电路的调试和检测 (8)三、总结 (8)一、生产实习概述1.1生产实习1.1.1实习目的1.了解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单位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

2.掌握生产线设备的基本操作,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3.学生在生产现场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4.掌握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程的基本理论。

5.基本掌握专题报告与实习报告的撰写。

6.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8.通过实习,了解工厂生产的生产组织、管理、安排、流水线作业、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体系。

1.1.2实习要求1.了解电话机的构成和配置,掌握所接触电话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安装,及故障识别方法,熟悉基本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产品检验的步骤、方法。

2.了解工厂企业部门的设置和组成,即供应链、产品链,资金链、信息链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形成设计、生产、销售的整体概念。

3.通过讲座、参观,了解通讯技术企业的发展情况、使用情况、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1.1.3实习内容1.掌握电话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正确分析整机电路结构。

电装实习报告(焊接、收音机组装、电话组装等)完整版.

电装实习报告(焊接、收音机组装、电话组装等)完整版.

电装实习报告(焊接、收音机组装、电话组装等)完整版.第一篇:电装实习报告(焊接、收音机组装、电话组装等)完整版.实验一:焊接练习一、实践内容概要: 1.拆解旧电路板;2.学习新电路板的焊接。

二、实践器材及简介: 1.电烙铁:由烙铁头、加热器、手柄及电源线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焊接时,烙铁头尖上常常有污物,需在湿的金属绵上不停擦拭,使用时要随时镀锡,再进行焊接;在使用前应当注意,检查电源线是否有裸露,以防触电,应用绝缘胶布将落露出缠绕起来,还有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不能触碰烙铁加热部位,以防烧伤等;2.印制电路板:硬制电路板上印有铜制电路及元器件的插口,可将一些电子元件焊在其上,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止电路板被氧化,造成无法正常使用,应该及时更换,还有在焊接时应该完全避免临近接口的焊接不良和短路等;3.镊子:可用来夹较小的电子元件等;4.焊锡丝:是锡铅合金,其熔点很低。

焊锡丝中间填充有助焊剂——松香,因而焊接牢固,但因含铅,所以每次使用完后需要洗手,在焊接时应该注意将铜片完全加热,使得松香、铜片、焊锡融为一体,这样有助于焊接的质量与牢固性;5.铜丝:试验提供的是有绝缘皮的铜线,在使用之前应该剥去绝缘皮,然后再按量进行剪切操作;6.斜口钳:可用来给铜线剥皮,也可以将焊完的元器件的过长的线剪掉等等;7.金属棉:用来适时的擦试烙铁头,应浸适量的水。

三、焊接原理概要:铅锡合金是良导体且其熔点较低,易于熔化,在助焊剂的帮助下可以较好的把两个金属导体焊接在一起,尤其是在加了松香之后其焊接质量更加好。

其实其原理很简单,重要的是实际操作练习。

四、焊接主要操作步骤: 1.首先在老师辅导下学习焊接技术的理论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得知焊接基本步骤:(1准备施焊:焊接前的准备包括焊接部位的清洁处理和元器件的检查,元器件安装及焊料、焊剂和工具的准备。

提前预加热烙铁,然后左手拿焊锡丝,右手握电烙铁(烙铁头要保持清洁,并使焊接头随时保持施焊状态。

电装实习(焊接练习、组装收音机、电话机组装)

电装实习(焊接练习、组装收音机、电话机组装)

西安邮电大学电装实习报告书系部名称: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专业名称:通信工程班级:1102时间:2012年10月08日至2012年10月19日实验一:焊接练习一、实习内容1、学会焊接工具的使用,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焊接的基本要求。

2、熟练使用电烙铁及焊锡丝在电路板上焊接铜丝。

二、实习器材及介绍1、电烙铁:由烙铁头、加热管、手柄、电源线和烙铁架组成。

我们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在20—100w之间,其优点是功率小,热量集中,适于一般元件的焊接。

握手柄的方式有正握,反握和握笔式三种。

2、镊子:本次使用的是尖嘴镊子,用于夹持细铜丝。

3、斜嘴钳:用于剪断焊接后的接线头,也可用于包有包皮的导线。

4、焊锡丝:由40%的铅和60%的锡组成的合金。

焊锡丝有熔点低,易与铜、铁等金属结合,焊接强度合适,电阻率低等优点。

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是电子焊接的理想材料。

5、印刷电路板:硬制塑料板上印有钢制电路,可将一些电子元件焊在其上。

印刷线路板的原料主要是铜箔,粘结剂,极板。

6、若干细铜丝。

7、金属棉:清洗烙铁头。

3、原理简述电烙铁是加热工具,可将烙铁头加热到250摄氏度左右,在此温度下,焊锡便可融化为熔融状态,此时便可将与锡相亲的铜制元件与印刷电路板上铜制电路焊接在一起。

焊锡线为锡铅合金,通常用于电子设备的锡焊,其锡铅比为:60:40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烙铁头在正常使用下氧化得很快,清理办法是:将烙铁头在金属棉上磨檫。

4、实习步骤:1、将电烙铁的头部清理干净,不能有杂物或被氧化。

2、将将电烙铁接通电源进行加热。

3、取铜丝包皮并弯成合适的弯度。

4、烙铁头靠近要焊接的部位进行加热,送进焊锡丝,使其加热融化,然后拿走焊锡丝和电焊铁,使焊锡丝凝固。

5、实习小结及心得:经过对焊接技术的实习,我们初步掌握了焊接方法与技术要点并对电路板的基本构造和电路元器件有了初步认识。

电话机装配课程设计

电话机装配课程设计

装配课程设计学生姓名:谭夕林学号: 1113024060所在院(系):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 1102指导教师:龙光利完成地点:博远楼装配实验室 2014 年 12 月 11日装配调试来电显示电话机和收音机(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1102班,陕西汉中723003)指导教师:龙光利[摘要]来电显示电话是现代日常生活中十分常用的通信设备之一,作为有线通信设备,它具有通信质量好,保密性,可靠性好等优点,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组装电话机的过程包括按键,主体电路和连线三部分,通过焊接,组装,检测,完成来电显示电话机,实现拨号,接听,来电显示结果一切正常。

收音机是我们生活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器之一,它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实时性,互动交流性比较强的优点,通过电路原理的理解,焊接,组装,检测,调试,实现FM,AM两波段工作。

[关键词]装配;来电显示电话;收音机[中图分类号]TN702 [文献标志码] ADebugging assembly Caller ID telephones andradioslienrong(Grade10,Class1,Major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Dept. of E.I.of Shaanxi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3,China)Tutor:Long Guangli[Abstract]Caller ID phone is a modern day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as wired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t has a good communication quality, confidentiality, reliability and good, and give our lives a lot of the production facilities. Assembly process includes telephone keypad, the main circuit and the connection of three parts, by welding, assembly, testing, completion of caller ID telephone, to achieve dial, answer, call display the results as usual. Radio is our daily live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electrical appliances, it has a small, portable, real-time, relatively strong interaction of the merits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adopted by the circuit, welding, assembly, testing, debugging, to achieve FM, AM two bands.[Key words]Assembly; Caller ID Phone; Radio目录装配调试来电显示电话机和收音机 (I)Debugging assembly Caller ID telephones and radios .................................................................... I II 1.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1.电子技术的发展 (1)2.电话机 (3)2.1.电话机电路组成 (3)2.1.1.普通电话机的组成: (3)2.1.2.来电显示电话机的组成 (4)2.2.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5)2.2.1.工作原理 (5)2.2.2.来电号码显示技术 (6)2.3.电话机的制作 (7)2.3.1.安装 (7)2.3.2.焊接 (7)2.3.3.电话机元件 (8)2.3.4.调试说明 (9)3.收音机 (10)3.1.工作原理 (10)3.1.1.调幅(AM)工作原理 (10)3.1.2.调频(FM)工作原理 (10)3.2.收音机的制作 (11)3.2.1.安装 (11)3.2.2.焊接 (12)3.2.3.调试 (12)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附录一 (17)附录二 (20)附录三 (22)1.绪论1.1.课题背景收音机的发明,使无线电广播走进千家万户。

装配实习报告

装配实习报告

来电显示电话机和对讲机的装配调试(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1103班,陕西汉中723001)指导教师:薛转花[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单人单组装,配一台对讲机和来电显示功能的电话机,焊接调试,并排除遇到的故障。

初步学习对讲机和来电显示电话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整机安装的一般步骤 , 并掌握焊接元件的操作要领。

.对讲机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变成音波。

来电显示电话通信是实现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用户设备,由送话器、受话器和发送、接收信号的部件组成。

发话时,由送话器把话音转换成电信号,沿线路发送到对方;受话时,由受话器把接收到的电信号还原成话音。

本次实习完成了收音机和来电显示功能的电话机的装配,并能正常工作。

[关键词] 来电显示电话;对讲机;装配Assembly and commissioning of telephone caller ID and walkie talkieZhang ZhiRong(Grade11,Class3,Major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chool of Physicsand telecommunicationEngineering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China)Tutor:Xue ZhuanHua[Abstract]This course is designed by the single - and single - assembly, with a radio and caller ID function of the telephone, welding debugging, and to rule out the failure encountered.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radio and caller ID,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 steps of the whole machine installation, and to master the operation method of welding components. Is the high frequency signal from the radio. The antenna received by the detector is reduced to audio signal to the headset into sonic. Caller ID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is user equipment to realize the acoustic energy and 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consisting of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components. The speaker, the transmitter converts voice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sent to the other side, along the line; by then, the electrical signal received by the receiver is reduced to voice. The practice completed the radio and caller ID function of the telephone set, and can work.[Keyword]telephone caller ID;walkie talkie;assembly and commissioning目录1.绪论 0课题背景 0研究内容 0来电显示电话机 0对讲机 0装配实习目的 (1)2.来电显示电话 (1)电话机设计内容 (1)电话机设计原理 (2)焊接和调试过程 (3)焊接点的基本要求 (3)手工焊接的基本操作方法 (3)3.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系统设计 (4)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工作说明 (4)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原理及其框图 (5)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技术参数 (6)调频收音机、对讲机主要芯片简介及电路设计 (6)D1800芯片 (6)D2822芯片 (7)调频收音机、对讲机整体电路设计 (8)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安装与调试 (9)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焊接与安装 (9)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调试 (9)4.总结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附录 (14)1.绪论课题背景通信工程专业装配实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为将来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奠定基础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电话机实验指导书

电话机实验指导书

ZX-2029型电话机的原理与制作一、课程设计目的1 了解简易电话机的原理。

2 自己动手制作一部小巧实用的电话机。

二、制作材料与制作要求1 制作材料:套件一套。

2制作要求:元件装配正确;焊点光滑、明亮,无假焊;拨打电话通话正常,声音清晰,无明显失真;振铃正常。

三、电话通信简介电话通信以话音信息传递为基础,传送的是语音。

在发送端,发话者通过送话器(声—电转换器件)把话音变为电流信号,经过电话线(通道)的传输,把话音电流信号传到接收端,接收端将话音电流信号通过受话器(电—声转换器件)转变为声音,送入受话者耳中。

通信是双向的。

在1876年,美国科学家贝尔(BELL.A.G)发明了电话机,电话机带来了电话通信方式。

10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话机从简单的磁石式、拨盘式发展到今天的电子电话机。

电话通信从有线跨入无线。

固话、无绳电话、PHS、GSM和CDMA手机已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

有了电话,就产生了在一群人之间通话的要求,于是1878年出现了第一部人工磁石交换机。

现代电话通过公众电信网(PSTN)内部交换传到四面八方。

交换机是电话通信的中枢,连接着千家万户、连接着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

我国大规模引进数字程控交换机是在上世纪80年代。

图1 PSTN电话网示意图电话通信的基本要求是:效率、非线性失真、频率特性和清晰度四项。

电话机是最基本、最普及的通信终端设备之一,它既是通信的始端,也是通信的的末端。

话音清晰与否、声音大小与否直接与话机的质量有关。

我国信息产业管理部门非常重视话机的质量,发布了准入进网制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话机,一律不得进网。

电子电话机在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我国,它具有技术先进、集成度高、功能强、性能稳定等特点。

我们现在基本上使用的都是电子电话机,配合程控交换机使用。

本次制作的电话机虽是一种简易的电子电话机,但具有电话机的一般功能,通过自己亲手制作可以初步了解电话机的原理,当然也可用自己制作的电话机来享受给家人和同学打电话的乐趣。

电话机座机实验报告

电话机座机实验报告

智能装置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题目:电话座机二、设计目的1. 深入了解PIC16F877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熟练使用MPLAB-ICD仿真器及MPLAB-IDE仿真调试软件。

2.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装置设计的简单原则、步骤和方法。

3.熟悉智能装置设计中有关的硬件设计调试,如人机界面等。

4.熟悉智能装置设计中相关软件的设计、编程和调试。

三、设计内容1.以16F877单片机为核心,结合给出的其他元器件和智能装置实验系统原有的内容设计电话座机硬件电路。

2.利用实验板上的按键模拟电话座机按键,利用液晶显示器进行显示,RS232接口进行拨号输入输出。

(号码不少于8位)3.实现电话的拨号输出及上位机模拟拨号输入、去电/来电显示功能,并能识别本机号码。

4.实现月日显示(时钟不必运行),并可修改。

5.利用PIC16F877自带EEPROM进行掉电保护1个亲情号码,一键输出亲情号码。

(选做)。

四、设计要求1.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设计内容及和智能装智实验系统所给出的元件,设计电话座机的硬件原理图。

2.按照设计好的硬件原理图在实验系统上用导线搭建硬件电路。

3.用万用表检查硬件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上电并编制简单的测试程序分步调试各部分功能。

4.在各部分功能实现后,编制完整的电话座机系统软件,并进行软硬件联调,直到达到设计要求。

5.按照设计内容要求测试仪表误差并做分析,给出仪表精度,完成后由教师进行验收检查。

五、实验设备及1. MPLAB-ICD模块与仿真头2. 智能装置实验系统3. 安装了MPLAB-IDE开发软件的计算机4. 数字万用表5.导线若干六硬件原理接线图,硬件设计的思路。

见九七、调试步骤及出现问题⑴首先对显示电路调试,编制简单的程序实现将固定单元的数在液晶显示。

⑵编制串口通讯程序,并将结果在液晶上显示出来。

⑶编制简单的按键扫描程序,检查按键的硬件连接是否正确。

1820c电话机实训报告

1820c电话机实训报告

绪论我们了解1820C固定电话机,制作容易,是电子信息类学生及电子爱好者学习制作电话机的理想学具。

1.课题背景自从1876年贝尔发明第一部电话机起,电话机经历了130年的发展历程,一共经历了四个时代的技术更新。

第一代电话机:手摇式或拨号盘式拨打电话,就是那种老电影里面经常可以看到的拿个手柄摇转几圈然后开始通话的电话,这应该是国内最早引进的电话机。

第二代电话机:脉冲按键拨号,这个时代人们已经不需要再那么费力来使用电话机了。

轻松按几个数字键就可以完成拨打工作,这个时代的电话机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第三代电话机:来电显示电话,即使没听到对方的声音,也可以知道是谁打来的电话,在这个时代得以实现,并且可以记录和查询未接来电和已拨电话,此时已经产生了智能化的迹象。

第四代电话机:无绳与多功能电话,固定电话在人们手中“被固定住”的概念被打破,固定电话也可以移动拨打,可以录音、多功能管理的带有智能化性能的电话也出现在市场上。

2.国内外发展现状在建国初期,我国电话机的设备及技术都不够先进也无法实时更新。

所以造成我们的电子产品和西欧各个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但我国是一个不断强大和努力振兴国家综合实力的民族,不断加强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强调加强科学技术的目标,投资新建了许多有实力的国家级的科研机构,所以我国正在不断缩短和外国电子设备发展的距离。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大批专家投入到通信研究领域中,研制出硕果累累的成果。

为现在我们幸福的生活做了巨大的贡献。

电话的制作不断研制和改善,终于制作工艺得到了提高,解决了人们通信中利用电话机的方便问题。

3.可行性分析当今世界电话机的用途不仅传达语言的功能,还拥有更多有用的用途。

电话机可分两类,是有线电话机、无线电话机。

大部分的人常用有线电话,可是最近用无绳电话,车辆电话和手机的人越来越多。

最近随着电脑和通信线路的发展,将很快开发符合综合信息通信网的最新电话机。

电话机实验报告

电话机实验报告

ZX-2029型电话机的原理与制作一、课程设计目的1 了解简易电话机的原理。

2 自己动手制作一部小巧实用的电话机。

二、制作材料与制作要求1 制作材料:套件一套。

2制作要求:元件装配正确;焊点光滑、明亮,无假焊;拨打电话通话正常,声音清晰,无明显失真;振铃正常。

三、ZX-2029型电话机的工作原理ZX-2029型电话由振铃电路、通话电路和拨号电路组成。

1 振铃电路在振铃电路中D1~D4四个二极管组成全波整流电路,IC1(KA2411)是电话机专用振铃集成电路,可输出双音调铃声。

振铃电路电话机在挂机状态时,HOOK-1、HOOK-2的接点位置如图所示。

交换机向话机振铃时,25HZ/90V 铃流由外线T、R端输入,经全波整流电路输出,加在27V稳压二极管W1上,C14是滤波电容。

IC1(KA2411)的Pin1获得27V电压后,就进入工作状态。

R2、C4组成低音频发生电路,R4、C3组成高音频发生电路,最后铃声由Pin8输出,驱动YD(蜂鸣器)发出铃声,YD是压电陶瓷材料构成的电—声器件。

5-2 振铃IC2 拨号电路拨号电路以拨号器IC2(HM9102D)为核心,见图5-3。

IC2已经固定在电路板上,这种集成电路称作“帮定片”,Pin1~4为R1~R4列线,Pin15~18为C1~C4行线,组成4×4键盘矩阵。

加电后Pin1~4或Pin15~18其中必然有一为低电位,另一为高电位。

按下键盘“1”键,就是使C1、R1的电位均为低电位,其余同理类推。

晶体XT和2C1、2C2组成3.58MHZ振荡器的外部电路,为DTMF提供基准时钟。

取机后,A处电压为4~10V(视线路远近和话机电流而定),Q3导通,向IC2的Pin5提供启动信号—“0”电位B。

同时C处的电压为4.7V,向IC2的Pin10提供电源。

Q1是发话放大器,除了发话话音由Q1输出外,拨号DTMF信号也由Q1输出。

当按下号盘时D 处的Pin12输出DTMF,经3R9、3C9,加到Q1基极,经集电极输出到外线。

电话机组装实训报告

电话机组装实训报告

电话机组装实训报告一、实习内容:1. 了解电话的工作原理2. 了解电话机的内部组成及使用原理3. 依据电路图,解焊并重新焊接组装一部电话机4. 实现教室区间的拨号、接听、重拨等功能5. 测量摘机与挂机、振铃状态下各拐角的电压二、实习器材及介绍:1.电话一个:a)、二极管11个,三极管9个,发光二极管3个b)、电容:10n电容2个,100n电容4个,22n电容3个,100μF容1个,10μF电容1个,4.7μF电容3个,1μF电容1个c)、电阻:18Ω,75Ω,150Ω,120Ω,560Ω,470Ω,7K,200K,9K,4K,15K,6K,20K,27K电阻各一个,470K,1K,5K,2K,10K电阻各三个,33K,100K,820K,100Ω电阻各两个;d)、集成块:HM91710A(IC2)一个,GL6840A(IC1)一个;e)、开关:压簧开关一个,拨线开关一个,拨纽开关一个;f)、保护电阻一个,排线一根,按键板一个,电话机壳一个,电烙铁,焊锡丝,镊子,斜口嵌,螺丝刀等2、新PCB板3、电烙铁4、焊锡丝5、工具箱6、数字万用表:用来测量电压、电流、二极管、三极管及电容7、电话线一截,使用电话与交换机连接起来三、原理简述:1.原理:电话通信中实现声能相互装换的用户设备。

由送话器、受话器和发送、接受信号的部件组成。

发话时,由送话器把话音转变成电信号,沿线路发送到对方;受话时,由受话器把接受的电信号还原成话音。

电话机一般分为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类。

磁石式电话机手摇电话作振铃信号源并配有通话电源。

她对线路和交换设备的要求低,通话距离较远,机动灵活,使用方便,可不经过交换机直接通话。

因此它使用于野战条件下和无交流电的电话通信。

共电式电话机,由交换设备集中供给通话和振铃信号电源。

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户间通话有人工转接。

自动式电话机,是在共电式电话机上,加装拨号盘或按键盘等部件组成的。

它通过拨号或按键发送选好信息,控制交换机进行自动接续。

课程设计报告--电话机

课程设计报告--电话机

课程设计报告-----ZX2029型电话机的焊接与安装专业通信工程2010级姓名XXXXXX学号XXXXXXXX目录一、电话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2)二、电话机的原理 (3)2.1电话通信系统 (3)2.2电话机构成的原理 (4)2.3极性定向电路 (5)2.4振铃电路 (5)2.5拨号电路 (6)2.6通话电路 (7)三、电话机的焊接与组装 (9)3.1元件的选择 (9)3.2元件的焊接与安装 (10)3.3电话机的调试 (12)四、收获与体会 (13)一、电话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电的发现,为电话的发明创造了基础。

电话出现前,电报技术已经实用。

1854年,法国的查尔斯·布素尔提出用活动磁盘的通话原理,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1857年,意大利的梅乌齐·穆西也发明了简易的电话装置;1860年,德国的菲利普·赖斯利用他发明的电话装置第一次将一曲旋律用电发送了一段距离。

他把这个装置叫做“Telephone”,即为“电话”。

1876年2月14日,美国人格雷向美国专利局申请要求在一年内停止审批关于电话机的专利。

他希望争取时间把已经研制成功的电话机再做改进,并提出在三个月内将申请这一专利,然而,格雷仅仅晚去了专利局几个小时,使电话发明与他失之交臂。

1875年6月2日,贝尔和沃森特之间的对话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的语音而记入史册;1876年3月7日,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专利证号码NO:174655;1876年3月10日,贝尔用他发明的装置,第一次发送了一句完整的话。

这一日被许多国家的电信部门作为电话发明的纪念日;通过贝尔的发明,人们制造了早期的很简陋的电话机,说与听都用一个带振动的电磁铁,听的时候放在耳朵上,当受话器用;说的时候放在嘴前,当送话器用。

用起来很不方便。

后来人们把送话和受话分开,做成两个独立的部件,不用来回移动,但实际上还是两个构造相同的带振动片的电磁铁,所以效率很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话机装配实验报告一、电话发展历史欧洲对于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始于18世纪。

在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

虽然这种方法不太切合实际,但他赐给这种通信方式一个名字——Telephone(电话),一直沿用至今。

1861年,德国一名教师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话机,利用声波原理可在短距离互相通话,但无法投入真正的使用。

而贝尔是注定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人,他系统地学习了人的语音、发声机理和声波振动原理,在为聋哑人设计助听器的过程中,他发现电流导通和停止的瞬间,螺旋线圈发出了噪声,就这一发现使贝尔突发奇想——“用电流的强弱来模拟声音大小的变化,从而用电流传送声音。

”1876年3月7日,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

1877年,也就是贝尔发明电话后的第二年,在波士顿和纽约架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了,两地相距300公里。

也就在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

一年之内,贝尔共安装了230部电话,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这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前身。

电话发明后的几十年里,围绕着电话的经营、技术等问题,大量的专利被申请,Strowger的“自动拨号系统”减少了人工接线带来的种种问题,干电池的应用缩小了电话的体积,装载线圈的应用减少了长距离传输的信号损失。

1906年,Lee De发明了电子试管,它的扩音功能领导了电话服务的方向。

后来贝尔电话实验室据此制成了电子三极管,这项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948年7月1日,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晶体管。

这不仅仅对于电话发展有重大意义,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

其后几十年里,又有大量新技术出现,例如集成电路的生产和光纤的应用,这些都对通信系统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世界上大约有7.5亿电话用户,其中还包括1070万因特网用户分享着这个网络。

二、电话原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电话机已经像各种家用电器一样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必需品。

同时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电话机的功能越来越强,然而其基本的振铃、拨号与通话功能却是每一款电话机所必备的功能。

对于通讯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掌握电话机的基本原理并能正确地装配,是非常实用的。

工作原理:面包型电话机电路原理见下图:图1电话外线接入L1、L2,当挂机时,叉簧开关HOOK接通振铃电路,目前广泛采用的程控交换机的工作电压为直流60V左右,铃流信号的电压为交流90V左右,没有振铃信号输入时由于E1和E2对直流电压是断路的,因此没有电流流入电话机,当有交流的铃音信号到来时,经R1和E1、E2后,经极性保护电路在Z1两端形成一个直流27V左右的电压,作为振铃电路的工作电源。

振铃电路得电后,铃音振荡电路工作,从8脚输出铃音信号,经R6限流后,在压电陶瓷片上发出电话振铃音。

当听到铃声后拿起电话机,此时电话机工作在摘机状态,叉簧开关复位,此时一方面断开E1、E2通路,L2直接接入极性保护电路,另一方面断开振铃电路供电回路,接通通话部分电路。

由于通话电路阻抗较低,变会形成一个有效的摘机信号,交换机接到这个摘机信号后,回路电压变为8V左右,作为整机的工作电源。

外电源一路经R8、D1在D2两端形成4.7V,为9012D提供供电。

摘机后,外电源向芯片供电,启动拨号芯片,芯片启动后,不断的对键盘不断地进行扫描,当有按键按下时,经数模转换后,从TONE 脚输出双音频信号,经R9、C7、Q2等放大后传到电话网络中,与交换机进行通讯。

通话中,线路传输过来的语音信息,经C8耦合后,Q1放大,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而接听电话者的说话声,则从MIC 拾取后,经C6耦合、Q2放大送入线路,完成与异地的通话。

三、电阻电容等元件辨认及读数瓷片电容:通常用三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其标称阻值,其中前两位数字表示有效数值,第三位数字表示倍率,即乘以10的几次方。

电阻:与电容类似,不过用一位颜色表示一位数字。

前两位颜色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颜色表示倍率。

电阻值计算示意图:电解电容:电容值直接标注于电解电容上,长引脚一端为正极,短引脚一端为负极。

四、焊接电路板(一)焊接工具1、电烙铁电烙铁是最常用的焊接工具。

烙铁使用前,应用细砂纸将烙铁头打光亮,通电烧热,蘸上松香后用烙铁头刃面接触焊锡丝,使烙铁头上均匀地镀上一层锡。

这样做,可以便于焊接和防止烙铁头表面氧化。

电烙铁要用220V交流电源,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应认真做到以下几点: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电源插头、电源线有无损坏,并检查烙铁头是否松动;电烙铁使用中,不能用力敲击。

要防止跌落。

烙铁头上焊锡过多时,可用布擦掉。

不可乱甩,以防烫伤他人;焊接过程中,烙铁不能到处乱放。

不焊时,应放在烙铁架上。

注意电源线不可搭在烙铁头上,以防烫坏绝缘层而发生事故。

使用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拔下电源插头。

冷却后,再将电烙铁收回工具箱。

2、焊锡和助焊剂焊锡:焊接电子元件,一般采用有松香芯的焊锡丝。

这种焊锡丝,熔点较低,而且内含松香助焊剂,使用极为方便。

助焊剂:常用的助焊剂是松香,可以帮助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利于焊接,又可保护烙铁头。

3、辅助工具为了方便焊接操作常采用尖嘴钳、偏口钳、镊子和小刀等做为辅助工具。

应学会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二)焊前处理焊接前,应对元件引脚或电路板的焊接部位进行焊前处理。

1、清除焊接部位的氧化层印刷电路板可用细纱纸将铜箔打光后,涂上一层松香酒精溶液。

2、元件镀锡在刮净的引线上镀锡。

可将引线蘸一下松香酒精溶液后,将带锡的热烙铁头压在引线上,并转动引线。

即可使引线均匀地镀上一层很薄的锡层。

导线焊接前,应将绝缘外皮剥去,再经过上面两项处理,才能正式焊接。

(三)焊接技术做好焊前处理之后,就可正式进行焊接。

1、焊接(1)右手持电烙铁。

左手用尖嘴钳或镊子夹持元件或导线。

焊接前,电烙铁要充分预热。

烙铁头刃面上要吃锡,即带上一定量焊锡。

(2)将烙铁头刃面紧贴在焊点处。

电烙铁与水平面大约成60℃角。

以便于熔化的锡从烙铁头上流到焊点上。

烙铁头在焊点处停留的时间控制在2~3秒钟。

(3)抬开烙铁头。

左手仍持元件不动。

待焊点处的锡冷却凝固后,才可松开左手。

(4)用镊子转动引线,确认不松动,然后可用偏口钳剪去多余的引线。

2、焊接质量焊接时,要保证每个焊点焊接牢固、接触良好。

要保证焊接质量,即锡点光亮,圆滑而无毛刺,锡量适中。

锡和被焊物融合牢固。

不应有虚焊和假焊。

虚焊是焊点处只有少量锡焊住,造成接触不良,时通时断。

假焊是指表面上好像焊住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焊上,有时用手一拔,引线就可以从焊点中拔出。

这两种情况将给电子制作的调试和检修带来极大的困难。

只有经过大量的、认真的焊接实践,才能避免这两种情况。

焊接电路板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

太长,电路板将被烧焦,或造成铜箔脱落。

从电路板上拆卸元件时,可将电烙铁头贴在焊点上,待焊点上的锡熔化后,将元件拔出。

五、安装电话机1、安装顺序为:跳线、电阻、二极管、瓷片电容、涤纶电容、电解电容、三极管、收线开关、固定驻极体、固定蜂鸣片、喇叭,并用导线进行连接。

各元件尽量装低一点,主板上的电解电容采用卧式安装,以防盖子不好盖上。

然后接上喇叭和驻极体后安装在话筒内;铃音板接上直线插座和蜂鸣片后安装在底座上。

底座和话筒可通过伸缩线连接起来;电话线插在直线插座上后即可进入下一步接打电话的测试。

2、接线说明:将直线插座接铃音板的WX1 WX2两个接线端,蜂鸣片正极接BL+负极接BL-。

话筒上小喇叭分别接主板的B+ B-两端,驻极体正极接MIC+负极接MIC-。

主板上的V+ V-和铃音板的V+ V-通过螺旋的伸缩线相连。

3、功能调试电话机只要安装无误,一般装上去就可以用,无需装电池,先可将正在用的电话机的外线插头拔下来插在本电话机的插座内,提起手柄应能听到拨号音(即长声),然后拨号,拨号时能听到“嘟、嘟、嘟”的拔号音,完后应能听到对方接通的响铃声,然后挂机,再试接听,用另一台电话机或手机拨打本电话所接电话号码,拨通后本机应能听到电话机的振铃声,经过这样试验后,电话机制作完成。

六、心得体会1.针对焊接顺序必须遵循“先小后大,先矮后高”,首先需要焊接的是跳线、其次是电阻、然后为电容、集成电路等。

不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方便而随意焊接。

如果那样,最后的剩余部件的焊接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导致焊接质量不佳。

2.焊接电阻时需要把各个电阻的大小先读出来,根据连接部位进行分类。

电解电容的焊接之前要区分电容大小和电压,不可把电压大小匹配忽略。

3、焊接时个人心态需保持平静,做到自信、手拿烙铁稳、手捏锡铁准。

右手持电烙铁。

左手用尖嘴钳或镊子夹持元件或导线。

焊接前,电烙铁要充分预热。

烙铁头刃面上要吃锡,即带上一定量焊锡。

将烙铁头刃面紧贴在焊点处。

电烙铁与水平面大约成60℃角。

以便于熔化的锡从烙铁头上流到焊点上。

烙铁头在焊点处停留的时间控制在2~3秒钟。

抬开烙铁头。

左手仍持元件不动。

待焊点处的锡冷却凝固后,才可松开左手。

用镊子转动引线,确认不松动,然后可用偏口钳剪去多余的引线。

锡点光亮,圆滑而无毛刺,锡量适中。

锡和被焊物融合牢固。

不应有虚焊和假焊。

4、个人电话质量:我是第二批去进行这个实验的小组,由于之前跟第一小组交流过,加上老师课前的指导以及之前有过的焊接经验,所以我这次的实验做的很快,是第二小组里面第一个做完的人。

当天下午就完成了整个实验的焊接,并且一次性成功。

按键、铃音、挂机、拨号均正常。

最后安装之后使用两部电话机互相拨号也正常,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我感到非常高兴。

不过在此过程中我也出现了很多失误,由于比较着急,有些器件焊错了位置或者正负极弄饭,好在及时改正了,没有给实验造成太大的麻烦。

本次实验不仅让我对电话的原理构造以及对电子电路有了更加深刻理解,而且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从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断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