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叶的梦 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教案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学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出绿叶的梦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绿叶的梦境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出绿叶的梦境。
2. 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出绿叶的梦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绿叶的特点。
(2)引导学生分享对春天的印象,引出绿叶的梦境。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练习运用。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绿叶的梦境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描绘绿叶的梦境(1)学生发挥想象,用语言描绘出绿叶的梦境。
(2)学生互相分享,教师点评并鼓励。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绿叶的梦境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布置作业:抄写课文,熟读并背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想象力评价:评价学生在描绘绿叶梦境时的创意和描述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绿叶的梦》。
2. 绿叶和春天的图片或实物。
3. 生字词卡片。
4. 书写纸张和文具。
八、教学环境1. 教室内的座位安排以方便学生互动和小组活动为原则。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或白板,以便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绿叶的梦》是当代女作家葛翠琳用爱之心、美之眼、情之笔抒写的一片优美的散文。
下面给大家分享《绿叶的梦》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绿叶的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以读和想象为主,读中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情感。
4、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情感,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出示一组照片(大自然中照的)在广阔的大自然中,他们在干什么呢?从他们的表情看,他们的心情如何?不光是他们,还有我,你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在座的各位老师,童年时的快乐都来源于身边的大自然,这其中也包括咱们昨天认识的作者葛翠林。
今天我们就追随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充满回忆的童年,学习她用爱之心,美之眼,情之笔书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绿叶的梦》,(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问:看到题目时,你们心中有什么问题?预设:绿叶的梦指的是什么?绿叶的梦是个什么样的梦?师:带着问题,我们马上走进课文《绿叶的梦》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
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完成两件事:1、认真听好老师的每一个字词的发音,看与预习的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交流。
2、思考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尤其是:①绿叶的梦指的是什么?②绿叶的梦是什么样的梦呢?预设:学生若答不上:没关系,听一遍课文就解决这么难的问题,这是不可能的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咱们一起再去读它。
学生有回答的:这个说法到底恰当不恰当呢,咱们共同走进课文验证一下,争取得出你满意的答案。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我读懂了什么呢?预设:①作者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
②作者小时候的玩具很多。
师可追问:有什么呢?(请学生读第二句)现在请上我的童年玩具。
是单单就这几种吗?(注意省略号的作业)不知你们发现没有,这些玩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来着大自然;亲手做出来的。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的教案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绿叶的梦》,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绿叶的梦》全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绿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绿叶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绿叶的了解和印象。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绿叶的梦》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学生讨论:课文中绿叶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要实现这个梦想?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自己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2. 小组讨论:如何鼓励和支持彼此实现梦想?七、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绿叶的梦》。
2. 运用课中学到的描绘方法,写一段关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或场景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朗读、生字词掌握、课堂参与等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看是否达到作业要求。
十、教学总结:教师在教学总结中,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记录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教案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的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提炼信息。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追求梦想、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的寓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1. 导入新课(1)展示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绿叶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绿叶的了解和印象。
(3)引导学生思考绿叶的梦想是什么。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加趣味性。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画出绿叶的梦想。
3. 写一篇关于绿叶梦想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分享内容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教案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绿叶的变化过程,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绿叶的生长过程。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中绿叶的美丽和梦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梦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明白绿叶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水分等条件。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互相鼓励、支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中绿叶的变化过程,感受课文中绿叶的美丽和梦想。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3. 作业准备:生字词练习题、梦想表达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绿叶的生长过程。
(2)展示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绿叶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分段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绿叶的美丽和梦想。
3. 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绿叶的变化过程,了解绿叶的成长。
(2)讨论绿叶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绿叶能够实现梦想。
4. 实践练习:(1)让学生练习使用生字词,组成句子或短文。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梦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作业布置:1. 生字词练习题:要求学生正确书写生字词,并组成句子。
2. 梦想表达练习题: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梦想和努力的方向。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在讲解生字词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发音,规范书写。
课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

《绿叶的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绿叶的梦》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培养对梦想和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绿叶的梦》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的理解。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2.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的理解和解读。
对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
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2 互动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与学生进行互动,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自然环境的话题,引起学生对课文《绿叶的梦》的兴趣。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4.2 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解释其中的隐喻和象征。
4.3 讨论和思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完成对课文《绿叶的梦》的阅读理解和思考。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情节的理解程度。
6.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阅读理解和对环境问题的研究。
评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对课文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7.1 课堂效果评估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绿叶的梦教案》word版

《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绿叶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3)了解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植物生命的热爱;(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绿叶的结构和功能;(2)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3)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
2. 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2)植物呼吸作用的机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绿叶的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原理。
2. 演示法:展示绿叶的结构模型,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
3. 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绿叶结构模型、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载玻片等)。
2. 教材:绿叶的梦。
3. 课件:绿叶的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动画演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绿叶;(2)提问:“你们知道绿叶有什么作用吗?”引入新课。
2. 讲解绿叶的结构和功能:(1)利用教具展示绿叶结构模型,讲解绿叶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2)引导学生观察绿叶,了解绿叶的生理特性。
3. 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1)利用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动画演示,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2)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1)利用课件展示呼吸作用的动画演示,讲解呼吸作用的概念;(2)引导学生了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5. 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现象;(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绿叶的结构、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强调绿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
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顿号的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家所要传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家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3.带来自己童年的照片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情导入。
1.学生展示童年生活的照片,谈自己照片的来历。
2.师:其实,生活中很多人童年时的快乐,都来源于身边的大自然。
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揭题:绿叶的梦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词: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⑷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初读时,学生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鼓励学生自己解决。
要做到读准字音,了解生词意思。
三、范读课文,初步感受:⑴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
绿叶的梦教案

1.绿叶的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会要求掌握的生字,从形、音、义三方面进行辨析。
②认识要求认识的生字,学会要求掌握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选择各种朗读方法,如:自由读、齐读、分组读、指明读等方法进行朗读训练,达到熟读,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激发学习兴趣,自己查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绿叶为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绿叶给作者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作者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
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学期开始了,想必同学们的寒假过得都非常有意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学期的第一篇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吧!(板书:绿叶的梦)二、讲授新课1.出示绿叶标本,让学生观察,激发学生想象。
(同学们,你们的童年都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呢?)找1――2名同学回答。
2.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将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划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找出文中的多音字、形似字,并会组词。
①生字:(板书, 要求学生上黑板给生字注音组词)秆(g®)高粱秆葫(h⑪葫芦芦(1⑪芦苇蒙(m?ng) 启蒙项(xi mg) 项目奔(b m) 奔跑陈(ch ?n) 陈列列(li a) 排列丝(s 1) 丝绸启(q D 启发毒(d⑪毒药②形似字:(教师在讲生字的同时为学生指出以下重点生字的形似字,以便I 辨:分辨③ 多音字:(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多音字,查字典后上黑板写。
在写的过程以上内容在练习本上做,不会的查字典。
做完后找学生上黑板做。
3. 由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散文朗读情感以及补充生字读音。
4. 按小组读课文。
(可齐读,也可分段读,小组里相互正音)5. 指名读课文,正音6.结合课文内容找学生讲一讲自己童年的故事,教师可适当点拨给学生规定范 围,激发学生思考,从而踊跃站起来表达自己。
(3――5人) 三、教师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读了《绿叶的梦》,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欢乐,同学 们也讲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的教案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绿叶的梦》。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描述绿叶的生长过程和梦想。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梦想和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绿叶的梦》绿叶的生长过程:种子、嫩芽、茂盛的叶子。
绿叶的梦想:为大树提供养分、为大自然的美丽做出贡献。
2.2 生词和短语绿叶、种子、嫩芽、茂盛、大树、养分、美丽、梦想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绿叶的梦想和大树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朗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观察与描述:通过观察绿叶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课文朗读: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正确朗读。
图片展示:展示绿叶的生长过程和梦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绿叶植物,引发学生对绿叶的兴趣和好奇心。
5.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绿叶的梦》。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气。
5.3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绿叶的梦想和大树的关系。
5.4 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绿叶植物,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描述绿叶的生长过程和梦想。
学生互相展示和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5.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和表达,强调绿叶的重要性和梦想的意义。
学生思考自己有什么梦想,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评估:观察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发音、语调和表达。
1.绿叶的梦(教案)-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四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语文S版1.绿叶的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播放视频歌曲:《童年》2.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童年的回忆,童年的生活多姿多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板书课题),看看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课题为什么又叫《绿叶的梦》。
3.作者简介:葛翠琳,1930年2月25日生于渤海边河北省乐亭县,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
她的作品很多,其中《野葡萄》、《少女与蛇郎》、《采药女》、《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都非常有名,她的第一本童话集《巧媳妇》,首印14万册。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她坚持写童话至今,20世纪50年代小读者称她长辫子姐姐,后来叫她阿姨,现在小朋友们都叫她奶奶了。
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她的书。
小读者喜欢她的书,是她最高兴的事。
二、初读感知1.自由阅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指导“戒”和“刺”的写法;4.出示生词:汇拢土岗戒指乐章记忆酸枣尖刺陈列解毒祛痰(1)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同桌之间互读,互相检查记忆情况。
6. 再读课文,说说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老师教我们采集树叶做标本,并讲述他们的知识和趣闻。
)三、精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2.学习第一自然段。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范文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绿叶的梦》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绿叶的梦》是一篇描绘大自然美好景象的诗歌,通过绿叶的梦境,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2.2 生字词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有:绿叶、梦境、春天、花朵、阳光、微风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境,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绿叶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5.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词和句子。
5.3 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描绘的场景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4 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学生进行书写和朗读练习。
5.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六章:作业布置6.1 回家作业1. 熟读课文《绿叶的梦》。
2. 抄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短文。
6.2 课堂作业1. 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和原因。
第七章:评价方法7.1 评价标准1. 朗读课文流利,发音准确。
2. 生字词书写规范,阅读正确。
3. 课堂参与积极,回答问题准确。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绿叶的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抓住课文的主要部分,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熟练掌握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的.2.教学难点:体会“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以读代讲。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导入,设疑、激趣。
我们大家每个人都做过梦,谁来说一说你都梦到过些什么内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葛翠琳的文章《绿叶的梦》(教师板书课题:绿叶的梦),看一看作者的梦里都有些什么?跟我们的梦有什么异同?那么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呢?(悬疑)二、教师指导自渎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勾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
2.学生利用字典把不会读的字注上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正音。
4.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生字,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字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结构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练习生字的结构和书写。
5.教师提示生字、新词中易错的笔画,指导学生书写。
6.多音字的教学。
7.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作者什么时候的事?(童年的记忆)8.指明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抓住“我”对绿叶最着迷的重点句子。
9、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自身生活经验,体会“着迷”一词。
师:同学们,你有什么特别着迷的东西或者事情吗?当你对它入迷、入神的时候是怎样的表现?第二课时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作者重点回忆了童年的哪些事?哪些段落写了这个重点内容?(默读时要结合提示来思考。
)2.把课文中没有读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余同学边听边作补充。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范文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绿叶的梦》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绿叶的梦》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2.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资源,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3.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图片等资源,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
4.2 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课堂互动。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课堂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5.2 课文朗读(10分钟)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5.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和阅读方法。
5.4 课文理解(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5.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关于绿叶追求梦想的故事。
6.2 资源共享邀请其他学科的老师,为学生分享关于梦想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七章:课堂评价7.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绿叶的梦》公开课课堂教案(通用5篇)

《绿叶的梦》公开课课堂教案(通用5篇)《绿叶的梦》公开课课堂教案(通用5篇)《绿叶的梦》公开课课堂教案篇1绿叶的梦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局部,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情感目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每个人都有许多童年的回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板书课题)看看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课题又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在小组基全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考虑:这篇课文重点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哪些段1、学习生字推荐记忆的方法。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协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1、学生默读全文(默读时要结合“泡泡框”中的提示来考虑。
)2、然后议论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身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落写了这个重点内容?第二课时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我”对绿叶着迷的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体会“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3、解题:课文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二、朗读课文,加强感悟。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共五则范文)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共五则范文)第一篇:《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
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顿号的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家所要传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家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3.带来自己童年的照片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
1.学生展示童年生活的照片,谈自己照片的来历。
2.师:其实,生活中很多人童年时的快乐,都来源于身边的大自然。
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揭题:绿叶的梦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词: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⑷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初读时,学生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鼓励学生自己解决。
要做到读准字音,了解生词意思。
三、范读课文,初步感受:⑴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范文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范文《绿叶的梦》教学设计1[课时目标]1、让学生认读生字:粱、瓢、搜、汇、岗、旷、章、痰、忆;要求会写的字:汇、岗、戒、章、枣、刺、陈、毒、忆;要掌握的生词有:汇拢、土岗、戒指、乐章、枣树、刺伤、陈列、解毒、记忆。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读懂课文内容,提出阅读问题。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
1、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看看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2、板书课题:绿叶的梦。
3、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出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小组内: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做笔记。
3、在小组内交流熟记生字词语的方法。
4、邻桌同学利用生字卡,认读生字,读错的字词,予以纠正,再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教师引导思考:这篇课文重点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情?2、哪些段是重点内容?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3、学生把不理解的地方记批注。
3、小组交流课文的大体内容,多给平时不爱交流的同学时间,鼓励多发言,提高合作意识和胆量。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我”对绿叶着迷的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体会“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2、出示学习提纲:①作者怎样写采集标本的?制作标本的?讲述了哪些绿叶的知识和趣闻的?②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3、讨论交流4、小组汇报。
5、合作探究:①课文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学生合作交流。
课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

《绿叶的梦》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绿叶的梦》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绿叶的梦》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探讨课文中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
进行相关的写作和创作活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绿叶的梦》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的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的理解和分析。
学生创作活动的指导和评价。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
讨论与思考:鼓励学生就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寓意进行讨论和思考。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和创作活动,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手段课文:《绿叶的梦》文本。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准备准备课文《绿叶的梦》的文本。
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4.2 教学过程步骤引入新课:通过引入自然环境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
讨论与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和创作活动,展示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写作和创作活动等,对学生的理解和创作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对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寓意的理解。
5.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其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6.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讨论和思考,深入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和创作活动,如写一篇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短文或创作一幅相关的绘画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绿叶的梦
执教者:周娜
教材分析:
《绿叶的梦》中作者通过会议儿时收集树叶、制作树叶标本等童年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是文章重点部分,将儿童的天性表露无遗,画面感比较强烈,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词语,积累多音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第五自然段。
(重点)(突破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图文结合,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从而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
)
3.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作者童年时的快乐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难点)
(突破方法:针对课文第3至5自然段,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联想,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的快乐。
)
教具准备:ppt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展示:
1、主持人上台,学生展示。
2、2分钟限时记忆,出示“描写春天的诗句”。
3、主持人总结,正式上课。
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进行交流。
2.教师归纳导入:很多人童年的快乐都来自大自然,作者的童年也是如此。
今天我们走进作者葛翠林的童年,走进她魂牵梦萦的童年里那绿色的梦。
(板书课题:绿叶的梦)
活动一积累
1.认字识词
高粱葫芦瓢启蒙搜集汇拢土岗戒指旷野乐章
刺伤酸枣洋溢陈列酒毒记忆祛痰止咳
2.字形:汇戒章枣陈刺
3.多音字:着磨薄搂
4.词语搭配:()的玩具()的活动()的密林()的河边()的快乐()的笑声()的课堂()的发现()的叶子
5.解词:旷野乐章洋溢启蒙标本觅食
活动二概括各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作者回忆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列举了几种玩具,指出绿叶最令“我”着迷。
第2自然段:启蒙老师教“我们”搜集标本,讲述相关知识和趣闻。
第3自然段:采集绿叶的乐趣。
第4自然段:“我们”为了寻找新奇的绿叶,争强和探险。
第5自然段:采集秋叶的快乐。
第6自然段:讲述关于叶子的知识。
小结: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生活的趣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童年的与众不同和乐趣,而这些都是绿叶带来的。
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充满希望和欢乐的梦一般的童年。
第二课时
活动一绿叶之乐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我”的童年是怎样的。
(1)“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
(2)小时候的玩具很多,来自大自然,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做出来的。
(3)“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最令“我”着迷的是绿叶。
2.思考:绿叶为什么使“我”着迷?它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1)学生默读第三至六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进行品读指导。
①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
爬大树,钻丛林,嬉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孩子们玩耍的场所无处不在,回归大自然的孩子们是多么的无忧无虑。
)
过渡:孩子们在旷野收获了快乐,绿叶的梦在秋天又是怎样的梦?
②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
我们背着筐……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a圈出动词;b这些充满乐趣的玩法将孩子们在野外活动时愉快地心情和酣畅淋漓的感受展现出来。
)
过渡:一片片小小的叶子都能如此美丽,这美丽的大自然让作者和小伙伴还收获了什么?
③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一一陈列开来。
④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薄荷叶医感冒头疼。
(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的叶子及它们的药用价值。
)
活动二绿叶之情
1.思考:绿叶的梦是什么梦?
(1)绿叶的梦是快乐的梦,因为“我们”在采集树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
(2)绿叶的梦是难忘的梦,因为记录了“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刻,值得一辈子去回味。
(3)绿叶的梦是丰收的梦,因为“我们”在秋天收获了很多不同形状的树叶。
(4)绿叶的梦是知识的梦,因为“我们”懂得了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2.说一说课文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
(因为绿叶不但给作者带来了快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且教给了作者知识。
)
总结:一片片小小的绿叶不但让作者的童年充满了快乐,而且也学到了有趣的知识。
大自然是创造快乐最好的场地和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去创造一个美好的、难以忘怀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