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考试范围及详解
组胚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组胚考试重点归纳总结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组胚学在生物学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组胚考试是对学生对组胚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考核方式。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组胚考试,本文将对组胚考试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组织构建组胚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组织构建。
在组织构建的过程中,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包括:细胞分裂方式、细胞分化的机制、组织器官的发育过程等。
了解这些知识点的原理与应用对于理解组织构建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 器官发生器官发生是组胚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器官发生中,原始细胞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分化为不同的细胞类型,进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器官。
在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包括:器官的原基形成和发育、器官的模式形成、遗传机制对器官发生的影响等。
理解这些考点的关系和机制有助于加深对器官发生的认识与理解。
3. 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是组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受精卵从受精开始到形成胚胎的整个过程。
胚胎发育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掌握胚胎发育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实验技术。
在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包括:胚胎早期发育的特点和过程、胚胎内外环境对发育的影响、胚胎发育的调控机制等。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胚胎发育的过程和机制。
4.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是组胚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的研究。
在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包括:干细胞的类型和特点、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干细胞治疗的前景和挑战等。
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应用前景。
5. 人类胚胎伦理问题人类胚胎伦理问题是组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胚胎研究和干细胞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人类胚胎的伦理道德问题。
在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包括:胚胎伦理的现状和争议、胚胎研究和干细胞治疗的伦理框架和规范等。
组胚考试复习要点(大纲要求)解析
组胚复习要点一、上皮组织的构成: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细胞外基质特点:大量细胞密集成层,细胞外基质少无血管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在细胞各面形成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化结构二、被覆上皮的分类及特点1.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心包膜、胸膜、腹膜•其它:肺泡、肾小囊•特点: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磨擦,利于液体流动和物质通透2、单层立方上皮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圆居中分布:肾小管3、单层柱状上皮•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特点:细胞排列貌似多层,但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实为单层;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柱状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基膜厚•分布:呼吸道5.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特点:基底细胞矮柱状,有增殖能力;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边形;表层细胞呈扁平状;基底面凹凸不平•分布:角化-皮肤表皮未角化-口腔、食管和肛门6. 复层柱状上皮•特点:浅层细胞呈柱状,深层细胞多边形•分布:眼睑结膜、男性尿道7. 变移上皮•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异空虚的膀胱-上皮厚,细胞层数增多,细胞呈大的立方形充盈扩张的膀胱-上皮薄,细胞层数减少,细胞呈扁梭形•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间皮:分布在胸膜、覆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三、疏松结缔组织中各细胞的光镜特点及功能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LM:胞体较大,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EM:RER、GC 发达•功能:合成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蛋白多糖等,构成纤维和基质•纤维细胞(fibrocyte):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macrophage)•LM:圆或不规则,可有伪足;胞质嗜酸性,可含吞噬物;核小,深染•EM:有皱褶或微绒毛;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和残余体•趋化因子:细菌产物、炎症变性蛋白等•趋化性(chemotaxis):细胞沿趋化因子的浓度梯度,向浓度高的部位定向移动的特性•功能:①吞噬作用(phagocytosis)特异性吞噬-通过识别因子(如抗体)识别和黏附被吞噬物(细菌、病毒、异体细胞等)非特异性吞噬-直接黏附被吞噬物(粉尘,衰老、死亡的自体细胞等)②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ing)抗原-包括蛋白质、多肽、多糖等生物分子;机体免疫系统能对外来抗原发动攻击巨噬细胞吞噬了抗原后,在溶酶体中保留抗原决定基,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输送到细胞表面,提呈给T 淋巴细胞,故为抗原提呈细胞③分泌:上百种生物活性物质-溶菌酶、补体, 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浆细胞(plasma cell)•主要位于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的部位(消化、呼吸道)及慢性炎症部位•LM:卵圆形,胞质嗜碱性,核圆,偏于一侧•EM:大量RER平行排列•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即抗体(antibody),能抑制或杀灭细菌、中和病毒,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肥大细胞(mast cell)•沿小血管分布,于皮肤、消化管、呼吸道较多•LM:大,卵圆形,胞质充满粗大嗜碱性颗粒(分泌颗粒),核小而圆,着色深,居中•功能: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胞质含白三烯,释放后引发过敏反应肝素:抗凝血组胺(作用快)、白三烯(作用慢):皮肤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导致组织水肿→荨麻疹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哮喘全身小动脉扩张,血压急剧下降→休克统称过敏反应;引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过敏原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对抗过敏反应脂肪细胞(fat cell)•LM:大,圆或多边形,胞质含一大脂滴(HE标本中被溶解呈大空泡状),核扁圆,偏于一侧•功能:合成和贮存脂肪,参与脂类代谢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布:小血管周围•形态:似纤维细胞•功能:为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参与创伤修复白细胞(leukocyte)•来源于血液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形态:(在血液一章中讲述)•功能:免疫防御四、骨骼肌与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骨骼肌胞体:长圆柱状,直径10~100 µm ,长1~40 mm•胞核:椭圆形,数十至数百个,位于周边•胞质:充满肌原纤维,与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有周期性横纹①暗带(A带),中央有H 带,H 带中央有M 线②明带(I 带),中央为Z 线•肌节:相邻2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 2 I 带+A带+1/ 2 I 带构成,长1.5~3.5 µm, 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心肌(cardiac muscle)•分布于心脏,收缩具自动节律性,无肌卫星细胞•LM:①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②核1~2 个,居中③有周期性横纹,肌原纤维位于周边,核周胞质染色浅,内含脂褐素④细胞以闰盘连接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构成,两种肌丝沿肌原纤维的长轴排列五、神经元的结构胞体:大小形状不一,5~100 µm•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常染色质多,着色浅,核仁大•细胞质: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还有GC、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和脂褐素•细胞膜:含受体、离子通道,为可兴奋膜,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尼氏体(Nissl body)•LM:强嗜碱性,粗块状或小颗粒状•EM:RER和游离核糖体•功能:合成复制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神经调质神经递质:神经元向其它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的化学信息载体,为小分子物质神经调质:肽类,调节神经元对神经递质的反应神经原纤维•LM: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EM: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
组胚切片考试
组胚切片考试可能内容
根据去年经验整理组培切片考试重点在于内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部分感官器、脉管。
具体如下,部分非重点器官器官以省略。
消化系统:消化管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阑尾消化腺三对唾液腺、肝脏、胰
呼吸系统:通气部气管
呼吸部肺
泌尿系统:肾
生殖系统:男性睾丸、附睾管、输精管
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
免疫系统:中枢胸腺
外周淋巴结、脾
感觉器官; 头皮、指皮
脉管系统; 中等动静脉、大动脉
去年考试内容为切片十张,根据所见结构判断脏器名称并写出三条依据。
嘿嘿;;;;备注:本内容供给为亲爱的亲参考,由于时间仓促,如有不足或错误之处请于原谅。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或这是建议。
请发往邮箱liusanjie582582@在此感激不尽。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1、组织学:是研究动物个体正常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动物个体发生及发育规律的科学2、HE染色:即碱性染料苏木素和酸性染料伊红染色的方法。
组织学中所谓普通染色或常规染色法即为HE染色(特殊的染色方法: 组织化学法: 通过生物化学的方法在原位产生不溶解的有颜色的反应产物,来显示微细结构的位置。
)PAS 反应: 用来显示多糖的分布。
先用过碘酸将多糖氧化,在多糖表面形成戊二醛结构,然后用无色亚硫酸品红( Schiff试剂) 还原戊二醛形成紫红色沉淀。
3、上皮组织种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上皮,肌上皮数种(被覆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细胞、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上皮组织功能:保护、吸收、排谢、分泌、感觉等)5、疏松结缔组织结构,细胞纤维,间质组成(功能:连接、支持、营养、防御、修复,特点:细胞种类多,基质含量多,纤维间质: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蛋白多糖、糖蛋白、组织液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固定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白细胞(游走细胞)6、分子筛:由连接蛋白、透明质酸、核心蛋白、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等构成7、透明软骨概念:新鲜透明软骨呈瓷白色半透明状固体,故名透明软骨结构:基质,纤维,软骨细胞,软骨膜(外层:致密;纤维多,细胞和血管少;保护。
内层:疏松;纤维少,血管和细胞多骨原细胞(干细胞))(分布:胚胎早期:暂时骨架成体:鼻、喉、气管的软骨、肋软骨、关节软骨长骨的骺板。
生长:(1)附加生长 : 软骨膜内层骨原细胞→成软骨细胞(附加在软骨组织表面分泌基质和纤维,将自身埋于其中)→软骨细胞(2)间质生长:软骨内部细胞分裂增殖→新的软骨细胞→新的基质和纤维。
)8、软骨结构:软骨组织:软骨细胞:代谢能力很弱基质:蛋白多糖和蛋白—软骨粘蛋白纤维: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软骨膜(软骨功能:◘承受机械力而不会永久变形;◘支撑柔软组织,如鼻、耳、气管;◘缓冲震荡,利于骨骼运动;◘对长骨的发育和生长是必不可少的。
组胚试题含答案
组胚试题含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肌节1/2I+A+1/2I2.肠绒毛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而成3.黄体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颗粒层和卵泡膜向腔内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也深入颗粒层,这些成分逐渐演化成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为黄体。
4.突触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神经元和效应细胞之间传递新娘系的部位5.赫令体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沿轴突被运输到神经部,在轴突沿途和终末常聚集成团,使轴突呈串珠状膨大,在光镜下呈现为大小不等的弱酸性团块。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关于合成分泌蛋白质旺盛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正确?AA.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B.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C.大量的溶酶体和微体D.丰富的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2.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A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管道D.循环管道3.以下关于微绒毛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BA.分布于上皮细胞游离面B.微绒毛轴心的胞质中有许多纵形的微管C.小肠细胞游离面的纹状缘是整齐而又密集排列的微绒毛D.微绒毛使细胞的表面积显著增大,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4.产生抗体的细胞是BA.B细胞B.浆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5.以下哪一种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DA.骨细胞B.骨膜成纤维细胞C.成骨细胞D.破骨细胞6.以下对于成熟红细胞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B A.呈双凹圆盘状B.细胞内尚残留部分核糖体C.无任何细胞器无细胞核D.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7.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由CA.滑面内质网形成B.粗面内质网形成C.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D.肌浆网形成8.形成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细胞是DA.星形胶质细胞B.小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施万细胞9.有孔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BA.结缔组织B.胃肠粘膜C.肌组织D.肺10.脾的红髓是指CA.脾窦和脾小体B.脾索和动脉周围淋巴鞘C.脾索和脾窦D.脾小体和边缘区11.有关肾上腺皮质的描述,哪一项错误?BA.分为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B.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和少量糖皮质激素C.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D.网状带分泌性激素和少量糖皮质激素12.以下何种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呆小症?AA.甲状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生长激素13.消化管壁可分为CA.内膜、中膜、外膜B.内膜、中膜、浆膜C.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D.内皮、肌层、纤维膜14.窦周隙位于DA.肝巨噬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B.相邻两肝细胞之间C.肝细胞与血窦内皮的基膜之间D.肝细胞与血窦内皮之间15.关于Ⅱ型肺泡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DA.细胞圆形或立方形B.分泌表面活性物质C.细胞质内粗面内质网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D.含有电子密度低的粘液颗粒16.滤过膜的组成为DA.内皮、基膜B.有孔内皮、基膜、血管系膜C.足细胞裂孔膜、有孔内皮、血管系膜D.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17.睾丸的功能为CA.只产生精子B.分泌雄激素C.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D.产生、储存和运输精子18假定一女子某月的月经周期为28天,第1-4天为月经期,第5-14天为增生期,第15-28天为分泌期,那么卵巢排卵时间大约应在月经周期的DA,第一天 B.第七天C第25天D第十四天19.放射冠是指AA.紧靠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B.紧靠卵泡腔的一层卵泡细胞C.紧靠透明带的一层立方形卵泡细胞D.卵泡膜内层的结缔组织细胞20弹性动脉是指AA.大动脉B.中动脉C.微动脉D.小动脉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是微绒毛、纤毛、2.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3.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结构横小管、终池、4.淋巴结实质分为皮质、髓质两部分,前者又分为浅层皮质、副皮质区、皮质淋巴窦三部分。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切片考试中等动脉:1.分为内膜外膜和中膜 2.内膜中有带状内弹性膜 3.有外弹性膜中等静脉:1.内膜中膜外膜分界不明显2.无内外弹性膜3.外膜发达,有纵形平滑肌区别:中等动脉管腔规则,管壁厚。
中等静脉管腔不规则,管壁薄大动脉:1.分内中外膜2.管壁特别厚,腔大而整齐3.中膜有折光性平行排列弹性膜淋巴结:1.非为皮质和髓质2.被摸深入内部变成小梁3.淋巴小结4.有淋巴窦脾: 1.被膜 2.皮小梁 3.红髓(染色浅)4.白髓(染色深)5.淋巴小结(脾小结) 6.中央动脉7.动脉周围淋巴鞘胸腺:1.皮质淋巴细胞多深染 2.髓质淋巴细胞少浅染 3.胸腺小体 4.小叶间隔食管:1.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基层和外膜 2.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 3.粘膜下层有食管腺胃底:1.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基层和外膜 2.胃小凹 3.胃底腺十二指肠:1.肠绒毛 2.小肠腺 3.十二指肠腺结肠: 1.表面平坦无绒毛 2.上皮内有大量杯状细胞 3.固有层有大量直肠腺肝:1.肝小叶 2.门管区 3.小叶中有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胰:1.胰岛 2.浆液性腺细泡(染色深) 3.泡心细胞腮腺:1.浆液性腺泡 2.闰管长 3.纹状管段下颌下腺:1.浆液性腺泡多,粘液性腺泡少 2.闰管短 3.纹状管发达舌下腺:1.浆液性腺泡少,粘液性腺泡多 2.无闰短 3 .半月多气管: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气管腺 3.软骨膜 4.透明软骨肺:1.肺泡管 2.肺泡囊 3.肺泡肾脏(高倍): 1.近端小管 2.远端小管 3.髓放线甲状腺(高倍):1.滤泡 2.滤泡旁细胞 3.分左右两叶,中间以峡部相连肾上腺:1.球状带 2.束状带 3.网状带(低) 4.皮质和髓质指皮(低倍镜):1.表皮和真皮2.汗腺导管和汗腺腺泡(高倍镜)3.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睾丸:1.生精小管 2.睾丸间质 3.精元,初级,次级,精子细胞和精子 4.支持细胞附睾:1.分为头,体,尾三部分 2.输出小管 3.附睾管卵巢:1.皮质和髓质 2.门细胞 3.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子宫:1分内膜肌层和外膜 2.分底布,体部和颈部 3.基层细胞。
组织胚胎学实验考试同济医学院02七组胚试题
胚胎发育过程
能够描述并理解胚胎发育的关键过程和阶段,包 括卵裂、囊胚形成、原肠胚形成等。
胚胎附属结构识别
能够识别并描述胚胎的附属结构,如胎盘、脐带 等。
ABCD
畸形识别
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的先天畸形,如无脑儿、脊 柱裂等。
胚胎细胞分化
理解并描述胚胎细胞分化的过程和特点。
总分计算方法
组织学部分和胚胎学部分 各占50%权重。
熟悉组织特征
在平时学习中,应熟悉各种组织切片 的特征,以便在考试中准确辨识。
对比观察
通过对比不同组织切片的异同点,加 深对组织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重点突出
在答题时,应突出重点和关键特征, 避免过多描述无关细节。
多练习
通过模拟试题和真题练习,提高解题 技巧和应试能力。
04 实验考试评分标准
组织学部分评分标准
参考书籍
携带组织胚胎学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籍,以便查阅。
04
实验考试注意事项
遵守考试纪律
不得抄袭、交流、离开考场等行为,保持考 场秩序。
绘图准确
根据观察结果,准确绘制组织切片的示意图。
观察仔细
仔细观察组织切片,注意细节和特征,以便 准确辨识。
答题完整
答题时需完整、清晰地表述观察结果和组织 辨识。
实验考试答题技巧
电话查询
考生可以拨打学校电话进行成绩查询。
微信查询
考生可以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成绩查询。
注意事项
请考生使用正确的查询方式,以免出现误差。
成绩复查流程
申请时间
考试结束后一周内。
复查流程
教务处会对考生的申请进行审核,并 组织相关教师对试卷进行复查,复查
结果会及时通知考生。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图谱考试完全攻略
电镜图:1细胞核,内质网(粗面有游离,滑面),糖原颗粒,纤毛(粗长),微绒毛(短小),连接复合体(紧密,中间,桥粒,缝隙),质膜内褶;2巨噬细胞(微绒毛,突起),浆细胞(放射,核偏侧,RER),三联体,闰盘,二联体,突触(轴突1个,细,淡,无尼氏体);疏结(胶原,弹纤,成纤最多,附于胶纤,浅,弱碱;巨噬,核小,深;肥大,嗜碱颗粒)3郞飞结,结间体,无髓神纤(横切),毛血(连续,有孔Glomerular,血窦),脾血窦(扫描)4杯状,壁(锥,分泌小管),主(核基底),肝细胞,血窦(巨噬),窦周隙,气血屏障,胰(岛,泡心,闰管,小叶内导管),2型肺泡(板层小体),肺泡,肾上腺皮质(球,束,网),滤过屏障;5小肠绒毛(注意横切),支持,睾间(RER,SER,管脊线),黄体,光镜图:1.假复纤,变移,复扁(角化否),浆(酸),粘(空泡,碱),混(粘多);2.规密结,不规,脂肪(空泡),透软,浆细胞(核偏侧),骨细胞(中央管,环骨板,骨小管),中性粒(浆红,颗粒均匀),嗜酸(笑脸,橘红),嗜碱,单核(无颗粒),淋巴(蔚蓝);3.骨肌纤维(横纹),心肌(闰盘),神经元(尼氏体,轴,树),郞飞节,有髓横切,星形胶质(原浆,纤维型);4.大动脉(弹性中膜),中动脉,小动脉(与小静脉并行),淋巴结,脾(小体,中央A),胸腺(小叶,小体),毛后微静;特别:1髓鞘,无髓神纤,周围神纤,突触,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连续毛血,骨骼肌纤维束,肾小球,生精小管(精原,初级,精子细胞;支持),膀胱,肾上皮,窦周隙,肝巨噬,主细胞(几种);巨噬(3种);脾血窦杆状内皮;肝细胞(电)2腮,舌下(空,粘多,半月多),下颌下(蓝紫粘,浆多,纹状管:核近腔,胞质红),胰腺(闰管,泡心);3二型肺泡(电镜),小(一个孔),细(皱襞,外肌未环),终末细(外环,鸡蛋),呼吸细(空心多,不连续管壁);管(膨大),囊(大腔,无膨);连续(capillary lumen有3标,无特薄));有孔(滤过,Glomerular’有4标,有特薄);4中动脉和中静脉;闰盘(几种);易混淆的:1管腔,皱襞。
组胚标本考试内容
中动脉管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构成。
内膜:内皮下层较薄,与中膜交界处有1-2层明显的内弹性膜。
中膜:较厚,由数十层环形平滑肌纤维组成,细胞间有少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外膜:厚度与中膜接近,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血管和神经纤维,与中膜交界处有断续弹性膜组成的外弹性膜。
大动脉管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
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内皮下层很厚,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纵行胶原纤维和少量平滑肌纤维。
内弹性膜不明显。
中膜:很厚,由数十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组成,弹性膜之间还有环形平滑肌纤维和胶原纤维。
外膜:较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小血管和神经,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主。
心脏心壁很厚,由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三层组成。
心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
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薄,为细密结缔组织,含有丰富弹性纤维和少量平滑肌纤维;外层称心内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小血管和神经。
心肌膜: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
心肌纤维集合成束,呈螺旋状排列,大致分为内纵行、中环行和外斜行三层。
心肌纤维之间、肌束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和丰富毛细血管。
心外膜:为浆膜,外表面为间皮,间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和脂肪组织。
食管管壁由内而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结构组成。
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
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为质膜结缔组织,并形成乳头突向上皮;黏膜肌层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
黏膜下层:结缔组织中含有较多的黏液性的食管腺,食管腺周围常有较密集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肌层:分内环形和外纵行两层。
上1/3段位骨骼肌,下1/3段位平滑肌,中1/3段两者都有。
外膜:为纤维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
胃胃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结构组成。
黏膜:包括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
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是表面粘液细胞,细胞染色浅呈空泡状。
固有层为细密结缔组织,内含大量胃底腺。
组胚试题及答案
组胚试题及答案1. 组织胚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简述胚胎发育的三个主要阶段。
3. 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是什么?4. 什么是胚层?请列举并简述三种主要胚层的功能。
5. 何为神经管?其在胚胎发育中的重要性是什么?6. 描述胚胎期心脏的发育过程。
7. 胚胎期肾脏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8. 简述胚胎期肺的发育过程。
9. 什么是胚胎期的畸形?请举例说明。
10. 胚胎发育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畸形的发生?答案1. 组织胚胎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发育过程,以及它们在成熟个体中的功能和结构。
2. 胚胎发育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胚前期(受精到植入前)、胚胎期(植入到主要器官形成)和胎儿期(主要器官形成到出生)。
3. 细胞分化是胚胎发育中的关键过程,它使得原始细胞逐渐转变为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成熟细胞,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4. 胚层是胚胎发育早期形成的三层细胞层,包括:- 外胚层:主要形成皮肤、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 中胚层:形成肌肉、骨骼、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 内胚层:形成消化道、呼吸道的内层和相关的腺体。
5. 神经管是胚胎发育中形成的一条管状结构,最终发展成为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对胚胎的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6. 心脏的发育过程开始于心管的形成,随后心管弯曲并分隔成心房和心室,最终形成四个腔室的成熟心脏。
7. 肾脏的发育从肾原基开始,逐渐分化为肾小管和肾小球,最终形成成熟的肾脏结构,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8. 肺的发育从肺芽开始,逐渐分支形成支气管树,最终分化为肺泡,负责气体交换。
9. 胚胎期的畸形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异常。
例如,神经管缺陷(如脊柱裂)。
10. 胚胎发育过程中可能导致畸形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母体疾病、药物影响、环境毒素等。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组胚学试题和答案可能会更加详细和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医学基础组胚试题有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HE染色是指对组织切片利用和两种染料进行染色,若使组织细胞内物质染成红色,则称该物质染色特性为嗜性,染成蓝色则为嗜性。
2、扫描电镜术观察到的是,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到的是。
3、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在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后者又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法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法。
二、单项选择题1、PAS反应显示组织或细胞内的A、核酸B、脂类C、多糖D、蛋白水解酶2、一般光镜的分辨率是A、2.0nmB、0.2 nmC、0.2umD、2.0um3、透射电镜最高分辨率是A、2.0nmB、0.2 nmC、0.2umD、0.04um三、名词解释1、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2、组织四、问答题简述透射电镜技术的特点。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苏木精,伊红,酸,碱2、物体表面的立体结构,细胞内较细微的结构3、显微,超微,透射,扫描。
二、单项选择题1C;2C;3B(二)多项选择题1、ACE;2、BCDE;3、BCD;4、ABCD;5、CE;三、名词解释1、H-E染色:①是用苏木精和伊红进行联合染色的方法,组织学、病理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②H代表苏木精(hematoxylin),为兰色碱性染料,能将酸性物质染为紫兰色。
③E代表伊红(eosin),为红色酸性染料,能将碱性物质染为红色。
2、组织:由来源相同、结构和机能相似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共同组成的结构,是构成机体各种器官的基本成分。
一般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这四大基本组织。
四、问答题透射电镜技术的特点:①电子束代替可见光(电子束穿透力差)②磁透镜取代玻璃透镜(磁场为放大系统)③超薄切片 (50~80nm)④重金属盐染色(醋酸铀、柠檬酸铅/硝酸铅)⑤分辨率:0.1~0.2nm (L.M:0.2um)第二章上皮组织一、填空题1、上皮细胞的极性是指,内皮是指,间皮是指。
2、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特化结构有、和。
二、单项选择题1、变移上皮分布于()。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重点内容
一.绪论组织分为细胞群与细胞外基质。
人体组织得四大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
HE染色即苏木精—伊红染色。
二.上皮组织上皮组织得基本特征:1、排列紧密得上皮细胞与少量细胞外基质2。
明显极性3。
有游离面与基底面4、大多无血管,有丰富神经末梢(选择、名解)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单扁内皮:心、血管、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单立肾小管、甲状腺单柱胃、肠、胆囊、子宫假复呼吸管道复扁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角化:皮肤表皮复柱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与膀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呼吸管道,含有柱状细胞(最多)、锥形细胞、梭形细胞、杯状细胞、复层扁平上皮:基底层—矮柱状,增殖分化中间层-多边形细胞浅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外分泌腺有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
微绒毛与纤毛得区别:微绒毛就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得微细指状突起;纤毛就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得粗而长得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得能力、上皮细胞侧面四种连接名称:紧密连接,缝隙连接,中间连接、桥粒。
基膜分基板与网板,基板靠近上皮,网板与结缔组织相连、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得基本特征:1。
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2、细胞外基质由纤维与基质组成3。
起连接、支持、保护、储存营养与物质运输得作用4、起源于胚胎时期得间充质结缔组织得分类:致密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组成:1。
细胞—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白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得间充质细胞。
2。
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3、基质—蛋白多糖、纤维黏连蛋白、组织液。
纤维细胞就是静止状态得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具有趋化性、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主要位于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得部位以及慢性炎症部位。
功能:1、合成与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2。
参与体液免疫未分化得间充质细胞:形态似纤维细胞,参与结缔组织与小血管修复。
肥大细胞:易染,水溶、脂肪细胞:胞质内含一大脂滴纤维-1。
(完整版)组胚考试复习题(1)[重点重点重点]
此次组胚考试时间为12月28日,取消了平时分和实验分,所考分即为所得分,比如你考了80分,最后成绩就是80分,不折合了。
所以大家认真复习,现将考试题型及分值告知大家!一、名词解释,5题,共10分二、填空,3题,每空1分,共10分三、简答题,2题,共20分四、论述题,2题,共20分五、单项选择题,20题,共40分参考资料(个人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胃小凹:胃黏膜表面遍布的不规则小孔。
2.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膜表面覆盖着一层由粘液腺分泌的富含粘蛋白的粘液凝胶,可阻止、延缓胃液中的H+向粘膜细胞方向返回扩散,同时粘膜细胞分泌的HCO3- 向凝胶表层方向扩散,不断综合H+ ,两者共同形成保护胃粘膜免受胃酸腐蚀的屏障。
3.环行皱襞: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向肠腔突出而成(不确定)4.小肠绒毛:小肠粘膜层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伸出的指状突起。
绒毛中轴是固有结缔组织,含中央乳糜管和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其表面覆以单层柱状上皮。
绒毛使小肠的表面吸收面积大大扩大,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
5.中央乳糜管: 小肠绒毛中轴固有层内的1~2条纵行毛细淋巴管称为中央乳糜管6.十二指肠腺:位于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主要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等构成。
7.肝门管区:在肝小叶间的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等连同其所在部位的结缔组织合称门管区。
8.潘氏细胞:(Paneth细胞):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于腺的低部9.蒲肯野氏纤维:一种特化的心肌纤维,比一般心肌纤维粗短,肌浆多,肌原纤维少10.连接复合体: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中有两者或两者以上同时存在,则称为连接复合体。
11.血窦:是毛细血管的一种类型,又称为窦状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骨髓、肝脏、脾脏及一些内分泌腺内。
其主要特点是管腔较大而不规则,内皮细胞之间的间隙较大;部分血窦的内皮细胞可以有孔;内皮基膜或连续或不连续,甚或缺失。
如分布在不同的器官内的血窦结构差别较大,与所在器官的功能有关,如肝血窦、脾血窦等。
大一组胚考试知识点
大一组胚考试知识点胚胎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从受精卵到胚胎形成的发展过程。
作为生物学的基础学科,胚胎学的知识对于理解生命起源、发育过程以及疾病的发生机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大一组胚胎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1.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卵子受精: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形成受精卵。
- 受精卵的分裂:受精卵通过连续的细胞分裂形成胚胎。
- 三胚层形成:胚胎在分裂的过程中分化出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 体节的形成:胚胎进一步发育形成体节。
2. 受精过程与结构- 受精卵的形成:受精卵是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的。
- 卵子的发育:卵子在卵巢中成熟,并排出体外。
- 精子的结构:精子由头部、颈部和尾部组成,头部含有遗传物质。
- 受精的途径:受精可以通过内受精或外受精进行。
3. 受精卵的分裂- 分裂的类型:受精卵可以进行等裂分裂或不等裂分裂。
- 分裂的过程:受精卵在分裂的过程中形成越来越多的细胞,细胞数目呈几何级数增加。
- 分裂的调控:分裂受到一系列遗传调控和细胞信号传导的影响。
4. 胚胎的三胚层形成- 外胚层:形成胚体的外层,发育为皮肤、神经系统、骨骼等。
- 内胚层:形成胚体的内层,发育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 中胚层:位于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发育为肌肉、骨骼等。
5. 胚体器官形成- 神经系统的形成:从神经板到神经管的形成。
- 消化系统的发育:前期消化道的形成和分化。
- 循环系统的发育:心脏、血管和血液细胞的形成。
- 呼吸系统的形成:肺和气管的发育。
6. 胚体腔的形成- 筛网膜腔的形成:胚胎内部形成筛网膜腔,后发展为腹腔和胸腔。
- 管内腔的形成:心脏、血管、消化道等器官形成管腔。
- 闭合的过程:管腔逐渐闭合形成完整的腔。
7. 体节的形成- 体节的发育:胚胎分裂形成一系列体节,每个体节内部有不同的结构。
- 体节的功能:体节具有不同的功能,如运动、感觉等。
8. 胚胎发育的调控- 遗传因素:基因调控胚胎的发育过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重点内容
一.绪论组织分为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人体组织的四大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
HE染色即苏木精—伊红染色。
二.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基本特征:1.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外基质2.明显极性3.有游离面和基底面4.大多无血管,有丰富神经末梢(选择、名解)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单扁内皮:心、血管、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单立肾小管、甲状腺单柱胃、肠、胆囊、子宫假复呼吸管道复扁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角化:皮肤表皮复柱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呼吸管道,含有柱状细胞(最多)、锥形细胞、梭形细胞、杯状细胞。
复层扁平上皮:基底层-矮柱状,增殖分化中间层-多边形细胞浅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外分泌腺有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
微绒毛和纤毛的区别: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上皮细胞侧面四种连接名称:紧密连接,缝隙连接,中间连接、桥粒。
基膜分基板和网板,基板靠近上皮,网板与结缔组织相连。
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基本特征:1.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2.细胞外基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3.起连接、支持、保护、储存营养和物质运输的作用4.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结缔组织的分类:致密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组成:1.细胞—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白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2.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3.基质—蛋白多糖、纤维黏连蛋白、组织液。
纤维细胞是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具有趋化性。
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主要位于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的部位以及慢性炎症部位。
功能:1.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2.参与体液免疫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形态似纤维细胞,参与结缔组织和小血管修复。
肥大细胞:易染,水溶。
脂肪细胞:胞质内含一大脂滴纤维—1.胶原纤维:新鲜呈白色,故又名白纤维。
大一组胚切片考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极性:构成上皮组织的细胞的两端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别-2.血象:-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3.骨单位:又称哈弗系统,是长骨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由多层同心圆状的骨板构成4.中央乳糜管:肺泡表面占绝大多数面积的是Ⅰ型肺泡细胞-5.血—气屏障:-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二、填空题:1.单层上皮根据细胞的形态可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2.疏松结缔组织内常见的纤维是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3.骨组织内细胞常见有骨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朐-四类。
4.神经组织由__胞构成。
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两类细5.胰岛A细胞主要分泌,胰岛B细胞主要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6.胃底腺主细胞又称___,壁细胞又称胃酶细胞、泌酸细胞7.感光细胞有______两类。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8.肾小球由构成。
肾小囊、血管球9.在一个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变化一般可分为____月经期,增生期,分泌期—三期。
10.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II型肺泡细胞-分泌三、选择题:1.下列哪一器官的上皮属于复层扁平上皮()A.胃B.气管C.膀胱D.口腔2.下列哪种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不常见( ) A.杯状细胞―B.肥大细胞C.浆细胞D.脂肪细胞3.以下器官哪个主要由纤维软骨构成()A.会厌B.椎间盘C.肋弓D.气管环4.降钙素主要由下列哪个内分泌器官所分泌()A.肾上腺B.甲状旁腺C.甲状腺D.垂体5.贮脂细胞位于()A.肝板B.肝血窦C.中央静脉D.窦周隙6.滤过屏障不包括以下哪种结构()A.裂孔膜B.有孔内皮C.基膜D.血管系膜7.大动脉中层主要由()组成A.平滑肌B.胶原原纤维C.弹性纤维D.致密结缔组织8.受精发生于输卵管()A.峡部B.壶腹部C.漏斗部D.子宫部-9.以下哪种结构在肝门管区不常见( )A.胆小管B.小叶间动脉C.小叶间静脉D.小叶间胆管10.胃底腺位于胃壁的哪一层( )A.上皮层B.固有层C.肌层D.黏膜下层10.胃底腺位于胃壁的哪一层( )A.上皮层B.固有层C.肌层D.黏膜下层四、判断题:1 .呼吸道黏膜表面的纤毛主要是为了增大表面积(错)2 .疏松结缔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可以使病原微生物局限化(对)3 . 肝的结构和功能最基础的单﹑位是肝细胞(错)4 .肺泡表面占绝大多数面积的是l型肺泡细胞(对)5 .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对)五、简答题:1.简述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从外形上看,红细胞呈双凹面的圆盘状,这种结构使得其能最大限度的携带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单个红细胞为黄绿色,大量的红细胞使得血液呈猩红色;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着大量的血红蛋白;当血浆渗透压降低,大量的水分子进入红细胞,这时候,红细胞会破裂,称为溶血;而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红细胞内的水分子则出来,这时候红细胞会皱缩。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范围
上皮组织:⏹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熟悉微绒毛、纤毛、基膜的超微结构与功能。
结缔组织:☐掌握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熟悉纤维和基质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肌组织:☐掌握骨骼肌纤维的光镜与电镜结构,肌原纤维和肌节的概念。
肌丝的分子构成。
☐掌握心肌纤维的光镜与电镜结构特点。
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的超微结构有何不同?☐熟悉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
神经系统:☐掌握神经元的光镜与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
☐掌握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熟悉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和主要功能。
☐掌握血脑屏障的结构与作用。
☐熟悉神经纤维的组成、分类和有髓NF的结构。
☐了解神经末梢的分类和组成;掌握运动终板的结构。
免疫系统:⏹W-P小体, 内皮细胞, 周细胞,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 血窦, 心内膜下层, 浦肯野纤维,⏹Lymphoid nodule,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Blood-thymus barrier, 副皮质区,⏹淋巴细胞再循环, 抗原呈递细胞⏹Lymphoid tissue, 动脉周围淋巴鞘⏹胸腺小体(Thymic corpuscle)消化管:名词:皱襞、肠绒毛、纹状缘、细胞内分泌小管、中央乳糜管、小肠腺、潘氏细胞问答:1.简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特点2.胃底腺主要结构特点和功能3.比较小肠三段的结构特点4.大肠和小肠在组织结构上有哪些区别消化腺:胰腺外分泌部,胰岛,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肝细胞功能面▪简答▪联系超微结构说明肝细胞的功能呼吸系统:•气管和主支气管的分层结构,上皮的细胞构成和功能•肺的一般结构,导气部与呼吸部•肺小叶的概念•肺泡上皮,气-血屏障,肺巨噬细胞•肺导气部管壁的结构演变泌尿系统:•肾的一般结构•肾单位的组成•肾小体的结构及其原尿形成的功能•肾小管的结构及其重吸收功能•致密斑和球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集合管系的结构和功能•肾的血液循环途径和特点男性生殖系统:•睾丸的一般结构•生精细胞的组成•睾丸支持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血-睾屏障•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女性生殖系统:•卵泡发育与成熟各阶段的形态,排卵,卵泡的内分泌功能•黄体的结构和功能•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卵巢和子宫的一般结构。
本科护理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
*组织学绪论1、普通光学显微镜技术:放大1000~1500倍分辨率0.2um标本制作:切片法和非切片法切片法:石蜡切片术(1)取材与固定:(2)脱水与包埋:(3)切片与染色: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简称HE染色苏木精特点:碱性,使细胞核内染色质以及细胞质内核糖体等染成紫蓝色;伊红特点:酸性,使细胞质以及细胞外基质中成分染成粉红色嗜碱性:细胞核、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嗜酸性:细胞质基质、溶酶体、线粒体嗜铬性:经重铬酸盐处理后呈棕褐色亲银性:硝酸银处理后呈黑色嗜银性:若经硝酸银处理后,尚需还原剂才显色异染性:肥大细胞中颗粒经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染色后呈紫红色(4)封片:非切片法:涂片、铺片、磨片*上皮组织12、上皮细胞的侧面:特化结构细胞连接(特点、作用)上皮细胞的侧面是细胞的相邻面,细胞间隙很窄,相邻细胞以钙黏蛋白互相结合。
一、紧密连接:(1)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的侧面顶端(2)相邻细胞膜形成约2—4个点状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非融合处有极窄的细胞间隙。
(观察紧密连接的最佳方法是冷冻蚀刻复型法)(3)封闭了细胞间隙。
所以,紧密连接可阻挡大分子物质穿过细胞间隙而进入深部组织,具有屏障作用。
二、中间连接(1)又称黏着小带,带状,多位于紧密连接下方,这种连接也见于心肌细胞间的闰盘(2)中间连接除有黏着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三、桥粒(1)又称黏着斑,斑状,最牢固,细胞膜的胞质面有较厚的致密物质构成的附着板(2)胞质中有许多角蛋白丝(张力丝)附着于板上,并常折成襻状返回胞质,起固定和支持作用。
(3)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连接,在易受摩擦的皮肤、食管等部位的复层扁平上皮中尤其发达。
四、缝隙连接(1)又称通讯连接,斑状(2)在钙离子和其它因素作用下,管道可开放或闭合,可供细胞相互交换某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借以传递化学信息,调节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分子量小于1500kD的物质,包括离子、cAMP等信息分子、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均得以在相邻细胞间流通,使细胞在营养代谢、增殖分化和功能等方面成为统一体)(3)此种连接电阻低,在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之间,可经此处传递电冲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胚实验
考20道共20分
考试范围四次实验课要求看的切片
二.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共50分
考试范围上课内容(考题全部来源于组胚小书)
三.名词解释
考5个共10分
考试范围:
1.肌节:为肌原纤维上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结构,一个肌节由1/2明带+暗带+1/2明带组成。
肌节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动脉周围淋巴鞘:呈鞘状包绕脾中央动脉的弥散淋巴组织,由大量T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与交错突细胞等构成,相当于淋巴结的副皮质区。
3. 淋巴小结:是淋巴组织存在一种形式,主要由B细胞聚集而成的椭圆形结构。
再受抗原刺激后,小结增大,中央出现浅染色的生发中心,内有许多呈分裂相的B细胞,还有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Th细胞等。
有生发中心的称为次级淋巴小结,没有生发中心的称为初级淋巴小结。
从次级淋巴小结中产生出针对抗原的幼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
4.滤过屏障:是位于肾血球毛细血管腔与肾小囊之间的结构,又称滤过膜,由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组成。
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时,大量的水和小分子物质在较高的毛细血管压作用下,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正常时,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5.黄体: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颗粒和卵细胞膜喜爱那个腔内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
织和毛细血管也伸入颗粒层,这些成分逐渐演化成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显黄色,故称黄体。
黄体含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前者分泌孕激素,两者协同分泌雌激素。
6.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胃上皮表面粘液细胞分泌的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粘液,覆盖于上皮表面形成。
粘液层将上皮与胃液中的胃蛋白酶隔离,而高浓度碳酸氢根使局部pH为
7.既抑制了酶的活性,又可中和深入的盐酸,从而使胃黏膜免受损伤。
粘液产生减少或分泌过多盐酸,屏障受到破坏,都会导致胃组织的自我消化,形成胃溃疡。
7.趋化性:体内某些细胞(如巨噬细胞)有沿着某些化学物质浓度梯度进行定向移动,聚集到产生和释放这些化学物质的病变部位的特性。
这些化学物质,称为趋化因子。
这种趋化性也可见于结缔组织和血液的其他细胞,如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8.郎飞结: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呈节段状,相邻两个节段之间无髓鞘的缩窄部称郎飞结。
郎飞结处的轴突部分裸露于外。
9.尼氏体:是神经元胞质内的强嗜碱性小斑块或颗粒。
电镜下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
尼氏体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主要合成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和肽类的神经调质。
四.论述题
考四个共20分
考试范围
1.试述浆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浆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其光镜特点是细胞为圆形或椭圆形,胞核为圆形,常偏居细胞一侧,异染色质常呈粗块状,呈辐射状排列。
胞质丰富,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色区。
电镜显示,其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而浅染色区内则有高尔基复合体和中心体。
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抗体能与特异性的抗原结合,抑制或杀灭
细菌、中和毒素,并能促进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
2.试比较淋巴结和脾结构上的同异:
(1)结构相同点:1 都属于周围淋巴器官。
2 器官实质均以淋巴组织为主要成分3 都有被摸和小梁构成间质。
(2)结构不同点:1.淋巴结实质由皮质、髓质及淋巴窦组成,皮质位于周边,分为浅层皮脂和深层皮质,髓质位于中央;而脾实质则由白髓、红髓和边缘区组成,白髓区分为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散在于红髓内,两者之间为边缘区。
2 淋巴小结在淋巴结皮质的浅层;而脾小结(淋巴小结)散在,且伴有中央动脉。
3 弥散淋巴组织在淋巴结构成皮质深层和条索状的髓锁;而脾锁则位于红髓的脾窦之间,且淋巴组织内含大量血细胞。
4 淋巴结内有淋巴窦。
皮质淋巴窦有输入淋巴管通入,髓质淋巴窦则与输出淋巴管相通;而脾内为血窦。
淋巴窦和血窦各有特点。
5 淋巴结的被膜薄,小梁细,均由结缔组织构成;脾的被膜与小梁较发达,且含平滑肌
3.试比较中枢和周围有髓神经和无髓神经纤维的组成与结构
(1)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1 外包髓鞘,髓鞘呈节段性,每一节段髓鞘是由一施万细胞的胞膜包卷轴突而形成的多层膜结构2 髓鞘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髓磷鞘3 各节髓鞘的间断处称郎飞结,相邻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
(2)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1 其基本结构与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结构相同2 不同点是它的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突起末端的扁平薄膜包卷轴突形成
(3)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系统:①由轴突和包在它外面的施万细胞组成。
②一个施万细胞的包膜凹陷可包裹许多条轴突。
(4)中枢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其轴突外面没有任何鞘膜,轴突是裸露的。
4.试述肝血窦的结构和功能意义:
肝血窦位于肝板与肝板之间,互相吻合成网状管道,窦腔大而不规则,壁薄,由内皮细胞和肝巨噬细胞组成,并常附着较多的大颗粒淋巴细胞。
1)内皮细胞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窗孔,直径0.1μm~0.2μm,孔上无隔膜。
胞质内细胞器较少,但吞饮小泡较多。
内皮外无基膜,内皮之间常有直径0.1μm~0.5μm的间隙。
由于内皮细胞上的窗孔及较大细胞间隙的的存在,而且无基膜,因此肝血窦壁的通透性较大。
除血细胞外血浆各种成分包括蛋白质和乳糜微粒等大分子物质易通过管壁进入窦周隙。
2)肝巨噬细胞,又称Kupffer细胞,其形态不规则,表面有大量皱褶和微绒毛,以伪足附着在内皮细胞上。
胞质内有发达的溶酶体,并常见吞噬体和吞饮泡。
肝巨噬细胞由血液单核细胞分化而来,能清除进入肝的抗原异物、衰老的血细胞和肿瘤细胞。
3)大颗粒淋巴细胞是NK细胞,附着在内皮细胞或肝巨噬细胞上,胞质含较多溶酶体,在抵御病毒感染、防止肝内肿瘤方面有重要作用。
5.试述次级卵泡的形态结构:
书本P207-208(1)卵泡体积进一步增大(2)卵泡细胞层数增加,出现卵泡腔。
卵泡周围细胞排列紧密称颗粒层。
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周围的卵泡细胞被挤压到卵泡腔一侧,形成圆形隆起,称卵丘。
仅靠透明带的一层高柱状卵泡细胞称放射冠(3)初级卵母细胞进一步增大。
(4)卵泡膜发育成熟,分化成内外两层。
内层紧贴卵泡壁称内膜层,含较多血管或梭形或多边形膜细胞。
外层靠近周围的结缔组织,与其无明显的分界,称外膜层,含较多纤维,少量血管和平滑肌。
或者(邓俊辉整理如下)1)由初级卵泡继续发育形成。
其卵泡细胞增至6~12层,其中的小腔隙逐渐融合成一个大腔,称卵泡腔,腔内充满卵泡液。
卵泡液含有营养成分、雌激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与卵泡的发育有关。
2)随着卵泡液增多,卵泡腔扩大,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及部分卵泡细胞突人卵泡腔内形成卵丘;卵泡腔周围的数层卵泡细胞形成卵泡壁,称颗粒层,卵泡细胞改称颗粒细胞。
与卵泡生长相伴随,周围的基质细胞向卵
泡聚集,形成卵泡膜。
3)卵泡膜分化为两层。
内层毛细血管丰富,基质细胞分化为多边形或梭形的膜细胞,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特征;外层有环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纤维。
膜细胞合成雄激素,雄激素透过基膜,在颗粒细胞内转化为雌激素,故雌激素是由两种细胞联合产生的。
雌激素少量进入卵泡液,大部分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子宫等靶器官。
4)初级卵母细胞继续发育增大。
6.试比较泌尿小管各段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