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实验13-利用钻井资料编制断层构造图

合集下载

《地质实验》--实验八绘制并分析构造等值线图

《地质实验》--实验八绘制并分析构造等值线图
4
地质学基础
5
地质学基础
2.将计算结果标在地形图上的井位附近,如250/5, 将计算结果标在地形图上的井位附近, 将计算结果标在地形图上的井位附近 / , 400/8,其中分子表示标准层面标高,分母表示点 井) / ,其中分子表示标准层面标高,分母表示点(井 号。 3.分析基准层层面高程变化规律;找出层面上最 分析基准层层面高程变化规律; 分析基准层层面高程变化规律 高点或最低点部位,或者高程突变的位置( 高点或最低点部位,或者高程突变的位置(往往显示断 分析这些高程变化的趋势, 层),分析这些高程变化的趋势,初步确定构造性质和 轮廓,了解褶曲脊线或断层线的大概位置。如下图, 轮廓,了解褶曲脊线或断层线的大概位置。如下图, 号孔为中心, 以11号孔为中心,附近各点高程变化特点是:朝北西 号孔为中心 附近各点高程变化特点是: 和南东方向变低,也渐向北东方向降低, 和南东方向变低,也渐向北东方向降低,因此可估计 为一脊线大约沿11—9—7等点联线延伸、并向北东倾 等点联线延伸、 为一脊线大约沿 等点联线延伸 伏之背斜构造。 伏之背斜构造。
8
地质学基础9Βιβλιοθήκη 质学基础10地质学基础
5.求等高线点,用等分法,求出不同高度点,如 求等高线点,用等分法,求出不同高度点, 求等高线点 下图所示, 号孔层面标高为 号孔层面标高为65m,3号孔标高为 号孔标高为82m, 下图所示,2号孔层面标高为 , 号孔标高为 , 二者高差l7m。按等高线间距 二者高差 。按等高线间距10m,应在两孔之间线 , 段上求出70m和80m两高程点位置,将2号孔和 号孔 段上求出 和 两高程点位置, 号孔和3号孔 两高程点位置 号孔和 之间的连线分为17等分 等分, 号孔数5等分点就是 之间的连线分为 等分,从2号孔数 等分点就是 号孔数 等分点就是70m 高程点, 号孔数2等分点就是 高程点。 高程点,从3号孔数 等分点就是 号孔数 等分点就是80m高程点。 高程点 6.连等高线图, 6.连等高线图,将用等分法求出的各等高点用圆 连等高线图 滑的曲线联接起来即为等高线图。 滑的曲线联接起来即为等高线图。联线时最好从最高 点逐次向外扩展。 点逐次向外扩展。此外还应注意同一层面沿走向上的 起伏(甚至突变 以免歪曲构造形态。 甚至突变), 起伏 甚至突变 ,以免歪曲构造形态。 7.按构造等高线图图幅规格完成图件。 按构造等高线图图幅规格完成图件。 按构造等高线图图幅规格完成图件

井身结构图绘制

井身结构图绘制

02 井身结构图绘制前准备工 作
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井身结构设计资料
包括井身结构类型、各层 套管尺寸和下入深度等。
地质资料
收集地层岩性、厚度、倾 角等地质信息,以便在图 中准确表示。
工程数据
获取钻井、完井等工程数 据,如井深、井径、井斜 等。
确定绘图比例和尺寸范围
根据实际井深和图纸尺寸,选择合适 的绘图比例,确保图纸清晰易读。
01 确保绘图软件或工具设置正确的比例尺;
02
对比实际井身尺寸与图纸尺寸,调整图形比 例;
03
使用专业的绘图软件或插件,以确保比例准 确;
04
在绘制过程中定期检查比例,避免误差累积 。
关键元素缺失或错误纠正
核对井身结构图所需的关键元素 清单,如井口、井底、套管、油 管等;
对于缺失或错误的元素,及 时进行补充和更正;
优化措施
介绍针对井身结构图绘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优化措施, 如改进数据收集方式、优化图层设置等。
效率提升
分析优化措施实施后绘图效率的提升情况,包括缩短绘图时间、减 少修改次数等。
质量改善
评价优化措施实施后井身结构图的质量改善情况,如提高图面清晰 度、增强图件实用性等。
06 井身结构图绘制总结与展 望
05 井身结构图在实际应用中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油田勘探项目应用实例
项目背景
介绍该油田的地质特征、勘探目的及井身结构图在其中的应用重要 性。
绘图过程
详细描述井身结构图的绘制流程,包括数据收集、图层设置、符号 标注等关键步骤。
应用效果
分析井身结构图在油田勘探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如提高钻井效率、优 化开发方案等。
对照实际井身结构和相关规范, 检查图中元素是否齐全、正确;

利用井巷地质编录图解岩层产状

利用井巷地质编录图解岩层产状
LA’ B’ D’ 为所求 的真倾角 。
N A E
5 塑 . . 0

D E

饼 /
图 7 平巷

2 2 斜巷 ( 8 . 图 )
图 1 利用 两个层面求解岩层产状 0
4 利 用走 向 与真 倾角 图解 某 一剖面 线上 的视 倾角
行。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T 6 . D13 1
在井巷施工 中, 岩石层面很难完全暴 露 , 易直接 不 测得其 产状 。而且 由于金属 支架 、 电缆线等 自然 因素 的影 响 , 测量精度大大降低。 井巷编录中的地质界线 是用距 离控 制的 , 岩层 在 两帮和迎头 断面上 的视倾 角一般 控制较 好 , 以利 用 可 这些 资料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求解岩石产状 。
童撼晨 科技
21年 期 0 第2 0
利 用井巷 地 质 编 录 图解 岩层 产 状
李更川
( 内蒙古开滦宏丰公司红树梁煤矿 , 内蒙古鄂 尔多斯 0 7 0 ) 100
摘 要 为了避 免井下各种因素对测量地层产状带来的误差 , 该文着重介绍 了利用地质 素描记录 , 用作 图法求 解地 层产状 的方法。 采 简便 易 作法 求解 地层产状 文献标识码 C
2 0 第2 0年 期 1
LA O为所 求真倾 角 。 C
童 舛技 拭茬
9 5
图6 斜巷 、 向与掘进 方 向斜交 走
2 利用 一帮 和迎 头素 描 作 图 求解 岩 层 走 向和 真倾

图 9 利用 一个层面求解岩层产状
交于 E点 。在 C E水平 面上 作出下层 面走 向线 C D’ ’ ,
1 1 2 岩层走 向与掘 进方 向平行 ( 2 .. 图 ) 作 A . D, BjB 交左 帮于 0点 ; O 截 C=O , B 连接 A , C B D。则 B D的方向为走 向, A O为真倾角 。 C

断层构造PPT课件

断层构造PPT课件
晚,地质学家在19世纪就认识了正逆 断层,而走滑断层20世纪初才被发现。 1、走滑断层的基本特征 (1)主要特点 ①走滑断层包括一系列与主断层 带平行或近微小角度相交的次级断裂
组成,单条断裂沿伸一般不远,各级
断裂分叉交织,常呈发辫状。
②常伴有雁列褶皱及断层以
及断层隆起与断陷盆地。 ③断层两盘地层一岩相带成 递进式依次错开,时代愈 老错移越大。
◆大陆裂谷(contineatal rift)-东非裂谷 ◆陆间裂谷(intercontinenta rift)红海
◆大陆裂谷→陆间裂谷→大洋裂谷为一演化序列
◆我国华北平原新生代裂谷,白垩纪沂沐裂谷以 及攀西裂谷等。
graben in this alluvial fan.
(7)剥离(拆离)断层(detachment) 为一上陡下缓的大型铲状正断层(listric-normal fault)。主要产出于盖层与基底之间,上盘包括一套正断层组 合,发育区域隆起背景上,是岩石圈多层次拆离,盖层在基底 上滑脱的具体表现,具有垂向分带性即:表层次为正断层组合; 中层次为塑性变形为主的韧性剪切(8-15km);深层次,伸展 塑性流变。
斜交断层走向滑动的断层,即 1、2、 3两两组合命名
4、枢纽断层(hinge fault)
P1 J1yer
逆冲断层-新藏公路峡南桥
(一)逆冲推覆构造(Thrust Faulds)
●原地岩块(系统)(Autochthon) ●外来岩块(系统)(Allochthon) ●逆冲岩席(片)(Thrust Sheet) ●逆冲推覆构造或推覆构造 (Nappe)
§6 断层的观察与研究
一、断层的识别或确定
(一)地貌标志
1、断层崖; 2、断层三角面; 3、错断的山脊; 4、山岭和平原的突变;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思考题(15级资工)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思考题(15级资工)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提纲第一章1、名词解释:地质井、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开发井、调整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CT值、井斜角、井斜方位角、井号编排、钻时、钻时录井、岩心、岩心收获率、岩心编号、岩屑、岩屑录井、岩屑迟到时间、捞砂时间、钻达时间、套管程序、方入、进尺、补心高、补心海拔。

2、录井方法一般包括哪几种?3、影响钻时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根据钻时来判断岩性?4、现场上常用的荧光录井方法有哪几种?5、如何划分碎屑岩的含油级别?6、为什么要进行岩心归位?简述岩心归位的原则和步骤。

7、如何获取有代表性的岩屑?常用的测定迟到时间的方法有哪几种?8、在钻井中泥浆的功能是什么?泥浆性能包括有哪些?9、什么是泥浆的失水量和泥饼?钻井过程中对其作何要求?为什么?10、如何根据井号编排判断井别:渔浅1井、荆参2井、浩4 -3井、陵1井、沙36井。

11、泥浆显示分为哪几类?12、完井方法因地质条件不同可分为哪几类?13、如何根据泥浆性能的变化来判断油、气、水层和其它特殊岩层?14、通过岩心录井及岩心分析可获得哪些资料及信息?第二章1、概念:油气水的综合判断、束缚水、可动水、含油饱和度、相渗透率、增阻侵入、减阻侵入、地层测试、中途测试、跨隔测试、测试垫。

2、在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时,为什么对低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低?3、在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时,为什么对高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高?4、简述在碳酸盐岩双重孔隙结构中,基质孔隙系统和裂缝系统的主要区别。

5、说明钻柱测试压力卡片上不同压力段测试阀、旁通阀、封隔器所处的工作状态,标注压力卡片上各点所表示的压力。

6、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压力卡片才能供我们解释分析用?7、对几张典型的压力卡片进行初步分析。

8、简述低阻油层的成因。

9、简述水淹层的地质特征。

第三章1、名词解释:有效厚度、沉积旋回、细分沉积相、标准层、标准剖面、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单油层、测井相、地震相。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断面构造图的编制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断面构造图的编制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习题五 断面构造图的编制
一、断面构造图的概念 断面构造图又称断层面等高线图,它是以等高 线表示断层起伏形态的图件。
二、已知资料 1.钻遇同一条断层的32口井的井位分布图, 比例尺1:1000(附图); 2.钻遇同一条断层的32口井地质资料表(附表); 3.油层平均厚约150米,分1、2、3、4个砂层组, 厚度分别为40米、30米、50米、30米。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三、作图方法 1.根据各井的断点标高,用三角网等值内插法 绘断层面等值线,等值间距为50米。 2.判断已知各井所处的位置:若h断>h顶,则该 井钻遇断层下盘的油层顶面,若h断<h顶,则该 井钻遇断层上盘的油层顶面。(图4-1)
图4-1 断层剖面示意图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3.分别绘制上、下盘油层顶界面的构造等直线, 等值间距为10米。 4.绘油层顶界面的断层线:将上、下盘油层顶界 面的构造等直线与断层面等高线相交,相交点(相 同标高)即为断点,再将这些断点依次相连绘成油 层顶界面的断层线。 5.同理可绘制油层底界面的断层线。 四、作图要求 1.编制断层面等高线图,即断面构造图。 2.绘制油层顶(底)面的构造等高线。 3.绘制油层顶(底)面的断层线,编制油层顶 (底)面的构造图。 4.图件清绘,上墨。 5.图件中曲线圆滑,符合客观地质现象

各种地质勘探图件制做方法

各种地质勘探图件制做方法
基桩位置及编号
ZK11001 见矿钻孔位置及编号
CSAMT中心点
-200
Y=529.6
基 线
x=4132.4
Y=529.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招金集团大河金矿科研组
山东省招远市谢家沟金矿区第135线钻孔设计剖面图
拟编
图号
审核
顺序号
绘图 主编 总工程师
比例尺 1:1000 日 期 2002.7 资料来源 实 测
❖ 图纸的主要内容包括: 投影方位线、标高线、基线或剖面线、勘探线、
地形、勘探工程、断层、岩脉、矿体及不同矿石类 型、品级的边界线和不同储量级别块段的边界线等。
与矿体延长方向(走向)平行的投影面上表示矿体 及内部各级储量与矿石品级的分布和工程控制程度 的图件,适于陡倾矿体。
实习二、勘探矿体纵投影图的编制
实习二、勘探矿体纵投影图的编制
❖ 矿体投影图类 ❖ 一般用正投影方法,将矿体边界线及
其它有关内容,投影到某一理想平面上 而构成的一类综合图件,称为矿体投影 图。 ❖按投影面的空间位置,常采用矿体纵投 影图和水平投影图两种基本图件。
实习二、勘探矿体纵投影图的编制
❖ 采用何种投影方式编制图件,主要取决于矿 体产状的陡缓。当矿体总体倾角较陡,大于 45°时,一般常采用垂直投影面,作矿体纵 投影图;当矿体倾角较缓小于45°,尤其是 极缓倾斜、近于水平的矿体,则多作矿体水 平投影图。
7062 14625 11249 12522
8056 9277 11725 7981 12928 15671 23097
8680 4727 15453 7230 3824 5979 6602 10455 3702 7454 1265 12795 13188 7677 34655 2554 12441 12884 86852 19110 66902 24502 78603 28533 19359 7854 39610 23160 10295 38301 21603 3776

井筒地层编录说明

井筒地层编录说明

井筒地质编录说明
一、基岩界面以上新地层部分编一壁柱状剖面图。

二、见基岩后,自基岩界面以下,按下列步骤进行编录:
1、将园井内接正方形,视为方井编录四壁展开图(如图)
如上图在井口四周选定N45°E,N45°W,S45°W, S45°E四个固定点;
2、从四个固定点垂下四条皮尺,在每条皮尺上找出同一岩层的分层界面,读出分界面的深度,记录在记录本或表格上,对岩层进行岩性描述,绘制草图、采集标本;
3、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或断层产状;
4、按顺序逐层编录,直到井底。

每次编录的终点用油漆标记,作为下次编录的起点。

断层编录与岩层相似;
5、编录时必须依据测量资料,在丈量层面深度时,应从井口或者最近的一个测点开始量起;
6、井筒编录后,每旬绘制一次1:200的井筒实测地质素描图,在煤层出现时在描述栏的相对位置附加1:10的小柱状图,放大煤层结构,在下旬第一天报矿存档。

蜗牛强烈推荐:地质构造及各类断层的示意图

蜗牛强烈推荐:地质构造及各类断层的示意图

构造大类组成地壳的岩层所具有的一定特征或形态的组构称为“地质构造” ,其基本类型有四类: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1)水平构造: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出现在构造运动影响较轻微的地区或大范围内均匀抬升或下降的地区,岩层未发生明显变形。

(2)倾斜构造: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

(3)褶皱构造:褶皱是岩层弯曲形成的构造,其基本类型主要有两种:背斜和向斜。

背斜的特征是岩层向上弯曲,中心核部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向斜则相反,岩层向下弯曲,核部较新,两侧依次变老。

(4)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由于岩层受力发生脆性破裂而产生的构造。

根据相邻岩块沿破裂面的位移量,又可分为节理和断层。

(A) 节理:节是当岩层,岩体发生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没有发生显著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其成因多种多样,在剪切应力下形成的节理称剪节理,在张性应力下形成的节理称张节理。

(B) 断层:是岩体发生较明显位移的破裂带或破裂面。

断层是地壳中广泛存在的地质构造,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规模不一。

有的能深达 700 千米。

断层延伸最长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千米。

2、断层分类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见图5)。

图5 正断层(左)、逆断层(中)、平移断层(右)示意图①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主要是引张力和重力作用形成。

②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主要是由水平挤压力作用形成。

③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方向相对错动,断层面近于直立,主要是水平剪切作用形成的。

以上三大类断层在构造图上的标示见图6 所示。

图6 正断层(左)、逆断层(中)、平移断层(右)在构造图上的标示符3、断层在剖面上的形态单个断层在剖面上的形态多种多样,下图是主要几种(图7):(1)犁式断层:上陡下缓,上凹。

其下降盘地层厚度明显增大,上升盘地层明显变薄或缺失。

(2)座椅式断层:断面上、下陡,中间缓,在拐点部分的下降盘往往形成逆牵引构造,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

断层PPT演示课件

断层PPT演示课件
离。 3、铅直地层断距(Hg) 是指在与岩层走向垂直的剖面上,断层两盘同一岩层或矿层错开的铅直距离。 4、水平地层断距(Hf) 是指在与岩层走向垂直的剖面上,断层两盘同一岩层或矿层错开的水平距离。
9
5、走向断距(Hd) 是指断层两盘同一岩层或矿层沿断层走向线错开的水平距
离。 在与断层走向垂直的剖面上,倾向断距的铅直分量为落差
30
31
2、断裂构造岩
是指断层两盘岩石在断裂作用中被改造形成的具有特征结 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断裂构造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断层角砾岩:是由保持原岩特点的岩石组成,可分为角砾 岩和磨砾岩两种。
32
(2)碎粒岩和碎斑岩
33
(3)碎粉岩 颗粒均匀,粒径一般在0.1mm以下。也成为超碎
(Ha),水平分量为平错(Hb)。
10
断层分类
1、根据断层走向与所切岩层走向的方位关系,分为: (1)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的断层。 (2)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交的断层。
走向断层
倾向断层
11
(3)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的断层。
(4)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层理等原生地质界线基本一致的 断层。
纵 断 层
13
横断层
14
斜断层
3、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1)正断层
是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的断层。 (2)逆断层
断层的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根据断层倾角 大小可分为高角度逆断层和低角度逆断层。
正断层
逆断层
15
3、平移断层
是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规模巨大的平移断 层通常称为走向滑动断层,又可进一步命名为左行和右行平移断 层。

钻孔编录及制图

钻孔编录及制图

钻孔编录及制图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钻井岩心编录方法

钻井岩心编录方法

• • • • • • •
• 观察和收集古生物、古生物遗迹化石产出层位、化石种类及分布特征等。在观察岩 心时,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要作大比例尺素描图或照相、录像。
(6)测量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
• 测量层理、片理、片麻理、成分面、流线、条带、脉体等 的轴夹角。 • 岩心轴夹角是了解地层、矿层(体)、岩(矿)脉,地质 构造的倾角,编制地质剖面图、计算地层和矿层(体)厚 度的基础数据。 • 由于钻孔通常是弯曲的,即使岩层产状稳定不变,在钻孔 各部位岩心上所呈现出的岩层倾斜线与中心软的夹角α , 也因钻孔顶角的变化而不同;钻孔方位角有变化时, α 也不同。只有当钻孔无方位角变化、钻孔为垂直钻孔时, 层面的轴夹角α 才是岩层的倾角 • 通常用量角器法测量,步骤如下:
二、地质成果
1、区域地质:简述工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产特征
2、地层:依地层年代由新至老对剖面进行分层叙述。每一时代地层可详述 岩性特征、接触关系,特别是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关系及标志层特征和 分层的识别标志 3、岩浆岩:岩浆岩形态、产状、岩性(岩相)组合、穿插关系、接触蚀变 类型及矿化情况 4、构造:包括断裂及褶皱,分别描述其类型、性质、规模、形态、产状、 对地层或矿层破坏,以及控矿特征等。 5、矿产:含矿层、矿体及矿化线索应作详细叙述 6、新发现、新进展及新认识
(7)在钻孔地质编录过程中,需要计算的数据: a)岩芯采取率
• 岩芯采取率有两种,即分层采取率和回次采取率
• 分层采取率=分层岩心长/分层进尺×100%
• 回次“采取率”=本回次岩心长/本回次进尺×100%
b)换层孔深计算
• 某一回次内换层时,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本回次上层岩 心长/本回次采取率 • 两回次间换层时,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 • 空回次换层时,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二 分之一

《地下地质绘图》第7章 构造图制图(2)

《地下地质绘图》第7章 构造图制图(2)
31
为什么前提是45度?
32
该解释基于测井曲线 和地震剖面。
完成的构造图显示了 地层顶深、井中获得 的断层数据和地震测 线上不同炮点的断层 水下的深度。
这是一个乍一看极具 诱惑力的远景预测图。
33
左构造图是用 相同的构造和 断层数据制作 的。 不同的是,先 做断面图,然 后与构造图综 合来确定上升 盘和下降盘断 层迹线的正确 位置。
深度在构造制图时同等重要。
15
在有限的井的控制区,有 断层的井的恢复顶深提供 了现实的、精确的构造图 制图所需的构造信息。
16
17
18
利用所有的现有数据制作各类构造图的重要性怎 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使用的数据总是有限的, 所以,不论什么原因,忽视或不使用有价值的 数据都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的工作就是从现有数据中作出最合理的、最 精确的构造解释。
46
2
一、正断层
• 递进法及其四个综合制图步骤
3
断层A 等间距1000ft。 快速阅读有关 断层的几点信 息?
4
7000 ft制图地 层,等间距 200ft。 快速阅读构造 样式?判断断 层存在?
5
第一步:断面图叠加在构造图之下确定断层上升盘迹线
内插这些等值线有 两个目的: (1)阐明断层和构 造等值线在海拔7000 ft、-7200 ft、7400 ft、-7600 ft、7800 ft和-8000 ft交 线的确切位置; (2)说明用200 ft 断层等值线在全区 制图将导致不必要 的混乱。
断层间隙和断层重叠被定义为垂直断层迹线测量 的上升和下降盘断层迹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关于断层迹线和断层间隙或重叠,存在一些常见 的需要澄清的误解。我们讨论一些描绘断层迹 线和间隙的捷径,以及与捷径有关的陷阱。

钻井柱状图及井身结构图等

钻井柱状图及井身结构图等

1
0-6
6
泥 岩 粘 土 球 大 粿 粒 砂 套 管
2
6-23
17
3
23-30
7
泥 岩 砂 砾 料
4
30-70
40
小 粿 粒 砂
花 管 24 米
七、钻井柱状及井身结构图 第二分部 层 序 地层 深度 (m) 第一单元4号井 地质柱状图 (比例尺1: ) 地层厚度 (m) 岩 性 井管结构 井身结构图 类型 回填 滤料
2
12-38
26
3
38-48
10
泥 岩 砂 砾 料
4
48-70
22
细 砂
花 管 24 米
70
七、钻井柱状及井身结构图 第三分部 层 序 地层 深度 (m) 第二单元8号井 地质柱状图 (比例尺1: ) 地层厚度 (m) 岩 性 井管结构 井身结构图 类型 回填 滤料
1
0-10
10
泥 岩
2
10-24
花 管 24 米
70
七、钻井柱状及井身结构图 第三分部 层 序 地层 深度 (m) 第四单元15号井 地质柱状图 (比例尺1: ) 地层厚度 (m) 岩 性 井管结构 井身结构图 类型 回填 滤料
1
0-6
6
泥 岩
2
6-25
19
大 粿 粒 砂
套 管
粘 土 球
3
25-31
6
泥 岩
4
31-67
34
小 粿 粒 砂
9
泥 岩 砂 砾 料
4
50-70
20
小 粿 粒 砂
花 管 24 米
七、钻井柱状及井身结构图 第三分部 层 序 地层 深度 (m) 第三单元12号井 地质柱状图 (比例尺1: ) 地层厚度 (m) 岩 性 井管结构 井身结构图 类型 回填 滤料

实验五:断层面图的编绘

实验五:断层面图的编绘

实验五断层面图的编绘
一、目的
断层面图即断面等高线图,是以等高线方式表现断层面起伏形态的图件。

在断层彼此交叉的复杂地区,往往一口井会钻遇多条断层,具有多个断点,就需要绘制断层面图来组合断点;为了确定断层在构造图上的位置也需要绘制断层面图。

因此断层面图是研究地下构造的基础图件之一。

二、提供之资料
1、江一区井位图。

2、江一区断层数据表(江一区地层分层数据表)。

3
10-4井从实验一井斜水平投影及井斜数据表中求得;其它井均为直井。

三、要求
1、根据各井断点数据在江一区井位图上编绘断层面等值线图。

2、断层面等值线距为100米。

四、作图步骤
1、在井位图上点出11-
2、9-
3、10-2、10- 4井断点处地下井位。

2、在井位图上标注各井断层数据:
断点深度/断距
3、组合断层。

4、勾绘断层面等值线图。

五、准备工作
1、江一区井位图。

2、复习第四章有关断层的内容。

3、直尺、铅笔、量角器。

六、思考题
1、用斜井资料勾绘断层面等值线图时,为何要进行井位、井深校正?
2、断面等值线能否通过无断点井区?为什么?。

井身结构图绘制

井身结构图绘制
井底的高度。 9、地面基线、完钻井身底线的绘制。
劳保用品和佩带相关证件。 八、学员因事请假,一天之内向培训办请假;一天以上向组织人事科申请批准,在
培训办备案后,方能请假外出。 九、培训办负责建立健全学员成绩、纪律管理档案,并对其进行登记、通报。培训
班结业后,作业区视学员出勤、学习情况给予考核,与员工绩效工资挂钩。 十、学员成绩和违纪情况由培训办公室汇总后,交由组织人事科按《学员奖惩管理
望的地质构造上,为了探明地下情况,寻 找油、气田而钻的井。 4、评价井:在已探明的油、气区,为了扩 大、证实储量而钻的井。
一、井别分类
5、开发井:在油气田为了提高采收率而钻的油 气井。
6、资料井:为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得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所需要 的资料而钻的取心的井。
7、观察井: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专门用来观察 油田地下动态的井。
为了挽回油区储量损失改善断层遮挡地区注水开发效果等所钻的井二井身结构的组成及作用井身结构是指完钻井深和相应井段的钻头直径下入的套管层数直径和深度各层管外的水泥返高和人工井底等二井身结构的组成及作用1导管井身结构中靠近裸眼井壁的第一层套管
二楼大教室紧急逃生路线图
安全出口
紧急出口
大教室
注 意:
1、发现教室起火,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教室内人员进行有序疏散,从安全出口逃生,如安全出口被火封闭,立即 从紧急出口逃生。 3、初期火灾,作业区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切断气源和电源,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311.2x104.6 215.9x2630.0
大一 大三 射孔数据 人工井底
244.5x102.4
地面
177.8x2627.8
150m
油 层数据 2518.0-2550.8m

断裂系统图的绘制

断裂系统图的绘制

断裂系统图的绘制断裂系统图是指同一反射界面(相当于同一地质层位)上所有的断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绘制断裂系统图的传统做法是,将地震剖面上同一反射界面的所有断点全部投影到水平面上,然后将属于同一条断层的断点按其延伸方向连接起来。

这样就获得该界面上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这种方法仍是目前实际生产中的常规工作方法。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地震相干体数据处理方法提供了获得断裂系统图的全新方法,下面分别叙述这两种方法。

1、断点平面组合(1)断点平面组合应遵循下述原则【1】:①同一断层在相同方向的测线上所反映的断层性质相同(同是正断层或逆断层),落差及断面产状应基本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

不同方向的测线上,同一断层的断面产状可能有较大差别,但在时间剖面的解释中,可用垂直时间的闭合方法来检验。

也就是说,可以在时间剖面上把断层面当作一个层面来看,用交点闭合的方法进行断层面的闭合,以检验该断层面是否属于同一条断层。

这种方法要求测网要足够密。

②同一构造运动形成的断层所断开的地层层位基本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

③同一断层各断点上断距大小相近或逐渐变化。

④同一断块内地层倾向的变化有一定规律。

⑤区域性大断层一般平行于区域构造走向,断层两侧沉积将有明显的差异,而在不同剖面上表现特点应相似,并且在重磁力及电法资料上有所反映。

(2)断点平面组合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断层在平面连接时不允许穿过无断点显示的测线。

②当两条断层相交时,新断层切割老断层,当两条断层不是相交而是相接触时,一般是小断层的一端触到大断层上,如“Y”或“人”字形的断层。

③经组合后剩余的孤立断点应是断距较小,延伸较短,数量最少的,否则应重新考虑断点组合方案。

④在地层倾角大于20°时,应先进行空间矫正,然后在进行断点组合。

⑤组合后,平面图上的断层线应是有一定规律的、合理的,不应出现断层线突然扭曲或无规律穿插等现象。

上述断点平面组合的原则和注意问题,仅是一般性规律,应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死搬硬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00
1600
1500
1820 1789 1810
1800
1860
1850
1840 1830 1820
1820 1789 1810
1800
谢谢
2090
2080 2070 2060
2050
2040
2500 2090 2400
2080 2300
2070 2200
2060 2100
2050
2040
2000 1900
1800
1700
1600
1500
2500 2090 2400
2080 2300
2070 2200
2060 2100
2050
2040
背斜
50
40 30 20 10
地 构造阶
0
--2100
鞍部
30 20 10 0 -10 -20
闭合面积=最低闭合等值线与非闭合等值线之间插值闭合等
值线所围限的面积。闭合面积是指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
圈闭的封闭区的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通过溢出点的水
平面与储集层顶面及其它封闭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尖灭
六、断块构造图的分析
1、断层面产状 将构造等高线看作“地形等高线”,结合判断倾斜岩层产 状的方法以及“V”字型法则,判断断层面的产状。
六、断块构造图的分析
2、断层性质 如图14-1,在构造图中,正断层有一个开口带,逆断层有 一个重复带。如果断层面直立,图中只显示一条断层线,那么 根据构造图,只能确定断层的相对升、降盘。
带等)所交切构成的闭合区的面积。它是圈闭可能含油气的最
大面积。
10 0 -10 -20 向斜
构 造鼻
背斜
50
40 30 20 10
地 构造阶
0
--2100
鞍部
30 20 10 0 -10 -20
闭合面积
作业
2500
2400 2300
2200 2100
2000 1900
1800 1700
1600 1500
图14-1 带断层的构造图 a-正断层;b-逆断层
六、断块构造图的分析
3、求铅直地层断距 在断层构造图中,某点的铅直地层断距可以从图中直接读 出,即该点切线与上下盘断层线交点的高程差。
4、求闭合度和闭合面积 在带有断层的构造
图上求闭合度和闭合面 积时,要确定断层是封 闭的,还是开启性的。
10 0 -10 -20 向斜
构 造鼻
背斜
50
40 30 20 10
地 构造阶
0
--2100
鞍部
30 20 10 0 -10 -20
闭合面积
闭合度=闭合等高线条数×等高距;闭合度也叫闭合高差或 闭合差,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间的垂直距离或海拔高差。 它是描述各种储油、气构造闭合程度的重要指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0 -10 -20 向斜
构 造鼻
五、实习注意事项
1、断层上下盘之间不能连三角网,即三角网各以该盘断层 线为界。
2、在勾绘等高线时,正断层有一个开口带,两盘等高线都 终止在该盘的断层线上;逆断层有一个重复带,在平面图上, 上下盘等高线有重复部分,这时通常将掩蔽的下盘等高线用虚 线表示,以示区别。
3、作断层面等高线时连三角网的原则与实习九相同,最好 用横穿断层辅助线。
2000 1900
1800
1700
1600 1500
2090 2080
2070
2060
2050
2040
1860
1850 1840
1830 1820
1789 1800 1810 1820
2500 2400
2300
2200 2100
2000 1900 1800
1860
1850
1840 1830 18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