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289-2001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
汽车油泵标准
汽车油泵标准
一、结构要求
1.汽车油泵的结构应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维修。
2.油泵的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其可靠性。
3.油泵的结构应能保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稳定,且不会产生过大的振动和噪音。
二、性能要求
1.油泵应具有足够的输油能力,以满足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需求。
2.油泵的供油压力应稳定,且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保持恒定。
3.油泵的供油量应与发动机的耗油量相匹配,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4.油泵应具有较低的容积效率,以减少燃油的浪费。
三、耐久性要求
1.油泵应能在长期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且性能稳定。
2.油泵的主要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3.油泵的结构应能防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变形等缺陷。
四、安全性要求
1.油泵应配备安全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过热保护等,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2.油泵的零部件应采用防火、防爆等安全材料制作。
3.油泵的结构应能防止在异常情况下出现漏油、渗油等现象。
五、密封性要求
1.油泵的密封件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燃油泄漏和空气进入油路。
2.油泵的主要零部件之间应具有可靠的密封结构,以确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泄漏现象。
3.油泵的密封件应具有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以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六、效率要求
1.油泵应具有较高的输油效率,以减少燃油的损失和浪费。
2.油泵的内部流动应顺畅,以减少流动阻力。
3.油泵的转速应与发动机的转速相匹配,以实现高效的燃油输送。
油泵技术参数
油泵技术参数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油泵技术参数这档子事儿!油泵啊,就像是机器的心脏,给各种设备输送着动力的“血液”。
那它的技术参数可就太重要啦!先说说压力参数吧。
这就好比人的力气大小,压力大了能把“油液”输送到更远更高的地方,让设备活力满满。
要是压力不够呢,那可就像人没劲儿似的,设备也得“蔫儿”啦!你说压力参数重要不重要?流量参数呢,就像是水流的大小。
流量大,“油液”就跑得快,设备运作起来就风风火火;流量小了,就慢悠悠的,那可不行啊,耽误事儿呀!就好比你着急赶路,结果走得慢吞吞的,你不着急上火嘛!转速也是个关键参数哟!转速高,油泵就像个小马达,呼呼转,工作效率高;转速低了,就有点懒洋洋的啦。
这就跟人跑步似的,跑得快干活就快,跑得慢就慢悠悠的呗。
还有个很重要的,那就是油泵的效率!效率高的油泵,就像个节能小能手,不浪费能量,让“油液”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多好呀,省能源又省钱呢!要是效率低,那可就浪费啦,就像你费力做了很多事,结果效果不咋地,多冤呐!然后呢,还有油泵的噪音参数。
要是油泵工作起来“嗡嗡”响,那多烦人呀,就像耳边有只蚊子一直叫。
所以噪音小的油泵,那可真是让人舒服,安安静静地工作,多好呀!再说说油泵的密封性能。
要是密封不好,那“油液”不得漏得到处都是呀,这可不行!就像你家水管漏水似的,那不得赶紧修好嘛!还有啊,不同的设备对油泵技术参数的要求也不一样呢。
大型机械可能需要压力大、流量大的油泵;而一些精密仪器呢,可能就对油泵的稳定性、噪音等要求更高啦。
总之呢,油泵技术参数可不能小瞧。
选对了油泵,设备才能好好工作;选错了,那麻烦可就大啦!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这些参数,让油泵成为咱设备的得力小助手!这就是油泵技术参数的重要性,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发动机的运转离不开润滑油的支持。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油泵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存在噪音大、能耗高、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动机油泵成为了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新选择。
研究电动机油泵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其特点、设计原理、结构设计、优势和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方案,推动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升级和改进。
在未来,电动机油泵将成为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流,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2 问题提出在传统汽车发动机中,机油泵通常由发动机的曲轴驱动,将润滑油送入各个润滑点,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传统的机油泵设计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发动机的需求。
电动车发动机工作时,并没有像传统内燃机那样频繁转动,机油泵旋转频率较低且效率不高,这导致机油供给不足,容易造成摩擦增大、磨损加剧等问题。
在电动汽车发动机中,设计一种高效稳定的电动机油泵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提高电动机油泵的效率和稳定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发动机存在的机油泵供给不足的问题,本文将重点研究并设计新型的电动机油泵,以提高机油供给效率,减少摩擦损失,延长电动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1.3 研究意义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发动机的润滑油系统则是发动机正常运行的保障。
传统汽车发动机油泵一般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存在着能量损耗大、噪音大、效率低等问题。
研究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引入电动机的方式驱动油泵,可以有效减小能量损耗,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这对于提高发动机的整体燃油经济性、降低能源消耗具有积极的作用。
新型电动机油泵具有工作噪音低、振动小的特点,能够有效改善汽车的驾驶舒适性,提升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对电动机油泵的设计和应用研究,可以为汽车工程技术的进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汽车工业向智能化、环保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
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
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是指在汽车燃油供应系统中使用的燃油泵必须符合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它是保障汽车燃油供应系统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首先,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要求燃油泵必须具有良好的流量特性和压力特性。
燃油泵的流量特性应该符合汽车发动机的燃油需求,能够保证燃油供应的充足和稳定,同时还要具备压力特性,能够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保持恰当的燃油压力,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其次,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要求燃油泵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汽车燃油泵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等复杂的工况环境,因此要求燃油泵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不出现故障。
此外,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还要求燃油泵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燃油泵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高压燃油的冲击,因此要求燃油泵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确保不会出现泄漏问题,同时还要具备过载保护和自动停机等安全功能。
最后,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还要求燃油泵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
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燃油泵也需要具备
相应的节能环保性能,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是保障汽车燃油供应系统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它要求燃油泵具有良好的流量特性和压力特性、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良好的安全性能以及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符合这些技术标准的燃油泵才能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并为汽车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和配件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机油泵的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油泵一般采用机械式设计,但随着电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在新型发动机中使用电动油泵,以提高发动机性能和节能减排。
电动机油泵是指使用电动机驱动的油泵,通过转子或齿轮等结构产生真空或增压作用,将机油从油箱吸引到发动机各个部位,并确保机油能够按需供给发动机的各个部位,以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润滑需求。
设计一款高性能的电动发动机油泵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功率输出、工作效率、散热性能、噪音控制、抗腐蚀性能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对新型电动发动机油泵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功率输出电动发动机油泵的功率输出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和性能。
一般来说,高功率输出可以提高油泵的工作效率和润滑性能,但也会增加能耗和成本。
在设计电动发动机油泵时,需要根据发动机的需求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功率输出,以达到性能和能效的平衡。
二、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是电动发动机油泵设计中的关键指标之一。
优秀的油泵应该具有高效的润滑性能,保证发动机在高速、高负荷工况下也能获得充分的润滑。
油泵的工作效率还包括油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确保机油能够快速、稳定地输送到发动机各个部位,减少润滑滞后和空转现象,提高发动机的响应速度和动力输出。
三、散热性能电动发动机油泵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散热不良会导致油泵过热,影响其正常工作甚至损坏。
设计优良的电动发动机油泵需要考虑良好的散热设计,通过散热装置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确保油泵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噪音控制在汽车工业中,噪音控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传统的机械式油泵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而电动发动机油泵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降低噪音,提高驾乘舒适性。
一般来说,通过优化电动机的设计和采用减振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油泵工作时的噪音水平。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电动机油泵是新型汽车发动机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它起着将润滑油从油底壳送向整个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
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和减少能量损失,电动机油泵的设计变得越来
越重要。
电动机油泵的设计需要考虑其结构和性能。
一般来说,电动机油泵由电动机、泵体、
泵轴和泵叶轮等部分组成。
电动机提供动力,使泵轴旋转,从而驱动泵叶轮工作。
泵体是
泵的主要外壳,起到固定泵轴和泵叶轮的作用。
泵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高
速旋转时的离心力和液压力。
电动机油泵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工作特性。
一方面,电动机油泵在工作时应具有可靠
的泵送性能,能够提供足够的油量和压力,以满足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需求。
电动机油泵的
工作应稳定可靠,能够长时间连续工作而不出现故障和损坏。
电动机油泵的噪音和振动也
需要尽可能小,以减少对驾驶员的干扰和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
电动机油泵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效率和节能性。
由于电动机油泵需要消耗电能,因此
必须设计出高效率的电动机和泵叶轮,以降低能量损失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采用先进的控
制技术,如变频调速和压力反馈控制等,可以使电动机油泵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整,提高
其工作效率和节能性。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需要兼顾结构和性能、工作特性以及效率和节能性
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获得良好的设计和平衡,才能满足汽车发动机的需求,提供可靠的润滑支持,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电动机油
泵的设计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动机油泵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已成为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动机油泵主要作用是通过电动机将润滑油送入发动机各个部位,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
为了设计一款高效、稳定的电动机油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油泵选型首先考虑油泵的选型问题,主要包括泵体材质、泵体结构、泵的类型、泵的转速等。
泵体应该采用高强度、尽量轻量化的材料,例如铝合金、镁合金等。
泵体结构应该经过合理的计算和优化设计,使其具备良好的流体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泵的类型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要求进行选择,常见的泵类型有离心式、齿轮式和螺杆式等。
在选择泵的转速时,应该考虑到发动机的转速范围和功率需求,使油泵工作在最佳的转速范围内,提高其效率和稳定性。
二、电机选型电机是电动机油泵的核心部件,具有驱动油泵运转的功能。
为了选择合适的电机,需要考虑电机的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
电机功率应该符合发动机所需的油量和压力要求,同时要考虑到油泵的效率和功耗等因素。
电压和电流应该与车辆的电气系统匹配,同时安全可靠。
为了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寿命,还应该选择高品质的电机,如高转矩、低噪音、低振动等。
三、控制电路设计电动机油泵的控制电路是汽车电气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可以控制油泵的启停、控制油泵的工作状态等。
为了确保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首先,设计一个合适的油压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油压值,保证油泵的正常工作。
其次,设计一个完善的电路保护系统,能够防止过流、过压、过温等故障发生,保证油泵的安全可靠。
最后,在设计控制电路时应该考虑到整个汽车电气系统的匹配性和集成性,确保油泵的控制能够与其他电气设备协调运作。
综上所述,设计一款高效、稳定的电动机油泵需要综合考虑油泵选型、电机选型和控制电路设计等方面的要素,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和优化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其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QC中国汽车标准
QC/T 268-1999(2005):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269-1999(2005):汽车铸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270-1999(2005):汽车钢模锻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216-1996(2005):汽车用地毯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QC/T 217-1996(2005):汽车用压力报警器
QC/T 218-1996(2005):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
QC/T 219-1996(2005):汽车用脚踏式变光开关
QC/T 2-1992(2005):汽车产品图样格式
QC/T 220-1996(2005):汽车用易熔线
QC/T 221-1997:汽车轻合金车轮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QC/T 22-1992(2005):计量检测车
QC/T 222-1997(2005):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QC/T 223-1997(2005):自卸汽车性能试验方法
QC/T 224-1997(200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QC/T 29022-1991:微型货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
QC/T 29023-1991:微型货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QC/T 280-1999(2005):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 技术条件
QC/T 281-1999(2005):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
QC/T 28-1992:汽车用起动机安装尺寸
QC/T 282-1999(2005):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
QC/T 283-1999:汽车发动机镶耐磨圈活塞技术条件
《汽车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编制
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汽车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
文件号中汽学函【2018】XXX号,任务号为2018-XX。
本标准由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
2、编制背景与目标随着国家一系列排放标准的实施,发动机节能减排的要求日趋重要,国内主机厂对机油泵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由于国内外没有成熟完善的产品标准来支持指导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开发,导致国内可变排量机油泵技术不够成熟完善,性能、质量等相关技术指标较为薄弱。
通过标准制定,建立汽车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标准,服务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标:提供汽车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设计制造、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含行业各类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的技术、试验验证等要求,为企业提供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研发验证和测试所需的规范。
3、国内外标准现状(1)国内外对该技术研究情况说明;由于目前发动机机油泵发展日趋成熟,已由传动的定排量机油泵发展出可变排量机油泵,而且已在国外大批量使用,但国外制造商对具体技术状况多属于保密状态。
国内外均无可变排量机油泵的详细标准,而且国内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标准起草较早,因一直未维护,应用很少,且只适用于简单定量机油泵,整体成熟度和完整性不高。
(2)相关国内外标准情况;国内外发动机机油泵标准均较为简单,不适用于可变排量机油泵。
(3)对相关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采用程度的考虑;不采用。
国际上还没有此类标准,因此也就不存在采用情况。
(4)与国内相关标准间的关系;新制定。
目前机械行业标准JBT8413-2010和汽车行业标准QC289-2001只适用于定排量机油泵,并不适用于可变排量机油泵。
(5)在相关标准体系中的位置。
汽车发动机油泵是发动机润滑系统核心零部件,技术含量较高,国内外均无成熟完善的产品标准来支持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开发。
此标准属于全新起草的内容,能够从汽车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的技术要求、试验验证等方面提供支持。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传统的汽车发动机使用内燃机油泵,它的主要作用是向发动机提供润滑油,以降低发动机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而在电动汽车中,由于取消了传统的内燃机,采用了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因此需要重新设计一种与电动机匹配的电动机油泵。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油泵需要能够提供足够的润滑油,并且要具备高效、安全、可靠等特点,以保证电动汽车的正常运行。
电动汽车电动机油泵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匹配性:电动机油泵需要与电动机系统匹配,以保证在不同运行状态下能够提供足够的润滑油,且不会产生过多的能量消耗和损耗。
这需要考虑电动机的功率、转速、工作条件等因素,设计出适用于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油泵。
2. 润滑油供给:电动机油泵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电动机在运行时对润滑油的需求,以确保电动机能够获得充足的润滑,从而降低机械摩擦和磨损,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供给系统需要具备稳定、可靠的特点,以满足电动机的使用要求。
3. 高效节能: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油泵需要具备高效节能的特点,能够在提供足够润滑油的降低能耗和损耗,减少对车辆的动力影响,提高整车的能源利用率。
4. 安全可靠: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油泵需要具备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在各种条件下稳定运行,并且不会因为故障而影响电动机的工作。
这需要考虑到电动机油泵的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工艺等方面因素,以确保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电动汽车电动机油泵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电动汽车的使用要求。
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CAD、CAE等软件,对电动机油泵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从而在尽量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以上几点,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油泵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其与整车系统的匹配性、节能环保性、维护保养性等方面的因素。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越、安全可靠、与电动汽车系统匹配的电动机油泵,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汽车电动燃油泵标准
汽车电动燃油泵标准汽车电动燃油泵是汽车燃油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燃油供应和使用安全。
为了确保汽车电动燃油泵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下面将对汽车电动燃油泵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汽车电动燃油泵的标准主要包括性能标准、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
其中,性能标准是指汽车电动燃油泵在工作过程中应具备的性能指标,包括流量、压力、噪音等方面的要求。
安全标准是指汽车电动燃油泵在使用过程中应满足的安全性能要求,包括防爆性能、泄漏防护等方面的规定。
质量标准是指汽车电动燃油泵在生产过程中应符合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材料选用、加工工艺、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规定。
其次,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汽车电动燃油泵应具备以下基本特性,首先,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能够在长时间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保持正常工作;其次,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泄漏和污染;再次,具备较低的噪音和振动水平,不会对车辆驾驶和乘坐造成不适;最后,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不会对车辆和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此外,为了确保汽车电动燃油泵的质量和性能,国家对汽车电动燃油泵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都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并通过相关部门的认证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销售和使用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选用和使用汽车电动燃油泵,不得使用不合格产品,以保障汽车燃油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汽车电动燃油泵标准是保障汽车燃油系统安全和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生产、销售和使用汽车电动燃油泵,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因此,各相关企业和单位都应严格遵守标准规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汽车电动燃油泵的安全和可靠性,为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车用油泵标准
车用油泵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用油泵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车用油泵的设计、生产、试验和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如下:3.1 车用油泵:用于供油系统的关键部件,主要作用是保证燃油的供应和压力的稳定。
3.2 型号:用以识别油泵种类、规格和性能特征的符号组合。
3.3 尺寸:油泵的外形尺寸,包括长、宽、高等。
3.4 技术要求:对油泵的性能、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规定。
3.5 试验方法:用于检验车用油泵性能和质量的相关测试方法和步骤。
3.6 检验规则:对油泵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的相关规定。
3.7 标志:用于标注油泵型号、规格等的标签或标识。
3.8 包装:油泵的包装方式及材料,以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3.9 运输:油泵的运输方式及注意事项。
3.10 贮存:油泵的存放条件及期限。
型号与尺寸4.1 油泵型号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明显的标识。
4.2 油泵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便于安装和维护。
技术要求5.1 油泵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具备良好的燃油输送能力和压力稳定性。
5.2 油泵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对燃油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5.3 油泵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试验方法6.1 油泵性能试验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以检验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6.2 油泵材料试验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以检验其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6.3 油泵工艺试验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以检验其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喷油泵的要求
喷油泵的要求喷油泵是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喷油泵按照柴油机的运行工况和气缸工作顺序,以一定的规律适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燃油。
依据柴油机可燃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和燃烧过程的必须要,喷油泵应满足如下要求:1)供油次序与发火次序坚持一致。
2)各缸供油量均匀(不均匀度不大于3%~4%)。
3)各缸供油提前角相同(相差不大于0.5曲轴转角)。
4)供油延续时间相等。
5)油压的建立和供油的停止必须迅速,防止滴漏现象。
2分配式喷油泵分配式喷油泵的全称是机械控制轴向柱塞转子式分配泵,简称分配泵,又叫VE泵。
装用分配泵的柴油机各缸共用一套高压柱塞偶件,采纳柱塞往复运动供油,柱塞旋转运动配油。
因此,不必须要进行各缸供油量均匀性和供油间隔角的调整,便于修理。
分配式喷油泵没有专门的润滑装置,而以其中经过滤清的柴油自行润滑.并冷却有关零件.分配转子与分配套筒、油量控制阀体与阀孔,以及柱塞与分配转子是三对精密偶件,都经过配对研磨使用,不能混用。
分配式喷油泵的制造精度很高,并采纳优质钢材制造。
特别对柴油的质量与清洁度要求很严格,使用中常有因柴油质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分配泵咬死的状况发生。
因此,使用清洁而优质的柴油是保证分配式喷油泵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目前,分配式喷油泵的使用寿命,大多为200000~250000km ,各别好的可超过400000km,差的不到l00000km。
除了制造质量外,关键在于燃油系统必须清洁。
分配式喷油泵不管自然磨损或咬死,一般易损侧有分配转子、分配套筒、柱塞和计量器等几个精密偶件.使用中尤要注意这些偶件的磨损状况.对新件要防止其配合过紧,以免发生咬牢。
3柱塞喷油泵原理柱塞做往复运动时,柱塞套中腔体体积周期性变化。
当腔体增大时,内部压力小于外界,单向阀1关闭,单向阀2开启,燃油由其进入腔体;当腔体变小时,内部压力大于外界,单向阀关闭,单向阀1开启,燃油由其排出腔体。
燃油吸人、排出的过程不断重复就完成了燃油的输送。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综合性能评价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综合性能评价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动机机油泵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关键部件,其工作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对发动机机油泵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工作原理、结构设计、材料选型、制造工艺以及实际使用中的性能等多个方面对发动机机油泵进行综合性能评价。
一、工作原理发动机机油泵是通过发动机正时齿轮或链条传动的,通过泵的旋转将机油从油底壳抽吸到泵内,再通过泵体的出油孔将机油送到发动机各润滑点。
发动机机油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泵的吸油、压油和出油等三个过程。
在吸油过程中,泵的吸油能力要足够强,能够稳定地从油底壳中吸取机油;在压油过程中,泵的压油能力也要足够强,能够将机油按需求送到各个润滑点;在出油过程中,泵的出油能力要足够稳定,能够确保发动机各润滑点得到足够的机油。
发动机机油泵的工作原理是评价其综合性能的重要依据。
二、结构设计发动机机油泵的结构设计也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发动机机油泵的结构包括泵体、泵轴、泵盖、泵齿轮、密封件等部件。
泵体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泵的旋转和压力,并且要具有足够的吸油和压油空间。
泵轴要求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能够承受泵的旋转,并且要具有足够的导向性。
泵盖要求有足够的密封性和刚度,能够固定和密封其他泵件。
泵齿轮要求有足够的耐磨性和传动性,能够稳定地传动机油。
密封件要求有足够的密封性和耐用性,能够防止机油泄漏。
发动机机油泵的结构设计也要考虑到不同车型和发动机的适配性,能够满足各种使用环境和工况的需求。
结构设计是评价发动机机油泵综合性能的重要方面之一。
三、材料选型发动机机油泵的材料选型也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发动机机油泵的材料主要包括铸铁、铸钢、铝合金、黄铜等材料。
铸铁具有较好的刚度和抗磨性,但密度较大,重量较重;铸钢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但加工难度较大;铝合金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良好的导热性,但强度和硬度相对较低;黄铜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耐腐蚀性,但成本较高。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综合性能评价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综合性能评价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向发动机各个部位供应润滑油,并维持发动机正常运转。
机油泵的综合性能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用户更加全面地了解机油泵的性能,并选择适合自己车型的机油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
一、泵体结构机油泵的泵体结构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泵体结构应该具备以下特点:结构简单、重量轻、材质硬度高、抗腐蚀性强、易于制造和安装等。
泵体结构应该保证其密封性能,使机油泵能够正常运转,不发生泄漏现象。
二、泵轮设计机油泵的泵轮设计是影响其补油速度和流量的重要因素。
泵轮应该具备以下特点:结构合理、重量轻、材质硬度高、抗腐蚀性强、耐磨损等。
泵轮的材质对其耐磨性有很大影响,高强度材料能够增加泵轮的使用寿命。
四、轴承设计五、密封设计机油泵的密封设计是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泄漏问题的重要因素。
密封部分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耐高温、耐油、抗磨损等。
密封部件高度要求尺寸精确、形状规整,确保与泵体的密封性良好,不会发生泄漏问题。
六、电机驱动机油泵通常由电机驱动,电机的性能与泵的补油速度和流量有直接关系。
电机应该具备以下特点:驱动能力强、效率高、无噪音、工作稳定、易于维护等。
电机的功率需根据发动机的需要而选择,功率不足会导致机油泵供油不足,功率过大会导致能耗增加。
综上所述,机油泵的综合性能评价需要考虑泵体结构、泵轮设计、泵叶设计、轴承设计、密封设计和电机驱动等多个方面。
用户选购机油泵时,应根据自身车型、发动机结构和性能等综合因素进行选择,以保证机油泵的性能达到最优。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综合性能评价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综合性能评价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是发动机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本文将对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并从性能指标、工作原理和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性能指标1. 流量:机油泵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泵送机油的能力,通常用升/分钟或立方米/小时来衡量。
流量越大,表示泵送机油的能力越强,可以更好地保证发动机部件的润滑。
较高的流量是机油泵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2. 压力:机油泵的压力是指泵送机油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压力。
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需要更高的机油压力来确保发动机各部件的润滑状态。
机油泵的压力性能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3. 效率:机油泵的效率反映了泵送机油时的能量损耗情况。
较高的效率可以降低能量损耗,减少发动机的功率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噪音:机油泵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较小的噪音是机油泵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体现其良好工艺与质量的重要标志。
二、工作原理机油泵通常采用齿轮泵或离心泵的结构,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泵的转子或叶轮旋转,从而产生吸入和排出机油的动力。
机油泵通过这种方式将机油从油底壳吸入,然后通过油管送达发动机各部位,以实现对发动机部件的润滑。
机油泵在发动机工作时需要始终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发动机各部件的充分润滑。
机油泵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需要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够正常工作。
三、材料选择机油泵的制造材料也直接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通常情况下,机油泵的主要零部件需要使用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以确保在高速运转和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
对于机油槽、泵体等部件也需要保证其耐腐蚀、耐磨损的特性,以提高机油泵的使用寿命。
四、综合评价综合以上各方面的性能指标、工作原理和材料选择,可以对汽车发动机机油泵进行综合性能评价。
一般来说,好的机油泵应具有较大的流量和压力,能够在各种工况下保持稳定的润滑状态;机油泵应具有较高的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机油泵还应具有较小的噪音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qc 289-2001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doc
QC/T 289-2001(2001-12-30发布,2002-05-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对QC/T 289-1999的修订,主要修订处:1)取消了QC/T 289-1999中的重要性分等。
2)增加了对机油泵行业常用术语的定义。
3)增加了技术条件要求。
4)对原常用标准进行了更新。
5)增加了试验方法要求。
6)统一了机油泵的检验规则。
7)增加了机油泵的包装,标识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T 289-1999《汽车用机油泵总成质量分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泵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海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289-2001代替 QC/T 289-1999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用的机油泵(简称机油泵)。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 3821-1983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JB/T 8886-1999 内燃机机油泵试验方法JB/T 9774-1999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3 定义3.1 流量Q(L/min):单位时间内,从泵的出口处输出的液体量。
3.2 压力P(kPa):泵出口处的压力。
3.3 容积效率ηv (%):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ηv=Q/Qt。
3.4 限压阀开启压力Pk(kPa):限压阀溢油口开始喷油时之压力值。
3.5 吸油高度h(mm):油箱液面至主动齿轮(或内转子)中心的高度差。
3.6 工作特性3.6.1 转速特性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压力时,表示供油量与转速的函数关系。
QC T 288.1-2001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
C/T 288.1-2001(2001-12-30发布,2002-05-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QC/T 288-1999《汽车用冷却水泵总成质量分等》的修订版。
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对于密封性要求,仅规定了气密封试验;——增加了水泵总成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增加了水泵主要零件如轴连轴承、叶轮、水封、皮带轮等的技术要求;——增加了水泵总成的可靠性试验,同时取消了耐久性试验项目;——取消了质量分等用的水泵总成性能表格。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QC/T 288-1999《汽车用冷却水泵总成质量分等》作废。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泵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胜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288.1-2001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代替 QC/T 288-199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以下简称水泵)。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极限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于连续批的检查)JB/T 5086.1-1999 内燃机水封技术条件JB/T 5086.2-1999 内燃机水封试验方法JB/T 8563-1997 滚动轴承水泵轴连轴承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288.2-2001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3 技术要求水泵总成及其零部件应按规定批准的有效同样文件来制造并检验合格。
3.1水泵总成。
3.1.1 水泵总成图或有关技术文件中应规定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油泵标准汇总
ASTM F 1718-2001
旋转式正排量蒸馏燃油泵标准规范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Rotary Positive Displacement Distillate
Fuel Pumps)
ASTM D 3245-1996
工业燃料油泵抽送能力的标准试验方法
(Standard TestMethod for Pumpability of Industrial Fuel Oils)
jbt881111998电动加油泵4mpajbt881121998手动加油泵25mpajbt23061999单线干油泵及装置型式参数与尺jbt23011999润滑设备斜齿轮油泵与装置jbt80951999离心油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81211999柴油机喷油泵试验台用高压油管组jbt88861999内燃机机油泵试验方法jbt79071999粉末冶金机油泵齿轮技术条件jbt97301999柴油机喷油嘴偶件喷油泵柱塞偶件喷油泵出油阀偶件金相检验jbt973111999柴油机喷油泵凸轮轴技术条件jbt973121999柴油机喷油泵凸轮轴轴端尺寸jbt80991999油田用转子式稠油泵jbt90871999油田用往复式油泵注水泵jbt97701999技术条件内燃机机油泵齿轮jbt97291999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喷油嘴偶件径部密封值样品jbt97281999分配式喷油泵总成安装及连接jbt97331999标准喷油泵技术条件jbt101121999变压器油泵jbt97341999技术条件喷油泵试验台喷油泵试验台用标准喷油器总成技术条件jbt79081999内燃机粉末冶金机油泵转子技术条件jbt5332419912005复审额定电压366kv及以下电动潜油泵电缆第四部分电动潜油泵圆形电力电缆jbt510511999内燃机机油泵产品可靠性考核jbt51751991柴油机喷油泵喷油器总成主要零件金相检验jbt5332119912005复审额定电压366kv及以下电动潜油泵电缆第一部分一般规定jbt533381999粉末冶金机油泵齿轮产品质量jbt532511999产品质量油田用转子式稠油泵jbt5332219912005复审及以下电动潜额定电压366kv电动潜油泵第二部分油泵电缆引接电缆jbt511161999产品质量分等内燃机机油泵jbt533061999管道式离心油泵产品质量分等jbt561601999变压器油泵产品质量分等jbt500632000柴油机喷油泵供油角度自动提前器总成可靠性评定方法试验方法故障分类及判定规则jbt511712000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产品jbt511772000柴油机用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品质量分等器弹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准是对QC/T 289-1999的修订,主要修订处:
1)取消了 QC/T 289-1999中的重要性分等。
2)增加了对机油泵行业常用术语的定义。
3)增加了技术条件要求。
4 )对原常用标准进行了更新。
5)增加了试验方法要求。
6)统一了机油泵的检验规则。
7)增加了机油泵的包装,标识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QC/T 289-1999《汽车用机油泵总成质量分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泵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海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289-2001
代替QC/T 289-199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用的机油泵(简称机油泵)。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3821-1983 JB/T 8886-1999 JB/T 9774-1999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内燃机机油泵试验方法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
3定义
3.1流量Q(L/min ):单位时间内,从泵的出口处输出的液体量
3.2 压力P( kPa):泵出口处的压力
3.3
容积效率n v (%):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n v =Q /Q t 。
3.4 限压阀开启压力P k (kPa):限压阀溢油口开始喷油时之压力值。
3.5 吸油高度h(mm :油箱液面至主动齿轮(或内转子) 中心的高度差。
3.6 工作特性
3.6.1
转速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压力时,表示供油量与转速的函数关系。
4.5 的规定;安装在发动机内部的机油泵,还应测定其外表面的清洁度,清洁度限值由主机厂与配 件厂协商确定 4.6 在发动机额定转速时的容积效率,齿轮泵应不小于 76%,转子泵应不小于 85%。
4.7 总成可靠性试验后性能复试流量值应不低于可靠性试验前性能试验流量值的 90%,且
总成各零件不得有过度磨损或擦伤。
5 仪器仪表精度要求 5.1 温度计(表):误差不大于±°c 。
5.2 压力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 1 级 5.3 转速表:误差不大于± 0.5%。
5.4 流量:流量误差不大于 0.5%。
5.5
计时秒表:误差不大于
1/100 s
4.8 o
o
3.6.2 压力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转速时,表示供油量与压力的函数关系。
4 技术要求 4.1 要求。
机油泵总成各零件的制造及装配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的
4.2 机油泵总成图或有关技术文件中应规定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4.3 象。
总成装配完毕后,用手或专用工具使机油泵的齿轮转动,应转动平滑,不得有卡滞现 4.4
机油泵总成应表面光整,无锈蚀,毛刺,磕碰伤。
安装在发动机外部的机油泵,解体测定其内表面的清洁度,清洁度限值按
JB /T 9774
试验合格后的总成应有良好的防尘保洁措施。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试验用油自选,粘度应达到(16.5 ±0.8)x 10-6 m2/s
6.2总成性能试验
6.2.1机油泵总成台架性能试验时,其吸油高度应与机油泵总成装在主机上的吸油高度基
本一致。
最低不小于 150 mm
6.2.2机油泵性能试验应在专用的试验台上进行,试验项目应包括转速特性(图 1),压力特性(图2),带有限压阀的还应有限压阀工作特性(图 3),具体指标应符合图纸的要求。
6.2.3总成台架性能试验方法按JB/T 8886标准的有关规定。
6.2.4计算出在规定的试验油粘度,规定转速(包括发动机额定转速及最低稳定工况转速)规定泵出压力时的容积效率。
6.3总成可靠性试验
6.3.1总成可靠性试验应在专用的模拟主机全速全负荷条件下的试验台上进行,试验时间
图2压力特性
图3压力待性{带限压阀)
与配套主机的可靠性试验时间相同、也可随配套主机的可靠性试验同时进行,但不少于 500 h
6.3.2试验样泵主动轴的轴向位置必须与安装在主机上的方向一致。
6.3.3可靠性试验前应按 JB/T 8886 中要求进行性能测试。
6.3.4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允许补充油料,但不得更换机油泵。
6.3.5可靠性试验过程中,不允许调整及修理试验样品,试验过程中若由于机油泵本身故障而使试验中断)应终止试验,按不合格计。
7检验规则
7.1机油泵应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7.2制造厂应定期对机油泵进行抽检,抽检项目按 7.3 的规定,抽检项目中若发现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若复验该项仍存在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3检验项目
7.3.1关键项
a)机油泵性能指标;
b)机油泵可靠性。
7.3.2重要项
a)机油泵上安装孔位置尺寸;
b)机油泵与发动机配合的孔、轴等的尺寸;
c)机油泵转动的灵活性;
d)与发动机配合的相关的重要间隙,如齿轮的齿侧间隙、轴向间隙等。
7.3.3一般项
a)图纸规定的其它尺寸;
b)技术标准规定的其它要求;
c)铸件的铸造质量;
d)外观质量。
7.4 抽检周期由制造厂检验部门自行确定。
7.5用户油检机油泵质量时,按 GB/T 2828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U进行。
7.6关键项目有一项不符合项则机油泵总成即为不合格: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有不符合项,则视情况允许办理偏离许可。
8标志、包莱、运输、贮存
8.1每台机油泵都应标明产品型号和生产厂家的厂标或商标,标志的方式及位置应在产品文件中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8.2商品机油泵,每台都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上应标明:
a)生产厂家的厂名、地址、电话;
b)产品名称及其供货号;
c)检验日期;
d)检查员姓名或代号。
产品使用说明书上应注明其额定转速、流量、压力等标识内容。
8.3定点配套产品的包装、标识等按供需双方协议执行。
8.4要保证机油泵在运输过程中不致碰伤。
8.5机油泵储存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机油泵应做防锈处理,保证在正常情况下 12个月内不致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