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教案内容:一、第一单元:我们在一起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 教学内容:讨论合作的意义,进行合作游戏,分享合作经验。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游戏活动,分享经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理解了合作的意义,是否能在游戏中主动合作,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合作经验。
二、第二单元:家庭中的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学会在家庭中与人相处。
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成员,讨论在家庭中的相处之道。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分享经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是否能在家庭中与人和谐相处,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家庭经验。
三、第三单元: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学会在学校中与人相处。
2. 教学内容:介绍学校的环境,讨论在学校中的相处之道。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分享经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学校的环境,是否能在学校中与人和谐相处,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学校经验。
四、第四单元:我们的社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环境,学会在社区中与人相处。
2. 教学内容:介绍社区的环境,讨论在社区中的相处之道。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分享经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社区的环境,是否能在社区中与人和谐相处,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社区经验。
五、第五单元:我们的国家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学会为国家做贡献。
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的基本情况,讨论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实践活动。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是否能够为国家做贡献,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国家经验。
六、第六单元:遵守规则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例及反思集合6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例及反思集合6篇第一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
2.人人争做“文明礼仪小学生”。
二、教学形式小品表演、小组讨论、写一写、画一画。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提高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
中国大学排名2.难点:督促学生将文明礼貌知识融入日常的行为实践中,养成文明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铅笔、画纸、小品表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文明素质要求更高了。
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文明人。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怎样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礼仪小学生”。
(二)学习与训练1.小品表演——《冲冲迟到》中国大学排名提示:认真看看小品中的小学生做了些什么?小品简介:时间:课堂上。
人物:冲冲、老师和同学们。
内容:“叮铃铃”,“叮铃铃”,随着两声清脆的上课铃声,同学们都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老师站在讲台前,大家都准备上课了。
“砰”,教室门被踢开了,冲冲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在自己的座位上重重地坐下,嘴里喘着粗气,一阵忙碌将自己的学习用品放好,老师和同学们都看着他。
中国大学排名2.讨论交流:(以小组形式)(1)回忆一下,小品中冲冲是怎么做的?(2)为什么老师和同学们都看着他?3.小结:冲冲上课迟到了,这样毫无顾忌地冲进教室是很不礼貌的。
可惜冲冲没意识到,依然还弄出很多的声响,破坏了整个教室的安静气氛,这样做影响了大家的学习是很不礼貌的。
4.小品——《文文与强强》提示:仔细看看小品中两个小学生的一言一行。
小品简介:时间:下午放学后。
人物:文文、强强、刚刚和刚刚的爸爸。
内容:刚刚生病没来学校。
下午放学后,他的两个好朋友文文和强强一起去他家探望。
开门的是刚刚的爸爸,“叔叔好”,文文很有礼貌地向刚刚爸爸打了一声招呼,然后进了门。
可性急的强强已经走到了刚刚的.床前……刚刚爸爸拿出水果招待他们,“苹果我喜欢吃”,转眼间,刚刚咬了一口苹果。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单元《我们爱你,中国》第一课时《我们爱中国》。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
2.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培养学生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
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中国的美丽风景、丰富物产等,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国情意识。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学课本第57页,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如地理位置、人口、面积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以及自己对中国的发展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
4. 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出示案例,如中国近年来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取得的成就,让学生分析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6. 课后作业(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们爱中国1. 中国的基本国情地理位置人口面积2. 中国的发展科技成就经济成就文化成就3. 祖国的发展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2. 作业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全册)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全册)
经过一年级下册的教学,我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
教学内容安排
本册的教学内容涉及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遵守秩序、
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等等。
与此同时,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法律法
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尊重法律。
总体而言,教材内容与一
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相匹配,更好地达到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
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目的。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如课堂讲授、小组活动、情景模拟等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道德与法
治知识的魅力。
同时,我们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思考、交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
精神。
教学效果
经过一年级下学期的教学,不仅孩子们的道德水平得到了提升,而且他们的法律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通过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和
小组活动,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同时也让
我认识到,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
能力。
综上所述,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是一套非常实用的
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更好地利用这套教材,创新
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及每课教学反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我们爱整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在同学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同学了,很多事情已不要爸爸妈妈帮忙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很多同学都很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情了。
那你会整理自己的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他们的整洁清洁吗?二、学习新课:1、镜子里的我师:你的领子平整吗?师:相互看一看,我们整洁吗?2、这样做好不好①当你看到地面上有纸屑的时候,你会怎么样呢?②你是否经常打扫班级的卫生,你又是如何打扫的呢?通过以上,了解学生的整洁情况。
师:你见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呢?3、保持整洁有办法生:我自己会系红领巾,发现歪了就赶快扶正。
生:用完毛巾后洗一洗,再挂起来。
生:洗脸时记得洗眼角和脖子。
师:你还知道哪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4、这样是爱整洁吗师:跪在地上玩泥土。
师:用泥巴捏东西。
师:辛辛苦苦打扫教室,但是全身都弄脏了。
我们要学会保持整洁环境使同学们知道,良好的环境,不单需要我们经常的打扫,同时更需要我们精心的维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良好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才能够在开心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三、巩固新知:1、组织学生自己在学了这节课后,打算今后对自己在整洁方面要怎样做,谈谈自己的打算和感想,讲给同学们听。
2、两人一组,相互谈谈你的打算。
3、老师总结学生的发言,给学生一个合理的安排自己整洁的良好序列。
四、皮皮的故事有一只小猪叫皮皮,头不梳来脸不洗。
爸妈叫它来洗洗,它摇头不愿意。
皮皮到小羊家去做客,小鸡小鸭都直躲。
小羊只好告诉它,太脏的人一边坐。
皮皮这才红了脸,刷牙洗澡去更衣。
整洁的皮皮很帅气,大家夸赞讨人喜。
山羊爷爷告诉它,经常保持勤梳洗。
皮皮听了点点头,要做整洁的好皮皮。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课程目录1 我们爱整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我们爱整洁》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我的好习惯》,由第1课《我们爱整洁》、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3课《我不拖拉》、第4课《不做“小马虎”》组成。
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彼此之间是并列关系。
教学目标:体会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
努力做到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3.能正确掌握清理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天性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弱,又多是独生子女,很难保持仪表的整洁。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整洁,不懂得个人卫生该怎么做,更不理解整洁不只是个人卫生习惯,还是对待生活的态度问题。
整洁是文明生活方式的外在表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要认识到这一点不容易。
只有当学生懂得了整洁会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学生才会主动地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注意自己的卫生。
这一阶段,爱整洁、讲卫生的生活还不是他们自发和主动的追求。
多数学生爱整洁的良好行为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的,有的家长甚至直接代劳。
整洁反映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
由于学生对整洁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自觉性还不强。
老师需要通过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保持整洁,并督促学生在生活中坚持做下去,从而形成重视仪态、仪表的卫生习惯,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人格上更加自尊自爱。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小镜子2、教师准备:(1)PPT课件(2)课前和家长保持信息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培养孩子讲卫生、珍惜粮食、做事不拖拉等生活习惯。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
了解自己的成长进步,获得成就感;懂得有烦恼是正常,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烦恼;努力向优秀进发。
3.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二、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1、课堂评价不到位。对学生的回答有时没能给予肯定,在课堂上有时兼顾不到发动学生作点评。
2、超出了预设的时间,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处理不太好。在重上这节课之前,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自身的知识储备要丰富,在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上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只停留在教师的简单的口头评价这个层面,可以提前设计好学生自我评价表、小组评价表、教师评价表或评价的具体内容和细则;同时还要多和同科老师交流,更充分地备课。使授课内容更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改进的。
2、《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我们有精神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精神,人为什么要有精神。
2、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精神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精神。
教具学具
视频、PPT、图片、音乐等若干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国旗班升旗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他们的仪态。并请同学站起来模仿。
活动(四)----小小讨论会
1、讨论交流。播放课件,出示“医生在抢救病人”“发生火灾,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农民在农田里劳作”的图片,设想他们如果拖拉会有什么后果?
2、拓展延伸:联想一下除图片以外的各行各业如果拖拉会有什么后果?
3、学生自由组合,任选其中一种职业或角色,用上道具,说一句“时间就是……”
课堂上我尝试着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适当点拨,适当引导,同时介绍一些生活小技能、小窍门,我发现学生已沉浸在生活世界中。在演示生活的情景中学生绽放出美丽的火花——明白了有精神的孩子人人夸,有精神的孩子更自信,有精神的孩子是健康的表现。自己应该每时每刻把最美最精神的样子展现给大家!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全册)12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培养孩子讲卫生、珍惜粮食、做事不拖拉等生活习惯。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
了解自己的成长进步,获得成就感;懂得有烦恼是正常,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烦恼;努力向优秀进发。
3.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二、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目录1、我们爱整洁2、我们有精神3、我不拖拉4、不做“小马虎”5、风儿轻轻吹6、花儿草儿真美丽7、可爱的动物8、大自然,谢谢您9、我和我的家10、家人的爱11、让我自己来整理12、干点家务活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14请帮我一下吧15分享真快乐16大家一起来1【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反思1、我们爱整洁教学反思我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惯,从而有效地提高性活质星。
通过让学生亲自实践,参与活动等环节,把孩子的研究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纠正自己的行为,直接参与研究。
在设计的无拘无束的氛围当中,让孩子意识到当他不整洁的时候,就会想办法让自己整洁了,达到让学生从玩中学,从做中学。
让学生尽情的去表演、去展现。
不足之处: 1、课堂评价不到位。
对学生的回答偶然没能给予肯定,在课堂上偶然分身不到发动学生作点评。
2、超越了预设的时间,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处理不太好。
在重上这节课之前,要不断加强进修,提高自身修养。
自身的知识储备要丰富,在对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的评价上形式要多样化,不克不及只停留在教师的简单的口头评价这个层面,可以提前设计好学生自我评价表、小组评价表、教师评价表或评价的具体内容和细则;同时还要多和XXX老师交流,更充裕地备课。
使授课内容更利于学生进修能力的提高;通过进修和总结,提高本人的教学水平。
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留意改进的。
今天,我讲授了《我们有精神》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理解了有精神的重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进修的体式格局,学生们的进修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进修活动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在表演中,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孩子们的研究效率很高。
22、我们有精神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反思不足:1.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教学反思 (更新)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反思(全册)1.我们爱整洁教学反思“我们爱整洁”这一课在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教材,从学生了解整洁、分析整洁、保持整洁、辨析整洁几个方面入手,使学生逐步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从观察自我、帮助别人到懂得整洁的重要性,通过比较、体验、感受和表达,让学生鉴别出什么样子是整洁的表现,什么样子是文明的表现,反复强化整洁的重要性,使学生有一种要坚持不懈保持整洁的愿望,真正地做到健康、整洁的生活。
绘本故事的讲解,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在观察皮皮过程中,联系自己对照检查,不但找出了皮皮的问题,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
唤醒了学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学生爱整洁的热情,使学生于情景中,做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提高了他们爱整洁的自觉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小邋遢”歌曲的引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适合本课的教学内容,从动物到卡通人物,最后联系学生自己,一步步让学生感受到爱整洁是一个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这样的卫生习惯,是自尊自爱的一种表现。
进一步思考:1.学生通过教学,虽能认识到要爱整洁,但要想形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依靠课堂教学可是还远远不够,课下还要和家长多沟通,督促学生在校内校外都保持爱整洁的好习惯,需要让学生明白“爱整洁”不是一节课的事,要加强家校合一,促进学生爱整洁习惯的形成。
2.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应从班里多找几名爱整洁的同学,号召向他们学习,带动所有同学,做爱整洁的小模范。
3.在班级里应设立监督员,促进学生们改掉邋遢的毛病,使学生时时刻刻都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爱整洁落实在生活的细节中。
小学生由于自理能力较差和责任心不强,导致他们明知不干净也很难自觉整理。
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应强化榜样和督促的作用,使他们不断学习改进习惯。
要扩大学生对整洁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让他们产生对整洁的仪表的欣赏,产生想做、愿做整洁干净的孩子的价值认同。
教学的目的在于明理导行,只有当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教案(含教学反思)
必做题
讲一讲皮皮的故事
选做题
画一画自己整洁的小书桌
课时教学案
学校:
姓 名
学 科
道德
年级
一
课 题
2.我们有精神
课 时
2
课时
教学
目标
基础性
目标
认识哪些样子是有精神?
发展性
目标
通过“我们天天有精神”等活动,学习怎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
教
学
重点
认识哪些样子是有精神?
难点
学习怎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需要学会的好习惯,初步养成爱整洁、不拖拉、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好习惯
教学难点
学习养成三个好习惯
课时安排
“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不拖拉”“不做小马虎”各2课时
达标命题人
达标结果
分 析
备注
课时教学案
学校:
姓 名
学 科
道德
年级
一
课 题
1.我们爱整洁
课 时
2
课时
教学
目标
备课
(一)活动准备
(二)进行活动
(三)总结活动情况
学生观看发言
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
小组交流分享
学生思考并举手发言
学生观察并举手发言
学生小组交流分享
学生发言交流
学生写一写并交流
导入:请学生观看阅兵仪式。
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出示周一升旗仪式的画面
教师提问:升国旗的同学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活动二 :演一演
教师小结
活动五 看一看,议一议
教师鼓励学生议一议书中的小同学是否是爱整洁?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第一章:《我和爸爸妈妈》教学目标:1. 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2. 学会与父母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3.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关爱家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父母的爱,与父母有效沟通。
教学难点: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理解父母的辛苦。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家长参与。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展示:父母为孩子付出的场景。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父母的感觉和印象。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观看视频: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
2. 引导学生谈论观看后的感受,分享自己的经历。
3. 讲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示范有效的沟通方式。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与父母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有效的沟通方法。
四、家庭作业(5分钟)1. 布置作业:写一封信给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长协助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付出,但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方面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提供机会让学生练习与父母沟通,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第二章:《我是小学生》教学目标:1. 适应小学生活,树立小学生的身份意识。
2. 学会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重老师和同学。
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适应小学生活,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学校规章制度资料,相关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展示:小学生在校的场景。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小学生的认识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学校规章制度,引导学生理解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2. 分享相关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好处。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生活中遵守规章制度,尊重老师和同学。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第一章:《我和爸爸妈妈》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爱。
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父母的情感。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出生和成长过程,感悟父母的爱。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父母的付出和关爱。
引导学生学会向父母表达感谢和爱意。
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技巧。
1.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对父母的关注。
新课导入:讲解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引出父母的爱。
实例分享:分享一些父母关爱孩子的事情,让学生有所感悟。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的故事,讨论如何向父母表达感谢和爱意。
1.4 教学反思反思学生对父母的爱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
反思学生是否掌握了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技巧。
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分享。
第二章:《我是小学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小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学习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成长。
2.2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小学生的角色和责任。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教授学生与同学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小学生的角色。
新课导入:讲解小学生的角色和责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实例分享:分享一些小学生积极学习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体验与同学共同成长的过程。
2.4 教学反思反思学生是否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小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反思学生是否掌握了与同学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有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习挑战。
第三章:《遵守规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学会自我约束。
3.2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各种规则的存在和意义。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品德与法治全册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品德与法治全册教学反思本文档旨在对【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品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材内容回顾一年级下品德与法治全册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诸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和案例。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和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教学设计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以提高教学效果: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教学可以结合品德与法治的知识和实际技能训练。
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参与。
例如,通过游戏、小组讨论和思维导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品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激发社会责任感通过教学,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公民和个体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学成效总结经过一学期的品德与法治教学,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也要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
改进建议针对本学期的品德与法治教学,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增加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比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引入更多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关注和参与到实际社会问题中;- 提供更多实际案例和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结语通过对【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品德与法治全册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教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内容:1. 第二单元 "我们的社区":学习社区中的公共设施、规则以及与邻里相处的方式。
2. 第三单元 "我们生活在一起":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的重要性。
3. 第四单元 "我们学习在一起":学习学习的方法、态度以及如何与他人共同学习。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区,培养他们的社区意识。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社区的概念、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社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社区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社区的概念和构成,包括公共设施、规则等。
2. 通过实例讲解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如何分享和互助。
三、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社区中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以及如何维护社区的和谐。
四、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社区的重要性,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社区的概念公共设施规则与他人合作合作方法分享互助学习的方法学习态度效率作业设计:1. 描述你所在的社区,列出社区的公共设施和规则。
答案:略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社区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理解社区的重要性。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提出了一些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的方法。
但在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一些具体的情况还不太能够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社区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亲身感受社区的氛围和环境,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区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社区的概念、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每课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每课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1、我们爱整洁教学反思“我们爱整洁”这一课在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教材,从学生了解整洁、分析整洁、保持整洁、辨析整洁几个方面入手,使学生逐步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从观察自我、帮助别人到懂得整洁的重要性,通过比较、体验、感受和表达,让学生鉴别出什么样子是整洁的表现,什么样子是文明的表现,反复强化整洁的重要性,使学生有一种要坚持不懈保持整洁的愿望,真正地做到健康、整洁的生活。
绘本故事的讲解,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在观察皮皮过程中,联系自己对照检查,不但找出了皮皮的问题,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
唤醒了学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学生爱整洁的热情,使学生于情景中,做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提高了他们爱整洁的自觉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小邋遢”歌曲的引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适合本课的教学内容,从动物到卡通人物,最后联系学生自己,一步步让学生感受到爱整洁是一个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这样的卫生习惯,是自尊自爱的一种表现。
进一步思考:1.学生通过教学,虽能认识到要爱整洁,但要想形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依靠课堂教学可是还远远不够,课下还要和家长多沟通,督促学生在校内校外都保持爱整洁的好习惯,需要让学生明白“爱整洁”不是一节课的事,要加强家校合一,促进学生爱整洁习惯的形成。
2.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应从班里多找几名爱整洁的同学,号召向他们学习,带动所有同学,做爱整洁的小模范。
3.在班级里应设立监督员,促进学生们改掉邋遢的毛病,使学生时时刻刻都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爱整洁落实在生活的细节中。
小学生由于自理能力较差和责任心不强,导致他们明知不干净也很难自觉整理。
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应强化榜样和督促的作用,使他们不断学习改进习惯。
要扩大学生对整洁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让他们产生对整洁的仪表的欣赏,产生想做、愿做整洁干净的孩子的价值认同。
教学的目的在于明理导行,只有当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第一章:《我们身边的规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维护社会秩序。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基本规则。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规则。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了解和感受规则。
2.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规则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规则的定义和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基本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规则。
5. 总结提升:讲解遵守规则的好处,强调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如何在生活中遵守规则。
1. 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回顾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规则,养成了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情景模拟和讨论交流是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3. 学生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情景模拟。
4. 课后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巩固学生对规则的认识和遵守。
第二章:《我们的家乡》【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1. 调查法: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
2. 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信息。
1. 导入:讲解家乡的定义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
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教案 (全册)
1
2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培养孩子讲卫生、珍惜粮食、做事不拖拉等生活习惯。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
了解自己的成长进步,获得成就感;懂得有烦恼是正常,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烦恼;努力向优秀进发。
3.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二、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
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3
四、教学方法设计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评价方案
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
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
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
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六、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附: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表章节第一单元第二单元题目我的
好习惯 1.我们爱整洁 2.我们有精神 3.我不拖拉 4.不做“小马虎” 我和大自然 5.风儿轻轻吹 6.花儿草儿真美丽 7.可爱的动
物课时 12 3 3 3 3 12 3 3 3 4
自至 3.5-3.23 3.5-3.9 3.12-3.16 3.19-3.23 3.26-
3.30
4.2-
5.27 4.2-4.6 4.9-4.13 4.16-4.20 备注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8.大自然,谢谢您我爱我家 9.我和我的家 10.家人的爱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12.干点家务活我们在一起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14.请帮我一下吧 15.分享真快乐 16.大家一起来 3 12 3 3 3 3 12 3 3 3 3 4.23-4.27 4.30-5.25 4.30-5.4 5.7-5.11 5.14-
5.18 5.21-5.25 5.25-
6.22 5.25-6.1 6.4-6.28 6.11-6.15
6.18-6.2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