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曹全碑》集字古诗

合集下载

【曹全碑隶书集字】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窗前!

【曹全碑隶书集字】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窗前!

【曹全碑隶书集字】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窗前!
山居(西来意颂)
灵澄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不记年。

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常流上涧泉。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灵澄是北宋中期南方的高僧,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住在深山老林里,山林里有什么好处呢?澄公乃作此七律以答。

僧众们询问我什么是达摩西来的意趣,我居于山庵七八年。

脚上穿着只有三耳的草鞋,身上披着补了多次的麻衣。

看风飘雪落,涧底流泉,于自然的细微里,发现真理的所在。

半夜白云消散后,自可看到一轮明月照耀窗前……
清贫简朴,却恬淡安乐,自在随意,又有自然的明悟,这种生活,便是禅意!
曹全碑隶书集字。

《曹全碑》集字诗词(附高清单字),美轮美奂

《曹全碑》集字诗词(附高清单字),美轮美奂

《曹全碑》集字诗词(附高清单字),美轮美奂《再生缘》卷首词
曹全碑集字
《再生缘》卷首词
【清】陈端生
闺帏无事小窗前,秋夜初寒转未眠。

灯影斜摇书案侧,雨声频滴曲栏边。

闲拈新诗难成句,略检微词可作篇。

今夜安闲权自适,聊将彩笔写良缘。

局部
《踏莎行·秋入云山》
曹全碑隶书集字《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

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

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集字
《新晴》
曹全碑隶书集字《新晴》
[ 宋 ]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局部。

《曹全碑》集字古诗(完整版)

《曹全碑》集字古诗(完整版)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在汉隶碑刻中属尚阴柔一类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又称曹景完碑,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5列,内容为记述曹全(字景完)的功业。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曹全碑明万历初年(1573年)出土于陕西郃阳县,清康熙壬子(1672年)后断裂缺字,于1956年移立西安碑林博物馆。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在汉隶碑刻中属尚阴柔一类的代表作品,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曹全碑隶书集字」花未全开月未圆……

「曹全碑隶书集字」花未全开月未圆……

「曹全碑隶书集字」花未全开月未圆……
清代学者李密庵《半半歌》中说:“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此中大有佳趣。

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


北宋名臣蔡襄的一首诗也正是此意:
《十三日吉祥院探花》
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是多情更可怜。

人们总追求十全十美,然而一味的求全,反倒永存不满之意。

花未全开,月未全满,不止美丽,更有一种愈加美好的希望,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选择!堪称中国几千年典范的曾国藩,就最喜欢这句“花未全开月未圆”,他的书房就取名为“求缺斋”。

曹全碑隶书集字。

《曹全碑》集字诗词,美到心坎里!(附高清单字)

《曹全碑》集字诗词,美到心坎里!(附高清单字)

《曹全碑》集字诗词,美到心坎里!(附高清单字)
《曹全碑》字保持极为完整,极少残缺,拓本清晰,尤其是初学隶书的好范本。

笔画收放自如,高低穿插,宽窄错落,顾盼得体,静中寓动,对比强烈,生动灵活,将汉隶的韵致发挥到了极致。

《曹全碑》结体扁平舒展,虽然是汉隶的共性,但是曹全碑更偏向取横式,极为舒展,左右逸荡,神韵飘逸。

笔画粗细均匀,行笔温润,软笔、硬笔书法均可学习,两全其美。

《再生缘》卷首词
曹全碑集字
《再生缘》卷首词【清】陈端生闺帏无事小窗前,秋夜初寒转未
眠。

灯影斜摇书案侧,雨声频滴曲栏边。

闲拈新诗难成句,略检微词可作篇。

今夜安闲权自适,聊将彩笔写良缘。

局部
《踏莎行·秋入云山》
曹全碑隶书集字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张抡秋入云山,物情潇洒。

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

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集字
《新晴》
曹全碑隶书集字
《新晴》[ 宋 ] 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局部。

「曹全碑隶书集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曹全碑隶书集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曹全碑隶书集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远
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
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放牛的小牧童横坐
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
曲。

古诗中的牧童一直都是诗人的化身,诗人把自己希望的自由、快乐、天真、悠然都送给了牧童,一个牧童,一头老牛,一支短笛,就形成了一幅人人向往的山居图,一种人人都希望的自由和快乐!
曹全碑隶书集字。

22首曹全碑集字唐诗隶书爱好者收藏

22首曹全碑集字唐诗隶书爱好者收藏
22首曹全碑集字唐诗隶书爱好者收藏
本次整理22首曹全碑集字唐诗,供大家参考。需要无水印pdf合集文件 加文末小编。
1、独坐敬亭山 李白
2、绝句二首 杜甫
3、鹿柴 王维
4、江雪 柳宗元
5、寻隐者不遇 贾岛
6、马 李贺
7、 梅花 王安石
8、咏柳 贺知章
9、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11、赠汪伦 李白
12、早春 韩愈
13、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14、山行
15、滁州西涧 韦应物
16、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17、小池 杨万里
18、春日 朱熹
19、论诗 赵翼
20、破题山寺后禅院 常建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渡荆门送别 李白
22、戏答元珍 欧阳修
2绝句二首杜甫3鹿柴王维4江雪柳宗元5寻隐者不遇贾岛6马李贺7梅花王安石8咏柳贺知章9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1赠汪伦李白12早春韩愈13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4山行15滁州西涧韦应物16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17小池杨万里18春日朱熹19论诗赵翼20破题山寺后禅院常建21渡荆门送别李白22戏答元珍欧阳修

曹全碑隶书诗词大全

曹全碑隶书诗词大全

曹全碑隶书诗词大全
曹全碑是中国古代的一件文化艺术珍品,其中书写的隶书诗词更是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气息。

以下是曹全碑隶书诗词的相关参考内容。

《曹全碑》篆书铭文:
道光癸卯秋,鉴藏重故翻,神光泛典籍,灵辉溢古坛。

太史神工丽,河阳卓略全。

月魄垂天色,云霞杂地烟。

几多长夜梦,万种远魂还。

愧艺躬无以报,念心满不胜欢。

《曹全碑》楷书诗词篇选:
天宝初,春风新,醉卧故园阴。

水涵寒镜鉴,草色远窗心。

因看旧笺赋,乃是前朝事。

琴书想故友,欲寄空吟者。

《曹全碑》隶书诗词篇选:
远望碧云梦,青烟凭阑干。

金风痕泪重,玉露滴愁寒。

盈虑清霞飞,行歌秋雁散。

得闲临水隅,忆荡湖南潇。

《曹全碑》小篆题记:
中山诏授刚果太守曹全碑
值道嘉师翁,又把碑拓踪。

吟声飘碧落,画影翳红枫。

线重文润力,方浓制胜功。

只恐来岁暮,灰烬满炉封。

「曹全碑隶书集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曹全碑隶书集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曹全碑隶书集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曹全碑隶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苏轼 (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

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之后一直到熙宁七年(1074),苏轼都在杭州。

徜徉在杭州醉人的湖光山色里,苏轼写下了很多描摹西湖的诗篇。

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苏轼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

可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西湖都是美好奇妙的。

于是,熏熏然的诗人就写下了这首赞美西湖的名篇。

【硬笔练习】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从此以后,这首诗的后两句,就成了西湖的定评,后无来者。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曹全碑隶书集字」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曹全碑隶书集字」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曹全碑隶书集字」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曹全碑隶书集字】
《中秋玩月》
佚名 (明)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此诗的作者无法考证,有人说,此诗是五代十国时南唐金陵金轮寺诗僧明光所做。

据说,明光于中秋夜半在寺中赏月,看月上中天,天下皆明,心中豁然开朗,做得此诗。

他非常的高兴,竟然兴奋的撞起了寺内的大钟。

而此时,正值南唐先主李昪欲受禅登基。

忽然听到这夜半寺僧撞钟,满城皆惊,以为有什么不祥。

李昪非常生气,天亮查问欲斩撞钟者。

明光被抓到案后,禀告说是自己玩月得诗,并诵此诗,李昪闻而转喜,认为是祥兆,释之而去。

僧人玩月之作却成了祥兆,究其原因,还在于此诗不是那种“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风移影动,姗姗可爱”的文人低吟,那明月一出天下皆辉的磅礴气势,正和中秋的满月相合,也正和了李昪这种上位者的心意。

【曹全碑隶书集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曹全碑隶书集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曹全碑隶书集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其二》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即使是李白、杜甫这样万口相传的伟大诗人,他们的诗篇也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随着时代发展,必然也必须要有新的诗人和诗篇,来用新的形式,写新的生活。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世人常用这句来赞美人才辈出的局面,或表示一代新人胜旧人的感叹,也用来表达对新一代的崛起的期望。

曹全碑隶书集字
【每日书法诗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曹全碑隶书集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曹全碑隶书集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曹全碑⾪书集字】欲穷千⾥⽬,更上⼀层楼……【曹全碑⾪书集字】《登鹳雀楼》唐王之涣⽩⽇依⼭尽,黄河⼊海流。

欲穷千⾥⽬,更上⼀层楼。

鹳雀楼,⼜名鹳鹊楼,旧址在位于⼭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的黄河东岸。

楼⾼三层,前对中条⼭,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名楼。

王之涣,字季凌,盛唐时期的著名诗⼈。

“慷慨有⼤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

意境雄浑壮阔,⽓势昂扬。

【硬笔练习】35岁那⼀年,王之涣经过了黄鹤楼。

于是留下了这⾸《登鹳鹊楼》。

前两句写⼀轮落⽇向着楼前⼀望⽆际、连绵起伏的群⼭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没;流经楼前下⽅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在远处折⽽东向,流归⼤海。

语⾔朴素浅显,画⾯宽⼴辽远,把进⼊⼴⼤视野的万⾥河⼭,收⼊短短⼗个字中。

后两句诗⼈受⼤⾃然震撼的⼼灵进⽽悟出的是朴素⽽深刻的哲理:要想收获更多的风景,就需要抛弃固步⾃封的浅见陋识,登⾼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短短⼗字有尺幅千⾥之势,激励⼈满含希望和憧憬踊跃向前,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盛唐情怀。

⽂浅意深,⾃然⽽然独步千古,这⾸诗成为了唐代五⾔诗的压卷之作,也成为了很多中国孩⼦最先接触到的启蒙诗。

ps:王之涣墓志是北邙出⼟的墓志之⼀,也是其中最为珍贵的墓志。

该墓志虽未署书丹者姓名,但其书法风格与同时所出严仁墓志毫⽆⼆致。

严仁墓志为唐⼤书法家张旭书丹,王之涣墓志书丹者亦可能为张旭。

王之涣墓志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曹全碑隶书集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曹全碑隶书集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曹全碑隶书集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曹全碑隶书集字】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

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

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

然而本诗和别的山水诗不同,王维只写了看不见的人声和青苔上的一抹余辉。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硬笔练习】
但是,这空谷传音,愈见其空,愈显寂静;人语阵阵,又增人气。

夕阳余晖,密林斜照,更让人感到山林的幽暗和安宁。

寥寥几笔,鹿柴的美丽、宁静、安详跃然纸上,又有深幽的禅意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一种幽深而光明、安宁而不呆滞的、氛围弥漫。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

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

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将这首诗写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