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案

合集下载

人体废物的排出-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体废物的排出-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体废物的排出-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代谢产物,明确人体废物的种类和形态。

2.了解排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学习人体的排泄机制。

3.掌握如何正确排泄废物,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排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人体的排泄机制教学难点1.真实、形象地介绍关于排泄的生理反应。

2.将生理的行为与社会的卫生习惯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人体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形态2.排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人体的排泄机制4.正确排泄废物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调查了解学生关于排泄和人体废物的基本知识。

第二步:学习内容1.人体的代谢产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水–食物消化产生的尿素和尿酸–肝脏分解后产生的胆固醇和胆汁酸–细胞死亡、代谢產物等2.排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肾脏是人体排泄废物的重要器官,可以产生尿液并排泄废物,同时还起到水、钠和 pH 值的调节作用。

–肝脏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主要处理器官,经过肝脏代谢的物质可以被排泄出体外。

–肛门是人体废物排泄的出口,人体必须通过肛门才能排出废物。

3.人体的排泄机制–肾脏是处理尿液和排泄废物的重要器官,人体通过肾小球和肾小管调节身体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

–肝脏分泌胆汁,主要是协助身体消化和代谢脂肪和酸类物质。

–肛门括约肌调节排便,同时也是人体废物排泄的出口,排出体外。

4.正确排泄废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按时去厕所–在如厕过程中要注意清洁卫生,使用厕纸擦干净–维持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高糖高盐的食物第三步:学习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四步:课堂互动开展简单的课堂互动,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程知识的认识。

四、教学后记本节课是人体生化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从整体上掌握人体代谢、排泄、消化等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等形式来加强学生的学习,鼓励他们思考有关人健康与心理的问题,切实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2)

【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2)

教学 目标
知识和技 能
过程与方 法
情感、 态度、
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1、观察泌尿系统、肾脏示意图,提高观察能力。 2、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 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1、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

体排出废物的途径有多种, 但以尿液为主
要形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尿是如何 形成和排出的?
展示泌尿系统示意图 . 教
学 以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示意图。

程 指导获得有用 信息。
观察泌尿系统图 , 思考: 泌尿系统主要由哪些 器官组成?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 尿管、膀胱、尿道
展示肾单位的结构
《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学设计
在本节课中,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设计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那么课堂既要有知识性还要有趣味性,在设
思想 计教学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探究增强趣味性和参与度,而采用板块结构分割和任
务驱动模式,通过分解任务后目标明确,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部分难度。
价值观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难点
重点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 从部分到整体、 从数据到结果, 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 并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难点
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
教学 准备
利用课前时间,将要求学习掌握的要点进行初步的学习、了解和分析,梳理知识结构。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1(新版)苏教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1(新版)苏教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

它在本主题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营养、消化、血液循环等有关知识,同时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加上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是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生能理解泌尿系统的有关知识,但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2)说出肾脏的结构和特点;(3)描述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有关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更加珍爱生命。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肾单位的结构(2)尿液的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五、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自学、引导、议论”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运用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益。

六、教学策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了初二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计了多媒体动画课件,尽量将抽象、微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并创造条件吸引学生有意识地参与活动,主动探究。

学习内容的安排也是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易理解和掌握。

首先以一则新闻报道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生物下册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苏教版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参与度不够:虽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但仍有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反馈不积极。
2.实验操作不熟练: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有些步骤不够熟练,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也有待提高。
3.作业完成质量不高: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不高,有的内容理解不深,有的书写不规范。
(三)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参与度:我会更多地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活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人体废物排出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废物排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重点:1.排泄的概念和意义;2.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排泄途径及其作用。
难点:1.排泄机制的内在联系和具体过程;2.实验操作中对于排泄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解决办法:1.利用图像、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通过生活实例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排泄的意义;3.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对排泄途径及其作用的理解;4.设计互动提问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人体废物排出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人体废物排出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人体废物排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苏教七年级生物下册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设计

苏教七年级生物下册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设计

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材分析】为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人体必需及时将体内产生的各种废物通过一定的途径排出。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主要依赖于泌尿系统。

本节教材不仅介绍了尿液的形成、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还介绍了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等三个知识点。

关于尿液的形成过程,课本先通过比照一昼夜原尿和尿液量得差异提出问题,安排学生讨论尿液的形成过程,再图示对该过程进行理论分析。

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其他途径,介绍了废物排出的方式及主要器官和排出的废物等。

通过介绍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生理知识,指导学生注意与废物排出有关的卫生学知识,如足量饮水、及时排便排尿等。

通过安排学生调查,使学生了解人体排出废物需要处理以及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设计依据与设想】本设计力图表达?标准?中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的知识,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根底。

教学过程中以讨论尿的形成为探究活动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

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根底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课件,努力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方法上,着重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等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根底上得到开展;在情感上,重视教材本身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教育,促使学生树立健康意识。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废物排出和处理。

技能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过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通过观察课件,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1.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案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案设计

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材分析】为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人体必需及时将体内产生的各种废物通过一定的途径排出。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主要依赖于泌尿系统。

本节教材不仅介绍了尿液的形成、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还介绍了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等三个知识点。

关于尿液的形成过程,课本先通过对比一昼夜原尿和尿液量得差异提出问题,安排学生讨论尿液的形成过程,再图示对该过程进行理论分析。

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其他途径,介绍了废物排出的方式及主要器官和排出的废物等。

通过介绍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生理知识,指导学生注意与废物排出有关的卫生学知识,如足量饮水、及时排便排尿等。

通过安排学生调查,使学生了解人体排出废物需要处理以及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设计依据与构想】本设计力图体现《标准》中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的知识,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中以讨论尿的形成为探究活动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

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课件,努力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方法上,着重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等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情感上,重视教材本身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教育,促使学生树立健康意识。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废物排出和处理。

技能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过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通过观察课件,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1.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11.2人体废物排出(Word)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11.2人体废物排出(Word)

苏教版《生物学》教课方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课题]人体废物的排出(第[设计依照与构思]1课时尿液的形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知识上要着重对中心观点的学习,在能力上要关注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能力的培育。

七年级学生个体有差别,依据认知规律,这时的学生正处于详细运演阶段到形式运演阶段的过渡期,对直观的资料很敏感,已初步具备了必定的察看与思虑、剖析与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有激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人体废物的排出》第一课时内容“尿液的形成”是本章中心观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本节与前方所学知识联系密切,所以研究新知前第一复习“肾的构成”,有益于知识的连接。

但这部分内容既抽象又缺少必定知识的铺垫,所以,需要教师为学生架“桥梁”搭“平台”,使学生的研究活动得以实现,所以在教课“肾的滤过作用和重汲取作用”这一难点时,学生着手制作模型,为学习搭建了平台,再联系生活实质联合多媒体演示、数据剖析等方式使学生踊跃主动参加学习过程,把知识化静为动、化抽象为详细、化难为易。

力争表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倡议自主、研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

启示学生联系生活实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在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育学生关爱生命的感情。

[学习目标]、经过着手制作肾单位模型,能够说出肾单位各部分构造的名称。

、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小组实验,能够说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汲取作用。

(要点、难点)、经过合作研究、分享沟通,能够概括尿液的形成过程。

(重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制作有关课件;准备制作肾单位模型的资料。

学生准备生物兴趣小构成员设计制作肾单位模型;准备制作模型的资料;复习泌尿系统的构成、肾单位的构造、血液的构成有关知识。

[教课方法]教法:直观演示法、活动研究法。

学法:思虑评论法、剖析概括法、自主研究法、总结反省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习新课前,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苏教版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苏教版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排泄废物的途径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排泄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1. 人体排泄废物的概念和种类。

2. 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排泄过程的原理和途径。

4. 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和影响。

5.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和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排泄废物的种类、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排泄过程的原理和途径。

2. 教学难点:排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废物排出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排泄系统。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进行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废物的排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介绍人体排泄废物的概念、种类和排泄系统的组成、功能。

3. 课堂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排泄过程的理解,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实例分析:分析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和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排泄系统的重要性。

6. 总结课程: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排泄废物概念、种类,排泄系统组成、功能,排泄过程原理、途径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

3. 评价指标:理解程度、参与度、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医生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体废物排出的实际案例。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博物馆,加深对排泄系统知识的理解。

3.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调查周围环境对人体排泄系统的影响。

八、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课后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作业反馈: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综合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拓展活动参与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6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6

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1.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其他途径及其主要排泄物。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教学重点1、尿的形成和排出。

2、排泄的途径教学难点尿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复习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学生辨认结构名称。

二.问题导入: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公为1~1.5L。

这是为什么?三.学习目标:(齐读)1.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其他途径及其主要排泄物。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四.学生自学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80-81页。

结合图和文字部分内容,找到下列问题答案并勾画下来。

4分钟一、什么是原尿?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经过了哪些器官?自主学习找到答案后让同学起来回答原尿: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原尿)。

尿液的形成: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重新吸收进毛细血管。

通过重新吸收,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

分析表格:⑴原尿和血液成分对比,少了哪些物质,说明肾小球有什么作用?(1)缺少血细胞和蛋白质。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说明肾小球有滤过作用。

点拨:⑴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哪些物质不能滤过?哪些物质能被滤过?⑵尿液和原尿成分对比,缺哪些物质,去哪了?(2)缺少了葡萄糖和氨基酸,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

⑵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五.小组合作1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卡纸上标出了血液中含有的成分名称(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尿素、血细胞)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哪些物质不能被滤过?肾小管中哪些物质被重新吸收?集合管中剩余哪些物质?请将其贴在黑板的图中。

七年级生物下册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苏教版(new)

七年级生物下册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苏教版(new)

《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述肾小囊壁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滤过作用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技能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尝试与同学进行交流展示,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资料阅读,尝试对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分析与归纳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体废物的处理,形成废物合理重新利用的观念二、教学重点:尿液的形成三、教学难点:尿液的形成四、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0 min 导入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这里我们介绍一种与泌尿系统相关的疾病-尿毒症.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损害了肾,而且程度已经到了晚期,就无法将体内的毒素排出,这就是尿毒症。

据调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毒症患者在我国每年每一百万的人口中就有50~100人,其中不少是青少年。

肾功能丧失后,毒素就无法正常地排出体外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图中肾单位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毛细血管网.用复习和尿毒症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体会健康珍贵。

15min 一、人体尿液的形成自主预习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和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经过肾小球的和形成原尿。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比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经过肾小管的进入毛细血管中。

剩下的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最后流入肾盂。

3、排泄是指。

排遗是指。

小组为单位讨论表格中的内容,结合表格试图解决问题。

1、原尿是什么?原尿与血液成分相比,说明肾小球具有什么作用?原尿是肾小囊内液,说明了肾小球的选择性滤过作用。

2、原尿和尿液中分别含有哪几种成分?原尿中含有的成分有水、无机盐、尿素、氨基酸、葡萄糖、微量蛋白质。

尿液中含有尿素、水、无机盐。

2020-2021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2020-2021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2.描述人体的其他排泄途径及其主要排泄物3.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及处理不当的危害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提高根据实验数据进科学推测的能力2.通过搜集资料,提高搜集和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3.通过调查、访问等活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观察有关课件,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2.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教学重点】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教学难点】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2.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观察79页表11-1,比较血浆和肾小囊内液、肾小囊内液和尿液之间,成分有哪些不同?描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2.人每天的尿液量取决于什么?及时排尿有什么意义?3.描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方式和参与的器官。

4.说出人粪尿的主要成分。

处理不当会造成哪些影响?城市和农村分别怎样处理粪尿?【合作探究】分析79页表11-1⑴比较血浆和肾小囊内液成分有什么变化?说明在肾小球和肾小囊部位发生了什么过程?⑵比较肾小囊内液和尿液之间,成分有什么变化?说明在肾小管处发生了什么过程?⑶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师生互动】一、尿液的形成1.滤过作用⑴场所: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⑵过程: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其他成分都进入肾小囊中⑶结果:形成肾小囊内液(原尿)2.重吸收作用⑴场所:肾小管⑵过程:把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⑶结果:形成尿液【拓展延伸】以下三种尿液情况分别是肾单位的哪个结构出现了病变?血尿: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糖尿:肾小管【师生互动】二、尿量与排尿的意义1.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人体每天摄入的水量和由其他途径排出的水量。

七年级生物下册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苏教版(new)

七年级生物下册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苏教版(new)

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

(重点)技能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过行科学推测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1.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重点)2.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粪尿的资源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3.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难点: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的相关资料.2、教师准备:指导学生设计、修改调查报告,与学生共同收集有关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的相关资料。

3、FLASH: (1)尿液的形成过程;(2)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3)肾透析示意4、视频:尿液的形成。

四、教学过程: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13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13

遣返标准是什么?这个过程称为?闯关二:参照课本80页,画出本组(第1大组:血细胞、蛋白质;第2大组:葡萄糖;第3大组:水、无机盐;第4大组:尿素)血液家族成员通过肾的可能路线。

总结:讨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讨论: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哪些?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时,还带走少量的水。

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

讨论: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有哪些?闯关3:一些家族成员走错了路线,导致主人们生病了,主人大怒,请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是哪个安检员出的问题?3、怎样保护肾?三.知识梳理尿液的形成和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四.检测评价观察图11—4说出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主人A:蛋白尿主人B:血尿主人C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哪个安检员出了问题?主人D:尿量猛增减少盐的摄入,饮食清淡适当饮水、不憋尿、平衡膳食避免滥用药物、戒烟;饮酒要适量,避免酗酒、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学生归纳总结:尿液在肾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无机盐和水。

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有尿意,应及时排尿。

师生交流一、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原尿肾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10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10

人体废物的排出《人体内的废物排出环境》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的内容,包括“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人体废物的排出”两节内容。

肾单位的结构既是第一节的重点又是难点,第二节重点难点则是肾的滤过和重吸收作用,即尿夜的进成。

这两节的内容在逻辑上呈现明显的递进关系。

第一节是本章的基础内容,第二节有赖于第一节的基础知识,又是第一节内容的深入。

肾单位的构造、尿的形成原理和过程学生缺少相应的感性知识,对于相关内容,实验室里只有静态的挂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认真研究,制作出了“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演示模型”,现介绍如下:课题名称:人体废物的排出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肾单位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

3、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质疑的科学态度和批判的科学精神。

实验内容:1、实验名称:制作肾单位结构和尿液的形成演示模型。

2、实验器材: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长颈漏斗、胶带、粗吸管、小气球等。

3、装置:4、实验材料准备:长颈漏斗来源于实验室,其它,师生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备。

实验教学设计思路:教学重点: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难点: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之间的关系。

主要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为主。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相结合。

实验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在前面一节课,师生共同学习了泌尿系统的组成、解剖并观察了猪肾的结构后,老师通过课件和挂图,使学生了解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教师做适当提示,布置学生课后收集材料,制作肾单位的结构模型。

可以选择的材料有:气球、毛线、塑料绳、医用点滴管、一次性注射器、胶带、吸管、纸团等,提倡使用身边现有、可以替代的各种材料。

要求: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设计理念,集思广益。

2、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制作肾单位结构模型,要求:再次认真钻研教材,观察图示,先构思再制作,确保科学、合理,尽量完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通过观察课件,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2.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描述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废物排出和处理。 难点:1、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 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的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指导学生设计、修改调查报告,与学生共同收集有关人体排 出废物的处理的相关资料。 3、FLASH: (1)尿液的形成过程;(2)肾透析示意 4、视频:尿液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观察、讨论、举例、资料分析、自学 五、课时安排:2 课时 六、教学过程:
理。
的原理。
展,
当一个人的肾脏出现严重问题是,有时会出
扩张
现尿毒症
认同排尿对身体的重要意义, 学 生
[小知识]:尿毒症,只有依靠肾透析或肾移 关注自身健康。
知识
植来进行治疗。尿毒症可能是由肾本身的疾病引

起的,如:肾结石、慢性肾炎等,也可能是由肾
认同为了保证身体健康,
以外的疾病引起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每天要喝足量的水,把体内产
1、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废物排出和处理。 技能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过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1/4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 能力。
较多的红细胞(血尿),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 排出体外。
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补充]:推测得很好,比如肾小球炎、肾结
通过观看,认识到肾透 加 强
石等都可能造成血尿。如果在尿常规化验单中发 析这项医学成就对于肾功能 知 识
现尿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即蛋白尿,也是一样道 衰竭病人的意义,了解肾透析 的 拓
管可以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
了解形成的原尿与尿液差距
[归纳]: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尿 大的原因。
液的形成先形成原尿,但是原尿中有很多有用的
物质重新被吸收后,最后才形成尿液,所以原尿
量与尿液量的差距才这么大。尿液的成分我们弄
明白了。
观看小动画,发现尿液的 形 象
[思考]:那么原尿是怎么形成的,尿液形成 形成包括两个过程。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材分析】 为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人体必需及时将体内产生的各种废物通过一定的
途径排出。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主要依赖于泌尿系统。本节教材不仅介绍了尿液的 形成、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还介绍了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等三个知识点。
关于尿液的形成过程,课本先通过对比一昼夜原尿和尿液量得差异提出问 题,安排学生讨论尿液的形成过程,再图示对该过程进行理论分析。人体内废物 排出的其他途径,介绍了废物排出的方式及主要器官和排出的废物等。通过介绍 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生理知识,指导学生注意与废物排出有关的卫生学知识,如足 量饮水、及时排便排尿等。通过安排学生调查,使学生了解人体排出废物需要处 理以及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设计依据与构想】
推测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 和 思
4.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 透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 维 能
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收功能。

[归纳]:
3.同血浆相比,肾小囊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
白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和尿素。
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而
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4.说明肾小
(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2/4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导入 新课
尿液的 形成
肾 小球的 滤过作 用,肾 小管的 重吸收 作用。
[引言] 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其实就是水,当
以学
我喝大量的水后,一段时间后,我的身体会有什 形成大量尿液
生生
么生理反应?关于尿液,你们都有什么疑惑吗? 提出问题:尿液形成,尿液 活 实
一位同学根据书中的图示进行讲解。强调肾小球 水又重新吸收回血液。
难点
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4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尿的 排出
知识 拓展
课堂 小结 课后 反思
边演示,边讲解,理清思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师进一步通过图示总 路。
结尿液形成。并出示“帮你记忆”。师生同读。
有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每 L 尿液中无机盐、 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分析出
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略有增加。尿液主 尿液排出的主要物质,
数据
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
分析
进一步引导:请同学们阅读书 P71 的相关内容。
培养
[思考]
学生
3.血浆和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
观察
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本设计力图体现《标准》中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 理念,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 尿的形成和排出的知识,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 定基础。教学过程中以讨论尿的形成为探究活动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乐于探究、合作学习。 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基 础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课件,努力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在方法上,着重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 流、分析讨论等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 发展;在情感上,重视教材本身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教育,促使学生树立健康意识。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认识到肾小球的滤过
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培 养
[提问]:你能说出尿液是如何排出的吗? 是形成尿液的关键。
学生
归纳构示意图和泌尿 总 结
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 系统图示,说出尿液从肾小管 能力
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流入集合管并汇集到肾盂里,
对人体的重要性又是怎么样的呢?
身体中的废物可及时排出。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
尿液的形成: 血液
原尿
尿液
4/4
[播放 FLASH]:肾透析示意。
生的废物及时地排出体外。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肾能够自动调节
尿液的成分,在大量饮水后,排出的尿液中,水
的含量较高,一个人一天排出的尿液不应少于
500ml,否则就会使废物在体内积累,伤害身体。
通过本节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尿液 肾单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
是怎么形成的呢?与肾中的那个结构有关?排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排尿使
要想了解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 的成分,以及排尿与人体健康 际 为
体废物的排出》——尿液的形成。
的关系等等不同问题。

据科学测定,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
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仅为 1—1.5L,这是什么原
创设
因呢?
情景
[资料分析]:请同学们阅读书 P71 的相关内 以小组为单位带着思考题 设 疑
容,并认真分析“蛙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 进行阅读、讨论,分析数据。 导入
较表”。
通过阅读,认识到原尿是
[思考]:
肾小囊内的液体。
直观
1.什么是原尿?2.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
观察
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归纳]:
小组
1.肾小囊内的液体 2.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 通过分析血浆、原尿、尿 合作
直观
的过程又是如何的呢?
直观地发现血液中的蛋 了 解
[播放 FLASH]:尿液的形成小动画。尿的形成, 白质、红细胞不会通过滤过作 尿 液
示意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在经过肾小囊和肾小管时 用进入肾小囊,其他小分子物 形成
的情况。
质可以进入肾小囊。在血液流 突 破
[精讲]:通过刚才的动画演示,下面我们请 经肾小管时,葡萄糖、无机盐、 重点
再过输尿管进入膀胱,最后由
[拓展]:人的尿液在肾脏中产生的,那么通 尿道排出体外。
过对尿液的检查,能否知道肾脏是否有问题呢?
活学
全班讨论,自由发言,推 活 用
[展示]:尿液化验单
测可能是组成肾小球的毛细 加 强
血管壁通透性加大,红细胞经 知 识
[讨论]: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 肾小球进入肾小囊,随着尿液 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