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水解影响因素的教案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学设计

盐类水解(第二课时影响盐类水解因素及应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基本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盐类水解移动的影响因素,熟知内因和各种外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相似的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平衡移动教学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盐类的水解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教学过程描述。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化学《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2.应用盐类水解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问题的提出在配制FeCl3溶液时,若将FeCl3晶体直接溶于蒸馏水中,制得的溶液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还会出现浑浊。
二、任务一探究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内因:盐的性质——主要因素①不同弱酸对应的盐②不同弱碱对应的盐③同一弱酸对应的盐【活动1】预测反应条件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外因: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活动2】探究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理论验证: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所以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实验验证:分别对FeCl3溶液冷水浴和热水浴,观察颜色深浅结论:【活动3】验证反应物浓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数据论证:比较浓度熵与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进行论证在同一温度下:Q=K,处于化学平衡状态Q<K,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活动4】验证生成物浓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实验验证: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浓酸或浓碱,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结论:三、任务二应用水解平衡原理解决问题1.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问题1:实验室如何配制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2.制备某些胶体问题2:实验室如何制备Fe(OH)3胶体?3.制备某些无机化合物问题3:如何用TiCl4制备TiO2?4.泡沫灭火器原理问题4:Al2(SO4)3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产生CO2灭火。
5.解释一些生产、生活事实问题5:为什么氯化铁可用作净水剂?总结:1.影响因素:内因和外因2.应用:配置盐溶液、制备胶体、制备无机化合物、泡沫灭火器原理、解释一些生产和生活事实。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水解(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水解(精选3篇)教案一:盐类水解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1. 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常见的盐类水解反应;2. 掌握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3.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常见类型和特点;2. 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
教学难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教学PPT、实验装置与试剂、教学模型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盐的水解现象。
举例并让学生回答,如:酸性盐和碱性盐在水中溶解会有什么现象?Step 2:概念讲解通过教学PPT的呈现,讲解盐类水解的概念:指的是盐在水中溶解时,与水分子发生反应产生酸、碱或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并指出盐类水解反应是离子溶液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Step 3:常见盐类水解反应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的呈现,讲解常见盐类水解反应:酸性盐水解、碱性盐水解、氧化还原性盐水解等。
每种盐类水解反应都分别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条件。
Step 4:盐类水解原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现象和示意图的呈现,讲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强调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有:盐的酸碱性质、水解度、温度等。
Step 5:实验演示进行盐类水解反应的实验演示,如:氯化铵水解反应,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数据。
Step 6:讨论与总结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盐类水解反应的特点,对比不同类型盐类水解反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找出身边的几种常见盐,并通过查阅资料,找出它们可能发生的水解反应,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案二:酸性盐的水解实验学习目标:1. 了解酸性盐水解的概念和反应类型;2. 掌握酸性盐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3.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和记录酸性盐水解反应的现象与数据。
教学重点:1. 酸性盐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2. 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精选3篇)教案一:盐类的水解教学目标:1.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
2.掌握盐类的水解方程式和产物。
3.通过实验观察盐类的水解过程,并总结规律。
教学重点:盐类的水解方程式和产物。
教学难点:盐类的水解规律。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NaCl,Na2SO4,CuSO4,BaCl2,试管,移液管,酚酞指示剂。
实验器材:烧杯,三角废旧瓷片,酒精灯,玻璃棒。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问,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酸碱和盐类的知识,并了解到盐类有时候也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Step 2 实验观察:1.将NaCl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用酚酞指示剂滴定,观察颜色的变化。
2.重复步骤1,使用Na2SO4、CuSO4、BaCl2替代NaCl,观察颜色的变化。
Step 3 实验结果解释: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盐类的水解规律。
Step 4 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盐类的水解方程式和产物,并把实验结果归纳到盐类的水解规律中。
Step 5 拓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盐类是可以水解的,这些水解反应有什么特殊的应用。
Step 6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的水解情况,进一步深入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规律。
教案二: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1.了解盐类的种类和水解的基本反应方程式。
2.掌握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水解之间的关系。
3.能够通过实验判断盐溶液中酸、碱或中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水解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判断盐溶液中酸、碱或中性的特点。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NaCl,Na2SO4,CuSO4,BaCl2,酚酞指示剂,酚酞溶液。
实验器材:试管,玻璃棒,滴管。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盐的定义和不同种类的盐,以及酸碱与盐的关系。
Step 2 实验观察:1.将NaCl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用酚酞指示剂滴定,观察颜色的变化。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教案

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三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材分析】近年来,盐类的水解成为高重点内容。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作为必考内容,成为化学学习的重中之重。
因此,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是本节的重点。
力求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不同外界因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内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学会分析外界因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通过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内因、外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难点:外界因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探究式。
【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小白板。
【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写出下列物质水解的离子方程式:2、盐类水解的规律:,,,。
【课前预习】一、内因【自主学习】[活动探究]FeCl3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
二、外因1、2、3、4、【小试牛刀】1、下列关于FeCl3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解达到平衡时,加氯化铁达饱和溶液,溶液的酸性会增强B.浓度为5 mol/L和0.5 mol/L的两种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C.为抑制Fe3+的水解,较好地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D.有50℃和20℃的同浓度的两种FeCl3稀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2、对于水解平衡CH3COO– + H2O CH3COOH + OH–3、向浓度为0.1 mol·L-1的NH4Cl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使c(NH4+)增大的是()A.KHSO4 B.NaClC.H2O D.KOH4、向CH3COONa稀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其中可使c(CH3COO-)与c(Na+)几乎相等的是()A. NaOH溶液B. HCl溶液C. KOH溶液D. KCl溶液【板书设计】§3.3.3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一、内因二、外因1、温度2、浓度3、溶液酸碱性4、相互促进【习题答案】随堂检测:1、D 2、略 3、A 4、C。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应用)(教案)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3.2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了解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2.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化学实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能发现和提出有关盐类水解的问题,并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难点: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问题导入: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有哪些?【生】内因:盐自身的组成和性质;外因:浓度、温度……【展示】已知常温下HClO、CH3COOH、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K a分别为4.0×10-8、1.8×10-5、5.6×10-4。
用pH程度较小NaNO 28.2HNO 2的K a 最大,水解程度最小【讲解】实验结论:在盐水解过程中,若生成的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则生成弱电解质的倾向越大,盐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中c (H +)和c (OH -)的差别越大。
【展示】CH 3COO- + H 2O ⇌ CH 3COOH+ OH - 25 ⇌时, K = 5.71×10-8 K h =K wK a。
【讲解】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主要由盐的性质所决定。
(1)盐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则水解程度越大,即越弱越水解。
(2)正盐离子比其对应酸式盐离子的水解程度大。
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pH: Na 2CO 3 > NaHCO 3。
探究实验:已知0.1 mol·L -1 Fe(NO 3)3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3++3H 2O ⇌Fe(OH)3+3H +。
分别对FeCl 3溶液冷水浴和热水浴,比较颜色深浅。
【生】观察,热水浴的试管颜色较深。
结论:升温,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盐的水解程度增大。
【讲解】温度对盐类水解的理论解释盐类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中和反应放热,盐类水解反应吸热。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教学设计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教学设计湖北省荆州中学毛建明一、设计思路《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一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水解》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从改变条件入手,总结出能够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对于本节课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学生可以从两条途径获得:一是理论分析,利用已有知识继承迁移而得到。
二是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认识改变条件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实验探究过程学生需要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分析实验数据,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反而会因为有基础而使得遇到问题迎刃而解,增强学习过程的成就感。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的设计应该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并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利用平衡理论,结合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2)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影响盐类水解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重视实验数据的分析,通过测定数据—分析数据—图形分析—得出结论,了解实验数据一般的处理方法。
(2)通过“提出问题—理论分析—方案的选择—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影响盐类水解因素的认识过程,养成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并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设计方案与实验操作的对立统一关系。
树立严谨的化学理念,培养科学发展观。
(3)通过分组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体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盐类水解反应的平衡移动。
教学难点:浓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教学方法:问题引导、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等。
四、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准备:教师演示实验:酒精灯、火柴、试管、试管夹、酚酞试液、1mol/L醋酸钠溶液;学生实验:烧杯1次氯酸钠溶液0.1mol/L 20mL、烧杯2醋酸钠溶液0.1mol/L 20mL,烧杯3醋酸钠溶液1mol/L 20mL,烧杯4,装废液烧杯,装蒸馏水洗瓶,玻璃棒,50mL量筒,pH计,滤纸。
盐类的水解优质教案

盐类的水解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掌握盐类的水解条件;理解盐类水解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盐类的水解反应
盐类的水解是指在水溶液中,盐类分解成相应的酸和碱的化学反应。
例如:
NaCl + H2O → NaOH + HCl
这是钠氯化物在水溶液中的水解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盐酸。
盐类的水解受到以下条件的影响:
(1)溶液的 pH 值。
当水溶液的 pH 值低于盐类的酸度常数时,盐类将发生碱性水解而生成碱。
(2)盐的酸碱度常数。
盐的酸碱度常数越小,水解的程度就越大,在同样的 pH 值下,也会有更多的水解产物。
(3)温度。
水解反应是一个热力学反应,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解产物的浓度也会增加。
盐类的水解反应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
例如:
(1)测定酸碱度。
在化学实验中,可以利用盐类的水解反应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例如,利用硝酸银的水解反应来测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2)水处理。
(3)食品加工。
盐类的水解反应可以用于食品加工中的发酵和防腐处理。
例如,利用盐的水解反应来防止乳制品在保存过程中变质。
五、教学结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盐类的水解反应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探究精神。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案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案第一篇:《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案《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导学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盐类水解平衡的特征2.学会分析外界因素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盐类水解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二、教学过程:㈠导入语设计:(问题引入)NaHCO3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打开大屏幕)俗称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被视作“碱”,用于面食制作和油污清除,你能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吗?(学生板演展示离子方程式:HCO3—+ H2O H2CO3+ OH—)NaHCO3可以清除油污的原因是H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通过加热的方法来增强NaHCO3的去污力,这说明升温可以促进水解,增加了溶液中的C(OH—)。
那么除了温度以外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还有哪些呢,本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
㈡导学问题设计1.实验探究FeCl3的水解平衡⑴引导学生分析内因:FeCl3可以水解Fe3++3H2O Fe(OH)3+ 3H+ ⑵引出外因影响,学生分组实验1组——升温;2组——加水;3组——加FeCl3固体;4组——加少量NaOH固体;5组——加HCl; 6组——加NaHCO3 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操作⑷学生组内讨论,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填写表格⑸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实验现象及推论,归纳总结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⑴学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学案,完成后小组讨论⑵分组展示:1组——内因; 2组——温度; 3组——浓度; 4组——加入物质; 5组——挑错; 6组——用简单的话概括盐类水解规律⑶教师点拨:无论增大还是减小盐溶液的浓度平衡都是正向移动的,不同的是减小浓度水解程度增大,但由于加水溶液体积增大,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减弱;增大溶液的浓度水解程度减小,但溶液的酸性或碱性是增强的。
3.典型案例分析3+⑴氯化铵的水解平:与Fe水解类似,学生课下完成。
高三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精选3篇)
![高三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97f8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6.png)
高三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精选3篇)第一课时教案:高三盐类的水解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盐的水解现象;2.掌握高三盐类的水解常见规律;3.能够预测盐水解反应过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4.能够解析盐的水解现象对生活、环境和工业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1.盐的水解现象和常见规律的掌握;2.盐的水解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教学内容:1.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饮用矿泉水可以起到酸碱中和作用?2.概念讲解:介绍盐的概念,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阴离子和阳离子。
3.盐的水解现象:讲解盐的水解现象是指水溶液中的盐在水作用下分解为酸和碱的过程。
通过实验示范盐的水解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规律。
4.盐的水解常见规律:介绍常见的盐类水解规律,如氯化钠、硝酸铵、硫酸铵、硼酸氢钠等。
5.盐的水解反应方程式的写法:以氯化钠为例,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掌握盐的水解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6.盐的水解现象对生活、环境和工业的影响:通过讲解相关例子,引导学生了解盐的水解现象对生活、环境和工业的影响,如盐碱化、地下水污染等。
7.课堂练习:进行一些水解反应方程式的练习,并通过让学生思考应用题的方式加深对盐类水解的理解。
教学手段:1.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盐的水解现象和常见规律。
2.示范法:通过实验示范盐的水解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规律。
3.思维导图法: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和总结盐类水解的概念和规律。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盐的水解现象。
2.概念讲解:介绍盐的概念和组成。
3.盐的水解现象:通过实验示范盐的水解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规律。
4.盐的水解常见规律:讲解盐的水解常见规律,引导学生掌握。
5.盐的水解反应方程式的写法:以氯化钠为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结果,掌握盐的水解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6.盐的水解现象对生活、环境和工业的影响讲解:通过讲解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盐的水解现象对生活、环境和工业的影响。
2024最新-盐类水解 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优秀3篇

盐类水解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优秀3篇第二课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美丽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优秀3篇,欢迎参考阅读。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篇一《盐类水解》教学设计广东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刘洪第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以及盐类水解对溶液的酸碱性的影响规律。
2、初步掌握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合理猜想并能设计出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能对实验作出科学性分析。
2、掌握探究的一般步骤。
情感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主要教学方法分组探究实验教学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及盐溶液酸碱性规律判断。
教学难点对比试验能力的培养和实验科学性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老师讲述】Na2CO3俗名叫纯碱,是因为其水溶液呈碱性。
——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激发其求知欲。
【演示实验】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现象:溶液变红结论: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提出问题】那么这些盐的溶液怎么会呈碱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中性溶液中C(H+)=C(OH-);酸性溶液中C(H+)>C(OH-);碱性溶液中C(H+)【老师总结】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提出问题】Na2CO3溶于水时只能电离出Na+和CO32-,并没有电离出H+或者OH-并且水电离出的H+和OH-是相同的,但为什么其溶液却呈碱性呢?【老师讲述】这是因为Na2CO3溶于水时生成的CO32-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生成弱电解质,从而导致溶液中C(H+)【板书】盐类水解是,盐电离出的阴离子或者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反应。
【老师讲述】那么盐类水解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要解决上述[huabuqi]问题,就得学习本节第1 页内容。
二、新课推进【老师讲述】我们通过简单分析不难看出,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碳酸钠溶于水电离出的Na+和CO32-中的一个或者两离子的影响,使的水中H+和OH-不再相等而造成的。
《盐类的水解》教案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围绕盐类的水解进行讲解,通过分析盐类的组成、水解原理、水解类型及影响因素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盐类水解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共计五个章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盐类的组成及分类;2. 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及特点;3. 熟悉不同类型的盐类水解反应;4. 了解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5. 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盐类的水解原理1.1 盐类的组成及分类1.2 盐类水解的定义及原理1.3 盐类水解的实质第二章:盐类水解类型2.1 强酸强碱盐的水解2.2 强酸弱碱盐的水解2.3 弱酸强碱盐的水解2.4 弱酸弱碱盐的水解第三章: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3.1 温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3.2 浓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3.3 离子强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第四章:盐类水解的应用4.1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与应用4.2 盐类水解在缓冲溶液中的应用4.3 盐类水解在溶解度中的应用第五章:实际问题分析5.1 食盐水的pH值及其影响因素5.2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原理5.3 蛋白质的水解与盐析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盐类水解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盐类水解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4. 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习题完成情况;2. 课堂互动表现;3. 小组讨论成果;4. 盐类水解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目;2. 网络资源,如化学教育网站、学术文章等;3. 实验材料,如酸碱指示剂、食盐、熟石灰等;4.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1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高中盐类水解问题教案

化学高中盐类水解问题教案教学内容:盐类水解问题教学目标:1. 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进一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盐类水解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盐类的水解反应。
2. 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对不同盐类进行水解反应的判断。
2. 理解盐类水解与酸碱中和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盐的定义,并简要介绍盐类水解问题。
2. 提出学生问题:为什么有些盐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盐类水解反应和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2. 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如盐的成分和溶液的pH值等。
3. 讲解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如NaCl、CaCO3等盐类的水解反应。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指导学生进行盐类水解实验,包括观察盐类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和水解反应。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盐类水解是否发生,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盐类水解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 引导学生思考盐类水解与酸碱中和的关系,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堂作业(5分钟)1.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某种盐类是否发生水解反应。
2. 思考一些常见盐类的水解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教学反馈:1. 随堂测试学生对盐类水解问题的掌握情况。
2. 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进行评价,及时纠正和补充。
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盐类溶液、试管、试剂瓶等。
2. 教学资料:PPT课件、实验指导书等。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盐类水解在生产实践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盐类水解的课外拓展活动,拓宽学生的化学知识面。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知道水解常数与电离常数之间的关系;2.理解“越弱越水解”并能据此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3.知道影响水解平衡的其它外界因素;4.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辅助工具】多媒体、视频【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点,现在做一个简单的复习:水解的实质,规律及特点。
其中特点是:可逆、微弱、吸热、存在水解平衡。
这与我们学过的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时一样的,那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授【师】研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吋,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考虑:一是内因(弱电解质自身的性质);二是外因(温度、浓度等)。
同样的,研究盐类水解我们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讲解】以强碱弱酸盐(MA)为例,在水溶液中存在着强酸弱碱盐的电离和水的电离。
A结合电离出来的H+形成弱酸HA。
若HA的酸性小,说明其电离的趋势小,则A结合H+的趋势大、能力强,A的水解程度就大。
简言之: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因是盐自身的强弱越弱越水解(生成盐的弱酸越弱,越难电离,则该酸根离子结合H+的能力越强,即该盐水解程度越大;同理,生成盐的弱碱越弱,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师】接下来我们从水解平衡常数的角度再进行分析。
首先认识一下什么是水解平衡常数。
【讲解】一定温度下,达到水解平衡时,生成的弱酸(或弱碱)浓度和氢氧根(或氢离子)浓度之积与溶液中未水解的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该常数称为水解平衡常数,用Kh表示。
以强碱弱酸盐(MA)为例,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A+H O HA+OH则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常数为()()-h-c(HA)c OHK=c A⨯。
【师】引导学生进行推导【师】再尝试一下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平衡常数,以MOH为例【小结】强碱弱酸盐水解,生成的弱酸酸性越弱,即K a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教学设计1:3.3.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目标:1.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2.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过程思考:盐类水解是一种化学平衡,其影响因素有哪些?一、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内因:盐类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pH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pH越低。
结合教材P82、83“活动与探究”,总结:外因:1、温度由于盐的水解作用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所以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溶液浓度越小,实际上是增加了水的量,可使平衡相正反应方向移动,使盐的水解程度增大。
(最好用勒沙特例原理中浓度同时减小的原理来解释)3、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后,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
因此,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如在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来抑制FeCl3水解。
盐的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的能力的大小,组成盐的酸或碱的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水解反应有什么应用呢?引入:大家知道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吗?它就是利用Al2(SO4)3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灭火的。
那么Al2(SO4)3和NaHCO3是怎么反应?讨论:Al3+ 和HCO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吗? P84“拓展视野”。
二、水解的应用1、离子共存:Al3+ 和HCO3-说明双水解反应能进行到底。
2、溶液配置:FeCl3的配制3、化肥的使用K2CO3和NH4Cl等例:1、判断溶液的pH值: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等。
2、如何对比NaX、NaY、NaZ的碱性。
已知;酸性HX>HY>HZ3、如何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碱性。
4、氯化铝、偏铝酸钠、氯化铁分别蒸干灼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2、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过程:【回顾】盐类水解属于离子反应,其实质是: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水解平衡就是一种化学平衡,盐类水解的程度大小与物质的本性相关。
因此,反应中形成的弱酸或弱碱电离程度越小,则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盐类水解也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科学探究】探究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实验过程:1、从反应物性质考虑,FeCl3是否容易发生水解?水解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其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应用平衡移动原理,从反应条件考虑,影响FeCl3水解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参照下表设计、写出实验步骤序号可能影响因素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1 盐的浓度2 溶液的酸碱性33、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与同学交流【投影小结】1、因FeCl3属于强酸弱碱盐,生成的F e(O H)3是一种弱碱,并且难溶,所以FeCl3易水解。
其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3H2O F e(O H)3 +3H+2、影响FeCl3水解的因素有:(1) 加入少量FeCl3晶体,增大C(Fe3+);(2)加水稀释;(3) 加入少量盐酸,增大C(H+); (4) 加入少量NaF 晶体,降低C(Fe3+ );(5) 加入少量NaHCO3,降低C(H+);(6) 升高温度判断上述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依据有多种,一是平衡原理,二是可以通过溶液颜色深浅变化作判断(如加热时,溶液颜色明显变深,表明平衡是向水解方向移动);三是通过溶液酸度变化(如加入少量FeCl3晶体前后,测溶液PH的变化);四是观察有无红褐色沉淀析出(如加入少量NaHCO3后,使Fe3+的水解程度趋向完全)3、通过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Fe3+水解是一个可逆过程(2)水解平衡也是一个动态平衡(3)Fe3+的水解属于吸热反应(4)改变平衡的条件(如温度、浓度等),水解平衡就会发生移动(5)当加入的物质能与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很难电离的弱电解质,Fe3+的水解程度就可能趋向完全【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研究水解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板书】三、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讲】当水解速率与中和反应速率相等时,处于水解平衡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二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榆中一中化学组卢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内因、外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方法,总结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外因)
2.教学难点: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外因)
三、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
1、盐类水解的规律:
2、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1)NaNO3 (2)NaHCO3 (3)Na2SIO3 (4)NH4Cl (5) AlCl3 【导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又有哪些呢?那么,这些因素是不是也影响盐类的水解平衡呢?
【问题探究1】通过上述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它们pH大小顺序来探究一下的几个问题:
(1)上述三种盐溶液的碱性不同,说明什么?
(2)强碱弱酸盐溶液的碱性强弱与对应弱酸有何关系?
(3)思考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小结1】
【板书】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主要):盐本身的性质(越弱越水解)
【练习1】现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钠盐NaX、NaY、NaZ的溶液,测得它们的PH分别为7、8、9,请将他们对应的酸(HX、HY、HZ)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
【小结2】
【板书】2.外因:
【活动探究】通过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小结3】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吸热反应)
【板书】2.外因:(1)温度:升温促进水解
(2)加水:越稀越有利于水解
(3)加酸
【小结4】【板书】(4)加易水解的盐:同类抑制,异类促进
【课堂反馈】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加热时pH变小的是 ( )。
2.A. 氯化铁 B. 氯化钠 C. 盐酸 D. 碳酸钠
【作业】课时作业本
五、板书设计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 内因(主要):盐本身的性质(越弱越水解)
2. 外因:
(1)浓度:越稀越水解
(2)温度:升温促进水解
(3)外加酸碱
(4)加易水解的盐(同类抑制,异类促进)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