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优秀PPT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认知发展
婴儿感觉的发展 触觉发生于胚胎2个月 味觉发生于胎儿3个月 视觉发生于胎儿4,5个月 听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 嗅觉发生于胎儿晚期 婴儿知觉的发展 视知觉辐合 3个月 视知觉颜色偏爱 4个月 方位知觉 新生儿 距离知觉 2~3个月婴儿 能分辨形状 3个月婴儿 大小恒常性 4个月婴儿 形状恒常性 8个月婴儿 思维的发展 婴儿思维:直觉行动思维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思维 第一信号系统占优,经验性,表面性,拟人性 幼儿中期以后出现:抽象逻辑性的萌芽 言语的作用日益增强 行动的总结 出现逻辑 成为行动的计划 伴随行动进行 儿童从具体形象->四年级->抽象逻辑思维 具体性 欠完善性 不平衡性 关键期 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 特点 运用假设逻辑推理 运用逻辑法则 思维品质创造性和批判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高中生:辩证逻辑趋于占优 转折期:初三 但形式逻辑水平仍高于辩证 成年初期:辩证逻辑占据主导地位
言语发展
婴儿言语的发展 基本理论 强化说:巴普洛夫和斯金纳 模仿说:奥尔波特,班杜拉 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 认知学说:皮亚杰 前言语阶段0~12月 妊娠中后期(5~8个月)大致区分 乐音,噪音和语音, 新生儿期(0~1月)空间定位,辨别 语音修正期:(5~8,9月)鉴别节奏 和语调并根据周围环境改造 学话萌芽期:(9~12月)能把听到 的语音转换为音素并认识意义 言语发生阶段10~14月 场合限制-->去场合限制 语言的发展19~21:词语爆炸 语言的发展22~23:双词句 规则:中轴开放式和范畴对应式 语法获得关键期20~30个月 幼儿言语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 词汇数量增加 词汇内容丰富 词类范围扩展 积极词汇增加 句子的发展 简单句到复合句 陈述句到多种形式句 口头语言的发展 对话语言到独白语言 情境言语到连贯言语 童年儿童言语的发展 书面言语的发展(一二年级关键期)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 内部言语的发展(三四年级关键期) 出生思维阶段,过渡阶段,无声思维阶段

发展心理学理论PPT34页

发展心理学理论PPT34页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内化学说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一、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二、新皮亚杰主义简述
04
让·皮亚杰 瑞典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
反对内省法
重点是研究儿童在三种非习得性,即非学习性的情绪(怕、怒、爱)反应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同时,他也重视儿童嫉妒和羞耻的情绪行为研究
儿童情绪发展
(二)、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博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著有《沃尔登第二》、《超越自由与尊严》 《言语行为》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他认为以往学习理论家都忽视了社会变量
班杜拉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他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提出了观察学习是人类间接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他还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强化理论
(六)、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环境决定论
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首先,结构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未来行为上的差异;其次,认为按照独特的教育方法可以随意培养出来各种职业的人;最后,认为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控的,可以控制任何行为的形成
教育万能论
反对传统意识心理学把意识当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反对把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张心理学用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研究行为
他认为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照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的向前发展。因此在《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他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婴儿期(和 学步儿期) (0~3岁)
儿童早期 (幼儿期) (3~6岁)
甚至在较早的几个 周内就表现出学习 和记忆能力;第二 年末,运用符号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发 展;理解和运用语 言的能力迅速发展 成长稳定;体形瘦长, 自我中心思维,但 比例更像成人;常出现 理解他人的能力增 消化和睡眠问题;精细 强;认知不成熟性 动作和大工作技能提高。 导致不合逻辑的思 维;记忆和语言发 展;上幼儿园。
儿童中期 (6~11岁) 运动技能提高;常 儿童开始进行具
见呼吸道疾病,但 健康好于任何一个 时期。
体逻辑思维;记 忆和言语能力提 高;认知能力提 高,儿童能接受 正规学校教育; 一些儿童表现出 特殊的教育需要 和能力。 身体变化迅速而深 抽象思维和科学 青少年期 (11~约20 刻;生殖系统逐渐 推理能力发展; 成熟;饮食障碍和 在态度和行为上 岁) 药物滥用等成为危 表现出维发展的 害健康的因素。 不成熟,为进入 大学或就业做准 备。 身体状况达到顶峰, 成年初期 (20~40岁) 让后逐渐下降;生 活方式影响健康。 认知和道德判断 能力更复杂;要 做出教育和职业 选择。
• 一、心理的种系发展 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包括动物 心理的进化过程与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 (一)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动物的心理 和行为的实质——动物心理学 • 动物心理学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 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 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 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社会性发展
胎儿对母亲声音反 应,形成偏好。 对父母依恋;自我 意识发展;从依赖 到独立的转变发生; 对其他儿童的兴趣 增强;自我概念和 对情绪的理解增强; 自尊的整体性;独 立、主动、自我控 制和自我关怀提高; 性别同一性形成; 游戏更有想象性、 社会性、复杂;常 出现利他、攻击; 家庭仍是社会生活 的中心,但朋友更

发展心理学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

发展心理学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

胎儿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介绍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包括神经系统的形成和感官器官的发 育等。
新生儿期:新生儿的基本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感知能力、情感表达和社交互动 等。
婴儿期:详细探讨婴儿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运动发展,包括感知运动的发展、 依恋关系的形成等。
学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录中包括了对儿童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等方面的深入讨论。
“生命的最初几年,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奠基时期。婴儿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 渐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他们的感知、思维、情感和社会性都在这个阶段得到 了初步的发展。”这段话强调了生命早期的重要性,为我们理解婴儿期心理发 展提供了基础。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他们通过观 察和模仿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段话 揭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指导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阅读感受
我最近阅读了《发展心理学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这本书,感触颇深。这本书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人类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历程,让我对发展心理学 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书中详细阐述了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以及青春期等各个阶段的心 理特征和发展任务。我惊叹于心理学的深度和复杂性,也对我们人类自身的成 长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发展心理学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这本书让我对发展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理 解,也让我对我们人类自身的成长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提供了 丰富的理论知识,还结合了许多实际案例,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 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会对我的专业成长产生深远影响,也会对我作为父母的角 色产生积极影响。我将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帮 助他们健康成长。

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婴儿期(和 学步儿期) (0~3岁)
儿童早期 (幼儿期) (3~6岁)
甚至在较早的几个 周内就表现出学习 和记忆能力;第二 年末,运用符号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发 展;理解和运用语 言的能力迅速发展 成长稳定;体形瘦长, 自我中心思维,但 比例更像成人;常出现 理解他人的能力增 消化和睡眠问题;精细 强;认知不成熟性 动作和大工作技能提高。 导致不合逻辑的思 维;记忆和语言发 展;上幼儿园。
• 4.日托(托儿)所督导(day-care supervisor)对日 托所的学前教育计划进行指导,并对计划在日托 所内的运行负责。 • 5.早期教育工作者(early childhood educator)他们 通常在社区学院从事教学。对早期教育工作者一 般要求有硕士学位,或至少有2年的研究生学习经 历,主修早期教育领域的课程,并在日托所或早 期教育中心接受过有督导的实习训练。 • 6.儿童福利工作者(child welfare worker)他们受各 州/省儿童保护服务机构所聘用,主要是为保护 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好有关的服务工作,尤为关注 那些被处置不当的和受虐待的儿童个案。
• 社会性发展:情绪、人格和社会关系的变 化和稳定性。 • 三者相互影响。 • (二)生命分期
• • • • 产前期(怀孕到出生) 婴儿期(和学步儿期)(0~3岁) 儿童早期(幼儿期)(3~6岁) 儿童中期(6~11岁)
• • • • •
青少年期(11~约20岁) 成年初期(20~40岁) 成年中期(40~65岁) 成年晚期(65~ ) 年龄阶段划分的相对性与生理、认知与社 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见下表)
社会性发展
胎儿对母亲声音反 应,形成偏好。 对父母依恋;自我 意识发展;从依赖 到独立的转变发生; 对其他儿童的兴趣 增强;自我概念和 对情绪的理解增强; 自尊的整体性;独 立、主动、自我控 制和自我关怀提高; 性别同一性形成; 游戏更有想象性、 社会性、复杂;常 出现利他、攻击; 家庭仍是社会生活 的中心,但朋友更

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

1.育婴箱
2.行为矫正 3.辅助教学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元交互作用: 人、行为、社会

行为
社会 班杜拉的理论是新行为主义的理论.理论的实 质: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 某些行为.
(一) 观察学习 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儿童就是在这种观察学习和自我学习中发展起那 些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 (二) 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社会学习——指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
(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考虑社会文化因素,
认为心理上的变态是属于
一种不适应,是本性需要
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失调, 要克服这种失调,也要依 靠心理社会经验。
个体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期,0——2岁。
任务:满足生理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 感,即怀疑感。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从2——4岁。 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 志的实现。
心理发展实质是主体以客体环境的适应。 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
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 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 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 主动建构过程。
同化: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
面积守恒(8~9岁)
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 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 “B更大” (不守恒) • “一样大” (守恒)
重量守恒(9~10岁)
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01
02
03
04
05
皮亚杰的认知发 展阶段理…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前操作阶段(2-7 具体操作阶段( 形式操作阶段(
岁)
Hale Waihona Puke 7-11…12岁以…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 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 操作阶段。每个阶段都有 不同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 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 。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它塑造了个体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集体无意识在不同文化 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个体应该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02
行为主义学派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总结词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一种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它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中性的刺激(如铃声)与一个 能够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如食物)多次同时出现后,这个中性刺激也能够引发相同的反应。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认知结构的 改变,这种改变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基 本过程实现的。同化是指个体把新的信息整 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而顺应是指个体的 认知结构因新的信息而发生改变。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 顺序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任 务。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认知结构不断 发展和完善,从感知运动阶段到形式运算阶 段,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 渡。
安全需求
追求稳定、安全的环境和 保障自身安全的需求。
尊重需求
包括自尊和他尊,即个体 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他人
的认可的需求。
01
02
03
04
05
生理需求
满足个体生存的基本需求 ,如食物、水、睡眠等。

发展心理学(图表)

发展心理学(图表)

发展心理学(图表)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1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概念和性质1.心理发展的内涵1)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2)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3)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2.心理发展的性质1)整体性,把握两个要点:a、质的规定性;b、各种心理过程的互动作用2)社会性3)活动性: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皮亚杰)活动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和超越化。

2、特殊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即发展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二、研究的设计方式1、横向研究设计优点:1)适用性;2)时效性缺点:1)人为联结性;2)组群效应2、纵向研究设计优点:1)系统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2)揭示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缺点:1)时效性差;2)被试容易流失3)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可以将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三、研究方法的新趋势四种趋势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一、遗传因素论观点及代表人物高尔顿二、环境因素论观点及代表人物华生三、遗传与环境二因素论观点四、社会学习理论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都拉)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五、社会文化因素论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心理机能发展的四个指标;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略前性原则及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2个前提和条件)六、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心理发展的源泉(皮亚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3个;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4个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1、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4个阶段的划分及主要特点P2042、人格发展阶段(埃里克森)8个阶段的划分及主要发展任务及良好人格品质(心理社会危机)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心理发展的动因概述心理发展过程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发展心理学简史新生儿发展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婴儿期婴儿学习婴儿的认知发展婴儿的言语发展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幼儿的游戏气质基本情绪社会性依恋婴儿自我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期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个性的初步形成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发展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发展心理学童年期童年期的学习童年期的认知发展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自我意识的发展道德发展童年期的同伴交往友谊的发展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少年期少年期的认知发展少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少年期相关的心理社会问题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情绪变化少年期自我中心性特点第二逆反期青年期青年期的一般特征青年期的思维发展青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年期的更年期自我概念的发展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青年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认知——道德推理的发展中年期对中年期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中年期的认知发展中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老化的原因中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年期的人格特征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老年期老年期的认知变化老年期的人格特征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幼儿期【逻辑说明】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即: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

心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

本章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进行诠释的,即仅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的现象和规律。

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些年龄阶段包含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时期。

本章共分为八个小节,第一小节为概述,后七个小节则分别对各个不同时期进行详细阐述。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共性的部分及个性的部分,共性部分包括知、情、意;个性部分包括智力、人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间连接稀疏
头围
随时间增长:
出生后:34cm 在环境刺激下
(成人的60%) 连接越来越稠
12月:46~47cm 密,形成一种 24月:48~49cm 网络组织
10岁:52cm
生理变化
大脑机能的发展
脑电图
大脑单侧化
脑电图变化可作 在某个半球建立特 为婴儿脑机能发 定的功能的过程
的一个重要指标 出生后:有单侧化倾
研究对象 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概述
研究任务
研究方法
横断研究:同一时间不同年龄 优点:省时省力,缺点:缺乏系统 连续性,难确定因果,取样复杂 纵向研究:同一被试定期研究 优点:系统详细连续易确定因果 缺点:费时费力,样本流失严重 聚合交叉:结合横断与纵向优势 优点:既克服纵向研究的缺陷 又保留横断研究的长处,科学 双生子:比较同卵和异卵特性 优点:了解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母亲的某些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胎盘不能阻止所有有害物质
致畸因素 对胎儿造成任何伤害的环境因素 在关键期对胎儿造成危害最大
情绪状态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极端情绪主要指母亲收到意外惊吓 会产生儿茶酚胺3~4个月的胎儿最敏感
3
大脑结构的发展
脑重
皮层(髓鞘化)
出生后:350~400g 髓鞘化程度是 (成人的25%) 脑细胞成熟的
遵循头尾原则,近远原则 霍尔复演说:复演 机能快乐说:愉快 低年级.为了好分数
从简单无意识动作到

精力过剩说:发泄 娱乐放松说:放松 中年级.为集体争光
复杂有意识动作
生活准备说:本能 成熟说:欲望
学习兴趣
粗糙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原则 动作发展阶段
当代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论:一种满足愿望克服创伤的方法
外部-->内部 不分化-->分化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夸大环境,提出 教育万能论。认为除了少数原始的反射 和原始的情绪。其他一切行为都可培养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强化控制原理:塑造,强化,消退,及时强化 行为控制:育婴箱,行为矫正,教学机器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观察学习: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认为人的行为既有内在因素又有环境作用
历史
描述 解释 预测 控制
对象的特点和状况 原因发展以及关系 以后发展特定反应
对象的发展
产生
发展
达尔文1876 一个婴儿的传略 推动儿童的传记法研究
普莱尔1882 儿童心理
奠定了儿童心理学的基石
霍尔1904 青少年心理学 年龄研究范围扩到青春期
霍尔1922 衰老-人的后半生 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
形成 1882~一战 发展 一战~二战 演变 一战~二战
荣格 精神分析派 埃里克森
最早开展成年期心理研究 将年龄阶段划分扩充到老年
何林沃斯1930 发展心理学概论 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古古德德伊伊洛洛弗弗11993355 发发展展心心理理学学 更科学更系统畅销欧美 1957 美国《心理学年鉴》 以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1 理学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主要理论
出生后:皮质处于 弥漫状态且发展很慢
7岁后:幼儿α波逐渐 随后:中脑和脑干
占主导地位
发育最快
大脑各区成熟顺序 4岁:内抑制蓬勃发展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皮质对皮下的控制
和调节作用逐渐增强
4
活动发展
婴儿动作发展
幼儿游戏
儿童的学习
一般规律
游戏理论
学习动机
5月:会坐-10月会爬-1岁:会走路
早期传统理论
低年级:具体
主动性与被动性 遗传与环境
连续性与阶段性 关键期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青春期 前生殖器(3~6岁) 潜伏期(6~11岁) (11岁~)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观 婴儿期(0~2岁) 信任与怀疑 希望 儿童早期(2~4岁) 自主与羞怯 意志 学龄前期(4~7岁) 主动与内疚 目的 学龄期(7~12岁) 勤奋与自卑 能力 青年期(12~18岁) 同一与混乱 希望 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与孤独 爱情 成年中期(25~50岁) 繁殖与停滞 关怀2 老年期(50岁~死亡) 完善与厌倦 智慧
10周 上颚,阴茎,肌肉神经间联系形成
12周 显示个体差异,展示活动能力
13~16周 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形成
17~20周汗腺毛发,沉睡清醒,新陈代谢
21~24周取出,存活几率小,肺还未成熟
25~28周大脑皮层开始指挥视,嗅,发音
29~32周
接受抗体免生疾病
母亲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 体重(不超过±25%) 身高(>140cm) 孕史<4次 营养 Rh 年龄(<15or>35)
早期的无条件反射行为 认知动力说:游戏是一种认识新事物的方法 具体-->抽象
是婴儿最早产生的一批动作 学习理论:游戏是一种学习,练习律,效果律 游戏-->社会
5月:脑电逐渐皮质化 向,但只是量的差异 伴随着产生皮下抑制 随后:单侧化倾向逐
5~12月:外部刺激引 渐发展,产生质的差异
起的诱发电位变化 2岁:开始表现为右利手
12~36月:婴儿 3~6岁:左半球加速发展
脑电波逐渐成熟
皮质中枢
5岁前:幼儿θ波多于 按基因结构顺序发展
α波
头尾原则,近远原则
5~7岁:幼儿θ波基本 等于α波
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
胎儿的发育过程
正常发育条件
胚种阶段(从受精到2周)
第4天(胞胚,胚盘) 到达子宫
第5~6天
开始着床(1周)
胚胎阶段(3~8周)
3~4周
形成神经系统,心脏
4周末 心脏开始泵血,心跳开始
5~8周 眼底,胃,食道,神经系统传送信息
8周末
出现骨细胞,开始骨化
胎儿阶段(9~38周)
9周
眼睑形成,眼皮闭合
6月:700~800g 一个重要标志 (成人的50%) 出生后:除白质 12月:800~900g 外基本髓鞘化
(成人的60%) 2岁:白质
24月:1050~1150g 已基本髓鞘化 (成人的75%) 5~7岁:又有明
7岁:1280g
显加快
(成人的90%) 神经元发育
15岁:达到成人 出生后:突触
水平
基本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理论基础:生物学、逻辑学、心理学 发生认识论:认识论的发生起源于受精卵 发展的实质: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平衡,产生新的图式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文化-历史发展观: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 史发展的结果,具有随意性,概括性, 间接性,个性。是通过言语内化的结果 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前面,最佳期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