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下册)样卷及参考答案-A
《化工原理》课程试卷A及答案
化工原理课程考试试卷A适用专业: 考试日期:试卷所需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 分一、填空题(共 15 小题,每空1 分,共40 分)1、精馏分离的依据是_____的差异,要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完全分离,必须进行多次地___________。
2、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1t 降至2t ,其相对湿度Φ______,绝对湿湿度H____ ,露点_____,湿球温度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饱和液体进料q=___.饱和蒸汽进料q=_ .蒸汽是液体的3倍的混合进料时q=___ 。
4、单级萃取操作中,料液为F ,若溶剂用量愈大,则混合物的点愈_____ S 点,当达到_______,溶液变为均一相。
5、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20C ,基本属于_______控制,其气膜中的浓度梯度___ _____(填大于或小于)液膜中的浓度梯度,气膜阻力___ (填大于或小于)液膜阻力。
6、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液体靠_________自上而下地流动,气体靠_ __________自下而上地与液体成逆流流动。
7、全回流时,操作线与_________重合,操作线方程为_______,理论塔板数为__ _______.当回流比减少到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最小回流比,所需的理论塔板数_________________.适宜的回流比应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
8、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___ 一侧,而___ 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_______控制。
9、双膜理论的三个要点是:(1) (2) (3) 。
10、离开干燥器的湿空气温度2t 比绝热饱和温度__ .目的是_________。
11、溶解度曲线将三角形相图分为两个区域,曲线以内为__________,曲线以外为________,萃取操作只能在____________内进行。
化工原理(下)参考卷及答案
A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在)(*L G G A p p K N -=中,*L p 代表的是( C )。
A 、界面处被吸收组分的分压力;B 、气相主体中被吸收组分的分压力;C 、与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分压力。
2、 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 A ) 。
A 、气体混合物;B 、液体均相混合物;C 、气液混合物。
3、全回流时,y 一x 图上精馏段和提馏段两操作线的位置( B )。
A 、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B 、与对角线重合;C 、在对角线之下。
4、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层塔板上的液相组成(摩尔分率)关系为( C )A 、x n+1 > x n > x n-1 ;B 、x n+1 = x n = x n-1 ;C 、x n+1 < x n < x n-1 。
5、对于不饱和的湿空气,其露点( C )湿球温度。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
6、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 A )。
A 、湿空气的湿球温度;B 、湿空气的干球温度;C 、湿空气的露点温度。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温度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平衡常数m 变小。
( √ )2、吸收操作的最小液气比指的是使操作线上某一点与平衡线相遇的液气比。
( √ )3、当精馏操作的回流比减少至最小回流比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小。
( × )4、精馏操作中过冷液体进料将使提馏段的汽流量和液流量都大于精馏段。
( √ )5、某种湿空气的温度t 越高,湿空气的相对湿度φ越低。
( √ )6、在气流干燥过程,热空气的焓值必定减小。
( ×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作示意图解释:吸收操作时,操作线愈靠近平衡线,是愈小。
答:如图所示:操作线为AB ,平衡线为OE 。
在操作线上任取一点P ,从图上可知PQ 、PR 动力y -y ×和x ×-x 。
化工原理下册习题及答案
蒸馏是分离的答案:的一种方法,其分离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条件是。
均相液体混合物挥发性差异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 ,馏出液流量等于 ,操作线方程为 答案: m对于饱和蒸汽进料,则有L ( ) L ,V () V 。
A 等于B 小于C 大于D 不确定答案: AB★习题: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 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A y n+1>y n >y n-1B y n+1=y n =y n-1C y n+1 <y n <y n-1 D不确定答案: C★习题:若总吸收系数和分吸收系数间的关系可表示为1/K L=1/K L+H/K G,其中1/K L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当 ____________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答案:液膜阻力H/KG★习题在吸收过程中,由于吸收质不断进入液相,所以混合气体量由塔底至塔顶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计算塔径时一般应以 _________________ 的气量为依据。
答案:逐渐减少塔底★习题求传质单元数时,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当平衡线为直线可用__________________ 法, 当平衡线为弯曲程度不大的曲线时可用法,当平衡线为任意形状曲线时可用法。
答案:解析法梯形图解图解积分★习题有利于吸收操作的条件() )(A)温度下降,总压上升(B)温度上升,总压下降(C)温度、总压均下降(D)温度、总压均上升绝干气。
在一定的温度和总压强下,以湿空气做干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湿度减少时,则湿物料的平衡水分相应 _______________ ,其自由水分相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均不变的过程。
化工原理(下)参考卷及答案
A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在)(*LG G Ap p K N -=中,*L p 代表的是( C )。
A 、界面处被吸收组分的分压力;B 、气相主体中被吸收组分的分压力;C 、与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分压力。
2、 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 A ) 。
A 、气体混合物;B 、液体均相混合物;C 、气液混合物。
3、全回流时,y 一x 图上精馏段和提馏段两操作线的位置( B )。
A 、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B 、与对角线重合;C 、在对角线之下。
4、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层塔板上的液相组成(摩尔分率)关系为( C ) A 、x n+1 > x n > x n-1 ; B 、x n+1 = x n = x n-1 ; C 、x n+1 < x n < x n-1 。
5、对于不饱和的湿空气,其露点( C )湿球温度。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6、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 A )。
A 、湿空气的湿球温度;B 、湿空气的干球温度;C 、湿空气的露点温度。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温度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平衡常数m 变小。
( √ )2、吸收操作的最小液气比指的是使操作线上某一点与平衡线相遇的液气比。
( √ )3、当精馏操作的回流比减少至最小回流比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小。
( × )4、精馏操作中过冷液体进料将使提馏段的汽流量和液流量都大于精馏段。
( √ )5、某种湿空气的温度t 越高,湿空气的相对湿度φ越低。
( √ )6、在气流干燥过程,热空气的焓值必定减小。
( × )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作示意图解释:吸收操作时,操作线愈靠近平衡线,是愈小。
答:如图所示:操作线为AB ,平衡线为OE 。
在操作线上任取一点P ,从图上可知PQ 、PR 动力y -y ×和x ×-x 。
化工原理(下册)练习题--(含答案)
精馏练习一.选择题1.蒸馏是利用各组分()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A 溶解度;B 等规度;C 挥发度;D 调和度。
2.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组分。
C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3.()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
4.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5.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流。
D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BA 塔顶气相;B 塔顶液相;C 塔底气相;D 塔底液相。
7.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回流。
BA 气相;B 液相;C 固相;D 混合相。
8.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CA 浮阀板;B 喷射板;C 加料板;D 分离板。
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
B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1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 ,x F = 0.6,要求塔顶x 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
BA 60 kmol/h ;B 66.7 kmol/h ;C 90 kmol/h ;D 100 kmol/h 。
11.精馏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规定分离要求为D x 、w x 。
如进料分别为1F x 、2F x 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1min R 、2min R 。
当21F F x x >时,则 ( )。
AA .2min 1min R R <;B .2min 1min R R =;C .2min 1min R R >;D .min R 的大小无法确定12. 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
DA .理论板假定; C. 理想物系; B . 塔顶泡点回流; D. 恒摩尔流假定13. 某二元理想物系,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
化工原理下册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密………………………………………封………………..…………………线..………..………………. ………..……2007~2008学年 第 2学期《化工原理∙下册》课程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卷)注意:1、本试卷共 6页;2、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填空、判断与选择题(40分)1(2 分)某一操作中吸收塔,若吸收剂的温度突然升高,则 C 说法不正确。
A .Y 1,X 2 不变;B .Y 2 增大,X 2 不变;C .Y 2 增大,X 1 不变;D .Y 1 不变,X 1 减小。
2(4 分)在某吸收系统中,已知 k y =3.8×10 -4 kmol/m 2 ∙s ,k x =1.25×10 -2 kmol/m 2∙s ,平衡关系 y =x , 则 K y = 3.69×10 -4 kmol/(m 2 · s) , 此气体是 易溶 气体, 此过程属于 气膜 控制,欲强化此过程应 增加总压和增大气流速度 。
3(6 分)如附图1 所示,在密闭容器内存在某种低浓度水溶液,容 器内压强为 p 0,溶液温度为 t ,溶质含量为c (x ),试问: (1)若将 N 2 压入容器,则 E 不变 ,H 不变 ,m 变小 ,p e不变 ;(2)若溶液温度 t 下降,则 E 变小 ,H 变小 ,m 变小 ,p e 变小 ;(3)注入溶质 A ,则 E 不变 ,H 不变 ,m 不变 ,p e 变大 。
4(4 分)某吸收塔中,物系的平衡线方程为 x y 0 . 2 = ,操作线方程为 001 . 0 5 . 3 + = x y ,当 06 . 0 1 = y , 002 . 0 2 = y 时, = 1 x 1.686×10 -2 , = 2 x 2.857×10 -4 , = V L / 3.5 , 气相传质单元数 = OG N 6.79 。
化工原理试题(附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轴毂连接中以键连接最为常见,其中普通平键连接里适用于轴端部的形状是:()A、圆头(A型)B、方头(B型)C、单圆头(C型)正确答案:C2、容积大于10m3的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如液氨储罐)属于哪种容器()。
A、第三类B、第二类C、第一类正确答案:A3、从受力角度考虑,椭圆形封头、碟形封头、半球形封头和折边球面封头四种凸形封头中,()的受力情况最好。
A、椭圆形封头B、半球形封头C、碟形封头D、折边球面封头正确答案:A4、以下属于列管式换热器组成部件的是()。
A、塔盘B、管板C、燃烧器正确答案:B5、裙座与塔体的连接焊缝,如采用塔接焊缝,则焊缝截面处同时承受( )和剪力作用,所以操作或水压试验时,焊缝承受复合剪切应力作用。
A、强度B、载荷C、定力D、压力正确答案:B6、确定压力容器是否属于《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管辖范围的压力条件是指 ( )A、计算压力B、最大允许工作压力C、工作压力D、设计压力正确答案:C7、下列属板式换热器的设备是()。
A、U形管式B、螺旋板式C、套管式D、填料函式正确答案:B8、对于一台离心水泵来说,现在改为输送比水粘度大的液体,那么泵的扬程将()。
A、不变B、减小C、增大正确答案:B9、在化工生产中,我们需要依靠输送机来完成固体物料的输送及储存,以下三种输送机中,可以用于垂直方向输送物料的是:()A、带式输送机B、螺旋输送机C、斗式提升机正确答案:B10、下列压力容器属于反应容器的是()。
A、洗涤器B、流化床C、热交换器D、回收塔正确答案:B11、单纯由于受压缩的液体或气体将容器胀破而发生的爆炸属于()。
A、化学爆炸B、二次爆炸C、物理爆炸正确答案:C12、板式塔和填料塔相比较,板式塔较填料塔压降_____、持液量_____、质量______。
A、较大、较大、较大B、较小、较大、较大C、较大、较大、较小D、较大、较小、较小正确答案:C13、釜式反应器可用于不少场合,除了( )。
化工原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
新乡学院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化工原理》期末试卷A 卷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 试卷适用范围:09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1.吸收操作是依据 ,以达到分离均相 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2.干燥速率曲线包括:恒速干燥阶段和 阶段。
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 温度,所干燥的水分为 水分。
3.二元理想物系精馏塔设计,若,n F F D W q x x α、、x 、、一定,将饱和液体进料改为饱和蒸汽进料,则最小回流比 ,若在相同回流比下,所需的理论板数 ,塔釜热负荷 ,塔顶冷凝器热负荷 。
4.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y=0.75x+0.2,则操作回流比R= ,馏出液组成x D =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1.30.021y x =-,则w x = .5.若x*-x 近似等于x i –x ,则该过程为 控制。
6.用纯溶剂逆流吸收,已知q n,l /q n,v =m ,回收率为0.9,则传质单元数N OG = 。
7.蒸馏在化工生产中常用于分离均相 混合物,其分离的依据是根据 。
8.吸收过程中的总阻力可表示为111G G L K k H k =+,其中1Gk 表示 ,当H 时(很大、很小),1LHk 可忽略,则该过程近似为 控制。
9.在常压下,0.2A x =(摩尔分数,下同)的溶液与0.15A y =的气体接触,已知2m =,此时将发生 。
10.在分离乙醇和水恒沸物时,通常采用 精馏,加入的第三组分 , 无水乙醇从塔 (顶、底)引出。
11.塔的负荷性能图中包括5条线,这5条线包围的区域表示 。
12.全回流操作时回流比R 等于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
1 13.板式塔漏液的原因是 ,溢流堰的作用 。
14当空气相对湿度ф=98%时.则空气的湿球温度t w 、干球温度t 、露点温度t d 之间的关系为 。
15.某两组份混合物的平均相对挥发度0.2=α,在全回流下,从塔顶往下数对第1,+n n 层塔板取样测得*0.3,n n x y =则 = ,1+n y = 。
化工原理(下册)答案
化工原理(大学第二版)下册部分答案第8章2. 在温度为25 ℃及总压为101.3 kPa 的条件下,使含二氧化碳为3.0%(体积分数)的混合空气与含二氧化碳为350 g/m 3的水溶液接触。
试判断二氧化碳的传递方向,并计算以二氧化碳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
已知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51066.1⨯=E kPa ,水溶液的密度为997.8 kg/m 3。
解:水溶液中CO 2的浓度为 对于稀水溶液,总浓度为 3t 997.8kmol/m 55.4318c ==kmol/m 3 水溶液中CO 2的摩尔分数为由 54* 1.6610 1.44310kPa 23.954p Ex -==⨯⨯⨯=kPa 气相中CO 2的分压为t 101.30.03kPa 3.039p p y ==⨯=kPa < *p故CO 2必由液相传递到气相,进行解吸。
以CO 2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为*(23.954 3.039)kPa 20.915p p p ∆=-=-=kPa3. 在总压为110.5 kPa 的条件下,采用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
测得在塔的某一截面上,氨的气、液相组成分别为0.032y =、31.06koml/m c =。
气膜吸收系数k G =5.2×10-6 kmol/(m 2·s ·kPa),液膜吸收系数k L =1.55×10-4 m/s 。
假设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溶解度系数H =0.725 kmol/(m 3·kPa)。
(1)试计算以p ∆、c ∆表示的总推动力和相应的总吸收系数;(2)试分析该过程的控制因素。
解:(1) 以气相分压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 t 1.06*(110.50.032)kPa 2.0740.725c p p p p y H ∆=-=-=⨯-=kPa 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为6G 1097.4-⨯=K kmol/(m 2·s ·kPa)以液相组成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 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为 (2)吸收过程的控制因素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绝大部分,故该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
化工原理下册5套试卷带答案
12013 -- 2014 学年 1 学期 时间110分钟化工原理 课程 40 学时 2.5 学分 考试形式: 闭 卷专业年级:化工、制药、应化11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一、选择填空题(共40分)1、(5分)①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 力将_减少_,操作线将_靠近_平衡线,设备费用将_增加_。
②当温度增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将_增加_,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将 _增加_。
③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OG 将_不变_, NOG 将_增加_(增加,减少,不变)。
2、(1分)正常操作下的逆流吸收塔,若因某种原因使液体量减少以至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时,下列哪些情况将发生? (A )出塔液体浓度增加,回收率增加 (B )出塔气体浓度增加,但出塔液体浓度不变 (C )出塔气体浓度与出塔液体浓度均增加 (D )在塔下部将发生解吸现象3、(3分)若维持操作中精馏塔的F、xf 、q,D不变,而减少塔釜蒸发量V。
则:xD _变小_,xw _变大_,L/V_变小_。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4、(6分)根据下图所示的双塔吸收流程,在下方示意绘出与其相应的操作线(OE 为平衡线),并用图中所示浓度符号标明各操作线端点坐标。
(将示意图绘于答题纸再作答或将原图剪贴于答题纸上作答均可)组合1 组合2组合1 组合2组合1 组合25、(1分)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 )A 分配系数大于1B 分配系数小于1C 选择性系数大于1D 选择性系数小于16.(1分)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 位于( )。
A 溶解度曲线之上方区B 溶解度曲线上Y 2bY 2aX 2b X 2aX YO EXYOEY 2bY 2a X 2bX 2aC 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D 座标线上7.(1分)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 )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化工原理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
新乡学院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化工原理》期末试卷A 卷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试卷适用范围:10化学工程与工艺1.精馏操作依据以达到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
萃取操作的依据是 。
2.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填料层增高一些,则该塔的H OG , N OG 。
3. 分离要求一定,当回流比一定时,在5种进料状况中, 进料的q 值最大,此时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 ,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 。
4. 物料种类一定时,平衡水份X*的数值主要与空气的状态有关,如果空气的温度t 下降,X*将 。
5.若c*-c 近似等于c i –c ,则该过程为 控制。
6. 某泡点进料的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172.080.0+=x y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0187.025.1-=x y ,则回流比R= ,馏出液组成x D = ,釜液组成x w = 。
7. 气相总阻力可表示为LG G Hk k K 111+=,其中Gk 1表示 ,当H 时,LHk 1可忽略,则该吸收过程为 控制。
8.漂流因子反映了 ,单项扩散中的漂流因子 。
. 9.在板式塔的设计中,要求液体在降液管中的停留时间大于 。
10.浮阀塔的三种不正常操作情况有: 、 和过量液沫夹带。
11.填料的几何特性参数主要包括比表面积、 、 。
12精馏塔进料有5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3,时,则进料热状况q= 。
13在三角形相图上,三条边上的点代表 物系,三角形内的院系: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密…………………封…………………线…………………………点代表物系。
14.塔的负荷性能图中包括_____线,最下边的一条线是_____________。
15. .吸收、解吸操作时,低温对有利,低压对有利。
16.某理想混合液,其中一组平衡数据为x A=0.376,y A=0.596,此时平均相对挥发度为。
化工原理试题库下册及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下册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化工生产中,传热过程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A. 对流B. 辐射C. 传导D. 蒸发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液体流动阻力的因素?A. 管道长度B. 管道直径C. 流体密度D. 流体粘度答案:C3. 在化工分离过程中,蒸馏操作主要用于分离哪些混合物?A. 固体与固体B. 液体与液体C. 气体与气体D. 液体与固体答案:B二、填空题4. 化工生产中,_______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答案:热通量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 PV = nRT \),其中 \( P \) 代表_______,\( V \) 代表_______,\( n \) 代表_______,\( R \) 代表_______,\( T \) 代表_______。
答案:压强;体积;摩尔数;气体常数;温度6. 渗透蒸发是一种利用_______ 的分离技术,常用于分离_______。
答案:半透膜;液体混合物三、简答题7. 简述板式塔与填料塔在工业应用中的主要区别。
答案:板式塔和填料塔是两种常见的气液传质设备。
板式塔由一系列平行的塔板组成,每块塔板上有开孔或堰,液体通过这些开口或堰流到下一块塔板上,而气体则通过塔板上升。
板式塔的优点是传质效率高,处理量大,但结构复杂,造价高。
填料塔则由各种形状的填料(如环形、鞍形、波纹形等)组成,气体和液体在填料的空隙中进行传质。
填料塔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适用于处理腐蚀性或高温物料,但传质效率相对较低。
8. 什么是雷诺数?它在化工管道设计中有何作用?答案:雷诺数(Reynolds Number)是一个无量纲数,用于描述流体流动的状态,即它是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在化工管道设计中,雷诺数用于区分流体流动的类型(层流或湍流),这对于预测管道中的压降、热传递和质量传递特性非常重要。
四、计算题9. 某化工企业需要设计一个换热器,已知热流体的进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为120℃,冷流体的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70℃。
化工原理(下册)-A答案
《化工原理》答案一、填充(共22分,每空格1分)1、间歇精馏操作中,若要保持馏出液组成不变,必须不断 增大 回流比;若保持回流比不变,则馏出液组成不断 减小 。
(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2、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空气进行对流干燥(忽略辐射传热等的影响)时,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___湿球温度____。
3、对流传质理论中,三个有代表性的是 有效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 。
4、在填料吸收塔的计算中,OG N 表示 传质分离任务难易程度 ;而OG H 表示 完成一个传质单元所需的塔高 ,是吸收设备传质效能高低的反映。
5、在吸收操作中,因故导致吸收温度升高,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m 上升 ,η下降 ,1x 下降 , m y Δ 下降 。
(上升、下降、不变、不确定)6、某精馏塔设计时,若将塔釜原来的间接蒸汽加热改为直接蒸汽加热,而保持f x 、D x 、R 、q 、W x 相同,则D/F 变小 ,A η 变小 ,提馏段操作线斜率 变大 ,理论板数 变小 。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7、操作中的精馏塔,若R 、q 、F 、f x 不变、D/F 增加,则D x 减小 ,V L / 减小 ,W x 减小 ,灵敏板t 增大 。
(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8、在40℃下,不饱和湿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当总压由1atm 减至0.5atm 时,该空气下列状态参数将如何变化?相对湿度φ 降低 ,湿球温度t w 降低 ,露点t d 降低 ,焓I 不变 。
(升高,降低,不变,不确定)二、选择题(共8分,每题2分)1、3NH 、HCl 等易溶气体溶解度大,其吸收过程通常为 A 控制。
A 、气相阻力B 、液相阻力C 、不确定2、精馏塔操作时,保持回流液量和进料状况(F 、x F 、q )不变,而减小塔釜加热蒸汽量,则 B 。
A 、↑W x ,↓D xB 、↑W x ,↑D xC 、↓W x ,↑D x D 、↓W x ,↓D x3、分配系数A k = 1的物系是否可进行萃取操作?___A ___。
《化工原理》试卷A及答案
化工原理 课程试卷(A )适用专业: 试卷所需时间:120分钟闭卷 试卷总分 :100分 考试说明:自带计算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参照下图,已知d 1=2d 2, u 2=4 m/s, u 1等于 。
A.u 1=1 m/s B. u 2=0.5 m/s C. u 3=2 m/s2、流体在管内呈湍流流动时 。
A.Re ≥2000B. Re>4000C. 2000<Re<40003、长度为a, 宽度为b 的矩形管道,其当量值de 为 。
A. 2ab/(a+b) B.ab/(a+b) C.ab/2(a+b)4、某吸收过程,若溶解度系数H 很大,则该过程属 。
A. 气膜控制 B. 液膜控制 C. 双膜控制5、下述表述不恰当的是 。
A.为了实现精馏,需要多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B.为了使操作稳定,要引入塔顶回流C.为了得到两种纯度高的产品,需要中间加料D.理论板的定义就是按理想状态进行理论计算得出的板。
6、某气体混合物中,溶质的分压为60 mmHg, 操作压强为760 mmHg ,则溶质在气相的摩尔比Y 为 。
A.0.079B. 0.0857C. 0.092 7、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
A. 恒截面、恒压差 B. 变截面、恒压差 C. 恒流速、变压差D. 变流速、变压差 8、判别以下q 值的正确性 。
A.冷液进料: q<1B. 泡点进料: q=0C. 汽、液混合进料0<q<1 9、露点是指空气的总压恒定,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
A. 焓不变B. H 不变C. 相对湿度不变 10、下列何者不是基本物理量﹖(A)长度 (B)速度 (C)温度 (D)质量 (E)时间。
二、填空题(共20分,其中第8,11,13题各2分,其它空均为1分) 1、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其物理参数(如ρ,u 等)只与位置有关,而与时间无关,此种流动流动过程称为 流动。
化工原理(下册)答案
化工原理(大学第二版)下册部分答案第8章2. 在温度为25 ℃及总压为101.3 kPa 的条件下,使含二氧化碳为3.0%(体积分数)的混合空气与含二氧化碳为350 g/m 3的水溶液接触。
试判断二氧化碳的传递方向,并计算以二氧化碳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
已知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51066.1⨯=E kPa ,水溶液的密度为997.8 kg/m 3。
解:水溶液中CO 2的浓度为 对于稀水溶液,总浓度为 3t 997.8kmol/m 55.4318c ==kmol/m 3水溶液中CO 2的摩尔分数为由 54* 1.6610 1.44310kPa 23.954p Ex -==⨯⨯⨯=kPa 气相中CO 2的分压为t 101.30.03kPa 3.039p p y ==⨯=kPa < *p故CO 2必由液相传递到气相,进行解吸。
以CO 2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为*(23.954 3.039)kPa 20.915p p p ∆=-=-=kPa3. 在总压为110.5 kPa 的条件下,采用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
测得在塔的某一截面上,氨的气、液相组成分别为0.032y =、31.06koml/m c =。
气膜吸收系数k G =5.2×10-6kmol/(m 2·s ·kPa),液膜吸收系数k L =1.55×10-4 m/s 。
假设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溶解度系数H =0.725 kmol/(m 3·kPa)。
(1)试计算以p ∆、c ∆表示的总推动力和相应的总吸收系数;(2)试分析该过程的控制因素。
解:(1) 以气相分压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 t 1.06*(110.50.032)kPa 2.0740.725c p p p p y H ∆=-=-=⨯-=kPa 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为6G 1097.4-⨯=K kmol/(m 2·s ·kPa)以液相组成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 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为 (2)吸收过程的控制因素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绝大部分,故该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
化工原理((下册))期末试题样卷与答案
一、填空选择题(25分,每空1分)1、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填料层增高一些,则该塔的H OG 将__________,N OG 将__________ 。
2、在吸收塔的设计中,当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 减小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____,设备费用将___________。
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
液相组成x A =0.4,相应的泡点为t 1;汽 相组成4.0 A y ,相应的露点为t 2。
则t 1与t 2大小关系为。
4、简单蒸馏过程中,釜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________,其沸点则逐渐_________。
5、已知塔顶第一块理论板上升的汽相组成为y 1=0.63(摩尔分率,下同),将其全 部冷凝为泡点液体,该液体在贮罐静止分层,上层x D =0.9作为产品,下层x 0=0.5 于泡点下回流,则回流比R=。
6、设计精馏塔时,已知原料为F,x F,分离要求为x D和x W,加料热状态q 已选定,今若选择较大的回流比R,则N T____, L/V_______。(增加,不变,减少)7、萃取操作依据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萃 取剂的主要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有一实验室装置将含A 10%的A 、B 混合物料液50公斤和含A 80%的A 、B 混合物料液20公斤混合后,用溶剂S 进行单级萃取,所得萃余相和萃取相脱溶剂后又能得到 原来的10% A 和80% A 的溶液。
问此工作状态下的选择性系数β=____________ 9、在101.3kPa 下,不饱和湿空气的温度为295K 、相对湿度为69%,当加热到303K时,该空气下列参数将如何变化? 相对湿度______,湿球温度______,露点______。
(完整word版)化工原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化工原理(下)期末考试试卷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低浓度难溶气体吸收,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入塔气量增加,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 、出塔气体浓度2y 、出塔液体浓度1x 将会有________变化。
A OG H ↑, 2y ↑, 1x ↑B OG H ↑, 2y ↑, 1x ↓C OG H ↑, 2y ↓, 1x ↓D OG H ↓, 2y ↑, 1x ↓2。
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 =2kmol/m2h , 气相总传质系数Ky=1。
5kmol/ m2h ,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 应为________。
平衡关系y=0。
5X 。
A .0。
02 B 。
0.01 C 。
0.015 D 。
0。
005 3。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A 。
气膜控制时有:*p p i ≈,L GHk k 11<< B 气膜控制时有:*p p i ≈,L GHk k 11>>C 液膜控制时有:i c c ≈*,G Lk Hk <<1 D 液膜控制时有:i c c ≈,G Lk Hk >>14.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的分配系数________1。
A 等于B 大于C 小于D 都可以。
5.按饱和液体设计的精馏塔,操作时D/F 、R 等其它参数不变,仅将料液改为冷液进料,则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________,残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_______。
A提高,降低;B降低,提高;C提高,提高;D降低,降低6.某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17块(包括塔釜),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塔板数为______块.A. 30B.31C. 32D. 347.在馏出率相同条件下,简单蒸馏所得馏出液浓度________平衡蒸馏.A高于;B低于;C等于;D或高于或低于8。
指出“相对湿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中,哪一个参量与空气的温度无关________A相对湿度B露点温度C干球温度D绝热饱和温度9。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下册)样卷及参考答案-A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下)命题教师: 杨虎适用班级: 2004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生物工程、食品工程、轻化工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
考试2007年 06月8日共 6 页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阅(统分)教师分值20 20 10 201515得分注意事项:1、满分100分。
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3、考生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如有答题纸,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完请将试卷和答题卷分别一同交回,否则不给分。
试题得分评阅教师一、单项选择(共20分、每题1分,请将你认为最恰当的选项代号填写到题中的括号中)1.漂流因数越大,表明(D)的影响越大。
A)对流扩散B)温度C)粘度D)总体流动2.低浓度难溶气体的逆流吸收塔中,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吸收塔的操作压强增加,则出塔气体浓度Y2、出塔液体浓度X1的变化是(D)。
A) Y2↑、X1↓B) Y2↑、X1↑C) Y2↓、X1↓D) Y2↓、X1↑3.两组分A、B的传质速率N A、N B,在( C)情况下,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在气相中扩散B)单向扩散C)等摩尔扩散D)在液相中扩散4.在X~Y图上,操作线若在平衡线下方,则表明传质过程是( B )。
A)吸收B)解吸C)相平衡D)不确定5.在吸收塔的某截面处,气相主体组成为0.025(摩尔分率,下同),液相主体组成为0.01。
若平衡关系为y*=0.5x,气相总吸收系数K y=1.5kmol/m2.h,气膜吸收系数k y=2kmol/m2.h,则该截面上气液界面上的气相组成y i为(C)。
A)0.02 B)0.015 C)0.01 D)0.0056.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一半的吸收剂从塔底循环进入塔的中部,如右图所示。
其操作线应为(B )。
化工原理(下)参考卷及答案
A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在)(*L G G Ap p K N -=中,*L p 代表的是( C )。
A 、界面处被吸收组分的分压力; B 、气相主体中被吸收组分的分压力; C 、与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分压力。
2、 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 A ) 。
A 、气体混合物;B 、液体均相混合物;C 、气液混合物。
3、全回流时,y 一x 图上精馏段和提馏段两操作线的位置( B )。
A 、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B 、与对角线重合;C 、在对角线之下。
4、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层塔板上的液相组成(摩尔分率)关系为( C ) A 、x n+1 > x n > x n-1 ; B 、x n+1 = x n = x n-1 ; C 、x n+1 < x n < x n-1 。
5、对于不饱和的湿空气,其露点( C )湿球温度。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6、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 A )。
A 、湿空气的湿球温度;B 、湿空气的干球温度;C 、湿空气的露点温度。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温度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平衡常数m 变小。
( √ )2、吸收操作的最小液气比指的是使操作线上某一点与平衡线相遇的液气比。
( √ )3、当精馏操作的回流比减少至最小回流比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小。
( × )4、精馏操作中过冷液体进料将使提馏段的汽流量和液流量都大于精馏段。
( √ )5、某种湿空气的温度t 越高,湿空气的相对湿度φ越低。
( √ )6、在气流干燥过程,热空气的焓值必定减小。
( × )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还是愈小。
答:如图所示:操作线为AB ,平衡线为OE 。
在操作线上任取一点P ,从图上可知PQ 、PR 动力y -y ×和x ×-x 。
化工原理(下)参考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传热方式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A. 对流传热B. 辐射传热C. 导热D. 蒸发传热2. 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流体输送设备?A. 风机B. 泵C. 压缩机D. 蒸汽锅炉3. 在精馏操作中,下列哪种因素对分离效果影响最大?A. 塔板数B. 回流比C. 进料量D. 塔内压力4. 下列哪种干燥方式属于内部干燥?A. 真空干燥B. 热风干燥C. 辐射干燥D. 冷冻干燥5. 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膜分离过程?A. 微滤B. 超滤C. 纳滤D. 反渗透6. 下列哪种萃取剂适用于萃取苯甲酸?A. 乙醇B. 乙酸乙酯C. 水D. 氯仿7. 下列哪个设备用于气体的吸收?A. 填料塔B. 泡罩塔C. 喷射泵D. 转子流量计8. 下列哪种因素对搅拌效果影响最大?A. 搅拌器类型B. 搅拌器直径C. 搅拌速度D. 容器形状9. 下列哪种设备用于固液分离?A. 滤布B. 沉淀池C. 离心机D. 膜分离设备10.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A. 热量传递B. 功的传递C. 能量守恒D. 熵增原理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三大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2.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3. 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分为______和______。
4. 精馏过程中,回流比的大小对______和______有直接影响。
5. 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越低,其______能力越强。
6. 膜分离过程中,膜的截留分子量越大,表示膜的______越强。
7. 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的选择应考虑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
8. 气体吸收过程中,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______和______。
9. 搅拌过程中,搅拌器的______和______对搅拌效果有显著影响。
10. 固液分离过程中,离心分离的推动力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下)命题教师: 杨虎适用班级: 2004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生物工程、食品工程、轻化工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
考试2007年 06月8日共 6 页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阅(统分)教师分值20 20 10 201515得分注意事项:1、满分100分。
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3、考生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如有答题纸,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完请将试卷和答题卷分别一同交回,否则不给分。
试题得分评阅教师一、单项选择(共20分、每题1分,请将你认为最恰当的选项代号填写到题中的括号中)1.漂流因数越大,表明(D)的影响越大。
A)对流扩散B)温度C)粘度D)总体流动2.低浓度难溶气体的逆流吸收塔中,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吸收塔的操作压强增加,则出塔气体浓度Y2、出塔液体浓度X1的变化是(D)。
A) Y2↑、X1↓B) Y2↑、X1↑C) Y2↓、X1↓D) Y2↓、X1↑3.两组分A、B的传质速率N A、N B,在( C)情况下,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在气相中扩散B)单向扩散C)等摩尔扩散D)在液相中扩散4.在X~Y图上,操作线若在平衡线下方,则表明传质过程是( B )。
A)吸收B)解吸C)相平衡D)不确定5.在吸收塔的某截面处,气相主体组成为0.025(摩尔分率,下同),液相主体组成为0.01。
若平衡关系为y*=0.5x,气相总吸收系数K y=1.5kmol/m2.h,气膜吸收系数k y=2kmol/m2.h,则该截面上气液界面上的气相组成y i为(C)。
A)0.02 B)0.015 C)0.01 D)0.0056.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一半的吸收剂从塔底循环进入塔的中部,如右图所示。
其操作线应为(B )。
7.当塔顶浓度和回流量一定时,冷回流和泡点回流相比,精馏段操作线斜率(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8.在精馏塔的图解计算中,若进料热状况变化,将使( B )。
A )平衡线发生变化B )操作线与q 线变化C )平衡线与q 线变化D )平衡线与操作线变化9.精馏塔的操作线是直线是基于( C )。
A )理论板的概念B )理想物系C )恒摩尔流假设D )泡点回流 10.在精馏塔的操作中,若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则( D )。
A )不能操作B )x D 、x W 均增加C )xD 、x W 均不变 D )x D 下降、x W 增加 11.在相同的汽化率下,对同一物系分别采用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则( B )。
A )平衡蒸馏的分离效果好B )简单蒸馏的分离效果好C )两者的分离效果一致D )不能确定哪种方式的分离效果好12.同一物系,总压越低,则混合物各组分间的挥发度差异( 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13.在板式塔的设计中,加大板间距,则负荷性能图中的雾沫夹带线将( A )。
A )上移 B )不变 C )下移 D )可能上移或下移14.精馏塔全塔以同一结构尺寸的塔板组成,则每块塔板的负荷性能图(C ) A)完全相同 B)大致相同 C)不相同 D)不确定 15.填料塔液体喷淋密度过小,会引起( D )A)容易液泛 B)容易堵塞 C)塔压降增大 D)填料不完全湿润 16.降低干燥器中物料层的厚度,对物料的临界含水量( D )。
A)影响不大 B)无影响 C)影响明显增大 D)影响明显降低 17.平衡水分一定是( A )。
A)结合水分 B)非结合水分 C)临界水分 D)自由水分 18.已知湿空气的( C )便可以确定湿空气的其他参数。
A )H 、p B )H 、t d C )H 、t D )I 、C H 19.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11(干基,下同),现将该物料从初始含水量0.37干燥至0.09,则干燥终了时物料表面的温度θ将( A )。
A )θ>t w B )θ=t w C )θ<t w D )θ=t20.对于气体减湿操作,在总压不变的情况下应使气体温度降至它的( B )以下。
A) 绝热饱和温度 B) 露点温度 C)湿球温度 D)干球温度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吸收过程物料衡算的基本假设是:溶剂完全不挥发、惰性气体完全不溶解。
2.对系统总压较低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降低时,亨利系数E将不变,平衡常数m将增大,溶解度系数H将不变。
3.在1atm、20℃下用清水吸收某低浓度气体,若气膜吸收系数k G=0.1kmol/(m2.h.atm),液膜吸收系数k L=0.25kmol/(m2.h.kmol/m3),溶质的溶解度系数H=150kmol/(m3.atm),则溶质为易溶气体,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 Y= 0.1kmol/(m2.h)。
4.一般而言,两组分A、B的等摩尔相互扩散体现在精馏单元操作中,而组分A在B中的单向扩散体现在吸收单元操作中。
5.在总压为101.3kPa、温度为85℃下,苯(A)和甲苯(B)的饱和蒸汽压分别是116.9kPa、46kPa,相对挥发度αAB= 2.54,平衡时的液相组成x A= 0.78,气相组成y A= 0.9。
6.用填料层高度为8m的填料精馏塔进行实验,塔顶为分凝器,塔釜为蒸汽间接加热,计算该塔达到一定分离程度时的总理论板层数为10,则填料塔中所装填的填料的等板高度为1m。
7.在某精馏塔中,分离相对挥发度α=2.5的两组分溶液,采用泡点回流,若操作回流比为3,测得精馏段第n、n+1层塔板(从塔顶往下计)的液相组成x n=0.45、x n+1=0.38,馏出液组成x D=0.96(以上均为摩尔分率),则第n+1层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效率E MVn+1= 0.655。
8.评价填料性能优劣的主要参数有空隙率、比表面积、填料因子。
9.已知在常压及25℃下某湿物料中水份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空气的ф=100%时,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为0. 1Kg(水)/Kg(绝干料);空气的ф=40%时,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为0.04Kg(水)/Kg(绝干料)。
现将含水量为0.23 Kg(水)/Kg(绝干料)的该湿物料与25℃、ф=40%的常压空气接触,则该物料的可除去的水量为0.19 Kg(水)/Kg(绝干料),结合水量为 0.1 Kg(水)/Kg(绝干料),非结合水量为 0.13 Kg(水)/Kg(绝干料)。
得分评阅教师三、简答与实验(10分,每题5分,任意选作其中两个题)1增大吸收剂用量,保持T、P、X2、Y1、V等不变,则Y2、X1将如何变化?2在精馏塔的设计中,处理量是否会影响理论板层数?并说明原因。
3.干燥实验中,怎样保持湿度恒定?4在吸收实验中,如何确定相平衡常数?1、 Y2、X 1 :均下降。
2、不影响。
因为处理量不改变平衡曲线、操作线、分离要求等,因此不改变理论板层数。
3、大量湿空气与少量物料接触,并不断吸入新鲜空气和排除废气。
4、测定吸收剂温度确定亨利常数,测定操作压强,则m=E/P 。
得分 评阅教师四、某二元混合液连续精馏塔,符合恒摩尔流假设。
已知:x F =0.5,x D =0.95,x W =0.05,R=1.5,F=100kmol/h ,泡点进料,泡点回流,塔顶为全凝器,塔釜蒸汽间接加热。
求:1)馏出液D 和残液W ;2)相对挥发度;3)所需理论板数;4)R/R min 。
(20分) 解:1)0.50.0510050/0.950.05F W D W x x D Fkmol h x x −−==×=−−W=F-D=100-50=50kmol/h2)在图中的平衡曲线上取点(0.5,0.75),则(1)0.750.53(1)0.50.25y x x y α−×===−×3)q=1则q 线方程为x=x F =0.5;0.950.381 2.5D x R ==+ 0.00.10.20.30.40.50.60.70.80.9 1.00.00.10.20.30.40.50.60.70.80.91.0WfeDyx过(0.95,0.95)、(0,0.38)作精馏段操作线,过(0.5,0.5)作纵坐标的平行线——q 线,将(0.05,0.05)与精馏段操作线与q 线的交点相连——提馏段操作线;从(0.95,0.95)开始在精馏段操作线与平衡曲线之间作梯级直到某块理论板上下降液相组成恰好小于等于进料组成,则转化为在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作梯级,直到某块板上下降液相组成恰好小于等于x w 为止,数出梯级的数量,即理论版板层数(含塔釜再沸器)。
4)由图得:0.50.75q q x y ==,min min0.950.751.50.81.8750.750.50.8D q q qx y RR R y x −−====−−五、有一填料吸收塔,在28℃及101.3kPa,用清水吸收200m 3/h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使其含量由5%降低到0.04%(均为摩尔%)。
填料塔直径为0.8m,填料层高度为6m,平衡关系为Y *=1.4X ,已知K Y a=38.5kmol/h.m 3。
问(1)若水的用量为13.4kmol/h,则(L/L min )等于多少?2)若水的用量为13.4kmol/h,该塔能否适用?3)若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将吸收剂用量增大10%,该塔能否适用?(注:在此条件下不会发生液泛,按气膜控制计算)(15分) 解:1212120.050.00040.05260.0004110.05110.0004y y Y Y y y =====≈−−−− 1)010[(1)]273101.31(10.05)2007.69/22.427328101.322.4hT Py V TP V kmol h −==−××××=+12min min *12()Y Y L L V V V X X −==− *1210Y X X m==1210.05260.00040.99240.0526Y Y Y η−−=== 12min 1()7.69 1.40.992410.68/m Y Y L V Vm kmol h Y η−===××=min13.41.2510.68LL == 2):2227.690.7850.80.50240.3976438.50.5024OG Y V D m H m K a πΩ==×====Ω×1.47.690.803413.4mV S L ×===20X =由:则:1111ln[(1)]ln[(10.8034)0.8034]16.71110.803410.9924OG N S S S η=−+=−+=−−−−得分 评阅教师0.397616.7 6.646OG OG Z H N m m==×=>∴不能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