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编码:14108C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大学语文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该课程主要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素养和应用知识进行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小学语文教学,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初步的教研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上)一、教学要求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和建国以来几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概况,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并在教学大纲的比较中,掌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和发展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地位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难点:怎样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
第三节小学语文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目标主要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难点:怎样正确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下)一、教学要求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变化的概况,了解建国以来几种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明确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并认识小学语文教材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教材1.建国以来的小学语文教材2.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探讨和课程资源问题,以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三、重点难点在本章的学习中,课程教材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是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二、任课教师:钟启泉三、课程性质:必修课四、学时安排:36学时五、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课程设计与教学原则,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将来的教学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教材:1. 主教材:《教学论》主编:杨锡佑2. 辅助教材:《教育原理与教学导论》主编:黄雅琳七、教学内容:1. 课程设计概述2.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3. 教学理论与教学过程4. 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5. 教学方法与技巧6. 教学管理与教学环境7. 教师角色与教学素质8. 教学案例剖析八、教学方式:1. 理论教学:讲授+互动讨论2. 实践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九、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课堂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后作业2. 期中考试:闭卷考试3. 期末考核:开卷考试十、教学要求:1. 学生要勤奋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完成作业。
2. 学生要按时听课,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做到课前准备,课后复习。
3. 学生要尊重教师和同学,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十一、教学重点难点:1. 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2. 教学设计的实际操作3.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4. 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解决十二、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课程设计概述第3-4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第5-6周:教学理论与教学过程第7-8周: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第9-10周:教学方法与技巧第11-12周:教学管理与教学环境第13-14周:教师角色与教学素质第15-16周:教学案例剖析十三、教学安排:1. 课堂授课时间:每周一、周三下午2-4节2. 实践教学时间:每周五下午2-4节3. 教师答疑时间:每周二下午2-3节十四、其他:1. 本教学大纲系列仅供参考,如有需要,教师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 学生有任何问题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教师交流。
在教学大纲所列的内容之上,我将继续扩写新的内容。
十五、教学资源准备:1. 为了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将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教学PPT、视瓶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学理论和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课程编码:16A04051 学分: 1.0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计划学时:16 其中讲课:16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类专业推荐教材:刘欣,孙泽文,严权主编,《课程与教学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参考书目:1、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施良方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旨让师范类专业学生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基本价值和基本策略,正确认识和解释各种课程与教学现象,具备课程开发和实施、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掌握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的方法,为从事教学工作奠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教学目标、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模式、课程和教学评价及课程开发等内容。
2、通过课堂讲授与观看优质课视频要求掌握说课的方法、掌握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
3、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后能形成对课程与教学现象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兴趣。
要求学生完成说课的视频录制和作业,完成期末考试。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基本概述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旨在让学生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位,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要素,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进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研究对象;要素;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授课内容]一、课程与教学论基本概述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与任务三、课程与教学论基本要素四、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五、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六、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旨在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含义,了解课程的不同形态,掌握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涵义及其不同取向,掌握课程目标和内容确定的依据及原则。
全校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专题 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课程大纲(Syllabus for the Seminar 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一、课程目标1. 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2.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开展趋势;3.培养学生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的能力与方法;4.培养学生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的能力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专题1:课程与教学的一般概述2课时本专题要求学生知道课程与教学的概念、二者的关系、本学科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方法。
通过这种宏观的介绍,使学生对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思考题:1 .谈谈你对课程与教学概念的理解。
2 .目前对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哪几种认识?3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个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哪些方面?4 ,课程与教学论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试结介实例加以分析。
参考文献:1 .[美]威廉F.派纳.《理解课程(上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钟启泉.《课程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 .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4 .威廉•维尔斯曼(美)著,袁振国主译,窦卫霖校.《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5 .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开展》,见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专题2: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4课时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习者应该知道影响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主要派别的理论,理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对课程与教学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尝试应用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解释课程与教学的原理、问题与现象。
思考题:1 .试论述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2 .简述文化传统、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纬度。
3 .简述哲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1 .杜威著.林宝山,康春枝译.《儿童与课程》,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2 .董奇,申继亮.《心理与教育研究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3.D-J •奥康诺.《批评的西方哲学史》,洪汉鼎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4」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美]奈尔•诺丁斯.《教育哲学》,许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美]威廉・F •派纳等.《理解课程》.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专题3:课程设计6课时本专题要求学习者知道我国课程设计的进程,了解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取向等基本概念的含义,了解我国当前课程设计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几种课程设计取向和有代表性的课程设计模式的理念和运作,并能分析其优缺点。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教学大
纲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研究生掌握数学课程设计与教学理论,培养其在高等教育机构从事数学课程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和素养。
二、课程内容
1. 数学教育历史与发展概述
- 数学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 数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2. 数学课程设计
- 数学课程的结构与组织
- 数学课程的目标与要求
- 数学教材的选择与使用
3. 数学教学理论
- 数学研究的认知过程
- 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 数学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4. 数学教学方法与技能
- 演讲与讲解技巧
- 互动与合作研究
- 使用教具与技术支持教学
5. 数学课程评价与改进
- 数学课程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 数学课程改进的策略与路径
三、课程要求
1. 学生应参加课堂讨论,并积极提问与回答。
2. 学生需完成课程作业及项目,并按时提交。
3. 学生应阅读相关的教学论文和研究文章,并参与学术讨论。
4. 学生需要参加课程考试,以检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参考资料
1. 张三. 数学课程与教学理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 李四. 数学教育研究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以上内容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本大纲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与教学论是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和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一门课程。
以其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该课程也可作为其他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必修或限选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将以往的课程论与教学论两门学科进行整合而成的一门新的学科。
与现有的课程论与教学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与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学科教学论等课程都有一定联系。
有些课程,电大的学员已在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专科学习阶段中有所学习,有些课程作为本学科的前置课程或后续课程将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安排。
如:“现代教育原理”是学习本课的基础,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已作为该课程的先修课程。
“中国教育简史”的内容在专科计划中已有安排。
“教育哲学”的内容则安排在本专业选修课程计划之中。
3.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向学生介绍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结合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思考和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述、讨论与案例分析等方式。
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5.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基本内容的要求按“知道、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要求。
具体要求在第三部分中规定。
二、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1.学时分配本课程4学分,总课时为72学时。
根据电视大学的学习特点,除安排一定学时的讲授外,学员应结合音像教材自学或集中辅导学习,其余学时多数应为利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自学的时间。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到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评价以及教学中的个别差异和多样性。
同时,本课程还将重点关注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角色,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如何应对教学中的挑战和困难。
二、课程目标
1. 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掌握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4. 培养学生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能力。
5.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
1. 课程与教学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 课程的定义和内涵
- 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层次
- 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
- 教学方法和教具的运用
- 教学评价的设计和实施
3. 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和多样性
- 学生的认知差异和学习风格
-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 学生个性与学习动机的培养
- 包容性教育与差异化课堂的构建。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2)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ory课程编码:16A11090学分:3.0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52 其中讲课:44 实验或实践:8 上机:适用专业:教育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管理专业、特殊教育专业和心理学专业推荐教材: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
参考书目:1.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4.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5.佐藤学,《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3003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能运用将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评价我国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以及形成课程与教学的规划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与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打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专业基础。
(包括1次期末考试)。
要求学生参加小组发言、进行课程讨论等,以锻炼他们的能力。
通过相关研究活动、评论文章等活动形式进行本课程的研究工作。
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要求学生在作业、课程论文等方遵守学术诚信。
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识记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关键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关系;形成有效地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操作技能。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练习,使学生养成课程审美与教学艺术的意向和追求。
3、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初步养成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识、经验和能力,并训练和提高从事课程与教学工作的思维技能。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框架,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时代特征,明确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价值,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论。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二、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目标《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也以通选课的形式为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或关心关注教育事业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开设。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观察、分析、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工作,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小学教育、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一)理论和知识方面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的界说和课程与教学观的构建、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考察、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评价等方面。
(二)能力和技能方面养成关心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识,学会运用有关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能够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工作。
五、教材与推荐读物1.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2.靳玉乐:《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3.徐学福:《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5.谢利民《现代教学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6.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7.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学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8.靳玉乐等:《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六、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学生成绩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和学习表现、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三部分,各部分成绩在学期总成绩中的比例为10%、20%、70%。
七、其他说明本课程的教学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二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三是继承和批判的结合;四是学习与研究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教学。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基础,它既要符合学科的发展趋势,又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本文将从化学课程的重要性、教学大纲的作用以及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大纲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化学,学生可以了解到物质的基本构成和性质,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此外,化学还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物理学、生物学等。
因此,化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大纲的作用教学大纲是指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文件,它对于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教学大纲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教学评价的依据。
同时,教学大纲还可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一个合理的教学大纲对于化学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要。
三、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大纲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设计教学大纲时,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能力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培养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态度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培养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2.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教学的全过程。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和安排。
化学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等方面,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拓展和延伸。
3.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大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学习指导,识字教学等,为其以后教学改进以提供指导;掌握小学课程资源开发,说课与模拟上课等,为其以后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奠定基础;在充分理解有关原理的基础上,能巧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以及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行。
二、课程教学要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
因此,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后学生要多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利用实习机会深入小学课堂,认真观察和思考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策,在此基础上写成专业小论文。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史》、《教育技术学》等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资源、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课程难点:语文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诊断、生成性教学等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媒体PPT、视频教学等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概述(4学时)1.教学内容(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四个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2)小学语文课程性质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第二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范围和作用(2)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3)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目标(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与教材(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2)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概述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四章小学语文学习指导(5学时)1.教学内容(1)语文学习与学生发展(2)小学语文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方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小学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2)教学难点:几种主要的现代学习理论第五章识字教学(4学时)1.教学内容(1)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2)识字写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3)识字写字教学的一般过程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方法、字形教学的方法(2)教学难点:字形教学的方法第六章阅读教学(5学时)1.教学内容(1)阅读教学综述(2)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设计(3)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以课文为中心的篇章教学(2)教学难点:掌握让学生理解故事寓意的方法第七章习作指导(5学时)1.教学内容(1)写话教学(2)习作教学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习作指导的内容和方式、习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2)教学难点:习作指导的内容和方式第八章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涵(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3)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式设计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第九章说课与模拟上课(5学时)1.教学内容(1)说课教学的内容、一般程序和方法及其评价(2)模拟上课的类型特点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模拟课堂与说课的区别、模拟上课的特点(2)教学难点:模拟课堂与说课的区别第十章课堂观察与诊断(5学时)1.教学内容(1)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价值(2)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特点(3)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类型(4)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方式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类型与方式(2)教学难点: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课堂教学诊断七、学时分配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期末60%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汪潮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孙凤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蒋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4]《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徐林祥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6]《小学语文教学论》,李广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龙宝新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吴忠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小学教学论》石鸥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9]《教学论》,李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教学论》,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401112B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专业基础及核心主干课程。
强调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究有机结合,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能系统地理解并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并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三大模块,分别是小学语文课程理论、五大领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练。
第一模块主要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对有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教材的认识。
在语文课程标准这一部分主要是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以案例分析和讲授为主,要求学生理解、领会;第二模块主要是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汉语拼音)、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各领域教学的任务、策略、方法,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这一部分是课程的重点,需要学生通过教学案例认识、理解并领会教学的策略、方法与技能,进而运用所学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进行教学设计,并注意领会并使用相关教学技能;第三模块实践操练环节,是在完成三至六七教学设计作业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试讲,最后在班级里试讲,通过试讲巩固并落实相关的教学原理,提升教学实践技能。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理解本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学习目标第二节了解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41109B中文名称: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Theory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总学时:45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二、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立足于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在学习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考察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与教学教学功能、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课程论和教学论这两大主线,注意联系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和新要求,注意联系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从而形成从事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和课程研制、教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打下相应的基础。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养成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从事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和课程研制、教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应用基础理论学科,与教育学其它分支学科关系密切。
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主要与《心理学》、《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简史》、《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等课程关系密切,开设之前应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科研方法的相关课程。
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共3学分。
教学计划规定上课为15周,共45学时,理论学时35学时,实践学时10学时。
本课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作业等。
课堂教学充分挖掘本课程领域中相关问题的探讨与实践训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
实践作业方面,紧密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建议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实践,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从个别问题中受到启发,目的是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言(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发展历程;明确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发展历程。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概述第二节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4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课程概念;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课程;表达自己的课程观;了解课程发展的历史概况;熟悉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了解课程理论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不同的课程价值观、课程观;课程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课程历史演变的基本线索;多种多样的具体课程形态和课程体系;课程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教学难点:不同的课程价值观、课程观;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课程理论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程的概念、意义与地位第二节课程的历史发展第三节课程的影响因素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4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明确课程目标的内涵、取向及其确定的依据;掌握课程内容的取向及其选择与组织原则;了解当代小学教育课程的目标与课程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目标制定的模式;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与组织方式。
教学难点: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与组织方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程目标第二节课程内容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3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明确课程实施概念,了解课程实施的取向、途径及影响因素;了解课程评价概念和类型,掌握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和形式;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
教学难点:理解课程实施的取向、途径及影响因素;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程实施第二节课程评价第五章校本课程开发(6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和意义;掌握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与特征,掌握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掌握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第二节学校课程建设第六章教学的基本理论(4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教学、现代教学和优化教学等概念;了解教学发展历程及现代教学的特征;探讨教学的本质和优化教学的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教学构成要素;理解教学本质有诸多论争,探讨教学的本质和优化教学的策略。
教学难点:探讨教学的本质和优化教学的策略。
【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的定义与教学本质第二节教学的历史演进第七章教学目标与教学功能(4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教学目标的涵义、表现形式及其分类;了解教学目标的功能;学会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功能的概念,把握教学的基本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制定;布卢姆、加涅、奥苏伯尔、巴班斯基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功能的优化。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功能的提升和优化。
【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目标概述第二节教学目标分类第三节教学目标设计第八章教学模式(6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认识教学模式的概念;了解教学模式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掌握当前几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难点:掌握当前几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正确看待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模式概述第二节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第三节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第九章教学方法(4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认识教学方法的概念、组合和分类;掌握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难点:多种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方法概述第二节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第三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第十章教学手段(4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教学手段的概念,知道教学手段的不同分类;了解各种教学手段的特点及功能,掌握选用教学手段的基本原则;理解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选用教学手段的基本原则;理解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选用教学手段的基本原则;理解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
【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手段概述第二节教学手段的选择第三节教学手段信息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第十一章教学组织形式(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明确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意义及历史演变;熟悉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全面认识班级授课制;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并掌握其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阶段;班级授课制的理解;教学工作各环节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探索【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概述第二节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第十二章教学设计(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流程和方法;对已有的教学设计能够进行评价;能进行小学课程和教学的设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
【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设计第二节教学实施第三节教学反思五、教学学时分配建议表1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45 学分:3六、课内实践环节与学时分配表2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实践环节一览表七、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课程与教学论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方法,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学生课堂讨论、谈话、指导自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在教师讲授过程中,贯彻启发教学思想,结合案例教学和问题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时,安排学生进行小学课堂教学见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改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教育小资料,关注教学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新进展、热点问题,并结合教材内容,组织自学基础上的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兴趣和意识;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观念;提高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
八、教材与学习资源建议(一)教材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二)学习资源1.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4.瞿葆奎.课程与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李子建、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张廷凯.新课程设计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9.陈玉琨、沈玉顺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美]拉尔夫·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3.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三)其他参考资料1.中国中小学教育网:/js.htm 2.教学设计课程学习网:/lich3.中国基础教育网:/#4.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网:/5.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6.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 /九、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建议(一)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
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二)成绩评定建议1.总评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查占60%。
2.期末考试满分100分,采取闭卷考试,注重对基本理论概念的考查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平时成绩满分100分,其中课堂笔记15分,课堂考勤15分,平时作业25分,课堂讨论发言20分,小组实践展示25分。
制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教研室:小学教育教研室执笔人:郭红霞审订人:王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