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危害分析法介绍(人的不安全行为)

合集下载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报告(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报告(JHA)法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c)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 d)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 e)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 f)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 g) 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 h) 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 i) 是否存在照明问题? j) 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 k) 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 l) 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 m) 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 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2、还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做出提示。 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机械能可造成物 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 火灾、爆炸、腐蚀。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 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此项作业的人员受伤害,当然也不能使他人受到伤 害,不能使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受到损害。分析时不能仅分析作业人员工作不规范的 危害,还要分析作业环境存在的潜在危害,即客观存在的危害更为重要。工作不规范产生的 危害和工作本身面临的危害都应识别出来。我们在作业时常常强调“三不伤害” ,即不伤害自 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在识别危害时,应考虑造成这三种伤害的危害。 五、控制措施的制订 对识别的危害制订控制与预防措施,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工程控制(能量隔离) 2、行政管理 3、PPE 4、临时措施 六、工作危害分析之后,经过评审,应进一步确定正确的作业步骤,制定此项作业的标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与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与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与分析有限公司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1.事故的发生原因由于客观上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然而,造成“人的失误”和“物的故障”的原因往往是管理上的缺陷,虽然这是间接原因,但常常是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促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客观上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环境条件。

一般来说,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共同耦合形成“隐患”,如果人在主观上表现出不安全行为,就会直接导致伤亡事故,甚至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人、物、环境——事故的相互作用见下图。

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环境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隐患事故人、物、环境——事故图由上图可以看出,人为失误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事故(事件)的发生。

人为失误是人为地造成系统故障或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素,需要加以防止。

人为失误有:(1)人机工程在设计上的失误;(2)机械、设备在安装上的失误;(3)检查失误;(4)设备保养维修不良所造成的失误;(5)操作者的失误;(6)管理和决策失误(包括劳动组织不合理);(7)运输失误;(8)信息交流失误等。

2.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2.1安全管理中的不安全行为辨识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党的“三个代表”的具体表现,搞好安全生产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三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不建全、不完善或不能坚持不懈的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则是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不建全、不完善或不能坚持不懈的执行安全生产方针,造成责任不明确、管理松懈、安全教育不到位、无证上岗,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出现违章作业、误操作;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内容的重复或遗漏;“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不到位等原因则是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分析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识别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识别技术。

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

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

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从事某项作业活动的人员、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损害。

该方法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风险评估、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等内容。

它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先辨识出工作中的危害,然后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数值来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分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先把某项工作分解为若干主要步骤,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三四个词表示一个步骤。

分解时认真研究这项工作,与有关人员—起讨论,分解出合理的工作步骤。

再辨识出每一步的潜在危害,最后确定采用的预防措施。

分析前应当成立分析小组,确定分析的具体工作,把每项工作分解为若于步骤,按项填写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记录表包括潜在危害、主要后果、风险度和建议改进措施等内容。

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需要有一些长期积累的基础数据,并认真进行总结和统计或计算,结果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真实情况;否则会由于分析人员的认识不同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一般是安全管理人员预先设计的一种检查表单,表单的核心为「检查内容」「检查标准」,在实际中它能够帮助检查人员按照既定方式进行检查。

工作危害分析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就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就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就是为了识别与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与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与预防。

二、主要用途与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与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就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她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不;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就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就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就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就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就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就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不?l)就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就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作危害分析(JHA)法⼯作危害分析法(JHA)⼀、什么是JHA?⼯作危害分析(JHA)⼜称⼯作安全分析(JSA)是⽬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最普遍的⼀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作流程。

通过对⼯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作步骤和⼯作设备/设施,进⾏控制和预防。

⼆、主要⽤途和⽅法JHA主要⽤来进⾏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不安全⾏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相连的⼯作步骤,识别每个⼯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明⽩这项作业是如何进⾏的,对操作⼈员能起到指导作⽤为宜。

电器使⽤说明书中对电器使⽤⽅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在对⼯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起讨论研究,运⽤⾃⼰对这⼀项⼯作的知识进⾏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块,每⼀块为⼀个⼤步骤,可以再将⼤步骤分为⼏个⼩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步骤都要问可能发⽣什么事,给⾃⼰提出问题,⽐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危害暴露,如毒⽓、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清单提问。

⾝体某⼀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从业⼈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从业⼈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从业⼈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过度⽽扭伤?从业⼈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是否存在过度的噪⾳或震动?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是否存在照明问题?天⽓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存在产⽣有害辐射的可能吗?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空⽓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作中问题远不⽌这些。

不安全行为分析报告

不安全行为分析报告

不安全行为分析报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可能对个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不安全行为的定义与分类不安全行为是指可能引发事故或导致伤害的人的行为。

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违规操作:指违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或安全标准的行为。

例如,在未停机的情况下进行设备维修,或者超速驾驶车辆。

2、疏忽大意: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粗心或遗忘而导致的行为失误。

比如,忘记关闭电源,或者在工作时走神而未注意到潜在的危险。

3、冒险行为:明知存在危险,但仍然选择冒险去做。

比如,在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高空作业。

二、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1、个人因素(1)知识和技能不足:对工作任务、设备操作方法或安全规定不了解,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导致在工作中出现错误的行为。

(2)态度问题:对安全不够重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安全。

(3)身体和心理状况:疲劳、生病、情绪不稳定等身体和心理状况可能影响人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从而增加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2、工作环境因素(1)工作压力:过高的工作强度和时间压力可能导致员工为了完成任务而采取不安全的捷径。

(2)设备和工具缺陷:设备老化、故障或工具不合适,可能使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不得不采取不安全的方式。

(3)工作场所布局不合理:例如通道狭窄、照明不足、通风不良等,都可能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管理因素(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明确的安全规定、操作规程和监督机制,使得员工在工作中无章可循。

(2)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员工没有接受足够的安全培训,对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

(3)安全文化缺失: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不安全行为的危害不安全行为可能带来以下严重后果:1、人员伤亡:直接导致员工受伤甚至死亡,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关知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关知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关知识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和省安委办《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晋安办发〔2016〕113号)、《关于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通知》(晋安办发〔2017〕42号)以及省煤炭厅《关于全省煤矿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文件中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了推动全省煤矿企业有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促进全省煤炭行业正确理解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现对构建煤矿双重预防机制若干问题进行归纳解答。

1.何为“双重预防机制”和“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合称为“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质量达标(80%)、全风险分级管控(10%)和隐患排查治理(10%)合称为“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2.“双重预防机制”是如何提出来的?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12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2016年1月,国务院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要在高危行业领域推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2月9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安委办2016年4月28日印发的《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国务院安委办2016年10月9日印发的《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晋政发〔2017〕1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晋安办发〔2016〕113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通知》(晋安办发〔2017〕42号)等文件中均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安全培训简报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培训简报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培训简报:人的不安全行为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表现出的不安全行为,并提供一些应对措施,以增强个人和组织的安全意识。

通过安全培训的推广,我们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并改变这些不安全行为,从而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引言不安全行为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或危险的行为。

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问题,不安全行为对个人、组织和社会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安全培训和引导,帮助人们意识到这些不安全行为,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表现出一些不安全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忽视个人防护:有些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设备,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2.马虎大意:有些人在进行一些危险操作时,缺乏细致入微的注意力和责任心,容易出现意外。

3.违反规章制度:有些人违反工作场所的安全规定,如擅自进入危险区域、超速行驶等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潜在风险。

4.未经许可使用设备:有些人未经许可就擅自操作设备,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严重事故的发生。

5.忽视紧急情况预案:有些人在紧急情况下没有按照预案行动,缺乏必要的紧急撤离和报警意识。

应对不安全行为的措施为了纠正和预防不安全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安全培训:组织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意识的认识,让他们了解不安全行为的后果,并学习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安全规章制度,并明确规定不安全行为的处罚措施,从而增强人们对不安全行为的威慑力。

3.安全监督: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督机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罚,保证安全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4.安全文化建设:倡导和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让安全成为每个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价值观,并形成正向的安全行为习惯。

5.鼓励报告不安全行为:鼓励员工主动报告不安全行为,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险,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

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

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员工不安全行为是指在工作中违反安全规定、操作不当或疏于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从而导致工作场所安全风险增加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可能给员工自身带来伤害,还有可能给他人带来危害,甚至导致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对于保障员工安全健康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分类1.忽视安全规定:员工可能因为疏忽、马虎或心存侥幸心理而对安全规定不予遵守。

比如,不佩戴防护用品、违规接近危险区域、未按规定使用工作设备等。

2.借酒消愁:一些员工可能因为个人原因或生活压力过大,选择在工作时或工作结束后饮酒解愁,导致酒后驾驶、酒后工作等,增加了工作安全风险。

3.驾驶不安全:如果员工需要使用车辆进行工作,不遵守交通规则、超速驾驶、疲劳驾驶等不安全行为将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4.擅自改变工作程序:在工作过程中,员工可能因为便捷、快速或方便等原因,擅自改变工作程序或规定,从而引发意外事故。

5.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员工可能对安全意识认识不足或轻视安全风险,存在对安全问题的漠视和忽视,从而引发不安全行为。

二、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分析1.人为因素:员工的态度、信念、价值观等个人因素直接影响着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如果员工没有对安全意识的重视,或者认为自己有能力应对安全风险,就会发生不安全行为。

2.组织管理因素:工作任务过度、工作量过大、工作压力过高、时间紧迫等都会导致员工对安全问题的忽视,甚至忽略安全规定。

3.技术设备条件:如果工作场所存在安全设备缺失、设备老化、技术不良等问题,员工很难按照规定操作,也容易发生不安全行为。

4.文化氛围:如果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浓厚,没有形成“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就会降低。

三、预防与解决办法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使其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建议收藏)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建议收藏)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建议收藏)⽬录⼀、什么是风险? (1)⼆、什么是危险源? (1)三、什么是风险点? (1)四、风险与危险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五、什么是风险辨识? (2)六、什么是风险评价? (2)七、什么是风险分级? (2)⼋、风险⼀般分为⼏级? (3)九、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 (3)⼗、什么是风险控制措施? (4)⼗⼀、什么是风险信息? (4)⼗⼆、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5)⼗三、什么是重⼤危险源? (6)⼗四、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法有哪些? (6)⼗五、什么是隐患? (8)⼗六、什么是隐患排查? (8)⼗七、隐患⼀般分⼏级? (8)⼗⼋、什么是隐患治理? (9)⼗九、什么是隐患信息? (9)⼆⼗、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9)⼆⼗⼀、风险、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 (10)⼆⼗⼆、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逻辑关系是什么? (11)⼆⼗三、两个体系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之间关系是什么? (12)⼆⼗四、新修订的《⼭东省⽣产经营单位安全⽣产主体责任规定》对企业安全⽣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哪些规定? (12)⼀、什么是风险?风险是指⽣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旦发⽣后,将造成的⼈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为,或它们的组合。

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如起重设备、电⽓设备、压⼒容器等等。

⾏为,是指决策⼈员、管理⼈员以及从业⼈员的决策⾏为、管理⾏为以及作业⾏为。

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在分析⽣产过程中对⼈造成伤亡、影响⼈的⾝体健康甚⾄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危害分析(JHA)
评价方法介绍
一、工作危害分析(JHA)
(1)定义: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
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
定控制措施。

(2)特点:
①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

②简单易行,操作性强。

③分解作业步骤,比较清晰。

④有别于掌握每一步骤的危险情况,不仅能分析作业人员不规范的危害,而且
能分析作业现场存在的潜在危害(客观条件)。

(3)R = L ×S
式中:R —风险度
L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S —事件发生后果严重性二、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流程
(2) 工作危害分析L、S、R 的分值取值参考
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的判定准则
表-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判定准则
②事件发生后果严重性S 的判定准则
表-2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
③风险等级R 的判定准则
表-3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3)工作危害分析(JHA)方法说明
①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地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订控制措施。

②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③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④识别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危害,对危害导致的事故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严重性也应识别。

识别现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⑤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的评价单元,其每一步骤均需判定风险等级,控制措施首先针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步骤加以控制。

⑥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很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

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