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中心疗法
心理咨询之以人为中心疗法
▪ 人性同样也是先天的,是这个物种的共同属性。 对于人的本性,我们不能去反对它,而应该接受 它,并且按我们本性的指引来过生活。同时,他 认为人的本性事实上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是指 向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个人关系的。虽然罗杰斯 也承认人可以为恶,而且常常为恶,但他强烈地 认为,那不是人的本性的反映,而是别有原因。 所以“以人为中心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 强调人要顺从自己的本性去生存。
▪ 同时罗杰斯认为当事人有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 问题,并有潜力来获得价值、解决问题。他反 对由咨询者告诉当事人什么好、什么不好,也 不主张采用奖励、惩罚等行为控制手段来“治 疗”当事人,反对一切对当事入施加影响的做 法。
▪ 而且会谈的主题和方向也应交给当事人掌握、 由当事人自己选择。他相信,没有咨询者指导 性的干预,当事人能更自由地自我探索,从而 获得最有价值的收益。
▪ 人本主义心理学出现以前,心理学中的主要流派是精神分 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精神分析 学派强调潜意识的力量,行为主义强调的是环境中意外事 件的作用,它们的治疗方法都是指导式的,强调治疗者对 病人的指导。然而在罗杰斯的治疗工作中,他发现精神分 析疗法虽然是这一领域通常采用的权威方法,但疗效却常 常很低。而且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治疗方法和在儿童 研究部中学到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当时所谓的权威者也 难以决定哪一种方法最佳。于是罗杰斯想寻找更为有效的 咨询和治疗方法。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罗杰斯眼里的人 ▪ 1、人的本性 ▪ 人本主义者都承认人有本性。罗杰斯不赞成人的
本性是后天学习的说法,他认为人不是白板,不 是胶泥;人是天生就有某些心理趋向的,人是有 本性的。这个思想源于他认为“凡生物就有本 性”。狮子是吃肉的,老鼠是胆小的,每种动物 都有他本身的特性。罗杰斯将生物本性界定为: “该物种的一些共同属性,体现着该物种的一般 特点”(Rogers,1957)。
以人为中心疗法
当事人的进步:
(1)相信咨询的有效性
(2)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内部的体验,并能认可、接纳它们
(3)根据机体估价过程来判断是非对错 (4)积极的态度 (5)接受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的处世原则 (6)能够对主观和客观进行区分 (7)能够越来越坦诚地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
3.2.2 咨询过程中的咨询师
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取得咨询效果的充分
1946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57年,离开芝加哥大学,回到母校威斯康星大学,任心理学教授。 1962年-1963年,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后又到加利 福尼亚西部行为科学研究所和哈佛大学任职。 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里,主要致力于把人本主义思想运用到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 1987年,因手术后的心脏衰竭而逝世。
和条件下,当事人通过探索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重新体
验、认识它们,从而逐渐消除经验与自我的失调的过程。
3.2.1 咨询过程中的当事人
(1)怀疑咨询的有效性
(2)不了解自己的内心
(3)根据价值条件来判断是非对错 (4)消极的态度 (5)难以接受为自己而活的想法 (6)难以对主观和客观进行区分 (7)不敢向他人袒露自己的情感世界
35
35
患者:当然,我意识到了,这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 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开始。我并不是——可能是某个 时刻在生活道路中的某个地方失败了。我想我们必须得重 新回到那个时候,重新学习,但是我觉得自己不可能完成 这件事。 治疗师:你认识到我们必须回溯到很久以前,而且你必须 重新认识那个时刻,但是你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这些。 患者:是的,顺着这条路我可以看到自己的将来,50岁、 60岁、70岁——都还在考虑那个可怕的想法,这似乎是 没有什么价值的——我的意思是,这是很不合理的。其他 人都在按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我却好像站在旁边,在观 望。这是不对的。 治疗师:你按这种方法思考的时候,将来似乎是不太光明 的。
以人为中心疗法理论
以人为中心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最初称为“非指导性治疗”,后称为“来访者中心治疗”。
20世纪70年代起称为“以人为中心治疗”。
以人为中心疗法被称为是心理治疗理论的“第三势力”。
第一节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述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历史发展1.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是20世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他于190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附近的一个清教徒家庭。
2.以人为中心理论的发展对于以为中心疗法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罗杰斯的《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他提出“非指导性治疗”。
第二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在这一阶段中,罗杰斯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这一阶段取向的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人”。
第四阶段是在1970年至1980年月日。
由于罗杰斯的影响日益扩大,他的理论也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取向”。
第二节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一、人性论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
这种实现倾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中心能源,它控制着人的生命活动。
它不但维持着人的有机体,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
这种实现倾向是一种独立的、基本的人类动因,是整个有机体的机能。
不但存在于人身上,而且存在于一切有机体,体现了生命本质。
任何生物,只要被赋予了生命,他(它)就一定会出现强烈生长的趋势。
罗杰斯说:“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朝着有方向性的那种潜能的方向发展。
”这是罗杰斯积极人性观的理论前提,也是本疗法理论的核心。
柏瑞德利阐述了自我实现的趋势是一个引导人们努力认识、实践、自治、自我决定、完善的过程。
个体有远离不适当调节并趋向心理健康的内在能力,个体内部的成长力量提供了治愈的内部资源。
第二章以人为中心疗法
2。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
2)治疗关系建立的条件
(3)治疗员在治疗关系中是一致或统整的人。
(4)治疗员对当事人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或真正地关怀。
(5)治疗员对当事人的内在参考架构有同理的了解经 验,并尽力将这种经验告知当事人。 (6)治疗员的同理的了解与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沟通给 当事人只是最低程度应达到的标准。
(三)心理失调与心理问题
在一个人经验与自我之间出现异化,发生冲突时, 这个人就存在心理失调incongruency),首先 他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来进行协调。
自我防御机制的表现:
选择性知觉 歪曲经验 否认
出现心理适应不良(maladjustment)的条件:
1.个体因预感到经验和自我失调的威胁而产生焦虑; 2.因防御失败而致经验和体验得到完全、明确的意 识,个体不得不面对这些他力图否认的经验; 3.自我和经验的对立非常明显,而个体又无法使之 协调,完全失去控制局面的能力。
1。治疗条件
2)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不带价值判断地表达对人的基本 尊重,接纳人有权产生自己的感受。治疗者对当事人 的接纳与关怀是无条件的,由此创造一种有利于当事 人转变自我概念的气氛,无论当事人当时的感受如何, 治疗员都应予以理解,甚至是珍视。
1。治疗条件
3)同感的了解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 能力,同感的了解开始于全神贯注的倾听。治疗员的倾
2.自我的形成 在儿童有了初步的自我概念后,人的 实现趋向开始转变为自我实现趋向。孩子 在自我实现这种基本动力的驱动下,在环 境中进行各种活动,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 在此过程中,孩子产生大量的经验,并通 过机体的估价过程的自动作用,孩子学会 对感到好受的经验给予积极的评价,赋予 那些感到难受的经验以消极评价。
第五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特点; 2.掌握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 3.掌握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治疗过程和策略; 5.能用该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6.全面了解人性特点。
1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本理论; 2.治疗过程和策略;
2
第一节
概观
1.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过程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以罗杰斯1942年出版《咨询和心 理治疗》一书为标志。[非指导性治疗] 第二阶段以《当事人为中心疗法》的出版 (1951年)为标志。[当事人为中心疗法] 第三阶段称为“经验阶段” [伙伴关系] 第四阶段,也就是现在称为“以人为中心 治疗”的阶段,约始于70年代初。 3
13
在罗杰斯看来,只要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不一致和冲 突,只要个体否认或歪曲经验,这个人就存在心理失调。因 此,几乎一切人都会体验到失调,只是程度轻重有差别罢了。 失调程度较轻的人对经验较为开放,否认、歪曲经验的比重 较小,客观、准确地知觉经验的比重较大。失调程度严重的 人则相反。
所有障碍的根源都由于自我概念与经验 之间的不一致或 失调 .
11
四、心理失调和心理适应问题 当一个人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出现了不一致、异 化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个体首先考虑的是设法保护自我,保护“我是 个好人”、“我是个有德行的人”以及诸如此类的 自我信念或意象。其做法是:
12
①选择性知觉——只允许那些与自我价值感(价值 条件)相一致的经验被意识到;②歪曲经验——将 与自我不一致的经验从认知上予以歪曲,使之与自 我一致;③否认——否定经验的真实性。例如,一 个在学习能力方面自我概念很差的学生,会对考试 得了一个好分数这个经验看成“瞎猫碰上死者鼠” 或“老师改卷搞错了”(歪曲),一个在性观念上受 到很深的封建道德观影响的妇女会否认自已有任何 性欲要求(否认)。这些心理活动被称作防御过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需 求,促进其适应和发展。
组织与团队发展
员工关系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提高员工 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团队建设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增强团队 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领导力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理解和关心员工,提高领 导效能。
存在主义哲学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也受到存在主义 哲学的影响,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 责任。
现象学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还受到现象学的 影响,关注个体经验的直接性和真 实性。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发展历程
起源
影响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起源于20世纪40年 代的美国,由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 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对心理咨询和治疗 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其他 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和创新。
3
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可以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和预防工作,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 压力的能力。
教育领域
教师与学生关系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强调尊重和理解个体,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 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个人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用于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和成长,培养其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患者主动参与
患者需要积极参与治疗过程,通过自我探索来促进个人成 长。
关系中心
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治疗的核心,这种关系应该是 安全、尊重和开放的。
长期过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进行,以帮助患者逐步解 决心理问题。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哲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人为中心疗法理论
以人为中心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最初称为“非指导性治疗”,后称为“来访者中心治疗”。
20世纪70年代起称为“以人为中心治疗”。
以人为中心疗法被称为是心理治疗理论的“第三势力”。
第一节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述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历史发展1.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是20世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他于190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附近的一个清教徒家庭。
2.以人为中心理论的发展对于以为中心疗法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罗杰斯的《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他提出“非指导性治疗”。
第二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在这一阶段中,罗杰斯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这一阶段取向的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人”。
第四阶段是在1970年至1980年月日。
由于罗杰斯的影响日益扩大,他的理论也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取向”。
第二节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一、人性论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
这种实现倾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中心能源,它控制着人的生命活动。
它不但维持着人的有机体,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
这种实现倾向是一种独立的、基本的人类动因,是整个有机体的机能。
不但存在于人身上,而且存在于一切有机体,体现了生命本质。
任何生物,只要被赋予了生命,他(它)就一定会出现强烈生长的趋势。
罗杰斯说:“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朝着有方向性的那种潜能的方向发展。
”这是罗杰斯积极人性观的理论前提,也是本疗法理论的核心。
柏瑞德利阐述了自我实现的趋势是一个引导人们努力认识、实践、自治、自我决定、完善的过程。
个体有远离不适当调节并趋向心理健康的内在能力,个体内部的成长力量提供了治愈的内部资源。
第七讲以人为中心疗法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来来访访者者中中心心疗疗法法?》为为标标志志
?《成成为为一一个个人人?》为为标标志志
理论扩展为“以人为中心 取向〞 ”
二、根本理论
基本理论
人性观
治疗关系 观
自我理论
二、根本理论 1、人性观
①人有自我 实现的倾向 。
来访者主动求助
三、治疗过程和策略
2、治疗过程
第八阶段 第七阶段 第六阶段 第五阶段
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动 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 接受来访者正面的情感 来访者成长的萌动
三、治疗过程和策略
2、治疗过程
第十二阶段 第十一阶段 第十阶段 第九阶段
治疗结束 来访者的全面成长 进一步扩大疗效 疗效的产生
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我能 力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己与 环境关系的认识等。
❖ ①自我概念
二、根本理论
自我
自我概念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
自我
自我概念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根本一致
二、根本理论
自我概念是在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 的。其影响因素有:
(1)重要人物:通过与环境中所出现的生命中的重 要人物交流,逐渐产生自我概念。
②人拥有机 体的评价过 程。
③人是可以 信任的。
二、根本理论
①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自我实现倾向,即有机体具有一种天生的 自我实现的动机,它表现为一个人力图最 大限度地实现自己地各种潜能的趋向。
二、根本理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②人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生着互动。 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 不依赖于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 水平上的理性。 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 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是回避 的态度。
以人为中心疗法
对治疗关系的研究
对当事人的能力的积极信念
强调咨询师的人格和态度的作用
局限:
重情轻理
个人主义去向
咨询师显得过于消极
排斥诊断或评估,忽视具体的策略与技术的应用
Let’s tell our families and friends how much we love them. Do not delay anything that adds laughter and joy to your life
二、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基本特点 人本主义色彩的人性观 现象学的哲学方法论 以咨询关系为人格改变的基本条件 (教材P232-233) 1. 基本理念的人本主义色彩 2.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 3.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 4.由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 5.咨询者做来访者的“朋友”和“伙伴”
02
童年关注:一个人健康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其儿时能否得到积极的关注有关。关怀、爱抚、同情、认可、尊重、喜爱等态度会使儿童感到温暖和满足,儿童天真和真实的自我就能得到表现,健康的自我概念容易形成。
03
价值条件:父母的关注往往是有条件的:儿童的行为只有符合父母的价值观念,才会得到肯定,否则就会受到批评、斥责,甚至惩罚。
适应 使当事人行为上表现较成熟,适应能力增强。
治疗结果
实际 使当事人对自己有较实际的看法和积极的评价。
自主 使当事人增加自信和较有能力自主,性格较健康。
接纳 使当事人能够对自己和本身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较为接纳。
应对 使当事人较少对自己的经验作出压抑,较能克服压力。
03
04
05
06
01
02
评价
主要贡献(P243-245)
一个人对自我的看法并不一定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低估自己使人自卑;高估自己使人自傲。
第六版医学心理学第十三章心理干预各论第四节以人为中心疗法
第二个阶段:世纪年代
主要发展状况: ○《来访者中心治疗法》( )出版
◎来访者(当事人)一词应用。 ◎中心是强调该治疗的中心在来访者身上,而 不是那些非指导性的方法,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 的重要性。 ○支持理论假设:
导致来访者改 变的基本动力
人们自我实现
的倾向
10
第三阶段世纪年代
主要发展状况: ○《成为一个人》( )出版 ○疗法的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人”
• 人有能力发现自己心理上的不适应并通 过改变自己寻求心理健康
•
总之,罗杰斯认为人最基本的生存动
机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潜能,以使自己
成长并达到自我实现.
•
15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 自我的概念
➢
罗杰斯关于人格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都具
有一种固有的、先天的维护自我、提高自我、“自
我实现” 的动机,这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动
《咨询和心理治疗:新近的概念和实践》;
《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
《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
《自由学习》;
《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
《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
《罗杰斯著作精粹》。
7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理论初创期
理论完善期
助者学习与改变自我的过程。
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关系应
是安全和相互信任的,而且一
旦建立了一种安全和相互信任
的气氛,就能促进咨询关系者对自己的经验,包括个人的感受、体
验、直觉等都能够较坦然的接受,不再进行歪曲、 否认或根据价值条件作用进行取舍,因此个人对 自己的感受更丰富,更富有 变化,更轻松。他对 他人及他以外的客观世界的接纳程度增强了。他 不再那样僵化、刻 板地看待外部世界,因而认识 更富有弹性了。
5.第五讲 以人为中心疗法
1、基本理念的 人本主义色彩 2、重视当事人 的主观经验世界 3、以咨询关系 为人格改变的基 本条件
在当代心理治疗中,罗杰斯 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 被称为‚治疗要素‛的治疗条 件。
三、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观点
(一)人性观
1、人性本善
2、实现趋向
3、机体智慧 和机体估价过程
第2阶段: 第2阶段是一个开始‚有所动‛的阶段,来访者开始 谈论一些与自己有关的话题;能觉出有什么不对劲, 但要么以为问题与己无关,要么觉得自己对所出现的 问题没有责任;描述感受时就像谈的不是自己的感受, 或者就像在谈一件过去了的事。 咨询师:告诉我你到这儿来想要解决的问题是…… 当事人:有一个症状——它就是抑郁。 ①矛盾冲突可以得到表达,但是没有被作为内部的矛 盾冲突来体认。‚我想学知识,但是我盯着这一页书 已经1个小时了,什么也没有学到。‛ ②个人构念是僵化的,并且没有被作为个人构念来认 识,而是被认作客观的事实。比如, ‚我这个人从 来不能做好任何事情——从来不能完成一件事。‛
三、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观点
(二)自我理论
1、自我概念 2、自我的形成
3、价值条件和 自我的异化
4、心理失调和 心理适应问题
在儿童寻求的积极经验中,有了关 怀和尊重的需要。不幸的是,这些需 要的满足取决于他人。 父母(也包括他人)的关怀和尊重 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 社会的价值观——即价值条件。儿童 反复地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体验这些 价值条件,把这些价值观念内化,将 它们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 儿童被迫逐渐放弃按机体估价过程 去评价经验,而依据自我中内化了的 社会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意味着 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发生了异化。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过程
以人为中心疗法一、概述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产生背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体系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将近60年的临床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提炼总结经验一手发展起来。
由“人本主义学派”的鼻祖罗杰斯(提出“咨客中心”)及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等所创,又由弗兰克(提出“存在主义”)和皮尔斯(提出“格式塔”)等一些具有相同或相似观点的学家力行实践总结出来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亦称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是在反对当时西方心理学中最主要的两大势力即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应运而生的。
“以人为中心疗法”在当代心理咨询和发展历史上享有特别的声誉。
这种疗法取向以个人为中心,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与和谐均衡发展,在当代心疗领域中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的发展卡尔·罗杰斯在1955年发表了一篇杰出的论文《是人还是科学?》,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出这种疗法不但在人道主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治疗人性和内存和谐发展方面也有非常出色的效果。
并指出,这种方法在科学上也是可行的。
罗杰斯在文章里呼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效用,而抛弃其他的观念,在科学的基本原理的客观认识中会获得更多建设性行为,这些行为作用于有机体的生成进程!在文章中罗杰斯表述了两项关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本质的原理:(1)大部分人对自身的经历采取一种乐观的态度,这些人对于社会是具备可塑性的;(2)个体的内在动机对个体发生改变起作用,改变的方向使人们对经历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使人们的行为与自身和社会都有益,乃至与宇宙的振动一致。
其中一个关键思想:只有当事人才能够充分、深刻地了解自己。
治疗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当事人学会且更理智成熟的方式将自己与另一个人联系在一起,主要依靠当事人来指导治疗过程。
由治疗师主导一切的倾向。
这种非指导性治疗关系的建立给为类提供了一个相互关心理解、自由宽容和接受的典范,建立在这种程度的理解能够使其鼓起勇气,向新的目标迈进。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的内在潜能:以人为中心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潜能和资源,能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治疗师的角色是帮助个体发现和利用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成长和变革。
2. 自我实现的动力:以人为中心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动力,即追求自我完整和满足的内在驱动力。
治疗师的任务是帮助个体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内在动力,并支持其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3. 现在的关注:以人为中心疗法强调对个体当前的体验和感受的关注。
治疗师鼓励个体关注和表达自己当前的情感、需求和意愿,以促进个体的自我探索和成长。
4. 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平衡:以人为中心疗法认为个体的经验和感受是主观的,但也与客观现实有关。
治疗师帮助个体探索和理解自己的主观经验,并将其与客观现实相结合,以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变革。
5. 关系的重要性:以人为中心疗法认为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和变革至关重要。
治疗师与个体建立积极、支持性和尊重的关系,以促进个体的自我探索和成长。
这些基本假设共同构成了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核心理念和原则,为治疗师和个体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第七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2015-1-16
4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产生与发展
1、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发展过程 ⑴ 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罗杰斯的《 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这 一阶段中,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治疗” 。 ⑵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 心疗法》一书出版为标志。在这一阶段中, 罗杰斯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2015-1-16
11
三、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治疗目标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来访者去掉那些由于价值条件作用 ,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我的 成分,使其恢复成真正的自我的过程。 以人为中心治疗过程中来访者所发生的变化: 1、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2、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3、来访者更加相信自己。 4、来访者变得更适应了。 5、来访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第七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 C ,1902~1987)于1940年代创立,强调调动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 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是采取倾听、接纳与理 解,即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的心理治疗。1974年,罗杰斯又提出 将此疗法进一步延伸,改称为人本疗法(personal-center therapy),更 强调以人为本,而非患者或来访者,进一步突出被治者为正常人、为 心理发展过程中潜能未尽发挥或暴露的阶段性逆遇或问题,治疗本身 就是指导被治者认识和了解自我、发挥潜能。以人为中心疗法被称为 是心里治疗理论的“第三种势力”(第一种势力——经典精神分析; 第二种势力——行为主义)。
2015-1-16
15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一、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特点是什么?答:1、基本理念的人本主义色彩;2、重视当事人的主观世界;3、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4、由当事人主导治疗过程;5、咨询师做当事人的“朋友”和“伙伴”。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基本思想是什么?答:1.个体天生就有一种实现趋向。
在个体的自我开始形成以后,这一实现趋向主要表现为要求自我实现;2.机体估价过程总是与实现趋向一致。
信任机体估价过程,依赖它的指导,就能发展出一种健康的自我概念,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真实经验的歪曲和否认,从而促进自我实现;3.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个体或多或少地摄入、内化了外在的价值观,自我中的这一部分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个体对经验的加工和评价;4.当经验中存在着与这部分自我不一致的成分时,个体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
而自我发展较好,无效、有害的自我概念较少的个体,能够较为开放地对待任何经验,因而不太可能感到威胁和焦虑;5.预感到经验和自我不一致的个体,会运用防御过程(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一致。
如果防御成功,个体也不会出现明显的适应障碍;6.如果某个经验特别重大,或者由于别的原因,个体无法通过防御机制使之与自我概念协调,而受到威胁的这个自我概念又在自我中具有重要地位,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即个体面对内在矛盾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自我不再能发挥其机能;7.所以,心理适应问题的根子在个体自我中那些无效的、与其本性相异化的自我概念.三、以人为中心治疗的治疗的目标是什么?答:基本目标是“去伪存真”。
“伪"就是一个人身上的那些与其价值条件化了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或者说由这些自我概念衍生出来的生活方式,思想、行动和体验的方式。
“真”就是一个人身上那些代表着他的本性,属于他的真正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方式。
罗杰斯常用“变成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这样的话来表达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
第二部分 以人为中心的疗法
把自己作为促进来访者改变的工具 不要过度强调专业和专家地位 真诚的关心、尊重、接纳、支持以及理解 不会去诊断、制定治疗策略、设计治疗计划 一般不会探讨来访者历史、不会使用启发或是盘根 究底式的问题 不解释、不评估,更不会替来访者决定治疗长度和 频率
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
会迅速认识到自己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探索更多的信念和感受 变得很现实,能够更准确地感知、理解和 接纳他人 依靠自己主宰命运
共情练习
与其他人一起练习对话对对方内容的反映 试着去想在各种情景下,你所需要帮助的那 些人对你讲述的他们的事情,要像放电影一 样,试着把他们的经历用准确的图像在脑海 中显示出来 如果你不用视觉思维,那么就在想象运用中 用你正在读的一本书中的某些关键词来代替 努力使自己的有关情绪的词汇更更丰富
小结和评估
以人为中心理论的贡献 强调研究 共情的重要性
以人为中心的改革
局限性
p123
研究缺陷 不重视技术 纠结支持来访者却忽视 了挑战 治疗师个人缺陷
2
光谱扫 描
活跃团体氛围 ,评估对自我 能力的认知
5
3
天生我 材
了解优点,珍 惜自己的潜力
成员按照小组坐好,每人一张天生我才“练习表”,请成员填写 。然后小组分享。参与者说出每一项答案后,再开始下一项。 当你自己想别人介绍自己的优点时,心情怎样,这个练习让你对 自己的认识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当你发现自己有这么多优点时, 你的感受是什么? 同学在介绍优点时,你觉得跟以前自己对他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当你发现别人又这么多优点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20
4
生命 遗嘱
明晰人生 目标和价 值 用音乐感 召价值回 归
对事件事情进行排序,写下你的遗嘱(50字以内) 小组进行分享。说出你的决定和遗嘱,并进行解释 ,谈谈你在写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这感受对你今后 生活的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音乐声中,感知生命力量《怒放的生命》
第十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互作用,产生大量的经验(认识),通过机体评估过程对感到好受的 互作用,产生大量的经验(认识),通过机体评估过程对感到好受的 ), 经验以积极的评价(寻找、保持), ),感到难受的经验以消极的经验 经验以积极的评价(寻找、保持),感到难受的经验以消极的经验 回避) (回避)
自我(价值条件和自我的异化) 自我(价值条件和自我的异化):
– 个体有渴望得到关怀和尊重的需要 – 需要的满足来自他人(父母) 需要的满足来自他人(父母) – 他人总是视个体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行为标准而给予尊重和关 他人总是视个体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
怀。 – 个体不再受机体评价过程的指导,而是受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规范的指 个体不再受机体评价过程的指导, 导。
– 预感到经验和自我失调的威胁而产生焦虑; 预感到经验和自我失调的威胁而产生焦虑; – 因防御失败而致经验和体验得到完全、明确的意识,个体 因防御失败而致经验和体验得到完全、明确的意识,
不得不面对这些他力图否认的经验; 不得不面对这些他力图否认的经验; – 自我和经验的对立非常明显,而个体又无法使之协调,完 自我和经验的对立非常明显,而个体又无法使之协调, 全失去控制局面的能力。 全失去控制局面的能力。
二、基本理论
自我
– 自我是个体现象场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在个体现象场中 自我是个体现象场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具有核心意义。 具有核心意义。 – 自我不等于自我意识,是自我知觉(意识)与自我评价的 自我不等于自我意识,是自我知觉(意识) 统一体。 统一体。 – 构成包括: 构成包括:
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及与之相关的评价(我是个坏男孩); 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及与之相关的评价(我是个坏男孩); 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人们都不喜欢我;潜隐- 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人们都不喜欢我;潜隐- 我不好,这很令人伤心); 我不好,这很令人伤心); 个人对环境各方面的知觉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 个人对环境各方面的知觉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在学校能发 挥我的才干) 挥我的才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中心疗法
一、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特点是什么?
答:1、基本理念的人本主义色彩;2、重视当事人的主观世界;3、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4、由当事人主导治疗过程;5、咨询师做当事人的“朋友”和“伙伴”。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1.个体天生就有一种实现趋向。
在个体的自我开始形成以后,这一实现趋向主要表现为要求自我实现;2.机体估价过程总是与实现趋向一致。
信任机体估价过程,依赖它的指导,就能发展出一种健康的自我概念,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真实经验的歪曲和否认,从而促进自我实现;3.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个体或多或少地摄入、内化了外在的价值观,自我中的这一部分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个体对经验的加工和评价;4.当经验中存在着与这部分自我不一致的成分时,个体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
而自我发展较好,无效、有害的自我概念较少的个体,能够较为开放地对待任何经验,因而不太可能感到威胁和焦虑;5.预感到经验和自我不一致的个体,会运用防御过程(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一致。
如果防御成功,个体也不会出现明显的适应障碍;6.如果某个经验特别重大,或者由于别的原因,个体无法通过防御机制使之与自我概念协调,而受到威胁的这个自我概念又在自我中具有重要地位,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即个体面对内在矛盾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自我不再能发挥其机能;7.所以,心理适应问题的根子在个体自我中那些无效的、与其本性相异化的自我概念。
三、以人为中心治疗的治疗的目标是什么?
答:基本目标是“去伪存真”。
“伪”就是一个人身上的那些与其价值条件化了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或者说由这些自我概念衍生出来的生活方式,思想、行动和体验的方式。
“真”就是一个人身上那些代表着他的本性,属于他的真正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方式。
罗杰斯常用“变成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这样的话来表达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 / 1下载文档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