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转换器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主开关电源电路

(1)LLC谐振转换器工作原理

随着开关电源的发展,软开关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已推出了不少高效率的电路,尤其是谐振型的软开关电源和PWM型的软开关电源。近几年来,随着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开关管的导通电阻、寄生电容和反向恢复时间越来越小,这为谐振变换器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次机遇。

对于谐振变换器来说,如果设计得当,能实现软开关变换,从而使得开关电源具有较高的效率。LLC谐振变换器实际上来源于不对称半桥电路,后者用调宽型(PWM)控制,而LLC谐振是调频型(PFM)。

LLC谐振电路简图如图10所示,工作波形图如图11所示。电路中有两只功率MOs管(S1和S2),其工作的占空比均为0.5。谐振电容为Cs。Tr为匝数相等的中心抽头变压器,其漏感为Ls,激磁电感为Lm(Lm在某个时间段也是一个谐振电感)。从图11中不难看出,在LLC谐振变换器中,谐振元件主要由谐振电容Cs、电感Ls和激磁电感Lm组成,LLC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原理如下:

当t=t1时,S2关断,谐振电流给S1的寄生电容放电,一直到S1上的电压为零,然后S1的体内二极管导通。此阶段D1导通,Lm上的电压被输出电压钳位,因此只有Ls和Cs参与谐振。

当t=t2时,S1在零电压的条件下导通,变压器原边承受正向电压;D1继续导通,S2及D2截止。此时Cs和Ls参与谐振,而Lm不参与谐振。

当t =t3时,S1仍然导通,而D1与D2处于关断状态,T:副边与电路脱开,此时Lm,Ls和Cs一起参与谐振。由于实际电路中Lm>>Ls,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可以认为激磁电流和谐振电流都保持不变。

当t=t4时,S1关断,谐振电流给S2的寄生电容放电,一直到S2上的电压为零,然后S2的体内二极管导通。此阶段D2导通,Lm上的电压被输出电压钳位,因此只有Ls和Cs参与谐振。

当t=t5时,S2在零电压的条件下导通,Tr原边承受反向电压;D2继续导通,而S1和D1截止。此时仅Cs和Ls参与谐振,Lm上的电压被输出电压钳位,而不参与谐振。

当t =t6时,S2仍然导通,而D1和D2处于关断状态,Tr副边与电路脱开,此时Lm、Ls和Cs 一起参与谐振。实际电路中Lm> >Ls ,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激磁电流和谐振电流都保持不变。

(2)主开关电源电路分析

该电源板主开关电源电路主芯片L6599DIC2)的引脚功能与实测电压见表3所示。

1)启动控制

IC2的供电电路如图12所示,T2B绕组的感应电压经D10整流,Q5、Z3稳压后输出Vcc2 (14V 左右),供给PFC芯片,并通过Q9、Z4稳压后输出Vcc3 (12V左右)供给L6599D12脚。过流、过压、ON/OFF信号通过光耦IC4控制Q5的导通状态,进而控制PFC、LLC电路是否工作,以实现过压、过流保护与开/关机功能。

当IC2的12脚加上电压后,通过IC的内部电路给①脚(CSS)外接电容C27充电,如图13所示。此时C26可视为短路,R57与R61并联(阻值较小),L6599D的振荡频率升高,电源功率下降。当C27充满电时,C27可视为开路,振荡频率由R57决定,振荡频率降低,电源输出正常,由此实现变频软启动功能。

同时,VDC1电压经电阻R7-R9及R45分压后加到IC2的⑦脚。R45上并联的电容C17用来旁路噪声干扰。当⑦脚(Line)电压低于1.25V时,关闭IC;当高于1.25V但低于6V时,IC正常工作,通过对VDC的电压检测,实现欠压保护功能。

IC完成软启动后,内部振荡器开始振荡,从15脚(HVG)与11脚(LVG)输出占空比接近50%

的脉冲,驱动MQS管正常工作。

2)稳压控制

次级电压通过取样电阻加在光耦OC3)内发光管上,并与TL431 (ICS1)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ICS1的稳压值由上偏电阻RS25//RS30和下偏电阻RS26、RS27决定,见图13所示。

当负载由满载转向空载时,输出电压上升,ICS1的R极的电压将上升,而R极的电压被ICS1内部电路稳定在2.5V,这将引起ICS1的AK极间流过的电流增大,光耦IC3内发光二极管中通过的电流增大,IC3的③、④脚内光敏三极管上流过的电流也增大。IC3内的光敏三极管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与R58,R59串联起来接到IC2的④脚(RFMIN),此时IC3内光敏三极管的电阻变小,IC 振荡频率升高,则输出电压下降。反之,当负载由空载转向满载时,输出电压降低,其稳压过程与上述相反。

3)L6599D的SCP(过流)保护控制

当T1次级短路时,输出电压会降低,这一电压变化会通过光耦IC3反馈到L6599D的④脚(RFMIN),引起L6599D振荡频率降低,由于此时IC3内光敏三极管等效于开路,振荡频率大大偏离LLC谐振电路的谐振点,C8上的振荡电压急剧增大,通过C19,R46-D12,D13全波整流输入到⑥脚(ISEN),当⑥脚电压高于0.8V时,L6599D的②脚开始对C28充电(随后C28对R54放电),同时IC内部电路对①脚外接软启动电容放电,导致工作频率上升(功率下降),②脚反馈电压快速上升到3.5V,内部电路在关闭对电容充电的同时,芯片也停止振荡。延迟保护时间由②脚外接电阻R54和外接电容C28决定。

当C28通过R54放电到C28两端电压降为0.3V时,L6599D重新启动。由于IC2的②脚电压在3.5V和0.3V间不断变化,IC在保护与正常工作状态间跳动,输出电压也会波动,即工作在间歇保护模式下(只有在次级OCP一直没有启动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L6599D的SCP过流保护是不锁定的,只要其②脚电压降到0.3V时又会重新工作。

5.次级OCP过流)与OVP(过压)保护

次级OCP(过流)与OVP(过压)保护电路如图14所示,低功率低电压双比较器LM393 (ICS3)为OCP保护电路控制芯片;QS2,QS3组成自锁电路

在主电源次级输出电路中,电阻RS 19、RS20分别将+12V,+24V的输出电流转化为电压信号,即C1、B1信号,分别送往ICS3的⑥脚和②脚。当+12V或+24V电压输出过流时,则C1、B1电压大幅下降,ICS3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二极管DS13或DS9导通,QS2、QS3饱和导通,将光耦IC4内部发光二极管的供电大幅拉低,发光二极管截止,则IC4的③、④脚内的光敏三极管也截止,其c、e极间电阻为无穷大,Q5因无基极偏压而截止,L6562D与L6599D均失电停止工作,以达到过流自锁保护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L6599D也具有过流(SCP)保护功能,故要求次级OCP电路具有延时保护特点,以避免出现控制冲突,具体过程如下:当运放ICS3检测到过流时,其输出端输出的高电平对CS36充电,同时通过RS 16和RS 17分压后给CS34充电。由于L6599D第一次检测到过流时,IC2的②脚设定的延时时间很短,这时电容CS36、CS34两端的电压很低,QS3不能导通,次级OCP 保护电路不启动。当L6599D的②脚电压通过R54放电从3.5V降到0.3V时,L6599D重新工作,过流检测电路再次对CS36、CS34充电,此时CS34两端的电压已能使QS3导通,QS2也随之导通,即次级OCP电路起控。

在检修中,有时会看到输出电压刚出现就消失,这是因为次级的OCP电路要在L6599D的SCP电路第二次动作后才实现保护,所以次级的OCP电路在保护时间上要滞后于L6599D的SCP电路,大概相差40ms左右,具体时间由其外接的延时电阻、电容决定。

在次级OVP(过压)保护电路中,三只稳压二极管ZS2~ZS4分别监测24V、16.5V和12V电压的高低,当其中任意一路输出电压过高时,相应的稳压二极管便会反向击穿,QS2、QS3饱和导通,保护电路动作并自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